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

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
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

合理地气流组织方式

车辆工程126班xxx

空调客车除了要有合适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外,对空气的温度和风度的均匀程度,即对室内温度场,速度场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室内的温度场,速度场受气流流动和分布的影响很大。例如在夏季送人车内的空气温度要比室内温度低,如果送风温差较大,冷空气直接吹到旅客居留区内,人体会感到不适,这就要求将送入车内的空气限于室内空气适当混合,再送到居留区。通常我们把这种对室内气流流动和分布的控制称为气流组织。显然,室内要满足空调的要求,必须妥善处理好气流组织的问题。气流组织合理与否,与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形式大小送风气流的流态和运动参数送风温差可是结构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送风口的形式和结构对室内气流组织影响较大,因此,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也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挤、交通阻塞现象日趋严重,“乘车难、行车难”已经成为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根据国外经验,发展铁路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措施之一,铁路运输佐为现代化交通工具,具有运量大、速度高、低污染、少占资源、低能耗、乘坐方便、安全舒适等特点,属于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铁路的迅速发展对地铁车厢内的舒适状况和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列车空调通风系统作为为乘客提高舒适的乘车环境的必要硬件设备,合理的空调通风方案能有效地改善乘客的乘车舒适性。分析空调、通风系统的布置对车厢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状况的影响,研究空调客车内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分布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指导铁路客车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将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CFD)受到人们的青睐,这种方法也广泛用在暖通空调领域。传统的铁路车通风风道设计主要是采用经验的设计方法,然后通过试验对风道的性能进行考察,设计周期长,试验费用高,风道内部流场复杂,三维流场的测试非常昂贵。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空调通风风道内部流场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室内空气流动的速度场、温度场等进行模拟和预测,从而得到室内速度、温度等物理量的详细分布情况,这对改进和优化风道设计,提高车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 铁路客车通风系统研究现状

1.2.1 铁路车辆空调送风风道形式我国早期修建的铁路车辆内未安装空调,主要依靠通风系统进行客室内通风换气,随着铁路客运展,多数车辆都安装空调系统,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乘车环境。客室内的舒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室内温度场均匀稳定、流速大小控制合理的气流组织,能够在客室内形成一个稳定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客室内气流组织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送风风道的送风均匀性。目前我国已建成的铁路车辆送风风道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5],即大截面准静压送风风道、圆管式车辆空调送风和条缝式静压送风风道。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表明,对于客车送风风道研究目前主要为铁路客车空调送风风道的实验

研究,对于引起分离、回流等现象的内部结构复杂通道的湍流计算研究不多。张吉光,杨晚生,史自强等人[6-12]对铁路客车用等截面静压送风风道的送风机理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不同送风工况下所测得的静压值与对应送风工况下所确定的理论静压计算值的比较,分析主风道内静压分布的特点、送风均匀性和阻力损失,并提出在风道入口后的一定距离加设挡板,消除了负压区的出现,提高静压风道的送风均匀性,以及提出静压主送风风道应为变截面风道,使静压箱内的静压分布比较均匀,可适合于各种需要均匀送风的场合。谈越明[13]对铁路客车装车用的静压风道送风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提出考虑在主风道内加阻力板的作用,研制适合于铁路客车软卧、硬卧车的空调送风道系统。邓建强,靳谊勇等人对铁路空调客车内风道湍流场进行研究,模拟复杂结构风道内空气三位流场及其送风口送风特性,对风道结构进行了优化,隔板及导流板的高度及位置对风道送风均匀性的影响。上述学者对铁路客车用静压式送风风道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有关城轨地铁车辆用空调风道的研究未见相关报告。城轨地铁客车空调送风风道的设计主要参照铁路客车设计规范,缺少设计经验,本文在分析这类流动共性的基础上,对城轨地铁客车空调通风风道流动的一些特性的内容进行研究,如通道中的分离、回流等现象,这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不但有很强的工程背景,而且能得到特性的研究规律,预测可能的流动特性,为今后铁路车辆空调风道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2.2 客室内气流组织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气流组织的研究主要为空调房间内的空气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浓度场的研究,车室内的气流组织的研究主要为空调汽车室内的流场,关于铁道空调客车内气流组织的相关研究也相继展开,但对城轨地铁空调客车内气流组织的研究则鲜见文献。对空调房间室内气流组织的研究,以往主要是通过模型试验或是通过求解射流的经验求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CDF 技术逐渐成为研究手段之一。1974 年,丹麦的P.V.Nielsen 首次将CFD 技术应用于空调工程,模拟室内空气流动情况,利用流函数和涡旋公式求解封闭二维流动方程,采用流体湍流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所得的房间某些断面速度分布和射流轴心速度的衰减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数值计算的结果是可信的;随后CFD 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1997 年,Lu W Z 等人对有对流热源的空调室内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预测;Hee-Jin Park h 和Dale Holland 研究人员同样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有对流热源的置换通风空调室内流场、温度场、以及污染物浓度场,并分析了流场分布的特点;1999 年,K.C.Chung 等人对有隔墙的空调房间的三维流场和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通风方式对空气和浓度分布的影响;Yang Bin 和S.C.Sekhar 学者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回风和新风相混合的送风形式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优于传统混合送风方式的新型节能送风方式;Abanto Juan,Barrero Daniel 等人对计算机房建立实体模型,采用四种不同送风散流器下的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得出较优的气流组织形式;Jelena Srebric,Vladimir Vukovic 等学者为改善房间内空气品质,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空调房间的三维流场和污染物浓度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确定边界条件的方法;对于空调室内气流分布的模拟研究,魏学孟等人利用有限单元法对矢流洁净室和气幕流洁净室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了对照;邓启红等人对SIMPLE 算法中压力修正方程边界条件的确定进行了新的探讨,并提出了自适应松弛因子对湍流k-ε 模型方程加速求解作用。对

空调客车客室内气流组织的研究,国外较少,国内学者进行相关的研究。Mearhab A,Bouzidi M 研究人员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客车内乘客的舒适性建立数学模型,考虑了太阳辐射、车体颜色及车体材料的放射特性等;Zhang Z,Chen X 等人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空调通风系统采用混合通风方式的波音767 商务客机客舱内的流场、温度场和二氧化碳浓度场进行研究,并推断此种通风方式可保证客舱内空气品质。Tian-Tian,Yu-Hua 等人对北京地铁客车客室在Li Bai安装空调和未安装情况下,空调室内污染物分布的变化进行实验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对轿车和中型客车车室内的三维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研究与实验研究;陈焕新教授等人对铁路客车室内速度场及温度场进行研究;靳谊勇等人对铁路客室内的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有车内热负荷存在时的车内温度场、速度场分布模拟;包涛等人对客车空调回风系统进行了改进,分析回风口位置对客室内温度场的影响。国内外对城轨地铁空调客室内的气流组织的研究较少,藏运春等人利用FLUNET 软件对北京地铁空调客车客室内的温度场和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的送风工况。以上这些研究对城轨地铁客车空调的研究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综上所述,可以发现:(1)车室内气流组织优化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送风不同送风形式及送风参数对客室内温度场、速度场的影响,本文充分考虑送风及回风口不同情况对室内温度场、气流场及乘客舒适性的影响;(2)壁面温度边界条件简化为第一类边界条件,未考虑车体传热与车室内的速度场、温度场的耦合传热,本文考虑耦合传热的作用,采用第三类温度边界条件;(3)充分考虑铁路车辆车室内传热与流动的特点,对车室内人体负荷进行合理简化处理。

1.3 通风空调空间气流组织的研究方法

空调客车内除了要求有合适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外,对空气温度与风速的均匀程度,即对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也有一定的要求,室内的温度场、速度场受室内气流流动和分布的影响很大。为了使送入的空气合理分布,有效地控制既定区域内的参数,研究空调空间的气流组织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气流组织的主要因素,国内外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气流组织研究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得到更好的气流组织,制定出最佳的通风空调方案,满足乘客舒适性要求。早在20 世纪40 年代,众多学者对机械通风房间送风口的射流流动特性进行研究,而后建立了一系列射流公式,预测室内空气分布的特点;1970 年,有学者提出Zonal Model,对自然通风的通风量、温度分布等进行预测,后又有人指出该方法经改进后可用于机械通风[37-39];1974 年,丹麦的P. V. Nilsen 首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室内空气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理论的研究结果需要用模型试验的方法来验证,借助相似理论,在等比例或者缩小比例的模型中通过测量手段来预测室内空气分布,是最为可靠的预测方法,但是其耗费高,周期长。以上四种气流组织的研究方法对比发现,CFD 具有模拟设备简单、投资低、计算速度快、计算空间不受限制、资料获取完整, 并且可以模拟各种工况。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CFD 技术已成为现代建筑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借助CFD 可以预测仿真通风空调空间的气流分布详细情况[40-44]。气流数值分析能够考虑室内各种可能的内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因而它能全面地反映室内的气流分布情况,从而便于发现最优的气流分布方案, 进而指导设计使其达到良好的通风空调效果。

1.4 数值模拟的研究气流组织方式

以某地铁续建项目空调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为主的研究方法,结合一定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空调通风系统的风道流场以及客室内流场、温度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风道内部结构优化方案以及客车内较优的送风方式。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以流体动动力学和传热学为理论基础,对空调通风系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2)对空调通风风道内空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内部气流组织的特点,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出风口送风不均匀的主要区域及原因。(3)分析风道内部结构对风道送风均匀性的影响,并对风道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风道送风均匀。(4)空调客车客室内采用不同的送风方式,对空调客车车室内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车内的气流组织、空气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对比分析得出较优的客室内气流组织形式。

2.1送风风道送风均匀性对车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对于以乘客为主服务对象的车辆空调通风系统,其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室内温度场均匀稳定、流速大小控制合理的气流组织,亦即在车辆内形成一个稳定且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本文以某地铁续建项目空调通风系统的风道为研究对象,送风风道是空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道送风是否均匀,直接影响客室内温度均匀性,对客室内的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研制风道的方法是通过试验测得的送风局部测点来调整风道内部结构尺寸,风道内空气流动整体情况未知,本文将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风道内部流场,提出风道优化方案,减少了反复试验。本章采用k-ε 两方程湍流模型对客车空调送风风道内部的空气流动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风道内部的流场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分布情况,将送风风速与试验结果相对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了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风道内流场进行研究是可行的。综合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所得数据,对风道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分析风道内导流板及挡板的安装位置对送风均匀性的影响,提出风道内部结构优化方案。

2.11风道的送风理论基础

风管内流动的空气,在管壁的垂直方向受到气流静压作用,在侧壁开孔,由于孔口内部静压差的作用,空气会在在垂直管壁方向从孔口流出。均匀送风管道通常的送风形式有以下三种:

a) 改变出风条缝宽度或者孔口面积,风道的截面面积不变;b) 改变风道的截面面积,出风条缝宽度或者孔口面积不变;c) 风道的截面面积、出风条缝或者孔口面积都不变,根据静压变化,在孔口上

设置不同的阻体来实现均匀送风。工程实践表明,第一种送风风道虽然可以实现均匀送风,但是沿着风道条缝长度或者每个孔口的大小不等,加工工艺复杂;第二种送风风道可保证均匀送风,而且沿风道方向条缝长度或者每个孔口的大小相等,制作工艺较第一种送风风道要简单些;第三种风道制作工艺简单,但是只能实现近似送风,对舒适度比较高的房间,不能很好的满足其温度及微风速的要求。本文所采用均匀送风风道为第二种送风风道方案,即变截面风道,其

风道内部设置挡板及导流板,能更好的实现风道送风均匀。

2.2气流组织形式对车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客车空调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内部乘车环境,除考虑送风风道送风均匀性的影响外,要考虑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客车车室的气流组织形式。本章对空调客车车室内气流组织进行研究,详细介绍空调客车车室模型的建立、边界条件的选取、选择适当数学模型,设定松弛系数、收敛标准和边界条件,初始化进行数值迭代计算。本文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形式,经空调系统处理的冷空气经送风口送入客室内,冷空气与室内空气相混和,进行热湿交换,经回风口送入空调机组,进行循环。送风冷空气与室内空气存在压力差、速度差、温度差和湿度差,因此会引起车内空气流动,形成一定的气流组织,气流组织的分布影响室内温度场、速度场等的分布。气流组织形式是影响室内空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本章结合流体动力学基础,利用

CFD 专业软件FLUNET 软件对室内气流场、温度场分布特性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

气流组织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客车车室内部气流组织方式性能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较优气流组织方式。本文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形式,经空调系统处理的冷空气经送风口送入客室内,冷空气与室内空气相混和,进行热湿交换,经回风口送入空调机组,进行循环。送风冷空气与室内空气存在压力差、速度差、温度差和湿度差,因此会引起车内空气流动,形成一定的气流组织,气流组织的分布影响室内温度场、速度场等的分布,气流组织形式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因素。

3.1内气流组织分布

空调系统气流组织的优劣除考虑温度场之外,还应该考虑室内空气分布特性。车室内空气流动,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乘客的舒适性,空气流动是系统中热量对流转移的直接原因,空气流动的冷却作用,可以直接影响车室内乘客的舒适性。回风口的布置对车室内气流组织有一定的影响,排风口的布置对客室内的气流组织影响较小。三种不同设计方案1-1 截面、2-2 截面、3-3 截面的速度矢量图。可以看出,方案一冷空气从送风口射出,与车室内空气进行热质交换,由于回风口布置在车厢顶部,部分空气经热交换后,经回风口回到空调机组,在车厢的两侧形成两个大涡旋,部分空气经车厢底部两侧的排风口排到室外,在车室底部出现两个小涡旋;方案二车室内气流组织分布与方案一相似,由于此方案排风口布置在车厢两侧顶部,冷空气在客室内进行热质交换的时间长,有较少的能量损失,冷量能得到较好的利用;方案三气流组织分布与方案一有较大的区别,冷空气与客室内气流组织进行热质交换后,经由车厢两侧座椅下方回风口进去空调机组,部分空气由车厢顶部排风口排出,由于车室内送风及回风均布置在车室两侧,因此可能出现冷空气未能与中间位置车室内的空气充分混合。方案一车室内靠近回风口区域,部分送风冷空气在回风口附近风速比较大的影响下,未能与客室内空气充分混合,直接进入回风口,且在客室上方形成两个较小的涡旋,冷量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方案二靠近回风口区域的气流组织分布特性与方案一相似,同样存在部分送风冷空气短路的现象,旋涡区有所减小;

方案三在各个车厢横截面的气流组织分布变化不大。

方案一与方案二在3-3 截面的气流组织分布与图

截面的气流组织分布差别不大,即远离回风口侧的车厢中部与车厢

前端气流组织分布相似,车厢中部的送风气流射流角稍有所增大,较车厢前部的制冷效果好。方案三在3-3 截面所示位置,气流运动强烈,冷空气经车室内两侧空气相混合,然后与室内中间位置空气混合,形成较大的涡旋,冷量可能会在车辆两侧壁造成较大的损失。

3.2客车内气流组织特点:

1、客车的纵向尺寸长但横向断面尺寸较小,因此,常将送风口沿车辆长度方向布置,以求得车内温度的均匀;

2、因为车内经空气较低,送风口必须安装性能较好的散流器么,以便使送人车内的空气不直接吹到旅客身上;

3、不同车型的平面布置和内部设备对车内的气流组织有很大影响,在考虑送风方式和送风口的布置形式时应按不同车型的结构协调布置。

3.3气流组织形式的各种方案

方案一

1.上送方式

(1)平送。常为一般空调客车采用。在出风口的散流器上装有挡板,出风气流遇到挡板后沿棚顶横向流动,气流帖附着顶棚呈辐射状扩散,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后向下流入旅客生活区,其气流流型如图11-23所示

(2)下送。如图11-24为直片散流器下送式,送出气流自散射器射流扩散角扩散到下流生活区。

(3)孔板送风。如果在室内平顶板上沿风道开大量直径为2~6mm的细孔,空气从细孔中均匀的进入室内,这种送风方式叫孔板送风,如图11-25所示。

方案二

2.侧送方式

侧送气流是使气流在室内形成一个大的回旋气流,使旅客居留区处于速度与温度较稳定的回流中,如图11-26所示,这种送风方式将空气沿着车厢顶板上边通长风道两侧送出,帖附顶棚扩散,送出的空气沿途不断与室内空气混合而下降,到达对面侧墙后,气流回转,经过居留区排风口排出。

方案三

3诱导器的下送方式

诱导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通风装置,他不仅送风而且还起回风作用,其气流组织如图11-19所示。

3.4 结束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客对乘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客运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一种客运方式,如何在新形势下改善旅客乘车环境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列车空调的气流组织方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这些改进措施的实现将有助于提高旅客的乘车环境和铁路客运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姬秀春. 从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看我国城市交通现状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与未

来[J]. 现代企业教育, 2006(11):181-182.

[2] 陈喜红 . 国内外地铁车辆技术的发展趋势 [J].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 2002(06):28-31.

[3] 奚国华,王晓东,龙育才. 中国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研究与发展[J]. 机车电传动, 1999(03):3-5

[4] 周云娣 . 对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点认识 [J]. 铁道运营技术 , 2006(04):19-21.

[5] 龙静王周 . 关于地铁车辆送风方式方案的探讨 [J]. 铁道车辆 ,2004(08):24-26+22.

[6] 杨晚生,张吉光,张艳梅. 新型空调均匀送风道静压均衡衰减特性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5(03):105-108.

[7] 杨晚生,张吉光,张艳梅. 现有客车空调送风均匀性的改进措施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 2005(04):89-92.

[8] 杨晚生,张吉光,张艳梅. 静压式空调送风道送风均匀性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

济, 2005(01):79-81.

[9] 张吉光,史自强,杨晚生. 空调静压送风道合理结构的分析研究[J].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2(04):24-27.

[10] 张吉光,史自强,杨晚生 . 铁路客车空调送风道试验台的研制 [J]. 暖通空调 , 2002(04):104-106.

[11] 张吉光,杨晚生,史自强 . 铁路客车空调系统送风均匀性的研究 [J]. 流体机械 , 2002(11):50-53.

[12] 张吉光,杨晚生,史自强 . 静压送风道空气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J]. 流体机械 , 2002(07):4-7.

[13] 谈越明. 静压式送风风道的结构分析及试验研究[J]. 铁道车辆, 2001(06):11-15.

洁净区气流组织测试操作

文件名称洁净区气流组织检测SOP 目的建立规范的净化空调系统洁净区气流组织测试标准操作SOP,作为操作及测试人员行为的依据和准则。 1、范围适用公司A级洁净区气流组织的测试调试。对于单向流(平行流) 洁净室,在空态或静态交工验收情况下,可不必进行系统调试,只在动态调试中进行全面调试。测定其工作区的气流流型、工作区的速度分布。 职责空调操作、维护人员、制冷专业技术人员等 操作过程 1.要求较高的A级洁净区气空调房间气流组织测定的内容包括:气流流型的测定、 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测定。 2.准备工作 1、工况准备:气流组织的测定是在空调系统风量调整到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 各送风口的风量达到均匀分配以及空调机各部分运转正常的条件下进行。 2、仪器工具的准备:电位差计及其附属仪表、热电偶、温度自动记录仪(用来 记录送风温度和室温)、通风干式湿球温度计、分度值为0.1℃和0.01℃的 水银温度计、皮托管、补偿式微压计和倾斜式微压计、热球风速仪等。 其他如:卫生香、合成纤维、黑(白)胶布、皮卷尺、手电筒、测杆、 标竿等。 3、测点布置的绘制:根据洁净房间的尺寸(长、宽、高)及送回风方式。按照 一定比列画出平面图和纵断面图,在图上应注明房间尺寸、送回风口的位置, 标高、门窗的位置及工艺设备的位置等。 平面测点布置图:首先在地面标出风口的轴线和风口之间的中线,在房间 长度方向上按照送风口直径(或当量直径)d 0的倍数,例如:5 d 0、 10 d 、20 d 、。。。。 70 d 0或5 d 、10 d 、15 d 、20 d 、。。。40 d 划分直线(即横断面),这些线分 别与风口的轴线和中心线的交点,即为测点位置。确定了测点位置要用黑(白)胶布贴在地板上。 纵断面测点布置:按照平面布置图,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风口画出纵

第十一章 送、回风口的型式及气流组织形式

第二节送、回风口的型式及气流组织形式 一、送风口的型式 由前述可知,空调房间气流流型主要取决于送风射流。而送风口型式将直接影响气流的混合程度、出口方向及气流断面形状,对送风射流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空调精度、气流形式、送风口安装位置以及建筑装修的艺术配合等方面的要求,可以选用不同形式的送风口。送风口的种类繁多,按送出气流形式可分为四种类型。 1.辐射形送风口:送出气流呈辐射状向四周扩散。如盘式散流器、片式散流器等; 2.轴向送风口:气流沿送风口轴线方向送出。这类风口有格栅送风口、百叶送风口,喷口、条缝送风口等; 3.线形送风口:气流从狭长的线状风口送出。如长宽比很大的条缝形送风口; 4.面形送风口:气流从大面积的平面上均匀送出。如孔板送风口。 还有按送风口的安装位置分为顶棚送风口、侧墙送风口、窗下送风口及地面送风口等。还常常将格栅送风口、百叶送风口、条缝送风口等安装在侧墙上或风管侧壁上的送风口统称为侧送风口。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送风口。 (一)侧送风口 此类风口常向房间横向送出气流,表5—2是常用的侧送风口形式。在百叶送风口内一般根据需要设置1—3层可转动的叶片。外层

水平叶片用以改变射流的出口倾角。垂直叶片能调节气流的扩散角,叶片平行时扩散角只有19℃,而叶片张开时(最边缘叶片与送风口 平面夹角为45℃),扩散角可增大至60℃(图5—11)。 送风口内层对开式叶片则是为了调节送风量而设置的。格栅送风口除可装横竖薄片组成格栅外,还可以用薄板冲制成带有各种装饰图案的空花格栅,气流通过有效面积可达53-73%。 (二)散流器 散流器是一类安装在顶棚上的送风口,可以与顶棚下表面平齐,也可以在顶棚下表面以下。散流器有圆形、方形或矩形的。盘式散流器的送风气流呈辐射状。片式散流器设有多层散流片,片的间距有固定的也有可调的。使送风气流呈辐射形或锥形扩散。还有将送风口和回风口做成一体的,分别与送、回风支管连接。,表5—3是常见的散流器型式。还有一种方形或矩形散流器,散流片的倾斜方向不同,各向散流片所占散流器的面积比例不同。可以根据需要安排气流的方向及分配各向送风量的比例,以适应各种建筑平面形状及散流器位置的要求。表5—4是这类散流器的型式及其在房间内布置示意。 (三)孔板送风口 空气经过开有若干圆形或条缝型小孔的孔板而进入室内,此风口称为孔板送风口。该风口和前述所有风口相比,其特点是送风均匀,速度衰减较快。图5-12所示为具有其稳压作用的送风顶棚的孔板送风口,空气由风管进入稳压层后,再靠稳压层内的静压作用经孔 口均匀地送入空调房间。

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与舒适度分析

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与舒适度分析 摘要:分别对采用百叶侧送侧回、喷口侧送侧回、散流器顶送下回、分层空调、置换通风方式的室内空调室内气流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结 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根据ADPI指标对这几种送回风方式进行了热舒适性评价。 结果表明,分层空调和置换通风是室内中较好的气流组织方式。 关键词:室内;气流组织;速度场;温度场;数值模拟;热舒适 引言 传统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是以送风射流为基础的,通过反复迭代检查温度和 速度。最后,找到合理的回风方案和参数。空调房间内的供气射流大多是多个非 等温湍流射流,一般设计方法是基于单股等温紊流射流的规律,射流约束修正系数、射流重合度和非等温射流的修正系数。介绍。这种方法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如排风口的尺寸和位置、热源的性质和位置等,因此必然有一定的误差,在某些 情况下甚至有很大的误差。若简单地将这种方法用于空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是不合适的。 空间空调系统的气流设计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验结论。主要研究方法是将气 流的数值分析与模型相结合。由于气流的数值分析涉及到各种可能的内部扰动、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所以可以完全反映房间内的气流分布,从而确定气流的最 佳方案。 1室内空气流动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机械通风房间内的空气流动多属于非稳态湍流流动,直接模拟尚不现实。在 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一定的假设和简化处理。笔者作了以下假设: 1)室内空气为低速不可压缩气体,且符合 Boussinesq 假设; 2)室内空气流动为准稳态湍流流动; 3)忽略能量方程中粘性效应引起的能量耗散。 2各种送风方式下大空间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 2.1研宄对象 本文的研宄对象为有内热源、尺寸为12 mX &4 mX5.0 m(长X宽X高)的长 方体建筑模型(如图1所示),风口设在外墙侧。人员和设备由于不断放出热量,对室内气流分布特性有重要影响,将其视作内热源处理。内热源模型为0.4 mX 1.2 mX 1.3 m(长X宽X高)的长方体。在内热源模型内部不求解控制方程,把它的内表面视作速度为0的壁面。考虑模型的对称性,取一个空调送风单元(3 mX 4.2 mX 5.0 m)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本文主要讨论0.1 m和1.1m高度的情况,这 两个平面之间的区域可以代表工作区。 2.2边界条件的处理 室内温度设定为(26±2)°C,内墙的温度设定为26°C,外墙为26.5屋顶为26°C。人体和设备的发热功率之和为600 W。本文应用有限元的非统一网格,在 人体和设备周围、外墙附近及风口附近对网格进行加密,在壁面附近采用壁面函 数法。非线性方程组由FIDAP(流体力学有限元软件包)的求解器通过迭代求解。 2.3常用送回风方式下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及气流分布特性评价

体育馆类高大空间的气流组织设计难点及对策

体育馆类高大空间的气流组 织设计难点及对策 赵 彬 李先庭 马晓钧 彦启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 摘 要 文中讨论了体育馆类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的主要形式及设计难点,并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给出了相应对策:指出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进行体育馆类高大空间的气流组织设计具有很大优势,并提出了利用CFD进行高大空间气流组织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 体育馆 高大空间 气流组织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THE DIFFICU LT Y AN D SOL UTION OF IN DOOR AIRFLOW PATTERN DESIGNING FOR G YMNASIUM ZHAO Bin L I Xianting MA Xiaojun YAN Qisen (Dept.of Building Science,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CHINA,100084)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the main types of airflow pattem gymnasium and discusses the difficulty of designing airflow pattem inside large of this type.Then anew idea of airflow pattem designing based on CFD is proposed,while an example is showed with it. KE Y WOR DS airflow pattern,CFD,gymnasium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体育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赛场屡创佳绩,同时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不断追求健康向上的高素质生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各类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馆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体育场馆的高速建设,为我国建筑业,包括空调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圆满成功,北京更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另一方面,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实施,建筑能耗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体育馆建筑属于大空间建筑,体积大、维护结构传热量大、人员灯光密集,空调负荷较大,因此,设计合理的气流组织,以使得馆内空气分布满足比赛和观众的要求,同时又保证空调系统能耗较低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与我国承诺的“绿色奥运”的思想紧密相连。为此,如何快速、准确地合理设计体育馆类高大空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不同体育馆类建筑的主要气流组织方式及气流组织设计的难点,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2 体育馆类建筑的气流组织形式简介 通风空调室内的气流组织,是指其中的气流流形以及空气的各物理量的分布,如温度、速度、湿度以及污染物浓度等。对于体育馆类建筑,其空调气流组织主要有如下形式: 2.1 侧送风方式 侧送风方式是体育馆比赛大厅采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气流组织形式,其中采用喷口侧送方式最为常见。体育馆比赛大厅无论规模大小,通常都具有空间大、比赛场地位置低、观众席逐渐升高的“碗型”特征,并且风口离空调区域(特别是比赛区)较远。因此采用侧送方式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喷口送风射流长、流量大。这种气流组织方式可使空调区域温度均匀靠近喷口的后排观众基本处于回 第2卷 第2期 2002年4月  制冷与空调 REFRIGERA TION AND AIR-CONDITION IN G  Vol.2,No.2 April2002

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的评价体系

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的评价体系 李先庭 清华大学·2006.3.16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 目录 一、为什么要进行高大空间气流组织评价二、常见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三、气流组织评价指标的测量与数值计算四、现有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五、高大空间气流组织评价体系六、评价体系的应用七、总结与展望 一、为什么要进行高大空间 气流组织评价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 气流组织在室内环境创造中的作用 各种人工环境的创造最终是通过室内的气流组织实现的 ?不论是混合通风、转换通风、个性化送风?还是地板辐射采暖、冷却顶板供冷 ?最终都是要在室内形成合理的气流组织,以保障工艺需要和舒适性要求 气流组织不仅与环境品质密切相关,而且对能源效率影响很大 ?不同类型的气流组织,在满足同一对象的工艺需要和舒适性要求时,所需要的冷量或热量可能相差很大?气流组织对节能的贡献还没有被人们所重视 进行气流组织评价的重要性 在进行通风空调方案设计时,往往要比较不同气流组织的好坏,这种好坏比较就是对气流组织进行评价 由于传统技术的局限,这种比较往往很不全面,如传统的射流理论只能给出射流轴心速度和温差衰减、贴附长度等 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的发展,设计者可以在设计阶段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预测,可以对各种参数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可以选择既能保障工艺需要、满足人体舒适性、创造良好室内空气品质又节能的气流组织形式 高大空间气流组织评价的重要性 高大空间的建筑特点和使用特点 ?建筑高度高、墙地比大、围护结构多为轻型结构、顶灯布置较多——能耗大 ?体育场馆类建筑的比赛区和观众席空调参数不同、要求灵活可调性、使用时间不固定——满足工艺要求与舒适 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的任务 ?体育场馆类建筑的比赛区与观众席的空调分区问题?比赛区域气流速度的控制问题 ?各部分的舒适性和室内空气品质保障?尽量减少能量消耗

洁净室气流组织

洁净室气流组织

————————————————————————————————作者: ————————————————————————————————日期: ?

洁净室气流组织 摘要:洁净室为了达到其所要求的洁净度级别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性能良好的高效过滤器,二是足够的送风量,三是合理的气流流型;而使用合理的气流流型能够有效地减少送风量。本文主要叙述洁净室涉及到的气流组织,以及矢流洁净室用于医院洁净病房空调的可行性,并阐述了空态下矢流洁净室内洁净度的测量结果、矢流洁净病房静态下气流场的测量结果和矢流洁净病房点污染源散发实验结果。 关键词:洁净室、气流组织、矢流洁净室 洁净室就其控制的对象来说,分工业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两大类。各类洁净室控制微粒污染的途径是相同的,这类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有效地阻止室外的污染侵入室内或有效地防止室内污染物扩散至室外。这是洁净室控制污染的最主要途径,主要涉及空气净化处理的方法、室内的正压等。2、迅速有效地排除室内已经发生的污染,这主要涉及室内的气流组织,也是体现洁净室功能的关键。3、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发生量,这主要涉及发生污染的设备的设置与管理和进入洁净室的人与物的净化。 洁净室气流组织的类型按其气流状态来区分,主要分为非单向流洁净室、单向流洁净室和矢流洁净室(也称辐流洁净室)[2]。 1、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工作原理(也称乱流洁净室原理) 非单向流洁净室的主要特点是从来流到出流从送风口到回风口之间气流的流通截面是变化的,洁净室截面比送风口截面大得多,因而不能在全室截面或者在全室工作区截面形成匀速气流。所以,送风口以后的流线彼此有很大或者越来越大的夹角,曲率半径很小,气流在室内不可能以单一方向流动,将会彼此撞击,将有回流、涡旋产生。这就决定非单向流洁净室的流态实质是突变流非均匀流。所以,概括地说,非单向流洁净室的作用原理是当一股干净气流从送风口送入室内时,迅速向四周扩散、混合,同时把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气流从回风口排走,这股干净气流稀释着室内污染的空气,把原来含尘浓度很高的室内空气冲淡了,一直达到平衡。所以,气流扩散得越快,越均匀,稀释的效果就越好。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原理就是稀释作用。 2、单向流洁净室的工作原理(曾被称做层流洁净室) 在洁净室内,从送风口到回风口,气流流经途中的断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加上送风静压箱和高效过滤器的均压均流作用,全室断面上的流速比较均匀,在工作区内流线单向平行,没有

洁净室气流组织

洁净室气流组织 摘要:洁净室为了达到其所要求的洁净度级别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性能良好的高效过滤器,二是足够的送风量,三是合理的气流流型;而使用合理的气流流型能够有效地减少送风量。本文主要叙述洁净室涉及到的气流组织,以及矢流洁净室用于医院洁净病房空调的可行性,并阐述了空态下矢流洁净室内洁净度的测量结果、矢流洁净病房静态下气流场的测量结果和矢流洁净病房点污染源散发实验结果。 关键词:洁净室、气流组织、矢流洁净室 洁净室就其控制的对象来说,分工业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两大类。各类洁净室控制微粒污染的途径是相同的,这类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有效地阻止室外的污染侵入室内或有效地防止室内污染物扩散至室外。这是洁净室控制污染的最主要途径,主要涉及空气净化处理的方法、室内的正压等。2、迅速有效地排除室内已经发生的污染,这主要涉及室内的气流组织,也是体现洁净室功能的关键。3、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发生量,这主要涉及发生污染的设备的设置与管理和进入洁净室的人与物的净化。 洁净室气流组织的类型按其气流状态来区分,主要分为非单向流洁净室、单向流洁净室和矢流洁净室(也称辐流洁净室)[2]。 1、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工作原理(也称乱流洁净室原理) 非单向流洁净室的主要特点是从来流到出流从送风口到回风口之间气流的流通截面是变化的,洁净室截面比送风口截面大得多,因而不能在全室截面或者在全室工作区截面形成匀速气流。所以,送风口以后的流线彼此有很大或者越来越大的夹角,曲率半径很小,气流在室内不可能以单一方向流动,将会彼此撞击,将有回流、涡旋产生。这就决定非单向流洁净室的流态实质是突变流非均匀流。所以,概括地说,非单向流洁净室的作用原理是当一股干净气流从送风口送入室内时,迅速向四周扩散、混合,同时把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气流从回风口排走,这股干净气流稀释着室内污染的空气,把原来含尘浓度很高的室内空气冲淡了,一直达到平衡。所以,气流扩散得越快,越均匀,稀释的效果就越好。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原理就是稀释作用。 2、单向流洁净室的工作原理(曾被称做层流洁净室) 在洁净室内,从送风口到回风口,气流流经途中的断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加上送风静压箱和高效过滤器的均压均流作用,全室断面上的流速比较均匀,在工作区内流线单向平行,没有涡

气流组织设计

四、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 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合理地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确定送风口的型式、数量与尺寸,使工作区的风速与温差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体舒适感的要求。气流组织的效果可以用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Air Diffusion Performance Index)来评价,它定义为工作区内各点满足温度、湿度与风速要求的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可以通过实测来确定。 以下介绍几种气流组织的设计方法。 气流组织设计一般需要的已知条件如下:房间总送风量0L (m 3/S );房间长度L (m );房间宽度W (m );房间净高H (m);送风温度0t (℃);房间工作区温度n t (℃);送风温差0t ?(℃)。 气流组织设计计算中常用的符号说明如下: ρ——空气密度,取1、2 (kg/m 3); p C ——空气定压比热容,取1、01 kJ /(kg ·℃); 0L ——房间总送风量(m 3/S); L ——房间长度(m); W ——房间宽度(m); H ——房间净高(m); x ——要求的气流贴附长度(m),x 等于沿送风方向的房间长度减去1 m; 0t ——送风温度(℃); n t ——房间工作区温度(℃); 0/d F n ——射流自由度,其中n F 为每个风口所管辖的房间的横截面面积(m 2); 0d ——风口直径,当为矩形风口时,按面积折算成圆的直径(m)。 (一)侧送风的计算 除了高大空间中的侧送风气流可以瞧做自由射流外,大部分房间的侧送风气流都就是受限射流。 侧送方式的气流流型宜设计为贴附射流,在整个房间截面内形成一个大的回旋气流,也就就是使射流有足够的射程能够送到对面墙(对双侧送风方式,要求能送到房间的一半),整个工作区为回流区,避免射流中途进人的工作区。侧送贴附射流流型如图6-10所示 (图中断面I-I 处,射流断面与流量都达到了最大,回流断面最小,此处的回流平均速度最大即工作区的最大平均速h υ)。这样设计流型可

06第6章通风与气流组织

第六章室内气流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 绪论 合理的气流组织是实现室内热湿环境和保证空气品质的最终环节。 狭义:上(下、侧、中)送上(下、侧、中)回或置换送风、个性化体送回风形式。 广义:一定的送风口形式和送风参数所带来的室内气流分布(a i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本章所讨论的为广义气流组织! 第一节室内气流环境营造方法概述 目的: ●保证排除室内污染物 ●保证室内人员热舒适 ●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通风:送风+排风=通风系统 自然通风:依靠自然风压、热压作用进行通风 机械通风:利用风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通风 多层建筑的热压引起的自然通风 热压作用模拟的建筑模型 每层有上下两个开口 室内空气速度分布 室内空气温度分布

风洞模型实验 风洞模型实验 风压和热压的联合作用 风压和热压的联合作用 自然通风的主要优点 自然通风对于温带气候的很多类型建筑均适用 自然通风比机械通风经济 如果开口数量足够、位置合适,空气流量较大 不需要专门的机房 不需要专门的维护 自然通风的缺陷 通风量难以控制 在进深大,房间密度大的建筑自然通风难以保证新风的充分输入和平衡分配 在噪声和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不适用 一些自然通风的设计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应预先采取措施 自然通风的风道需要比较大的空间,经常受到建筑形式的限制 常见的自然通风形式 自然通风的主要实现形式 ?穿堂风 ?单面通风 ?被动风井通风

?中庭通风 第三节稀释法与置换法 -机械通风 置换通风的两种类型 热羽流置换通风 单向活塞流置换通风:水平单向流、垂直单向流 实际送风的气流形式 决定混合通风气流组织的因素主要包括:送风口位置、送风口类型、送风量、送风参数等。几种典型的气流形式:上送上回、上送下回、下送下回、侧送上下回。 第五节室内气流环境评价指标 理想的气流分布形式 两种典型的理想气流分布是均匀混合和活塞流动 均匀混合模型: 活塞流动模型: 不同的气流分布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 实际气流的评价方法 实际的气流分布都不会是理想的气流形式,因此需要对实际气流分布好坏进行评价的方法。 根据通风气流的目的,气流分布的评价分为三个方面

洁净室气流组织设计要点

洁净室气流组织设计要点 为保证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及洁净度等满足工艺要求和人员的舒适度要求,就必须设计合理的气流组织,使室内空气的流动符合洁净室设计要求。 洁净室的气流组织与一般空调的气流组织方式不同。洁净室气流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供给足量的清洁空气,稀释并替换室内所产生的污染物质,使室内洁净度保持在允许范围之内。而一般空调房间多采用乱流度大的气流组织形式,利用较少的通风量尽可能提高室内的温、湿度场的均匀程度,使送风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因此,洁净室气流组织设计应遵循以下要点: 一单向流气流组织设计要点 1、防止过滤器泄露 如果过滤器漏泄,应使单向流气流组织的优点受到损坏,所以应力求避免。 2、确保室内送风气流均匀 提高过滤器的满布率,以减少边框盲区的影响。 3、提高送风速度的均匀性 造成送风速度不均匀的原因有过滤器和静压箱压力不均以及向静压箱送风的速度太大等。克服送风不均的主要措施有: (1)严格选用高效过滤器,安装时应根据各台过滤器阻力大小进行合理调配,使送风面上各过滤器之间每台过滤器阻力和各台平均阻力小于5%。 (2)过滤器下方设阻尼层,甚至设不均匀阻尼层,加大静压箱高度,大于800mm更好。 (3)改集中管道给静压箱进风为分散管道进风。 (4)如果进风速度太大或只能单侧进风,则可在进风口附近的过滤器上安装可调挡板,也可增加静压箱内阻力,在出口不远处设多孔板。 4、提高回风口速度的均匀度 在送风管上采取的措施可以用到回风管上,如分散风管、设调节阀、在回风口安装阻尼布,把回风速度降到5m/s以下,调节地面开口比等等。 二非单向流气流组织设计要点 1、保持正压 (1)加压空气量 洁净室内加压空气量主要决定于渗漏风量,若以换气次数表示加压风量,可参考下表,在概算时,换气次数取2-3次。 (2)加压控制 加压程度要考虑围护结构强度,开门是否方便等因素,一般控制和邻室压差在5-20Pa(0.5-2 mmH2O)范围内。 2、局部发尘的控制 非单向流洁净室内由于气流是乱流,粉尘可以扩散到任何地方,如果局部地点发尘而平均地影响全局,是很不好的,即使增加很多换气次数,效果也不明显。最好的办法是从局部气流组织的处理上着眼,对局部发尘设备加以围挡和进行局部排风。 3、风机压头选择 过去习惯按过剩的原则来选择风机压头,这并不合适,过滤器实际运行的风量都小于额定风量,若按过滤器阻力2倍选风机,使开始时风机压头富裕大多,风量和风速太大,如果把阀门关得太小,则又要产生很大的噪声,所以当系统阻力可以作比较细的计算时,粗效至高效过滤器的终阻力可按初阻力分别加50~120Pa来计算,如果系统阻力不便计算或为了估算也可以用2倍初阻力的习惯方法。

气流组织分布及计算

第10章 室内气流分布 10.1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10.1.1 概述 空气分布又称为气流组织。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的要求。 空调房间内的气流分布与送风口的型式、数量和位置,回风口的位置,送风参数,风口尺寸,空间的几何尺寸及污染源的位置和性质有关。 下面介绍对气流分布的主要要求和常用评价指标。 10.1.2 对温度梯度的要求 在空调或通风房间内,送入与房间温度不同的空气,以及房间内有热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温度差异,即存在温度梯度。 在舒适的范围内,按照ISO7730标准,在工作区内的地面上方1.1m 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这实质上考虑了坐着工作情况); 美国ASHRAE55-92标准建议1.8m 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大于3℃(这是考虑人站立工作情况)。 10.1.3 工作区的风速 工作区的风速也是影响热舒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温度较高的场所通常可以用提高风速来改善热舒适环境。但大风速通常令人厌烦。 试验表明,风速<0.5m/s 时,人没有太明显的感觉。我国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2m/s ,夏季≯0.3m/s 。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3m/s ,夏季宜采用0.2-0.5m/s 。 10.1.4 吹风感和气流分布性能指标 吹风感是由于空气温度和风速(房间的湿度和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的局部地方有冷感,从而导致不舒适的感觉。 1.有效吹风温度EDT 美国ASHRAE 用有效吹风温度EDT(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来判断是否有吹风感,定义为 )15.0(8.7)(EDT ---=x m x t t ν (10-1) 式中 t x ,t m --室内某地点的温度和室内平均温度,℃; v x --室内某地点的风速,m/s 。 对于办公室,当EDT=-1.7~l ℃,v x <0.35m/s 时,大多数人感觉是舒适的,小于下限值时有冷吹风感。 EDT 用于判断工作区任何一点是否有吹风感。 2.气流分布性能指标ADPI 气流分布性能指标ADPI (Air Diffusion Perfomance Index ),定义为工作区内各点满足EDT 和风速要求的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 对整个工作区的气流分布的评价用ADPI 来判断。

气流组织设计

第一章气流组织设计 7.4.1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设计,应根据空调区的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温度梯度以及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等要求,结合内部装修、工艺或家具布置等确定;复杂空间空调区的气流组织设计,宜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 7.4.2空调区的送风方式及送风口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百叶、条缝型等风口贴附侧送;当侧送气流有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的风速要求严格时,不应采用侧送; 2 设有吊顶时,应根据空调区的高度及对气流的要求,采用散流器或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内的风速或区域温差要求较小时,应采用孔板送风; 3 高大空间宜采用喷口送风、旋流风口送风或下部送风; 4 变风量末端装置,应保证在风量改变时,气流组织满足空调区环境的基本要求; 5 送风口表面温度应高于室内露点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时,应采用低温风口。 7.4.3采用贴附侧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送风口上缘与顶棚的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 2 送风口内宜设置防止射流偏斜的导流片; 3 射流流程中应无阻挡物。 7.4.4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且净高不应小于0.2m; 2 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 3 m/s~5m/s。除送风射流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稳压层的送风口处,宜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 3 孔板布置应与局部热源分布相适应。 7.4.5采用喷口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员活动区宜位于回流区; 2 喷口安装高度,应根据空调区的高度和回流区分布等确定; 3 兼作热风供暖时,宜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功能。 7.4.6采用散流器送风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风口布置应有利于送风气流对周围空气的诱导,风口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单向流气流组织形式及设计

单向流气流组织形式及设计 单向流气流组织形式及设计: 单向流就是气流以均匀的截面速度,沿着平行线以单一方向在整个截面上通过。单向流洁净室就是靠洁净送风气流的这种“活塞” 般的平推作用,迅速把室内污染排出。根据这个原理,很显然,高效过滤器必须满布,但由于过滤器有边框以及吊顶安装工艺的要求,真正地满布是不现实的。只要能达到我国《空气洁净技术措施》的规定,垂直单向流洁净室满布比不应小于60%,水平单向流洁净室不应小于40%就认为满足满布的要求了。否则,就是局部单向流了。 单向流气流组织的设计重点应考虑:送风高效过滤器的满布比和回风口形式,前者容易满足,后者对单向流洁净室的效果影响较大,在设计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图5-15所示为满布高效过滤器送风,整个地面格栅回风的垂直单向流形式,是典型的垂直单向流,比对单向流洁净室的原理,它符合度最高。对流线平行度和乱流度等指标,满足度最好。这种单向流洁净室可以适用于任何生产工艺,即使生产工艺不断改变,它也能很好地满足。但它的最大的缺点是造价高、格栅回风地板结构复杂。 在图5-15所示的形式中,送风吊顶的安装工作量很大,若用液槽密封结构,造价较高,但密封的可靠性高;若用密封垫挤压式密封结构,造价较低但密封性较差,过滤器安装的技术要求很高,一旦发生泄露,需拆下过滤器重新安装,安装难度较大,工程量也较大。所以,把这种送风吊顶改为图5-16所示形式,侧布高效过滤器,顶棚阻尼层送风。这种系统通过改变顶棚送风结构,降低了安装难度,节约了初投资。过滤器安装在吊顶夹M静压箱的两侧,使安装难度降低,更换也方便,采用阻尼层吊顶,使气流均勻平行向下流动,这种阻尼层可采用不锈钢孔板制作,孔板的开孔率应大于60% ,若能在静压箱内装设阻尼孔板和导流板,其均流效果更好。这是一?种净化效果很好而造价较低的气流组织形式,其适用范围同图5-15所示的系统相同。 这种送风顶棚的结构现在也应于洁净手术部的送风天花中,无影灯吊杆处的密封变得很简单。 由于图5-15所示形式,格栅回风地板结构复杂、造价高,而且还给人的视觉以不适之感,行走和放物件都有不稳之感,微小的零件又容易掉落到地板的卜』面。对这种回风方式的改进,如图5-17所示,可采用全顶棚高效过滤器送风,两侧下回风。 这种回风方式,使送风气流在洁净室的下部发生了弯曲,故称之为准单向流洁净室。它可

气流组织形式

第2.4.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布置以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计算确定。 第2.4.2条空气调节房间的送风机及送风口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一般可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等侧送,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内贴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oC 时,侧送气流应贴附; 二、当有吊顶可得用时,应根据房间高度及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型、方型和条缝型散流器和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工作区内要求风速软件包小或区域温差要求严格时,就采用孔板送风。 三、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0.1oC 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 注:1、工艺设备对侧送气流有一定的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使工作区的风速成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侧送。 2、电子计算机房,当其设备散热大且上都有排热装置时,可采用地板送内方式。 3、设置窗式空调器和风机组时,不宜使气流直接吹向人体。 第2.4.3条采用贴附侧送,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送风中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 二、送风口内应设置使射流不致左右偏斜的导流片 三、射流流程中不得有阻挡物. 第2.4.4条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但净高不应小于0.2m; 二、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5M/S;除送风射程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在送风口处,宜装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

深圳洁净工程君信达洁净室流型及气流组织的cfd气流模拟方法

洁净室流型及气流组织的cfd气流模拟方法 1 洁净室流型及气流组织 通常,洁净室可分为乱流洁净室与单向流洁净室。就洁净室的气流状态而言,其流动一般均处于紊流状态。乱流洁净室与单向流洁净室并不是以层、紊流状态即Re数大小来划分的,而是以流场是否均匀来划分的。当洁净室气流处于均匀或渐变流状态时,洁净室可称为单向流洁净室;当洁妆室气流处于急变或突变流状态时,洁净室可称为乱流洁净室。 2 洁净室流型及气流组织的CFD模拟 2.1 用CFD方法进行洁净模拟与预报的一般步骤 现代设计过程: 现代设计过程中,"试验样本"这一环节中的大量工作已通过CFD工作完成,即通过CFD工作形成大量的"虚拟试验样本",只需要少或无需实际的"试验样本"即可检验CFD方法的可靠性、正确性,故现代设计过程之工作量大为减少。 方案的筛选是以科学性的分析为基础,因而比较容易保证设计成功和产品质量的稳定,而且它将传统设计的大循环过程转变为方案设计带有预测性质的校验循环(验证循环),当设计已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时再转入通常的详细设计,大大减少了设计过程的中间环节。因此,CFD技术的大量应用能显著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费用。 2.2 洁净室气流组织模拟与预报的CFD过程 洁净环境模拟与预报的一般CFD过程中,试验或经验判定环节在使用CFD方法后仅需少量的试验工作,大量的试验工作可通过计算机"虚拟"实现。 3 CFD软件的一般结构与洁净室气流控制方法 CFD软件的一般结构可表示如下: 前处理---->求解器---->后处理 求解器: 1.确定CFD方法的控制方程(N-S方程,湍流模型及浓度方程 2.选择离散方法进行离散 3.选用数值计算方法(SIMPLE系列、MAC系列) 4.输入相关参数: a.初始条件 b.边界条件 c.松驰因子 d.物性参数 e.其它 后处理: 1.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及其它参数的 2.计算机可视化与动画处理 由于我们在分析洁净室净化效果时,必须了解颗粒物的时空变化规律,故一般情况下宜将洁净室气流视为气粒两相流动。就室内洁净气流而言,其相流场可用双方程模型、DSM模型、ASM模型、K方程模型、零方程模型等。对粒相而言,应充分分析颗粒在流场中所受到的各种外力的作用,由于空气洁净所研究的颗粒尺度很小,处于微米数量级,很容易随气流飘散,一个最简单的假设即是对粒子运动采用单流体模型,更复杂但更合理的则是采用多流体或随机轨道模型等。

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

合理地气流组织方式 车辆工程126班xxx 空调客车除了要有合适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外,对空气的温度和风度的均匀程度,即对室内温度场,速度场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室内的温度场,速度场受气流流动和分布的影响很大。例如在夏季送人车内的空气温度要比室内温度低,如果送风温差较大,冷空气直接吹到旅客居留区内,人体会感到不适,这就要求将送入车内的空气限于室内空气适当混合,再送到居留区。通常我们把这种对室内气流流动和分布的控制称为气流组织。显然,室内要满足空调的要求,必须妥善处理好气流组织的问题。气流组织合理与否,与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形式大小送风气流的流态和运动参数送风温差可是结构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送风口的形式和结构对室内气流组织影响较大,因此,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也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挤、交通阻塞现象日趋严重,“乘车难、行车难”已经成为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根据国外经验,发展铁路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措施之一,铁路运输佐为现代化交通工具,具有运量大、速度高、低污染、少占资源、低能耗、乘坐方便、安全舒适等特点,属于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铁路的迅速发展对地铁车厢内的舒适状况和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列车空调通风系统作为为乘客提高舒适的乘车环境的必要硬件设备,合理的空调通风方案能有效地改善乘客的乘车舒适性。分析空调、通风系统的布置对车厢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状况的影响,研究空调客车内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分布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指导铁路客车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将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CFD)受到人们的青睐,这种方法也广泛用在暖通空调领域。传统的铁路车通风风道设计主要是采用经验的设计方法,然后通过试验对风道的性能进行考察,设计周期长,试验费用高,风道内部流场复杂,三维流场的测试非常昂贵。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空调通风风道内部流场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室内空气流动的速度场、温度场等进行模拟和预测,从而得到室内速度、温度等物理量的详细分布情况,这对改进和优化风道设计,提高车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 铁路客车通风系统研究现状 1.2.1 铁路车辆空调送风风道形式我国早期修建的铁路车辆内未安装空调,主要依靠通风系统进行客室内通风换气,随着铁路客运展,多数车辆都安装空调系统,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乘车环境。客室内的舒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室内温度场均匀稳定、流速大小控制合理的气流组织,能够在客室内形成一个稳定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客室内气流组织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送风风道的送风均匀性。目前我国已建成的铁路车辆送风风道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5],即大截面准静压送风风道、圆管式车辆空调送风和条缝式静压送风风道。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表明,对于客车送风风道研究目前主要为铁路客车空调送风风道的实验

洁净室流型及气流组织与CFD方法

洁净室流型及气流组织与CFD方法 作者:龚光彩 王先蓉 任承钦 汤广发 陈在康(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410082,长沙)(长炼石油化工设计院,414012,岳 1 洁净室流型及气流组织 www.zhulong.com 通常,洁净室可分为乱流洁净室与单向流洁净室。就洁净室的气流状态而言,其流动一般均处于紊流状态。乱流洁净室与单层、紊流状态即Re数大小来划分的(层流状态时虽可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单向流,但在实际工程中因Re数太小几乎不能实现)线是否为平行或近似平行的直线来判定。对紊流来讲,流线是否为平行或近似平行的直线是一种统计意义上即系统的概念)是当洁净室气流处于均匀或渐变流状态时,洁净室可称为单向流洁净室;当洁妆室气流处于急变或突变流状态时,洁净室可称为 2 洁净室流型及气流组织的CFD模拟 2.1 用CFD方法进行洁净模拟与预报的一般步骤 现代设计过程应呈如下结构 : 而现代设计过程中,"试验样本"这一环节中的大量工作已通过CFD工作完成,即通过CFD工作形成大量的"虚拟试验样本",只需的"试验样本"即可检验CFD方法的可靠性、正确性,故现代设计过程之工作量大为减少。 方案的筛选是以科学性的分析为基础,因而比较容易保证设计成功和产品质量的稳定,而且它将传统设计的大循环过程转变为性质的校验循环(验证循环),当设计已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时再转入通常的详细设计,大大减少了设计过程的中间环节。 量应用能显著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费用。 2.2 洁净室气流组织模拟与预报的CFD过程 洁净环境模拟与预报的一般CFD过程可表示为图3。在图3所示的过程中,"试验或经验判定"环节在使用CFD方法后仅需少量的试验工作可通过计算机"虚拟"实现。 3 CFD软件的一般结构与洁净室气流控制方法 CFD软件的一般结构可表示如下: 前处理---->求解器---->后处理 求解器: 1.确定CFD方法的控制方程(N-S方程,湍流模型及浓度方程) 2.选择离散方法进行离散 3.选用数值计算方法(SIMPLE系列、MAC系列) 4.输入相关参数: a.初始条件

高级别洁净室气流组织的优化

文章编号:1005)0329(2005)04)0059)03 高级别洁净室气流组织的优化 赵金亮,刘俊杰,朱能 (天津大学,天津300072) 摘要:利用CFD方法对拟采用风机过滤器单元(FFUs)洁净空调方案的ISO5级电子工业洁净室进行模拟,得出室内气流速度场,分析其性能,通过理论公式计算所能达到的洁净度。认为通过合理布置末端FFU送风口位置及选择回风形式,以及选用较高级别的末端过滤器,可以在FFU满布率较低时达到较高的洁净度级别。 关键词:计算流体动力学(C FD);洁净室;风机过滤器单元;满布率 中图分类号:TU834.8文献标识码:A Optimization of Airflow in High Cleanliness Level C leanroom ZHAO Jin-liang,LIU Jun-jie,ZHU Neng (Tianjin Universi ty,T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By CFD technique,the veloci ty fields of a IS O class5cleanroom with FFU air-conditi oni ng system was si mulated and its per-formance was analyzed,theoretical formula is applied to gain the cleanliness.The result shows that selecting proper location of FFUs,ap-propriate mode of outlet and high level terminal filter,higher cleanliness level can be obtained in spite of lower coverage rate. Key words: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lean room;fan filter uints;coverage rate 1引言 随着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自身的发展,其已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和洁净室等工程领域。通过计算机求解流体所遵循的控制方程,可以获得流动区域的流速、温度、组分、浓度等物理量的详细分布情况。本文利用C FD软件,对采用风机过滤器单元净化空调系统的某微电子洁净厂房的ISO5级洁净室进行计算机模拟,利用所得到的速度场分析评价其性能,利用理论计算验证其平衡态的洁净度,并提出一些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实地现场测试,证明减少末端高效过滤器的个数同样可以得到较高的洁净室级别,并满足动态工作的要求。 2数值模拟及分析 211数学模型 从流动的雷诺数来考虑,洁净室的气流均为紊流[1],空气的流动满足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对于工程问题,我们不需要关心紊流的精细结构及其瞬时变化,而只关心紊流随机变量的有关平均值,因此,本文采用雷诺时均方程紊流粘性系数法,流动模型采用暖通空调广泛采用的标准k-E二方程模型,k-E模型通过求解紊流动能与紊流动能耗散率的输运方程得到紊流粘性系数。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2]: div(Q V5-#á,e ff grad5)=Sá 式中Q)))空气密度,kg/m3 V)))气流速度矢量,m/s #á,eff)))有效扩散系数,kg/(m#s) 5)))1,u,v,w,k,E中的一项 u,v,w)))三个方向的速度分量,m/s k)))紊流动能,m2/s2 E)))紊流动能耗散率,m2/s3 收稿日期:2004)05)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