2014年度生物学学科自评报告

2014年度生物学学科自评报告
2014年度生物学学科自评报告

2014年度生物学学科自评报告

自评等次:(优秀)

一、主要成果清单

二、主要进展与优势

(1)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仍较缺乏,需要加大引进或培养力度;学科方向也有待于进一步凝练,学术影响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依托本学科虽建了一些创新平台,但科研条件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尤其要加快基础条件建设进度。

(3)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任务和教学任务繁重,没有硕博点不能带研究生,需安排专职科研与管理人员。

三、主要不足与改进措施

(1)未来发展设想

①继续加大学科队伍建设力度。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学科基地建设,突破研究生教育,进一步规范教育质量管理,争取出高级别的成果(包括项目、论文、专利等),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②进一步完善高水平、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激励机制。有针对性地请专家学者对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的研究工作进行指导,争取有更多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并在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和教学成果奖励申报中有更大的突破。

(2)主要工作措施

①依托现有各级各类省市级学科科研教学等平台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引进1-2名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或科研能力突出的博士,争取2015年渔业专业硕士点申报成功。

②继续做好各平台的建设工作。

③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多学科、多层次、多渠道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力争明年新增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至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继续加大校企、校县产学研合作力度,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产学研行列,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

2014年12月26日

生物教师自我评价

3月最新初中生物骨干教师自我鉴定范本 本人于xx年6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大学本科学历,获理学学士学位,xx年晋升中学二级教师,xx年晋升一级教师。多年的工作中,分别任高二、初一、初二生物教学,生物奥赛辅导,担任备课组长、班主任和校团委书记等工作。在任职期间,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慢慢成长为一名生物骨干教师。现在将个人思想、教学、教育、学习等方面成长情况进行汇报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上乐业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工作中。与学校领导、同事间保持融洽协作的关系,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得以顺利进行。在工作中,本人坚持做到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做到管教管导,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得到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肯定和好评。xx年参加了韶关市教工委组织的业余党校学习和本校业余党校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xx年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今后继续忠诚我国的教育事业,把满腔热情倾注于教育事业,本着对工作的强烈责任感,踏踏实实,全心全意,积极主动,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为已任为伟大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教研方面 本人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的艺术。能对课本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研究,并把大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相联系,力求追要溯源,融会贯通;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我特别注意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书写能力,总结能力方面下功夫,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教学方法及艺术方面,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收获很大。 1、在教学中: 高中教学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精讲多练,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新课中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自己找出知识点,然后在教师“主导”的作用下,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突出重难点,把握关键,突破难点,并把课堂知识与会考、高考题目及生活常识相结合,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然后, 让学生做题的同时,巩固新知识,最后小结。另一方面,在复习课中,讲求系统性、条理性地给学生复习旧知识,结合大量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总结经验教训。 2、初中教学: 3、教学情况及其效果: 课堂设计较合理,层次有条不紊,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特点,特别注重思维的开拓与能力的培养。在授课中,教态自然大方,辅以形体语言,语言清晰、准确、精练、生动,板书工整、清晰,条理性强。结合生物知识,使用大量图片、投影、模型等,进行直观教学。并利用多媒体cai课件来上课,使学生加深课本重难点,演示实验中准确操作。学生听课情绪好,注意力集中,密切配合。考试成绩理想,表现对知识点掌握理解良好。同时,我还认真听取其它科任老师和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向其它教师请教学习,以吸取更多的教学、教育经验。 教师自我评价 转眼间,过去的一年中,在学校领导的全心关怀和正确指引下,在学校教师同仁的倾心相助、大力支持下,我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忙碌伴随着充实,汗水浸润着收获,在这个平凡的三尺讲台上,我满怀期待和信心关注着学生每一天的成长。现结合工作以来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积极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本科专业自评报告

本科专业自评报告 学院设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建有2个国家级、5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学院为华中科技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等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现设有药学、中药学和生物药学3个系,实验教学、分析测试2个中心及药物研究所。招生专业为药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药学专业生物药学方向(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学院先后与德国马尔堡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等建立有校院交流合作关系,实施学生交换培养计划,并于XX年,全国首家招收“药学专业留学生班”。从XX年开始,与美国罗德岛大学合作,招收“3+2”本-硕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心下,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院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较齐全、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药学院。 以建设国内一流药学院为总体发展目标,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打造优质教学品牌,抓住“以学生为中心”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因素,构建一流药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发展目标为:提高三个“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进行五项“建设”:高效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优质课程体系建设、合理专

业建设、优良教风学风建设。实施七项“工程”:卓越药学人才培养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人才培养教学基地建设工程;国际化教育工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提升工程。以深化教风学风建设为抓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以评价体系改革为导向,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遵循学科规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教学信息平台建设,保障本科教学的高效有序,努力实现“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办学目标。 要在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改革、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形成为社会广泛认可、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品牌”。为此必须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使全院干部教师都有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使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发展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基层教学组织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以责任教授制度建设为契机,逐步恢复教研活动,狠抓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团队合作机制,建立常规教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2020)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2020) 一、项目总体情况 为提高闽侯县四绿工程(造林、有害生物防治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抓好人工造林更新任务,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全面推进城乡绿化。 该项目为常年发展性项目。 二、项目年度资金情况 本项目2019年资金计划1,500万元,其中:本级财政当年预算1500.00万元、以前年度结余结转0.00万元、当年追加0.00万元,其它来源资金0.00万元。当年财政核拨1,500万元,其中:本级财政当年预算1500.00万元、以前年度结余结转0.00万元、当年追加0.00万元,其它来源资金0.00万元。当年实际支出1,500万元,其中:本级财政当年预算1500.00万元、以前年度结余结转0.00万元、当年追加0.00万元,其它来源资金0.00万元。当年结余0万元,其中:本级财政当年预算0.00万元、以前年度结余结转0.00万元、当年追加0.00万元,其它来源资金0.00万元。 当年预算执行率(当年预算支出数/当年预算计划数)100%,当年预算资金使用率(当年预算支出数/当年预算核拨数)100%,结余结转资金执行率(以前年度结余结转支出数/以前年度结余结转计划数)0%,预算综合执行率(本级财政资金支出数/本级财政资金计划数)100%。 三、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与得分情况 本项目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共设置绩效评价指标5条,原始分值(个性指标分值+共性指标分值)96.00分,总分值(原始分值+调整指标分值)98.00分。 (一)个性指标 个性指标包含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和新增评价指标两个部分。 1.预算绩效目标 (1)产出指标 时效指标-目标完成率,正向,目标为等于100%,满分7分。实际完成100%,得7分。 成本指标-预算执行率,正向,目标为大于等于95%,满分7.00分。实际完成100%,得7分。 数量指标-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数量,正向,目标为大于等于1.00个,满分7分。实际完成1个,得7分。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自评报告.doc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自评报告 双鸭山市田家炳中学是双鸭山市一所市级示范中学。由于香港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无偿捐资250万元助学,为感念先生之盛德义举,遂决定以先生名字为学校冠名。学校现有学生1160人,教职工188人,专任教师13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任教师90人,占专任教师 双鸭山市田家炳中学是双鸭山市一所市级示范中学。由于香港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无偿捐资250万元助学,为感念先生之盛德义举,遂决定以先生名字为学校冠名。学校现有学生1160人,教职工188人,专任教师13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任教师9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3%,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02人,具有硕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结业的共38人,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24名。在省级以上教学比武和学科竞赛中荣获大奖的有20余人,有两位教师荣获曾宪梓基金奖。有40余篇教育论文、教育论著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0余人次的200余篇论文、科研成果在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学术评比中获奖。7人被评为“市级课改最佳教师”,7人被评为“市级课改最佳新秀”。 为了加快学校的发展,市政府决定投入5000万元兴建新校区。XX年,一期工程竣工并顺利实现学校搬迁。新校区位于双福路中西侧,占地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学校拥

有教学楼、艺术楼、宿舍楼、食堂、标准的田径场地、篮球场、排球场、浴池、超市,配备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美术画室、音乐琴房、阶梯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固定资产6000万元。 近几年,学校把环境改造、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议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努力增强全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学校确立了创建省“绿色学校”的目标,做出关于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决定及创建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 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1、成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负责组织指导 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和环境净化的检查评估活动。 2、学校领导班子每学年初都要例会研究制定环境教育的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 3、学校领导把环境教育列为学校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注重优美整洁的育人环境,能使师生产生宽松平静的心理状态和崇高远大的美好情怀,有利于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资料积累较为齐全 学校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积累了有关环境教育资

地基验槽自评报告

地基验槽自评报告

西安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 程 办公楼、宿舍楼、锅炉房基坑验槽自评报告 编制:马振宙 审核:杨丰元 陕西秦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1月1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由我司承建的西安天一生物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工程自开工以来,得到了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工程进展顺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对本次申请验收的内容向各位领导作详细汇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西安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陕西华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工程监理;信息产业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陕西秦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施工总承包建设。其中办公楼、宿舍楼建筑结构均为框架结构,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分类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均为三级,建筑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顶标高为-1.200m。地梁顶标高-0.500m。办公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35.650m。设计地基为灰土机挤密桩,办公楼建筑高度12.45m,共3层,建筑面积2433.93。宿舍楼建筑高度15.6m,结构总高度17m,共4层,建筑面积2948.07。锅炉房±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35.300m, 二、本次申请验收部位 本次验槽部位为办公楼、宿舍楼、锅炉房基槽,办公、宿舍楼基槽面积约为2770.98㎡,锅炉房基槽面积约为784㎡。验收的项目:基坑开挖的尺寸,基底土质及标高。

三、验收部位的施工情况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土方开挖自10月9日开始施工,至11月10日本次验槽范围内的基槽开挖完毕。现场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cm,然后采用人工清土达到设计标高。土方开挖坡度为1:0.4。 四、资料方面 所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资料、施工过程记录资料及质量保证资料基本齐全完整,签章有效。 五、基槽开挖质量控制 1、坐标引测 现场根据设计给定的原始坐标进行引测,确定地基的轴线位置,经复核轴线位置正确。 2、高程引测 现场所使用的标高点:办公楼使用435.65 ,锅炉房使用为434.300,此高程点是根据设计给定的原始高程点引测至施工现场。土方开挖的标高是跟据±0.00进行引测,办公楼、宿舍楼、锅炉房基槽基底标高为-2.1m。 3、地基表观检测 基槽平整度经复核基槽平整度达到要求,无明显坡向。 基槽底地基土无明显扰动。 基槽内无地下水上冒和积水现象。

武汉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自评报告 学校名称:武汉科技学院 院系名称:环境与城建学院 专业名称:生物工程 专业负责人:谭远友 二OO九年十月十八日

目录 一、专业概况 (4) 1专业设置 (4) 2教学组织设置 (4) 3现有师资队伍与学生规模 (4) 4主要办学条件 (4) 5建设与发展思路 (4) 二、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效 (5) 1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 (5) 1.1专业设置基础 (5) 1.2专业建设规划 (5) 1.3人才培养方案 (5) 2专业基础条件 (6) 2.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6) 2.2实践教学基地 (6) 2.3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 (7) 2.4教学经费 (7)

3师资队伍 (7) 3.1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7) 3.2主讲教师情况 (8) 3.3科学研究水平 (8) 4课程建设体系 (9) 4.1课程体系 (9) 4.2教材选用与建设 (9) 4.3教学方法与手段 (9) 5实践教学 (9) 5.1实践教学体系 (9) 5.2实验、实习和实训 (10) 6教学管理 (10) 6.1教学规章制度执行 (10) 6.2教学质量监控 (11) 7人才培养质量 (11) 7.1学生专业素质水平 (11) 7.2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11) 7.3社会评价 (12)

三、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12) 1存在问题及原因 (12) 2整改措施 (13)

一、专业概况 1专业设置 武汉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或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是2002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主要依托环境工程、应用化学专业,专业方向以环境生物治理、纺织材料生物技术和现代酶工程技术为主。专业的设置既符合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也顺应现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截至2008年7月,已经为社会输送3届共225名毕业生。 2教学组织设置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在教学组织设置上采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该专业受学校教务处、环境与城建学院行政和院学术委员会领导,环城学院设有生物工程教研室和环境科学研究所(现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本专业的政治理论、英语、体育、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安排学校相关专业承担;生物工程的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由生物工程教研室负责;教学日常管理由环境与城建学院办公室负责。 3现有师资队伍与学生规模 我校承担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23人,其中生物工程教研室有专任专业教师18人。 本专业在校生规模为4个年级7个班,学生总数231人。 4主要办学条件 生物工程专业具有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有专业实验室6个,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其中500平方米与环科所共享),仪器设备总值566万元(本专业专用设备128万多元,其中85万元设备提供给环境、给排水共享;与环科所共享438万元仪器设备),在校内外具有稳定的实习基地5个,图书馆相关图书资料丰富,整体办学条件良好。 5建设与发展思路 根据学校制定的发展整体规划,2006~2010年期间,要求环境与城建学院建设一个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和硕、博士点为依托的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学科群。 为发挥我校在环境生物技术、天然纤维开发、人造血管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成立的生物工程专业主要在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领域为生物产业和纺织印染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继续拓展与环境工程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深化本学科研究方向,开展发酵工程、酶工程领域的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努力将生物工程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力争在2010年成功申报生物工程硕士点。并以生物工程专业为基础,积极申报“生物制药”或“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为将来成立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奠定基础。

广西一流学科建设2018年度自评报告

广西一流学科建设2018年度自评报告 (公章) 2018年12月21日 —1—

一、总体情况 (一)党委统筹推进建设情况。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加大投入,统筹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情况。 学校成立由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发展规划处,由发展规划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一流学科的日常管理工作。发展规划处由党委书记直接管理,亲自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各项工作。 各一流学科所在学院成立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小组,由院长和学科带头人担任组长。负责组织落实本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工作;制定本学科建设资金使用方案并负责实施,确保完成建设目标。 (二)学科体制机制创新情况。 健全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优化一流学科运行方式,完善一流学科建设保障体系,构建一流学科协同发展机制,深化一流学科资源配置机制改革、构建学科特区以及一流学科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以项目化目标管理为主,加强对“一流学科”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对建设进程、任务、措施、目标等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考核。一流学科建设实行“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教授专家委员会”负责建设运行的评估、论证、验收的模式。一流学科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学校党政领导为 —2—

学校主体责任人,一流学科建设学院党政领导为建设学科主体责任人,学科带头人为建设学科直接责任人。 出台《右江民族医学院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右江民族医学院一流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及管理暂行办法》《右江民族医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三)目标完成与经费使用情况。 学校一流学科建设2018年度任务完成总体情况、资金到位与配套以及经费使用情况等。 学校一流学科建设2018年度任务完成总体情况良好,对标广西一流学科建设任务书的主要建设指标,我校在学科方向与水平、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一级指标都完成了既定的建设目标任务,其中,高层次人才有突破,获广西高层次人才D层次1人;人才培养质量有提高,如国家级规划教材完成率260%、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完成率为800%、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比例完成率为340%。 经费到位情况。学校2018年一流学科建设总经费283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经费1400万元,学校配套1430万元,资金全部到位。 经费使用情况。学校2018年一流学科建设总支出2130万元,总体支出进度为75%。其中,财政专项经费1400万元已全部使用完毕,专项经费支出进度为100%;学校配套经费支出730万元,配套经费支出进度为51%。 —3—

院感自评材料

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评价要点自评结果支撑材料情况说明及工作 计划 4.19.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规章要求,并与医院功能和任务及临床工作相匹配。 4.19.1.1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C】 1.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 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 染管理工作。 2.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至 少每年召开两次工作会议, 有会议记录或会议简报。 3.科室有兼职的医院感染管 理质量控制人员。 4.有上述组织的工作制度与 职责。 5.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总 体工作规划和质量与安全管 理目标,并依据上级部门与 医院感染的有关要求,制定 工作实施计划并落实。 6.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 岗位职责并履行。 达到C 有专职人员负责院感 工作 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院感科工作计划 【B】符合“C”,并 1.有对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 理组织工作及制度落实情况 的监督检查,每季度定期召 开专题会议,对感染管理现 状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有 反馈及改进措施。 2.对上级主管检查中发现的 问题,及时整改,并调整完 善工作计划和内容。 达到B 工作制度、记录 【A】符合“B”,并 1.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组织机 构健全,人员配置满足临床 需求,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 任主任。 2.无重大医院感染责任事 件。 达到A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 会, 2.院感科 3.无院感爆发事件

4.19.1.2 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彻于所有医疗服务中。1.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 修订和完善医院感染的预防 与控制制度。 2.有针对医院所有医疗活动 和工作流程而制定的具体措 施,并落实。 3.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人员熟 知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及所 管辖部门院感特点。 4.全体员工熟知本部门、岗 位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 度及要求,并执行。 达到C 各项工作规章制度与流 程 【B】符合“C”,并 1.职能部门有计划和相关制 度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进行指导,保障医院感染管 理工作落实。 2.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 织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有监 督检查,对发现问题及缺陷 及时反馈,有持续改进措施。 达到B 院感科有医院感染管理 工作计划 .科室自查记录与持续 改进记录 【A】符合“B”,并 持续改进有成效,2年内无重 大院内感染暴发责任事件。 达到A 无院感暴发事件 4.19.2 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4.19.2.1 有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实施全员培训。【C】 1.有针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医 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培训 大纲和培训教材。 2.有培训责任部门,有针对 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并有 考核记录。 3.相关人员掌握相关知识与 技能。 达到C 有培训内容及考试成 绩 【B】符合“C”,并 1.落实培训计划,有完善的 培训、考试及考核管理,相 关资料完整。 2.鼓励将培训及考核成绩纳 入个人绩效考核评价中。 达到B 有医院感染管理教育培 训制度 【A】符合“B”,并 对培训效果进行追踪与成效 评价,培训后的医务人员医 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与技 能达到岗位要求。 达到A 4.19.3 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监测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采用监控指标管理,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项目验收自评报告-实用版

XXXX项目 绩效自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XXX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组织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主持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止年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收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 一、任务、考核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项目执行情况评价(包括任务完成情况、解决的关键技术、思路方案,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专利情况、整体水平及配套性、技术成果应用等情况)。 三、成果转化、产业化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成果推广应用前景的评价。 四、经费决算和经费使用评价。 五、组织管理经验(侧重评价科技工作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经验)。 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主要内容 一、项目实施情况 1、任务 (1)硬件工程建设 推广一体化技术,在露地瓜菜核心区建设示范基地700 亩,其中XXX集团500亩、XX公司200亩,完成基地灌溉系统的建设。 (2)关键技术示范 完成露地菜新品种2-3 个的引进与推广,露地菜播种技术、节水施肥灌溉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等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实现脱水蔬菜新产品的开发。 2 、考核目标 1 )开发推广适合露地瓜菜蔬菜灌溉施肥的施肥器两种。 2)总结出一套经济实用的灌溉施肥新模式。 3)编写出一本灌溉施肥及栽培技术的实用手册。 4)建立灌溉施肥示范点两个,面积700 亩。 5)推广灌溉施肥技术应用面积700 亩。 6)完成新品种始终研究与总结 6)举办灌溉施肥及配套栽培技术培训班9 次,150 人。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节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减少了肥料挥发和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具有施肥简便、

吉林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基础医学院自评报告

基础医学院 审核评估自评报告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录学院概况 1 一、定位与目标 3 (一)办学定位3 (二)人才培养目标6 (三)人才培养中心地位8(四)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15二、教师队伍 17 (一)数量与结构17 (二)教育教学水平21(三)教师教学投入24(四)教师发展与服务26(五)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28三、教学资源 28 (一)教学经费28 (二)教学设施30 (三)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31(四)课程资源31 (五)社会资源34 (六)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34四、培养过程 35 (一)教学改革35 (二)课堂教学39 (三)实践教学41 (四)第二课堂43 (五)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44 五、学生发展 46 六、质量保障 46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46

(二)质量监控47 (三)质量信息及利用48(四)质量改进48 (五)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49七、特色总结——研究性教学 51(一)研究性教学关键环节51(二)研究性教学的作用53

基础医学院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学院概况 基础医学院的前身——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始建于1951年,1992年改“部”为“院”,2007年与临床医学院整合为“白求恩医学院”,2013年恢复“基础医学院”建制。 学院现有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遗传学、法医学13个学系(教研室)。2003年病理生物学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12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与我校生物学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等共同跻身国家级“十二五”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行列。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机能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免疫细胞遗传学、形态学等5个综合实验室。学院教职员工243人,其中教师165人,教授64人,副教授48人,博士生指导教师40人,实验技术系列6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唐敖庆特聘教授3人、学术带头人10人。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病理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病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3部。

本科教学自评报告

本科教学自评报告 对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学习,全面理解评估指标体系,收集整理评估资料.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结合医学院本科办学的现状和专科办学的历史,进行自查自评,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的前身为广东省佛山职工医学院,是我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医学成人高等院校.学院于198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佛山卫生学校的基础上先扩建成为广东省佛山职工医学专科学校,由省卫生厅主办,委托佛山市政府代管,面向全省招生.后于1994年在国家教委委托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医学成人高校办学综合水平评估中,由于优异成绩,专家组建议,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学校更名为广东省佛山职工医学院.XX年6月,为了整合佛山市的高等教育资源,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佛山职工医学院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并将其作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二级学院,成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举办普通本专科高等教育,面向全省及省外招生. 佛山循道护士学堂 (1924) 佛山卫生学校 (1951) 佛山卫生学校---中山医学院佛山分院(1958—1662) 佛山卫生学校---广东省佛山职工医学专科学校(1985)

佛山卫生学校---广东省佛山职工医学院(1994) 佛山卫生学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 医学院现设学院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实践教学办公室,系部一级教学部门包括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检验药学系,口腔医学系,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学院教工113人(不含附属医院),目前专任教师88人,其中硕士以上研究生17人,占19%,本科学历教师67人,占76%,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1人,占67%,中级职称19人,占21%,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正在逐步改善. 学院所在河滨校区占地面积143亩,建筑面积53544M2,其中教学用房面积44814M2,教室,实验室及实习用房,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分别为5629M2, 12421M2,2466M2.运动场地总面积14878M2,包括200M全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小型足球场,多功能室内体育馆以及高质量的学生宿舍,饭堂等生活设施.现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58多万元. 图书馆藏书159968册,各种中外文期刊近400种,语音室二个(共128座),并装备语音无线发射系统,有多媒体课室18个及多媒体实验室4个.随着学院的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网络图书资料等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正在被医学院所逐步共享. 学院目前以专科办学为主体,开设有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口腔医学(口腔修复方向),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评表

编号: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 专业自评表 学校名称: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负责人姓名:朱洪胜 联系电话:(0)138******** 电子邮箱:yczhs@https://www.360docs.net/doc/989810815.html,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制表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三日

填写说明 一、本表是材料评审和现场考察的基本材料,应如实填写所有信息与数据。 二、页面规格统一为A4纸双面打印,内容一般用5号宋体;电子文本一律用word文件制作。 三、各类数据统计口径,如无特别说明,均按照学年初基层单位报表、年度财务报表和“江苏省职业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口径执行。 四、所有表格中涉及到的名称应填写全称,不要简写或缩写。 五、填表时,请注意表格下方的“注”,按要求填写。 六、学校须在封面“学校名称”正中加盖公章。 七、封面“编号”由省教育评估院统一编号。

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评表Y ancheng Biology Engineering Higher School 目录 一、专业基本情况表………………………………………( 1 页 ) 二、专业自评报告…………………………………………( 2 页 ) 三、专业自评情况汇总表………………………………( 6 页 ) 四、分项自我评价…………………………………………( 7 页 )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 7 页 ) (二)基础能力建设………………………………………( 9 页 ) (三)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13 页) (四)质量与效益…………………………………………(18 页) (五)特色或创新项目……………………………………( 21 页 ) 五、主要量化指标达成情况…………………………( 22 页 ) 六、其他有关内容………………………………………( 23 页 ) (一)本专业已开设课程的情况表………………………( 23 页 ) (二)主要实验、实训项目情况表………………………( 24 页 ) (三)专业教师情况表……………………………………(27 页 ) (四)主要校企合作情况表………………………………( 29 页 ) (五)本专业主要教学仪器设备情况表…………………( 30 页 )

生物化学课程自评报告

《生物化学》课程自评报告 一、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园艺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目前,生物化学是大部分生物类及相关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专接本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 生物化学主要运用化学和物理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 系统深入了解有关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掌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代谢调控的主要机制及不同物质间的相互联系;掌握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技术的原理及方法;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动态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是遗传学、生理学、现代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有关课程的基础,生物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畜牧业、卫生医疗等行业,学好生物化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验技能。 生物化学课程自86年开始面向生物教育专业开设,96年面向生物·化学专业开设,05年面向生物科学专业开设,07面向专接本和园艺技术专业开设,08年面向生物技术专业开设,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生物化学》课程理论教学为50~60学时,实验教学30~36学时。 1990年《生物化学》课程在原邢台教育学院优秀课评估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课;1991年在邢台地区全区师范院校理科优秀课评估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课;1995年在中学教师“三沟通”培训中被评为优秀课;1996年构建了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题库;2008年在邢台学院本科教学中被评为合格课程;2010年被批准为邢台学院重点建设课程,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在邢台学院通报表扬。 二、自评依据 (一)师资队伍 1、师资结构 (1)学历学位教师比例 本学科现有6位主讲教师,3名教师具有本科学历,3名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5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1名教师具学士学位。(见附件一) 自评等级为A级,得3分。 (2)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教授1名,占17%;副教授1名,占17%;讲师3名,占50%;助教1名,占17%。(见附件二)自评等级为A级,得3分。 (3)教师平均年龄 50岁以上1人,占17%;30岁~50岁4人,占66%;30岁以下1人,占17%。 自评等级为A级,得2分。 (4)青年教师培养 苏刚老师于2002年至2005年在河北师范大学在职读研究生;张雪辉老师在河北农大攻读研究生,现已毕业。每名青年教师都有一名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教学效果优秀、德誉高的老师一对一培养,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成长状况。逐步形成思想好,水平高,教学作风过硬的老、中、青合理的教学梯队。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李瑞国老师是青年教师武延生一对一的培养老师;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李瑞国老师是青年教师牛伟涛一对一得培养老师。 自评等级为A级,得2分。

2014年度生物学学科自评报告

2014年度生物学学科自评报告 自评等次:(优秀) 一、主要成果清单 二、主要进展与优势

(1)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仍较缺乏,需要加大引进或培养力度;学科方向也有待于进一步凝练,学术影响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依托本学科虽建了一些创新平台,但科研条件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尤其要加快基础条件建设进度。 (3)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任务和教学任务繁重,没有硕博点不能带研究生,需安排专职科研与管理人员。 三、主要不足与改进措施 (1)未来发展设想 ①继续加大学科队伍建设力度。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学科基地建设,突破研究生教育,进一步规范教育质量管理,争取出高级别的成果(包括项目、论文、专利等),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②进一步完善高水平、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激励机制。有针对性地请专家学者对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的研究工作进行指导,争取有更多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并在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和教学成果奖励申报中有更大的突破。 (2)主要工作措施 ①依托现有各级各类省市级学科科研教学等平台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引进1-2名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或科研能力突出的博士,争取2015年渔业专业硕士点申报成功。

②继续做好各平台的建设工作。 ③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多学科、多层次、多渠道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力争明年新增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至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继续加大校企、校县产学研合作力度,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产学研行列,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 2014年12月26日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评报告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东亚文化之都、著名侨乡、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洛阳江畔,是一所全日制公办的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34年的惠世高级护校,1952年12月与晋江医士学校合并,组建晋江医士学校。1958年晋江医士学校升格为泉州大学医学院。1960年晋江医士学校调整为泉州医学专科学校。1963年泉州医学专科学校改为晋江地区卫生学校。1986年地改市晋江地区卫生学校更名为泉州卫生学校。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泉州卫生学校升格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系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 学校共有洛江、清源、北门街3个校区,占地面积525.2亩,总建筑面积203797.26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02912.76平方米,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41886.21平方米,馆藏图书总量50.33万册。拥有6所附属医院及分布在省内外的教学实习医院、实习药企共190家。现有教职员工465人,专任教师31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0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级高校教学名师2名。 学校设立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检验预防学院、

基础医学部等11个教学教辅机构,设置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公共卫生管理、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药学、中药、医药营销、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16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全日制在校生7050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在校生1282人,占总在校生比例18.18%;口腔医学专业在校生656人,占总在校生比例9.3%;中医学在校生217人,占总在校生比例3.08%;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在校生206人,占总在校生比例2.92%;医学影像技术在校生225人,占总在校生比例3.19%;护理类专业未分流在校生605人,占总在校生比例8.58%;护理专业在校生782人,占总在校生比例11.09%;助产专业在校生272人,占总在校生比例3.86%;医学检验技术在校生365人,占总在校生比例5.18%;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在校生156人,占总在校生比例2.21%;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在校生180人,占总在校生比例2.55%;药学专业在校生480人,占总在校生比例6.81%;中药专业在校生75人,占总在校生比例1.06%;医药营销专业在校生184人,占总在校生比例2.61%;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在校生188人,占总在校生比例2.67%;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在校生198人,占总在校生比例2.81%;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大专阶段在校生707人,占总在校生比例10.03%;药学专业五年制高职大专阶段在校生272人,占总在校生比例3.86%。

专业建设自评报告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自评报告 一、学院简介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2 年10 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宁夏商业学校、宁夏经贸学校、宁夏供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院隶属于自治区教育厅,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自治区党委、 政府为学院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同时在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下,学院党委一班人勤奋工作,高起点谋划思路,积原三校之底蕴,为学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6 年9 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更名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治区教育厅的领导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发展目标是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专业特色鲜明、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在宁夏和周边地区有一定影响的自治区骨干示范性高职学院。 二、学院专业发展概况 2002 年学院组建伊始,只有烹饪工艺与营养一个高职专业;2003 年设置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电子技术、会计电算化、工商企业管理、商贸英语、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8 个专业;2005 年设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社区服务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酒店管理方向)6 个专业;2006 年设置了生物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连锁经营管理、物业管理、航空服务、5 个专业;2007

年设置了生物化工工艺,目前共有高职专业21 个。 回顾学院专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们经历了组建初期 (2002-2004 年)、快速发展(2005-2006 年)和稳步发展和调整(2007 以来)三个阶段。组建初期,基本以原三所中专学校开设过的中专专业为起点, 发展和设置相应专业;快速发展阶段,学院办学方向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时期专业增设的比较快,更重要的是专业设置的领域开始涉足第二产业,实现“工商”结合。稳步发展和调整阶段,开始总结学院专业发展中的经验与不足,使专业发展既要适应宁夏经济发展需要,又要显示我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经过三个阶段专业建设,目前学院现有的21 个专业涵盖制造、电子信息、生化与药品、财经、土建、公共事业、旅游、文化教育、交通运输九大职业门类。现已基本形成了旅游、财经、计算机三大专业群,并积极拓展制造、生物技术专业群。整体布局趋于优化,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专业结构体系,努力实现学院的发展策略:服务宁夏经济、产足第三产业、面向第二产业,突出重点,均衡发展。 三、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情况 1.明确要求、规范管理学院始终把专业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工作,院领导班子多次就专业建设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新增专业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师资队伍等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决策。学院先后制定了《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