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九年级化学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九年级化学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每节课我们都要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延伸,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突破。

衡量化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针对重难点的确定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实践策略并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为例,谈一些自己的感悟。

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所有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为例,本课时的知识点有:(1)金属与氧气反应;(2)铝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3)金属与酸反应;(4)置换反应。梳理这些知识点后,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金属与氧气反应,二是金属与酸反应。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预设难点

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难点预

设主要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是该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二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三是该知识包含多个知识点,知识点过于集中;四是该知识与旧知识联系不大或旧知识掌握不牢或大多数学生对与之联系的旧知识遗忘所致。

难点是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认知水平事先预设的(不一定是所有学生的难点)。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具有不同的性质,又有一定的联系。有些内容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而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金属与酸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发生反应;是不是金属与酸反应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这节课的这个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几条主要策略

1.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各章节和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是备足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的精心准备、准确定位,就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2.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更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可以带领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更有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仍然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为例,对于金属与酸的反应,我设计了镁,锌,铁和铜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分组实验,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很容易观察到铜与两种酸不反应,而其他金属可以与酸反应;再依据产生气泡的快慢,能判断出镁比锌活泼比铁活泼,从而得出几种金属的活泼性。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当然,除了实验以外,还有很多教学方法用于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对于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我就采取回忆,对比的方法。首先,请同学们回忆出镁,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然后继续想到铁,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再根据教材的“真金不怕火炼”,大家很容易说出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金也不能和氧气反应。

然后引导同学们依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对比出几种金属的活泼性:镁铝比铁铜活泼比金活泼。

3.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捷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化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此,在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化静为动,化隐为显,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直观,并通过与传统技术的联合与互补,有效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如:镁条,铝片被氧化前后的对比图片,金属与酸反应的动态漫画等,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保证重难点的顺利突破。

4.精致的板书设计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抓手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揭示教学重点难点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板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认真选择突出重点的板书内容,精心设计板书,并力求做到板书的新颖、布局合理、有层次、别具一格,突出重点。

5.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保证

因为学生是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也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谓精心设计练习,关键在于“精”,精就是指在新课上设计的练习要突出重点——新知识点。围绕知识重点分层次让学生练习巩固重点、解决难点。

突出重点、把握重点还要做到及时的当堂记忆(教师要给学生最短的时间当堂识记,记忆的效率最高),加强对重点的掌握和理解。

教学难点的突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适时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预设的难点或者学生在学习遇到障碍和困惑时,不能由学生个体单独解决时,教师就得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集小组团队的智慧加以解决。总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方法很多,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教

无定法,只要能够通过我们的引领,学生学会,达到会学,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了。

初三化学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终稿)

初三化学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终稿)每节课我们都要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延伸,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突破。衡量化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针对重难点的确定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实践策略并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为例,谈一些自己的感悟。 【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所有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为例,本课时的知识点有:(1)金属与氧气反应;(2) 铝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3) 金属与酸反应;(4) 置换反应。梳理这些知识点后,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金属与氧气反应,二是金属与酸反应。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预设难点 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难点预设主要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是该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二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三是该知识包含多个知识点,知识点过于集中;四是该知识与旧知识联系不大或旧知识掌握不牢或大多数学生对与之联系的旧知识遗忘所致。 难点是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认知水平事先预设的〔不一定是所有学生的难点〕。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原子的构成。 2、学习目标:通过参与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原子的构成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意识到物体有大有小,而且它们总可以分解成更小的部分,那么人们到底能够将物质粉碎到多小的程度呢?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勤于思考的人们。 [活动与探究——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猜想]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 [交流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甲:我们小组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球体。 学生乙:原子像一个乒乓球。 学生丙:原子像一个桃子。 [点拨转入]同学心中的原子,各式各样,各不相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9世纪初,科学家们终于通过实验验证了原子的存在。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科学原子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 成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具有怎样的结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将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努力探索,共同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活动与探究——体验科学的魅力 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下科学史实,合作探究原子的结构。汤姆森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进行科学研究,才有这个伟大的发现的呢? 课件展示汤姆森的低压气体导电实验 实验探究一汤姆森低压气体导电实验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利用某种装置使得气体中所含的某种粒子射出。特别是他发现这些粒子在正负电极板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偏转。示意图如下: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讨论分析: 1、射出的这些粒子是原子吗?为什么?你认为这种微粒的带电情况如何?为什么? 2、你觉得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中能不能只含有这种粒子?

高中数学必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总结(完整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 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体会类比对发现新结论的作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概念. 难点:难点是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 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精简版卢克敏)

初中化学重难点 单质 化合物

其他:氨气NH3 常见物质的俗名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2P2O5 白磷自燃:4P+5O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O2CO2 ●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2SO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 ●将CO2变成CO:C+CO22CO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 ●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 CaCO3+CO2+H2O=Ca(HCO3)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点燃2MgO+C 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分解反应 ●汞在空气中加热:2Hg+O22HgO ●氧化汞加强热:2HgO2Hg+O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H2O22H2O+O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MnO4K2MnO4+MnO2+O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ClO32KCl+3O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是三种方案中最安全、最节约资源的一种。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 ●工业制取生石灰和CO2的反应原理:CaCO3CaO+CO2↑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2(OH)2CO32CuO+H2O+CO2↑ ●过氧化氢溶液不稳定,发生分解:2H2O2=2H2O+O2↑ ●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H2O+CO2↑ ●石笋、钟乳石的形成过程: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CO2↑+H2O 置换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水煤气的形成:C+H2O H2+CO(注意没有气体生成符号↑)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 ●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2X+2HCl=2X Cl+H2↑(X是+1价的金属,包括K、Na) ?X+2HCl=X Cl2+H2↑(X是+2价的金属,包括Ca、Mg、Zn、Fe) ?2Al+6HCl=2AlCl3+3H2↑ ●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 ?2X+H2SO4=X2SO4+H2↑(X是+1价的金属,包括K、Na) ?X+H2SO4=X SO4+H2↑(X是+2价的金属,包括Ca、Mg、Zn、Fe) ?2Al+3H2SO4=Al2(SO4)3+3H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K、Ca、Na不遵循这样的置换反应,它们与盐溶液反应时,会先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然后再和盐溶液反应。如:2Na+2H2O=2NaOH+H2↑NaOH+CuSO4=Na2SO4+Cu(OH)2↓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复分解反应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 ●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 ●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的胃酸:Mg(OH)2+2HCl=MgCl2+2H2O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全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全册 第一讲走进化学世界 1、什么是化学? 2、怎样学习化学?①学习化学的方法:实验探究;②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元素周期表;③化学学习的特点是:三个关注(关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3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①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镊子;少量液体,滴管;一定量液体,量筒或滴管;实验中未说明用量,一般用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②物质的加热。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灯芯剪平齐,加酒不过肩,加热在外焰,内焰温度低,熄灯用帽盖,嘴吹最最忌)。给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遭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净放稳莫着急)。给液体物质加热(盛液不过三分一,外壁试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 ③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特殊油污:附有难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用浓盐酸洗,油污用热碱如碳酸钠清洗。 ④气体的收集。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第二讲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3%,二氧化碳及其它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练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中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3)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5)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内是氧气。 (6)注意事项: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描写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 2、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突出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学习、尊重并成为善良诚实的劳动者。 单元重难点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 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 习作教学目标:通过一两件事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把事情写清楚,内容要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建议: 学习本单元课文可采取精读和品读的方法,或采取学生自读为主的学习方式来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自己不懂的词,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 3、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坚持做摘录笔记和写阅读笔记,在摘录中注意词 句的积累和运用。

4、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章脉络,领会写作意图,学习表达技巧,并联系生活实际陶冶美好情操。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培养朗读能力,能在朗读中注意重音、语调和语速。 2、阅读时应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学会品味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的词句,增强语言感受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长江之歌》《古诗二首》和《三峡之秋》的有关段落。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长江、黄河的地理状况、历史演变,以及作为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4.组织学生召开歌颂母亲河的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通过拓展阅读课文的学习以及查阅资料,了解母亲河的现状,学习写《倡议书》,激发学生树立起"保护母亲河"的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体育颂》中的部分段落,理解什么是体育精神,了解中国女排积极奋进、刻苦训练、团结拼搏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2、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23个,写字30个。理解“匀称、协调、刚毅、关键、搏击、深思熟虑、荣誉、清晰、启迪、较量、机敏、聪慧、幽默、化险为夷、弱不禁风、不解之缘、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忍辱负重、默契、眼花缭乱、惊心动魄、过关斩将、梦寐以求”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体会反复、比喻等手法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 4、学习记史类的说明文的写法。 5、开展综合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作班歌班词、班徽说明书、运动员誓词、广播稿、解说词、挑战书等实用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走进化学实验室 ?重点: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玻璃仪器的洗涤以及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 ?难点:识图写出实验仪器的名称; 识图简述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识图判断实验操作的正误和实验目的; 分析反常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 ?知识框架图: 实 验 室基本操作加热 仪器 酒精灯 火焰温度:外焰内焰焰芯 (填>或<) 四不原则 酒精量不超过灯内容积( ) 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 不能用两酒精灯互相点火 不能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直接加热仪器 试管 用途: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简易气体发生器 注意: 要预热并()加热,不骤冷 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斜持、口不对人,加热固体管口要倾斜 蒸发皿(不是玻璃仪器):用于液体蒸发 烧杯垫石棉网加热,用于溶解配制溶液,作反应容器 计量 仪器 托盘天平 精确度称准到0.1ɡ 使用 称量前:调零,垫纸或放玻璃器皿(潮湿、腐蚀性药品) 称量时: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左盘,加砝码要用镊子,由大 到小最后移动游码 称量后:砝码放回盒,游码归零 量筒 用途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 注意 不能受热,不作反应容器,不配溶液 俯视(),仰视() 使用规格适当,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胶头滴管 用途吸取滴加少量液 使用(四不原则)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实验室基本操贮存 仪器 集气瓶收集贮存(),广口瓶贮(),()瓶或滴瓶贮存液体 固定支 撑仪器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拇指不按短柄处 铁架台(含铁夹铁圈):用于固定过滤或加热装置 其它漏斗、玻璃棒、胶塞、导管、水槽、试管刷等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物理教学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上好一节课,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教师必须事先明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做什么,学习哪些内容,学习这些内容达到什么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在教学活动中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等。这就同作战之前要制定作战计划一样重要。 长期以来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是教学大纲,而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是笼统抽象的。它不可能对每一教学内容(知识点)提出很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之前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及其特点 (一)作用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可见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对教与学的双方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控制作用。 (二)特点 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与原来常用的教学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存在很大差异。 教学目的是指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达成某一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它指明了学生应在物理知识、能力和物理素质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教学目的的确定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其着眼点是教师的教。因此它是一个一般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物理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制定物理教学计划、课程编制、教案设计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外,更主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师教的同时,更着眼于学生这个主体。因此它更具体,深广度更明确,操作性更强。 可见,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比较起来具有:整体性——概括整个教材,教学理论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合理性——根据当地或班级学生的实际水

(word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目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与原子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课题3 元素 课题4 离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课题2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材分析 总特点:1、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2、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理论知识交叉编排。 3、直线式编排和螺旋上升式相结合。 4、由易到难。 课程总目标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

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

【教学目标】 1.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及中性面的概念 4.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分析 2.难点是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静摩擦力》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应用摩擦力的实例,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2.静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定; 7.5 宇宙航行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单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理解单摆振动的特点及它做简谐运动的条件; (2)掌握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 2.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周期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 3.在做演示实验之前,可先提出疑问,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先猜想实验结果,由教师实验验证,使学生能更好的有目的去观察实验。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在于掌握好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成立条件。 2.本课难点在于单摆回复力的分析。 解决方案: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印象。本课难点在于力的分析上,由教师画好受力分析图,用彩粉笔标示,同时引导学生看书,这部分内容属于A类要求及了解内容,只要使大部分学生能明白基本过程即可,重在强调最后结论。 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学习利用物理图像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相关量变化的关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理念。 【教学重点】 学习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物理方法――倍增法,并会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像法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重点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掌握并能区分出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3.学会观察分析整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掌握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学习的特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了解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重点 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教学重点: 1.探究空气中O 的体积分数;红磷的燃烧 2 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课题2:氧气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铁丝、红磷、镁条、硫)

课题3:制取氧气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1.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2.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课题2:原子的构成 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全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重难点 第一讲走进化学世界 1、什么是化学? 2、怎样学习化学? ①学习化学的方法:实验探究;②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元素周期表;③化学学习的特点是:三个关注(关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3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①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镊子;少量液体,滴管; 一定量液体,量筒或滴管;实验中未说明用量,一般用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②物质的加热。 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灯芯剪平齐,加酒不过肩,加热在外焰,内焰温度低,熄灯用帽盖,嘴吹最最忌)。 给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遭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净放稳莫着急)。 给液体物质加热(盛液不过三分一,外壁试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 ③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 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 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特殊油污:附有难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用浓盐酸洗,油污用热碱如碳酸钠清洗。 ④气体的收集。 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第二讲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3%,二氧化碳及其它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练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 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 单元教学重难点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教学重点: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教学。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重点:化学概念以及化学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氧气的性质;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与技能。 教学难点:化学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学重点: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原子、分子的概念;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及化学式。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观念,化合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书写规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教学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燃料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第九单元溶液 教学重点: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技能】: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情感与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用实验的方法,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核酸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 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水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态和功能 说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体内分布的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水、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功能是本节重点;学生理解结合水是难点。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课时:认识图形(二)例 1 教学内容:第2-3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感受平 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在用这些形体的面画图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并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认识图形例2 教学内容: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学生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增强想象力,感受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重难点指导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重点分析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难点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初次接触化学,教师要通过讲解,使学生有学习化学的愿望和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教学中,教师应在化学“有趣”且“有用”上做文章,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的了解。要实现的目标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激起学生“我能学好化学”的自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重点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有两个,其一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其二是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策略分析

5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 \

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课标”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细化 ^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 课时安排:8课时(新授)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P2-3及相应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

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根据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 第二课时: 课题: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P5例3及相应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第三课时: 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p6例4及相应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的,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通过规律探索,发现积和因数间的关系。即,当因数比l小时,积比另一因数小;当因数比1大时,积比另一因数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 单元教学重难点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教学重点: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教学。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重点:化学概念以及化学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氧气的性质;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与技能。 教学难点:化学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学重点: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原子、分子的概念;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及化学式。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观念,化合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书写规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教学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燃料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

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第九单元溶液 教学重点: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 教学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pH的意义。 教学难点:从离子观点了解什么是酸、碱;活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生活应用。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