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什么叫做思想史?人类或某一领域的智者或思想家们的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

回答者:进北人 - 举人四级 5-20 16:11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人们针对有关经济问题提出的观点、理论、学说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这一学科的研究和创建工作,严格地说是从20世纪初期才开始的。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的逐步传人中国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变革的现实要求,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建立中国经济思想史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思想史同其它学科一样,重新焕发出蓬勃发展的生机。研究队伍扩大,各类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通史性著作的出版,专题经济思想史、中外经济思想史和当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开拓与深化,使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最先是从古代部分开始的。在近代,西方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先后输入中国,中国一些学者发现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某些内容和概念,中国古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探讨过。以此为动因,许多近代有识之士在强烈民族自尊心的激发下,逐渐将目光转到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之上。1897年梁启超写成《<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运用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对《货殖列传》所载古人的经济思想逐一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之后,梁启超又在他的著作中,单列《墨子之实利主义及其经济学说》、《管子之经济政策》等,分别评析了有关人物的经济思想。

我国学者正式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最早著作之一,是1911年出版的留美博士陈焕章的博士论文《孔子及儒家的经济学说》(The Eeonomies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因以英文写成在美国出版,曾得到美国学术界的广泛赞誉,但在国内影响很小。因此,国内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专门研究实际上始于甘乃光1926年出版的《先秦经济思想史》。该书简略地评介了先秦各学派代表人物的经济思想。该书缺陷很多,但其开创之功不可埋没。1927年世界书局出版了李权时的《中国经济思想小史》,对古代经济思想的论述主要限于先秦部分,按照分配、消费、生产、交换诸范畴,罗列了一些古代人物的经济思想材料。1929年,马君武出版了《中国历代生计政策批评》,对于中国历代经济政策思想作了简要的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上海市“十五”社科基金课题“20世纪的中国经济史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930年,熊梦的《晚周诸子经济思想》出版,着重评介了道、儒、墨、法诸家的经济思想。熊著的出版推动了人物经济思想专题研究的开展。随后又出版了人

物经济思想研究的论著,如李福星《孟子经济思想》(1926)、李慎言《孟子的政治思想及经济思想》(1931)、何大受《孔子政治经济思想》(1933)、黄汉《管子经济思想》(1936)、鞠清远《刘晏评传》(1937)、王守直《孔子的经济理论》(1940)、马元材《桑弘羊及其战时经济政策》(1944)、俞寰澄《管子之统制经济》(1944)等。解放前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1936年出版的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先秦部分)。该书篇幅和质量都大大超过了前期的相关成果。

建国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不但研究成果的数量、种类大幅度增加,质量大大提高,研究范围大大扩展.第一类是通史性著作。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范围打破了以前主要限于先秦时期的局限。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是一部三卷、120余万字的巨作,分别于1962、1963、1981年出版。这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写出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通史专著。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从西周到鸦片战争前夕长达3 000多年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首次对从秦汉到鸦片战争之间两千年的经济思想进行了开拓性研究。陈绍闻、叶世昌《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上、中)50余万字,分别于1978、1983年出版。该书简明扼要地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一些重要人物的经济思想进行了重新评价。赵靖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前四卷,分别于1991、1995、1997、1998年出版,180余万字,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是20世纪末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在研究模式和体系结构上具有显著特色。就研究模式而言,作者摒弃了“商品一资本”的研究模式而采用“地产一地租、赋役”的研究模式。

第二类是断代研究专著。代表作有谢天佑《秦汉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史稿:兼评自然经济论》(1989)、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秦汉经济思想史》(1989年)、叶坦《富国富民论——立足于宋代的考察》(1991年)、王廼琮等《先秦两汉经济思想史略》(1991年)、巫宝三主编《先秦经济思想史》(1996年)、唐任伍《唐代经济思想研究》(1996)等。这些断代史著作填补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许多空白,增强了古代部分研究的薄弱环节。

第三类是专题研究著作。主要有赵靖《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概论》(1986年)、刘含若《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1988年)、严清华《中国经济管理思想概论》(1989年)、叶世昌《中国货币理论史》(上册)(1986年)、周伯棣《中国财政经济思想史》(1984年)、何炼成主编《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1988年)、胡寄窗、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1989年)、姚家华等《商业经济思想史》(1989年)、吴申元《中国人口思想史稿》(1986年)、叶世昌主编《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990年)、肖清《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1987年)、郑学益《中国价格思想史稿》(1994年)、欧阳卫民《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1994年)、马伯煌主编《中国经济政策思想史》(1993、)、苇韦《走向富强的千年追求一中国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体系与历史演进》(1997)、钟祥财《中国农业思想史》(1997年)等。此外,还有不少研究古代人物、学派经济思想或某一经济思潮的专题著作的出版,如吴慧《唐朝理财家刘晏》(1963)、李玉彬《先秦儒家经济思想与民生主义》(1982)、巫宝三《管子经济思想研究》(1989年)、赵守正《管子经济思想研究》(1989年)、李守庸《王船山经济思想》(1989年)、陈正炎等《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1989年)、张鸿翼《儒家经济伦理》(1989年)、曾兆祥《中国封建社会的轻商思想和

抑商政策》(1983)、李普国《<周礼>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思想》(1987)、张守军《中国历史上的重本抑末思想》(1988)、叶坦《传统经济观大论争一司马光与王安石之比较》(1990)、苇韦《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1995)等。

第四类是资料著作。代表性成果有荆实《<商君书>经济论述选注》(1975)、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1979)、巫宝三主编《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五卷本)、陈绍闻主编《中国古代经济文选》(三册)(1980—1983)、赵靖主编《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名著选》(1985年)等。

第五类是将古代经济思想与现实经济结合起来考察的“古为今用”之作。主要论著有李世俊等《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1984)、杨敏《儒家思想与东方型经营管理》(1990)、王莘耕等《中国历代经济思想今鉴》(1995)、叶坦等《传统经济观念与现代化》(1997)、《传统经济文化与现代管理》、路兆丰《韩非与企业经营管理》(1999)、唐任伍《荀子思想与现代企业形象》(1999)、马涛《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2000)等。

(二)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

相对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起步稍晚些。最早较为系统地研究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学者是李权时。他在其《中国经济思想小史》近代部分中对自孙中山以来若干人物的经济思想进行了研究。之后,李权时将上书中的近代部分单独列出,经扩充后著成《现代中国经济思想》。

1926—1927年,岭南大学经济学会连续出版了两部《中山经济思想研究集》。1935年,正中书局出版了赵可任《孙中山先生经济学说》,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部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专著。1939年,赵丰田《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出版。赵著将研究的历史时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夏炎德在赵著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国近百年经济思想》,于1948年出版。该书对1840—1940年间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但该书对于此百年内的重要人物如魏源、郑观应、康有为、严复、梁启超等经济思想并未提出讨论。

解放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薄弱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和改变。首先,出版了数套更加全面系统的论著,如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1964—1966)、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1984)、赵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讲话》(1985)、马伯煌《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三卷本,1988、1992、1993)、侯厚吉等《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三卷本1982—1984)、叶世昌《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下册1980)等。赵靖、易梦虹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解放后第一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专著。全书详细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夕的经济思想。其显著特点是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在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较原有同类著作有了实质性拓展和提高。叶世昌《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下册,是改革开放后第一部论述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专著。后经作者修订、扩充成《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于1998年出版。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着重叙述了1840至1949年间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其最大的特点是首次提纲挈领地对1919至1949年间经济科学的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填补

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一大空白。马伯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有两大突破:一是首次对1840至1949年间的经济思想史作了全面详尽的论述;二是改变以人物为纲的写法,代之以专题的形式,开创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体例。

其次,涌现出一批专题研究著作。叶世昌《鸦片战争前后我国的货币学说》(1963)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专题研究的开山之作。80年代起,此类研究开始出现热潮,涌现出一大批论著,主要有胡显中《孙中山经济思想》(1985)、郑学益《走向世界的历史足迹一中国近代对外开放思想研究》(1990)、钟祥财《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经济思想史》(1992)、叶世昌《中国货币理论史》(下册)(1993)、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1995)、叶世昌主编《中国近代市场经济思想》(1998)、周代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发展经济学说》(1998)、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1999)、豆建民《中国公司制思想研究》(1999)等。这些专题著作拓宽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领域。此外,在资料的发掘、整理和选编上,亦取得了一定进展。代表性著作有巫宝三等《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与政策资料选辑》(1959),赵靖、易梦虹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1982)、陈绍闻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文选》(1984)等。

(三)中国当代经济思想史研究

所谓中国当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主要是指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各种经济理论、观点、学说及其发展演变规律所进行的研究。这一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虽然起步较晚,但现已成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一大“热点”,并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

首先,出版了多部通史性著作。这些著作分别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史或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思想演变的不同角度,对新中国经济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初步构建起了中国当代经济思想史这一新兴学科的框架。代表作有:王毅武《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简编》(1988)、《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1991)、张问敏《中国当代经济思想史》(1994)、顾龙生《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史》(1996)、张家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与发展》(1994)、于光远主编《新中国经济理论史》(1996年)、胡寄窗、谈敏主编《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纲要》(1997)、马文奇等《当代中国经济理论的演变》(1998)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中国经济思想史丛书》。这部涵盖新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历程的大型丛书由谈敏主编,主要由《新中国经济理论史》(赵晓雷)、《新中国金融思想史》(施兵超)、《新中国农业思想史》(孙林)、《新中国贸易思想史》(李口庆)、《新中国统计思想史》(徐国祥等)、《新中国会计思想史》(陈信元)、《新中国财政思想史》(丛树海)、《新中国工业经济思想史》(孙海鸣)、《新中国经济史学史》(程霖)等九卷组成。目前前六卷已出版。

其次,涌现出一系列专题论著。一类是对当代人物经济思想的探讨,主要涉及当代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和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对当代领袖人物经济思想的研究最为深入,而其中尤以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研究为最活跃,出版的著作也最多。有关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的著作主要有:肖功达《毛泽东经济

思想研究》(1989)、王毅武《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1991)、李怀信等《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研究》(1993)、乔宗寿等《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1993)、李晓华《毛泽东战争经济和国防经济思想研究》(1993)、高振民《毛泽东人口思想研究》(1993)、陈湘舸《毛泽东经济哲学与经济思想》(1993)、赵继峰《毛泽东经济思想与当代中国》(1994)、寿思华《毛泽东经济思想新论》(1995)等近20部。研究邓小平经济思想的论著主要有:郭振英《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1988)、中国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会筹委会《邓小平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思想研究》(1992)、徐久刚《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研究》(1993)、王珏等《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渊源与发展》(1994)、顾海良等《邓小平的经济思想》(1996)、于保中等《邓小平新时期国防经济思想研究》(1996)、杨圣明等《邓小平财经思想研究》(1997)等近30部。关于其他领袖人物经济思想的代表性论著有:马文奇等《张闻天经济思想研究》(1992)、王毅武《周恩来经济思想研究》(1993)、魏兴《刘少奇经济思想研究》(1993)、李高泉《薄一波经济思想研究》(1993)、李家祥《邓子恢经济思想研究》(1993)、曹学礼《朱德经济思想研究》(1993)、顾士明等《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1992)、关梦觉《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1984)、邹惠卿《李先念经济思想研究》(1993)等。注重对当代经济学家经济思想的研究,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一种新动向,出版的论著主要有杨欢进《薛暮桥经济思想研究》(1992)、谭慧《学海扁舟:张培刚学术生涯及其经济思想》(1994)、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评孙冶方的经济理论》(1984)等。另一类是关于当代经济学分支学科思想的研究著作。这方面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推出的《新中国贸易思想史》、《新中国农业思想史》、《新中国金融思想史》等专著为代表。

(四)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是一种为多数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者所普遍认可而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也是一块随着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深入发展而开拓出的重要研究领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先驱者梁启超就倡行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他指出:“余拟著一《中国生计学史》,搜集前哲所论,以与泰西学说相较。”①。他明确提出撰写一部中国经济思想史,对中西经济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在此思想指导下,梁启超在其有关著作中,对中外经济思想进行了大量的比附,虽多有牵强附会之嫌,但其作法本身实开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的先河。

解放后,一些学者在进行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方面继续做了许多具有开拓性的基础工作。胡寄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1981)一书,通过近60个经济概念的中西对比分析,说明了17世纪以前中国经济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是走在西洋经济思想之前的。他的另一部著作《政治经济学前史》(1988),把中国经济思想史放到世界经济思想史中进行对比考察,充分肯定了其在人类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90年代,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出版了三部代表性著作。一部是谈敏《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1992)。该书通过对重农学派基本理论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相应思想的比较分析,充分论证了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形成受到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是法国重农

学派学说的主要渊源之一。另一部是唐任伍《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1996)。该书通过设立一系列专题对中外经济思想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比较研究,内容丰富,在体例上有一定的开拓性。还有一部是严清华《中日现代化经济发展思想比较研究》(1996)。该书对中日两国现代化经济发展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将两国的有关经济思想与西欧诸国、与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东亚文明圈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

经济史 、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史以及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经济史、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史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什么是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及经济思想史。 一、经济史 经济史是以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具体发展演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横跨历史学与经济学,具有双重属性。它要求我们还原真实的历史。经济史学界广泛开展了关于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萌芽等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经济史研究过去的经济实绩。因此学习研究经济史可以为现实经济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的发展做出时序性、规律性的阐释。因而经济史分析过去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来研究经济运行的框架。并在合理的经济框架中解释现今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带来的实绩。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源泉。这样的创新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的。也正因为这样,才能更容易推动理论的创新。所以经济史可以说是经济学的“源”。并且可以为经济学的实证方法提供基础。一部人类经济史,是市场和市场经济产生、发育的历史,是走向市场化和市场化演变的历史。市场化将古代、近代和现代经济相互贯通,从中可以看到经济现代化产生、发展的过程。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再到凯恩斯的通论。如今的经济学理论已经枝繁叶茂,几乎覆盖了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所有方面。建国后,经济史学界广泛开展了关于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萌芽等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这些讨论加深了人们对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发掘和积累了有关经济史的资料,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经济史研究的骨干,尤其是明清经济史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论著数量成倍增长,伴随着正本清源,回归学术本真,经济史学界对既有问题的探讨进一步延续与深化,同时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拓宽了近代经济史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时限、放归整体,因此,我认为未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而经济史作为经济分析的方法之一,不仅能告知历史条件和历史的真实状况,还能借助于历史综合分析的方法推知一些不同于经济学方法的结论。前者对于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偏好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背景知识,后者可以引发经济学家作更深和更全面的思考。总之,经济史不能替代其他研究方法,但也决不是可以忽略的经济分析方法。 一、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是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 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地域, 产生某一种的经济环境, 便随着产生某一种特殊的经济思想。换句话说, 就是产生某一种的经济理理论。”经济思想史研究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种见解、主张、政策方案,以及它们赖以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相互之间的影响等,其中不但包括早期人类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原始观念、见解和主张,也包括以后各个时代产生的比较成型的系统理论化的经济学说。任何文化形式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时代的产物, 经济思想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总是受到社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研究论文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研究论文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在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上独具一格。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以节用论为核心。他提出打破等级界限的普遍的消费标准;主张以发展生产保证消费;警告统治者要全面实行节用以保证多数人的长远消费;阐明应加强消费品的积累而应时之急。因此,墨子提出“三患论”,揭露战争频仍的战国年间,人民没有起码消费保证。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反映了战乱时代广大人民企盼衣食无亏、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带有小生产者的理想色彩。墨子提出的节用论,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自上而下地实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一、提出打破等级界限的消费标准 在消费问题上,墨子主张打破等级界限,以满足社会多数人的消费需求。为此,他提出一个普遍的消费标准: 1.饮食。“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1)。只要能够充饥补气,强壮手脚,耳聪目明就行了,不讲究五味调和、气味芳香,不招致远国珍贵奇怪的食物。 2.衣服。“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清”(2)“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3)。衣服,冬天用来御寒,夏天用来御暑。凡是缝制衣服的原则,冬天增加温暖,夏天增加凉爽;身体合适,肌肤舒服就够了,并不是夸耀耳目,炫动愚民。 3.房屋。“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有盗贼加固者”(4),“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5)。房屋,冬天用来抵御风寒,夏天用来防暑热和风雨,有盗贼侵略能够增加防守的坚固,室内清洁卫生,可以进持祭祀,壁墙足以使男女分别生活,就可以了。 4.交通。“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6),可以“任重致远”(7)。车用来走陆地,船用来行水路,使各地沟通交流。制造车船的原则,就是坚固轻快,可以运重物,行远路。 5.用品。“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革贵]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8)。即一切器物用品应由该业工匠尽其能予以制

金融系《西方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霍翠凤、王超)

《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霍翠凤王超2012年12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40L171Q-0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选修 3.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4.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 5.适用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设置本课程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史的基本知识及其主要发展脉络,从中了解到西方经济理论,特别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学会比较和分析各种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关系,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及经济理论与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与解决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问题的能力,以便以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较好地理解我国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方针。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二)具体教学内容安排: 绪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课时分配:2 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学科特点 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经济思想史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1.属于社会经济发展史和人类认识史的共同产物——或者说,是主观认识的主体(人),不断研究和认识经济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客体的产物。 2.经济思想的延续有很强的传承性、或者说很强的关联关系。每一代人都从上一代人的思想中学到和吸收一些东西。 二、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的意义及必要性 1.学习经济思想史有助于了解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2.有助于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史与经济思想史的关系,把握经济思想演变的脉络和方向。3.有助于从前人的智慧结晶中获得启迪。 三、西方经济思想史的主要线索 可以概括为“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第一次革命,是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以1776 年出版《国富论》为标志;第一次综合,是约翰·穆勒的综合,以1848 年穆勒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标志;第二次革命,是开始于19 世纪70 年代的所谓“边际革命”,主要是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瑞士洛桑的法国人瓦尔拉斯等人推动的;第二次综合,以马歇尔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为标志;第三次革命是凯恩斯革命,以1936 年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标志;第三次综合,以保罗·萨缪尔森1948 年出版《经济学》(第一版)为标志。以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的内容为线索,有利于我们从全局观念和整体高度把握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的大致脉络。 第一章欧洲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古代奴隶社会的一些关于商品经济的早期经济思想,从而认识到任何一种比较成熟的经济体系都有其最初的萌芽阶段,了解这些经济思想在历史上的联系。 课时分配:2 个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古希腊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制社会,也有大量小生产者。商品货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已经出现。 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财富观;价值观;对农业的重视;对分工的看法;对价格变动的看法;对货币的看法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对于社会分工的看法;对交换的看法;对高利贷的看法。 三、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对“经济”和“货殖”的区分;对货币职能的认识;对交换行为的看法。关于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 四、古希腊文化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 主要分析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古希腊三段论逻辑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假设、论证、验证。其中,前提假设最为关键。前提假定条件的变化足以导致不同的理论分野乃至理论的变革。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这种研究范式直接起源于近代科学、理性主义的兴起,但更根本更深层次的渊源却是古希腊文化。 第二节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一、古罗马经济产生的背景 奴隶制社会,但有了大商业和高利贷,政治和法律思想有较大发展,经济思想包含其中。 二、古罗马农学家的经济思想:对于农业的重视。 三、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西塞罗对大商业的重视。 四、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 周建波杜浩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对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所提交论文的学术观点以及所进行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的介绍与总结。 关键词: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于2010年8月9日至13日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全国近5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港澳台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共收到会议论文50余篇。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会代表围绕主题按照古代经济思想、近代经济思想、现当代经济思想的组别进行了专题研讨。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陈争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编辑室主任许建康教授等知名学者也应邀参加。会议总结了上届年会以来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并进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六届科研成果奖的评奖和颁奖活动,以鼓励本学会的中青年会员发表优秀研究成果,促进经济思想史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扩充 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悠久文明孕育与传承的精华,古代经济思想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本届年会提交的有关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诸多论文中不难发现,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充,使研究对象更为具体、细致,大大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从总体来说,这些论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外比较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丁文辉教授在其论文《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重农或重商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提到地理环境对经济思想的影响不可忽视,认为古代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古代西方地中海沿岸各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相同,其随后出现的人文状况、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因而二者经济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文章对古代中

经济学百年期末论文

《经济学百年》读书笔记 本学期学习了经济学百年这门选修课,经过一学期的网上学习虽说没有学懂这门课程的精髓,但是对于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以及一些名人的经济思想也是略有了解。作为本门课程的期末考核,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讲述我从《经济学百年》这门课中所学习到的一些知识。 一、西方经济学及其思想的历史演变 西方经济学经历了前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三大历史时期。 前经济学时期又称为经济学知识的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源自经济学家们在生活上的经验和直觉以及对各种经济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并逐步形成观念,但大多比较零散,缺乏统一的范式,系统性和理论性不强,不过,这一时期的经济观念已经触及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经济学开始于古希腊。第一次对经济问题,如分工、价值效用作出专门分析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他们的工作对后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即使在黑暗的中世纪,自由科学丧失了研究资源与机会,但经院哲学家阿奎那同样在价格、私人产权、慈善业的经济效应、管制等问题上表现出了高超的智慧。 古典经济学的产生距今不过三百多年,这一时期包括重农学派、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学、穆勒的经济学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经济学侧重对价值论的分析和研究: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可以创造财富,其他经济部门或经济活动都不会创造财富或者价值;斯密则认为重农

学派的这种观点在日益重要的工业生产中已不适宜,他提出经济价值的形成在于劳动,因而就产生了劳动价值论的雏形。斯密之后,萨伊和李嘉图进一步巩固了劳动价值论。古典经济学的范式逻辑基本内容有:萨伊定律、供给分析、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的两分法以及货币数量论等。到了穆勒时期,古典经济学就走到了尽头。 1870年的“边际革命”是现代经济学的开端,经济学方法论的革命也使得经济学研究范式由古典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转化。这次革命的核心内容是用主观心理分析的价值论取代古典经济学的 客观价值论,强调增量分析。同时,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逐渐从对人和物的关系方面向如何配置资源以解决资源稀缺问题方面转化。最后,注重运用“苦乐”原理来寻求心理因素影响下的经济规律。 新古典学派是“边际革命”的完成者,主要包括边际效用学派和数理学派。马歇尔1890年出版的巨著《经济学原理》完成了对其研究的集成,瓦尔拉斯利用微分方程组理论,从数学上证明了市场机制的一般均衡(即市场机制的完美性和可以自动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特性)。 新古典学派以力学等物理学方法为模式,坚持逻辑分析和经验实证研究,强调命题的可证实性和可观察性,把经济学看成一个归纳与演绎系统和公理体系,以自利和追求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利用微分(边际)方法,实证研究了个人的消费行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需求、供给与价格弹性等,建立了实证化、逻辑化、公理化、系统化的新古典(微观)的经济学理论,结束了古典经济学的前科学阶段(亚

中国经济思想史期末重点

简答 一⒈孔子的义利思想 1)义以生利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致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唯独礼器与名爵,不能够借给别人,这是您的职责啊。 (您通过封授)名爵而获得(臣子的)信忠,因臣子的信忠才能帮您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得好才会使人遵守礼法,人人遵守礼法才会做仁义之事,对人仁义则利人利己,获得好处。使普通的百姓都能享受利益,获得好处,这才是为政(治理国家)的大事啊。 (2)见利思义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而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患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侍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恕时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3)取之有义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要取财有道,由不义之财得来的福与贵,对本人来说就像浮云一般没有任何的意义。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如果你这个国家有治国之道,但是结果还是贫穷,那么是耻辱的 如果你这个国家没有治国之道,就算你是富贵的,那么还是可耻的 ⒉孔子的财政思想 ①国家财政开支方面——节用论 在礼仪上的消费,孔子主张“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讲究铺张扬厉和形式排场. 外事礼仪中,孔子也认为要张扬。“子贡欲废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羊,我爱惜礼。”(②以“周礼”为统摄的财政思想 ③维护“籍田以力”反对“初税亩”和“相地而催征”的财政观 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讳言财利的财政观 ⑤重本轻末的财政思想 ⑥“敛从其薄”、“节用”的财政支出思想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收入思想 ⑦藏富于民的财政分配思想 ⑧注重公平,统筹兼顾的财政分配思想)可作参考适当补充 二⒈孟子的恒产论及其影响 恒产论:人们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持“善良习惯”的必要条件。 ①“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最新1月全国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柏拉图曾赞成废除私有财产,但在后来的一部著作中又放弃了这一主张,这部著作是 () A.《理想国》B.《法律篇》 C.《经济论》D.《政治论》 2.在欧洲中世纪,其经济思想曾占据统治地位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奥略里·奥古斯丁B.马尔库斯·西塞罗 C.克尤斯·加图D.托马斯·阿奎纳 3.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和“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的是() A.《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B.《商业》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 4.经济思想史上最早揭示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A.尼古拉·巴尔本B.托马斯·格莱辛 C.威廉·朗兹D.约翰·洛克 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家是() A.沙尔·孟德斯鸠B.杰科布·范德林特 C.大卫·休谟D.詹姆斯·斯图亚特 6.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 C.理查德·坎梯隆D.卡尔·马克思 7.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最早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 A.维克多·米拉波B.杜邦·奈穆尔 C.安·杜尔哥D.约翰·罗 8.杜尔哥发展了魁奈关于阶级划分的观点,他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1

A.财产状况B.家庭出身 C.社会经济发展进程D.与宗教的关系 9.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 A.货币学说B.价值学说 C.分工学说D.分配学说 10.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阐述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托马斯·马尔萨斯B.卡尔·马克思 C.大卫·李嘉图D.亚当·斯密 11.萨伊之后最早提倡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 A.詹姆斯·穆勒B.麦克库洛赫 C.昆西D.西尼尔 12.李嘉图经济理论的基础是() A.劳动价值论B.货币学说 C.分配学说D.财政学说 13.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主张把政治经济学同政治学严加区分的经济学家是() A.让·巴蒂斯特·萨伊B.大卫·李嘉图 C.让·西斯蒙第D.威廉·杰文斯 14.西斯蒙第批判古典经济学所瞄准的主要对象是() A.亚当·斯密B.托马斯·马尔萨斯 C.约翰·穆勒D.大卫·李嘉图 15.德国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是() A.弗里德利希·李斯特B.威廉·罗雪尔 C.卡尔·克尼斯D.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 16.在美国早期经济学家中,第一次明白而浅显地、有意识地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的是() A.亚历山大·汉密尔顿B.本杰明·富兰克林 C.丹尼尔·雷蒙德D.亨利·凯里 1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代表作是() A.《爱尔兰的土地问题》B.《社会问题》 2

经济学说史论文

经济思想史中财富思想的演变 摘要:当代的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正处于高歌猛进的时代,然而作为经济学本源的财富理论却始终没有得到更新,仍然处于亚当·斯密的时代。这对于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等所揭示的高速微观世界以及相应的网络虚拟世界,知识信息产品,金融经济的财富形态和财富创造规律已经完全失去了解释能力。传统经济学的财富理论急需创造和改造。然而新的财富理论的诞生又必然以原有的财富思想为基础。因而本文将以财富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的演变过程为主进行一番梳理,总结归纳原有的财富思想,以期对当代新财富理论的创建产生一定的启示。 关键字:财富观、财富二元论、新财富观 作为经济学本源的财富思想 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把他的代表作取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为价值学说和分配学说奠定了科学基础;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同样是围绕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问题展开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门格尔的《经济学原理》围绕主观的效用价值论展开;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仍然把经济活动本身定义为人们追求财富的历史。可见,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财富的创造、流动、分配、消费的科学——财富论是经济学的本源。 财富思想的演变 什么是财富?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涵义。人们对它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例如,有人出于分析个人的享乐目的,把财富定义为个人效用,用于研究满足个人主观偏好的方法;有人出于分析资源静态配置的需要,把财富定义为交换决定的价格,把一切暂时不稀缺的资源都不当作财富;有些财产多的人及其理论代表,为了在收入分配中永远处于有利地位,把经由人用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的劳动产品财富,和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财富等同起来,否定劳动产品财富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特殊意义;还有些人把金钱财富增值作为经济活动的最高目标,把人力只作为和机器原料一样的为了追求金钱财富必须贬损、别无用处的资本,无视人力对人所具有的直接财富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将以财富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的演化为线索,介绍经济思想史中所出现的各种财富观。 (一)色诺芬的财富观 色诺芬第一次明确将财富规定为使用价值。 史诗时代,人们的财富观还是具体的,人们将土地、牲畜当做财富,这种财富还只是具象意义上的财富。色诺芬则从相对性的角度抽象出财富的内涵。什么是财富?色诺芬的答案是,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还明确提出奴隶主的经济任务是增加财富,即追求尽可能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奴隶制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它所生产出来的大部分产品时为了满足奴隶和奴隶主的生活需要。色诺芬所关注的财富实际上是奴隶的剩余产品。同时,由于受自然经济的限制,他认为财富的来源是农业。

经济思想史的学科特点

经济思想史的学科特点 1.经济思想史的概念。经济思想史讲的是西方经济思想史,有时也叫做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史是研究西方各个国家各个 历史时期出现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经济学说以及产生的经 济学政治背景,及这些经济思想所起的作用和在历史上所占的 地位及每个历史阶段,各个人物,各个学派之间的承袭、更替、对立关系。简言之,就是经济学说或经济思想由古至今的变化 和发展过程。 概括地说,从时间和发展的角度讲,经济思想史是由古至 今经济思想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的内容是关于近代和 现代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思想和学说。 2.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包括经济思想产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至20世纪30、40年代时间内的经济思想和和学说。 (1)萌芽及早期经济思想阶段: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济思想史主要是市场经济发展或者商品经济发展和形成过程 中的各种思想或学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占主导 地位,所以大量的经济思想的产生只能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 (2)系统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出现阶段:15世纪末从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开始到17世纪。 (3)政治经济学正式成为系统的独立学科阶段:从18世 纪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到19世纪30年代以前。 (4)经济思想的分化阶段:19世纪30—40年代。

(5)当代经济思想阶段: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直至当前。经济思想史这门课程从第5个阶段基本就不包括在内了。 3.经济思想史的性质:阶级性和历史性经济思想史综合的学科非常多,其中一个就是历史学的知识,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经济思想的发展。所谓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学说,而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又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出现和它相应的各种经济学说。例如:我国从封建社会就开始出现了小范围的商品经济,也形成了一些经济思想但是还不系统,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经济理论和学说主要来自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或者是苏联的经济思想和学说,虽然都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总的经济学理论是很多经济学理论并存,如: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以同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学说。 所谓阶级性是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认识极不相同,而且有着本质的差别,由于经济学说研究的对象会涉及到各个阶级的物质利益,所以在阶级社会中,各种经济学说会有鲜明的阶级性,不会存在统一的经济学说。 4.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就是阐述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或居支配地位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经济学说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历史。 5.研究经济思想史的目的(1)一般地说,研究经济思想史的目的是要找出经济思想或理论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共同点和特殊性,以及它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帮助我们在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版书籍资料汇总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版书籍资料汇总 2楼《儒家革命与汉初统一》 3楼凯恩斯货币论(上、下) 4楼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6(10卷汉译本,pdf格式)(损坏,请勿购买!) 5楼陈平:《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6楼《民国初年经济政策的背景与起步》 7楼故事中的经济史(尼古劳斯。皮泊,德国) 8楼《制度经济学》(康芒斯) 9楼《经济学百年回眸》 10楼《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11楼罗杰·巴克豪斯现代经济分析史 12楼《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3楼历史的经济学解释(英文) 14楼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 15楼杨小凯-新贸易理论 16楼《经济论、雅典的收入》色诺芬 17楼《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8楼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19楼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20楼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21楼《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美国汤姆逊)22楼《现代英国经济史》(上\中\下) 23楼布阿吉尔贝尔选集

24楼《货币均衡论》(米尔达尔) 25楼《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 26楼《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王志伟) 27楼《思想市场》 (张旭昆著) 28楼《经济史》(杨小凯)(与46楼雷同) 29楼《中国经济学一百年:经济学在台湾的发展》 30楼《国富论》 31楼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32楼现代经济学前沿(第一~三册) 33楼《弗里德曼回忆录》 34楼《法律的经济学分析》

35楼《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 36楼《历史上的经济学家们》 37楼《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38楼《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39楼外国经济史(周建波) 40楼《利维坦》(霍布斯 ) 41楼俄国工人阶级状况 42楼《经济思想小史》( 43楼韩德强——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 44楼《西方经济学》重要学术流派简介 45楼南开大学经济学基地班讲义系列——西方经济学流派

经济思想史1-10章课后答案

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 1、它们分别是传统惯例、权威、强制方式、市场。它们不都存在经济学范围类,也有跨学科的。 2、是一种正常的划分,因为它们符合主流的现代经济学的要求。两者之间没有研究先后之分,因为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微观经济理论始于对个体的分析,并且扩大到对社会的分析。宏观经济学始于对社会的总体分析,并向下发展到对个体的分析。 3. 两种主张都正确,他们并不矛盾,无论什么历史总是有趣的,它是一面镜子,通过前人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新发现,使问题更明晰,况且关于如何解决稀缺性的经济学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4、 相对论者在处理某项经济理论时,会注意构建那个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也就是说研究方法是概念和历史的结合,不注重谁对谁错 注重概念从错误到正确(逐步趋向真理)的过程,而绝对论者注重由错误到正确(逐步趋于真理)的过程。 5、 通过指出不足和矛盾,它们给主流观点传授花粉,使其保持正直和诚实。例如马歇尔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看见主流发展和非主流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糅合历史导向的经济学家和抽象的理论家之间的竞争主张,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学。 6. 他认为私人财产在社会中发挥着有益作用,不应当制定规则来限制私人手中的财产数量,他一方面谴责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同时又认可私人财产的权利,亚里士多德赞同在更宽泛的背景下看待经济活动,通过减少消费改变人们的态度,来对待稀缺性的问题 7、 戈森关于边际效用的著作虽然先于杰文斯、门格尔与瓦尔拉斯的著作,但是没有后者影响的巨大,作者就没有将他的包含进来。

9、 实证经济学是关注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关注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是经济学的哲学分支,经济学艺术关注政策问题,它将经济学的科学性和规范经济学联系起来。 10、 减少无知;在经济思想史中其实研究的是货币、物价、供给、需求这些永恒的主题,但我们先人在不同时代提供的新经验、新概念、新推理。这会启发我们,并提高和改变我们的认知。 第二章 1、 管仲的思想表明经济观点没有独立于制度结构的直接政策含义。变革制度结构,就改变了政策含义。现在中国在经历一场重大的经济改革,我们可以借鉴当初管仲那样积极构建政策来适应他所处时代的制度结构的方法来实行经济改革。 2、 不是考虑经济体的稀缺性,将经济体的更多问题的解释用于调和与宗教的关系,不明白边际效用。 3、 利用惯例、权威来配置稀缺资源不是达到资源的合理高效的利用而作为一种强权手段,使资源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无法做到公平和公正,但是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是以价格为信号来实现的。 4、 不适当,因为无论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包含四种分配的方式,这就会使经济学和政治、社会相关,且经济学包含人的种种选择性问题,自然跟心理学有关。 5、 关注生产者和家庭有效管理方面,而不是经济体社会层面上。 6、 亚里士多德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动力,会导致更多的经济活动。他一面认可私有财产的权利,又一方面谴责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 7、

经济史论文

两宋钱荒问题研究 选题原因:刚刚过去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上严重的损失,世界各国机会没有能幸免的,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也再扫受重创,为了应对危机绞尽脑汁,如今经济 才有所起色。而中国虽因为政策得当没有造成过大损 失,经济的发展毕竟受到了影响。既然经济危机如此可 怕,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那么我想选择 其中有代表性的两宋钱荒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现 实社会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书目:《文献通考》卷九 渠汇川、王一成:《中国古代货币理论初探》,见中国 钱币学会编:《中国钱币论文集》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四二 提到两宋,人们大多想到积贫积弱,屈辱求和,割地赔款……堂堂炎黄子孙竟然多次向四方蛮夷求和,屡战屡败,节节败退,屈辱之感油然而生。然而两宋并非如此一无是处。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历史上着名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另外,两宋文化极为繁荣胜于盛唐而达到巅峰,在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均有所建树。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传统的农牧业随屡遭战火破坏,但并未停滞,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技

术提高,甘薯玉米等作物引入中国。手工业也有创新,商业呈现繁荣状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然而在这种繁荣下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钱荒”就是其中之一,并最终导致了南宋经济的崩溃。 宋代铸造的钱币数量多的惊人,金童前一种就是中国历史上铸造量最多的。在整个北宋167年间,大多数年份铜钱的年铸行量都在一百万贯以上。最多的年份,甚至可铸五百万贯,需要耗费一万吨左右的铜,这个数量是空前绝后的。在唐朝,一年的铸币量也就在30万贯左右,有时甚至连一万贯也不到,有的时候干脆不铸。而两宋时期足有几亿贯的钱币铸造出来。不仅数量惊人,宋钱的种类还特别齐全,既有铜钱又有铁钱,既有黄金又有白银,既有金属货币,又有全世界最早的纸币,这种现象可谓空前。在宋代,一个人的日平均消费水平也就在数十文至百文左右,由于大宗贸易和出境贸易还比较少,对贵金属货币的需求还比较少,所以人们生活中经常是小额支付。一旦碰到大宗买卖,人们往往用麻袋来装钱,很不方便,纸币应运而生。宋代在世界上首创纸币。南宋时期以推广到全国,数量最多时发行的纸币票面总价值在十亿贯铜钱以上。在某些特殊场合宋代的人们还是用一种便钱券,类似于今天的汇票或支票。 货币种类如此之多,数量之大如此空前,应该说钱实在太多了,那么宋代的人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喊钱荒呢?钱荒到底严重到什么程 度呢? 北宋仁宗时,大文学家欧阳修上奏说:“淮甸近岁号为钱荒”。大文豪苏轼可能是讲钱荒讲得最多的了。宋哲宗时他上奏说:“浙中自

经济思想史总结

边际学派 1、边际学派概览(12.1) 12.1.1边际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后的一百年时间里,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相伴随的是一系列新社会问题: –财富和分配的不平等 –频繁的经济危机 –19世纪50、60年代劳资冲突日益严重 ?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思想对论证社会和谐无能为力;而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有沦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的倾向。 ?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主张进行革命,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主张倒退回小生产的经济浪漫主义思想; –主张通过限制财产权利、进行收入再分配等措施对社会不平等进行修正的改良主义。 ?边际主义者反对以上任何一种解决方案。 ?他们的方法:新起炉灶,彻底推翻以劳动价值论、客观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继续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制度辩护。 ?因此,和古典经济学相比,在指导思想上是继承的;在理论和方法上是革命的。 基本立场: ?私有财产和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在于:能够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因而(财产私有制+自由竞争)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均衡的最佳制度。 12.1.2边际学派的主要观点 1.采用边际分析方法,关注经济中的边际量。边际分析方法强调决策时最后一个经济变量成本收益对

比的重要性。(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中提出的边际原理) 2.理性人假设和最大化原则。经济主体进行经济决策时是理性的,追求个人快乐、享受、利益的最大 化,避免痛苦。 3.以微观经济为重点,分析单个消费者、厂商的经济行为。 4.采用抽象演绎法,反对历史方法。 5.强调完全竞争。边际主义者往往把他们的分析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基础上。根据这个假设,经济 主体是价格的接受者,根据市场价格做出决策。 6.强调需求在商品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和古典经济学家强调供给(成本)形成鲜明对比。 7.强调商品的主观效用。 8.均衡原则。边际主义者认为,经济力量一般会趋于均衡,一旦偏离,相反的作用力就会发生作用, 向新的均衡趋近。 9.将土地和资本合并,在分配理论中着重讨论工资和利息的决定。将地租、利润和利息都看成财产性 收入。 10.主张小政府,自由放任。 12.1.3边际学派对谁有利或为谁谋利 ?边际主义者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各种社会主义,甚至也反对资产阶级的政府干预经济。因此对于当时处于强势地位的资产阶级和有产者是有利的,不利于无产者,也和主张国家干预的官僚对立。 ?当然,边际主义者力主配置资源最有效的市场自由竞争制度,一旦促进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对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将有利。 ?有利于雇主、地主、富人 12.1.4边际学派在当时是如何有效、有用或正确的 ?边际学派提出了崭新的、强有力的分析供给,特别是几何图表与数学技巧。

经济思想史论文

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对中国改革开 放市场化经济的影响 年级: 11级1班 学号: 11041135 姓名: 金照地 专业: 经济学 2013年4月

作为西方经济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阵容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和措施对于我们有相当借鉴意义。 关键字亚当斯密改革开放市场化经济 一、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史上第一位经济学家,他的思想理所应当的对我们有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核心,着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经济下的企业走向,从宏观微观上描述公有制主体下的企业与民间企业的发展,从国有大企业到民间私有,温州个体企业,外资企业。所有的企业在新世纪的市场化政策性的走向,分析经济自由主义和自由贸易的现实意义。 亚当斯密的经济政策的基本点,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贸易。这可以说是《国富论》的核心思想所在。而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而言,邓小平领导下的经济建设主张于斯密的思想不谋而合。虽然在我们国家在这条路上精力了很多探索,做过很多弯路。但是最后终于还是走上了想多自由的市场经济之路。而摆脱了舒服的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发展起来。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繁荣。 在本文中,我想以一个旁观背着的身份,写一写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成就的成果与收获。简单的写一下我的感受和看法,尽量指出所在的不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给出一点绵薄之力。给国家穿针引线。让我们的祖国发展的更好。 二、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中心要旨,就是从理论上论证经济自由主义。从实践上推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对于斯密所阐释的自由主义思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了绝大多数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一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 经历了10年动乱的中国,1978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到底是继续坚持原有的公有制,还是勇敢的向前迈出一步,实施改革开放。历史证明了后者是正确的,选择了一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虽然后来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总归还是走上了正途。相对自由的经济制度与政策极大的刺激了经济的飞速繁荣。促进了一批新兴城市的兴起,上海,深圳,珠海,厦门。以及相对不那么出名,却又相对更抢眼的温州,等等。还有出名的江西华西村、天津大邱庄。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波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却是一种自底向上设计的改革,将改革的重心放在了轻工业和农业上。在沿海地区设立一系列经济特区,进行进出口活动并吸引外来投资。乡镇企业与双轨价格体制逐步代替先前的国家计划的价格体制。厂长负责制给予国有企业的厂长或经理更大的权利,改革了的银行体制与财政政策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资金。正是这一系列的措施与政策,才帮助中国这个庞大

经济思想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经济思想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经济思想史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研究生应达到的要求是: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经济思想史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熟悉本专业前沿动态,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史学基本功底,掌握基本的数学分析工具和计量方法,知识面宽、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能胜任经济类课程的教学和实际经济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用该门外语阅读经济文献,并具有初步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心身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西方经济学说史 研究自15世纪重商主义至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西方经济学说及其演变过程与变化规律,尤其注重各重要学派、各基本理论的发展史,并从中找出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 2.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与政策 研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演变以及重要的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尤其注重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及市场、政府和企业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深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思想材料。 3.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思想研究 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内容与特色等。可选择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4.比较经济学 着重研究各国经济制度的异同,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探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基本规律,探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办法和措施等。 三、学习年限 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4年。原则上分为两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二阶段以科学实践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研究方法论课、研究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实行学分制,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7学分的课程(不含非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公共必须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法论课2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选修课8学分。非经济学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至少3门本科课程,并记录成绩,不记学分。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后附表。 五、科学实践与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并在修完学位课程、修满规定学分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具有高起点、新视角和前沿性,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鼓励学生以导师主持的课题中的部分内容或相关内容作为自己的论文选题。

关于社会经济论文范文2篇

关于社会经济论文范文 2 篇 关于社会经济论文范文一:社会资本—论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 摘要: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阐述,对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做出论述,分析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对待社会资本的态度和现状利用,以及其中凸显的一些问题,并相应提出对大学生开发和利用就业社会资本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就业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大众化的来临,我国高等学校的规模逐渐扩大。自1999 年以来,每年的高校扩招,使高校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相应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剧。因此,开发和利用大学生的就业社会资本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兴起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20 世纪80 年代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正式使用以来,詹姆斯·科尔曼和普特南等学者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已经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和理论探讨。它继人力资本之后又一次延伸了“资本”的概念,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视。社会学家们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研究都集中体现在一个核心问题上,即社会资本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体现一种累积性特点,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信任、社会规范、互惠和社会网络之中。社会资本的社会关系

木质特征以及累积性特点,不仅受到一个社会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受到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的影响。对个人而言,社会资本意味着帮助获取成功而建立互惠、信任关系的途径; 对社会而言,社会资本反映社会成员参与、合作、组织与互动的能力。从根本上说,社会资本反映的是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互惠与合作关系的程度高低,它对于社会发展与变迁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大学生的就业社会资本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一)大学生对待社会资本的态度——崇拜和鄙视并存绝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了社会资本对就业的作用。但是他们对社会资本的认识很模糊、很朦胧,在我的调查和访问中很多大学生所认识的或所认为的社会资本一般是传统的关系社会资本,即中国传统认识下的社会资本,依靠家族、宗族、亲友和乡土的传统性血缘、地缘和亲缘特征的社会资本,带有“伦理契约”色彩,因此他们对待关系社会资本一直存在着自相矛盾的观点,即对社会资本的崇拜和鄙视尴尬并存。 (二)市场途径的运用多于社会网络途径,大学生在社会资本的利用上存在着不平衡 现阶段,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市场渠道找工作,而且他们在运用就业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偏重于公共的社会资本,社会网络途径处于次要地位。即使社会资本比较丰富的大学生,在初次就业中,也有些没有通过社会资本求职。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实际和比较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依靠本身所具有的人力资本,通过就业考试、直接到新单位应聘以及自谋职业,也是通过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化途径获得就业的方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这种就业方式将会在个人求职方式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