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级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告

2018年级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告
2018年级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告

附件:

2017年大数据技术与及用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大数据行业对应岗位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以大数据系统运维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开发能力为目标,系统掌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基本理论、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处理、移动开发与架构、软件开发、云计算技术等前沿技术,旨在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新兴的“互联网+”专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

(一)学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职业面向、预期工作岗位名称

1.主要岗位

本专业大数据基础类岗位:大数据文档编写、大数据采集清洗与转换;

大数据技术类岗位:大数据系统搭建与运维、海量数据库管理、大数据软件开发、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分析;

2.相关岗位

大数据销售服务类岗位:大数据营销、大数据呼叫、大数据售后服务。

3.进阶岗位

大数据技术公司管理岗位和高级技术岗位

(二)起薪标准

4500元/月

(三)人才质量标准

1.知识要求

毕业生应具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①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

②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理解本专业所使用的常用计算机英语,包

括技术性文档和资料;

③掌握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能适应信息化建设;

④掌握Linux平台下大数据平台搭建,数据库系统搭建、优化、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⑤掌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基本的专业技能,能满足大数据岗位的基本素质。

2.能力要求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工作的能力。

①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

②具备计算机组装、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判断与定位以及故障排除的能力。

③具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的能力;具备数据库系统管理维护的能力;

④具备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

⑤具备数据仓库管理基本能力;

⑥具备OOP程序设计能力;

⑦具备Web应用开发能力;

⑧具备Linux Server、Hadoop项目管理维护的能力;

⑨具备数据挖掘、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的处理能力。

3.素质要求

①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②文化素质: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修养,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为人谦逊的文明习惯;具有自尊自强、爱岗敬业、勤奋好学、追求进步的品格;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勾通和工作协调能力。

③业务素质:

掌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及管理、关系型/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维护及管理、Windows/Linux服务器系统配置管理等方面、各类大数据平台搭建管理维护的专业技能的能力。

(四)职业岗位资格证书

至少取得下列证书之一:

①计算机等级证书

②软考证书

(五)发展空间

1.学历提升

完成三年高职阶段的学习、实习和实训后并且成绩合格,可参加专升本考试

2.职业资格证提升

职业资格证书可由中级向高级层次提升。

3.其他

根据个人发展情况,可向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发展。

四、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表一: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分析表

五、课程体系结构和专业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结构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含课程主要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

1. JAVA程序设计

Java语言是大数据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跨平台的程序设计语言,它是中间件厂商、系统集成商的首选语言。是一门以Java语言及相关程序设计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介绍Struts2、Spring、Hibernate以及它们相互整合的应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Struts2框架技术、Spring框架技术、Hibernate框架技术、SSH2整合技术以及项目开发,是后续课程Android开发、Java Web 应用开发、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Java开发桌面级的应用及C/S模式的应用。本课程主要通过对Java技术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和熟悉Java编程的知识和技能,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计算机编程习惯的养成。本课程使用案例驱动模式,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理论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

2. Linux操作系统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安装、管理和搭建Linux服务器的能力。学习完本课程,学生将能担任起一个公司的Linux服务器管理员的职责,熟练掌握常用命令的使用、系统的配置与管理、vi编辑器的使用、SHELL脚本编程和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为学生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采用以项目为驱动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旨在充分体现基于工作工程的教学理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应用SHELL脚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Hadoop平台部署与运维

Hadoop——海量数据处理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本课程将学习Hadoop两大核心模块——MapReduce和HDFS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熟练完成Hadoop的安装、配置和管理。能够独立的编写MapReduce程序,并提交Hadoop处理,并可监控作业运行

情况和使用资源,最后能够熟练的对HDFS中的文件进行管理。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教学,配合课后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基本掌握Hadoop的相关原理、应用及操作。

4.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本课程以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以方法的应用为主线,系统叙述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有关概念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尽快掌握建立数据仓库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上掌握数据仓库、OLAP联机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算法及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对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分类方法,聚类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加以应用。

5.Python程序设计

Python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程序设计课程,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应用性。对于训练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技术,熟悉上机操作和程序调试技术都有重要作用。本课程培养学生应用框图表达算法的能力及用Python基础知识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本课程使用案例驱动模式,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理论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

6. 数据可视化设计与开发

数据可视化设计与开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Excel数据可视化、Excel数据可视化应用、大数据预测分析、支撑大数据的技术、数据引导可视化、Tableau可视化初步、Tableau地图与预测分析和Tableau分享与发布等内容。本课程使用案例驱动模式教学,使用过程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

1.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环节总周数分配表

2.教学计划进程表

3.实践教学计划表

4.专业选修课

注:

(一)学分设置要求

1.根据学分制要求,各专业每周按24课时计,每学期计24学分,六个学期总计学分数应为144学分,该学分包括必修课学分+公共选修课学分,其中,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学分统一要求不少于8学分。

2.各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44学分。

3.理论课和理实一体化课程一般以16学时为1学分,课内实验实训及上机等随理论课计算学分。

4.社会实践每周按1学分计算,总计为3学分;顶岗实习和毕业教育总计为48个学分。

5.入学教育、军训每周按1学分计算,总计为2学分;劳作教育每学期按0.5学分计算,总计为1个学分。

(二)课程具体要求

1.前四学期,每学期按18周计,原则上每周按24课时,教学时数共计1728课时。

2.基础课按25%计算,共计约432课时。

3.选修课按14%计算,共计约242课时,其中公共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各占7%。

4.学分按学时除以16进行换算。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3+1学分(其中含1学分社会实践),第二学期第19周为《概论课》实践。

6.《形势与政策》要求每个学期开设16学时(共64学时),每周开1学时,本门课共计1学分。

7.《省情》开设18学时,本门课共计1学分。

8.《大学体育》开设112学时,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设周2学时,本门课程共计7学分。

9.《军事理论教育》开设36学时,本门课共计2学分。

10.《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说明:各系根据专业需求进行开设。

11.《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三门课程,各系根据具体情况按第一学期开设周4学时或第一、二学期各开设周2学时,每门课计4学分。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系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计2学分。

13.《创新创业基础及就业指导》计2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14.《职业生涯规划》计2学分,在第一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15.《劳动课》是每个学生必修的选修课,分在校的四个学期开出,计1学分,由教务处、学生处统一安排。此学分未修满,必修重修。

16.公共选修课由基础教学部、各系、团委安排课程,教务处统一排课。原则上每门公选课每周安排2节,8周,计1学

分。

17.素质拓展课不再由系部安排,可以作为公选课开出。

18.专业选修课不在作为限选课程,每个专业需开出4门及以上的专业选修课,每门专业选修课计2学分,各专业专业选

修课学分不低于6学分。

七、方案制订(修订)说明

1.方案编制依据:本计划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

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等文件为依据,并结合本专业目前的实际情况编写。

2.方案的特点:本计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视培养学生

的诚实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指导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部分课程采用了项目化课程教学。

3.实践教学时数与理论教学时数之比为:

4.实行学分制,其修业年限按照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相关规定执行。

5.学分说明:本专业毕业的最低学分为144学分。其中:劳动课1学分必修,公选课不

得低于8学分。

6.本专业其他情况说明: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按照教学计划修满最低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必须修满学分,合格准予毕业。

2018年应届生培养方案(启航计划)

八桥中心小学2015年庆元旦活动方案 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启航计划”2018年应届生培养方案 编制人事行政部 审核 审批 页脚内容1

一前言 大学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企业的整体人才素质,是企业的后备人才和希望所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和考核是选拔、激励、储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各单位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为确保2018年度应届毕业生入司工作的顺利、有效实施,努力抓好毕业生入司工作,更好地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企业,稳步成长,人事行政部在遵循公司大力培养人才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培养的经验,现提出2018年度应届生培养计划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二应届生培养方案概况 方案主题:应届生培养方案; 方案目的:(1)使毕业生快速转换角色与心态,适应从校园人到企 业人的转变; (2)使毕业生系统了解公司各部门情况,熟悉公司产品知 识与工艺流程以及各岗位操作规范; (3)培养毕业生职业意识,规范毕业生职业行为,加强毕 业生对管理的深入认知,使毕业生快速成为公司骨 干力量。 培养周期:2018年3月23日—2018年10月1日(约6个月) 培养对象:应届毕业生共计36人

主 导 部 门:人事行政部 参 与 部 门:各用人部门 三 应届生培养计划总体规划 1、培养目标: 2、培养方法: 集中授课、团队活动、导师制、经验交流会等。 3、培养周期概况(6个月):

4、培养内容: 培养内容一览表

5、培养补充事项: 所有应届毕业生凡是因学校需要而请假的,需提供指导老师电话,经人事行政部确认后再批准。 四培养职责与分工 五应届生考核与激励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网上作业(1-5章).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及应用》网上作业(1-6章) (共68 题 第1 题: (单选题, 1.5 分 有三个关系 R、S 和 T 如下: R S T A B m 1 n 2 B C 1 3 3 5 A B C m 1 3 由关系 R 和 S 通过运算得关系 T,则所使用的运算是________。 A)笛卡尔积 B)自然连接 C)并

D)交 [A]选A [B]选B [C]选C [D]选D 答案: B 第2 题: (单选题, 1.5 分 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_____。 [A]存储问题 [B]共享问题 [C]安全问题 [D]保护问题 答案: B 第3 题: (单选题, 1.5 分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A]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之上加入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 [B]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均基于某种数据模型 [C]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在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够管理更多的数据 答案: D 第4 题: (单选题, 1.5 分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_____。 [A]可靠性 [B]一致性 [C]完整性 [D]安全性 答案: D 第5 题: (单选题, 1.5 分 有三个关系 R、S 和 T 如下: R S T D E F b0h1 y j p2 D E F g8f3 b0h1 c5z4 D E F b0h1

由关系 R 和 S 通过运算得到关系 T,则所使用的运算是________。 A)并 B)交 C)笛卡尔积 D)自然连接 [A]选A [B]选B [C]选C [D]选D 答案: B 第6 题: (单选题, 1.5 分 有两个关系 R 和 T 如下: R T A B C a 1 2 A B C c 3 2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

新课标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信息的特征》 课题:第1课 一、案例背景信息 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1课信息的特征 年级:七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 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信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善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2.内容分析 重、难点和疑点 信息的特征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教学阶段及其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提高兴趣 读“阅读与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回答 信息传递的错误 创设情趣学习新知新授信息的特征: 1. 信息无处不在 2.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3. 信息具有价值性 4. 信息具有时效性 5. 信息具有共享性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之中。 信息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载体才能得以呈现。

信息是有价值的。 信息是有时间限制的 信息可以无限使用,公平共享 作业P4大显身手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理论课,需要学生了解信息的特征有哪些,会区分信息的正与误 板书信息的特征: 1信息无处不在 2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3信息具有价值性 4信息具有时效性 5信息具有共享性 课题:第2课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活 一、案例背景信息 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2课 年级:七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 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18年应届生培养方案(启航计划)

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启航计划”2018年应届生培养方案 编制人事行政部 审核 审批

一前言 大学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企业的整体人才素质,是企业的后备人才和希望所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和考核是选拔、激励、储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各单位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为确保2018年度应届毕业生入司工作的顺利、有效实施,努力抓好毕业生入司工作,更好地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企业,稳步成长,人事行政部在遵循公司大力培养人才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培养的经验,现提出2018年度应届生培养计划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二应届生培养方案概况 方案主题:应届生培养方案; 方案目的:(1)使毕业生快速转换角色与心 态,适应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变; (2)使毕业生系统了解公司各部门情 况,熟悉公司产品知识与工艺流程以及各岗位操作 规范; (3)培养毕业生职业意识,规范毕业 生职业行为,加强毕业生对管理的深入认知,使毕 业生快速成为公司骨干力量。 培养周期:2018年3月23日—2018年10月1日(约6个月)

培 养 对 象:应届毕业生共计36人 主 导 部 门:人事行政部 参 与 部 门:各用人部门 三 应届生培养计划总体规划 1、培养目标: 2、培养方法: 集中授课、团队活动、导师制、经验交流会等。 3、培养周期概况(6个月):

4、培养内容: 培养内容一览表

5、培养补充事项: 所有应届毕业生凡是因学校需要而请假的,需提供指导老师电话,经人事行政部确认后再批准。 四培养职责与分工 五应届生考核与激励

六导师考核与激励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形考作业答案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单选:ABCDBACBB 二、判断:√√√√╳√√╳╳√ 三、填空:(1-36)依赖于、文件管理数据库、文件管理数据库、 局部全局、主属性非主属性、多多、1 多、型值、元组属 性、关系定义 DBMS、继承封装多态、DBA 数据库设计员应 用程序设计员终端用户、外模式与模式模式与内模式、定义/ 操作/控制自动建立、关系数据结构关系运算关系完整性规 则、单值重复、侯选码属性的、主非主、空主码、7 3 2、选择 2、S >< II学生号 (X))、II课程号(X)与C 、X←→Y 决 定因素、非平凡完全、学号系主任、 X→Y X→Z 分解性、X 侯选码、2、3、第一不可再分、数据冗余操纵异常、第 一 2 、第二二、第三、BC 主属性 作业2: 一、填空:(1-21)视图基本表、CREATE SCHEMA DROP SCHEMA、列级表级、列级表级、建立修改删除、V ALUES SELECT、表建立、按需要安全、不影响直接影响、SELECT FROM WHERE、GROUP BY ORDER BY 、需求分析概 念设计、数据流图数据字典需求说明书、需求分析ER图、商品销售收款、全局模式外模式、1对1 1对多、设计 要求功能完善操作方便、客房表住宿、娱乐费表催补款表、

客房表客房空闲表 二、写功能 1.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每一种商品的商品代号、分类名、数量和品牌 等信息。 2.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所有商品的不同产地的总数。 3.从教学库中查询出每门课程被选修的学生数。 4.从教学库中查询出学生号为@S1的学生和学生号为@S2的学生所 选修的共同课程的课程号。 5.从教学库中查询出所有已被学生选修的课程。 6.从教学库中查询出最多选修了2门课程(含未选任何课程)的全 部学生。 7.从教学库中查询出每个学生的选课的全部情况,并依次按学生号 和成绩排序。 8.从教学库中查询出选修了姓名为@a的学生全部选课的所有学生。 三、写命令 1. Select * from 商品表1 where 数量between 10 to 20 2. Select 分类名,sum(数量) as 总数量 From 商品表1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形成作业答案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形成性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域是实体中相应属性的(A)。 A、取值范围 B、值 C、名称 D、描述 2、把保存关系定义的关系称为对应数据库的(B)。 A、一般关系 B、元关系 C、特定关系 D、正常关系 3、在一个关系R中,若存在X→Y和X→Z,则存在X→(Y,Z),称此为函数依赖的(C)规则。 A、传递性 B、分解性 C、合并性 D、增广性 4、设一个关系为(R(A、B、C、D、E、F),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D→E,D→F},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D)。 A、(A,B) B、(A,C) C、(A,E) D、(A,D) 5、设D1,D2和D3域的基数分别为2,3,4,则D1*D2*D3的元组数为(B)。 A、9 B、24 C、10 D、20 6、若一个关系为R(学生号,姓名,性别,年龄),则(A)适合作为该关系的主码。 A、学生号 B、姓名 C、性别 D、年龄 7、设一个集合A={3,4,5,6,7},集合B={1,3,5,7,9},则A和B的并集中包含有(C)个元素。 A、10 B、8 C、7 D、6 8、在一个关系R中,若存在X→(Y,Z),则也隐含存在X→Y和X→Z,称此为函数依赖的(B)规则。 A、传递性 B、分解性 C、合并性 D、增广性 9、若一个关系的任何非主属性都不部分依赖于任何候选码,则称该关系最高达到了(B)范式。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BC 二、是非题 1、在文件管理阶段,文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数据库管理阶段,文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错) 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既支持客户局部应用,又支持客户的全局应用。(对)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青岛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学案 第一课:《信息的特征》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3.情感目标: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关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信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法、讲授法 学习过程: 学习探究 一、信息 1、引入:用一段视频引出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它又有何特征?它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有何影响? (举例):古代:“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 现代:(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2): (3): 2、在做了上述举例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信息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 信息普遍存大于自然、人类社会之中。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也向我们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 2、提出问题: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学生回答)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经验。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多种不同的载体之上。 3、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 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得出信息的。 4、显示案例,如“根据书面通知去参加一个活动,结果空等一小时,因为活动临时变更地点,而最新的电话通知因没带手机而没有接到”、“父亲去某城市开车迷路,因为使用了旧地图”等等。这件事说明了信息的。 5、一个面包分给大家吃,分的人越多,每人吃的越少:而一句赞美的话说给大家听,听的人越多,快乐的人也越多。以此来讲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鼓励大家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这件事说明信息具有。 三、课堂练习: 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A 信息时效性 E 中国田径110M 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B 信息价值相对性 F 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C 信息真伪性H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D 信息传递性G 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四、总结: 1、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2、信息的特征信息具有的特性有好多,如时效性、可共享性、依附性、价值性等等。 四、布置作业: 1、请使用一些生活和学习中的例子来说明信息的特征。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上学期使用)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 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 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 人工处理 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 三、小结: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 四、学生练习: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计算机的KCB-300发展历程 2、通信技术的发展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 网络化 4、生物计算机 三、小结: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四、练习:

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 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 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 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不但人体会感染病毒,电脑也会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类媒体对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多危害,下面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听说过的病毒以及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什么危害。 (请同学交流) 二.新授: (一)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其实啊,电脑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就像“写字板”“画图”一样,不过“写字板”“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情,而电脑病毒只会给我们的电脑搞破坏。 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电脑病毒的特征: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带答案)

B.

C. 元组 D. 基数 5. 在Access 数据库中,任何事物都被称为分值:2 A. 方法 B. 对象 C. 属性 D. 事件 6.Access 数据库类型是分值:2 8. Access 2 A. 必须包含构成Access 数据库的七类不同的对象

B. 至少应包括三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对象 C. 可以不包含任何对象 D. 每个对象必须作为单独的文件存放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 9. 在Access 中,空数据库是指分值:2 A. 数据库中数据是空的 B. 没有基本表的数据库 C. 没有窗体、报表的数据库 D. 没有任何数据库对象的数据库 10. 若使打开的数据库文件能为网上其他用户共享,但只能浏览数据,要选择打开数据库文件的方式为分值:2 A. 常规打开 B. 以只读方式打开 以独占方式打开 D. 以独占只读方式打开 B. C. 使用用户级安全机制 D. 设置访问数据库的权限

12. 表“设计”视图窗口包括两个区域:字段输入区和分值:2 A. 格式输入区 B. 数据输入区 C. 字段属性区 D. 页输入区 13. 输入掩码是给字段输入的数据时设置的分值:2 A. 初值 B. 当前值 C. 输出格式 14. 子表的概念是相对主表而言的,它是嵌在__ 中的表。分值:2 A. 从表 C. 子表 D. 大表 15. 在Access中表和数据库的关系是分值:2 A. 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表 B. 一个表只能包含两个数据库 C. 一个表可以包含多个数据库 D. 一个数据库只能包含一个表

16. 在Access的数据类型中,不能建立索引的数据类型是分值:2 A. 文本型 B. 备注型 C. OLE 对象 D. 超链接 17. 设置主关键字是在_ 中实现的。分值:2 A. 表设计视图 B. 表的数据表视图 C. 查询设计视图 D. 报表的设计视图 18. 假设规定某个日期型字段的取值范围是2008年1月1日到2009年1月 1 日,则可设置该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为分值:2 A. Between #1/1/2008# And #1/1/2009# B. Between "1/1/2008" And "1/1/2009" C. Between *1/1/2008* And *1/1/2009* D. Between [2008 年1月1日] And [2009 年 1 月1 日]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cess 数据库系统 提供四种查询向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叉表查询向导、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1)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2)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3) 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4)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5) 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6) 第二章:学会操作计算机 (7) 第5课时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7) 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 (9) 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0) 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 .......................................................... 11第9、10课时初识Windows XP与鼠标操作.................................. 11第11课时键盘操作与练习.............................................................. 14第12课时汉字输入....................................................................... 15第13课时Windows的画图—绘图工具箱 ..................................... 16第14课时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 17第15课时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18第16课时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20第17课时资源管理器................................................................... 21第三章:上网浏览(6课时) ......................................................... 23第一课走进Internet ................................................................. 23第二课认识浏览器 ..................................................................... 23第三课网上浏览和搜索.............................................................. 24第四课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 ..................................................... 24第五课下载信息......................................................................... 25第23课时网络与道德................................................................... 27第四章:word的使用 ..................................................................... 28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8课时) ............................................ 28第一节 WORD基本操作.............................................................. 28第二节文本的基本编辑 .................................................................. 29第三节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30第四节图文混排 .......................................................................... 31制作小报(2课时)........................................................................ 32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试题题库.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选择题题库 1.在学生成绩表tblCourseScore中的列Score用来存放某学生学习某课程的考试成绩(0~100分,没有小数), 用下面的哪种类型最节省空间?C A. int B. smallint C. tinyint D. decimal(3,0) 2.订单表Orders的列OrderID的类型是小整型(smallint),根据业务的发展需要改为整型(integer),应该使用下面的哪条语句?C A. ALTER COLUMN OrderID integer FROM Orders B. ALTER TABLE Orders ( OrderID integer ) C. ALTER TABLE Orders ALTER COLUMN OrderID integer D. ALTER COLUMN Orders.OrderID integer 3. 小王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中创建了如下两个表: CREATE TABLE 雇员表 ( 雇员代号 int IDENTITY(10001,1) PRIMARY KEY NONCLUSTERED, 雇员姓名 varchar(20) NOT NULL, 通信地址 varchar(200) NULL ) CREATE TABLE 订单表 ( 订单号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 雇员代号 int NOT NULL, 客户代号 int NOT NULL, 订购日期 datetime NOT NULL, 订购金额 money NOT NULL ) 他需要获得2003年9月1日每个雇员的最高的一笔销售金额,要求列出“雇员代号”、“雇员姓名”、“订购日期”、最高的“订购金额”。下面哪个语句能完成该功能?B A. SELECT a.雇员代号,a.雇员姓名,b.订购日期,b.订购金额 FROM 雇员表 AS a LEFT OUTER JOIN 订单表 AS b ON a.雇员代号 = b.雇员代号 WHERE b.订购日期 = '09/01/2003' AND 订购金额 IN (SELECT MAX(订购金额) FROM 订单表) B. SELECT a.雇员代号,a.雇员姓名,b.订购日期,MAX(订购金额) FROM 雇员表 AS a LEFT OUTER JOIN 订单表 AS b ON a.雇员代号 = b.雇员代号 AND b.订购日期 = '09/01/2003' GROUP BY a.雇员代号,a.雇员姓名,b.订购日期 C. SELECT a.雇员代号,a.雇员姓名,b.订购日期,MAX(订购金额) FROM 雇员表 AS a INNER JOIN 订单表 AS b ON a.雇员代号 = b.雇员代号

初中信息技术课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教案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 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模拟试卷及答案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把合适的选项编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设一个关系A具有a1个属性和a2个元组,关系B具有b1个属性和b2个元组,则关系A?B具有()个属性。 A. a1+b1 B. a2?b2 C. a1+b2 D. a2?b1 2.若实体A和B是1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多对1的联系,则实体A和C是()的联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没有 3.在SQL中,列级完整性约束分为()种情况,表级完整性约束分为4种情况。 A. 4 B. 5 C. 6 D. 7 4.在列举的购物活动中,商品实体同销售实体之间是()的联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没有 5.在SQL的查询语句中,order by选项实现对结果表的()功能。 A. 分组统计 B. 求和 C. 查找 D. 排序 6.Access2000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是()。 A.dbf B.dbt C.mdf D.mdb 7.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字段作为主关键字。 A.基本工资 B.职称 C.姓名 D.身份证号码 8.下列()图标是Access中表对象的标志。 A. B. C. D. 9.Access中包含有()种数据类型。 A.9 B.10 C.7 D.8 10.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数据发布的对象是()。 A.窗体 B.报表 C.查询 D.数据访问页 二、是非判断题,若叙述正确则在题目编号前打“√”否则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文件系统系统中,不容易做到数据共享,而在数据库系统系统中,容易做到数据共享。

数据库基础及其应用第九章课后作业

第九章 SQL Server数据库简单应用 一、单选题 1.使用“CREATE DATABASE AAA”命令所建立数据库文件的初始大小是(A)字节。 A. 1M B. 2M C. 3M D. 4M 2.下面关于索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 索引是一个指向表中数据的指针 B. 索引是在列上建立的一种数据库对象 C. 索引的建立和撤消对表的数据毫无影响 D. 表的建立和撤消对索引毫无影响 3.下面关于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说法正确的是(B)。 A. 每个表只能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 B. 非聚集索引需要较多的硬盘空间和内存 C. 一张表上不能同时建立聚集和非聚集索引 D. 一个复合索引只能是聚集索引 4.“Create Unique Index AAA On 学生表(学号)”将在学生表上创建名为AAA的(A)。 A. 惟一索引 B. 聚集索引 C. 复合索引 D. 唯一聚集索引 5.下列标识符可以作为局部变量使用(C)。 A. [@Myvar] B. My var C. @Myvar D. @My var 6.Transact SQL支持的程序结构语句主要有(A)。 A. Begin…End B. If…Then…ELSE C. Do Case D. Do While 7.属于事务控制的语句是(A)。 A. Begin Tran、Commit、RollBack B. Begin、Continue、End C. Create Tran、Commit、RollBack D. Begin Tran、Continue、End 8.SQL Server触发器主要针对下列语句创建(B)。 A. SELECT、INSERT、DELETE B. INSERT、UPDATE、DELETE C. SELECT、UPDATE、INSERT D. INSERT、UPDATE、CREATE 9.下面关于索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 索引是一个指向表中数据的指针 B. 索引是在元组上建立的一种数据库对象 C. 索引的建立和撤消对表中的数据毫无影响 D. 表被撤消时将同时撤消在其上建立的索引 10.以下哪种情况应尽量创建索引(A)。 A. 在where子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列 B. 具有很多NULL值的列 C. 记录较少的基本表 D. 需要更新频繁的基本表 11.SQL Server2000提供的单行注释语句是使用(B)开始的一行内容。 A. “/*” B. “--” C. “{” D. “/” 12.不属于SQL Server2000系统全局变量的是(D)。 A. @@Error B. @@Connections C. @@Fetch_Status D. @Records 13. 下列SQL Server2000语句中出现语法错误的是(D)。 A. DECLARE @Myvar INT B. SELECT * FROM [AAA] C. CREATE DATABASE AAA D. DELETE * FROM AAA 14.索引是在基本表的列上建立的一种数据库对象,它同基本表分开存储,使用它能够加快数据的(D)速度。 A. 插入 B. 修改 C. 删除 D. 查询 15.下列命令不能执行的是(B)。 A. SELECT * FROM [select] B. SELECT * FROM @MyTable C. SELECT * FROM [MyTable] D. SELECT * FROM MyTable 二、填空题

2018应届生培养方案(启航计划)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word 版整理 XXXXXXX 股份有限公司 启航计划” 2018年应届生培养方案 编 制 _________ 人事行政部 ___________ 审 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 一 刖言 大学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提升企业的整体人才 素质,是企业的后备人才和希望所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和考核是选 拔、激

励、储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各单位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为确保2018年度应届毕业生入司工作的顺利、有效实施,努力抓好毕业生入司工作,更好地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企业,稳步成长,人事行政部在遵循公司大力培养人才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培养的经验,现提出2018年度应届生培养计划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应届生培养方案概况 方案主题:应届生培养方案; 方案目的:(1)使毕业生快速转换角色与心态,适应从校园人到 企业人的转变; (2)使毕业生系统了解公司各部门情况,熟悉公司产 品知识与工艺流程以及各岗位操作规范; (3)培养毕业生职业意识,规范毕业生职业行为,加

强毕业生对管理的深入认知,使毕业生快速成为 公司骨干力量 培养 周期:2018年3月23日一2018年10月1日(约6个月) 培养对象:应届毕业生共计36人 主导部门:人事行政部 参与部门:各用人部门 三应届生培养计划总体规划 2、培养方法: 集中授课、团队活动、导师制、经验交流会等 1、培养目标: 入司3天

3、培养周期概况(6个月): 4、培养内容: 培养内容一览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作业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任务书 前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重点知识模块包括:1)数据库设计、2)用SQL实现建库、建表、查询、更新、和创建视图、3)存储过程和触发器设计。针对这三个应用能力,用一个案例作为背景,布置三次大作业。 在校大学生都能理解“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场合和业务流程。因此,以图书管理系统作为案例来布置作业,可以降低业务分析难度,让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知识消化与技术应用上。 本文档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系统的需求,第二部分提出E-R模型设计和关系模型设计的任务;第三部分提出在SQL Server中,用SQL语句来建库、建表、查询、更新数据、创建视图的任务;第四部分,根据应用需求、安全需求和数据完整性要求,提出设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任务。 每个任务之前,都给出了完成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学生可以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完成任务,每个任务是一次大作业。 第一部分案例的需求描述 本部分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学生通过阅读本部分内容,了解系统的功能要求、运行环境,对系统所需的数据有总体认识,作为三次作业的基础。 1.2 需求分析 1)功能需求

图1-1:功能需求示意图 教师信息管理:用于教师基本资料的增删改查。 图书信息管理:用于图书基本信息的增删改查,分类统计图书册数和价值。 借书登记:记录借书时间、所借图书、借书人、办理人。 还书登记:记录还书时间、所还图书、还书人、办理人。 催还:查询借阅逾期的借书信息,给借书人发电子邮件,给借书人的部门打电话。 2)运行环境要求 图1-2:运行环境拓扑图 系统采用C/S模式,有两台PC和一台服务器,联成一个局域网。PC上安装图书管理软件的客户端,服务器上安装DBMS,服务器也可由两台PC中的一台来代替。 第二部分作业1——E-R模型与关系模型设计 (满分8分)

吉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电子版)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走入信息技术课堂。你知道吗?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获取和筛选信息、有效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公民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信息世界,来了解一下有关信息的知识吧! 第一节无处不在的信息 叮铃铃……闹钟响了,时针正指向六点,闹钟的铃声向我们传达了起床的信息。 天气转凉了,满山遍野呈现一片金黄色景象,农民们挥舞着镰刀,带着丰收喜悦的笑脸,正在地里忙于收割庄稼,我们知道,秋天来了。 气象台发出蓝色预警预报:受5号台风的影响,我省明天中部地区有大到暴雨,其它地区有中到大雨,提醒我们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红灯停,绿灯行是交通信号灯向我们传示走路行车时应遵守的最基本的交通规则。 口渴了,要喝水,是身体传递给我们大脑的信息…… …… 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信息,可以说信息无处不在。 一、什么是信息 人类是通过信息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得到进化的。那么,信息本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到底什么是信息呢? 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然而,大量的信息是我们的五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人类正通过各种手段,发明各种仪器来感知它们,发现它们。 不过,人们一般说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信息本来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流,信息就没有用处了。信息还可以被储存和使用。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

的事物,你所想到或者做过的事情,这些都是信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翻开我们的课本,里面记录了各种信息;打开电视,电视台向我们发送了各种信息;古时候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快马传书,现在的电话、传真、网络,这些全都为我们传送了信息。 1.信息具有普遍性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的思维领域之中,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进行感知,也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信

2018届大学生培养方案

2018届大学生培养方案 一、应届大学生培养方案的概述 为确保2018届大学毕业生尽快融入企业,稳定心态,快速成长,有效开展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公司人才储备力量,人力资源部结合往来培养经验,特提出2018年度应届毕业生培养计划方案,具体如下: 1、主题:2018届大学生培养方案 2、目的: 2.1 快速转换角色与心态,适应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变; 2.2 系统了解公司和生产各部门情况,熟悉公司产品知识与工艺流程 以及各岗位安全操作规范 2.3 帮助毕业生改变观念,调整情绪,解决其工作与生活上的难题; 2.4 培养毕业生职业意识,规范毕业生职业行为,加强毕业生对管理 的深入认知,使其快速成为部门、车间、班组骨干力量和研发、技术或销售骨干力量。 3、培养周期: 3.1 短期集中授课:2018年7月9日-2018年7月14日(共6天); 3.2 中长期安排: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为期一年实习跟踪, 每月提交实习报告、中途根据实习情况安排2-3次现场答辩); 4、培养对象: 2018年应届毕业的本科及硕士大学生,共计约22人(具体名单如附件1)。 5、责任部门: 人力资源部、粉末事业部、合金事业部、生产及辅助部门。 二、具体培养计划 1、培养目标

2、培训讲师 2.1 涉及部门 人力资源部、粉末事业部、合金事业部、质管部、运营管理部、企管、机电等。 2.2 讲师对象 各部门经理(正职或副职)、三核及科长以上相关人员; 3、培训方法 集中面授、分组讨论、现场观摩、互动问答等 4、培训课程(具体课程需详细编排) 4.1 入职培训(入职一周) 主要课程有: 《领导致辞》、《集团简介及发展历史》、《员工手册学习》、《职场转变》、《职业规划》、《安全教育》、《高效办公工具应用》、《产品知识系统认知学习》(不同产品及类别)、《厦钨大学生专修班》、《团队建设-户外拓展》等 4.2 实习培训

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信息社会 ——信息与信息技术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1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的特征。 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 学习中的用途,经历信息收集 与交流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 影响,了解与信息技术有关的 伦理、文化、社会问题。 对使用新技术有正确的认识。 【课时安排】 活动 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任务是:调查周围的人群,了解他们在日常 工作、生活中最需要哪些信息,最 关注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对他们有什么用,以及他们通过什么途径 和方法获得这些信息。要 完成这个活动,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其次是通过访谈收集信息,最后是成果展示与交流。 为此,教材围绕这三个活动步骤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是确定调查对象。学生可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将各自要调查的对象确定为对 方所熟悉的人,如对方的同学或亲朋好友。 第二部分是采访,了解调查对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信息需求。通过调查学生可体 会到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第三部分是在班级内介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汇总,并讨论信息所具 内容 课时 活动 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1 活动 2 探究信息对人们工作、生活 的影响 2

有的特征。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可了解信息和信息的特征,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 学习中的用途,并体验到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的特征。 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二、课时安排 1 课时。 三、【教学准备】 新课导入所需要的歌曲和图片,如周杰伦演唱的“蜗牛”音频资料、“湖南地图”图片资料。 几种访谈表的样例。 【教学过程安排】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1.教师播放歌曲、展示图片,并提出问 题: (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2.教师归纳:同学们听到、看到的都是信 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信息 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我们的工作、生活离 1.听歌 曲、看图 片,并回答 问题。 2.了解 本单元、 本节课的任 1.创设情 境,导入新课。 2. 让学生明 确单元任务 及本节课的 任务。 备 注 确定调查对象 1.组织学生分组:两人为一组。 2.让学生在两人小组内交流,选 择对方所熟悉的2 个人作为自己的调查对 象,以便于下一活动步骤的顺利开展:通过采 访小组同学,间接获取调查对象的信息。 分 组,确定 各自的调查 对象。 激发学生 的兴趣,组织 学生分组开 展活动。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