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

生活质量。丹参作为传统中药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本文通过对丹参对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总结其机制和临床应用效果,并探讨丹

参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前景。

关键词:丹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1. 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斑块形成和动脉内皮损伤为基础的慢性血

管病变,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和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

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环节,例如胆固醇代谢紊乱、炎症反应

和血小板增多等。传统中药丹参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血脂、抗

炎和抗血栓等多种功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机制

和临床应用效果,为丹参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 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1 丹参的化学成分

丹参中主要含有丹参酮、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E、丹酚酸F和

丹皮酚等成分。其中,丹参酮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和促进血流等多种生物活性。

2.2 丹参的药理作用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抗炎和抗血栓等多种药

理作用。研究表明,丹参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减少血管内皮

细胞的损伤、增加一氧化氮的产生和释放、调节血脂代谢等,从而起

到保护血管、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

3. 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3.1 丹参抑制斑块形成

研究发现,丹参可以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胆固醇的沉积和

氧化应激等方式,抑制斑块的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丹参能够减少血

管内膜下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抗氧化作用,减

少胆固醇的沉积和氧化应激,从而减少斑块的形成。

3.2 丹参改善血液循环

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作用,有助于增加冠状动脉

血流,改善冠脉供血不足的情况。研究发现,丹参能够促进血管内皮

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扩张血管,增加血液中的氧供,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血液流动性。

3.3 丹参调节血脂代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调节血脂

代谢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研究发现,丹参能够抑制胆固醇的

合成,促进脂质代谢,调节血脂的平衡,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

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起到预防和治

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 丹参在临床中的应用

4.1 丹参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是丹参的一种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丹参注射液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减轻

心绞痛症状,促进心肌恢复。

4.2 丹参片剂

丹参片剂是以丹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片剂制剂,也常用于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的治疗。丹参片剂能够调节血脂代谢,减少血管内膜损伤,改

善心血管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5. 结论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栓和调节血脂等多

种药理作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丹参能够减

少斑块的形成,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代谢,从而起到延缓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丹参注射液和丹参片剂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剂型,已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丹

参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其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也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丹参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早期干预、合理用药剂量和联合用药等方面,以期提高丹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

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 生活质量。丹参作为传统中药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本文通过对丹参对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总结其机制和临床应用效果,并探讨丹 参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前景。 关键词:丹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1. 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斑块形成和动脉内皮损伤为基础的慢性血 管病变,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和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 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环节,例如胆固醇代谢紊乱、炎症反应 和血小板增多等。传统中药丹参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血脂、抗 炎和抗血栓等多种功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机制 和临床应用效果,为丹参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 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1 丹参的化学成分 丹参中主要含有丹参酮、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E、丹酚酸F和 丹皮酚等成分。其中,丹参酮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和促进血流等多种生物活性。 2.2 丹参的药理作用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抗炎和抗血栓等多种药 理作用。研究表明,丹参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减少血管内皮 细胞的损伤、增加一氧化氮的产生和释放、调节血脂代谢等,从而起 到保护血管、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 3. 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3.1 丹参抑制斑块形成 研究发现,丹参可以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胆固醇的沉积和 氧化应激等方式,抑制斑块的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丹参能够减少血 管内膜下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抗氧化作用,减 少胆固醇的沉积和氧化应激,从而减少斑块的形成。 3.2 丹参改善血液循环 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作用,有助于增加冠状动脉 血流,改善冠脉供血不足的情况。研究发现,丹参能够促进血管内皮 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扩张血管,增加血液中的氧供,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血液流动性。 3.3 丹参调节血脂代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调节血脂 代谢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研究发现,丹参能够抑制胆固醇的 合成,促进脂质代谢,调节血脂的平衡,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 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起到预防和治 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 丹参在临床中的应用 4.1 丹参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是丹参的一种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丹参注射液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减轻 心绞痛症状,促进心肌恢复。 4.2 丹参片剂 丹参片剂是以丹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片剂制剂,也常用于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的治疗。丹参片剂能够调节血脂代谢,减少血管内膜损伤,改 善心血管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5. 结论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栓和调节血脂等多 种药理作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丹参能够减 少斑块的形成,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代谢,从而起到延缓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丹参注射液和丹参片剂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剂型,已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受损、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疗效明显 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药物如丹参、川芎、天麻等对冠心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丹参是一种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丹参酮对冠心病有显著的抗缺血、抗心肌梗死作用,可降低心肌的氧耗量,增加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川芎具有活血通络,舒筋活血的功效,对冠心病合并症和病因的调理作用显著。天麻对冠心病伴有心绞痛、狭窄性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针刺穴位可以改善心脏供血和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冠心病发作的次数和减轻症状。针灸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荷等途径发挥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率较高,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预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强调“治未病”,提倡“调理阴阳”,通过药膳调养心脏,增强体质,改善冠心病的易感因素,起到预防作用。中医治疗也强调“因病施治”,提倡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特点,个性化地选取药物治疗,达到个体化预防冠心病的目的。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分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因子的参与,如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这些研究为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介入治疗技术不断进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介入治疗技术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在设备和药物方面不断革新,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三)心脏再生医学的新进展 心脏再生医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其核心是通过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生物工程等手段修复和再生心脏组织,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干细胞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为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提供了新的希望。

丹参的抗心血管疾病作用研究综述

丹参的抗心血管疾病作用研究综述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临床常见疾病。丹参,作为一种中药,具有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的潜力。本文主要综述了丹参在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和相关研究进展。 一、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丹参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主要由多种活性成分组成,如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B等。这些成分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包括抗炎、抗氧化、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作用。 二、丹参对冠心病的作用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类型之一,丹参对冠心病具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丹参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同时,丹参还能降低血浆中脂质和胆固醇的含量,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斑块形成,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三、丹参对高血压的作用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种,丹参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丹参能够通过多种作用机制调节血压,如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一氧化氮生成等。丹参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 四、丹参对心肌梗死的作用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丹参在心肌梗死后的恢复和 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丹参能够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 缺血再灌注伤害、促进血管新生等机制来减轻心肌梗死的损伤,并促 进心肌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五、丹参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心血管疾病外,丹参还被研究用于其他心血管疾 病的治疗。例如,丹参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降低心衰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丹参也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防止血管阻塞等。 六、丹参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受到了广 泛的关注。研究表明,丹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但过量使用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因此,在应用丹参时需要严格按照 医嘱和用药指南进行用药,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七、结语 综上所述,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潜在 的临床应用价值。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对心 血管系统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然而,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丹参的抗心血管疾病作用,但仍需 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验证据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希望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丹参作为一种天然药物能够在未来更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 疾病的防治中,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丹参的药理作用

丹参的药理作用 1.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改善微循环:丹参对外周、和内脏周围神经的微循环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能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脂质聚集及血栓形成抗凝:研究表明,丹参可抑制对着凝血因子,激活患者体内的纤溶酶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供氧状态,改善心肌缺血、梗死和心脏功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现象发生。 防血栓:可以抑制多种凝血因子,改善血液的流动性,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心梗、脑梗等疾病的发生。 2.抗动脉粥样硬化 丹参滴丸可以调节血脂代谢,提高患者体内的蛋白含量,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稳定动脉粥样,从而降低心脏病的复发率、死亡率等。 3.降血糖 丹参能促进血管的扩大,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糖浓度。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保肝作用 丹参素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的作用。 5.增强免疫、抗肿瘤作用 6.抑制细胞内钙超载的作用 丹参的运用可以实现蛋白酶、脂肪氧合酶的有效激活,减少患者体内氧自由基的形成,充分保证患者脑组织及心肌细胞的运行功能,

对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促进作用。 丹参,虽然用途很多,但毕竟是药三分毒,按医嘱用药。 丹参的用药禁忌 服用抗凝结药的心脏病患者,不能与丹参同服,易导致严重出血; 非淤血者慎用,会导致气血运行急速,导致流鼻血等; 过敏者忌用,丹参会引起皮肤红肿,瘙痒,严重时出现休克现象; 丹参可活血化瘀,孕妇忌用,会引起早产或流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中药汤剂中,丹参没有单独使用的情况,都是配伍使用。因为在剂量方面,水煎剂的溶出度有限,而且不恒定,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配伍使用。 丹参质地坚实,水煮时间短都难溶出,因此,仅仅是水泡丹参单味药的作用甚微,水泡丹参可活血调经、消痈、凉血安神的作用,但对心脑血管的作用效果无法量化评估,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数据。而中药制剂的工艺是反复经过试验证实后,将有效成分富集浓缩制成,可广泛应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具体的丹参泡水喝的功效如下: 第一:活血 丹参进入身体之后,能够有效的扩张冠状动脉,这样冠脉之中的流量就会大大的增加,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肌缺血或者是心肌梗塞等心脏方面的疾病。同时还可以调节心率速度,有效的扩张周围的血管大小,提高体内的血液循环,同时缩短血色素以及红细胞的恢复时间,有效的促进组织的修复,如果身体出现了骨折的情况,将丹参泡水喝

冠心病丹参的功能主治

冠心病丹参的功能主治 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丹参作为一种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冠心病有一定的疗效和保健作用。本文将介绍丹参的功能主治,并详细阐述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丹参的功能主治 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其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 1.改善血液循环:丹参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 肌供血情况,从而缓解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症状。 2.抗氧化作用:丹参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心 肌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延缓冠心病的发展和进展。 3.抗凝血作用:丹参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内 皮细胞黏附,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栓风险。 4.活血化瘀:丹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液流变性,消除血液中的 淤血,减少心脏负担,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病情。 5.降脂作用:丹参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可以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和 甘油三酯的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丹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丹参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缓解心绞痛:丹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缓解冠 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2.抗氧化保护:丹参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氧化损伤,保 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并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3.抗血小板聚集:丹参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防止血液凝固, 减少冠心病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 4.改善微循环:丹参能够促进微循环的改善,增加心肌的氧供,降低心 肌缺氧的程度。 5.调节血脂:丹参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沉积, 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相关的血脂异常。 使用丹参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丹参治疗冠心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丹参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用量是多少

丹参的作用与功能 主治用量是多少 一、丹参的作用 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根、叶、花都有药用价值。几千年来,丹参被广 泛用于中医药学中,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功能: 1.活血化瘀:丹参含有丹参酮、丹参素等活血化瘀的成分,能够促进 血液循环,减轻血栓形成,缓解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适用于瘀血导致的痛经、跌打损伤、脑血栓等病症。 2.保护心脑血管:丹参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 肌耗氧量,减轻心绞痛症状,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同时,丹参还可以减轻脑缺血缺氧,改善脑功能,有利于预防中风。 3.抗炎抗氧化:丹参中的黄酮类、丹参酮类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和 抗氧化作用。这些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组织损伤,缓解炎症性疾病症状。 4.调节免疫功能:丹参中的多糖类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巨 噬细胞的活性,增加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增强抗病能力,辅助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二、丹参的功能主治 丹参不仅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还有广泛的功能主治,以下列举了丹参常见的主 要应用领域: 1.心血管疾病:丹参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心血管疾病。适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胸闷、胸痛等症状。 2.痛经:丹参能够活血化瘀,缓解痛经引起的疼痛。适用于月经不调、 经期疼痛较重的女性。 3.脑血管疾病:丹参可以改善脑部供血不足,预防脑缺血缺氧,适用 于中风、脑梗塞、脑血栓等疾病。 4.糖尿病:丹参对调节血糖有一定效果,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 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5.呼吸系统疾病:丹参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等呼吸系统疾病。它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炎症反应。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 变学的改变。方法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 疗程8周,并与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服用消心痛10g,每日3次,疗程8周相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胸痛、胸闷、心悸等病症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80%,心电图缺血性ST-T表现明显恢复总有效率74%,血流变改善率86%。消心痛治疗后 心绞痛病症改善总有效率53.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56.67%,血流变改善率 41.27%。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降低血液黏滞度疗效确切、平安、服用方便,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消心痛心绞痛血液流变学 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的根底上,根据中医传统理论,采用现代高科技手 段研制的一种纯中药滴丸剂,已经广泛应用临床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 液黏滞度,是中药治疗心绞痛较为理想平安的药物。为了更适合患者长期服药,我院 按1979年H冠心病诊断标准[1],对80例入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疗程8周,并进行比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4年8月~2007年8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冠心病心绞 痛患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35~79岁,病程1~4年。 1.2观察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0例和对照组 〔消心痛组〕30例,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生产〕每次10粒,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消心痛每次10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全部患者于 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病症缓解情况,测血压、心率,心电图检查,检测血流变,并仔 细记录副作用的发生情况。 1.3血液流变学检测治疗前检测,停用一切抗凝药物。血小板聚集率测定采用腺 苷二磷酸〔ADP〕为诱导剂,使用国产血小板聚集率测定仪〔LBY-NJ2〕检测。血液流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与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患者8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药物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地奥心血康药物治疗,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药物治疗。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患者的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硝酸甘油用量以及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问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标签:复方丹参滴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的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吸烟者、高血压者以及肥胖者等,该疾病的常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本院自2016年10月起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患者采取复方丹参滴丸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患者8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药物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每组各41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中,有男29例,有女12例,年龄最高为64岁,年龄最低为41岁,平均年龄为(56.71±6.41)岁;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患者中,有男28例,有女13例,年龄最高为65岁,年龄最低为40岁,平均年龄为(57.02±6.45)岁;患者的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地奥心血康药物治疗,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药物治疗。具体的治疗情况如下: 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地奥心血康药物(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616)治疗,药物剂量为0.2 g/次,3次/天。需要连续治疗4周以上。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药物

复方丹参滴丸可消退粥样硬化斑块

复方丹参滴丸可消退粥样硬化斑块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不断地出现一些健康问题,比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等等。这些都是一些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是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病症。而现在,市面上的一种名为“复方丹参滴丸”的药品,据说可以消退粥样硬化斑块,从而起到了治疗冠 心病的作用。那么,这种药品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它的功效真的有如此神奇吗?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复方丹参滴丸”的功效 “复方丹参滴丸”,顾名思义,是由多味中药组成的一种口 服丸剂。根据药品的说明书显示,它的主要成分包括:丹参、砂仁、苏合香附等多种药材,其中丹参是该药品的主要成分。具体地,丹参可以发挥以下几种主要功效: 1、保护心脏 丹参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比如丹参酮、丹参酚等,可以起到抗氧化、抗血小板凝聚、抗心肌细胞损伤等多种保护心脏的作用。 2、调节血液 丹参中还含有紫丹素、丹酚等成分,可以起到抗炎、抗凝、扩张血管等调节血液的作用。

3、消退粥样硬化斑块 “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丹参可以促进胆固醇代谢,从而能有 效地防止和消退粥样硬化斑块。 据一些临床实验证明,复方丹参滴丸确实可以起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其治疗效果优于一些其他常用的治疗方法,比如硝酸甘油、肝素等等。 二、“复方丹参滴丸”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1、用法:成人每次口服0.8克,每天3次;儿童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 2、注意事项: (1)不宜在感冒、急性炎性疾病、急性胃肠道疾病、孕 期和哺乳期药用。 (2)对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不宜使 用。 (3)复方丹参滴丸会影响到血小板凝聚,导致出血时间 延长,因此,在使用该药品时要特别注意。 (4)因为丹参中含有一些有效成分,对于药量和用法一 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来使用,在用药过程中也要不断地进行肝、肾、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便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三、总结 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确 实取得了一定的功效,而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是因为其中的丹参

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标题:丹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是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丹参作为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并且已在临 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从药理学、分子生 物学和临床试验等多个层面总结了丹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 作用机制和疗效。结果表明,丹参具有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抗炎、血管保护和心肌保护等多种作用,并且能通过调节多个信号通路来发 挥其治疗作用。临床试验也证实丹参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 者的心功能和生存率。因此,丹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具有 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丹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临床 试验 1. 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管内膜上 脂质斑块的形成和斑块的进一步增殖和破裂。这一病理过程可导致心 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 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目前,丹参已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综述丹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 方法 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丹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文献检索范围包括Pubmed、CNKI、Wanfang数 据库等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至2022年。检索词包括“丹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疗效”等关键词。

药学论文 丹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的药理作用新用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丹参的药理作用及其广泛,包括扩张血管,抗血栓,对心肌的保护,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外周循环,改善缺血在灌注损伤,保护肝,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等作用。结论:丹参的药理作用疗效确切,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值得更深入研究。 关键词:丹参;植物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前言丹参为唇形科鼠尾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1]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丹参的药理活性主要是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如扩张血管加快血流、改善微循环、改变血液黏滞性、抗氧化、抗凝血、增加心肌供血等,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脂症、脑血管病[12]。现就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化学成分 丹参的化学成分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前者为丹参酮类,主要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羟甲酯、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以及异丹参酮Ⅱ、异丹参酮、二氢异丹参酮Ⅰ;后者主要为酚酸类,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酸甲、已、丙[1]。 2药理作用 2.1心血管系统作用 2.1.1扩张血管的作用陈士良等[2]自制微米缩窄器造成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模型,结果提示,复方丹参注射液有直接扩张冠脉,改善缺血区血供的作用。 2.1.2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白细胞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很早就引起极大关注。富血小板栓部位常有白细胞聚集,白细胞通过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及过氧化氢等激活血小板。白细胞与血小板的黏附在炎症、血栓形成、组织损伤及性播散凝血中起重要作用。姜开余等[3]考察丹参素对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各种细胞黏附分子,包括

复方丹参片联合辛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片联合辛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 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联合辛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临床 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 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片联合辛伐他汀,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复方丹参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复方丹参片;辛伐他汀;冠心病;治疗效果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 管腔狭窄或是阻塞,出现心肌缺血现象,从而引发心脏病[1]。随着病情的发展, 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心力衰竭,严重时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相关研究中,证实胆固醇和冠心病有着相当密切 的关系,降低胆固醇能够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因此,降低胆固醇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2]。临床针对冠心病主要采取辛伐他汀 进行治疗,对患者病情起到有效的控制,而复方丹参片则能对血栓的形成起到一 定的抑制,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3]。本文针对复方丹参片联合辛伐他汀应用于冠 心病展开分析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见表1。患者纳入标准:①所选研究 对象均被确诊为冠心病相关症状;②患者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

②患者伴有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等;②患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且配合度低;③患者存在药物过敏症状。 表1基线资料[±s,n(%)] 组别n男女平均年龄平均病 程 观察组 3 15 (50.00) 15 (50.00) 55.69±6 .25 4.71± 1.06 对照组 3 17 (56.67) 13 (43.33) 55.36±6 .12 4.23± 1.03 x2/t0.9020.207 1.771 P0.3420.8370.081 1.2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药物辛伐他汀,由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160217、171024,药物规格为每片5mg。复方丹参片由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160624、170819,药物规格为每片0.32g。 对照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每次服用10mg,并在晚间顿服,每天进行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每次服用3片,每天服用3次。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盾叶冠心宁联合丹参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及对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盾叶冠心宁联合丹参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及对患者左 室功能的影响 刘新叶;李勇;杨东伟 【摘要】目的:探讨盾叶冠心宁联合丹参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及左室功能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盾叶冠心宁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患者不予其他特殊性治疗,试验组患者联合丹参酮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对左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功能各项指标(LVEDD、LVEF、CO)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而试验组LVEDD、A、DT较常规组低,LVEF、CO、E、E/A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患者NBL、NBH、NP、EAI各项指标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盾叶冠心宁联合丹参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9(040)005 【总页数】3页(P584-586) 【关键词】盾叶冠心宁;丹参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左室功能;血液流变学 【作者】刘新叶;李勇;杨东伟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郑州450007;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郑州450007;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郑州4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其发病率、病死率也随之升高[1]。此种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脏扩大、乏力、体液潴留,病情严重者伴有舒张功能不全,影响心脏正常工作,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对此,临床治疗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干预。盾叶冠心宁是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用药,具有一定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探寻最佳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组采取盾叶冠心宁联合丹参酮治疗、盾叶冠心宁单独治疗,对比疗效,具体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组别n男/女(例)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心功能分级(例)II级III级IV级试验组6032/2869.5±5.35.3±2.4162321常规组 6034/2669.7±5.25.6±2.3152520 纳入标准:入选病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确定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本研究用药不存在过敏现象;患者非妊娠、哺乳期;患者不存在脏器功能不全、恶性

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比较

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比较 摘要:目标探究并分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针对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采取麝香保心丸治疗的42例患者当作常规组,将采取复方丹参片治疗的的42例患者当作实验组,研究并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硝酸甘油的消耗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48%,常规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2.38%,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经治疗,实验组患者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硝酸甘油的消耗量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疾病时,相较于复方丹参片来说,麝香保心丸在降低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硝酸甘油的消耗量方便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分别对42例麝香保心丸治疗以及42例复方丹参片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比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且得到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针对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采取麝香保心丸治疗的42例患者当作常规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且患者年龄为41-75岁之间。其中,16例患者为稳定型心绞痛、11例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9例患者为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患者为混合性心绞痛;采取复方丹参片治疗的的42例患者当作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23例,且患者年龄为39-77岁之间。其中,12例患者为稳定型心绞痛、14例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8例患者为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患者为混合性心绞痛。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并无明显性差异(P>0.05)。 1.2用药方法 让常规组患者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3片/次,3次/日;让实验组患者口服麝香保心丸治疗,2丸/次,3次/日。让两组患者同时保持持续一个月的用药,除了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探讨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灌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入我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给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好,说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显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标签:复方丹参滴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使得冠状动脉的血流与心肌之间所需要的养分暂时性缺失或者是暂时性缺氧从而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进而导致的心肌损害[1]。目前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复方丹参滴丸也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其的临床价值,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入我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有男23例,女27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4.0±6.7)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有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有13例;实验组有男24例,女26例,年龄为47~79岁,平均年龄为(63.5±6.5)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有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患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酸脂片20mg,2次/d,还有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1次/d,疗程为2个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让实验组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3次/d,3粒/次,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药物的服用剂量进行适当的增减。在对患者治疗期间,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将心功能的变化、血压、心律变化幅度等状况详细记载,医护人员还要详细咨询病患的不良反应等,保证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病情有所缓和。 1.3疗效判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标准分为:①显效: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并且患者在进行与正常人同等劳动时不会引起心绞痛,静息心电图缺血性

丹参活性成分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进展

丹参活性成分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 究进展 【关键词】丹参;中药药理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AS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参与既有来自动脉壁局部的炎症作用,也有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而发生作用的脂质代谢异常[1]。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其根入药,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养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常用中药。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这两类成分在AS发生的各个阶段均具一定作用[2-3]。由于丹参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确切疗效,其作用机理也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脂溶性成分的作用机理 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二萜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丹参酮ⅠA、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丹参酸甲酯、次甲基丹参醌等20余种,其中活性较强的是丹参酮ⅡA,也是药用机理研究最为集中的成分。 1.1 抗氧化作用 在AS发生早期阶段,主要的病理学变化是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氧化,巨噬细胞对于氧化型LDL的摄取及向内皮下的迁移最终导致了泡沫细胞和早期脂质条纹的产生。因此,有效地抑制LDL的氧化在AS病变早期具有重要意义。丹参酮ⅡA具有抗氧化作用,但从丹参酮ⅡA的分子结构来说,是一个完全氧化的分子,所具有的抗氧化作用应该是通过间接方式实现的。Fang等[4]在对兔AS模型进行丹参酮ⅡA处理后发现,模型组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提高。利用丹参酮ⅡA处理大鼠AS模型时发现,它可以降低血清中氧化型LDL、超氧阴离子及丙二醛的浓度,同时上调节器Cu/Zn SOD的mRNA和蛋白水平[5]。Lin等[6]的实验表明,用丹参酮ⅡA处理受氧化胁迫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时,培养基中SOD含量显著提高,并呈现剂量依赖趋势。Fu等[7]也发现,丹参酮ⅡA处理可减轻大鼠再灌注损伤,并且血清中SOD水平也较对照组有所提高。Li等[8]研究了丹参酮ⅡA 对于受过氧化氢胁迫的巨噬细胞所具有保护作用时,对几种主要的抗氧化酶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仅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调显著,而SOD的表达差异并不显著。以上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相应的抗氧化酶的表达水平,增强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而实现的,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作用条件下,受其活化的酶种类存在一定差异。丹参酮ⅡA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AS早期的脂质氧化,从而阻止泡沫细胞的形成。 1.2 抗炎作用

丹参的临床应用

丹参的临床应用 标签:丹参;冠心病;脑出血 丹参性苦微寒,具有祛瘀止血、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的功效,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包括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素、丹酚酸等。中医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其功效可见一斑。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丹参在临床上不断有新的进展,应用日益广泛。 1丹参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1)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心肌、扩张血管(尤以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强)、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等作用;(2)改善微循环;(3)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4)保肝作用;(5)抗菌消炎:丹参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有效成分为总丹参酮,尤以孢丹参酮的作用最强。总丹参酮对炎症的第一期、第二期以及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对炎症的第三期即慢性期无治疗作用;(6)抗肿瘤: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可以通过对各种肿瘤细胞的杀伤、诱导分化及诱导凋亡等机制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7)抗氧化作用: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丹参素、丹酚酸均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尤以丹酚酸的抗氧化作用最强;(8)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催眠作用:与传统医学认为丹参具有清心除烦的功效相一致;(9)性激素样作用:丹参酮Ⅰ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抗雄激素的作用;(10)其他:有钙通道阻滞作用、调节免疫功能、保肾、保护胃黏膜,防止上消化道出血、降血压、降血脂、祛痰等作用。 2丹参的临床应用 2.1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2.1.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报道43例口服复方丹参片组上感发生率7.1%,与未服药对照组发生率36.4%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 2.1.2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报道予丹参注射液治疗33例,结果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1]。 2.2治疗心血管疾病 2.2.1治疗肺心病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呈浓、粘、聚、缓的特点,是肺心病恶性循环的因素之一。王保国等[2]报道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显效32例(66.7%),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P<0.05)。高佩珠[3]报道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亦取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94.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均无毒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