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三)

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三)
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三)

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

1、诸子百家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经济要求的学派是()

2、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是()

3、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4、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是()

二、单选

1、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地、成道地、初转法轮地和涅槃地分别是()

A、鹿野苑、菩提迦耶、蓝毗尼花园、拘尸那伽

B、鹿野苑、拘尸那伽、蓝毗尼花园、菩提迦耶

C、菩提迦耶、蓝毗尼花园、拘尸那伽、鹿野苑

D、蓝毗尼花园、菩提迦耶、鹿野苑、拘尸那伽

2、被称为“东方艺术之花”的瓷器产地是()

A、德化;

B、景德镇;

C、禹州;

D、醴陵

3、古代“黄肠题凑”墓葬形式多用于()

A、秦代;

B、宋代;

C、商代;

D、春秋时期

4、被称为长城外三关的偏头、宁武、雁门都位于()

A、陕西;

B、河南;

C、山西;

D、四川

5、我国最早修建的坎儿井位于()

A、山西;

B、陕西;

C、河南;

D、四川

6、在国际旅游收入方面,占第一位的地区是()

A、亚太地区;

B、非洲;

C、美洲;

D、欧洲

7、中国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生平事迹、品德给予评定褒贬的称号是()

A、尊号;

B、庙号;

C、谥号;

D、年号

8、著名史学著作《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分别是()

A、司马迁、司马昭;

B、司马尖、司马光;

C、司马迁、司马光;

D、司马昭、司马相如

9、与佛教“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佛祖相对应的名称是()

A、释迦牟尼、卢舍那、毗卢遮那;

B、卢舍那、释迦牟尼、毗卢遮那

C、卢舍那、毗卢遮那、释迦牟尼;

D、毗卢遮那、卢舍那、释迦牟尼

10、我国佛教建筑的鼎盛时期是()

A、隋唐两宋;

B、魏晋南北朝;

C、元;

D、明清

11、蜡染、铜鼓、唐卡工艺品分别属于的民族是()

A、苗族、壮族、藏族;

B、土家族、纳西族、藏族

C、壮族、苗族、纳西族;

D、傣族、白族、藏族

12、哭嫁、游方、丢包婚俗分别属于的民族是()

A、土家族、苗族、傣族;

B、黎族、壮族、土家族

C、壮族、傣族、黎族;

D、纳西族、壮族、黎族

三、多选

1、有关中国旅游市场的正确叙述是()

A、包括国内、出境旅游市场两部分;

B、外国人在我国入境游客中占绝大部分

C、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由边境游、港澳游、出国游三部分组成

D、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以散客旅游为主

E、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国的有日本、蒙古、泰国和美、俄罗斯

2、旅游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A、价格;

B、旅游组织;

C、旅游产品;

D、旅游产品生产者;

E、旅游产品消费者

3、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

A、饭店业;

B、资金;

C、旅行社业;

D、旅游资源;

E、交通运输业

4、从旅游者欣赏角度划分的中国画类型有()

A、卷轴画;

B、写意画;

C、壁画;

D、人物画;

E、工艺画

5、请指出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有()

A、甘肃敦煌;

B、葱岭;

C、中亚;

D、伊朗;

E、印度

6、有关我国四大佛山的正确叙述是()

A、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的美称分别是:清凉佛国、海天佛国、仙城佛国

B、五台山、峨眉山最大的寺院分别是显通寺、万年寺

C、九华山位于安徽省

D、普陀山的普济寺是山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寺院

E、万年寺中的普贤骑白象的铜像是峨眉山镇山之宝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法家

2、1662年

3、印度尼西亚

4、喷气式客机的投入使用

二、单选

DAACBDCCDAAA

三、多选

CDE、ACDE、ACE、ACE、ABCD、CE

2015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加答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2015年)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 1. 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是( ) A.曾母暗沙 B 漠河 C乌苏镇 D喀什乌恰 2. 世界建园最早的皇家御园是( ) A.颐和园 B 避暑山庄 C中山公园 D北海 3.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 ) A颐和园 B避暑山庄 C北海 D豫园 4. 被联合国专家列为全球六大无污染的自然景区的是( ) A九寨沟 B黄龙 C青山沟 D张家界 5. 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西安 C银川 D兰州 6.有“清凉山”、“华北屋脊”之称的是( ) A恒山 B太行山 C燕山 D五台山 7. 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的古都是( )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8. 开创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石窟是( ) A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麦积山石窟 D云岗石窟 9.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佛寺是( ) A大相国寺 B白马寺 C大理寺 D五华寺 10. 我国最早的古塔是( ) A四门塔 B 白塔 C六和塔 D崇圣寺三塔 11. 因特产优质葡萄酒,有“美酒海湾”之称的港口城市是( ) A辽宁大连 B江苏南通 C山东烟台 D广西北海 12. 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是( ) A上海外滩 B青岛的八大关 C哈尔滨 D浦东开发区 13. 古人称为“金陵第一名胜”的是( ) A玄武湖 B莫愁湖 C太湖 D东湖 14. “中国的比萨斜塔”是( ) A小雁塔 B应县木塔 C 曼飞龙佛塔 D虎丘塔 15. 马可波罗盛赞的“全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是( ) A大都 B杭州 C苏州 D南京 16.自古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的是( ) A雁荡山 B武夷山 C越秀山 D武陵源

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题及答案

《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题 (全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 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的日食记录。 A、《春秋》 B、《甘石星经》 C、《诗经》 D、《梦溪笔谈》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3、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族。 A、满族 B、朝鲜族 C、回族 D、壮族 4、维吾尔族人的()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 A、踩芦笙 B、赛乃姆 C、孔雀舞 D、玄子舞 5.()是傣族的传统新年。 A、火把节 B、泼水节 C、开斋节 D、圣纪节 6、少数民族服饰中,戴四楞小花帽的和藏式金花帽的分别是()族。 A、回族和藏族 B、回族和维吾尔族 C、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D、维吾尔族和藏族 7、佛教、道教、儒教褒封关羽称号分别是( )。 A、关帝圣君、伽蓝神、武圣人 B、武圣人、关帝圣君、伽蓝神 C、伽蓝神、关帝圣君、武圣人 D、关帝圣人、武圣人、伽蓝神 8、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是()。 A、东林寺 B、塔尔寺 C、白马寺 D、华严寺 9、基督教有()传中国之说。 A、一 B、二 C、三 D、四 10、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A、北海公园 B、苏州园林 C、颐和园 D、承德避暑山庄 11、我国以龙墙著称的园林是()。 A、颐和园 B、承德避暑山庄 C、豫园 D、拙政园 12、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园林的构景手段称为()。 A、借景 B、添景 C、抑景 D、漏景 13、贵妃鸡、葫芦鸡、叫化鸡分别属于()。 A、福建菜、西北菜、浙江菜 B、上海菜、西北菜、江苏菜 C、上海菜、东北菜、江苏菜 D、广东菜、东北菜、山东菜 14、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酒中明珠”,素有“国酒”之誉的是( )。 A、五粮液 B、郎酒 C、贵州茅台酒 D、董酒 15、下列茶叶中, 按加工工艺依次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全发酵的是( )。 A、西湖龙井, 水仙, 大红袍 B、黄山毛峰, 君山银针, 宣红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东北

辽宁省 ●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 ●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 ●辽宁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知名左翼作家,1925年参军。 ●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 ●近海生物有3大类520多种。 ●境内河流3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7条。 ●民俗风情主要由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构成。 ●1608年4月,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 ●1625年3月,后金迁都沈阳,后定名为盛京。 ●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辽宁的菱镁矿质地优良,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 ●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铁路运营里程超过了3900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 ●辽宁地貌:六山一水三分田 ●水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 ●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到东西西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 ●辽宁在秦时,置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 ●据我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

吉林省 ●地形: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 西北低的特征;中部以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部平原两大地 貌区。 ●气候: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 热同季。 ●交通:铁路网大体可分为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两个走向;铁路以长春为中 心。 ●历史:从先秦开始,吉林就被历代中央政权划入行政区域管辖之下。 ●清康熙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省名源于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松花江沿岸”简称吉林。 ●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松为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树种。 ●雾凇是天造地设、奇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北国风光之最,中国四大奇观之一。 ●吉菜受鲁菜影响较大。 ●吉林秧歌是一种舞蹈、唱歌、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吉林秧歌中最普及、最灵活:地秧歌。 ●成为中国传统女装的是满族的旗袍。 ●资源:钼、镍(nie)为我国第二大矿床。 ●吉林三节《碧血龙江传》为代表的叙事文学表现了吉林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世居民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满族特色菜:三套碗、满族火锅、白肉血肠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主要民俗活动有赛马、刁羊、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和歌舞表演。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华北地区 第一节北京市基本概况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 1.在地理上,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山西省环绕。( ) 2.北京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 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人口当中,高中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例高 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 ) 4.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场,几乎所有北京的国内国际航班均在北 京首都国际机场停靠和起飞,其旅客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 ) 5.北京远古的历史可追溯到50多万年前的“蓝谋人”时期。(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北京有着( )余年的建城史。 A. 6000 B.5000 C.4000 D.3000 2.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 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 )。 A.大亚湾 B.浅水湾 C.北京弯 D.北京岙 3.“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这段话 是在描绘我国的哪座城市?( ) A.天津 B.北京 C.重庆 D.上海 4.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 )。 A.蓟 B.燕京 C.幽州 D.大都 5.北京有国家级高速公路( )条。 A.12 B.10 C,8 D.6 6.北京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多民族特有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的地方 性民俗,最具特色的是( )、胡同和市肆庙会。 A.弄堂 B.四合院 C.徽派建筑 D.干栏式建筑 7.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是门头沟区清水河畔的( )墓葬。A.东胡林人 B.门头沟人 C.契丹人 D.清水畔人 8.北京的快板书由( )演变而成。 A.相声 B.数来宝 C.绕口令 D.京剧 9.北京是“博物馆之都”,注册博物馆多达151座,( )为世界最大博物馆。 A.故宫博物 B.中国军事博物馆C.中国革命博物馆D.国家博物馆 10.北京是世界第( )大“美食之城”,居内地之首。 A.八 B.一 C.三 D.五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1.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 )和海子水库。 A.清水潭水库 B.密云水库 C.十三陵水库 D.官厅水库 E.怀柔水库2.北京的评剧,习称( )。 A.京剧 B.蹦蹦戏 C.落子戏 D.北京梆子 E.京韵大鼓 3.有北京琴书,前身是清代流行于河北安次县一带及北京郊区农村中的五音大鼓,以( )等乐器伴奏。 A.三弦 B.四胡 C.扬琴 D.大鼓 E.笙 4.有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

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2020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篇1一、单选题 1、某导游员普通话说的好,游客便认为其其他技能也好。这属于社会知觉误区中的( D )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期望效应 D、晕轮效应 2、人们一般认为美国人喜新奇、重实利、随便自由。这属于社会知觉误区中的( B )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期望效应 D、晕轮效应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导游员与游客的接触应是“平起平坐”的。 B、游客对旅游活动的满意度也取决于旅游服务中客我交往 C、在景物较单调的`场合,导游语言应简洁明快。 D、在游客观赏情绪高涨的场合,导游语言应婉转丰富。 4、游客对客房服务有极高的要求,客房给人的印象首先应该是( D )

A、舒适 B、宁静 C、豪华 D、整洁 5、旅游者购物动机中比较典型的是( D ) A、新奇动机 B、馈赠动机 C、求实动机 D、纪念性动机 6、商品形象的美观程度与( B ),在购物环境中最直接影响着游客是否购买该商品。 A、包装质量 B、商品质量 C、商场布置 D、服务员服饰 7、以下属于东北游客个性特征的是( A ) A、外向、豪气 B、文化素养较高 C、恋家情结深 D、时间观念强 8、当游客遇累、热、饿时,会拒绝游览要求返回,导游员正确做法是( D )

A、予以拒绝 B、告知后果自负 C、予以同意 D、报告地接社同意后返回 9、以下属于德国游客最突出的个性特征是( B ) A、浪漫 B、踏实 C、无拘无束 D、豪爽大方 10、旅游服务人员与游客交往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 A ) A、短暂性 B、长期性 C、平等性 D、群体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修内司官窑在工艺上有三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ACD)。 A薄胎厚釉 B玛瑙入釉 C紫口铁足 D釉面开片 E芝麻支钉 2以下属于釉下彩的瓷器有(AB)。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英文名称:BasicofTourGuide 课程编码:课程代码:09120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2学分,52学时(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山东景点》两个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山东17地市主要的旅游景点等基础知识。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在试卷规定位置填写考生本人信息,并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3、答题要字迹清楚、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为() A、尊号 B、年号 C、庙号 D、谥号 2、下列茶叶中,从加工方法来看,属于不发酵茶的是() A、太湖碧螺春 B、铁观音 C、君山银针 D、祁红 3、新石器时代是指() A、打制石器时代 B、母系氏族时期 C、磨制石器时代 D、父系氏族时期 4、秦代万里长城西起于() A、嘉峪关 B、鸭绿江 C、阴山 D、临洮 5、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彩画的最高等级为() A、旋子彩画 B、和玺彩画 C、苏式彩画 D、杭式彩画 6、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哪种地貌景观() A、丹霞风光 B、流纹岩地貌 C、岩溶山水 D、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7、在园林建筑中,专供读书之用,环境相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 要游览路线的建筑是() A、榭 B、轩 C、楼阁 D、厅堂

8、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这种形式的屋顶称为() A、庑殿顶 B、歇山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9、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的是() A、洛阳唐三彩 B、淄博美术陶瓷 C、景德镇名瓷 D、宜兴紫砂 10、云锦产于(),因锦文如云,故名。 A、江苏南京 B、四川成都 C、江苏苏州 D、湖南长沙 二、多项选择题(共5分) 1、下列各组菜肴中属于江苏风味的是() A、清炖狮子头 B、清蒸加吉鱼 C、三套鸭 D、蜜汁火方 E、生熘鱼片 2、下列各风景区中,属于丹霞风光的是() A、安徽的齐云山 B、福建的武夷山 C、湖南的张家界 D、浙江的雁荡山 E、河南的嵩山 3、下列民族中,其民居形式为干栏式的有() A、壮族 B、藏族 C、黎族 D、朝鲜族 E、傣族 4、下列自然保护区中属于综合型自然保护区的是() A、长白山 B、天目山 C、阿尔金山 D、庐山 E、九寨沟 5、历史上曾被命名为天下第一泉的有() A、江西谷帘泉 B、杭州虎跑泉 C、济南趵突泉 D、镇江金山泉 E、北京玉泉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天干 第2页/共8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北京重点知识归纳

北京 11.熟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概况。 12.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3.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资源;熟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14.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15.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 [地理气候] 1.国家中心城市,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 2.曾用名:燕京,大都,京师,北平,顺天府 3.16个市辖区 [交通资源] 4.8条国家级高速公路:G1-7+G45 5.9条国内铁路:承包九通桂原哈+北上广 6.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全球规模最大,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

7.矿产资源:67种矿种,44种列入国家储量表 8.动物区系: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所以北京的动物区系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 9.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拒马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水系 10.大型水库:密云、怀柔、官厅、海子水库 历史沿革] 11.北京历史可追溯到5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在世界同一阶段,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是公认的人类发祥地之一 13.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址:“东胡林人”墓葬 14.帝都历史:燕辽金元明清。其中,燕(蓟城)、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 文化艺术] 15.京味文学: 老舍——《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刘绍棠——《春草》《中秋》《地火》《蒲柳人家》

导游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备考试题及解析

导游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备考试题及解析 1、距今170万年的时候,云南(C)就已经活动在中国大地上。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2、距今约70~20万年的(B),已学会使用天然火。 A、北京山顶洞人 B、北京猿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3、(C)中关于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记录,是我国历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A、《春秋》 B、《甘石星经》 C、《诗经》 D、《梦溪笔谈》 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A)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5、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B)。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6、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D)。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7、(B)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 8、(D)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 9、(A)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写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 10、(C)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 11、徐宏祖是的学者和旅行家,著《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B)的人。 A、山岳景观 B、岩溶地貌 C、丹霞地貌 D、火山地貌 12、古代纪月,仲春、季夏、仲秋、孟冬依次指(C)。 A、二月、五月、八月、十月; B、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C、二月、六月、八月、十月; D、三月、七月、九月、十月 13、在八卦中,象征天、地、水、火的四卦分别是(D)。 A、艮、兑、坤、巽; B、巽、乾、震、离; C、坎、艮、兑、震; D、乾、坤、坎、离; 14、皇帝的母亲和姑母依次称为(C) A、皇太后、长公主 B、太皇太后、大长公主 C、皇太后、大长公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中试卷及答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中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要求: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01.上海的陈先生到北京来联系业务的行为属于旅游。() 02.人们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必须具有旅游动机、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 03.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角度说,旅游市场指的是旅游客源资源。() 04.中国旅游日是在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上通过的决议确定的,时间为每年的5月 19日() 05.总部设在我国的第一个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 06.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07.1921年7月23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08.北魏孝文帝以汉化为主题的改革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09.1935年著名的遵义会议后,于3月中旬,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 以周恩来为首,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10.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时期,因鲁国的史书《春秋》而得名。() 11.在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中,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它深刻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 12.火塘是彝族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心() 13.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14.大襟右衽是汉族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 15.壮族早年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 16.明代中叶,“四大徽班”进京后,博彩众长,形成了中国戏剧的代表剧种—京剧。() 17.长期以来,对汉族居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风水术定下的范式() 18.纳西族人因居住地区不同,婚姻习俗各有特点。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泸沽湖畔的 纳西族的一个支系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阿夏(伴侣)、阿注(情人)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形式。阿注婚的主要特点是男不取妻,女不嫁夫。()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从2008年1月1日起,除春节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成为全国性法定节日。() 20.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土家族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品,它和“摆手舞”并称土家族人民的艺术文化,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土家族的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62分) 01.人们普遍认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这反映出旅游资源具有() 的特点 A多样性B无形性C有形性D关联性 02.一项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客观上表现为该项旅游资源() A特色与众不同的程度B吸引旅游投资的数量C吸引游客来访的数量D对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03.将旅游业的构成划分为行、游、住、食、购、娱六大部分的依据是() A旅游产品的供给特点B游客需求涉及的领域C旅游经济的发展特点D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04.下列关于商务旅游者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商务旅游者() A旅游频率高B文化水平高C消费水平高D对服务要求高 05.对旅游者来说,旅游六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 A食B住C行D游 06.旅游活动新六要素中的“养”指的是() A养生旅游B养性旅游C养神旅游D养颜旅游 07.我国对旅游业的定位是() A战略性先导产业B战略性重要产业C战略性窗口产业D战略性支柱产业 08.在我国入境旅游的外国人市场中,多年来一直居前四位的国家是() A美国、日本、英国、德国B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C韩国、俄罗斯、美国、英国D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 09.唐代李白在多次被贬后,游憩于山水之间,足迹遍天涯。李白的这种旅行活动属于() A享乐旅行B考察旅行C健康旅行D学子漫游 10.作为中国旅游业标志的“马踏飞燕”是()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 A东汉B西汉C东周D西周 11.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钻木取火”的始祖是() A 有巢氏 B 疱牺氏 C 燧人氏 D 神农氏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13.最早有系统记录的汉语文字是()时代的甲骨文。 A 西周 B 殷商C东周D春秋 14.在我国,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古代绘画实物是战国时期的帛画() A 《女史箴图》 B 《洛神赋图》C《步辇图》D《龙凤人物图》 15.我国现存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史书是() A《左传》B《春秋》C《尚书》D《史记》 16.八卦中的“坎”卦代表() A水B火C风D山 17.俗称“金不换”的中药材是() A鹿茸 B 三七 C 人参 D 虫草 18.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水经注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D广游志 19.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选官制度,它正式开始于()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业发展概况测试题图文稿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业发展概况测试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包括出国旅游、边境旅游、港澳台地区旅游。() 2、2011年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3、世界旅游日为每年的9月27日是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 4、我国入境最大客源地是港澳地区。() 5、北京落户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 6、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 7、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8、2001年浙江宁海人麻绍勤建议《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9、世界旅游组织WTA是全球唯一的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 10、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是民间性、行业性、地区性、非政府间的国际旅游组织。() 11、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 12、我国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13、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14、我国入境旅游的三大市场是外国市场、华侨市场、港澳台市场。()

15、旅游真正作为一个行业的重要标志的旅行社的产生。() 16、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成立的中国旅行社。() 1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旅游业主要以接待为主。() 18、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于1974年。() 19、旅游实行“政企分开、统一领导、统一对外、分级管理、分散经营”的原则。() 20、1997年我国旅游业呈现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数:60学时(理论讲授30学时,实践教学30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和掌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级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了解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

了解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国际上重要的几个旅游组织。 讲授内容: 1、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2、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 3、旅游业的含义级构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4、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5、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重点:旅游业的产生;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难点: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 掌握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况,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和民族自豪感。 讲授内容: 1、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国历史的发展,在不同时间段的文化、科技对历史所产生的作用。 2、历史文化常识,了解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了解年、月、日、辰记录方法,了解四时、节气、阴阳、五行、八卦、生肖等古代基本常识。 重点: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 难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理论讲授8学时) 了解各民族历史、语言的概况,掌握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概况,重点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概况、饮食、服饰、房屋、宗教信仰、代表性食品和主要禁忌等民俗文化知识。 讲授内容: 1、民族、民俗的概况,了解中华民族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字情况,民俗的内涵及属性。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 常洲 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链接学制:三年制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占有学分:4学分 一、课程定位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2.1课程基本理念 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

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本门课程总学时为64,总学分为4。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开设。 2、3 课程目标 A、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 (2)能够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布局、宗教著名景观,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3)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分析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辨别古建筑的等级、建筑物的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 (4)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分析旅游园林景点的构景要素与构景手段。 B、知识目标 (1)熟悉华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2)了解东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东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3)熟悉华东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东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4)了解华中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中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5)了解华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篇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各章节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全部是早期智人代表的是 a、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广东马坝人 b、陕西大荔人、云南元 谋人、四川资阳人 c、云南元谋人、蓝田人、广西柳江人 d、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广东马坝人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记载于 a、《春秋》 b、《甘石星经》 c、《诗经》 d、《尚书》 3、下列五行相生相克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水克金、水生木、土生金 b、水生木、火克木、木克土 c、木生火、金克木、木克土 d、金生水、水克火、土克火 4、我国古代戏剧作品中,《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的作者分别是。 a、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孔尚任 b、汤显祖、贾思勰、孔尚任、关汉卿 c、关汉卿、王实甫、孔尚任、李诫 d、孔尚任、李诫、汤显祖、关汉卿 5、我国明清小说中,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 古代文言文小说的高峰分别是。 a、《西游记》、《三国演义》、《儒林外史》 b、《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水浒转》、《西游记》 d、《儒林外史》、 《红楼梦》、《西游记》 6、名与字在意义上往往是相关联的,下列表示反义的关系的是。 a、屈原名平字原 b、诸葛亮字孔明 c、关羽字云长 d、韩愈字退之 7、在封建社会,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取中者称“举人”,已有 做官资格。 a、会试 b、院试 c、乡试 d、殿试 8、我国最早的医书、最早的药物学著作、最早的国家药典、最早的 脉学专著是 a、《伤寒杂病论》、《唐本草》、《千金方》、《脉经》 b、《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唐本草》、《脉经》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试题

第二章题目测试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 1.辽宁是东北地区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之一。( ) 2.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 ) 3.辽宁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 ) 4.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 ) 5.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大连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 ) 6.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 ) 7.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 8.吉林省的铁路网大体可分为西北一东南和西南一东北两个走向。( ) 9.从先秦开始,吉林就被历代中央政权划人行政区域管辖之下。( ) 10.明康熙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意即“沿”,“乌 拉”是“大川”的意思。吉林乌拉,意为“松花江沿岸”。( ) 11.黑龙江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居全国第8位。( ) 12.黑龙江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 ) 13.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14.哈大高铁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抵滨海城市大连,线路纵贯东北三省,途径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个副省级城市和六个地级市及其所辖区县。( ) 15.先秦时代,肃慎、东胡、秽貊三大族系的部分先民,已定居在黑龙江地区。(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 )大类520多种。 A.2 B.3 C.4 D.5 2.辽宁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 )条。 A.17 B.18 C.19 D.20 3.辽宁的民俗风情主要由( )、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 A.汉族B.朝鲜族C.哈尼族D.达斡尔族 4. 1608年4月,( )与明边将立碑划界,从此自称为国,边界在今辽宁吉林的交 界附近。 A.努尔哈赤B.女真族C.契丹族D.忽必烈 5. 1625年3月,后金迁都沈阳,后定名为( )。 A.大都B.盛京C.南京D.燕京 6.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 ),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A.鸽子洞遗址B.查海遗址C.宝山遗址D.泥河湾遗址 7.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 )。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概况 第一节辽宁省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面积14.57万平方千米,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 [区划与人口] 辽宁省下设14个省辖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下设16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7个市辖区。 辽宁省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4245万。 [交通与资源] 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超过了3900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水运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通航。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已经通车的高速有京沈高速、沈海高速、辽中环线高速、沈丹高速、沈吉高速、沈彰高速、沈四高速、阜营高速、丹大高速、丹海高速、丹通高速、桓远高速等。辽宁主要的机场包括: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锦州小岭子机场、朝阳机场、鞍山腾鳌机场、长海机场、营口兰旗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锦州湾国际机场等。 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芳香油类89种;油脂类149种,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近海水

2017年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与答案(全)

2017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全) 导游资格证是国家对从事导游服务人员从业资格的证明,有效期三年,2017年的导游证考试时间暂未公布,下文yjbys小编先为大家搜集最新的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相应题号的横线上,每空0.5分,共30分) 1.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吸引物、_____和_____。(游客,旅游服务及其设施) 2.世界旅游组织的英文简称是_____,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英文简称是 _____。(WTO,PATA) 3.福建省全省陆地面积_____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_____万平方千米。(12.14,13.6) 4.福建现有_____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_____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137) 5.旅游活动按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_旅游和_____旅游。(团体,散客) 6.每年_____为世界旅游日,每年_____为中国旅游日。(9月27日,5月19日) 7.福建省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_____位,海岸线曲折率居全国第_____位。(2,1) 8.东周包括_____、_____两个时期。(春秋,战国) 9.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是_____。(《诗经》,《黄帝内经》) 10.中国古代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_____,纵深间数称为_____。(开间,进深) 11.皇帝的女婿魏晋以后称为_____,清代称为_____。(驸马,额驸) 12.乡试第一名称为_____,会试第一名称为_____。(解元,会元)

13.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人口最少的是_____。(壮族,珞巴族) 14.客家食文化的突出特点是_____,客家特殊饮品是_____。(丰盛浓郁,擂茶) 15.清代天主教在福建形成_____和_____两个传播中心。(福安,漳州) 16. 母系氏族公社阶段著名的文化代表为_____和_____。(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 17.佛教诞生在_____,发展在_____。(印度,中国) 18.金元以来,全国道教形成_____和_____两大教派。(全真道,正一道) 19.中国古代建筑反映了敬天祀祖的_____思想和以皇权为核心的_____思想。(礼制,等级) 20.《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_____个亚类、_____个基本类型。(31,155) 21.云岗石窟位于_____市,龙门石窟位于_____市。(大同,洛阳) 22.世界第一高峰是西藏境内的_____,世界第二高峰是新疆境内的_____。(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 23.我国海岸类型以钱塘江口为界,其北以_____海岸为主,其南以_____海岸为主。(泥沙质,基岩) 24.香港区花为_____,澳门区花为_____。(紫荆,莲花) 25.中国四大名绣除苏绣、湘绣外还有_____和_____。(粤绣,蜀绣) 26.属于再加工茶类的有_____和_____。(紧压茶,花茶) 27.除中国烹饪外,名列世界三大烹饪流派的还有_____和_____。(法国烹饪,土耳其烹饪) 28.中国十大菜系除八大菜系外,还有另外两个菜系是_____和_____。(京菜,沪菜)

20l1年《导游基础知识》试题

20l1年江苏省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试题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60小 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A)。 A.旅游者 B.旅游吸引物 C. 旅游资源 D.旅游服务及其设施 2. 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皇帝是(B)。 A.汉文帝 B.汉武帝 C.汉景帝 D.汉惠帝 3. 有“地貌造型博物馆”之称的是(D)。 A.九寨沟 B.张家界 C.云台山 D.雁荡山 4. “贞观十八年”的纪年方法是(D)。 A.公元纪年 B.干支纪年 C.帝号纪年 D.年号纪年 5. 钱塘江大潮的最佳观景地是( A )。 A.盐官 B.盐仓 C.盐城 D.盐州 6. 以其壮观之势,被公认为我国瀑布之首的是(B)。 A.黄河壶口瀑布 B. 贵州黄果树瀑布 C. 雁荡山大龙湫瀑布 D. 牡丹江吊水楼瀑布 7. 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是(D)。 A.秦皇岛海滨 B.青岛海滨 C.大连旅顺海滨 D.三亚海滨 8. 下列植物中,象征清雅高洁的是( C )。 A. 蔷薇 B. 玫瑰 C.荷花 D. 竹子 9. 佛教在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是(C)。 A.汉朝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五代时期 10.“涅槃”是梵文译音,意译为(C)。 A.真理 B.禅定 C.灭度 D.轮回 11.享有“海天佛国”之誉的名山是(D)。 A.五台山 B.九华山 C.峨眉山 D.普陀山 12.道教真武庙的祖庭是( A )。 A.湖北武当山真武庙 B.广东佛山祖庙 C.云南昆明太和宫 D.广西容县真武阁 13.道德经藏的总集是(D)。 A.《道德经》 B.《正一经》 C.《太平经》 D.《道藏》 14.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阿拉伯式清真寺是(B)。 A.广州怀圣寺 B.泉州清净寺 C.杭州真教寺 D.扬州礼拜寺 15.在基督教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大的分裂,其中第一次分裂的主要原因是(A)。 A.争夺教权 B.宗教改革 C.民族问题 D.战争结果 16.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拱桥是( A )。 A.宝带桥 B.安济桥 C.安平桥 D.水济桥 17.我国古代宫殿外陈设品中,表示皇帝公正和至高无上的是(B)。 A.日晷 B.嘉量 C.华表 D.吉祥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