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无间隙线路避雷器安装图

线路避雷器带间隙的保护原理及优点 (图文) 民熔

线路避雷器 一、定义带间隙线路避雷器:由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本体与外穿联间隙串联成的线路避雷器。 二、外串联间隙:带间隙线路避雷器的一部分,与避雷器本体串联组成带间隙线路避雷器,串联间隙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氧化锌避雷器本体与系统电压隔离。间隙分为带支撑件间隙和不带支撑件间隙(不带支撑件间隙也称为纯空气间隙)。 带支撑件间隙由两个分别固定在复合绝缘支撑件(用于固定外串联间隙电极,其材料为复合绝缘材料,是带支撑件间隙线路避雷器外串联间隙的一部分,简称支撑件。)两端的电极组成。 纯空气间隙由两个电极组成,通常一个电极固定在避雷器本体,高压端.另一个电极固定在输电线路导线上或绝缘子串高压端。 外穿间隙分为支撑件间隙和不带支撑件间隙对应,带间隙线路避雷器分为带支撑件间隙线路避雷器和纯空气间隙线路避雷器。

纯空气间隙线路避雷器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长度短、重量轻、运行可靠性高即使避雷器故障,间隙依然可以起到隔离作用、寿命长。缺点是空气间隙避雷器在大风作用下,间隙距离会发生变化,电极形状必须制作成弧形. 这种避雷器现场安装前需依据杆塔结构设计相应附件(加装支架且应沿导线方向伸出),安装现场还需精细调整间隙才能满足间隙距离的要求,对安装要求较高且在耐张塔和特殊塔形安装非常困难,纯空气间隙避雷器在耐张塔上不便安装。

带支架间隙线路避雷器的优点是:间隙固定在支架上,间隙距离在产品出厂前已确定,不受风偏的影响,间隙与避雷器本体形成一个整体,可方便地安装在不同角度的杆塔上,无需额外的支撑,安装简单方便。 缺点是:串联间隙支撑承受大部分工作电压,存在老化和使用寿命问题。一旦支架失效,串联间隙的隔离功能将失效,避雷器本体将直接承受工作电压和各种过电压。避雷器的整体结构往往比相应的线路绝缘子长,当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并联安装时,可能增加安装难度 二、带间隙氧化锌避雷器保护原理带间隙氧化锌避雷器与线路高压绝缘子并联,当雷击塔杆或避雷线时,雷电流引起的高电位使线路氧化锌避雷器的串联间隙先动作,降低了塔臂与导线间的电位差,保证绝缘子不再闪络,从而避免线路跳闸停电,在串联间隙动作后,氧化锌避

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特点

xx三水避雷器厂叶谷子 我国用于电力系统作防雷及过电压保护的避雷器,从最初的管形避雷器,至碳化硅普通(或磁吹)阀型避雷器,进而发展至氧化锌(ZnO)避雷器,而氧化锌避雷器又从初期的无间隙YW型派生出带串联间隙的YC型。我厂正是生产YC型系列避雷器的专业厂家,目前主要产品有电站用Y5CI(FZ)系列,电机用Y5C2(FCD8)系列及配电用Y5C3(FS)系列。低压用Y3W系列正在研制中,一俟型式试验通过,下半年可进入试生产阶段。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我们了解到: ①FZ-10型,其电阻片由碳化硅(SiC)制成,非线性系数一般在 0.17- 0.18左右,通过避雷器的续流值定为80A。若放电间隙在熄弧电压下能顺利地遮断续流,就必须采用均压电阻;然而均压的分路电阻在运行中极易劣化,致使避雷器事故频繁;②FS4-10型是由仿苏产品改型的,其电阻片亦由碳化硅制成。此种避雷器因瓷套管壁薄,间隙主电容小,避雷器放电电压易受外界影响;加之避雷器内腔容积小,正常运行状态下电压分布不均匀,电晕使工作空间气压降低等诸多不利因素,导致工频放电电压下降,特别在淋雨状态下,此种现象尤为严重,因而事故不断;③YW-10型或YA-10型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比之碳化硅避雷器优越许多,但因不带间隙,工频电流长时间作用于阀片,容易造成阀片发热、老化,直接影响使用寿命,特别是难以承受我国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长时间故障引起的问题。正因此,原水电部1986年颁发的《3-500kV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SD 177-86)明文规定: 对非有效接地系统,只在特殊情况下(诸如弱绝缘,频繁动作或需释放大的能量)方使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指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一笔者)。 1990年4月在广州召开的全省高电压工作会议也指出:

塔吊避雷针制作与安装方案

塔吊避雷针制作与安装 方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避雷针制作与安装方案 1、所有金属部件必须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层。 2、采用镀锌钢管管制作针尖,管壁厚度不得小于3mm,针尖刷锡长度不得小于70mm 3、避雷针应垂直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1000。 4、焊接要求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5、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6、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7、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8、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独立避雷针直径为19mm 镀锌圆钢。 9、防雷接地体采用4*40mm镀锌扁铁与桩主筋焊接,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 10、避雷引下线采用35mm2铜芯线,一端与镀锌扁铁用M10螺栓锚固,上端与塔帽避雷针锚固,避雷针采用直径20镀锌钢管,下焊70*70*5镀锌角钢,针尖采用直径16镀锌圆钢磨尖,安装长度高于塔帽1米。。 11、保护接地与塔吊连接:在塔基底座上焊一只M12的螺栓,保护接地线一端固定在螺栓上,一端固定在开关箱箱内保护接地端子板上,该线直径与塔吊进线同截面。 避雷针制作与安装注意的质量问题:

焊接处一不饱满,焊药处理不干净,漏刷防锈漆。应及时予以补焊,将药皮敲掉,刷上防锈漆。 针体弯曲,安装的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应将针体重新调直,符合要求后再安装 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保护距离不符合规定。 其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特别注意: 1.当遇到雷电大风大雨及恶劣天气时,拉掉电源总闸,严禁操作使用。 2.避雷针如果没接地将是个迎雷针,所以必须谨慎。

带外串联间隙型线路避雷器说明书

带外串联间隙型线路避雷器 安装使用说明书 广州华盛避雷器实业有限公司

1用途及特点 带外串联间隙型线路避雷器(以下简称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串)并联安装使用,特别在雷电活动强烈或降低杆(铁)塔接地电阻困难的线段,可有效降低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率。 避雷器具有放电分散性小、密封性能好、防爆、耐污、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及安装方便等优点。 2 工作原理 因串联间隙的隔离作用,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本体基本处于“休息”状态,大部分工频电压由串联间隙承担,由于串联间隙对工频和操作过电压的耐受特性,在工频和操作过电压的作用下,避雷器不动作,只有在雷电过电压的作用下,串联间隙才击穿放电,避雷器动作,限制了雷电过电压,从而确保了被保护的线路绝缘子(串)不发生闪络,并在雷电冲击过后,串联间隙可靠切断工频续流,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3 正常使用条件 a)环境温度不高于+45℃,不低于–40℃; b)太的辐射; c)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d)电源频率不小于48Hz,不超过62Hz; e)地震烈度8度及以下地区; f)最大风速不超过35m/s; 4 型号及含义

5.技术性能 避雷器主要技术性能见表1。 6.验收试验 用户应对交货的避雷器进行验收试验: ⑴按装箱单检查随机文件及附件,应齐全。 ⑵测量本体直流1mA参考电压及0.75倍直流1mA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应符合表1规定(注意:在潮湿及表面污秽时,应采用屏蔽法测量)。 ⑶测量串联间隙距离应符合表1规定。 7.贮存 避雷器应贮放在环境温度为–40℃~ +45℃、干燥通风、无酸碱及其它有害物质的库房中保存。 8.安装 ⑴避雷器外形结构及安装尺寸,见图1。 ⑵避雷器与被保护的线路绝缘子(串)并联安装使用。可悬垂安装、水平安装、斜装或其组合方式,依据塔型及实际需要确定,见图2~9。 (a) 悬垂安装 悬垂安装于直线塔时,安装支架(杆塔为用抱箍安装于水泥杆上的单支角钢,其悬挂避雷器端用钢索斜拉,铁塔为安装 于塔横担上的三角支架,门型杆塔、酒杯型铁塔、猫头型铁塔 等单回路塔的中相则可为安装于塔顶的单支角钢)应沿线路方 向抬高伸出,35kV、110kV、220kV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串) 间的净距离最小值分别为360mm、800mm、1520mm,避雷器 与输电导线宜采用并沟线夹或T形线夹连接,安装好后避雷 器的最低点应不低于同相输电导线。 悬垂安装于耐塔时,避雷器直接安装于跳线处,避雷器与输电导线可采用并沟线夹、T形线夹或悬垂线夹连接,安装好 后避雷器的最低点应不低于跳线的悬垂点。当跳线悬垂高度不 够时,可将跳线的悬垂点放低至适合高度或将避雷器的悬挂端 偏移跳线的悬垂点至适合位置使避雷器倾斜一定角度,倾斜安 装时,避雷器与输电导线则宜采用悬垂线夹连接。

带外串联间隙型线路避雷器说明书范本

带外串联间隙型线路避雷器说明书 1 2020年4月19日

带外串联间隙型线路避雷器 安装使用说明书 广州华盛避雷器实业有限公司

1用途及特点 带外串联间隙型线路避雷器(以下简称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串)并联安装使用,特别在雷电活动强烈或降低杆(铁)塔接地电阻困难的线段,可有效降低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率。 避雷器具有放电分散性小、密封性能好、防爆、耐污、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及安装方便等优点。 2 工作原理 因串联间隙的隔离作用,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本体基本处于“休息”状态,大部分工频电压由串联间隙承担,由于串联间隙对工频和操作过电压的耐受特性,在工频和操作过电压的作用下,避雷器不动作,只有在雷电过电压的作用下,串联间隙才击穿放电,避雷器动作,限制了雷电过电压,从而确保了被保护的线路绝缘子(串)不发生闪络,并在雷电冲击过后,串联间隙可靠切断工频续流,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3 正常使用条件 a)环境温度不高于+45℃,不低于–40℃; b)太阳光的辐射; c)海拔高度不超过 m; d)电源频率不小于48Hz,不超过62Hz; e)地震烈度8度及以下地区; f)最大风速不超过35m/s; 4 型号及含义

文档仅供参考 1 2020年4月19日

5.技术性能 避雷器主要技术性能见表1。 6.验收试验 用户应对交货的避雷器进行验收试验: ⑴按装箱单检查随机文件及附件,应齐全。 ⑵测量本体直流1mA参考电压及0.75倍直流1mA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应符合表1规定(注意:在潮湿及表面污秽时,应采用屏蔽法测量)。 ⑶测量串联间隙距离应符合表1规定。 7.贮存 避雷器应贮放在环境温度为–40℃~ +45℃、干燥通风、无酸碱及其它有害物质的库房中保存。 8.安装 ⑴避雷器外形结构及安装尺寸,见图1。 ⑵避雷器与被保护的线路绝缘子(串)并联安装使用。可悬垂安装、水平安装、斜装或其组合方式,依据塔型及实际需要确定,见图2~9。 (a) 悬垂安装 悬垂安装于直线塔时,安装支架(杆塔为用抱箍安装于水泥杆上的单支角钢,其悬挂避雷器端用钢索斜拉,铁塔为 安装于塔横担上的三角支架,门型杆塔、酒杯型铁塔、猫头 型铁塔等单回路塔的中相则可为安装于塔顶的单支角钢)应

铁路10kV线路防雷中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应用

铁路10kV线路防雷中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 避雷器应用 铁路避雷处理技术的创新探究,为铁路运输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主要采用固定距离的避雷器与氧化锌的间隔,然后连接绝原子的形式,达到铁路电力供应的新型避雷作用,结合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设计,对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铁路10kV线路防雷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应用分析 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构成部分,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结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铁路建设中的避雷技术也实现不断的创新发展,从而为铁路的安全运输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发展 1 对铁路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应用研究的必要性 铁路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是现代交通运输中的新型避雷技术,传统的铁路电力输送中应用的避雷设定主要分为外部绝缘子比例措施和内部避雷器,内部系统中的避雷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避雷系统的间隔空间位置的影响,无法与外部绝缘子避雷作用达成同步应用的作用,外部绝缘子长

期暴露在户外,绝缘皮氧化脱落损坏,导致铁路运输中高压电力输送的避雷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固定距离的避雷器与氧化锌的间隔,然后连接绝原子的形式进行避雷,可以弥补传统避雷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铁路安全运输的技术保障 2 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设计分析 2.1 设计原理 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研究,是我国铁路交通运输技术研究的创新发展,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设计,是基于传统铁路避雷系统的设计上,实现新技术的探究。如图1为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设计原理图。从图中设计的整体来看,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设计整体构成了一个防止雷电循环的循环体,当雷击电流经过输电线路进行电流传输时,放电间隙与羊角单臂之间炫进行电流传输的传输强度相互减弱,电流进过氧化锌防雷芯片后,通过输电线路后,受到绝原子的阻碍,无法继续进行电流传输,而氧化锌同时又恢复到初始的运动状态,从而达到避雷的作用,避免了传统铁路避雷单方面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避雷效果 2.2 设计计算 带外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设计,不仅应用的电流传输的基本设计原理,同时也结合数学计算的内容,保障带外串

线路型避雷器的选择及安装规范 图文 民熔

线路型避雷器的选择及安装规范本文对线路避雷器的国内外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线路避雷器已大量地安装在从配电到500kV(部分800kV)系统电压的架空输电线路上,它是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的有效手段,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线路避雷器是合成外套的避雷器。 小型化、智能化及高压化将会是线路避雷器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线路避雷器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导则的即将发布,外串间隙线路避雷器(EGLA)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线路避雷器的应用也给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升级及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建设带来了机遇。 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简单介绍 氧化锌避雷器 HY5WS-17/50氧化锌避雷器 10KV高压配电型 A级复合避雷器 产品型号: HY5WS- 17/50 额定电压: 17KV 产品名称:氧化锌避雷器 直流参考电压: 25KV 持续运行电压: 13.6KV 方波通流容量: 100A 防波冲击电流: 57.5KV(下残压) 大电流冲击耐受: 65KA 操作冲击电流: 38.5KV(下残压) 注:高压危险!进行任何工作都必须先切断电流,严重遵守操作规程执行各种既定的制度慎防触电与火灾事故。 使用环境: a.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 b.环境温度:最高不高于+40C- -40C; C.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平均值不大于85%; d.地震强度不超过8级; e.安装场所:无火灾、易燃、易爆、严重污秽、化学腐蚀及剧烈震动场所。

体积小、重量轻,耐碰撞运输无碰损失,安装灵活特别适合在开关柜内使用 民熔HY5WZ-17/45高压氧化锌避雷器 10KV电站型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民熔35KV高压避雷器 HY5WZ-51/134户外电站型 氧化锌避雷器复合型 避雷器(linearrester)通常是适用于电力线路以降低瞬态雷电冲击时绝缘子闪络危险的一种避雷器。必要时,也可以用于保护线路绝缘子之外的任何其它电器设备。 线路避雷器运行时它与线路绝缘子并联,当线路遭受雷击时,能有效地防止雷电直击输电线路所引起的故障和雷电绕击输电线路所引起的故障。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分布范围广,极易遭受雷击。从目前运行情况看,在国内外雷击仍然是输电线路的主要危害。

110KV避雷器技术规范

1. 总则 1.1 本设备技术协议适用于110kV氧化锌避雷器, 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协议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供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本技术协议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供方应按较高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2. 工作范围 2.2.1 从生产厂家至线路的运输全部由乙方完成。 2.2.2 现场安装和试验在乙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甲方完成, 乙方协助甲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 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乙方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 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 3. 技术要求 3.1 环境条件 3.1.1 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45℃ 最低温度:-20℃ 最大日温差:25℃ 日照强度: 0.1W/cm2(风速0.5m/s) 3.1.2 海拔高度:≤1500m 3.1.3 最大风速:35m/s 3.1.4 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 日平均:95% 月平均:90% 3.1.5 地震烈度:8度 3.1.6 污秽等级:II级 /Ⅲ级/Ⅳ级 3.2 工程条件 3.2.1 系统概况: a. 系统额定电压:110kV b. 系统最高电压:126kV c. 系统额定频率:50Hz d. 系统接地方式:有效接地系统 3.2.2 安装地点: 户外110kV输电线路终端杆塔或中间杆塔 3.3 基本设计要求 3.3.1 耐震能力

水平分量0.25g 垂直分量0.125g 本设备能承受用三周正弦波的0.25g水平加速度和0.125g垂直加速度同时施加于支持结构最低部分时, 在共振条件下所发生的动态地震应力, 并且安全系数大于1.75。 3.3.2 泄漏比距 不小于20mm/kV(II级)(分别按126、252 kV计) 不小于25mm/kV(Ⅲ级)(分别按126、252 kV计) 不小于31mm/kV(Ⅳ级)(分别按126、252 kV计) 3.3.3 设计寿命 供方保证所供设备全部是全新的、持久耐用的,保证设备能耐用30年。 3.4 技术参数 3.4.1 铭牌标志 线路避雷器铭牌的最少永久资料包括: a. 系统标称电压; b. 避雷器额定电压; c. 避雷器本体标称电流及残压; d. 避雷器本体直流1mA电压; e. 制造年月。 3.4.2 额定电压 无间隙避雷器额定电压标准值为108kV和216kV,带间隙避雷器本体额定电压标准值为90kV、96kV及180kV、192 kV等;标准级差6kV,可按标准级差选用其它电压等级。 3.4.3 额定频率 避雷器的标准额定频率为:50Hz。 3.4.4 标称放电电流 避雷器的标准8/20 s标称放电电流为:10kA。 3.4.5 直流1mA参考电压 对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测量通过直流参考电流为1mA时的直流参考电压,其值不小于表1和表2的要求。 3.4.6 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

GH钢管杆避雷针安装过程图解13米15米17米19米21米25米30米避雷针塔安装步骤全过程

GH环形钢管杆独立避雷针安装过程(13米15米17米19米21米25米30米40米)避雷针塔安装步骤 GH 钢 管 杆 避 雷 针 安 装 说 明 书

1、GH环形钢管杆避雷针安装实例图及说明 2、安装前需要准备的安装工具和材料 3、装配及安装GH环形钢管杆避雷针 4、安装注意事项 1、GH环形钢管杆避雷针安装实例图及说明

2、安装前需要准备的安装工具和材料 (1)3吨以上叉车一部 (2)大活动扳手1把(适合地脚螺母用) (3)22-24开口扳手1把 (4)14-17开口扳手1把 (5)10磅铁锤1把 (6)16厘钢丝绳45米 (7)16厘钢丝绳锁头8个 (8)手拉葫芦2个(3-5吨) (9)25吨吊车一部(安装针杆用) (10)76*3.5铁管1.5米/条2条 (11)150以上9.35铁管0.6米/条6条 (12)枕木4块 3、装配及安装GH环形钢管杆避雷针 第一步:把针杆平放在地上,用直径150以上的圆钢管和枕木垫平、垫直,使两节杆在一条直线上(焊缝对焊缝)。 第二步:把主钢绳穿到杆底(每套针4条不锈钢钢丝绳,其中有1条大的为主钢绳,另外3条小的为副钢绳) 第三步:两只拉力为3-5吨的葫芦,放在针杆的两侧,两条16的钢绳按如图放置,锁好钢绳之后,两边同时缓慢均匀用力拉葫芦,套接深度为700mm左右(不同的杆体套接深度不一样)拉的时候要注意保持两节针杆在一条直线上,拉不动时,用10磅的大锤,在针杆接口处(针杆的两侧和上侧均衡用力)敲打几下,再拉紧,再敲打,直到拉紧为止。 第四步:两段或是三段针杆全部套紧后,用扳手把顶部避雷针安装上。 第五步:吊装,吊装过程注意人员安全。 第六步:焊接底线,保证接地导通。 GH-30环形钢管杆独立避雷针

110kV线路避雷器安装施工方案设计及三措

张供2014年110kV线路避雷器改造工程青牵一线、榆崇线、崇红线 施工组织方案 张家口宏垣电力实业总公司

2014年9月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一、编制依据 (1)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23a2005》;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⑶《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 (4)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O; (5)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2002)》; (6) 《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 (7)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 (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88)》; (9) 《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875-2004》; (10)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782-200)〉; (1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7版)》; (12)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5版)?; (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 (14)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15)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工[2004]488号)》; (16)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 (17) 《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5]403号)》 (18)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 (19)《国网公司基建项目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 111-2014;》 (20)《国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 173-2014;》 (21)《国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 174-2014;》 (22)《国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 112-2014;》

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应用与试验

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应用与试验 文中通过分析碳化硅避雷器与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在电力系统应用的不足比较,阐述了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优越性。并针对缺乏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试验项目的情况,简单分析了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在应用中的试验问题。 1. 避雷器应用的比较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避雷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以串联火花间隙与碳化硅阀片为主要元件的传统阀型避雷器;另一类是以氧化锌电阻片为主要元件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主要元件的伏安特性如下图一二所示。 对暂态过电压危害有效防护办法是加结构性能稳定的串联间隙将全部暂态过电压限定在保护死区内,使避雷器免受其危害。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有此独具优点。结构上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既有间隙又用氧化锌阀片,其间隙结构不同于碳化硅避雷器。其间隙数量少,当过电压达到冲击放电电压时,间隙无时延击穿,同时因隙距大动作特性稳定,可避免碳化硅避雷器间隙带来的缺点。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间隙已将全部暂态过电压限定在保护死区内免受其危害,故又可避免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因拐点电压偏低带来的缺点。 2. 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试验问题 随着现代防雷技术的发展,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交流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正逐步在变压器开关、母线、电动机、发电机、线路、电容器组等电气设备得到应用。作为电气设备本身,同样存在着阀片性能、参数设计、绝缘材质、装配不良、密封缺陷等问题;掌握其性能状况亦显得十分必要。对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3—63KV电力系统中的氧化锌避雷器,我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明确规定其试验项目为:1.绝缘电阻;2.直流1mA下的电压U1mA及75%U1mA下的电流。众所周知,该规程关于氧化锌避雷

避雷针塔安装方法措施

一、防雷避雷针安装设计施工依据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 ●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YD/T926-1~3 《大楼综合布线总规范》 ●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二、整体防雷示意图纸 综合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措施内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引 下 线 屏 蔽 接 地 装 置 共 用 接 地 系 统 屏 蔽 隔 离 ( ) 等 电 位 连 接 合 理 布 线 电 涌 保 护 器

一、防雷避雷针安装设计施工依据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 ●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YD/T926-1~3 《大楼综合布线总规范》 ●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二、整体防雷示意图纸 综合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措施内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引 下 线 屏 蔽 接 地 装 置 共 用 接 地 系 统 屏 蔽 隔 离 ( ) 等 电 位 连 接 合 理 布 线 电 涌 保 护 器

110kV线路避雷器安装施工方案及三措之欧阳家百创编

张供2014年110kV线路避雷器改造 工程 欧阳家百(2021.03.07) 青牵一线、榆崇线、崇红线 施工组织方案 张家口宏垣电力实业总公司 2014年9月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一、编制依据 (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233-2005)》;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5)《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6)《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 (7)《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9)《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875-2004)》; (10)《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782-2001)》; (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7版)》; (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5版)》;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 (14)《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1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工[2004]488号)》; (16)《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 (17)《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5]403号)》; (1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 (19)《国网公司基建项目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1-2014;》 (20)《国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4;》 (21)《国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4-2014;》 (22)《国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4;》 (23)《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4;》 (24)《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进度计划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9-2014;》 (25)《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5-2014;》 (26)《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2-2014;》 (27)《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4;》 (28)《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 (29)《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30)《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线路概况 青牵一线、榆崇线、崇红线部分地段位于山区,地势较高,处于雷害高发区,且未采取过相应的防雷措施,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雷击跳闸事故的发生。建议对部分地段安装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提高设备防雷水平。 三、避雷器安装工作概况 为减少雷雨季节线路跳闸概率,结合电力行业规程规范在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线路运行参数的情况下拟在青牵一线47号-54号、榆崇线44号-48号、52号-55号、59号、60号-63号、崇红线9号-11号、15号-29号、47号-49号、60号、68号-80号等容易遭受雷击的杆塔加装带保护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57组共171只。 3.1、安全点及安全风险控制 3.1.1、安全点 本次线路工作为同塔双回架设,施工过程中一回停电另一回带电,整个检修过程中塔上作业人员必须注意与带电侧导线保证不小于1.5米的安全距离,同时一回停电时需退出另一回重合闸。 3.1.2、风险控制 为保证本次线路避雷器安装顺利安全进行,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分别设置施工安全员1名由陆国肖担任,负责整个工作现场全面安全管理工作;施工负责人1名由陆国平担任,负责施工作业人员和施工机具管理;塔上专责监护人1名由陆国强担任,负责塔上作业电工的安全监护和避雷器安装指导。

避雷针安装方案

30m独立避雷针的安装施工方案独立避雷针是保证变电站和人身、设备免受雷击灾害所必须采取的重要技术措施。变电站建设时根据所需保护的建筑、构架以及设备分布情况进行避雷针防雷保护。 一、根据设计单位计算,大同机场35kV变电站扩建工程将安装1根30米高的独立避雷针,由于30米高的独立避雷针高度较高,重量大(1.515 T),且靠近构架和带电线路,因此,作业难度较大,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内容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图纸会检: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要求做好图纸会检工作,主要有下列几项: a. 施工图纸与设备、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b.图纸表达深度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c.施工图之间和总分图之间、总分尺寸之间有无矛盾; d.设计采用的四新在施工技术、机具和物资供应上有无困难。 2)技术交底:应按照导则规定,每个分项工程必须分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要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参加交底并签名,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2)机具准备。按照施工措施要求的工器具进行准备和检查,详细见附表一。

(2)机具准备。按照施工措施要求的工器具进行准备和检查,详细见附表一。 (3)构件进场、验收及堆放。 1)构件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构件安装说明、螺栓清单等出厂资料,以及构件的防腐质量、碰伤、变形情况,镀锌层不得有黄锈、锌瘤、毛刺及漏锌现象。 2)堆放时用道木垫起,构件不允许与地面直接接触,钢管堆放不得超过三层。 3)构件验收的质量标准:对单节钢管弯曲矢高偏差控制在L/1500,且≤5mm;单个构件长度偏差≤±3mm。 (二)基础及地脚螺栓复测 (1)复核避雷针的基础轴线、标高、地脚螺栓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顶面的支承面、地脚螺栓位置的质量标准应符合: 1)支承面的标高偏差:≤±3.Omm; 2)支承面的平整度偏差:≤5mm; 3)相邻螺栓中心偏移:≤2.Omm。 (三)构件排杆、组装 (1)根据图纸轴线和厂家构件安装说明,制定“构件平面排杆图”。(2)构件运输、卸车排放时组装场地应平整、坚实,按照“构件平面排杆图”一次就近堆放,尽量减少场内二次倒运。 (3)排杆时应将构件垫平、排直,每段钢柱应保证不少于两个支点

输电线路避雷器的选择与安装

雷鸣闪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近几年来.由雷电流的分流将发生变化,—部分雷电流从避雷试验研究表明:当氧化锌避雷器阀片受潮或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劣化,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掉闸故障也日益增多,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日常的生产、生活。雷击已成为影响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最主要因素。 为了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击故障,采取了各种综合防雷措施,如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绝缘水平、采用负角保护、架设耦合地线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分布在高土壤电阻率的部分线路。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难度较大,对于防治绕击雷对线路造成的故障仍没有好的对策。 目前.国外已广泛使用线路型合成绝缘氧化锌避雷器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我们国家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也对线路避雷器开始了研制和开发,目前线路避雷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电力部门。在电力配电线路中,常用的避雷器有: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等,低压配电系统提倡选用低压氧化锌避雷器。氧化锌阀片在正常运行电压下,阀片的电阻很高。仅可通过微安级的泄漏电流。但在强大的雷电流通过时,却呈现很低的电阻,使其迅速泄人大地,实现限压分流的目的。阀片上的残压几乎不随通过电流的大小而变化,时常维持在小于被保护电器的i申击试验电压,使设备的绝缘得到保护,雷电流过后又恢复到原绝缘状态。 氧化锌避雷器具有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残压随冲击电流波头时间的变化特性平稳,陡波响应特性好,没有间隙击穿特性和灭弧问题。其电阻片单位体积吸收能量大,还可以并联使用,所以在保护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系统和大容量电容器组特别有利。对于低压配电网的保护也很适合,是低压配电网的主要保护措施。 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 雷击杆塔时,—部分雷电流通过避雷线流到相临杆塔,另一部分雷电流经杆塔流人大地,杆塔接地电阻呈暂态电阻特性,—般用冲击接地电阻来表征。 雷击杆塔时塔顶电盥迅速提高,其电位值为 Ut=iRd+Ldi/dt(1) 式中i——雷电流; Rd——冲击接地电阻: Ldi/dt——暂态分量。 当塔顶电位Ut与导线上的感应电位U1的差值超过绝缘子串50%的放电电压时,将发生由塔顶至导线的闪络。即Ut-Ul>U50,如果考虑线路工频电压幅值Um的影响。则为Ut-Ul+Um>U50。因此,线路的耐雷水平与3个重要因素有关,即线路绝缘子的5∞墩电电压、雷电流强度和塔体的冲击接地电阻。—般来说,线路的50%放电电压是—定的,雷电流强度与地理位置和大气条件相关。不加装避雷器时,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往往是采用降低塔体的接地电阻,在山区,降低接地电阻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输电线路屡遭雷击的原因。 加装避雷器以后,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线传人相临杆塔。一部分经塔体入地,当雷电流超过一定值后,避雷器动作加入分流。大部分的雷电流从避雷器流入导线,传播到相临杆塔。雷电流在流经避雷线和导线时。由于导线问的电磁感应作用,将分另!}在导线和避雷线七产生耦合分量。因为避雷器的分流远远大于从避雷线中分流的雷电流,这种分流的耦合作用将使导线电位提高,使导线

110kV线路避雷器安装施工方案及三措

110kV线路避雷器安装施工方案及三 措

张供 110kV线路避雷器改造工程青牵一线、榆崇线、崇红线 施工组织方案 张家口宏垣电力实业总公司 9月

批准:审核:校核:编制:

一、编制依据 (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233-)》;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 (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 )》;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 )》; (5)《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 (6)《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 (7)《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9)《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875- )》; (10)《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782- )》; (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 (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 (14)《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1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工[ ]488号)》; (16)《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 ]168号)》; (17)《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 ]403号)》; (1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

线路氧化锌避雷器串联空气间隙长度 图文 民熔

线路氧化锌避雷器 目前氧化锌避雷器已经大量使用于架空线路,避雷器能够限制雷电过电压,同时防止线路跳闸,对提升线路可靠性作用显著。避雷器装设于线路后运维难度较大,往往难以发现受潮等避雷器内部缺陷,相应缺陷会造成避雷器本体性能劣化造成线路跳闸,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目前线路避雷器均带有串联间隙,其中大部分是串联空气间隙。 避雷器产品介绍 民熔氧化锌避雷器 HY5WS-17/50氧化锌避雷器 10KV高压配电型 A级复合避雷器 产品型号: HY5WS- 17/50 额定电压: 17KV 产品名称:氧化锌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 25KV 持续运行电压: 13.6KV 方波通流容量: 100A 防波冲击电流: 57.5KV(下残压) 大电流冲击耐受: 65KA 操作冲击电流: 38.5KV(下残压) 注:高压危险!进行任何工作都必须先切断电流,严重遵守操作规程执行各种既定的制度慎防触电与火灾事故。 使用环境: a.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 b.环境温度:最高不高于+40C- -40C;

C.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平均值不大于85%; d.地震强度不超过8级; e.安装场所:无火灾、易燃、易爆、严重污秽、化学腐蚀及剧烈震动场所。 体积小、重量轻, 耐碰撞运输无碰损失, 安装灵活特别适合在开关柜内使用 民熔 HY5WZ-17/45高压氧化锌避雷器 10KV电站型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那么串联空气间隙的技术要求有哪些?其间隙长度参数如何确定? 1、串联间隙避雷器技术要求 1)工频电压耐受要求 避雷器应能长期承受工频电压作用而稳定工作,即串联间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比如在风吹、导线舞动等情况下,应能保持其尺寸变动在允许范围内; 2)能量吸收能力要求 避雷器应具有足够的通流容量以泄放雷电流和吸收雷电冲击能量; 3)雷电过电压保护要求 为限制雷电过电压,避雷器的保护水平应与线路绝缘子串有很好的绝缘配合,以保证雷击被保护线路段时,无论被保护线路段内或被保护线路段外的绝缘子串均不应发生闪络;另外,被保护线段外的线路遭受雷击时,被保护线段内的绝缘子串也不应发生闪络; 4)工频续流切断要求

避雷针安装方法

避雷针安装方法 所有金属部件必须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层。 采用镀锌钢管管制作针尖,管壁厚度不得小于3mm,针尖刷锡长度不得小于70m m 避雷针应垂直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1000。 焊接要求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a独立避雷针一般采用直径为19mm镀锌圆钢。 b屋面上的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镀锌钢管。 c水塔顶部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或40mm的镀锌钢管 d烟囱顶上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镀锌圆钢或直径为40mm镀锌钢管e避雷环用直径12mm镀锌圆钢或截面为100mm2镀锌扁钢,其厚度应为4mm 1、避雷针制作 1) 根据图纸要求在土建进行避雷针基础施工时 , 预埋好地脚螺栓等。 2) 按设计要求的材料所需的长度分上、中、下三节进行下料。如果针尖采用钢管制作 , 先将上节钢管一端锯成锯齿形 , 用手锤收尖后进行焊缝磨尖、涮锡 , 然后将另一端与中、下两节找直焊好。 2、避雷针安装 将支座钢板固定在预埋的地脚螺栓上 , 焊上一块肋板 , 再将避雷针立起 , 找直、找正后 , 进行点焊 , 然后加以校正 , 焊上其他三块胁板。最后将引下线焊接在底板上 , 清除药皮刷防锈漆。 3、支架安装 角钢支架应有燕尾,其埋注深度不小于100mm,扁钢和圆钢支架埋深不小于80 mm。 所有支架必须牢固,灰浆饱满,横平竖直。

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一般应距建筑物表面100mm;接地干线支架其顶部应距墙面20mm. 支架水平间距不大于1m(混凝土支座不大于2m);垂直间距不大于1.5m 。各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30mm。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250mm。支架应平直。水平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垂直度每3m检查段允许偏差2/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10mm。 支架等铁件均应做防腐处理。 埋注支架所有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不应低于1:2。 支架安装 应尽可能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或铁件。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弹线及分档定位。 用手锤。錾子进行剔洞,洞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首先埋注一条直线上的两端支架,然后用铅丝拉直线埋注其它支架。在埋注前应先把洞内用水浇湿。 如用混凝土支座,将混凝土支座分档摆好。先在两端支架间拉直线,然后将其它支座用砂浆找平找直。 如果女儿墙预留有预埋铁件,可将支架直接焊要铁件上,支架的找直方法同前。避雷针制作与避雷针安装注意的质量问题: 焊接处一不饱满,焊药处理不干净,漏刷防锈漆。应及时予以补焊,将药皮敲掉,刷上防锈漆。 针体弯曲,安装的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应将针体重新调直,符合要求后再安装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保护距离不符合规定。其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