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提纲

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提纲
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提纲

一、位置与方向

1、在平面图上我们一般定义上面为“北”,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东南和西北相对,西南和东北相对。

3、描述行进的路线图时,我们一般先画出路线,再描述。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不

够除,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数要比除数小。 2、没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0”不能做除数,做除数没有意义,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4、请正确算出下面各题,你就过关了:

369÷3= 469÷3= 269÷3= 309÷3= 420÷3=

832÷4= 613÷3= 562÷4= 704÷5= 580÷5=

5、想: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什么情况下商中间才有0?

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什么情况下商末尾才有0?

三、两位数乘两位数

1、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先用整十数、整百数前面的数去乘,两个因数末尾有

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法计算的关键: (1)乘的顺序。

(2)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班别: 座号: 姓名:

复习提纲

3、估算的方法:可以把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确

定它们的积的范围,这样估算的结果比较准确。

4、请正确算出下面各题,你就过关了:

(1)口算:

80×10= 90×900= 40×800= 12×200= 400×11= (2)估算:

89×30≈ 63×29≈ 52×68≈ 35×19≈ 24×39≈(3)笔算,注意笔算前心里先估算,估一估积应该在哪个范围?

24×12= 19×19= 54×13= 98×78= 38×21=

四、统计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种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特殊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

特殊统计图:当数据比较大而且各个数据间的差距比较小的时候,为了反映这组数据的差异性,我们用起始格表示比较大的数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的数量的统计图,我们称之为“特殊统计图”。

1、分析统计图时首先要清楚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每格代表多少。

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在计算平均数之前,要注意先估一估平均数的范围应该大约是多少,然后再进行计算,

在算各个数据的总和时,应注意算2次以上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五、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每月是31天,4

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是30天。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4、5、6月为第二季度,共有91天;

7、8、9月为第三季度,共有92天;

10、11、12月为第四季度,共有92天。

上半年平年有181天,闰年有182天,下半年都有184天。

平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2、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

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我们可以用公历年份的末尾两位数是不是4的倍数来判断是否是闰年,例如1984年,因为84是4的倍数,所以1984年是闰年。

而整百数的年份则可以看前两位数是不是4的倍数,如1900年,19÷4有余数,所以1900年是平年,2000年的20÷4=5,所以2000年是闰年。

请判断以下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90年() 2006年() 1948年()

2014年() 2100年() 1996年()

3、请记住以下有意义的日子:

1月1日元旦 3月8日妇女节 5月1日劳动节

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你还记得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呢?请列举出来:

4、记录时间可以用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也可以用24时计时法,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以中午12时为界限,凌晨和上午的时间数值不变,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加上12。

如:早上7时就是7时凌晨3是就是3时

下午2时是14时晚上8时是20时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中午12时以前的数值不变,但要在前面加上凌晨或上午;12时以后,用时间减12,再加上“下午”或“晚上”。

如:8时就是上午8时 4时就是凌晨4时

17时就是下午5时 22时就是晚上10时

请正确填空,你就过关了:

18:06 () 23:48 ()下午6:06 晚上8时()凌晨3:28

5、在计算时间时:一般用24时计时法计算比较容易。

在求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时,用结束(到达)时间-起始(出发)时间。

如果出现跨天的时候,则可以

(1)结束时刻+24时-出发时刻或者用24时-出发时刻+结束时刻

如:从晚上8:30开始睡觉到第二天早上6:30起床

晚上8:30=20:30,然后用6:30+24:00-20:30=10小时或者

24:00-20:30+6:30=10小时

六、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单位间的进率: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

时间单位:秒分时日月年

()()

人民币单位:分角元

5、化单位的方法:

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进率 如:3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 小单位化成大单位:÷进率 如:3公顷=30000平方米 6、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正方形面积最大;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小,正方形的周长最小。 由周长是24米,得出:长+宽=12米,有以下规格长方形:

由面积36平方米,得出长×宽=36平方米,有以下规格长方形: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1、把1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 )分米,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

3分米=( )米=( )米 18分米=( )米=( )米

把1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0段,每段长( )厘米,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 3厘米=( )米=( )米 18厘米=( )米=( )米 2、1元是10角,3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1元是100分,6分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15分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3、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读法和整数相同,小数部分只读数字,有几就读几。

例如 12.35读作:十二点三五。

4、小数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大,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

就比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如果相同,就比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依次比下去。 请比较:

5、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再从右向左依次计算。

请笔算下面各题:

10.2+0.9= 10-2.8= 3.6+6.3= 2.8+9=

八、解决问题

在求两步计算的问题时,要注意:

1、读清题意,建议读2次以上,读懂为止;

2、观察先算出什么,最后算出什么?

3、算完之后想想你的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正确吗?

一、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一张作业纸的面积大约是4()。

2、一棵树高约是16()。

3、一个广场的面积约是3()。

4、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0()。

5、一个手掌的面积约是150()。

6、小明的家住房面积约是100()

7、北京市的面积约是16808()。

8、北京故宫的总面积约是72()。

9、电视屏幕的面积约是24()。

10、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7000()。

11、小红家的客厅的面积约是30()。

12、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约是4()。13、黑板长4()。

14、一枚邮票的面积是()

15、操场长70()。

16、一个果园的面积约是3()

17、小华腰围6()。

18、小明身高12()。

19、一间课室的面积是60()。

20、一本书长18()。

21、边长是100()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2、东莞市的面积大约是2465()。

23、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二、判断。

1、一个信封的面积约是2000平方厘米。()

2、长方形比正方形面积大。()

3、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4、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5、5年等于50个月。()

6、我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公顷。()

7、5平方米=500公顷。()

8、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9、被除数中间有0,那么商的中间也一定有0。()

10、在除法算式中,无论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都要在那一位上写0。()

三、解决问题。

1、学校里有一个正方形的鱼塘,它的周长是7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张长方形的纸,长28厘米,宽15厘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长方形纸的面积是多少?

3、一块长方形的萝卜地,长15米,宽6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萝卜18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多少千克?

4、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共有8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队,一共有736名队员参加比赛,每个小队有多少名运动员?

5、奶牛场有5个牛棚,每个牛棚里有8头奶牛。一天共要喂800千克饲料,平均每头喂多少饲料?

6、三年级有6个班,平均每班有58名同学,每名同学发5本练习本,一共要发多少本练习本?

1、口算。

12×10 = 40×21= 40×70= 10+0.76= 14×60= 80×50= 40×90= 700×30= 6.3+3.7= 10-2.8== 78×10= 8.7-7.8= 10×77= 310÷8≈30×40= 41+20= 20×90= 70×70= 660÷6= 0+4=

15×20= 14×70= 2+4= 932÷3≈40×12=

2、笔算下列各题。

(20+12)×16

241+408÷6 88+36×27

50×(340÷2)

30×3+27÷3

28×15+440

(91+92+95+89+92+91+90+96)÷8

(124+131+136+141)÷4

(162+180+186+161+102+103)÷6

(140+158+165+170+175+182)÷6

3、4千克梨的价格等于2千克香蕉的价格,4千克香蕉的价格和2千克葡萄的价格相等,1

千克葡萄的价格等于( )千克梨的价格。

4、1个西瓜等于3千克,1千克等于6个土豆的重量,1个西瓜的重量等于( )个土豆。

5、1个篮球等于2个足球的重量,1个铅球等于5个篮球的重量,3个铅球等于( )个足球的重量。 祝你考试成功!

11×90= 500-30= 33×30= 307÷3≈ 20×34= 36+64= 31×20= 400÷8= 12×4= 60×13= 270+27= 99×0=

12×11=

126+261=

23×3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