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人生进步的最大红利

责任编辑:严华电话:5325915

理论与实践

社会新闻部

电话:5325915

宿松县孚玉镇曾名城厢镇、城关镇,历史悠久,自西汉末年始,一直为县治所在地,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亦是宿松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7年,孚玉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3亿元,财政收入1.2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701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全县领先位次。

在全面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之际,我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孚玉而努力奋斗。

乡村要振兴,脱贫致富是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是让农民群众生活富裕,对标总要求,与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在本质上是协调统一的。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社会的一件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程,我镇加大财政投入,用于改善民生;聚焦精准扶贫,坚持抓就业脱贫特别是本地就业保根本、抓产业扶贫特别是三产保长效,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继续推行“四带一自”模式,实现贫困户

产业发展全覆盖;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努力探索公司+贫困户、基地+贫困户、电商+贫困户等扶贫新路子;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支撑。对于乡村而言,产业发展的基础仍然不够牢固,当前我们针对产业振兴的具体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挥城乡结合部优势,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让城区居民不出城尽享田园风光,我镇投资过亿的大河村休闲旅游项目,已完成了规划设计;落户在我镇大河村的宿松新发地农产品批发仓储物流园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市场前景看好,带动效应将充分发挥。我镇有机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将在市场带动下不断壮大。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设施、体验和定制农业,支持农民就业创业,通过“四带一自”发展产

业,全镇户均产业达到2.2个,大大拓展农

民增收空间。

乡村要振兴,人居环境是关键。推动乡村振兴,生态振兴是关键。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坚决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全面提速,陈年垃圾集中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整体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改厕共计844户,将全部对标按质按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两期175户正在改建、修缮过程中,农村“拆旧”工作有序进行,通组公路全面贯通。我镇着力于构建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乡村要振兴,社会治理是保障。要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标,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弘扬社会正气,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实现农村长治久安。我镇一方面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加快平安乡

镇、平安村庄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另一方面持续推进新乡贤文化建设,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引导作用,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寻找最美”和各级“好人”等评选宣传活动,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扫黑除恶”为抓手,消除影响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不利因素。以农村“软环境”优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硬支撑”和“新活力”。

乡村要振兴,基层组织是根本。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高度重视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们正在对村、社区两委班子进行换届,这是抓好我们基层队伍建设,提升干部能力建设的一次最好契机,镇党委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更加注重思想建设、能力建设、纪律建设,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严格按照全省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深化基层党建,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示范点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阵地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均按规范化要求逐年改造,促使基层工作条件全面改善。继续完善和推行村、社区干部工薪报酬增长机制,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作者系宿松县孚玉镇党委书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敏、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安庆市物价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践行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牢牢抓住价格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不断深化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价格制度设计,推动价格工作由主要制定具体价格水平向建机制、强监管转变,基本建立起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市级政府定价范围精简至26项。大监管格局初步形成,“保基本”政策框架初步确立,为不断开创五大发展美好安庆建设新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绿色发展

发挥价格机制促生态明建设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今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节水、节能环保等四个方面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市物价局积极运用价格杠杆,建立健全生产、生活领域节能环保价格政策,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环境损害成本内部化,倒逼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一是完善差别化价格政策。推行计量收费、分类收费、差别收费等办法,使污染者收费的观念深入人心。完善“两高一剩”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政策,结合实际扩大政策覆盖面,合理拉开不同档次价格,倒逼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污费的政策研究,建立健全污水处理收费与治污成效挂钩的价格机制,推行差别化的排污收费政策,逐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收费标准。今年我市对2017年符合安全环保要求且按标准缴纳污水处理费的工商业用水大户,按0.4元/立方米进行奖补,既减少了企业成本支出,又调动了企业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一步,加快构建覆盖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价格机制,推进污水处理服务费形成市场化,逐步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费基本覆盖服务费用。充分发挥电力价格的杠杆作用,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健全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我市2010年按照“谁污染、谁付费”原则,较早建立了医疗废物处理收费制度。目前,我市共有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合同的医疗机构2228家,全市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下一步,将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按照补偿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制定和调整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标准,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能力。

三是创新绿色消费价格政策。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探索实行差别化收费制度。定期评估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政策,合理确定和调整各阶梯用量、价格,研究拉大价格极差,提高居民节约意识。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提高非居民用户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到2019年底前,我市将全面建立和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健全补偿成本、合理盈利、激励提升供水质量、促进节约用水的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保障供水工程和设施良性运行,促进节水减排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聚焦供给侧改革

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论述中的7大要件之一。2017年6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要求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大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规范政府有关行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这就赋予我们价格部门更大的责任,开启了公平竞争审查的全新工作,更预示着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踏着新时代的鼓点向我们阔步走来。

一是涉企收费进“笼子”,收费项目只减不增。2015年1月1日,安庆市

市级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正式实施,涉

企收费清单制度实施三年以来,先后进行三次动态调整,涉企收费项目由252项减少到50项,每年为企业减负2.11亿元,是全省16个地级市市级涉企收费“项目最少、标准最低、监管最严”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着力打造清单目录升级版块,有力推动了涉企收费清单制度优化升级,进一步精简了收费项目,减轻了企业负担。

二是政府收费更“阳光”,企业成本只少不加。围绕“四送一服”开展企业收费情况专题调研活动,服务实体经济,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与此同时,深入园区、企业宣传最新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持续开展企业降成本专项行动,3次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年减少企业成本支出5022万元。制定扶持市本级企业发展的用水、用气优惠政策,年减少企业成本支出641.8万元。搭建平台,助推15家用电大户企业参加电力直接交易,降低企业能耗成本。帮助农业种养殖企业申报享受支持性电价政策,年减少企业成本支出100余万元。取消或停征4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减少企业缴费成本4102万元。

三是市场竞争更“公平”,价格监管日益完善。出台《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逐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完成涉及公平竞争的134份文件清理工作,废止4份违反公平竞争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行为,推动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价格环境加速形成。持续开展涉企收费专项督查检查,对市本级87个涉企收费部门和单位开展重点检查,查处不合理收费2043.78万元。开展商业银行收费专项检查,责令退还金额156.04万元。此外,依托12358价格监管平台,完善价格举报受理机制,及时受理企业投诉咨询,做到“有报必接、有接必为、有为必果”,企业满意度逐年升高。

聚焦为民服务

不断优化价格监管新模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互联网+价格政务服务”,大力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将指尖式服务、价格采集电子化、三集中三到位等创新工作与价格管理深度融合,努力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实现物价工作的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价格服务插上“微翅膀”。开通“安庆物价”微信公众平台和官方微博,形成了网上服务、网上宣传、网上互动、网上投诉为一体的官方公众平台。平台集信息采集、整合、分析、发布功能于一体,提供“菜篮子”、日用消费品、医药、停车场、教育、公共事业、物业、12358投诉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价格查询与维权服务,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政府重视的民生商品价格“晒”出去、“比”起来,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实现“价比多家”。今年以来累计发布价格信息320期,价格数据6万余条。

二是价格监管撑起“保护伞”。实行“智慧平价商店”远程管理工作,在惠民平价商店安装监控探头,实现对平价商店内环境卫生、价格监控、肉菜溯源、内部管理等内容的远程控制。2017年“安庆市价格监测预警系统”上线,价格采集实现电子化,通过手机APP 实现价格采集与报送同步,价格监测更实时、高效。以减负助企专项行动、物业服务公示、价格诚信单位创建、明码实价等工作为契机,建立监管服务对象数据库,使监管服务在重点领域发挥带动效果。通过“12358价格举报大数据”及时分析全市热点价格问题,研判、预警价格监管工作中的“短板”和“缺位”,化被动监管为主动“找差”,及时完善物业服务、停车收费等问题。

三是价格审批实现“一张网”。扎实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打造政务服务窗口“综合受理”“一窗进出”、线上线下“双线协同”的价格审批新模式。将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26项商品和服务价格核定纳入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推行服务价格登记证不见面办理,实现了网上咨询、申报、受理和出证。对涉及多部门的基本建设收费审核实现从一站式、一窗办,升级到一张网、一日批,从传统人工审批变革为电脑智能审批,不断提升物价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2018年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161件,服务对象满意率达到100%。

(作者系市物价局分党组书记、局长)

用新理念新举措

谱写新时代价格工作新篇章

余巧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等“八种本领”,并将增强学习本领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凸显了学习对共产党人的重要性。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努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减少盲目性、片面性和机械性,这是新时代领导干部胜任各项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工作推进缺少系统思维,不学习不思考不研究,过于沉迷琐碎事务,只见忙活不见“出活”,甚至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有的墨守成规,凭经验办事,面对新形势、新常态路子不宽、方法不多;有的人云亦云,看到别人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不结合实际,不善于创新;这些都是“本领恐慌”的具体表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领导干部各方面的学习还不够多、不够深、不够透,致使知识不足、格局不高、视野不宽、思路不清、协作不强、作风不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识好、解决好各种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处“互联网+”年代,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领导干部不注重加强学习,就无法胜任工作,甚至是寸步难行、四处碰壁。而影响工作、贻误发展,在一定程度如同“犯罪”。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非学无以立党兴党,非学无以治国安邦”……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文明传承之途、政党巩固之需、国家兴盛之要。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越学习,越感到扛起迎江未来责任的能力差距越大。正因如此,我们的对标苏浙沪也好,浙大、复旦大学研修班

也好,还是推进政治理论学习“311”

机制、县干区委中心组领学辅导也好,目的就是督促、引导广大领导干部真正让学习成为习惯、成为常态、成为生活,着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尽快让自己硬起来、强起来、实起来。功成不必在我,枝叶体现真情。让大家不断地学习成长,是为了造就一支更有力量、更能推动持续发展的高素质迎江干部队伍,更好地肩负起市委市政府给予迎江“国内先进、全省领先,实现四个一马当先”的重任。

要让学习成为习惯。所谓习惯,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民论坛》杂志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其结果显示三成多干部每周读书不到3小时。调查显示,工作忙、应酬多是影响干部阅读的最主要因素。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新载体、新介质蓬勃兴起,为我们学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条件,但不少领导干部常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想学习、不爱学习、不去学习,折射的是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思想境界和责任担当。其实学习这件事,缺乏的不是时间,而是缺乏一份自律和坚持。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吾生有涯,而知却无涯”。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想让自己少一些“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多一些“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从容,就应该把学习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常思能力之不足,常找学习之差距,少一些娱乐应酬,少一些名利追逐,坚决防止“以忙拒学”、“以干代学”、“以空待学”、“以聚代学”倾向。要缺什么就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把功夫用在平时,哪怕每日学习一小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天长日

久,终有收获。在这个问题上,宋代欧阳

修倡导利用“三上”的时间,即把“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用于学习和思考。这种精神值得提倡。

要让学习成为常态。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从古今中外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改革当前,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满嘴都是常说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可笑的外行话,就会形成一种“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讽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领导工作,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一种必须承担的责任,关键要做到静心、专心、用心和精心,防止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当前,迎江的发展不缺思路、举措,缺的是将思路和举措抓落地见效的能力,也就是干部的执行力,归根到底还是规范精准的问题。我们有不少同志有满腔的热情,也有冲天的干劲,但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遇到问题,习惯凭经验办事,用老思路老办法来应对,结果做得很辛苦,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没有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知道越多,越有力量!只有把学习成为常态,工作才能进入状态,才会想得明白、说得明白、干得明白。区委“六六部署”、区政府年度工作报告既定任务的落实,以及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棚改征迁、园区改革、项目推进、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的有效推进,需要练就一支业务精湛、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需要每一名迎江干部深入践行“三思三脑三创”,在学习中寻找新路子,开辟新途径,解决新问题,努力成为本部门、本行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

要让学习成为生活。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生活是美好

的,幸福的生活来自对习性的认识并且

学习与之共舞;生活是变化的,对新生活、新事物、新领域的涉入,需要加强学习,开阔生活视野,放大人生格局。尤其要树立“互联网+脑袋”思维,学网、懂网、用网。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这句话放在现在仍然适用。古人有云“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毛泽东同志把读书作为最大的爱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兴趣空间,像读书学习这类高雅的兴趣不去占领,另一类庸俗的兴趣就必然会去占领。与其让宝贵的时间在应酬、休闲中消磨殆尽,不如把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利用起来,为求知而学习,学有所得;为修身而学习,学有所循;为工作而学习,学有所用;为生活而学习,学有所乐,这本身就是生活高质量的体现。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的风景。很多东西就是在你学完后很久很久的某一天,才会发现它的重要。俗话说,技多不压身。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注重学习?为什么有的人在下班后仍要努力学习?因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多学一份知识就多一份安全感,多了解一些东西就会让自己心里更有底气,也就能选择更加有尊严,有成就感的人生。

忧劳兴邦,逸豫丧志。学习是人生进步的最大红利。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足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能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一辈子只充一次电”的年代已经过去,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不间断地充电,才能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

(作者系中共迎江区委书记)

近年来,望江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

为提高脱贫质量的治本之策,编制产业规划,培育特色产业,探索新型模式,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有力地促进了村、户增收,为打好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突出规划先行绘好产业扶贫“路线图”面对产业项目谋划不准不实、“小、散、乱”问题突出、基层发展能力较弱等现状,我县突出产业规划的先行作用,投入190万元邀请安徽农业大学调研走访、听取民意,为60个贫困村量身定做产业扶贫规划,积极打造产业扶贫的“一村一品”和“一户一业”。县级产业扶贫规划重点围绕木本油料、稻田综合利用、特色生猪、大棚蔬菜、番鸭养殖、莲藕种植、瓜蒌子种植、草菇生产、特色水产、生态旅游等十大主导产业进行打造,村级规划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每个村谋划确定2—4个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项目,全县共谋划245个具体产业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库统一管理,操作性强。在立足于打造一村一品的“点”的基础上,注重延伸产业链实行三产融合,连“点”成“线”,形成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再通过各产业体系之间的集聚集群,由“线”扩“面”,力争打造县域内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经济。通过“点”“线”“面”的结

合联动,整体推动产业发展。如雷池乡

雷江村通过规划引领,扩大龙虾养殖规模,实行“稻--虾”共生的特色产业模式。“稻虾连作”核心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58户166人,非贫困户62户172人,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小龙虾养殖700余亩。

培育特色产业强化产业扶贫“硬支撑”我县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六大金牌工程”,带动15000户以上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2000元。实施“金米”工程。主打特色稻米和绿色稻米,种植面积达35万亩。实施主体带动脱贫,以入选农业部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扶贫典型案例的联河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实施“公司+农户+农技的绿色稻米”、金融扶贫带动和“扩大就业”的三大扶贫模式共带动22个村8627户增收1476万元。实施“金油”工程。拥有50万亩油菜花,着力打造“油菜经济”。油茶、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新增造林2.5万亩,通过发展林业经济,鼓励贫困户房前屋后栽种木本油料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实施“金猪”工程。着重推广养殖国家优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六白猪”,年出栏700万只。动员有条件的贫困户主动申请,饲养1-2头。以望江现代良种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有国家级核心保种

场、现代化屠宰场,提供仔猪和技术服务、并负责回收。在乡镇各建设2-3个相对集中的“六白猪”养殖基地。实施“金渔”工程。2017年全县渔业总产值有24.67亿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1.6%。我县充分发挥全国生态网箱养鳝第一县优势,培育黄鳝、泥鳅特色养殖。推行稻虾连作。通过特色水产养殖共带动1313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实施“金鸭”工程。番鸭、青年鸭年出栏700万只,对贫困养殖户实行“四统一保”,即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疫苗兽药、产品保价回收,培育优质肉鸭。实施“金菇”工程。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统一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培育种植草菇和平菇达到10万平方,黑木耳和香菇各10万棒,效益明显。

打造新型模式点燃产业扶贫“新引擎”在产业规划基础上,望江县分批次开办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按照“空间上立体、功能上多样、能源上循环、产业上联合”的要求,建立“政府出资、企业运作、农户受益”的特色产业模式,建设了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产业扶贫综合体”。如太慈镇草菇产业扶贫综合体投资2270万,占地57亩,厂房9600平米,房顶全部建有光伏发电共1300KW,地下200米深井取水,配有电商服务站、培训中心、扶贫车间,实现年产值700余

万元,带动7个贫困村增收,1200余户贫

困户脱贫。杨湾镇产业扶贫综合体占地面积22亩,建有光伏基地、扶贫车间、能人返乡创业园,通过发展光伏扶贫收益分配和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等方式,带动4个贫困村增收,受益贫困户有100户。

创新发展理念走出产业扶贫“特色路”

望江县通过降低特色种养业奖补门槛、资产收益折股量化、光伏扶贫和生猪领养等措施,实现了产业扶贫到村、到户项目全覆盖,共实施到户产业项目81418个、户均2.33个,到村产业项目342个、村均5.7个。同时,进一步强化涉农资金整合,按照“做大做强做实扶贫产业”的思路,在每个乡镇均打造一个300—400万元规模且带动效益强的产业项目,突出脱贫实效。将村级班子产业发展能力较弱、意愿较低的村产业发展资金入股整合到村级班子产业发展能力强、基础好的村来实施重点产业项目,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和工作竞争机制带动发展能力较弱的村逐步发展产业项目,激发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均衡发展。通过实践这些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2017年出列的21个村由过去的“空壳村”变成村均集体经济收入18.79万元,最高的村达到45万元。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825元。

“产业兴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我们将继续发挥产业扶贫规划的精准引领,做好长远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敢于创新实践,破解发展难题,确保群众长期稳定脱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振兴美丽乡村。

(作者系望江县政府副县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