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培训讲义】公司投资学讲义

【财务培训讲义】公司投资学讲义
【财务培训讲义】公司投资学讲义

【财务培训讲义】公司投资学讲义

投资学讲义

第一章財務管理概論

恐龍蛋遊戲軟體設計公司,前一陣子推出「水滸傳」網路遊戲軟體。這個公司成立迄今已有三年,已推出四個頗受市場歡迎的遊戲軟體,公司預計本年度的營收將達2億元。目前,這家公司資本額為2千萬元,此外,為了籌措營運所需資金,公司準備將自有的廠房及倉庫抵押給銀行以取得4千萬元擔保放款。這家公司還計畫進一步將營業項目擴展到商用以及教育應用軟體的開發設計。為因應這些擴充計劃,公司財務副總經理發現現有的資金籌措方式將不足以應付未來公司對資金的需求。更嚴重的是,公司將立即面臨短期營運現金不足的問題。

這家公司所面臨的幾個問題也正是財務管理這門課所關注的課題:

(1)這家公司的未來投資策略應是什麼?(即,這家公司為何要進入商用及教育應用軟體的開發與生產?)如何評估並選擇最佳的投資計劃?(即,錢怎麼投資?)

(2)一旦選定投資計畫,公司如何籌措投資計畫所需的資金?(即,錢從那裡來?)(3)這家公司日常營運需要多少週轉金?(即,如何管理現金?)

企業選擇最適的投資策略前,必須先確立企業的經營目標。選定後,經營目標的達成須借助投資計畫的評估,選擇以及執行。投資計畫的評估,選擇就是投資決策的範疇。投資決策(或稱資本預算決策,capitalbudgetingdecisions),就是將公司資本支出預算用於購置公司營運所需的固定資產(如:廠房、機器設備)以及無形資產(如:商譽、商標及專利權),而公司經營目標就是追求所購置的資產創造最大的價值且必須大於資本支出。亦即,若企業投資決策的目標是追求所購置的資產所創造的淨價值最大,則企業經營績效勢

必取決於各項投資計畫能為股東創造多少的價值?故企業營運最終的目標就應是追求企業所有人所增加的財富極大。

1.何謂財務管理?

假設朱一決定自行創業成立公司生產CPU專用的散熱風扇。公司設立前,朱一必須聘請會計、財務以及採購管理人員負責採購生產原物料以及財務、人事管理,找到合適的廠房、機器設備,並招募到足夠的工人從事生產。

依財務管理的用語,朱一這些決策已涉及了廠房、機器設備的購置或租賃、存貨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與運用等投資行為。這些投資所需支出等於公司應籌措的金額。假如CPU 散熱專用風扇的銷售狀況如事前的預期,扣除各項成本支出後,所剩餘的就是公司投資所創造的價值。當初朱一所以願意成立公司生產CPU散熱用風扇,無非就是預期到這些投資的活動能為朱一及公司其他股東在未來創造最大的價值。購買廠房、機器、土地或累積存貨或保有現金等於公司資產的增加,這些資產投入公司與營運會為公司未來各期創造收益,這些收益若大於購置資產的支出,就表示投資計畫是值得的。由於未來的收益分屬不同期間,如何將這些收益轉換為同一單位來衡量是評估投資計畫的首要步驟。也就是說,財務管理第一要處理就是時間要素,如此才能給何謂「價值」找答案!為籌措執行投資計劃所需的資金,朱一可借款或發行債券或發行新股,此屬於融資決策(financingdecisions)範疇。一旦決定籌措資金方式將會改變公司負債及股東權益的大小與結構比重。

2.公司資產負債表模型

由前節的例子可以看出,財務管理的重點可分為三部份:應取得哪些資產(投資決策),以何種籌資方式來取得資產(融資政策),如何適當營運管理,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或利益),如何分配這些利益(股利政策)。由於投資與籌措資金的決策都會造成資產、負債與股東權益的變化,而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正是提供一個表現財務管理績效重要資訊來源。

任何時點上,公司資產必須和負債及股東權益總值相等,此為資產負債表最基本的概念。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左邊所列的是在某一特定時點上,公司擁有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fixedassets),屬長期性的資產,如廠房及機器設備是有形的固定資產,另一些則是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商標、商譽以及經營團隊的品質。除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資產項目就是流動資產(currentasset),屬於短期性資產,如:現金、應收帳款及存貨。

公司一旦決定投資計劃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籌措執行這個投資計畫所需的資金。籌資方式則表現在資產負債表的右邊。資產負債表右邊主要的項目有負債(debt)以及股東權益(shareholders’equity)。如同資產一般,負債亦可區分為流動負債(currentdebt),如:應付帳款及一年期以下的貸款或負債以及長期負債(long-termdebt)。而股東權益則是資產價值扣除負債總額的殘值,當資產價值大於負債總額時,股東權益才是正數,這也是為何股東權益屬於股東對公司資產的殘餘價值(資產價值扣除負債)的請求權。一個典型的資產負債表可表現如下:

資產負債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現金、應收帳款、存貨應付帳款

固定資產長期負債

廠房、土地、機器設備

無形資產股東權益

商標、專利、商譽

資產負債表可刻劃出財務管理所關注的四大決策:

(1)資本預算決策:公司應投資多少?購置何種固定資產?

這個問題涉及資產負債表左邊所呈現的價值大小及內涵。資產面所表現的當然

和公司營運與投資有關。在投資、融資、股利及現金管理四大決策中,投資決

策是最重要的一項。投資決策就是公司有限資源用於最有競爭力途徑上,以創

造最大的公司價值,財務管理就是提供一個清楚的概念以及完善的架構,使財

務管理人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依財務管理的用語,資本預算決策(或稱為投

資決策),將決定一家公司的資本支出規模以及所持有的資產組合及內涵。

(2)財務決策:公司如何籌措資本預算所需的資金?

這個問題涉及資本負債表右邊的變動。亦即,財務決策會影響公司的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簡單的說就是反映過去資本預算支出所需資金有多少籌自於發行新股

而有多少籌自於發行債券。

(3)股利政策:公司如何將投資與營運所創造的收益分配給股東?有多少盈餘要以股利方式發放給股東,又有多少要保留在公司。發放愈多給股東固可滿足股東對現金

回饋的要求,但亦會稅負增加的缺點;另一方面,保留盈餘減少會讓公司成長

速度變慢。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點是股利政策的核心。

(3)現金管理:短期營運資金如何管理?

營運過程中,由於營運現金流入與營運現金流出的金額大小及時點經

常不一致,致時而產生不確定性。財務管理人員第三個主要課題就是

對現金流入與流出金額差距以及時點不一致性做最適的管理。依會計

用語,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距即為:

淨營運資本(networkingcapital)?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淨營運資本的變動則反映短期營運資金管理的績效。

3.有價證券與金融市場

籌措投資計畫所需的資本支出的管道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由公司發行有價證券(securities)。這些有價證券亦稱為財務工具(financialinstruments),其價值則決定於發行公司投資與營運所創造出來的價值以及分配方式。一般而言,公司最常用的財務工具為股東權益(equity)和負債(debt)(或稱為股票(stocks)和債券(bonds))。這兩種財務工具最主要的差異在於這兩種財務工具投資報酬與公司價值間的關係,這兩種金融性資產的差異更是現代財務管理最基本的差別。財務管理人員必須了解這兩種財務工具的價值如何決定,以及和公司價值間的關係。如此,才能預估公司發行有價證券所能籌得的資金,也才會知道應何時發行。

股票及債券兩者最大的差異在哪裡?債券最基本的特質在於它是一種在事先確定的時點上對債券持有者給付一定金額的承諾(此即所謂契約),除非債券發行者在給付日時缺乏足

夠現金履行此項承諾(此時,債券發行的公司就處於破產狀態),不然,其承諾金額不受契約條件以外的因素改變所影響。而股東權益則是公司兌現所應支付的承諾後,若仍有剩餘價值,股東對這些殘餘價值的請求權(residualclaims)。現以下圖說明兩者差異:

債券持有人的給付

F

0F公司價值(X)

股東的給付

0FX

由上圖可知,若公司因投資與營運所創造的價值(X)大於公司對債券持有人的承諾(F)(X≧F),其中F為債券持有人應得的給付,而X-F則為股東所得的部分。當X<F 時,X為債券持有者實得的給付,此時,股東所得的部分為0。由此可知,債券和股票的價值皆取決於公司投資、經營所創造的價值,但決定方式則大不相同。債券和股票雖皆屬於或有型請求權(contingentclaim)的有價證券,但或有關係則大不相同。

由於企業最主要的籌資管道來自於發行有價證券(股票及債券),有價證券交易的場所稱之為金融市場(financialmarket),金融市場依交易標的不同分為貨幣市場(moneymarket)以及資本市場(capitalmarket),一個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對資本市場及貨幣市場的制度與運作有充分了解。如此,才能充分運用資本市場及貨幣市場為

企業籌集營運及投資所需資金。

4.資本結構與股利政策

資本預算決策將影響到公司資產價值與內涵。若我們將公司投資與營運所創造的價值想成一個派餅(pie),一個公司資本預算決策愈正確且執行愈有績效,所產生的派餅就愈大。

另一方面,執行這些資本預算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以支應必須的資本支出,公司籌資的方式就決定未來的派餅如何切分。參予切分派餅有兩種人:公司所發行各種債券的持有人稱為公司債權人,而股票的持有人稱為公司股東。公司過去各項投資計劃的籌資方式決定了公司的資本結構(capitalstructure)。舉例說,若公司改變某一投資計畫籌措資本支出的方式,改以發行較多的債券以及較少的股票,此項決定將改變公司的資本結構。

由於前節資產負債表左右兩邊的金額必須相等可知:V=B+E,式中V是公司的資產價值,此決定於公司的資本預算的決策與執行績效,B為負債總值,而E表示股東權益的價值。資本結構可用於B/E的比率表現。在上面例子中,該特定計劃的籌措方式會讓B/E比率下降。

股利發放水準以及發放方式決定公司資本結構。所以,一個完整的財務決策必須將股利政策(dividendpolicy)納入考量。股利政策包括現金股利、股票股利的發放和庫藏股的買回。股利發放水準同時還影響到公司保留盈餘的金額。如果公司或廠商保留大部分的稅後盈餘,此固然讓股東所取得的股利減少;保留盈餘增加,公司在籌措資本支出財源時,依賴外來資金的程度會降低,由於兩者之間存在抵換(trade-off)關係,因此公司或廠商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決定股利發放水準以及方式。

5.財務管理人員的角色

公司的財務管理多由財務副總理、財務長(chieffinancialofficer,CFO)或財務經理主導。下圖所表現的是一個公司正常投資與營運(箭頭表示現金流向),其中有那些活動是屬於財務管理人的工作執掌範圍?

發行有價證券(1)

投資決策(2)金融市場

流動資產保留盈餘(5)流動負債

固定資產長期負債

營運現金收益(3)股利及債務支出(6)股東權益

繳納稅款(4)

政府

由於公司投資與營運最高目標視為股東或公司所有人創造出最大價值,財務管理人工作則是藉投資融資、股利與現金管理四大決策來協助公司達到上述目標。依此,上圖中除了(3)營運現金收益外,皆屬於財務管理人的工作內涵為:

(1)發行有價證券:融資決策(financingdecision)

(2)公司的資產投資:投資決策或資本預算決策(capitalbudgetingdecision)(3)公司向政府繳納各項稅款:租稅政策(taxpolicy)

(4)保留盈餘用於公司未來的投資:股利政策(dividendpolicy)

(5)股利政策及債務支出:債還本金、利息與支付股利。

6.企業組織型態

所有企業都面對錢怎麼投資(投資決策或資本預算決策)以及錢從哪裡來(融資決策)兩大決策。但這兩個問題在公司型態中要比其他組織型態的企業要來得複雜。由於本書重點置於公司財務決策的討論,有必要先說明公司如何組成,公司和其他型態的企業組織,如:獨資、合夥有何差別。

最簡單的企業組織就是獨資企業(soleproprietor),出資人只有一個人,她必須擔負所有的費用,但也保有所有的稅後盈餘。獨資企業的出資人負有「無限債務責任」(unlimitedliability),也就是說,出資人必須對獨資企業因投資與經營所發生的債務負責。如果出資人為獨資企業因投資或營運的需要而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款時,一旦獨資企業無法清償債務時,出資人必須承擔所有的債務。

另一種企業組織型態稱之為合夥企業(partnership)。合夥企業是由不同合夥人將資金或個人專業知識投入企業的投資與經營。合夥企業成立之前合夥人之間必須先完成合夥協議,協議中明訂各項重大決策如何形成以及盈餘應如何分配。合夥人和獨資人一樣,都負有「無限債務責任」。一旦合夥企業破產,所有合夥人必須承受合夥企業所有的債務。許多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或聯合診所都是合夥企業的組織型態。

不少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隨著業務擴展,大多轉變為公司的組織型態。公司和獨資或合夥企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公司屬獨立的法人。公司的組成必須有公司組織章程,其中明定企業成立的目的,可發行多少股數,董事會如何組成。且組織章程必須符合公司法以及其

他相關法律規範。由於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她可以向金融機構借款或發行公司債,可成為原告者或被告者,必須支付公司所得稅(只是不能和其他自然人一樣享有投票權)。同時,公司若為股份有限公司,她僅負擔「有限債務責任」,亦即,公司股東不必對公司債務負起個人責任。舉例說,你是某公司的眾多股東之一,該公司一旦破產或倒閉,你不必為公司債務而需拿出更多的錢來清償債務,你的損失最多只是你所持有股權。

公司股東雖然是公司所有人,但多不直接負責營運。股東經過投票選出董事會成員,當然董事會成員可以是公司經營階層,但董事會的職責在於任命公司經營決策階層並代表股東監督公司的營運狀況以及經營階層的績效。

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是公司最重要特徵之一,而其他企業組織型態,如:獨資或合夥企業,則是經營權和所有權合二為一。經營權與所有權這種分離可讓公司的經營更有彈性、投資、融資以及股利等重大財務決策更具持續性。由於公司股東可隨時在次級市場買賣股票時,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可讓公司的經營不太受到這些股權移轉的影響。同樣的,公司經營決策階層的更替亦不會直接且立即影響公司的營運。

6.1公司經營的目標

什麼是公司經營的最終目標?一般的答案大多由以下角度切入:由於股東擁有並控制公司,所以公司的經營階層應以股東權益的立場來形成並執行各項決策。順著這個觀點,公司經營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為股東創造最多的財富。

然而,股東持有公司的股票並不必然就能直接控制這家公司!股東縱使擁有一家公司,只要他們沒有實際參與公司營運,還是無法實際而有效控制公司的經營。在所有權

和經營權分離情形下,為了要讓公司的經營階層所做的財務決策能符合股東的利益,股東有必要設計一套有效的監督機制,並藉著和經營者簽訂契約,規範經營者的行為讓她們所做的決策符合股東的利益。此即,所謂的「契約論」。

6.2契約論與代理人成本

「契約論」將公司定義為擁有各種不同契約的組合體,而其中最重要的契約就是股東對公司殘餘價值的請求權(即,股東權益)。這個契約亦規範出當事人—代理人的關係(principal-agentrelationship),公司的經營階層可視為代理人(agent),而公司股東則是當事人(principal)。由於代理人是公司實際經營者,當事人對公司殘餘價值的請求權會受代理人經營績效的影響。假設代理人及當事人決策皆以追求自身的利益為投資或營運的目標(或決策標的)。若股東和經營階層決策標的是相同的,追求股東權益極大亦成為公司經營階層的決策標的。此時,股東就不必設計誘因機制來了解或監督經營階層的績效。只有當公司股東的利益和經營階層的利益有所衝突時,才會出現所謂代理問題(agencyproblem)。公司股東希望藉誘因或監督機制讓公司經營階層的決策不致與其利益悖離太遠或與其利益有太大的衝突。此時,公司股東往往以契約的形式設計有效的誘因機制。公司經營藉此機制的導引使公司經營階層的決策符合股東的利益;而公司股東只要定期監督公司經營階層的經營績效即可。

一般而言,以契約形式來維護股東利益不僅複雜而且成本很高,這些成本統稱為代理成本(agencycost)。代理成本包括:股東監督成本以及執行誘因機制(即執行契約)所需的成本。由於公司股東所設計的契約係以追求股東財富極大為目標,所以,一個設

計良好的誘因機制當然會讓公司經營階層亦以追求股東財富極大為其投資與營運的目標。但是,不論誘因機制設計的如何完善,上述代理問題不可能完全解決。實際執行的結果往往是當事人付出代理成本後,公司資產價值雖有增加,但實際取得的殘餘價值卻反而減少,此殘餘價值的減少則可視為當事人因為代理人行為有所偏離其利益所產生的財富損失。

6.3經營階層的目標

公司經營階層的目標和股東所追求的目標若不一致時,公司經營階層所追求的目標又是什麼?O.Williamson教授於1963年曾提出「支出偏好」(expenditurepreference)假說,他認為公司經營階層偏好增加公司的支出費用以增加或創造經營階層所追求的價值,舉例說,公司所提供的主管座車愈高級,辦公房舍的面積愈大和內部裝璜擺設愈豪華,以及辦公地點愈佳,就愈能凸顯經營階層的身份與價值,但這些支出卻對股東權益無正面助益。

另一方面,G.Donaldson教授在對數家大型公司的經營高層進行一系列深度訪談後,歸納出公司經營階層所追求的價值背後有兩種動機:

(1)經營階層求生動機。不少經營階層認為唯有掌握足夠的資源才能避

免該公司倒閉。

(2)財務獨立自主動機。不少公司經營階層追求其決策不受干擾的空間愈大愈好,造成經營階層不太願意發行新股以籌措資金,寧願依賴公司自有資金。

基於以上兩個動機,G.Donaldson認為公司經營階層所追求的價值是公司的財富

極大。公司財富係指公司經營階層能有效控制的財富,此和股東財富(即股東權益)不盡相同。公司財富和公司資產的大小以及資產成長速度卻有密切關聯。從第三節中的資產負債表亦可清楚看出,公司資產的增加並不必然等於股東權益的增加。事實上,經營階層基於財務獨立自主的動機,往往偏好以舉借方式來取得公司的資產,所以,公司資產的成長並不必然造成股東權益的增加。

6.4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

有些人認為上市或上櫃公司股東人數眾多且股權分散情形下,股東將無法有效控制公司的投資與營運。一般而言,歐美大型公司股權分散程度又較台灣更為顯著。公司股權可以在次級市場移轉,造成不少大型公司出現股權分散以及股東人數眾多的現象,此時到底誰真正在控制公司投資與營運?

不少人看到股權分散就認為公司經營階層會因而忽視公司股東權益。雖然,為數眾多的股東對公司經營根本沒有任何控制權,但公司股東還是能透過誘因機制的設計讓公司經營管理階層的決策不致過於偏離大多數股東權益。其中常用的誘因機制有:(1)股東透過投票權的行使選出董監事。由於董事會是公司投資與經營

決策單位,所以,股東也就能透過投票間接控制公司的經營。

(2)與公司經營階層訂定各種契約,如配發股票、股票選擇權,藉此讓

經營階層有誘因去選擇並執行和追求股東權益極大的投資與營運方向。(3)一旦公司經營績效不佳導致公司股票價格低落,此時這家公司極易

成為其他公司或投資人併購的對象。一但公司被併購,公司高階經營階層將是

被撤換的首要目標。被併購的結果若會造成經營階層的失業,則失業將對公司

經營階層產生壓力。此時,經營階層決策時當然會放在提高公司股票的價格,

股價上升自然公司股東的財富就會跟著增加。

(4)管理人的市場競爭亦會迫使公司經營階層必須依創造股東價值的

方向思考並選擇政策,否則,他們就會成為被裁撤的對象。另一方面,許多公

司願意以高薪挖角,表示這些公司亦以經營階層能為股東創造多少價值來計算

他們的薪資。所以,被挖角的誘因亦能促使經營階層努力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

值。

縱使股東人數眾多,股權分散,股東還是能有效地控制公司,讓經營階層依增加或創造股東權益的目標從事投資與經營。而許多實證研究亦支持這個假說,當然,我們仍可看到公司經營階層的目標凌駕股東利益之上,但此應非常態。故本書將假設公司投資與營運的目標是追求公司股東權益極大。

7.金融市場的功能

公司主要發行股票以及債券以籌措資本支出所需資金。債券是公司承諾給

付公司借款金額、時間及方式的契約型債務,而股票則是投資人對公司殘餘價

值的請求權。股票分為普通股及優先股。股票和債券最大不同處在於股票不是

契約型請求權,僅對公司現金流量或資產殘餘價值有請求權。公司發行股票或

債券後,這些有價證券就在金融市場交易。

資本市場依交易標的期限不同可分為貨幣市場及資本市場。貨幣市場主要交易的為一

年期以下的有價證券,而資本市場係以一年期以上的有價證券為主要交易標的。金融市場依功能可區分為初級市場(primarymarket)以及次級市場(secondarymarket)。初級市場主要是政府及公司發行新股或債券的交易地點。公司在發行新股或債券主要採公開承購或標售以及私人圈售。次級市場主要係以經銷商(或經紀人)為主所形成次序市場。經銷商會對交易標的持有掛出買進賣出價格,已買進或賣出債券作為存貨,然後再賣出買進賺取差價。由於她們持有存貨,她們就必須自負風險。由此可知,經銷商(或經紀人)在交易中係屬當事人。而股票集中市場則是由許多代理商組成,代理商在交易過程僅擔任中介撮合的角色,代理商並不能持有存貨,她僅是代表客戶的出價尋找買主以賺取手續費而已。

CaseStudy:高雄捷運公司BOT財務規劃。

第二章投資決策與淨現值概念

實質投資計畫(realinvestmentplan)其收益就是以資本支出購置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現金流入(cashinflow)1。金融性投資(financialinvestment)其收益就是持有有價證券所取得的現金流入。無論投資屬性為何,現金流入對公司或投資者而言都是一種所得。而投資決策是財務管理中最重要的決策,其目標就是創造最大的價值。本章首要討論就是個別投資者或公司如何選擇實質投資計畫,而判定標準在於投資計畫能否為個別投資者或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

公司或個人的資本支出或持有有價證券所做的支出屬於現金流出(cashoutflow)。1實質性投資可稱為非金融性投資。

並非所有公司或投資者其各期現金流入都必然等於現金流出。設想資本市場不存在時,公司或投資者為解決現金流入與現金流出數量不一致的問題,她們只有努力地去尋找與其借貸條件(借貸金額以及借貸利率)完全吻合的公司或投資者。要找到條件完全吻合的借貸對象不是所費時間太長就是成本太高,公司或投資者最後只好放棄投資或儲蓄機會。公司或投資者一旦無法藉資本市場來籌措其消費或投資所需的財源以至於必須改變消費型態或取消投資計劃,這對整個經濟體系的消費與投資活動將造成極大的影響。本章亦將討論公司及投資者如何透過資本市場解決現金流出與流入數量不一致的問題外2。

1.資本市場經濟體系

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功能在於提昇公司或投資者借貸的便利性。設想一個經濟體系只有朱一及黃朝兩個人,這兩人的當期所得皆為10萬元。朱一相對地來說是一個較有耐心且願意等待的人,本期他只想消費5萬元,將剩餘的5萬元存起來。黃朝正好相反,她是一個較無耐心的人,本期計劃消費15萬元。依經濟學術語,這兩個人因有不同的跨期消費偏好,消費選擇自然不會相同。

由這兩人的消費型態來看,朱一想貸出本期未用於消費的所得,而黃朝則想借入以支應所得不足的部分。她們若達成以下借貸的協議:朱一在本期借給黃朝5萬元,下一期黃朝償還55,000元給朱一。上述借貸協議可用以下的現金流量圖(cashflowchart)表示:

朱一:

現金流入55,000元

2本章將金融市場(financial market)和資本市場(capital market)視為相同,而交互使用。

01

現金流出–50,000元

黃朝:

現金流入50,000元

01

現金流出-55,000元

現金流量圖最大作用在於表現各期現金流出(入)的金額,圖中現金流入以正數表示而現金流出以負數表示。依上述協議,黃朝向朱一借款的年利率:

55,000元-50,000元

10%=×100,

50,000元

黃朝下期付給朱一55,000元包含兩個部分:還本支出(principalrepayment)50,000元以及利息支出(interestpayments)5,000元。由於朱一和黃朝同意上述條件,雙方就完成借貸程序。同時,亦創造出一個新的財務工具,稱為借據(IOU)。借據上載明朱一在下一期將此借據出示給黃朝時,黃朝就應依約付給朱一55,000元。朱一在此借貸關係中,屬資金貸出者(lender),黃朝稱為資金借入者(borrower)。借貸雙方可透過這個財務工具來調整她們的跨期消費選擇。然而,經濟個體是否很容易就可找到條件完全符合(包括借貸金額、利率以及借款期限)的借貸對方?

1.1資金供需平衡

只要資金借入者不在乎還本付息的對象,資金貸出者亦不在乎手中持有的借據由誰發行,我們就可將IOU上借貸雙方的名字塗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本記帳簿。這本帳簿上記載著朱一本期貸出50,000元,而黃朝本期借入50,000元,然後再記載借款到期期限以及利率。這些借貸記錄的工作可以自己做,亦可委由專人做。一旦利用帳簿記錄所有借貸行為,借貸雙方就不需要面對面洽商借貸條件,她們只需要和記帳者從事借貸即可,這本帳簿可以記載數百個乃至數千個借貸交易,記帳者分別成為資金借入者和資金貸出者的交易對象後,資金借入者和資金貸出者間就不須再碰面,這個記帳者就逐漸發展成為金融中介機構(financialintermediary)。

金融中介機構的形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銀行。存款戶將錢存入銀行(即存款戶將錢借給銀行),而銀行再將這些錢貸給需求資金的公司或個人。存款決定資金的供給,而放款決定資金的需求。過去,大部分個人或公司都藉此管道取得消費與投資所需的資金,由此種管道取得所需資金稱為間接金融(indirectfinance)。金融自由化後,資金除了透過間接金融的管道取得外,亦開始透過直接金融(directfinance)管道取得。直接金融最佳例子,就是由公司發行公司債或新股。不論是記帳者處理或供需雙方自行處理借貸,資本市場能夠運作的前提必須是資金供需平衡,即所謂的市場結清條件(marketclearingcondition)。

1.2市場結清條件

資金借入者希望借到金額的總和(即資金總需求)若遠大於貸出者所願意提供的金額(即資金總供給)時,表示目前利率偏低。讓資金供需達到平衡的機制很多,其中一種機制是

不調整利率而採數量分配,在資金需求大於供給時,將金額較少的資金供給數量依一定方式分配給資金需求者;另一種機制,則是透過利率調整(價格調整機制)達到供需平衡。

如何透過價格調整機制讓資金供需達到平衡呢?設想在目前的利率水準下,資金供給者想要貸出金額大於資金需求金額。金融中介機構(或記帳者)通知資金供給者林金,她無法貸出其所想貸出的金額,只能貸出想貸出金額的一半。林金聽到這個消息後,當然不會滿意。林金原想貸出100萬元,而今只能貸出50萬元。在15%利率水準下,利息收入只有7.5萬元。除了不滿意外,她亦可自行到市場找尋想借入100萬元的人。假設最後找到許根。她原本計劃以15%利率水準借入100萬元。下一期,除了要償付的100萬本金外,許根還要支付15萬元的利息:

15萬元=15%×100萬元。

為了爭取這筆生意,林金提出以14%的利率借給許根100萬元。此時,許根的利息支出變為:

14萬元=14%×100萬元。

許根的利息負擔減輕1萬元,而林金的利息收入增加6.5萬元(6.5萬元=14萬元-7.5萬元)。這個方案當然會讓雙方滿意:林金貸出她想貸出的100萬元,且利息所得又多了6.5萬元;許根除了借到她想借入的金額外,還可減少1萬元的利息支出。林金與許根一旦完成這項交易,金融中介機構(或記帳者)將會少了許根這個客戶。原因很簡單,沒有人願意負擔較高的利息。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知识 点总结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财务管理》对于大多数学文科的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一门课程,复杂的公式让人一看头就不由自主的疼起来了。但头疼了半天,内容还是要学的,否则就拿不到梦寐以求的中级职称。因此,在这里建议大家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点游戏心态,把这门课程在某种角度上当成数字游戏。那就让我们从第一章开始游戏吧! 首先,在系统学习财务管理之前,大家要知道什么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有两层含义: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 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都能归结为下述四种活动中的一种: 1、投资活动。通俗的讲,就是怎么样让钱生钱(包括直接产生和间接产生)。因为资金的世界是不搞计划生育的,所以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企业来说是多多益善。该活动有两种理解: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投资活动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即内部使用资金)。狭义的投资活动仅指对外投资。教材所采用的是广义投资的概念。该活动在第四、第五章讲述。 2、资金营运活动。企业在平凡的日子里主要还是和资金营运活动打交道,该活动对企业的总体要求只有一个:精打细算。该活动在第六章讲述。 3、筹资活动。企业所有的资产不外乎两个来源:所有者投入(即权益资金)和负债(即债务资金)。该活动在第七、第八章讲述。

4、资金分配活动。到了该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这时就有一个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如何权衡的问题,这就是资金分配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该活动在第九章讲述。 至于八大财务关系及五大财务管理环节,只要是认识中国字,并能把教材上的内容认认真真的看一遍,这些内容也就OK了。 财务管理忙活了半天,目的是什么,这就牵扯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一开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后来发现它是个满身缺点的“坏孩子”,其主要缺点有四: 1、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2、没有反映利润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 4、有导致企业鼠目寸光的危险。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反映了利润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但上一个“坏孩子”的其余三个缺点仍未克服,因此人们对这个“孩子”并不满意。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每股收益最大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人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孩子”,那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它克服了“ 坏孩子”身上所有的缺点。它不仅受到企业家的青睐,也受到了教材的青睐(教材所采用的观点就是“好孩子”),忙活了半天,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然,这个“好孩子”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法人

企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企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了解财务管理的运作基础,基本看懂财务报表,为经营和管理更好服务 培训内容:财务基础知识 企业法知识 税法知识 会计电算化简述 培训对象: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包括仓管员、业务员、采购员、各部门文员) 培训方式:白话化培训,由于财务知识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为了避免听课者打瞌睡,尽量用白话,不用专业术语。

财务基础知识(怎样读财务报告) 看样张: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略) 税务报表和财务报表不同(附部分样张)

会计要素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几个主要原则 会计要素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就收款 存货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其他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略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费收入 租赁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汇况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利润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的相关规定 原始凭证(Source documents) 也称单据。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的证明文件。如:销货发票、收货单、支票存根等。 分类 按来源: 外来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凭证,如发票、送货单等 自制原始凭证是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交易、事项时所填制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入库单等 按用途: 通知凭证是要求、指示或命令企业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凭证,如罚款

企业财务管理培训课程实施方案

企业财务管理培训课程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第一部分:课程大纲 企业财务管理培训 培训背景:——欢迎进入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的《企业财务管理培训》部分讲程,此培训使学员们领悟到:着重阐述企业资金筹集、投资、营运、分配及业绩分析考核等方面的管理理论,结合实例,十分注意正确性、及时性和实用性,力求做到内容新颖、科学规范、富有特色。 谭小芳老师的《企业财务管理培训》部分程主要内容概括: 第一部分财务管理概论 第一讲财务管理的涵义和作用 第二讲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第三讲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和环境 第四讲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第二部分筹集资金管理 第一讲筹集权益资金 第二讲筹集借人资金 第三讲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 第三部分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讲营运资金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讲货币资金管理 第三讲应收账款管理 第四讲存货管理 第五讲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四部分非流动资产管理 第一讲固定资产管理 第二讲无形资产管理 第三讲其他资产管理

第五部分对外投资管理 第一讲对外投资概述 第二讲有价证券投资管理 第三讲对其他单位投资管理 第六部分成本费用管理 第一讲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第二讲成本费用管理的内容 第三讲成本费用预测 第四讲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第七部分收入、利润和利润分配的管理 第一讲收入管理 第二讲利润管理 第三讲利润分配的管理 第八部分外汇业务管理 第一讲外汇业务管理的意义 第二讲外汇管理的体制改革 第三讲企业外币兑换和折算 第九部分国有资产管理与企业清算 第十部分财务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培训总 专业经历: 第二部分:讲师背景介绍著名商业财经学者 亚太地区十大金牌讲师 北京营销学会高级讲师 科特勒营销学院的名誉教授

财务知识讲座讲课稿.docx

财务知识讲座讲课稿 财务知识讲座讲课稿 第一讲、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因为跟钱财打交道,是公认的 " 高危职业 " ,如何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今天首先我想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探讨会计的职业道德。我们这里所提的会计职业是泛指所有的财务工作,会计人员也是泛指所有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不光是会计也包括出纳、稽核、票据管理、资产管理等有关人员。 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人们自身所具有的能够体现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是根据会计的职业特征,对会计人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会计行为的道德要求。我国对会计人员职道德的要求已经写进了会计的根本大法里面,在 1999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 三十九条规定: " 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 " 我国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准则。包括:真 实性、忠诚性、正义感、搞好服务、熟悉法规、保守秘密、开拓创新。简单来讲 1、真实性就是要求会计

人员如实记录、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 2、忠诚性,忠诚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要忠心耿 耿尽心尽力,其二是要诚实,实事求是,也就是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完成管理当局所委托的责任,如 实反映经济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3、正义感,我们所说的财务人员应具备的忠诚性并不是丧失人格和原则、任凭摆布,而应该是在坚持客观、 公正的原则上,以单位的根本利益为重。对于管理当 局为了自身的利益,故意操纵利润,甚至进行违法违 规的行为,会计人员不能坐视不理,更不能参与牟利,应有正义感,不畏强权,勇于直言,披露真实信息; 4、搞好服务,是由会计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及业务活动都比较熟悉,并掌握着大量的经济信息,因此会计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己职业的优势,积极做好会计决策,并参与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为领导当好参谋。 5、熟悉法规,有些人将财务工作看作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这是不全面不正确的。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工作每时每刻、一收一支都体现出法规性和政策性,每一环节和每一笔会计业务都要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来办理,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和理解将直接影响到财务工作的质量。现实工作中就我们公安部门的业务来打个简单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培训-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建筑企业管理中财务工作的特点和作用 (一)建筑企业财务工作的特点 不同行业的财务管理的特点是由所在的行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所决定的。我们建筑企业首先要在工程中标后,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必须要签订施工合同,合同是我们各项工作开展的责任界定、权益保障和唯一依据(补充协议、设计变更、签证等等都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或者叫补充性资料),合同的内容有国家、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如铁路、航空、港口等等部门严格规定的通用条款,也有各投资商与建筑企业约定的专门适用于所要施工的工程项目的专用条款,建筑企业要严格按照合同施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保证按期完工,对建筑物的竣工验收也有严格要求,需要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只有验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一般建筑施工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成本策划、备料计划、施工组织设计、临设施工等等)、施工阶段和完工验收结算阶段,从这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一般建筑施工流动性比较大,施工要看施工地点,工程只有一次,不会重复,工程周期要看工期的要求。这三个特点总结来看就是:流动性、单件性和周期性,这三个特点也是建筑企业财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三点。 建筑企业会计是一个行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建筑企业会计主要完成建筑产品的财务核算与监督工作,是一个建筑工程价值的表

现。一个工程的进展和成果可以从很多方面去体现:比如施工现场,工程的形象进度、进展结果以及质量好坏,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在现场一览无余;比如会计工作中账表数据的体现,从数字和价值方面对施工进度和成果进行抽象的概括;比如我们一直着重强调的项目前期的整体策划,其实也是一种工程进展的抽象概括,是在施工开始前就把整个施工过程在书面上进行一个完整演示,从中发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便于施工过程中提前预控解决。这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在于:策划是事前的,施工现场是过程中的,而会计工作的数据体现则是事后的,也就是既成事实的,是最终成果的体现,必须保证是合法、真实、合理的体现,因此核算和监督两个职能必须充分发挥,体现出盈亏的结果和原因。 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建筑企业会计工作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1、分级核算。会计核算是为了直接反映对施工生产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企业可以实时了解工程的各项成本费用,是否有超额支付的情况,监督施工中工、料、机等的发生或消耗,使会计核算更好地指导工程施工中的各项费用。但是建筑施工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大,施工地点不会长期固定,施工生产相对分散,这样就不利于会计核算的集中办公。为避免集中核算不方便施工生产的问题,一般采取分级核算,保证施工生产和会计核算不脱节。 2、施工订单成本计算。施工中会有很多的订单(分供合同),要求对每一项订单进行成本核算,尽可能使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相符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 张廷新 张廷新,聊城大学副教授,会计系主任。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财税专业,后又在财政部财科所研究生部脱产进修学习财政专业财政与企业财务方向硕士学位课程;主要研究财务管理和会计理论,曾经主持校科研基金项目一项,主研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和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参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项,合作出版著作3部,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20余篇;获得了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3项。讲授过“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会计理论专题”等课程,曾从事聊城市农业发展银行财务分析、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会计人员教育、鲁西化工集团财务人员、滕州市中小学会计人员等培训工作。 财务管理培训:着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重点搞好财务基础管理、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风险及防范、企业内控管理和企业税务筹划、信息化应用、新型融资工具等。 财务基础知识及财务预算;如何降低和规避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您能否透过看似枯燥的财务报表预测出新的商机,识别潜在的风险,把握稍纵即逝的决策良机吗? -- 如果没有,您应该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为您的企业今后赢得更多利润奠定基础。

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经理,您能否依据本部门的成本和效益的数字变化,找出潜在规律,为企业决策者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吗? -- 如果没有,您应该通过我们专家的言传身教,大大提升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和地位。

目录 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 (1) 第二章企业风险的评审技术 (1) 第三章财务风险概述 (2) 第四章企业筹资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4) 第五章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5) 第六章信用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7) 第七章收益分配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9) 第八章构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0)

财务会计知识培训课件

财务会计知识培训课件 会计基础知识 【课程要求】 1.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简单历史过程; 2.熟悉会计信息、会计领域、会计功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握会计的定义、会计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方法. 4.结合经营实际情况,学习票据的定义、使用、背书等 5.了解发票的重要性,学习发票真伪的鉴定方法

目录 第一章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3) 第二章会计信息与会计目标 (6) 第一节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7) 第二节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8) 第三节会计目标 (9) 第三章会计领域与会计功能 (9) 第一节会计领域 (9) 第二节会计功能 (10) 第四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10) 第五章票据 (13) 第一节了解票据 (13) 第二节票据概述 (14) 1.票据的概念 (14) 2.票据的特征 (14) 3.票据的种类 (15) 第三节发票 (20) 1.发票真伪查询 (20) 2.发票的种类与使用范围 (21) 3.发票分为 (21) 4.普通发票的开具规定 (22) 5.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规定 (22)

第一章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有人称会计为“账房先生”,也有人称“管钱的”;现在大多数人还是认为会计就是算算账,出出报表、收钱付钱,这些观念对,也不对,上面这些都只是会计的一个很小的方面,更是财务管理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下面就由我向大家讲讲会计的家谱以及基础的,与大家相关的会计知识。 会计历史悠久,有多悠久,有考证的历史就有三千年左右,呵呵,大家放心,我讲的时间没有三千年。 1.为什么要产生会计? 其实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产生的,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一方面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要发生劳动耗费,包括人力,物力的耗费。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做到所得大于所费,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就必须在不断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采用一定方法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这就产生了会计。可见,会计的产生与加强经济管理,追求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也可以说,千业的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也是为生产部门、其他管理部门服务的部门。 2.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有三千历史,怎么说呢,详细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也批不了这么多的夜班费,呵呵。一般来说会计先后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会计,当然仍是我们中国老祖宗创造的,会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的方法。在西汉还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书”的账册,

财务会计培训资料

四、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 (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金额的确定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遇到出售、对外投资、抵偿债务等处置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销。 注意: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账面价值随之减少,其后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额、摊销额必须重新计算(扣除净残值)。 【例题9】某企业2007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存在减值迹象,经测试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账面价值应为()万元。(2009年考题) A.120 B.160 C.180 D.182 【答案】 A 【解析】确定减值之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200-20)/10=182(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120万元,因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62万元,减值以后固定资产应该按照可收回金额120万元确认账面价值。或者: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已提减值准备=200-18-62=120。因此本题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账面价值应为120万元。 专题四: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 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二、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现金折扣一般用符号“折扣率/付款期限”表示,例如,“2/10,1/20,N/30”表示:适用于赊销。 企业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在计算现金折扣时,还应特别注意:销售方是按不包含增值税的价款提供现金折扣,还是按包含增值税的价款提供现金折扣,两种情况下购买方享有的折扣金额不同。(看清题目给出的条件)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内容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内容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 张廷新 张廷新,聊城大学副教授~会计系主任。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财税专业~后又在财政部财科所研究生部脱产进修学习财政专业财政与企业财务方向硕士学位课程,主要研究财务管理和会计理论~曾经主持校科研基金项目一项~主研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和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参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项~合作出版著作3部~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20余篇,获得了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3项。讲授过“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会计理论专题”等课程,曾从事聊城市农业发展银行财务分析、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会计人员教育、鲁西化工集团财务人员、滕州市中小学会计人员等培训工作。 财务管理培训:着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重点搞好财务基础管理、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风险及防范、企业内控管理和企业税务筹划、信息化应用、新型融资工具等。 财务基础知识及财务预算;如何降低和规避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您能否透过看似枯燥的财务报表预测出新的商机,识别潜在的风险,把握稍纵即逝的决策良机吗, -- 如果没有,您应该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为您的企业今后赢得更多利润奠定基础。 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经理,您能否依据本部门的成本和效益的数字变化,找出潜在规律,为企业决策者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吗,

-- 如果没有,您应该通过我们专家的言传身教,大大提升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和地位。 目录 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1 第二章企业风险的评审技术.............................................1 第三章财务风险概述......................................................2 第四章企业筹资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4 第五章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5 第六章信用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7 第七章收益分配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9 第八章构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0) 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 掌握两个问题:一是风险的定义、分类;二是风险管理的概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员应掌握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定义,理解风险与损失原因、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搞清风险的四种基本分类方式,尤其是要掌握风险管理的六个步骤。 第一节风险的定义和与风险有关的基本概念一、关于风险的数种定义 二、与风险有关部门的两个术语 第二节风险的分类 一、风险的基本分类 二、纯粹风险的分类 第三节风险管理概述 一、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 三、风险管理的范围 四、风险管理的目标

财务知识培训

财务知识培训 一、会计知识 1、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此六者构成 了企业财务的全部。 2、关系具体如下: 资产由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组成; 负债由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组成; 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组成; 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组成; 费用由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组成; 利润由营业利润扣除各项开支后的项目等组成; 会计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反应了企业在某一定时间的财务状况,它揭示了公司拥有什么,即公司的资产;公司欠什么人的债,即公司的负债;以及公司净资产价值,即股东的权益。 (2)、利润表:反应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获得情况。 净利润(损失)=毛收入—总费用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费用 二、相关财务术语 1、毛利率:企业成本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被称为毛利。因此:销售价格=成本+毛利。 在营销中,最通行的惯例是将毛利率表示为售价的百分比,以这种方式表示毛利更易于操作。 计算公式: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净利润率:是指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中创造的净利润所占的份额。

计算公式:净利润率=税后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3、资金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财务比率,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资金周转速度可以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表示。 计算公式:资金周转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占用资金+期末占用资金)/2】*100% 资金周转天数=360天/资金周转率 企业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取得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资金利用效果好。 4、存货周转率:是指产品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衡量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的效率。也是财政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评价指标。 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00% 存货周转率快,表示存货量适度,存货积压和价值损失的风险相对降低,存货所占资金使用效益高,企业变现能力和经营能力强。 5、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一样,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应收账款方面的效率。具体有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反映了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它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所需的时间。 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100%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的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三、税务知识 1、税务认定资格的纳税人分两种: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 2、纳税人所适用的税率是不一样的: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是3% 一般纳税人税率一般为17%

财务会计培训讲义(doc 264页)

前言 (3)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论 (3) 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熟悉) (3) 第二节财务管理的环境(了解) (5) 第二章财务分析 (17) 第一节财务分析概述 (17) 第二节财务分析常用的相关比率 (19) 第三节综合分析 (25) 第三章财务预测和财务测算 (36) 第一节资金需要量预测 (36) 第二节利润预测(掌握) (46) 第三节财务预算(熟悉) (51) 第四章筹资管理 (52) 第一节企业筹集资金的原因与要求(了解) (52) 第二节所有者权益资金的筹集 (53) 第三节债务资金的筹集 (56) 第四节资金成本(掌握) (60) 第五节资金结构(掌握) (64) 第五章投资管理 (69) 第一节投资的意义和分类(了解) (69) 第二节流动资产投资管理(熟悉) (70) 第三节有价证券投资管理(熟悉) (73) 第四节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掌握) (78) 第六章股利分配 (83) 第一节利润分配的内容和程序(了解) (83) 第二节股利分配的政策(掌握) (83) 第三节股利分配的形式(熟悉) (85) 第七章会计概论 (86)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目的和基本前提 (86) 第二节会计要素和会计报告 (87)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88) 第四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了解) (91) 第八章流动资产(一) (91) 第一节货币资金的核算 (91) 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 (92) 第三节短期投资的核算 (100) 第四节外币业务的核算 (103) 第九章流动资产(二) (109) 第一节存货的计价 (109) 第二节原材料的核算 (118) 第三节其他存货的核算 (128) 第四节存货清查的核算 (132) 第十章长期资产(一) (133) 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 (134)

SAP 财务会计业务流程

财务人员工作流程(适用于新手) 每个新入行财务人员都应该了解此流程,更应该了解相关的财务软件,目前稍有规模或管理水平高一点的企业均采ERP软件,不求知道如何设置,但是你要知道来龙去脉,不然你就是办公室中的"高级操作工"只有掌握理念才能够有所提高:凭证-汇总-明细账-总账-各种报表等。首先来了解财务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大致环节: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或入系统。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现在大部分都是系统代做)。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系统自动做)。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系统自动做)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系统自动做) 6. 在系统中总帐和各个子模块对平,不平调节 7、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果是外资企业还需要调整内外帐,因为准则的不同也决定帐的做法不同,可以在月底一次调整. 下面就看下手工帐的流程吧! 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

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二、具体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纳税影响法时,

财务培训讲义

财务培训 一、财务部各工作岗位职责 1、财务经理岗位职责。 (1)主持部门例会,传达上级领导工作精神,总结本周的工作不足,提高工作效率。 (2)负责组织夜场的经济核算,组织编制和审核会计、统计报表,向董事会汇报,并按董事会规定时限,及时组织编制财务预算和决算。 (3)审查各项开支,密切与各部门联系、研究并合理掌握成本和费用情况,并报董事会。 (4)做好各项资金计划平衡,管理和掌握各项资金的运用,调理各业务部门所需资金,保证业务活动之顺利开展。 (5)督促有关人员抓紧应收款的催收工作,加速资金回笼。 (6)检查、督促财务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7)负责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做好财政、税务工作。 (8)联系各营业部门,了解经营情况和市场信息,及时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9)保存俱乐部关于财务工作方面的文件、资料、合同和协议,督促本部门员工完整保管企业合作期内的一切帐册、报表、凭证和原始单据。 (10)开展部门员工业务培训,使各岗位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知识、规范、程序做法,能独立工作,并基本了解本部门其他岗位的业务环节。 2、财务部会计岗位职责 (1)认真做好成本分析及盈利分析。 (2)规范财务各类票单、文件、账册等管理工作。 (3)核算营业收入与支出。 (4)负责公司物业管理、收银管理和员工薪资审核。 (5)协调营业部门关系,使营业与埋单正常运转。 (6)每日核算营业报表,经经理审核后上报董事会等。 (7)定期上报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盘点表等。 (8)负责应收帐和应付账款等工作。 (9)协助经理搞好财预算、决算和各期培训计划。 (10)协助经理搞好与金融、税收等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 3、财务部出纳员岗位职责 (1)认真做好现金收入与支出,按照会计制度处理各项应收、应付款项。 (2)与税务、工商等部门搞好关系,随时了解货币兑换率和税收相关政策。 (3)按公司规定保管好现金。 (4)做好员工薪金的发放工作。 (5)做好每天收争有找零工作。 (6)负责培训收银员对刷卡知识的了解及对真假币的辨认。 (7)做好各类票证、文件资料的保管工作。 4、财务部审核员岗位职责。

财务基本知识培训

财务基本知识培训 财务基本知识培训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财务基本知识培训》的内容,具体内容:实践证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财务基本知识问答题,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财务基本知识问答题会...实践证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财务基本知识问答题,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财务基本知识问答题会计报表的作用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情况的书面报告文件。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向企业的管理者和与企业有关的外部各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范下,会计人员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等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虽然已经进行了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但是,这些日常核算资料比较庞杂、分散,不能集中、概括、相互联系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经营成果的全貌。因此,不便于理解和利用,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为了使会计信息有用,还需要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资料进一步进行加工整理,并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格式,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进行日常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需要经常不断地考核、分析本企业的财务状况、成本费用情况;评价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总结经验、查明问题存在的原因;改进经营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预测经济前景、进行经营决策。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借助于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够进行。 2、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企业的投资者包括国家、法人、外商和社会公众等。投资者所关心的是投资的报酬和投资的风险,在投资前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投资后,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资金使用状况以及资金支付报酬的能力等资料。而会计报表正是投资者了解所需信息的惟一或主要渠道。 3、为债权人提供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和偿债能力的信息资料。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信贷和商业信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日趋重要。由商业信贷所形成的债权人主要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他们需要反映企业能按时支付

{财务管理财务培训}财务管理知识培训

{财务管理财务培训}财务管理知识培训

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经理,您能否依据本部门的成本和效益的数字变化,找出潜在规律,为企业决策者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吗? --如果没有,您应该通过我们专家的言传身教,大大提升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和地位。

目录 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 (1) 第二章企业风险的评审技术 (1) 第三章财务风险概述 (2) 第四章企业筹资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4) 第五章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5) 第六章信用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7) 第七章收益分配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9) 第八章构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0)

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两个问题:一是风险的定义、分类;二是风险管理的概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员应掌握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定义,理解风险与损失原因、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搞清风险的四种基本分类方式,尤其是要掌握风险管理的六个步骤。 第一节风险的定义和与风险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关于风险的数种定义 二、与风险有关部门的两个术语 第二节风险的分类 一、风险的基本分类 二、纯粹风险的分类 第三节风险管理概述 一、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 三、风险管理的范围 四、风险管理的目标 五、风险管理的程序 第二章企业风险的评审技术 [教学目的]掌握房风险分析的特征,风险和人行为的关系,风险识别的几种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风险识别的七种基本方法

第一节风险分析概述 一、风险分析的含义 二、风险分析的性质 三、风险分析的成本 第二节风险和人的行为 一、对待风险的态度 二、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 第三节风险识别 一、现场调查法 二、审核表调查法 三、组织结构图示法 四、流程图法 五、危险因素和可行性研究 六、事故树法 七、风险指数 八、财务风险的评估(Z-SCORE模型) 第三章财务风险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两个问题:一是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二是财务风险的度量与防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度量和防范 第一节财务风险的一般概念、种类及其特征 一、财务风险的一般概念

入门培训SAP操作手册

入门培训SAP操作手册 之IMG设置 一、Basis差不多操作 SA02 Academic title (cent. addr. admin.) 学院标题(中心地址治理) SA03 Title (central address admin.) 标题(中央地址治理.) SM04 发前用户列表 SM50 当前进程 SM02 Send System Message SM21 系统日志查看 SP02查看输出操纵 SCC4 集团爱护 SCCL 集团复制 AL08 显示当前活动用户 SE16 查看表的内容(TSTC表中包含所有T-Code信息记录) SE93 了解系统中可用的事务信息 ST04数据库概要 RZ10 SAP系统参数爱护 在差不多参数中可更换GUI登入的默认Client 1.在第一次使用此功能时,需装载服务参数文件 2.在差不多爱护中的更新(服务器)、入队列(服务器) 事件(服务器)参数值设为seaman001_C11_00 服务器_数据库_00 3.更换Client的值,例如设为300 4.点击复制 5.点击储存 6.退出SAP,重启SAP的服务。 一.用户的建立及相关权限的分配 T-Code SU01 创建用户(spool 为LOCL) T-Code PFCG 创建角色 T-Code SPAD 设备爱护 主机假脱访问方式选“F:运算机前台打印” 设备类型选:“CNSAPWIN: MS Windows driver via SAPLPD”二.公司组织结构 Client 300 Company Code : 1978 描述: Sap Training

差不多财务设置: 1.定义公司代码 路径:IMG->企业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复制,删除,检查公司代码->编辑公司代码数据 T-Code: Ox02进入公司代码视图,为新公司增加公司代码 2.定义公司 Spro->企业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公司(2006) 3.给公司分配公司代码 IMG->企业结构->分配->财务会计->给公司分配公司代码 4.定义信贷操纵范畴 Spro->企业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信贷操纵范畴(0007) 5.定义业务范畴(可不设置) Spro->企业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业务范畴(0007) 6.将信贷操纵范畴分配给公司代码 Spro->企业结构->分配->财务会计->给信贷操纵范畴分配公司代码 7.定义功能范畴 Spro->企业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功能范畴(不需增加,系统已有0100---生产;0300――销售和分销等) 科目结构表 总账科目,应收科目,应对科目 IMG->财务会计->总账会计->主记录->预备->编辑科目表清单(不增加,使用系统 的CACN) ->给科目表分配公司代码(将CACN 分配给公司代码1978) ->定义科目组(不修改) ->定义留存收益科目(不修改) ->总账科目创建和处理-> 编辑总账科目(单一处理) ->编辑科目表数据(不修改) ->编辑公司代码数据(不修改) 会计年度 爱护 Spro->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会计年度->爱护会计年度变式(不修改,使 用K4) 将会计年度分配给公司 IMG->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会计年度->向一个会计年度变式分配给公 司(将K4分配给公司代码1978) 凭证录入屏幕显示 凭证 IMG->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 定义记账(凭证)变式

新政府会计制度培训讲义1

新政府会计制度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建账 一、准备资料 (一)久其资产系统中2018年底的固定资产卡片(必须与金蝶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数量、价值一致才能使用),由工程师负责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必须参考财政部文件),并导入初始科目余额。 注意事项: (1)核实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是否按照标准更改; (2)固定资产卡片信息中的“折旧费用可分配”科目应选择“业务活动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提前在经济分类中增加“304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二)根据2018年底科目余额表编制新旧科目转换表(可重点学习《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的“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处理规定”)。1、财务会计科目余额根据转换表中的科目依次分析填列,注意事项: (1)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模块自动转入)和无形资产摊销(正确计算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数,手动录入); (2)非流动资产基金余额需调整,应是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加无形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减“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按调整后的余额并入“累计盈余”;

(3)转换后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合计数与2018年底科目余额合计数应一致。 2、预算会计期初余额录入方法(重点学习): (1)先分析填列资金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财政应返还额度之和),确定借方数据; (2)财政拨款结转和非财政拨款结转的数据需分析调整后填列,确定贷方数据: 调整方法:财政拨款结转(2019年初)和非财政拨款结转(2019年初)=财政拨款结转(2018年底)非财政拨款结转(2018年底)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重点:认真分析往来款项(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科目余额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性质); (3)财务会计科目期初余额合计与预算会计科目余额合计之间的差异:预算会计科目余额合计数中不包含2018年底固定资产原值、无形资产原值、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的余额; 二、会计科目设置 (一)财务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不要求核算到功能分类(类款项); 2、会计科目不要求区分资金来源(财政拨款和非财政拨款)和资金性质(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 3、收入科目需增加明细科目。月末,收入类科目结转至 “本期盈余”科目,不需设置核算项目(如下图)。

财务会计培训讲义

第1章讲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因为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依据,如果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势必无法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进行决策的需要,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

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的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提示】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无疑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同时却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会计问题面临着在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平衡问题。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满足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 会计信息毕竟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产品。可理解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