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也称生存周期,指软件产品从提出、产生、发展到成熟,直至衰亡的整个时间段。软件生命周期的组成阶段:1.软件定义阶段:做什么?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2.软件开发阶段:如何做?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3.运行维护阶段:纠错、适应性修改、增强性修改、预防性修改

神话2:如果未能按时完成计划,可以通过增加程序员而赶上进度。

不正确。软件开发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制造,人多不见得力量大。如果给落后于计划的项目增添新人,可能会更加延误项目。因为新人会产生很多新的错误,使项目混乱,并且原有的开发人员向新人解释工作和交流思想都要花时间,使实际开发时间更少,所以制定恰如其分的项目计划是很重要的。

事实:软件开发并非如机器制造般的机械过程,人多

不见得力量大。

—新手会产生很多新的错误,使项目变得混乱。

—增加新人后,原有的开发者必须牺牲他本来的开发时间去培训新人,从而减少了本应用于高效开发的时间。

—问题:难道永不能增加人手吗?

—不,人手可以增加,但只能是在计划周密、协调良好的情况下,千万不可为了赶进度而增加人手。

神话2:虽然软件需求不断变更,但是因为软件是弹性的,因此可以很容易地适应变更。

—事实:对需求把握得越准确,软件的修补就越少。有些需求在一开始时很难确定,有些需求的确在随时发生变化,但随变更引入的时机不同,变更所造成的影

响也不同。

—若需求变更提出得较早(如设计阶段),则该修改的成本较小。

—若设计框架已建立,或代码已开发,变更则可能会引起巨变。

神话3:对于一个成功的软件项目,可执行程序是唯一可交付的工作成果。

—事实:除了可执行程序,模型、文档、计划等其他工

作产品也是必须的。

—面向开发者: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工作产品可为下一阶段

的生产服务。

—面向最终的用户:相关文档可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当追求开发速度超过了产品的质量,可能会导致许多缺陷,该软件可能需要更多的测试,设计和实施工作。

需求定义的不清楚,可能需要不断地改变。

半调子和速度过快开发都可能导致无法检测到重大的风险。

质量太差可能导致过多的质量问题和频繁的返工。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团队开发是常见的操作方式。开发软件是一项相当复杂和繁琐的过程,需要有非常精密的思维才可以完成。之所以要在这个过程中提倡团队开发,主要原因有:

第一,软件开发的过程复杂,而团队方式可以使其简化。

第二,团队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第三,团队合作在很多程度上培养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能力。

1.集成测试:

判断:如果每个模块都能单独工作得很好,那么将它

们放在一起工作就不会有问题。

—事实上,经单元测试后的模块组合后往往不能正常工作,主要体现在:

—数据可能在通过接口时丢失;

—一个模块可能对另一个模块产生产生副作用;

—子功能联合在一起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功能;

—单个模块中可接受的不精确性(误差)在连接起来后可能会扩大到无法接受的程度;

—全局数据结构可能会产生问题;

采用增量集成的好处:

—错误易于分离和纠正;

—易于对接口进行彻底测试;

—可以运用系统化的测试方法。

2.自顶向下集成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在测试一个模块时,其上层模块已进行测试,可直接用作被测模块的驱动模块,不必再编写驱动模块。

—由于决策一般发生在层次结构的较高层,因而自顶向下集成能在测试过程的早期检验主要的控制和决策机制,

能较早地发现整体性的错误。

—深度优先的自顶向下集成能较早地对某些完整的程序功能进行验证。

—缺点:

—测试时低层模块用桩模块替代,不能反映真实情况。—重要数据不能及时回送到上层模块。

自底向上集成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在测试一个模块时,其下层模块已进行测试过,可直接用作被测模块的桩模块,不必再编写桩模块。

—将整个程序结构分解成若干个簇,对同一层次的簇可并行测试,提高工作效率。

—缺点:

—整体性的错误发现得较晚。

—直至加入了最后一个模块,程序才成为一个实体。

常用的系统测试包括:

—恢复测试(recovery testing)

—安全测试(security testing)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

结合课程设计中你完成的任务情况,谈谈你对软件工程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开发人员的素质和数量是影响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的重要因素,应该少而精。

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失败项目是由于计划不周而造成的。在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漫长

生命周期中,需要完成许多性质各异的工作。这条原理意味着,应该把软件生命周期分成若干阶段,并相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

划,然后严格按照计划对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进行管理

常用的白盒测试方法:基本路径测试、条件测试、

数据流测试、循环测试。

主要的黑盒测试方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