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公开课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校级公开课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校级公开课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水平三五年级《跳跃: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水平三五年级《跳跃:跨越式跳高》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课堂教学,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结合跳跃项目特征,使学生在学会技术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跳跃能力以及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在学习中的观察、交流和分析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评价等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跳高”这一项目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跨越式跳高的第一课次。重点体验和学习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技术动作,采用多种跳跃练习方法和简单适用的技术动作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弹跳力,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

小学高段学生处于生长加速期,此时的学生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对跳跃类项目有一定了解,具备一些基本的跳跃能力。本节课通过降低教材难度、改变练习条件,克服学生对跨越的恐惧心理障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享受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全班学生能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特征以及技术组成;8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助跑、起跳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2、体能与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和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克服对器械的畏惧,逐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乐意融入团队,能有序练习,安静观察,能给予同伴适当的评价。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助跑轻松自然、起跳有力;

难点:助跑、起跳的连贯协调。

六、教学策略

1、讲解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与讲解,让学生观看到正确的动作,在形成最直观的动作表象,方便学生模仿。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方法,引导学生学生动脑思考,寻求答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评价教学法:教师采用带有激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1、课堂常规

2、三面转体练习

3、热身活动

二、学习提高部分:1、教师讲解示范,并提出问题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A、向前慢走,用任意一只脚起跳,寻找起跳脚

B、2-3步慢跑做起跳练习

C、2-3步助跑用头触及标志物

D、上一步模拟跨越式跳高

E、分组进行4-6步助跑模拟跨越式跳高

F、学习如何丈量步点

3、游戏:海龟上岸

三、恢复整理部分:1、放松操练习

2、课堂总结、收还器材

八、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起跳点过近或过远

纠正:指导学生体会走步法和返跑法丈量步点。

2、助跑与起跳脱节

纠正:反复的助跑起跳练习、改变助跑的节奏。

九、教学效果预计

1、全班8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助跑、起跳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2、预计本节课的运动强度为中等,练习密度为35-40%。

十、场地与器材

田径场、跨栏架、皮筋、木棍上悬挂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