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

一、燃烧与火焰的基本概念

1、燃烧通常把具有强烈放热并伴随有光辐射的快速化学反应过程都称为燃烧,如典型的强烈氧化反应,以及与此相似的氮化、氟化等反应也称为燃烧。(在有两种组分参加的燃烧反应中,把放出活泼氧原子(或类似的原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而另一类组分则称为燃料。)

2、燃烧过程的特性除发光、发热等外部特征外,还具有电离和在可燃介质中传播的特征。

火焰辐射由于火焰发光、发热等导致,主要包括:

热辐射——主要是化学稳定产物的光谱带,最强的光谱带一般在红外区。

化学发光辐射——不连续光谱带发射的结果,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过程中CH、OH、O等自由基的激发态电子。

炽热固态烟粒和碳粒的辐射——连续辐射,具有较宽的光谱带范围。

电离特性一般在碳氢化合物和空气中的燃烧火焰中(尤其是层流火焰中)的气体具有较高的电离度。

自行传播火焰向周围可燃介质传播,直到整个反应系统终止。根据传播机理和特征包括两类火焰:

缓慢燃烧火焰——通过导热使未燃气体温度升高(或通过扩散作用将自由原子、自由基传递到未燃气体中产生链式反应),以约0.2~1m/s的速度稳定、缓慢地传播。

爆轰火焰——依靠激波的压缩作用使未燃气体温度升高,传播速度约为几km/s)。

3、燃烧过程的本质

(1)化学的观点:

燃烧过程中原来物质的分子结构被破坏,原子中的外层电子重新组合,经过一系列的中间产物的演变,最后形成了生成物即燃烧产物。

在化学反应中,总的化学能降低了,这部分能量主要以热能和光能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表现为火焰现象。

(2)物理的观点:

燃烧过程总是发生在流动系统中,这种流动可能是均相流,也可能是多相流,可以是层流也可以是湍流;

燃烧过程总是发生在不均匀物质场的条件下,多种组分之间会发生混合、扩散等现象,甚至还有物质相态的变化。

燃烧引起的不均匀温度场,使燃烧过程中还伴有能量的传递,且如外界电磁场、重力场等因素也会对燃烧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燃烧是一种物理和化学的复杂的综合动态过程,燃烧学的学习必然涉及燃烧的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燃烧的流体力学和传热传质基础等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化学动力学控制的燃烧、液体与煤燃烧的理论、预混气体火焰、湍流燃烧等基本燃烧现象。

现代燃烧理论广泛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和边界层理论等手段来分析和处理燃烧问题,这就是反应流体力学的方法。

二、化学热力学

1、化学热力学的任务

燃烧现象首先是热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用热力学基础理论来加以解决。事实上,燃烧过程通常是包括物理变化在内的燃料剧烈的氧化放热过程,对于这样的过程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已知初始反应态(反应物组成,温度和压力等)时,其最终状态如何?

●各种热力学阐述如何变化?

●在给定条件下,所研究的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以及为使反应发生需要什么样的条

件?

● 燃烧后的最高温度时多少?燃烧反应中的热恋如何计算?

因此,燃烧化学热力学有有两个主要任务,即:(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确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化学平衡的条件以及平衡时系统的状态,主要是燃烧产物的温度和成分。 2、几个基本概念

(1)热力学状态和热力学平衡

系统的热力学状态是在某一指定瞬间热力学系统所具有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的总的集合,是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热力学状态可以用热力学性质(又称状态函数)去描述和刻画。通常,包括两类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 ):

广延量也称容量参数,其数值于系统的数量成正比,如体积、质量、熵和热力学能等。广延量具有可加性,系统所含的物质数量越多,其量值越大。

强度量取决于系统自身的性质,不具有可加性,如温度、压力、密度等,只有在平衡状态下,系统内各点具有相等的数值。

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系统不随时间变化,这时系统就处于热力学平衡,否则就是不平衡。只有当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时,系统的状态函数才有确定的数值和物理意义。此外,也只有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的状态函数之间才存在函数关系,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的各种状态函数之间的确定的函数关系。

对均相系统,平衡状态必须满足:

力平衡 ——系统内部压力均匀一致,并等于外压(注:对于刚性边界,即使两侧压力不等,也可以维持力学平衡);

热平衡 ——系统内部的温度均匀一致,并等于外界温度;

化学平衡 ——系统内部各组分成分不变。

注:对于多相系统,还需要满足相平衡,即相间没有物质的净转移,各相的组成和数量不随时间变化。 (2)状态方程

描写平衡系统各状态函数之间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对于不考虑电磁现象与化学组分变化的单一气体,可以用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平衡状态,如压力P 或温度T ,其基本状态参数P 、V 、T 满足一定的函数关系:

(),,0f

p V T =

此关系式称为气体的状态方程。对于完全气体(即假设气体分子只有质量而不占体积,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状态方程可以写为:

pV RT =

对于无化学反应的具有多种成分的混合气体,状态方程为:

1

N

i

i pV n RT

==

i n 是第i 组分物质的摩尔数。 (3)功和热

对非孤立系统,当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系统和外界之间的能量交换,这种交换通常是以热和功的形式进行的。 热

热是系统和外界之间因温度不同而引起的能量交换的一种形式,这种能量交换与系统的状态变化和变化的途径关系密切。没有状态的变化就没有热交换,因此不能所某以状态含有多少热。变化的途径不同,热交换的数值也不同,因此称热为过程函数。规定系统从外界吸热为怎,系统向外界放热为负。 功

功是热力学中,系统和外界交换能量的另外一种形式。功最早来源于机械功(力和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后来扩展到其他形式的功。如当系统反抗外压力而体积改变时所做的功为体积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定向运动时所做的功即电功,以及系统克服表面张力所做的表面功等等。热力学中,规定系统对外界做功为负,外界对系统做功为正。

功也是和系统变化的结题途径密切相关的,变化的途径不同,功交换的数值可能不同,因此功也是过程函数。热力学中最常见的时体积功,除体积功以外的其他功称为非体积功。 (4)内能

能量是物质运动的量度,运动有各种不同的形态,相应地就有各种不同的能量。内能是存储在物体内部的能量。宏观静止的物体,因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等微粒作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内热能,除此之外,还有原子结合为分子而具有的化学能、原子核能等。 根据分子运动说,气体的内能包括:

分子的平动动能 分子的转动动能 分子内部的振动动能

分子间的位能――分子的内位能,是比容和温度的函数

可见,气体的内能包括内动能(仅是温度的函数)和内位能(温度和比容的函数)两部分,且其量值大小只与热力状态有关,而与达到这一热力状态的路径无关。因此内能是状态函数。

注:一般地,在热力学状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原子结构不发生变化,化学能、原子核能都不起作用,可以不予考虑。所以在热力学范畴中把物体的内热能叫做内能,即意味着它是存储在物体内部的能量。但如果涉及燃烧、爆炸等有化学反应的化学热力学范畴中,则要将化学能考虑在内能中。 (5)热力学第一定律

表达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上的特殊形式,即:在热力学过程中,热能与其他形态的能量诸如机械能、化学能等相互转化,并保持总能量守恒。

热功当量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分子运动学说阐明热能的本质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杂乱无章运动的能量。因此,机械能和热能都是物质的运动,两者的相互转化实质上是由一种运动形态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态,转化时的总能量保持守恒。

对一般的固定质量系统,系统和外界既有功的交换,也又热的交换,满足如下关系:

1

21212Q W E --=∆

此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控制容积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形式

()()()22

1

2

cv cv o i o

i

o

i Q W m h h v

v g z

z ⎡⎤-=-+-+-⎣

定容比热和定压比热

u c T υυ∂⎛⎫≡ ⎪∂⎝⎭

P P

h c T ∂⎛⎫≡ ⎪∂⎝⎭

对于完全气体,由于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定压比热个定容比热只是温度的函数。且有:

p v c c R -=

令p v

c c γ=

,称γ为比热比。

常将等压比热表示为温度的函数形式,即

2

p c a bT cT =+++⋅⋅⋅⋅⋅⋅

其中a 、b 、c 为常数

实际上,根据比热的定义和u 与H 的关系,可以求出等压比热和等容比热更一般的关系

p v T p u V c c P V T ⎡⎤∂∂⎛⎫⎛⎫

-=+ ⎪

⎪⎢⎥∂∂⎝⎭⎝

⎭⎣⎦ 对于无化学反应的混合气体的比热可以用下式进行计算

1

N

p i

pi i c X

c ==

其中

i

i i

n X n

=

式中 i n —第i 种气体的摩尔数 i X —第i 种气体的摩尔分数

(6)(标准)反应热(焓)0

298H ∆、(标准)生成热(焓)0

298f h ∆、(标准)燃烧热0

298c h ∆

物质的标准生成焓0

298f h ∆(KJ/mole )

由最稳定的单质(元素)合成标准状态下1摩尔物质的反应焓称为该物质的标准生成焓,0

298f h ∆。隐含地假设了稳定单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生成焓为零。

不同物质的标准生成焓0

298f h ∆可以在JANAF Thermochemical Tables 或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中查到。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有机物一般都不

能直接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因此不能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测定,而一般是通过计算出来的。

标准反应焓(热)0

298

R H ∆(KJ )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通常是以热量的形式出现的。一般化学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也是和过程有关的,是一个不确定的量,但是如果化学反应在等压或等温下进行,其热量的变化则是一个确定的值,只和系统的初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一般地,当某反应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反应(即在等温等压下)时,除膨胀功外,不作其他功,此时系统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条件下的反应热,用H ∆表示。当反应在标准状态下

(1atm 和298K )下进行时的反应热称为标准反应热(焓),记为0

298

R H ∆。一般规定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根据标准反应热(焓)的定义,因此有:

298298298R j

f j i f i j P

i R

H M

h M h ==∆=

∆-∆∑∑ 其中,i j M M 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

上述事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热的计算问题,可是如果是在任意给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某反应的反应热如何计算?

实际上,对于理想气体,焓值只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反应热和压力也是无关的,而只随温度变化。在任意温度和压力下,反应热R H ∆应等于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时焓的减少,即:

,,,,R j

f j T i f i T j P

i R

H M

h M h ==∆=

∆-∆∑∑

由于R H ∆只随温度变化,因此

,,,,f j T

f i T

R j

i

j P

i R

p

d h d h d H M

M

dT

dT

dT

==∆∆∆=

-

∑∑

由等压比热的定义

R j

pj i

pi j P

i R

p

d H M

c M

c dT

==∆=

-

∑∑

这个结果表明:反应热时随温度变化的,其随温度变化的速率等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等压比热容的差。此即反应热随温度变化的基尔霍夫定律(Kirchoff )定律。

要求两个温度间的反应热的变化,可以积分上述方程:

2

1

21()T R R j

pj i pi T j P

i R

H H M

c M c dT ==∆-∆=

-∑∑⎰

特别地,如果认定,p i p j c c 和温度关系不大(不随温度变化),则可以简化为:

212121()()R R j

pj i pi j P

i R

H H M

c T T M c T T ==∆-∆=

---∑∑

如果一致标准反应热0

298R H ∆,则可由上述式子求出任意温度下的反应热2

R H ∆.

燃烧焓(热)0

298c h ∆(KJ/mole )

一摩尔燃料和氧化剂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称为燃烧热(焓),在标准条件下的燃烧热称为标准燃烧热,以0298c h ∆表示。一些常见燃料在标准状态下的标准燃烧燃烧热由表列出.注意所谓完全燃烧是指燃烧产物为2()H O l 2()CO g 和N2(g),这里水是液态而不是气态,工程上称为高位热值。 (7)热化学定律

在工程实际中常常会遇到有些难于控制和测定其热效应的反应,通过热化学定律可以间接地把它计算出来。 Laplace 定律

化合物的分解热等于它的生成热,而符号相反

例如二氧化碳很难分解。分解热很难测定,但是可以从相反的次序来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2()()()C s O g CO g +→,查得二氧化碳的标准生成热0

298393.51/f h kJ mole ∆=-,所以

二氧化碳的分解热为0

298

393.51/h kJ m ole ∆=。 (8)绝热火焰温度

定义了两个绝热火焰温度,即定压绝热火焰温度和定容绝热火焰温度。 Hess 定律

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相同,也即是说,反应的热效应只是与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相关而与途径无关。这样就可以将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加减求出一些很难用实验测定的化合物的生成热。 (8)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说明了能量在传递和转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但并未说明能量传递和转化的方向、条件和深度,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传递和转化的方向问题。为了解决过程进行的方向问题,又从实践中总结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如克劳修斯(Clausius )或开尔文-普朗克(Kelvin-Plank )说法,这些叙述实际是等价的,都是指某种自发的过程的逆过程是不能自动进行的,一旦进行必然会对外界留下影响,前者说明的是热传导的不可逆性,后者指明的是功转变为热的不可逆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这两种叙述方式,对燃烧化学反应问题的应用来说是不方便的。我们希望能够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一个判据,以确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地进行。所要求的函数具有如下两个特征:具有热力学的性质,其值只与系统的状态有关,而与达到该状态时所经历的具体途径无关;在反应自发进行时,它一定按某种特定的方式变化(如总是变大或变小)。 这种判据就很有用处,克劳修斯提出的熵(entropy )就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1) 熵判据:对孤立系统或绝热系统

0dS ≥

在孤立系统中,如果发生了不可逆变化,则必定是自发的。自发方向是朝熵增方向进行的。当体系达到平衡过后,如果有任何自发过程发生,则必定是自发的,此时0dS 可逆=,即熵值不变。由于孤立系统的U 、V 不变,所以熵判据也可以写作:

,0U V

dS ≥() (2) 赫姆霍兹自由能判据:在等温等容不作其他功的条件下,对系统任其自然,系

统自发变化总是朝着赫姆霍兹自有能减小的方向进行,直到系统达到平衡。

,()0T V dF ≤

(3) 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在等温等压不作其他任何功的条件下,任其自然,则自发变化总是朝自有能减小的方向进行,直到系统达到平衡。

,()0T p dG ≤

由此可见,用熵来判别时必须是孤立系统,除考虑系统自身的熵的变化外,尚需考虑环境的熵变化。但是用赫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作为判据时,只需考虑系统自身的性质就可以。

三、燃烧的化学动力学

燃烧是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综合过程,研究燃烧速率时必然会涉及物理现象的变化速率(如传热速率、扩散速率等)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有两个: 确定各种化学反应速度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从而提供合适的反应条件,使反应按照人们所希望的速度进行;

研究各种化学反应机理,即研究从反应物过渡到生成物所经历的途径。

本章就是要回答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随着诸如反应物的成分、浓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不同,化学反应都是在相应的速率下进行的。反应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的内在机理,而其外界因素(入温度和压力等)都是通过影响或改变反应机理而起作用的。 (1)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速率

根据化学反应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两大类:

简单反应(基元反应)——由反应物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

复杂反应——反应不是经过简单的一步完成,而是要通过生成中间产物的许多反应步骤来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化学系统中某化合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

i i dC dt

ω=

就是该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即反应速率可以按照参加反应的任一组分来确定。 (2)质量作用定律

对于简单反应或者基元反应,大量实验总结出:当温度不变时,化学反应速率和参与反应的各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质量作用定律给出了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即:

'

1

i

s

i i k C νω==∏

式中k 为和浓度无关的比例常数,称为反应速率系数,其与温度等有关。系统中所有反应物化学剂量系数的总和

'1

s

i

i n ν

==

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一步反应中,n 代表了反应分子数,因此有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等,同时n 也是简单反应的反应级数。

注:对复杂反应,其不是经过一步完成的,质量作用定律不适用。此时必须由实验方法测

出反应物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方次,并在了解化学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才能应用质量作用定律来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级数是实验测定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总结果,反应分子数的概念可用于解释反应机理,而反应级数可用于区别不同反应的类型。复杂反应的反应级数是由实验测定,反应级数主要取决于一系列反应步骤中反应最慢的步骤,因而反应级数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如碳氢化合物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级数是1.7~2.2。 (3)复杂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对于复杂反应除了其反应步以外,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把每个基元反应都写出来,只是写出总的反应式,称为总包反应。显然,总包反应不能用反应分子数来区别反应类型,而需要用实验为依据的更加实用的反应级数来区分反应类型。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的影响(阿累尼乌斯Arrhenius 定律)

0E RT

k k e

-=

0ln ln E k k R T

=-

2

ln d k E dT

RT

=

式中k 是反应温度为T 时的反应速率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数,A 和E 是由反应特

性决定的两个常数,它们与反应温度及浓度无关,分别是指前因子(频率因子)和活化能。

由于化学反应速率和温度成指数关系,因此,温度对化学反应影响极强。用加热的方法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中常用的方法。 压力的影响

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上。因此,对n 级反应,反应速率方程为

n

n

n i

n i

n i

dC p k C k X dt RT ⎛⎫

-== ⎪⎝⎭

因此,一个由气相反应物组成的反应系统为n 级反应时,反应速率和压力的n 次幂成正比。在恒温条件下气体组分不变,在一系列压力下进行实验,测得系统的反应速率,在对数坐标上可得到下图的直线:

混合物组分的影响

以燃烧现象中常见的双组分气相反应物组成的化学系统为例,设是二级反应

A B C +→

反应速率方程为

[]

2

2/A A B dC k X X p RT

dt

-=

如果系统中不存在其他气体,则1A B X X +=,因此反应速率方程可以用单一变量A X 表示

[]

2

2(1)/A A A dC k X X p R T

dt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函数关系绘制成图。

图 两组分混合物组分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可以看出,在0.5A B X X ==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

若系统中含有第三种气体,但该气体不参加反应,是惰性气体,在系统中它将起稀释剂的作用,使反应速率降低。如使用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空气中的氮气就是一种稀释剂。若某一化学反应系统A 是可燃物,B 是氧化剂,但是它是被稀释后的氧化剂,氧化剂成分在B 中只占(1)εε<,故此时的反应速率方程为

[]

2

2/A A B dC k X X p R T

dt

ε-=

因此,含有惰性气体的混合物,其反应速率相应地按比例减小。 (4)反应速率理论

燃烧学中讨论的反应速率理论,是对基元反应过程作的理论探讨——基元反应速度理论。该理论的研究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碰撞反应理论——基元反应速率的理论解释

化学反应过程实质上是反应物分子破裂后,各原子重新组成分子的过程。碰撞理论认为分子破裂的首要条件是反应物分子能够相遇(不考虑参与反应分子的结构)——碰撞频率的问题。在化学反应系统中,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是非常频繁的,如果任何相互碰撞的分子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即使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化学反应速度也会表现出极高的速度。事实上,大多数化学反应的速度是有限的,有时甚至很小。说明并非所有的反应物分子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只有那些平动动能相当高的分子碰撞在一起时才能打破分子原来的内在联系,分裂成原子(或粒子),这些原子重新组合成为新的产物,使化学反应得以进行——活化能的问题。

只有当发生反应的分子能够相遇,而且这些反应物分子的能量超过发生反应所需具有

的最低能量称为活化能,能量达到或超过活化能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链式反应理论

链式反应又称链锁反应,对于链式反应,只要反应一旦开始,便能相继产生一些列的连续反应,使反应不得短发展。在这些反应过程中始终包含有自由原则和自由基(链载体),只要链载体不消失,反应就能进行下去,链载体的存在及其作用是链式反应的特征所在。,链反应有三个基本步骤组成:链的引发,链的增长(或传播),链的终止。链反应分为两大类,链分支反应(在链反应中,反应产生的链载体的数目比消失的链载体的数目多,链增长过程呈现树杈发射状)和不分支反应(在反应中链载体的数目不会发生增加)。

在链锁反应中,活化中心浓度增大有两种因素:一是由于热运动的结果而产生,例如在氢氧爆炸反应中氢分子与别的分子碰撞使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显然它的生成速度与链锁反应本身无关;二是由于链锁反应分枝的结果,例如氢原子反应生成两个新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生成的速度与氢原子本身的浓度成正比。

热力着火和链式着火理论,以及着火的半岛现象

在可燃混合物的着火过程中,主要依靠热量的不断积累而自行升温,最终达到剧烈的反应速度的爆燃称为热力爆燃。

如果可燃混合物的着火过程,主要依靠链锁分支而不断积累活化分子,最终达到剧烈的反应速度的释放热量而爆燃称为链锁爆燃。链锁爆燃是可燃混合物在低温低压下,由于分支链锁反应,活化中心的数目因分枝而不断增多,反应速度就急剧加快,最终导致可燃混合物爆燃。

注:实际上,大多数碳氢化合物燃料的燃烧过程都是极复杂的链锁反应,真正简单的双分子反应并不多。链锁爆燃理论的实质是由于链锁反应的中间反应是由简单的分子碰撞所构成,对于这些基元从热力爆燃理论是可以适用的。但整个反应的真正机理不是简单的分子碰撞反应,而是比较复杂的链锁反应。

对于如H2-O2混合气之类的可燃混合气在低压情况下可出现二个甚至三个的爆炸界限(着火界限),越过着火高界限后,若再继续提高压力,就会出现第三个爆燃界限,从而形成“着火半岛现象”。

着火半岛的存在可以看作为链锁反应产生的明证。高低界限之所以会存在,可用链锁自燃理论来说明,链锁自燃界限相当于链锁分枝的速度开始超过链锁中断速度的状态。在压力很低时,由于气体很稀薄,分子向四周的扩散速率很高,而且压力越低,扩散越快。此时,

活化中心向容器壁面的扩散十分容易,大大增加了活化分子与壁面碰撞失去活化的机会,提高了链中断的速率,而且压力越低,中断速率越大,故当压力降低到一定数值时,就可能使链中断速率大于链分支速率,即出现链自燃的低界限。若提高容器内混合气的压力,则由于分子浓度增大,减小了活化中心与壁面碰撞的机会,则此时链的中断就主要发生在气相内部活化中心的相互碰撞中,因此,随着压力的增高,这种机会越来越多,链的中断速率也越来越大,因而当压力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又会出现分支速率与中断速率相等的临界情况,这是时就出现链自燃的着火高界限。第三界限的存在完全可用热力着火理论来解释,因随着压力的增高,反应放热的现象越来越显著,由于反应放热使热量积累而引起反应自动加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达到第三爆燃界限时,由于反应放热大于散热而引起的升温和加速已居支配地位,此时的爆燃就纯粹是一种热力爆燃,完全遵循热自燃理论的规律。实质上,“ 着火半岛”中的第三界限就是热自燃界限。

四、层流火焰的传播理论

燃料在某处着火后,无需外界提供热量,着火就能向燃料的未燃部分传播,使容器内的燃烧过程能自行地持续下去,但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燃料着火后都可以传播。

1、火焰阵面

若在容器中充满均匀混合气,当用电火花或加热方式使混合气局部着火并形成火焰,此后依靠导热作用将能量传递给火焰邻近的冷混合气层,使混合气温度升高而引起化学反应,并形成新的火焰,这样一层一层的新鲜混合气依次着火,也即薄薄的化学反应区考试由点燃的地方向未燃混合气传播,它使已燃区和未燃区之间形成明显得分界线,称这薄薄的化学反应发光区位火焰前沿(火焰阵面)。很多情况下,这一薄薄的化学反应区厚度相对于系统的特征尺寸来说是很薄的,因此可以看成是一个几何面。

2、 火焰燃烧速度及层流火焰结构与传播机理

火焰燃烧速度是指火焰阵面某点P 点处相对于来流的移动速度,即火焰燃烧速度H u 为:

0lim

H l t n dn

u S t dt ∆→∆===∆

火焰燃烧速度反映了化学反应消耗燃料的快慢。火焰前沿的厚度是很薄,其结构如图所示。

图 层流火焰结构。

在火焰前沿厚度的很大一部分上,化学反应速率很小,这部分前沿的厚度称为混合气的预热区,以h l 表示。而化学反应主要集中在很狭窄的化学反应区c l 。对于一般燃料,化学反

应主要集中在高温区,而在低温区化学反应不明显。由于前沿的厚度很小,但是温度和浓度变化却很剧烈,因而在火焰前沿中出现很大的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这会引起火焰中强烈的热传导和物质扩散。因此,在火焰中分子迁移不仅由于强迫对流所致,而且还由于扩散的作用。热量的迁移不仅靠对流,也有导热。因此,预混可燃气的燃烧不仅受化学动力学控制,而且还受扩散作用控制。

因此火焰传播机理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即火焰前沿在预混气重的移动,主要是反应区放出的热量不断地向新鲜混合气传递以及新鲜混合气不断向反应区扩散的结果。

五、湍流火焰

湍流燃烧是指发生在湍流条件下的燃烧过程,湍流燃烧速度是指湍流火焰阵面相对于新鲜未燃气的运动速度。湍流火焰与层流火焰的区别:

(1)在外观上存在区别,层流火焰阵面是一层薄的(毫米量级或更小)、平滑的火焰面组成,该火焰面将新鲜的可燃气体和燃烧产物分隔开来,而湍流火焰阵面则相

当厚(几个毫米),发光区模糊,呈毛刷折皱状,在本生灯上,火焰高度也较层

流火焰短。

(2)湍流火焰燃烧速度比层流火焰燃烧速度大的多,其主要原因是:(a)湍流流动使火焰阵面发生弯曲变形和褶皱,从而使反应表面显著增加,此时这走的火焰阵面

上任一处的法向火焰速度仍然保持和层流火焰燃烧速度一样的大小。(b)湍流

火焰中,可能由于更强烈的热传导或扩散效应导致火焰阵面法向速度本身就会增

加。(c)湍流会促使可燃混合气体向火焰阵面上的已燃气混合扩散,使火焰阵面

本质上成为预混气体的燃烧。

目前关于对湍流火焰的理解,都是基于以下两种主要的湍流火焰传播理论发展起来的:由邓克尔和谢尔金开创的褶皱表面理论;由萨默菲尔德和谢京科夫建立的容积燃烧理论。

而研究湍流火焰的方法也可以分为两类,即经典的湍流火焰传播理论,包括褶皱层流火焰的表面理论和与扩散有关的容积燃烧理论。另一种方法是湍流模型方法,是以计算湍流燃烧速率为目的的湍流扩散燃烧和湍流预混燃烧的物理模型,包括最新发展的概率分布函数的输运方程模型和ESCIMO模型等。

六、爆轰火焰

1、两类燃烧波

燃烧学中,通常把化学反应区称为“火焰区”、“火焰前沿”或“反应波”或类似的名字,火焰区内发生着快速的化学反应,火焰通常会发光。预混可燃气中传播的这种燃烧反应阵面,在其前面总是有一个运动的波传播(燃烧产生大量的高温燃烧产物,其发生膨胀对未燃物压缩而产生的压力波),而火焰则是在受压力波压缩后的可燃气体混合物中传播的。这种由波驱动的化学反应,连同压力波一起被称为燃烧波。体现了燃烧可以自行传播的特征。

这种燃烧波可以有两种不同类型,即爆燃波和爆轰波,两者相对于未燃混合物的传播速度、发生机理以及流场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爆燃波是相对于未燃气体是以亚音速传播的,未燃气体到已燃气体,其压力、密度和速度都是减小的,爆燃波使已燃气体背向燃烧波运动,这种燃烧波的传播速度通常称为火焰传播速度;而爆轰波相对于未燃气体则是以超音速传播,从未燃气体到已燃气体,压力、密度、速度都是增加的,爆轰波使已燃气体跟着燃烧波运动,这种燃烧波的传播速度通常称为爆轰速度。

爆燃波是目前各类燃烧装臵中应用最多的燃烧模式,当然在火灾和爆炸过程中也很常见,爆轰波威力大,破坏性大,在工业灾害中也时常出现,因此了解爆轰波的传播对于防止发生爆轰的方法和措施是非常有益的,另外一方面,爆轰波一般具有高速和能增压的特点,也可以运用到能源、化工动力和加工业中。究竟是发生爆轰波还是缓燃波与反应物种类、组分浓度,点火状况以及管道的约束状态有关。

2、气体爆燃和爆轰燃烧的主要特点: 在1

p ρ 平内,一旦给定初始状态1(,)u u p ρ,则最终状态1(,)b b p ρ必须同时满足雨贡

纽方程和瑞利方程,即如下图中瑞利直线和雨贡纽曲线之交点就是可能达到的状态。

图 以()11,P υ为原点A ,1q q =时的兰金-雨贡纽曲线。注意该曲线实际上不可能穿过

所谓的原点。通过原点A 的虚线为瑞利线。

分析雨贡纽曲线和瑞利直线之间的相互位臵关系,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由于瑞利直线的斜率为负,BC 段在物理上不可能出现。

雨贡纽曲线和瑞利直线的交点是可能的终态。在上分支,燃烧波相对于波前以超音

速传播,燃烧波通过后,压力增高,密度增加,气体质点速度减慢,这相当于有燃烧存在的压缩波,即爆轰波,上分支也称为爆轰分支。而在下分支上,燃烧波相对于波前以亚音速传播,燃烧波通过后,压力降低,密度减小,波后气体质点速度增加,这相当于有燃烧存在的膨胀波,也就是正常燃烧的火焰波(也称为缓燃波),下分支也称为爆燃分支。

爆轰分支上,两曲线的切点称为上C-J 点,给出了爆轰波速度的最小值,因为瑞

利直线的斜率与爆轰波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比上C-J 点更大的爆轰速度值对应于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是典型的强爆轰(压缩比较C-J 点更厉害)和弱爆轰。实际观察到的自发爆轰速度大多是C-J 爆轰,这可以从爆轰结构上得到解释,当然也可以采用过驱办法产生强爆轰。

在缓燃分支上,下C-J 点给出了最大的缓燃速度,因为更陡的瑞利直线不会与雨

贡纽曲线相交,比下C-J 点更低的缓燃速度对应于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是典型的弱缓燃和强缓燃(指膨胀得更厉害)。实验观察到的缓燃波大多是靠近F 点附近的状态,KD 段在物理上不能实现,因为不存在膨胀的激波。

由此可见,只有强爆轰,C-J 爆轰、弱缓燃和C-J 缓燃是可能的,这就是C-J 假

说。C-J 爆轰和强爆轰波前是超音速的,波后作则是亚音速。弱缓燃波和C-J 缓燃波前世亚音速的,波后也是亚音速。

值得指出的是当q =0时,即是普通激波动力学公式。

燃烧学

第一讲 重点:燃烧条件、及燃烧空气量的计算。 绪论 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的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学科。 一.燃烧学的研究内容 燃烧的本质;着火机理、熄火机理;气、液、固体可燃物燃烧特性;燃烧技术(工程燃烧学);防灭火技术(消防燃烧学)。 二.燃烧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1 火的作用 火被人类掌握和使用以后,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2火的危害 火一旦失去控制,造成对国民经济的损失,同时,火灾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火灾还对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火灾指的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包括森林、建筑、油类等火灾以及可燃气和粉尘爆炸。 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燃物、空气和火源同时存在。 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可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下面是几个典型火灾案例。 1998年1月3日,吉林省通化市东珠宾馆发生火灾。 1999年10月30日,韩国仁川市一幢4层楼的地下卡拉OK厅发生火灾,有57人被烧死,71人被烧伤。 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火灾。 2002年6月16日,位于海淀区学院路20号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 火灾烟气的组成:(1)气相燃烧产物;(2)未完全燃烧的液固相分解物和冷凝物微小颗粒;(3)未燃的可燃蒸汽和卷吸混入的大量空气。 火灾烟气中含有众多的有毒有害成分、腐蚀性成分和颗粒物等,加之火灾环境高温、缺氧,导致火灾中很多人因烟气窒息和中毒而死亡。 2.3目的和意义 学习研究各种可燃物的着火条件――――防火

学习研究物质爆炸规律―――预防爆炸 学习研究燃烧、蔓延规律、熄灭―――灭火,减少损失 学习研究燃烧烟气特性――――防排烟,减少人员伤亡 三、火灾防治措施 火灾防治措施有:建立消防队伍和机构、研制各种防灭火设备、制定相关防灭火法规、研究火灾机理和规律及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防灭火。 四、燃烧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1燃烧学的研究对象 燃烧学的主要研究方面:1、燃烧理论的研究。2、燃烧技术的研究。 4.2火灾的特点 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具有随机性和确定性的双重特点。 随机性是指火灾在何时、何处发生等是不定的,它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却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 确定性是指火灾的发生是按其确定的过程发展,火灾燃烧、烟气流动等都遵循确定的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物质守恒等规律。 4.3燃烧学的研究方法 燃烧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法、模拟研究法和实体实验法。 五、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燃烧的化学基础;燃烧的物理基础;着火和灭火理论;气体可燃物的燃烧;液体可燃物的燃烧;固体可燃物的燃烧;室内灭火简介。 第1章燃烧化学基础 本章包括:燃烧的本质和条件;燃烧所需空气量的计算;燃烧产物及其计算;燃烧热的计算和燃烧温度的计算。 1.1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1.1.1 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

燃烧学讲义第一章

第1章燃烧化学基础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1.1.1 燃烧的本质 所谓燃烧,就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燃烧区的温度很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的存在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混有一些微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从本质上说,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但其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焰等基本特征表明它不同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燃烧反应速度极快,则因高温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和周围气体共同膨胀作用,使反应能量直接转变为机械功,在压力释放的同时产生强光、热和声响,这就是所谓的爆炸。它与燃烧没有本质差别,而是燃烧的常见表现形式。 现在,人们发现很多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游离基团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在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这里,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1.1.2 燃烧的条件及其在消防中的应用 1.1. 2.1 燃烧的条件 燃烧现象十分普遍,但其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作为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反应必须有氧化剂和还原剂参加,此外还要有引发燃烧的能源。

1.可燃物(还原剂) 不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也不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机物还是有机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如氢气、乙炔、酒精、汽油、木材、纸张等。 2.助燃物(氧化剂)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做助燃物,如空气、氧气、氯气、氯酸钾、过氧化钠等。空气是最常见的助燃物,以后如无特别说明,可燃物的燃烧都是指在空气中进行的。 3.点火源 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点火源,如明火、高温表面、摩擦与冲击、自然发热、化学反应热、电火花、光热射线等。 上述三个条件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但是即使具备了三要素并且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也不一定发生。要发生燃烧还必须满足其它条件,如可燃物和助燃物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等。燃烧能发生时,三要素可表示为封闭的三角形,通常称为着火三角形,如图1-1(a)所示。 经典的着火三角形一般足以说明燃烧得以发生和持续进行的原理。但是,根据燃烧的链锁反应理论,很多燃烧的发生都有持续的游离基(自由基)作“中间体”,因此,着火三角形应扩大到包括一个说明游离基参加燃烧反应的附加维,从而形成一个着火四面体,如图1-1(b)所示。

燃烧学相关词汇

第一章 Combustion 燃烧Autoignition自燃、自动点火 Flame 火焰Thermochemistry 热化学 Nonflame 无焰Molecular transport of mass(and heat)质量(和热)分子输运Premixed flames 预混火焰Chemical kinetics 化学动力学 Nonpremixed(diffussion) flames 非预混(扩散)火焰Fluid mechanics 流体力学 第二章 Extensive property Absolute(or standardized) enthalpy 绝对(标准)焰 Intensive property Enthalpy of formation 形成(生成)焰 Equation of state 状态方程Sensible enthalpy change 显焰变化 Calorific equations of state Standard reference state 标准参考状态 Constant-volume specific heats 定容比热Enthalpy of combustion 燃烧焰 Constant-pressure specific heats 定压比⅛⅛Enthalpy of reaction 反应焰 Mole fraction of species 组份的摩尔分数Heating value 热值 Mass fraction of species 组份的质量分数Heat of combustion 燃烧热 Mixture molecular weight 混合物分子量Upper or higher heating value 高位热值Partial pressure of the ith species 组分i 的分压Lower heating value 低位热值Latent heat of vaporization 汽化潜热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s 绝热火焰温度(理论 燃烧温度) Enthalpy of vaporization 汽化焙Constant-pressure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 定压绝热火焰温度 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 Constant-volume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 定容绝热火 焰温度 Fixed mass 定质量Chemical equilibrium 化学平衡 System 系统Dissociate Lean贫(燃料或空气)Second-law 第二定律 Rich富(燃料或空气)Gibbs function吉布斯函数 Stoichiometric air-fuel ratio空气-燃料化学当量比Gibbs free energy 吉布斯自由能Equivalence ratio 当量比Gibbs function of formation 吉布斯形成函数 Percent stoichiometric air 化学当量空气百分数Standard-state Gibbs function change 标 准状态吉布斯函数变化 Percent excess air 过量空气百分数Equilibrium constant 平衡常数 Conservation of elements 元素守恒Complex systems 复杂系统 Principle of Le Chatelier 勒夏特列原理Generalized Newton,s method 广义牛顿方法Equilibrium products of combustion 燃烧平衡产物Major species 主要组份 Full equilibrium 全平衡Minor species 次要组份 Water-gas equilibrium 水■气平衡Flue gas recirculation 尾气再循环 Water-gas shift reaction 水-气转换反应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排气再循环

燃烧学

燃烧学 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现象、实践和理论的科学。燃烧是涉及到化学、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和流体力学等问题的复杂过程。 燃烧学是研究着火、熄火和燃烧机理的学科。燃烧是指燃料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化学反应,并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燃烧不单纯是化学反应,而是反应、流动、传热和传质并存、相互作用的综合现象。 燃烧学的研究内容通常包括燃烧过程的热力学,燃烧反应的动力学,着火和熄火理论,预混气体的层流和湍流燃烧,液滴和煤粒燃烧、液雾、煤粉和流化床燃烧,推进剂燃烧,焊震燃烧,边界层和射流中的燃烧,湍流和两相燃烧的数学模型,以及燃烧的激光诊断等。 远古时代,火的使用使人类从野蛮状态走向文明。十世纪以前,人们认为物质燃烧取决于一种特殊的“燃素”。18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和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根据他们的实验,分别提出燃烧是物质氧化的理论。 19世纪,人们用热化学和热力学方法研究燃烧,发现了燃烧热、绝热燃烧温度和燃烧产物平衡成分等重要特性。20世纪初,苏联化学家谢苗诺夫和美国化学家刘易斯等人发现,影响燃烧速率的重要因素是反应动力学,而且燃烧反应有分枝链式反应的特点,即中间生成物可以加速燃烧过程。20 世纪20年代,苏联科学家泽利多维奇、弗兰克·卡梅涅茨基和美国的刘易斯等又进一步发现:燃烧现象,无论是着火、熄灭和火焰传播,还是缓燃和爆震等,都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传热传质等物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研究了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层流燃烧、湍流燃烧、液摘燃烧和碳粒燃烧等基本规律之后,人们认识到,控制燃烧过程的主导因素往往不是化学反应动力学,而是流动和传热传质,于是初步形成燃烧理论。 20世纪40~50年代,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燃烧的研究由一般动力机械扩展到喷气发动机、火箭和飞行器头部烧蚀等问题中,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因此,力学家卡门和中国的钱学森建议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来研究燃烧,提出了“化学流体力学”这一名称。许多人运用粘性流体力学和边界层理论对层流燃烧、湍流燃烧、着火、火焰稳定和燃烧振荡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定量分析。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英国科学家斯波尔丁等人提出了一系列流动、传热传质和燃烧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把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流体力学理论、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燃烧室的工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了研究燃烧理论及其应用的新途径。

燃烧学

1预防和控制可燃气爆炸的方法: 1、严格控制火源 2、防止预混可燃气的产生 3、用惰性气体预防气体爆炸 4、用阻火装置防止爆炸传播 5、用爆炸抑制器抑制爆轰 6、用泄压装置保护设备,防止爆炸的灾害扩大,减少损失 7、用爆炸抑爆装置抑制爆炸. 2湍流燃烧是具有湍流流动性质的燃烧. (特点)长度短,厚度较厚,发光区模糊,有明显噪音,燃烧强化反应率大.因为在层流燃烧中,输运流动性的作用更大,所以湍流大于层流. 3气流速度是如何影响火焰高度的? 气流在流速比较低时,既处于层流状态,火焰的高度随流速的增加大致正比提高,而流速比较高时,是处于湍流状态时,火焰高度几乎与流速无关. 4电火花引燃的机理,影响引燃的因素. (机理)一是着火的热理论,它把电火花视为一个高温热源使局部混合气体温度升高,后被点燃.二是着火电理论,靠近电火花的混合气体被电离形成活性中心,而提供燃烧条件.(因素)1热容越大,最小引燃能越大,混气不容易引燃2导热系数越大最小引燃能越大,混气不容易引燃3燃烧热大,最小引燃能小, 混气容易引燃4混气压力大,密度大,最小引燃能小,混气易引燃5混气初温高,最小引燃能小混气易引燃6混气活化能大,混气不易引燃. 5预混可燃气燃烧波的传播存在缓燃和爆震. (特点)缓燃,火焰正常传播是依靠导热和分子扩散使未燃混合气温度升高,并进入反应区而引起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波不断向未燃混合气中推进,速度一般不大于1-3M.S,传播是稳定的.而爆震波的传播不是通过热传质发生的,是依靠激波的压缩作用使未燃混合气的温度不断升高而引起化学反应的,从而使燃烧不断向未燃混合气中推进,传播速度很高,大于1000M.S与正常火焰传播速度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其传播也是稳定的. 6影响层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 1燃料氧化剂比值的影响2燃料结构的影响3压力的影响4混合物初始温度的影响5火焰温度的影响6惰性添加剂的影响7活性添加剂的影响. 7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1初始温度,爆炸性混合物的初始温度越高,则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即爆炸下限降低而爆炸上限增高2初始压力,一般压力增大,爆炸极限也扩大,若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爆炸3惰性介质即杂质,若混合物中含惰性气体的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的范围缩小,惰性气体的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可使混合物不爆炸4容器,充装容器的材质,尺寸等,对物质的爆炸极限均有影响5点火能源,火花的能量,热表面的面积`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等,对爆炸均有影响 8爆轰的过程及本质? 过程1开始的燃烧波是正常的火焰传播2由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压缩未燃混气,产生一系列的压缩波,向未燃混气传播3压缩波重叠在一起,形成激波4激波后压力非常高,使未燃混气着火,经过一段时间后,火焰传播与微波引起的燃烧合二为一,激波后的已燃气体又连续向前传递一系列的压缩波,并不断提供能量以阻止激波强度的衰减,从而得到一稳定的爆轰波.本质正常火焰传播形成体积膨胀的已燃气体相当于一个活塞压缩未燃混气,产生一系列的压缩波. 9爆轰的形成条件1初始火焰传播能形成压缩扰动2管子要足够长或自由空间的预混气体积要足够大3可燃气浓度要处于爆轰极限范围内4管子直径大于爆轰临界直径.

燃烧学

燃烧学读书报告 动机学院06级研2班 200622080068 张灯 一、燃烧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燃料和氧化剂两种组份在空间激烈地发生放热化学反应的过程叫做燃烧。它常常伴随着发热、发光过程,即所谓“火”的现象。 这个化学反应在许多场合下是氧化反应,被氧化剂所氧化(发光、发热)的物质称为燃料。把含有活泼氧原子(或类似于氧原子)的组份称为氧化剂。反应所生成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另外,把能够进行燃烧的燃料和氧化剂的气态混合物称为可燃混合物或可燃混合气。 火焰是在气相状态下发生的燃烧的外部表现。火焰除了具有发热、发光的特征外,还具有电离、自行传播等特征。 由于发光、发热,从而使火焰具有热和辐射的现象。火焰的辐射一部分来源于热辐脉另一部分来源于化学发光辐队再一部分来自炽热固态烟粒和碳粒的辐射。热辐射来自火焰中一些化学性能稳定的燃烧产物的光谱带,如H2O、CO2以及各种碳氢化合物等。这类辐射的波长处于0.75微米~0.1mm之间。最强的光谱带是红外区,它由燃烧的主要产物CO2和H2O形成。化学发光辐射是一种由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光辐射,这种发光是由于不连续辐射光谱带发射的结果,它来自电子激发态的各种组分,例如CH、OH、CC等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存在于火焰区中,它是在化学反应瞬时产生的。普遍认为,火焰中存在有固态烟粒和碳粒发射出的连续光谱,它将使火焰辐射增强。 必须强调,在燃烧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的炉膛中,火焰和完全燃烧产物的辐射主要来自CO2、H2O、烟粒和飞灰颗粒。 火焰具有电离特性。一般在碳氢化合物燃料和空气的燃烧火焰中,特别在层流火焰中的气体具有较高的电离度。某些试验发现,在电场的作用下,火焰会发生弯曲、变长或变短,着火、熄火条件会发生变化。 火焰具有自转播的特征。火焰一旦产久,就不断地向周围传播直到整个反应系统反应终止。按火焰自行传播这个特点来看有两类火:一类是缓燃火焰(或称正常火焰),其火焰按稳定的、缓慢的速度传播(大约0.2—1m/s),另—类是爆震火焰,其传播速度极快,达超音速(大约几千m/s)。正常火焰是通过导热使未燃混合气温度升高(或由于扩散作用将自由原子、自由基传递到未燃混合气中产生链式反应),而引起的反应加速,从而使火焰前沿不断向未燃混合气体中推进。爆展火焰是一种微波,是依靠激波的压缩作用使未燃混合气温度升高,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火焰前沿不断推向未燃混合气。 燃烧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的综合过程,它包括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扩散过程,预热、着火过程以及燃烧、燃烬过程。 按燃料与氧化剂在进入反应区以前有无接触划分,火焰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种反应物的分子在着火前已经接触,其火焰称为预混火焰;另一类是两种反应物在着火前末接触,火焰决定于混合、扩散因素,称为扩散火焰。例如气体燃料和氧化剂分别送入燃烧室时的燃烧。 按火焰状态可分为移动火馅和驻定火焰。移动火焰即火焰位置在空间是移动的。驻定火焰即火焰位置在空间是固定的。

燃烧学

一、燃烧与火焰的基本概念 1、燃烧通常把具有强烈放热并伴随有光辐射的快速化学反应过程都称为燃烧,如典型的强烈氧化反应,以及与此相似的氮化、氟化等反应也称为燃烧。(在有两种组分参加的燃烧反应中,把放出活泼氧原子(或类似的原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而另一类组分则称为燃料。) 2、燃烧过程的特性除发光、发热等外部特征外,还具有电离和在可燃介质中传播的特征。 火焰辐射由于火焰发光、发热等导致,主要包括: 热辐射——主要是化学稳定产物的光谱带,最强的光谱带一般在红外区。 化学发光辐射——不连续光谱带发射的结果,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过程中CH、OH、O等自由基的激发态电子。 炽热固态烟粒和碳粒的辐射——连续辐射,具有较宽的光谱带范围。 电离特性一般在碳氢化合物和空气中的燃烧火焰中(尤其是层流火焰中)的气体具有较高的电离度。 自行传播火焰向周围可燃介质传播,直到整个反应系统终止。根据传播机理和特征包括两类火焰: 缓慢燃烧火焰——通过导热使未燃气体温度升高(或通过扩散作用将自由原子、自由基传递到未燃气体中产生链式反应),以约0.2~1m/s的速度稳定、缓慢地传播。 爆轰火焰——依靠激波的压缩作用使未燃气体温度升高,传播速度约为几km/s)。 3、燃烧过程的本质 (1)化学的观点: 燃烧过程中原来物质的分子结构被破坏,原子中的外层电子重新组合,经过一系列的中间产物的演变,最后形成了生成物即燃烧产物。 在化学反应中,总的化学能降低了,这部分能量主要以热能和光能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表现为火焰现象。 (2)物理的观点: 燃烧过程总是发生在流动系统中,这种流动可能是均相流,也可能是多相流,可以是层流也可以是湍流; 燃烧过程总是发生在不均匀物质场的条件下,多种组分之间会发生混合、扩散等现象,甚至还有物质相态的变化。 燃烧引起的不均匀温度场,使燃烧过程中还伴有能量的传递,且如外界电磁场、重力场等因素也会对燃烧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燃烧是一种物理和化学的复杂的综合动态过程,燃烧学的学习必然涉及燃烧的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燃烧的流体力学和传热传质基础等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化学动力学控制的燃烧、液体与煤燃烧的理论、预混气体火焰、湍流燃烧等基本燃烧现象。 现代燃烧理论广泛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和边界层理论等手段来分析和处理燃烧问题,这就是反应流体力学的方法。 二、化学热力学 1、化学热力学的任务 燃烧现象首先是热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用热力学基础理论来加以解决。事实上,燃烧过程通常是包括物理变化在内的燃料剧烈的氧化放热过程,对于这样的过程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已知初始反应态(反应物组成,温度和压力等)时,其最终状态如何? ●各种热力学阐述如何变化? ●在给定条件下,所研究的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以及为使反应发生需要什么样的条 件?

燃烧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燃烧的化学基础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本质: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但其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焰等基本特征表明它不同于一般 的氧化还原反应。 也有人认为游离基的连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爆炸:与燃烧没有本质差别,是燃烧的常见表现形式。 燃烧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还原剂):凡能与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 2、助燃物(氧化剂):凡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3、点火源:凡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点火源。 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助燃物浓度3.一定的引燃能量 相互作用 燃烧持续的要素 1.外加热(着火源)或者反应释放足够能量维持燃烧 2.可燃物质3.氧或 助燃剂4.合理配比 5.混合作用 火灾:在时间和(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预防: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3、消除点火源 火灾扑救: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4、抑制法 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体积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摩尔数。()s m mol dt dc dt V dn ?=?= 3/ω fF eE bB aA +→+ ωωωωω====f e b a F E B A 系统反应速率(ω)代表反应系统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是唯一的。 质量作用定律:等温条件下,任何瞬间反应速度与该瞬间各反应物的浓度的某次幂成正比。在基元反应中,各反应物浓度的幂次等于该反应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fF eE bB aA +→+反应速度方程为:b B a A C KC V = K 为反应速度常数,其值等于反应物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a+b) 称为反应级数。 注意:质量作用定律只适于基元反应,对于非基元反应,只有分解为若干个基元反应时,才能逐个运用质量作用定律。 1. 反应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很大,通常是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2. 范德霍夫近似规则:对于一般反应,如果初始浓度相等,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大约加快2~4倍。 3.lnk 或lgk 对1/T 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根据其斜率可以求出E ,由其截距可求K0 燃烧反应速度方程: dt dc A A -=ωdt dc B B -=ωdt dc E E =ωdt dc F F =ω

燃烧学整理内容

第二章燃料的燃烧计算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燃料燃烧时所需空气量及烟气生成量 烟气分析 燃烧设备的热平衡 计算中的简化 微量的稀有气体所有气体都作为理想气体 不考虑烟气的热分解和灰质的热分解产物 略去空气中和CO2 第一节燃料燃烧所需空气量计算 一、燃料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 理论空气量即根据化学反应式计算出来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空气量。Nm3干空气/kg燃料,Nm3干空气/Nm3燃料,V0 液体燃料与固体燃料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 气体燃料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 二、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 空气系数 实际空气需要量 第二节完全燃烧时烟气的计算 一、液体燃料与固体燃料烟气的计算 理论烟气量的计算 实际烟气量的计算 烟气焓的计算 燃料理论燃烧温度 二、气体燃料烟气的计算 理论烟气量的计算 实际烟气量的计算 第三节不完全燃烧时烟气量的计算 一、液体燃料与固体燃料 二、气体燃料 三、燃料不完全燃烧烟气量与完全燃烧烟气量的关系 第四节烟气分析计算 一、成分的检验方法 二、空气系数的检测计算 三、燃料不完全燃烧损失计算 四、奥氏烟气分析器 第五节燃烧设备的热平衡 第三章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学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学科 一·基本概念

单相系统与单相反应:在一个系统内各个组成都是同一物态,则称此系统为单相系统。在此系统内进行的化学反应,则称单相反应。 多相系统与多相反应:在一个系统内各个组成不属同一物态,则称此系统为多相系统。在多相系统内进行的化学反应,则称多相反应。 分子反应: 单分子反应------化学反应时只有一个分子参与反应,I2=2I 双分子反应------反应时有两个不同种类或相同种类的分子同时碰撞而发生的反应,CO2+H2 CO+H2O 三分子反应------反应时有三个不同种类或相同种类的分子同时碰撞而发生的反应,2CO+O2=CO2 简单反应与复杂反应:一个反应是由若干个单分子或双分子间或三分子反应相继实现,成为复杂反应;而组成复杂反应的各基本反应则称之为简单反应或基元反映 级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几次方成比例就是几级反应,或反应级数是几就是几级反应 浓度:摩尔浓度、千克浓度、分子浓度、相对浓度等。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数量,如摩尔数、千克数、分子数等,用C 表示,mol/m3,kg/m3,1/m3 相对浓度表示该种物质的分子数或摩尔数与同一容积内总的分子数或摩尔数之比值 化学反应速度:指单位时间内参与反应的初始反应物或最终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反应的瞬时速度 二·两个定律 质量作用定律:实验表明,对于单相反应来说,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任何瞬间的反应速度是与该瞬间参与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乘积成正比,而各反应物浓度的幂次即为化学反应式中各反应物的分子数。这个表示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规律就称为质量作用定律。 aA+Bb cC+dD 阿累尼乌斯定律:k=k0e-E/RT=k0exp(-E/RT) k0是前指数因数,表示分子碰撞的总次数。 E 表示这一反应的活化能,是发生这一化学反应所必需的最少能量。 R 为气体的通用气体常数。 三·三个理论 分子热活化理论:根据气体分子运动学说的理论,化学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反应物质的分子互相碰撞而引起的,但不是所有的分子碰撞都会引起反应,而只是在所谓活化了的分子间的碰撞才会引起反应,这种所谓活化了的分子就是活化分子。 反应速度的活化络合物理论:某些化学反应速度的实测值与按活化分子碰撞理论导出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大(小很多倍,如106),尤其一些复杂分子的化学反应。而对简单的单原子或者双原子分子反应相差不大,可认为近似相等。原因就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存在一个反应物的中间络合物状态,这一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渡状态,中间络合物能够自发地以恒定的速度分解成为生成物(但也可能再分解为反应物)。 C W τ?=±?dC W d τ=±

燃烧学复习资料大全.

名词解释: 1、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辐射力:单位时间内,物体每单位面积向半球空间所发射的全波长的总能量,称为辐射力。 3、阻燃剂:用以改善可燃材料的抗燃性,从而保护材料不着火或使火焰难以蔓延的化学物质 4、烟囱效应:在垂直的围护物中,由于气体对流,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效应,称“烟囱效应”。 7、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 6、热值:单位质量或体积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称为热值。 8、氧指数:在规定条件下,刚好维持物质燃烧时的氧氮混合气流中最低氧含量的体积百分数。 9、热传导: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 10、闪燃: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燃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11、(可燃液体)爆炸温度极限:对应于爆炸浓度上、下限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爆炸温度上、下限。 12、热容:指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条件下,一定量物质温度每升高一度所需要的热量。 13.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14. 热对流:指流体各个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 15. 电极熄火距离:不能引燃可燃混气的电极间最大距离。 16、阴燃:固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现象,通常产生烟和伴有温度升高的现象。 18、热辐射:物体转换本身的热能向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 19、着火感应期:当混气系统已达着火条件的情况下,由初始状态达到温度开始骤升的瞬间所需的时间。 20、沸溢:发生油罐火灾时,热波在下沉过程中遇乳化水,使水汽化形成油包气的气泡,不断由下往上运动的现象。 21、喷溅:热波下降到水垫层时,使其中的水大量蒸发,蒸汽压迅速升高,把上部油品抛出罐外的现象。 22、火焰前沿:火焰在预混气中传播时,已燃区与未燃区之间一层很薄的化学反应发光区。 23、(炸药)爆压:炸药在一定的容积内爆炸后,其气体产物的比容不再随时间变化时的压力。 24、覆盖效应:某些阻燃剂在较高温度下会生成稳定的覆盖层,或分解生成泡沫状物质,覆盖于材料表面,使材料因热分解而产生的可燃气难于逸出,同时起隔热和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25、最小引燃能:能够在给定混合物中引发传播火焰的最小火花能量。 26、斯蒂芬流:在物理和(或)化学过程的作用下,相分界处产生的与扩散物质流有关的法向总物质流。 27、碘值:是指100克油脂与碘完全反应时需要碘的克数。 28、自燃: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的现象。 29、(炸药)爆容:单位质量的炸药爆炸后,气体产物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水为气态) 30、烟:由于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悬浮于大气中可见的燃烧产物。 31、灭火滞后:当系统着火后,要使其灭火,必须使其处于比着火更不利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现象。 32、扩散: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的现象。 33、爆炸下限:可燃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34、燃烧起始表面:固体火焰传播时正在燃烧的火焰和未燃物质之间的界面。 35、爆轰:主要靠激波的高压而使未燃气受到近似绝热压缩的作用而升温着火,使燃烧波在未燃区中传播的现象。 36、消焰径:不能传播火焰的管子的最大直径。 37、粉尘爆炸:可燃性固体粉尘或可燃性液体的雾状液滴分散与空气或其他助燃气体中,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接受相当的点火能量所必然发生的一种爆炸现象。 38、热波:沸程较宽的混合液体在燃烧热量逐渐向液体深层传播时热的锋面。 39、殉爆:主爆药爆炸后能引起与其相隔一定距离的从爆药爆炸的现象。 填空 1、根据着火三角形,可以得出(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三种防火方法。 2、烟气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毒害性)、(减光性)、(爆炸性)等三个方面。 3、毕渥数(Bi)是表征(表面对流传热能力)和(固体内部导热能力)相对大小的参数。Bi小于(0.1)时,可以用 集总热容法处理。 4、强迫对流换热系数与(普朗特数)和(雷诺数)准则参数有关;自然对流换热系数与(普朗特数)和(格拉晓 夫数)准则参数有关。 5、F-K理论考虑了(大Bi数)条件下物质体系内部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以(体系能否得到稳态温度分布)作为自燃

燃烧学的基础认识

燃烧学的基础认识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通常需要三个要素:燃料、氧气和点火源。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见的燃料包括木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氧气是燃烧反应的氧化剂,点火源则是引发燃烧反应的能量输入。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合物,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燃烧反应通常伴随着火焰、热和光的产生。火焰是燃料燃烧过程中可见的明亮和炽热的气体,热是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而光是由火焰所产生的可见光辐射。 燃烧过程中,燃料的燃烧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燃料的物理性质、温度、氧气浓度和反应速率常数等因素都会对燃烧速率产生影响。燃料的物理性质如燃烧点、闪点和挥发性等都会影响燃料的易燃性和燃烧速率。温度是影响燃烧速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燃烧速率越快。氧气浓度是燃烧反应的重要参数,氧气浓度越高,燃烧速率越快。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燃烧反应速率的物理量,它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反应机理等因素有关。 燃烧反应不仅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过程。燃烧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如燃料为汽车提供动力、燃烧为发电厂提供电能。然而,燃烧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和火灾等。燃烧产生的废气和废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二氧化碳的

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火灾是燃烧失控的一种情况,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利用燃烧过程,保护环境和防止火灾,燃烧学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燃烧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燃烧机理、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和燃烧控制等。通过研究燃烧机理和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为燃烧过程的优化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燃烧控制技术可以通过调节燃料和氧气的供应、改变燃烧条件和优化燃烧设备等手段,实现燃烧过程的高效、清洁和安全。 燃烧学是研究燃烧反应的一门学科,它涉及燃料的燃烧过程、燃烧速率和燃烧控制等内容。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反应,通过燃料与氧气的反应,产生能量、热和光。燃烧反应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通过燃烧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利用燃烧过程,保护环境和防止火灾。燃烧学的发展对于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燃烧学

《燃烧学》课程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依据 根据高等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987年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编写大纲。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燃烧学》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燃料燃烧产物及热损失、煤的热分解、煤粉燃烧等内容。实验课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燃烧学基本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内容 燃烧学讲授以煤为研究对象,研究燃料的组成成分和性能、燃料的成分分析和计算、燃料的燃烧产物、燃料设备的热平衡及热效率、固体燃料的燃烧理论、煤粉燃烧,通过煤的水分分析、挥发分分析、灰分分析、固定碳分析,煤的发热量测定,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与基本测试技术,使学生对燃烧学基本实验达到能独立调试测量等能力。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1、掌握煤的复合水的测定。 2、掌握煤的灰分的测定。 3、掌握煤的挥发分产率的测定。 4、掌握固定碳含量的测定。 5、掌握煤的发热量测定。 6、掌握烟气成分分析。 7、熟悉煤渣特性的鉴定。 8、掌握煤的固定碳含量的计算。 9、熟悉煤样制备。 10、掌握氧弹的使用。 五、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学时: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实验18学时,占总学时28%。 教学文件:校编《燃烧学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学生自拟。

教学形式:本课程实验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写出预习报告,指导教师应概述实验的原理、方法及仪器使用等,并作针对性指导,具体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处理由学生独立完成。 六、实验考试方法与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纪律、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给出A、B、C。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10%,对缺实验成绩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七、实验项目、适用专业及学时分配 八、本课程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及仪表 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箱式电炉、恒温式热量计、奥氏烟气分析器。

燃烧学

1火灾指的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 灾害性燃烧现象。 火灾分类:按损失严重程度可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2火灾烟气的组成:(1)气相燃烧产物; (2)未完全燃烧的液固相分解物和冷凝物微小颗粒;(3)未燃的可燃蒸汽和卷吸混入的大量空气。 火灾烟气中含有众多的有毒有害成分、腐蚀性成分和颗粒物等,加之火灾环境高温、缺氧,导致火灾中很多人因烟气窒息和中毒而死亡。 3燃烧区的高温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 不稳定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 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 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混有一 些微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4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还原剂) 助燃物 氧化剂 点火源 以上三个条件即为燃烧三要素 5固体和液体可燃物的理论空气需要量 1kg 可燃物燃烧所需氧气和空气的体积 (m3/kg ) 5kg 可燃物燃烧所需氧气和空气的体积 6气体可燃物的理论空气量 7燃烧热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从环境吸收 或向环境散发的热量。 生成热:由稳定单质反应生成某化合物 时的反应热。 标准生成热 :在0.1013MPa 和 指定温度下,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 某物质的 恒压反应热。 燃烧热:燃烧反应的反应热。 标准燃烧热 :在0.1013MPa 和指 定温度下,1mol 某物质完全燃烧时的恒压反 应热。 8盖斯定律:在整个化学反应过程中保持恒 压或恒容,且系统没有做任何非体积功时, 2 ,0104.22)32 32412(2 -⨯⨯-++ =O S H C V O 5 21.02 ,0,0⨯=O air V V 2 222,010 )4(2321212 -⨯⎥⎦⎤⎢⎣⎡-++++=∑O H C m n S H H CO V m n O 2 222,0,010)4(23212176.421.02 -⨯⎥⎦⎤⎢⎣⎡-++++⨯==∑O H C m n S H H CO V V m n O air

燃烧学教学大纲

燃烧学教学大纲 燃烧学教学大纲 燃烧学是研究燃烧过程的一门学科,涵盖了燃烧的基本理论、燃烧反应机制、燃烧动力学、燃烧器设计等内容。在工程领域中,燃烧学的应用广泛,涉及到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火灾安全等方面。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燃烧学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一、引言 燃烧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对于能源领域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概念和原理 2.1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热能和光能的过程。燃烧的基本特征包括火焰、燃烧产物等。 2.2 燃烧反应机制 燃烧反应机制是指燃烧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的步骤和路径。学生需要了解燃烧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并学习燃烧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2.3 燃烧动力学 燃烧动力学研究燃烧反应速率与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的关系。学生需要学习燃烧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影响因素以及燃烧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方法。 三、燃烧器设计 3.1 燃烧器的分类和结构

燃烧器是将燃料和氧气混合并进行燃烧的设备,广泛应用于能源转换和工业生产中。学生需要学习燃烧器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了解不同类型燃烧器的特点和应用。 3.2 燃烧器性能评价 燃烧器的性能评价包括燃烧效率、燃烧稳定性、排放特性等。学生需要学习燃烧器性能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并掌握如何通过调整燃烧器结构和运行参数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 四、燃烧与环境 4.1 燃烧与大气污染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颗粒物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学生需要学习燃烧排放物的成分和形成机理,以及大气污染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4.2 燃烧与火灾安全 燃烧过程中的火灾是一种危险的事故,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学生需要学习火灾发生的条件和机理,以及火灾防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五、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燃烧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如燃烧速率测定、燃烧器性能测试等,以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六、课程评价与考核 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通过课程评价和考核来进行评估。评价方式可以包括平时表现、实验报告、课堂测试和期末考试等。 七、教学资源与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的提供非常重要。学生可以通

燃烧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燃烧的定义 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 本质: 第三章 1、谢苗诺夫自燃理论 基本思想: 某一反应体系在初始条件下,进行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产生的热量,同时向环境散热,当产生的热量大于散热时,体系的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产生更多的热量,反应体系的温度进一步升高,直至着火燃烧。 2、着火感应期 着火感应期的直观意义:混合气由开始化学反应到燃烧出现所经历的时间。 热理论中的着火感应期:当混合气系统已经达到着火条件的情况下,由初始状态达到温度骤升的瞬间所需的时间。 第四章 1、爆轰 2、火焰前沿 一层一层的混合气依次着火,薄薄的化学反应区开始由点燃的地方向未燃混合气传播,它使已燃区与未燃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分界线,称这层薄薄的化学反应发光区为火焰前沿(锋面) 3、火焰锋面的特点 火焰前沿可分为两部分:预热区和化学反应区 火焰前沿存在强烈的导热和物质扩散 第五章 1、闪燃与闪点 闪燃:这种在可燃液体上方,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即称之为闪燃。 液体的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够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2、自燃点 发生自燃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3、沸溢 在热波向液体深层运动时,由于热波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因而热波会使油品中的乳化水气化,形成油包气的气泡,即油的一部分形成了含有大量蒸气气泡的泡沫,使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使液面猛烈沸腾起来,就象“跑锅”一样。这种现象叫沸溢。 4、喷溅 当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

燃烧学名词解释

燃烧学名词解释(不会都考,但是很全) 火灾:在时间和/或空间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燃烧(Combustion):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可燃物(还原剂):凡能与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 助燃物(氧化剂):凡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点火源:凡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点火源。 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体积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摩尔数。 质量作用定律:等温条件下,任何瞬间反应速度与该瞬间各反应物的浓度的某次幂成正比。 在基元反应中,各反应物浓度的幂次等于该反应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空气消耗系数(Coefficient of Air Consumption):完全燃烧时,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超量空气:完全燃烧所耗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差。 燃烧产物:燃烧而形成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 完全燃烧产物(Products of Complete Combustion):不能再继续燃烧的产物。 不完全燃烧产物(Products of Incomplete Combustion):能继续燃烧的产物。 烟(Smoke):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于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微粒。 反应热(Heat of Reaction):以热的形式向环境散发或从环境吸收的、生成物所含能量的总和与反应物所含能量总和之间的差值。在定温定压过程中,反应热等于系统的焓变。生成热(Heat of Formation):化学反应中由稳定单质反应生成某化合物时的反应热,称为该化合物的生成热,又称为生成焓。 热容(Heat Capacity):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条件下,一定量物质,温度每升高1o C 所需要的热量 盖斯定律(Hess’s Law):在整个化学反应过程中保持恒压或恒容且系统没有做任何非体积功时,化学反应热只决于反应的开始和最终状态,与反应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热值(Calorific Value):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用Q表示。高热值(High Calorific Value):可燃物中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以液态存在时的热值,用Q H表示。 低热值(Low Calorific Value):可燃物中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以气态存在时的热值,用Q L表示。 热传导/导热(Heat Conduction)相互接触而温度不同的物体或物体中温度不同的各个部分之间,当不存在宏观的相对位移时,由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引起的能量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现象。 温度场(Temperature field):某一时刻,某一空间一切点温度的总计。 热对流(Heat Convection):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个部分之间有相对的宏观运动,把热量从一处带到另一处的现象。 对流换热(Convection Heat Exchange):工程上,常把具有相对位移的流体与所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 热辐射(Radiation of Heat):物体转化本身的热能向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 辐射力(Radiation Energy):单位时间,物体单位表面积向周围半球空间发射的所有波长范围内的总辐射能。 不显光火焰:燃烧时,发烟量很少,只有很暗的蓝光。 显光火焰:扩散火焰,发烟量较大,特征是黄光; 扩散(Diffusion):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方向转移的现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