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应用

项目名称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应用
项目名称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应用

项目名称: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应用

奖励类别:科技进步奖

推荐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主要完成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国臣信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电能质量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保障用户可靠用电、实现质量强国的基石。随着新能源发电、交直流输电、高铁牵引及数据中心供电的规模化发展,电能质量扰动源和高敏感负荷之间的耦合更加紧密,劣质电能导致的经济损失激增,年损失达千亿量级,新能源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面临着严峻挑战。源-网-荷电力电子化使电能质量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电能质量风险评估更加困难,经济损失成本构成更加复杂;传统的单点静态单一功能治理模式无法适应多点多功能的电能质量协调治理需求。电能质量分析评估理论、关键控制技术与系列装备成为制约我国电能质量优质供用电水平的重大瓶颈。

团队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历经14年攻关,取得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针对电能质量分析评估基础理论问题,提出了电能质量风险和用户敏感设备兼容性分析方法,创建了全方位电能质量评估技术体系,解决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风险溯源、用户暂降耐受能力误判、经济损失量化的难题,为省级电网电能质量风险管控和治理决策奠定了基础理论。

2)针对电能质量广域监测预警问题,建立了面向终端数据源的电能质量统一信息交互模型,发明了多源信息兼容、滑窗流式处理和高阶统计量异常挖掘技术,解决了异构监测终端信息交互、日太字节(TB)级数据高效处理与电力扰动广域在线预警的难题。建立了跨省级电网电能质量广域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站点达10200个,系统响应时间由24h缩短至1min,规模与性能居世界首位。

3)针对电能质量核心装备研发问题,发明了暂态电压变化瞬时检测、串并联电压电流协调控制和大电流功率模块及整机测试技术,提出了多目标序贯决策的多类型治理设备间协调控制方法,研制了电能质量系列治理装备,主要包括:响应时间<2ms的动态电压恢复器、直流内嵌式附加可控源无缝转换暂降治理装备、10kV/4MV A多电平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多类型治理设备协调控制器等,解决了快速准确、多点多功能的电能质量治理难题,实现了电能质量治理核心装备的自主化。

团队创建了覆盖我国80%省级电网的电能质量广域监测预警系统,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0个省级电网率先推行了全方位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推动了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仅在北京和江苏就达1500余项,电能质量指标合格率平均提高30%以上;研发的2000余套核心装备应用于26个省份287家支柱型企业,并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三年新增利润18.4亿元,节支5.25亿元。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与软著24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SCI/EI期刊论文88篇,总被引3465次;主持制订国标4项,参与制订国/行/企标9项。项目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电源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由韩英铎院士和罗安院士主持的鉴定会认为,成果创新性突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排名姓名性别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1肖湘宁男正高华北电力大学项目总负责人,负责研究思路指导、技术方案制定,全面负责项目理论与试验研究工作,提出了覆盖专家技术层与应用服务层的电能质量评估体系、电能质量风险评估方法、谐波与电压暂降等电能质量问题治理方案,对项目创新点1、2、3做出了贡献,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率先编著讲义,开创了电能质量高等教育专业课程(1996年)。

2姜齐荣男正高清华大学项目主要成员;提出了暂态电压质量快速精准检测技术与储能容量优化利用技术,发明了中高压大电流功率模块及整机对充测试方法,主持了DVR等多类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开发工作,参与了优质电力园区电能质量协调治理方案的研究,出版专著1部,对项目创新点2、3做出了贡献。

3徐永海男正高华北电力大学项目主要成员;提出了敏感设备电压暂降耐受特性测试方法,提出了基于最大熵法的电网扰动与敏感设备兼容概率和兼容次数评估方法,参与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软件开发与电能质量治理研究,对项目创新点1、3做出了贡献。

4陶顺女副高华北电力大学项目主要成员;提出融合多数据源、多时空尺度电能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提出新能源系统间谐波振荡风险评估和电能质量经济性评估方法,开展上海调查分析与编写国标,参与电压暂降耐受特性测试和治理研究,对项目创新点1、2、3做出了贡献。

5王同勋男正高全球能源互联网研

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主要成员;主持了电能质量广域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开发工作,以及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检测平台的开发工作,

对项目创新点2做出了贡献。

6袁晓冬男正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

限公司电力科学研

究院

项目主要成员;提出了宽阻抗范围下短路电抗和限流电抗

自适应匹配技术,参与了电能质量广域监测系统、移动式

电能质量扰动发生装置与多治理设备协调控制器的研究和

设计开发,对项目创新点2、3做出了贡献。

7迟忠君男副高国网北京市电力公

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项目主要成员;担任北京政治供电相关标准及技术研究科

技项目攻关团队带头人,组织了电压暂降数模混合一体化

综合试验平台研究与开发;参与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研发、

设计及部署,开展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基于设备运行参数

的监控,解决设备发生异常或故障时的信息收集问题,对

项目创新点1、2做出了贡献。

8袁敞男副高华北电力大学项目主要成员;提出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MMC-UPQC)电路结构,主持研制了10kV 4MVA MMC-UPQC装置并成功挂网运行,对项目创新点3做出了贡献。

9齐林海男副高华北电力大学项目主要成员;负责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软件设计、研发和实施。提出电能质量监测数据高性能计算方法和基于分布式服务总线的电能质量信息系统集成方法,对项目创新点

2做出了贡献。

10王金浩男正高国网山西省电力公

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项目主要成员;负责电能质量经济性评估方法标准的第3

部分编写,参与广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研发与设计、电

能质量风险评估等研究工作,对项目创新点1、2做出了贡

献。

11陈鹏伟男其他华北电力大学项目主要成员;提出了描述新能源发电功率扰动与电网电压波动/偏差间非线性映射关系的线性/区间分析模型,发明了基于等间隔三点提取的电压暂降大小与相位跳变快速检测方法,对项目创新点1、3做出了贡献。

12陈文波男中级南京国臣信息自动

化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主要成员;提出了应对任意特征暂降形态的直流侧附

加拓扑治理技术,解决了电压暂降对火电厂一类辅机、化

工及半导体企业等敏感过程与设备的影响,产品覆盖国内

26个省份以及约60%的大型火电厂,对项目创新点3做出

了贡献。

13安哲女副高全球能源互联网研

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主要成员;参与了电能质量广域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开发工作,对项目创新点2做出了贡献。

14于希娟女副高北京市电力公司电

力科学研究院

项目主要成员;北京政治供电相关标准及技术研究科技项

目攻关团队核心成员,参与研制了电压暂降数模混合一体

化综合试验平台,对项目创新点1、2做出了贡献。

15史明明男副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

限公司电力科学研

究院

项目主要成员;参与了电能质量预警技术和移动式电能质

量扰动发生装置研究和设计开发,对项目创新点2、3做出

了贡献。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

知识产权类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授权或申请号授权日期权利人发明人

授权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动态电压恢复器

的电压暂降检测方法

ZL201410654072.82017.06.09华北电力大学

肖湘宁;陈鹏伟;罗超;

孙雅旻;陶顺.

授权发明专利利用谐振型电子开关的统一

电能质量控制器及其方法

ZL201410338800.42016.05.25

清华大学;张家港

智能电力研究院电

力电子所有限公司

姜齐荣;魏应冬;田钰

授权发明专利基于多暂降阈值和持续时间

敏感设备免疫能力评估方法

ZL201410022793.72016.06.29华北电力大学

徐永海;孔祥雨;兰巧

授权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电流质量

评估的方法

ZL201510280670.82017.10.10华北电力大学

陶顺;肖湘宁;陈聪;

罗超;魏天彩

授权发明专利一种电能质量海量数据存储

及读取方法

ZL201310656313.82017.11.21

国家电网公司;国

网智能电网研究

院;江苏省电力公

王同勋

知识产权类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授权或申请号授权日期权利人发明人

授权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负荷增容的UPQC拓

扑电路及控制调节方法

ZL201310165245.52015.10.21华北电力大学

杨用春;袁敞;肖湘宁;

刘正富;徐柏瑜;盛超

授权发明专利基于分布式服务总线的电能

质量信息系统集成方法

ZL201410285891X2017.2.28华北电力大学

马素霞;李慧;齐林海;

孙鹏;杨烟台

授权发明专利一种并联型统一电能质量控

制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ZL201410339181.02016.06.29

清华大学;张家港

智能电力研究院电

力电子所有限公司

魏应冬;姜齐荣;田钰

授权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SVG、APF协调控

制的装置

ZL201410008577.72016.04.20

国家电网公司;江

苏省电力公司;江

苏省电力公司电力

科学研究院;思源

清能电气电子有限

公司

陈兵;李群;许杏桃;

杨洪金;袁晓冬;史明

计算机软件著

作权

电能质量智能分析评估系统2011SRBJ22752011.06.23华北电力大学

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整体技术及装备自2016年1月应用以来,运行稳定可靠,控制性能优越,经济效益显著(部分证明见附件6-21)。电能质量广域监测评估技术在27个省份得到广泛应用;直流系统主动式综合保护装置系列产品在26个省份及国外(巴基斯坦等)得到广泛应用;MMC-UPQC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移动式电能质量扰动发生装置和多类型治理设备协调控制器投入示范应用。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2017年中国电源学会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特等奖。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细则20121201课案

Q/LY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Y -2012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细则 2013-02-28发布2013-03-01实施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的编写格式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规范贯彻了国家标准GB/T156-2007《标准电压》,GB/T 1980-2005《标准频率》, GB_T_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5945-2008《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 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本规范的检验方法采用了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本规范由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龙源(北京)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赵小明。 本规范于××××年×月×日由××××负责人×××批准。 本规范于××××年×月×日首次发布。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细则 1 概述 为加强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场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水平,提高发、供电设备可靠性,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和电能质量,维护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环境,依据《电力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龙源电力集团风电场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根据龙源《技术监督管理办法》,本细则主要规定了电能质量监督的两个主要方面:频率和电压。频率质量指标为频率允许偏差;电压质量指标包括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和正弦波形畸变率。 本细则明确了参考标准、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指标、主要工作内容(项目、周期、方法),季度报表。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电能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和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场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3 定义与术语 3.1 标称频率 nominal frequency 系统设计选定的标准频率。 3.2 频率偏差 frequency deviation 系统频率的实际值和标称值之差。 3.3 频率合格率 frequency qualification rate 实际运行频率偏差在限值范围内的累计运行时间与对应总运行统计时间的百分比。 3.4 系统标称电压 nominal system voltage 用以标志或识别系统电压的给定值。 3.5 电压偏差 voltage deviation 实际运行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相对值,以百分比标识。 3.6 电压合格率 voltage qualification rate 实际运行电压偏差在限值范围内累计运行时间与对应总运行统计时间的百分比。 3.7 电压波动 voltage fluctuation 电压方均根值(有效值)一系列的变动或改变。

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附件1 指导原则编号: 【Z】

一、概述 (1) 二、基本原则 (1) (一)尊重中医药传统和特色 (1) (二)加强生产全过程的质控 (2) (三)根据中药材特点开展研究 (2) 三、主要内容 (3) (一)基原的确定 (3) (二)产地的选择 (4) (三)种植与养殖 (5) 1、重视种子种苗的质量 (5) 2、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 (5) 3、种植养殖过程的研究 (6) (四)采收与产地加工 (7) 1、中药材采收 (7) 2、中药材产地加工 (8) (五)包装与贮藏 (8) 1、规范中药材包装及标签 (9) 2、研究贮藏条件及复检期 (9) (六)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9) 1、性状 (10) 2、鉴别 (10) 3、检查 (11) 4、浸出物 (12) 5、含量测定 (12) 6、指纹图谱/特征图谱 (12) 四、参考文献 (13) 五、附录 (14) 六、著者 (18)

一、概述 中药材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具有生物多样性。中药材生产链较长,其质量受遗传、生长环境、种植养殖过程、采收加工和包装贮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质量波动范围较大,需要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中药材是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的源头,其质量是保证中药制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关键因素。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和风险管控的科学理念,针对基原、产地、种植养殖过程、采收和产地加工、包装贮藏及质量标准制定等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质控点,制定本技术指导原则。目的是加强中药材源头质量控制,建立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及可追溯管理体系,规范中药材生产,确保中药材安全和质量稳定,以满足制剂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需要。 本指导原则主要为中药新药用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已上市中药、天然药物等可参照。 二、基本原则 (一)尊重中医药传统和特色 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尊重中医药传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现阶段,我国各项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形式,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能源,我国对新能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人们对如何提高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措施 1风力发电并网技术 我们所述的风力发电并网技术指的是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在幅值,频率乃至向位上和电网系统的电压是一致的。风力发电并网是完成风力发电到电能供应的必要过程,是实现电能输出的必要环节。并网技术的关键是确保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电力能源的电压和被接入电网的电压在扶智相位频率等方面保持一致,能够保证风力发电并网实施后,整体电能供应的稳定性而目前的风力发电并网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同步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另一种是异步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同步风力发电并网技术主要是将风力发电机和同步发电机相结合,在进行同步发电机的运行中能够有效的输出有功功率,并且能保证为发电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促进周波稳定性提升,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能稳定性。同步风电发力机具有工作效率高,体积小,结构紧凑,成本的可靠性高,维护量小等优点。该发电机的转速平稳负载特性强,周波稳定,发电机组发电电能质量高,这导致同步风力发电机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同步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在整个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同步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中,风速波动明显会造成转子转距出现较大的波动,容易影响发电机组并网调速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在电网和发电机组之间安装变频器的方法避免电力系统无功震荡和步失,有效的提高并网质量。异步风力发电并网技术跟同步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相比,其

电能质量主要控制参数

电能质量主要控制参数 电网频率 我国电力系统的标称频率为50Hz ,GB/T15945-2008 电能质量分析仪(3张)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中规定: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频率偏差限值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偏差限值可以放宽到±0.5Hz,标准中没有说明系统容量大小的界限。在《全国供用电规则》中规定"供电局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及以上者为±0.2HZ;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以下者,为±0.5HZ。实际运行中,从全国各大电力系统运行看都保持在不大于±0.1HZ范围内。 电压偏差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中规定: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土7%;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中规定: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电压不平衡度限值为:电网正常运行时,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低压系统零序电压限值暂不做规定,但各相电压必须满足GB/T 12325的要求。接于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引起该点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一般为1.3%,短时不超过2.6%。 公用电网谐波 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中规定:6~220kV各级公用电网电压(相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5.0%,6~10kV为4.0%,35~66kV 为3.0%,110kV为2.0%;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保证各级电网谐波电压在限值范围内,所以国标规定各级电网谐波源产生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2.6% , 6~10kV为2.2%,35~66kV为1.9%,110kV为1.5%。对220kV 电网及其供电的电力用户参照本标准110kV执行。 波动和闪变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11T17:24:27.8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作者:范勇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数量庞大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城市道路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排水工程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分司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数量庞大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城市道路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排水工程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与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受到城市居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确保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年限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1导言 施工道路排水工程是城市排水管网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经常会出现雨污混流、检查井处污水横流、排水管道位置路面塌陷、污水检查井处恶臭难闻、道路检查井跳车井盖松动缺失等质量问题。现在我们以道路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为导向,分析施工质量问题原因,加大市政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并在施工过程中科学运用,克服各种质量通病,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2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雨污混流现象原因有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未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口竣工后未封堵等;管检查井处污水横流原因主要有使用劣质管材变形、管道回填材料质量不达标压实过程损坏管材、检查井施工不到位等造成管道堵塞排水不畅而漫出路面;排水管道位置路面塌陷原因有管口接头处理不当、回填材料质量不达标、压实不到位造成回填土沉降;污水检查井处恶臭难闻原因有污水检查井及管口连接未密封;道路检查井跳车井盖松动缺失原因有检查井发生变形、检查井下沉、井盖不符合质量要求、井周回填质量不到位等。 3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3.1图纸会审 开工前施工单位组织熟悉设计文件,核对排水工程管材型号规格、坡度、检查井结构、过街横管与市政管线交叉位置高程、槽底软弱地基处理方案,以及与施工区域的相关地质和水文资料。同时对照设计文件查勘新建道路周边既有埋地管线、已建道路排水管网、农排和自然水系情况,尤其是勾头雨污水井高程及排水管道通畅情况、雨水直排口现场情况。将发现的问题汇总上报监理单位,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会议,充分领会设计意图。 3.2材料检验及管理 选购信誉优良企业生产的管材、砖、水泥等材料,必须附带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等资料。材料进场后核对各类材料材质、规格和型号,再进行外观检查,管材不得有破损、裂纹、蜂窝露筋等,然后根据规范标准取样送检,试验合格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注意成品保护,发现材料损坏及时更换。 3.3测量放线 运用BIM技术对新建道路市政管线及检查井进行建模,并做好排水工程相应调整。放线前电脑软件计算道路中线、各个井位坐标、井底及连接管管底高程。施工全过程采用全站仪现场放坐标,水准仪控制高程。首先进行中线测量,在现场测设出起点、终点、路口、渐变点等路线控制点,并设置控制中心桩(用木桩固定,桩顶钉中心钉设定),中线桩点定好坐标和高程,准确放出各个井位及开挖基槽标高,同时方便复核。测量放线关注检查井井底高程;排水管坡度、爬梯井室之间相对位置关系、井盖在路面上的位置。 3.4沟槽开挖 过街横管要与主管道同步施工。沟槽开挖前根据有关部门提供地下管线资料进行探挖勘察,确认管线位置做好警示标记。做好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措施:沟槽外两侧筑小土堆以防地表水进入沟槽;为了保证排水通畅,基槽内开挖先下游后上游,槽内两侧人工挖设排水沟,让积水自行流走;当地下水丰富或排水不畅时在检查井位置设集水井用抽水机抽水,保证干槽施工。管道地基承载力fka≥100Kpa,检查井地基承载力fka≥120Kpa,不满足要求时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处理。 3.5管材安装 下管前仔细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排管自下游向上游,用人工调整管节的标高和轴线,使管子平顺相接,做好两管接口施工质量。特别注意在砼管安装时因挤压而造成管内接口处必有3cm左右砂浆凸出接缝,每安一根管要及时抹平,否则流水不通畅,造成杂物堆积和管道堵塞。管道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不能使管头露出井壁过长或缩进井壁。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上浮的措施,若管道安装完毕后发生管材上浮时应进行管内底高程的复测和外观检测,如发生位移、漂浮、拔口等现象应及时返工处理。 3.6检查井 预制井应在施工准备时联合预制厂家根据设计文件对检查井进行深化设计,确定每个井包含的井室、井圈和井筒调节块等预制节段种类数量;现场精确安装预制井节注意垂直度及密封性:H≤5m时构件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5mm;构件接口处10~15㎜厚1:2水泥砂浆要饱满,内侧原浆勾平缝。预制装配式钢筋砼检查井与管道接口接触面依据管材不同分别处置,砼管应“凿毛”处理,当采用钢管、塑料管、玻璃钢夹砂管等其它管材时,应采用“中介层法”处理。 砖砌井材料必须使用标砖,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天然河砂。砂浆采用1:3水泥砂浆,灰缝保持1cm,砖含水量为10~15%,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2m。井底、井面的标高要准确,井身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砖砌井壁必须灰缝饱满、平整,抹灰应平顺密实,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爬梯设置要符合设计要求,尽量设置在无管道接入的井室方向,自井盖至井室底连续设置,流水面以下应设置脚窝。踏步安装,应随砌随安,调整好踏步夹角,平整度,外露长度,砂浆抹面后7天养护期内不得踩踏步。 检查井设在道路范围内的,井盖高程与设计路面相平。检查井井盖采用具有多防功能的地下设施检查井双层井盖,设置在道路范围内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李林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李林 发表时间:2019-12-27T15:29:16.690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18期作者:李林 [导读] 风力发电是我国电力行业全力发展的新兴行业,因此风力发电技术也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摘要:风力发电是我国电力行业全力发展的新兴行业,因此风力发电技术也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只有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化对国内外先进安全及生产技术的研究,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风电行业的商业化与产业化发展。本文基于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风电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力推动风电生产产业发展对我国能源资源体系建设是有利的,它在促进良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发展的基础之上也为地方综合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渠道。 1风力发电原理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把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进行输出。具体过程是通过风带动风机叶片转动,从而使发电机内部线圈旋转切割磁场,最终产生感应电流,并被储能装置以电能的形式储存起来。通常风力发电机由风轮叶片、低速轴、高速轴、风速仪、塔架、发电机、液压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其中,风轮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根据风向的变化调节风轮方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塔架是连接支撑风轮和发电机的支架,其高度是由周围地势和风轮大小决定的,以确保风轮的正常运行。发电机是将风轮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风机构造中,定义风轮叶片尖端线速度与风速之比为叶尖速比,是风机的重要参量,其大小是影响风机功率系数的重要参数。通过设计风轮的不同翼型和叶片数,可以改变叶尖速比。风机组的功率调节是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手段,其主要方式包括定桨距失速调节、变桨距失速调节和主动失速调节三种。 定桨距失速调节将风机叶片和轮毂固定,叶片顶角不能随风速进行调整,其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强,风机输出功率随风速而变化,因此在低风速下其利用率较低。变桨距调节是通过改变桨距角调整风能的转化效率,尽可能的提高风能转化效率,使风机输出功率保持平稳。主动失速调节是通过叶片主动失速来调节输出功率。当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控;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变桨系统通过增加叶片攻角使叶片失速,从而限制风轮的吸收功率。 2风力发电并网技术 2.1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技术 第一种是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技术,这类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可以将风力发电机组与同步发电机组进行有效的融合,在确保工作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提高风电发电的性能,通过对有关的资料进行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技术可以提高对风能的利用率,提高风能在发电机组中的应用效率。 现阶段,市场上对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技术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这项技术在风能行业中的使用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发电的容量,带动相关的设备工作。除此之外,风速过大会导致发电机组产生过大的波动情况,影响机组的正常工作。为了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技术人员应该将机组之间进行结合,分析电网以及发电机组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的提高电网发电的质量。 2.2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技术 这项技术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并网技术应用不合理很容易产生冲击性的电流,冲击性电流的存在还加大电压,影响电压的安全性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相关的技术人员通过对有关的资料进行查询,提出了两种方法,分别是提高磁路的饱和性能以及增大机组运行的电流。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技术在风力发电行业中的使用可以有效的节省相关的操作流程,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大产生电流的容量。除此之外,电流的输送以及传递也会对风力发电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提高电能的传送效率,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 3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和电能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3.1提升安全性能 为了增强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性,就需要对风电机组展开超速测试,检测超速保护动作、超速通道、超速模块、超速传感器后制动回路的动作情况。同时,还需要对风电机组展开紧急停机测试,测试机械刹车制动、备用电源、顺浆回路等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风力发电机组展开振动试验,检查保护动作、保护通道、保护测量元件等能不能够正常工作,从而确保机组的安全性。 3.2改进控制技术 对于风力发电系统的易干扰、不稳定的问题,一般使用系统模型控制的方式予以解决,但是该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其仅限于某个系统的指定周期使用,难以有效地预防能量转换多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在风场运行的环境下,风电机组由于无人值守,所以对系统的控制有着更高的要求。使用自适应控制器,能够让风电机组在最大的范围内,使用功率系数得到优化。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展开测量,分析控制过程中需要的参数,并利用控制系统展开控制。相比于原有的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性能得到了较好的优化,性能大大增加。它通过构建出准确的数学模型,对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功率展开控制,进而更高效地进行控制,并节约成本。 3.3 提高电能质量 正弦波是电能质量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但是,由于系统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会导致电波的波形产生偏离,从而引发出电能质量问题。对于目前的电能情况来说,有很多城市都存在着电能质量不高的情况,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均会造成影响,所以要加强对电能质量的控制与改善工作的力度。 在对电能质量进行改善的过程中:①要改善电功率因素,使无功就地平衡状态得到有效确保,还需保证供电半径的合理性;②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供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合理配置配电设备与变电之间的安排,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超负荷的情况;③要对调压措施进行合理适当的设置,此过程中应用到的变压器加装有安装静电电容器、载调压装置、同期调试相机或串联不畅等,将以上所提到的措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均可以起到有效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并且,还应对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的用电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查,从人们的用电情况

电能质量技术及控制复习课程

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曾经遇到过诸如下面的一些问题: ?电容补偿装置不能正常运行:电容经常坏,老是烧保险,接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 ?主开关经常跳闸:影响正常生产,损失大把钞票啊… ?收到供电局的电费单一看,其中有一项是功率调整电费,又多花了不少钱,心疼… ?变压器容量不小,负载也不太大,怎么容量还是不够,增容费用很高,又要掏银子… ?电压总是不稳定… ?哪里来的干扰,计算机都不能正常工作… ?日光灯不停的闪烁,镇流器也烧毁了… ?自动控制装置不再听话,经常误动作… ?烧电机… ?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经常出故障… ?供电公司说我们谐波超标,给我们开了一张限期整改通知单… ?上了补偿滤波装置(高压侧),变压器温升怎么还这么高呀… …… 以上这些均由电力质量问题引起,电能是现代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最普遍也最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电能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如果您的配电设备经常出现故障,请您关注电能质量(谐波)问题;如果您的电费单中有功率调整电费,请您关注智能无功补偿技术!

关于电能质量问题 电能可以方便的通过各种不同的用电器方便、高效率、可靠的转换成机械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形式以供消费。 一、理想的电能供应形式 在理想的电力系统中,电能是以单一恒定的频率(50Hz或60Hz)和正弦波形,按规定的电压水平向用户供电,即理想的电能供应形式应满足: ?单一恒定的电网标称频率 50Hz:功率平衡,不中断 ?规定的若干电压等级 配电系统一般为110kV,35kV,10kV,380V/220V ?理想的正弦波形 电压电流同相位,无其他频率成份 ?三相系统的平衡 幅度相同,相位互差120度。 二、实际导致供电模式非理想的因素 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PQ)就是指电能的优劣程度,电能质量问题就是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各种电力问题,即任何出现的电压、电流以及频率偏移导致的用户设备损坏或运行不正常的电能问题。通常导致供电波形不理想的因素为: ?电力供应方的因素 ?设备因素 ?技术因素 ?管理因素 ?电力用户方的因素 ?非线性负荷:如整流器、逆变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变频器、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等; ?冲击性负荷:如电弧炉、轧机等; ?负荷不平衡:如电力机车 ?外在因素:

中南大学新能源与电能质量控制研究所简介

中南大学新能源与电能质量控制研究所简介 一、实验室简介 中南大学新能源与电能质量控制研究所始建于1997年。由危韧勇教授与黄挚雄教授将电机拖动分布式控制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力谐波综合治理合并形成电能质量控制实验室,又于2000年与光伏发电,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相结合发展成今天的新能源与电能质量控制实验室。本实验室从2007年开始派出数名研究人员远赴瑞士,日本,美国等进行研究考察。 实验室目前研究方向为光伏电源系统,微电网系统设计,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打算以后进行便携式谐波检测仪,场站等的研究设计,实现便捷化和智能化。实验室成员多次在国内为著名刊物公开发表论文,参与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鉴定。 二、实验室教学科研实验平台 1.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 THPZZD- 1 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技能实训考核平台是一套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技能实训考核装置,展示了现代电能发出和输送全过程的工作原理。本装置由THLZD - 2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训台简称实训台”、THLZD- 2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控制柜(简称“控制柜”)、无穷大系统和发电机组和三相可调负载箱等组成。 2.电力系统综合监控实验平台 THLDK-2 型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开放式多机电力网络综合实验系统,它是建立在THLZD - 1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的基础之上,将多个实验平台联接成一个复杂多变的电力网络系统,并配置微机监控系统实现电力系统“四遥”功能,还结合教学,提供电力系统潮流系统分析。

本实验平台能反映现代电能的发、输、变、配、用的全过程,充分体现现代电力系统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特点,实现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监视、保护、调度的自动化。此外,本实验平台针对新课程体系,适合创建开放式现代实验室和培训中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和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电力行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电力谐波及FACTS 综合实验台 电力谐波及FACTS 综合实验台是专门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职业院校研制的针对电力谐波产生和综合治理以及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而设计的 教学实验装置。它包含了电气工程基础、DSP 、PLC 、数字信号处理、电力电子技术、谐波检测及补偿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工业控制等诸多技术领域,适合电气类、电工电子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的教学及工程实验,同时也适合于工程技术人员的科研及上岗培训。采用便携式挂件和液晶显示的形式,操作简便,界面友好,能实时查看、管理数据,是一台灵活、高效的实验台。 4.新能源发电及微网综合实验平台 新能源发电及微网综合实验平台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开放式多电源种类的微电网综合实验系统,旨在培养电气类、电工电子类、自动化类等高级人才。它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本试验平台提供微电网控制技术和试验研究,为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同时给学生学习新能源发电技术、分布式发电控制策略等智能电网新技术提供平台支撑。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运行管理与探索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运行管理与探索 电能质量是指通过公用电网供给用户端的交流电能的品质,在现代社会中,电能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能源,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项电能指标若偏离正常水平过大,会给发电、输变电和用电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就是依据科学的标准、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检测方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相应的电能指标、电能参数和试验数据的监督来判断发供电设备的健康水平、运行状况,以发现用电设备或生产过程的异常,从而进行调整或检修维护,达到对事故的超前分析和超前控制,以避免异常事故的发生。因此,做好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管理手段。 标签:电力;电能质量;运行管理 引言: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电厂及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通过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发电厂及整个电网包括频率允许偏差、电压允许偏差、谐波允许指标、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从而有效提高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另外,我們还需要不断摸索新的电能管理方法,科技在发展,设备在更新,只有不断的更新我们的思想,才能便我们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更加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 1.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技术监督必须依法进行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必须依法进行,其首要任务是必须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及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电能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电能质量·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以及本厂根据上级文件制定的的一系列法规、条例、规范、标准、制度等。对电能质量所采取的检测方法,所使用的电能仪器设备,所规定的各项指标,所进行的定期试验、工作等,都必须依据所制定的条例、标准、规范、制度来进行,不能随意减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项目,降低电能指标要求等。标准化工作体系主要指通过以上制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对电力系统频率、供电电压、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等各种电能标准化规范逐条进行研究,分析各种规范要求及我们怎样做,各种电能指标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我们现在还存在什么差距。其次是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差距,我们该如何改进,制定好电能标准化工作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分步骤有序实施。然后是将电能标准化工作与考核挂钩并及时落实到位,这样才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因此,有一个完整的标准化体系,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各项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目标的完成,有一种依法监督的意识,才能使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使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有依法生产和管理的内涵。

公路和桥梁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毛胡俊

公路和桥梁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毛胡俊 发表时间:2019-04-29T13:53:06.8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毛胡俊[导读] 降低施工、维护成本等,所以一定要积极分析工程质量监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科青海大通 8101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公路桥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人民的生活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做好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既能够确保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也能够降低公路桥梁维护管理的难度,对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本文针对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为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发 展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控制对策 引言:由于公路桥梁施工过程较复杂、涉及范围较广,所以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需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监督和管理。如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工程资源的浪费,降低施工、维护成本等,所以一定要积极分析工程质量监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1 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也使得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建设问题受到了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关注。高速公路不仅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并且还能够推动区域之间各方面的交流,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桥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速公路桥梁对于施工建设具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其本身是一项复杂并且系统的工程,同时在其实际的施工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必须要加强对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避免在施工中各种质量问题的发展,影响到整个高速公路工程后期的使用性能以及整体质量。 2 公路桥梁施工中质量管理的弊端2.1 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由于公路桥梁建设十分复杂,且工程庞大,相应的施工材料也是种类繁多体量巨大,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无法做到对施工材料的全面检查,如若只是部分抽查则无法保证建筑材料的整体质量。而要做到全面检查又是困难重重,面对这样的情况,施工单位也只是主抓建设进度,质检人员也只是尽量对各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远不能满足,庞大的质检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个别施工单位为了片面追求自身的利益使用各种方法以次充好,选择低劣的建筑施工材料,严重影响了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偷工减料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公路桥梁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危害了行车安全,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2.2 监管原因 公路桥梁工程的监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公路桥梁建造的知识,还需要接受完整的管理业务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监管经验和管理方法。但是,目前我国公路桥梁质量监管体系中,许多监管人员的管理水平不足、业务能力较低、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导致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公路桥梁建设过程复杂,往往需要同时开展多项施工工序,为了防止遗漏和失误,施工企业一定要健全质量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很多路桥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而是依靠管理人员自身经验监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 2.3 桥梁裂缝 桥梁裂缝是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又或者是处理得不是很好,都有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出现桥梁裂缝的主要原因为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没能很好地控制温度,将会直接引发大量的水化热,而这些热量得不到很好的散发,将会在混凝土中聚集,通过热胀冷缩反应,最终导致裂缝的形成。除此之外,如果预应力在腹板内部较为集中,那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时,极易引发混凝土振捣不到位,这样将会导致桥梁路面出现各种程度的孔洞,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最终导致高速公路桥梁路面出现裂缝。 3 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分析3.1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因此一个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是质量管理的人才保障。因此要对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重点技能培训和质量安全管理教育,将最新的质量安全管理技能及时的教会给工作人员并按照相关技术标准配备一定的检测仪器,以便于在今后的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警醒质量检测,确保施工环节的质量安全,同时也要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充实人才队伍,扩大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使其能够胜任其复杂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同样的施工人员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主体,在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要进行施工人员的强化培训,使其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不自觉的按照相关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公路桥梁的一线施工过程保质保量完成。可见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培训也同样重要。 3.2 加强监督管理 (1)创新公路桥梁施工的管理机制。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工企业要从自身的发展情况出发,组建自己的技术研发队伍。同时要在具体的管理和控制中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机制。(2)施工方要建立自身的质量检测部门,并实时监督和检查其工作流程及规定,这样施工企业从上到下才能足够重视质量管理和控制。同时,质量管理部门要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前、中、后期分别对于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质量隐患发生的几率。监督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处理。(3)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促进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使工作效率更高。计算机能够实现全天候监控,这将大幅度提高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3.3 科学完善工程管理程序为了提高管理效果,需要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程序,在综合考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优化管理模式,确保能够提高工程资源利用率,在工程桥梁当中,需要完善工程的各项管理体制,并且了解施工现场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增强。 3.4 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制度

电能质量的性能指标与改善方法

电能质量的性能指标与改善方法 摘要:介绍了电能质量的相关概念和术语,并对其指标进行了分类,指出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定义和应用领域;重点就国家已颁布的六 个电能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作了分析;并结合实际阐述电能质量的几种改善方法与措施;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介绍了它们的基本组成和原理,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稳态时的电压质量问题;文章还就电能质量技术的改进与提高,提出系统 化综合补偿技术是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治本"途径,以解决动态电能质量问题。得出结论:运用FACTS和电力新技术对电能质量进行系 统地综合补偿,将是电能质量问题研究与开发的方向和有效解决途径。 关键词:电能质量 SVC 动态电能质量综合补偿 1 电能质量概念 电能质量包括四个方面的相关术语和概念:电压质量(Voltagequality)即用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间的偏差(偏差含电压幅值,波形和相位的偏差),反映供电企业向用户供给的电力是否合格;电流质量(Current quality)即对用户取用电流提出恒定频率、正弦波形要求,并使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系统以高功率因数运行,这个定义有助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并降低网损;供电质量(qualityofsupply)包含技术含义和非技术含义两个方面:技术含义有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是指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包括供电企业对用户投诉的反应速度和电力价格等;用电质量(qualityofconsumption)包括电流质量和非技术含义,如用户是否按时、如数缴纳电费等,它反映供用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用电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般地,电能质量的定义:导致用户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偏差。这个定义简单明晰,概括了电能质量问题的成 因和后果。随着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设备与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结构发生改变,即变频装置、电弧炉炼钢、电 气化铁道等非线性、冲击性负荷造成对电能质量的污染与破坏,而电能作为商品,人们会对电能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电能质量已逐渐 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有关电能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电工领域的前沿性课题,有必要对其相关指标与改善措施作讨论和分析。 2 电能质量指标 电能质量指标是电能质量各个方面的具体描述,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定义,参考IEC标准、从电磁现象及相互作用和影响角度考虑 给出的引起干扰的基本现象分类如下: (1)低频传导现象:谐波、间谐波、电压波动、电压与电流不平衡,电压暂降与短时断电,电网频率变化,低频感应电压,交流网络中的直流; (2)低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 (3)高频传导现象:感应连续波电压与电流,单向瞬态、振荡瞬态; (4)高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电磁场(连续波、瞬态); (5)静电放电现象。 对于以上电力系统中的电磁现象,稳态现象可以利用幅值、频率、频谱、调制、缺口深度和面积来描述,非稳态现象可利用上升率、幅值、相位移、持续时间、频谱、频率、发生率、能量强度等描述。 保障电能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的责任,供电企业应保证供给用户的供电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是用户(拥有干扰性负荷)应尽的义务,即用户用电不得危害供电;安全用电;对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电能质量指标国内外大多取95%概率值作为衡量依据,并需指明监测点,这些指标特点也对用电设备性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电气设备不仅应能在规定的标准值之内正常运行,而且应具备承受短时超标运行的能力。 3 电能质量标准 综合新颁布的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和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中低压电能质量标准分5大类13个指标。 (1)频率偏差:包括在互联电网和孤立电网中的两种; (2)电压幅值:慢速电压变化(即电压偏差);快速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暂降(是由于系统故障或干扰造成用户电压短时 间(10ms~lmin)内下降到90%的额定值以下,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会使用户的次品率增大或生产停顿);短时断电(又称电压中断,是由于系统故障跳闸后造成用户电压完全丧失(3min,电压中断使用户生产停顿,甚至混乱);长时断电;暂时工频过电压;瞬态过电压; (3)电压不平衡; (4)电压波形:谐波电压;间谐波电压;(由较大的波动或冲击性非线性负荷引起,如大功率的交一交变频,间谐波的频率不是工频 的整数倍,但其危害等同于整数次谐波)。

336#——电网电能质量控制

新增(无答案) 一、单选题 1.一般用(a)方法来分析不对称系统。 A.对称分量法 B.无功功率法 C.独立分量分析法 D.极大似然估计法 2.三相对称系统表示为在任意时刻,三相电量的瞬时值结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3.电力系统中中枢点的调压方式不包括(C )。 A.逆调压 B.恒调压 C.动态调压 D.顺调压 4.电力系统中的波形畸变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A.直流偏置 B.谐波 C.噪声 D.振荡性瞬变 5.有源电力滤波器通过产生与补偿谐波(b),来抵消非线性负荷产生的谐波电流。 A.形状一致,相位相同 B.形状一致,相位相反 C.形状不同,相位相同 D.形状不同,相位相反 6.动态电压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b)。 A.SVC B.DVR C.APF D.UPFC 7.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一般为(b) A.1% B.2% C.3% D.5% 8.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是基于电力电子(b)的装置。 A.不控器件 B.半控器件 C.全控器件 D.可控器件 9.在谐波分析中经常采用的傅里叶变换属于(b)。 A.时域变换 B.频域变换 C.时频域变换 D.综合分析

变换 10.关于电能质量评估的复杂性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多个质量指标共同作用于一个系统,组合太多 B.电网节点多,电能质量问题具有传播性 C.不同电气设备在不同条件下对电压干扰的敏感度不同 D.电能质量测量仪表精度不够 11.电网()补偿能力不足,电压容易失去稳定性。 A.有功功率 B.无功功率 C.电压 D.视在功率 12.同步调相机的主要缺点不包括(d)。 A.有功功率损耗大 B.维护复杂 C.投资大 D.调节能力不大 13.电能质量问题可以分为变化型和事件型两类,变化型指持续存在而且可能连续变化的情况,事件型指突然出现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列电能质量问题属于事件型的是(d)。 A.电压波动 B.波形畸变 C.电压不平衡 D.电压暂升 二、判断题 1.电压暂降和短时间中断的主要原因是电力系统的故障() 2.功率不是系统设计和运行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3.谐波电压即第h次谐波电压的有效值或其相对于基波电流有效值的百分数(×) 4.电压与有功功率相关,频率与无功功率相关。() 5.当系统频率发生变化时,投入系统运行的所有发电机组都参加频率的一次调整和二次调整。(×) 6.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产生的谐波与日益增长的系统谐波水平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三、综合题 1.什么是电压偏差,电压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软件项目质量控制相关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12-02-21;修回日期:2012-05-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71067);2011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任永昌(1969-),男,教授,博士,从事信息处理二软件工程二软件项目管理等研究三 软件项目质量控制相关技术研究 任永昌,彭一霞,常革新 (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摘一要: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是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工作,有效地实施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是提高软件质量二降低质量成本的重要手段三首先,研究质量控制模型,包括产品二过程和资源三大控制要素,用PDCA 循环表示的质量控制模型结构,并对四个过程八个阶段分别论述;其次,研究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基础二手段二目的三层体系结构;然后,研究质量控制图,包括质量控制图结构,确定控制中心线二控制上线二控制下线的数学公式推导,阐明确定失控点的7条规则;最后,研究质量控制框架,包括控制框架结构和控制框架特点三结果表明,质量控制相关技术,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管理方法和技术支持,是实现软件质量控制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三 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模型;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框架 中图分类号:TP311一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文章编号:1673-629X (2012)10-0143-04 Relevant Techniques Research of Software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REN Yong -chang ,PENG Xia ,CHANG Ge -xi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13,China ) Abstract :Software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is the important work throughout the entire software life cycl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oftware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improving software quality ,reducing the cost of quality.First ,research the quality control model ,including products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of three control elements ,with the quality control model structure that the PDCA cycle expresses ,and elaborates separately to four process eight stages.Secondly ,research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basis ,means and purpose of three -tier architecture.Then ,research the quality control chart ,including quality control chart structure ,to determine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 of control center line ,upper control line ,lower control line ,to clarify the 7rules of the points out of control.Finally ,research the quality control framework ,including the control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rol framework.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researching the quality control relevant techniques ,provide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quality control ,is the effective ways and mean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software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software quality control ;quality control model ;quality control chart ;quality control frame-work 0一引一言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是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工作,是软件项目顺利实施并成功完成的可靠保证三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软件项目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三实现软件项目质量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强软件管理二改善软件开发过程二提高软件质量,已成为软件行业面临的巨大难题三通过软件质量控制,提高软件产品的生产可靠性二降低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本[1]三 高质量的软件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三质量和 成本,是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因素,通过质量控制也能降低项目成本[2]三DonaldReifer 给出软件质 量控制的定义:软件质量控制是一系列验证活动,在一系列的控制活动中采取有效措施,在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监测点上,评估开发出来的阶段性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规范[3]三 质量控制是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文中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三 1一质量控制模型 全面质量控制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现过程三由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 )提出构想,经过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 )的深化和发展,总结出管理学的通用模型,称戴明环,在很多资料上也称为PDCA 循环三 第22卷一第10期2012年10月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计算机技术与发展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Vol.22一No.10 Oct.一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