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2匀速圆周运动测试题

高一必修2匀速圆周运动测试题
高一必修2匀速圆周运动测试题

匀速圆周运动单元测试题

: 班别: 分数: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5分,双项选择每小题6分,最后一道题8分,共100分) 1.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速度不变 B.线速度的大小不变 C.转速不变 D.周期不变 2.一质点做圆周运动,速度处处不为零,则其中正确的是( )

①任何时刻质点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②任何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③质点速度的大小一定不断变化 ④质点速度的方向一定不断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小不变,方向也不变

B .大小不断改变,方向不变

C .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

D .大小不断改变,方向也不断改变 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是处于( )

A .平衡状态

B .不平衡状态

C .速度不变的状态

D .加速度不变的状态 5.匀速圆周运动是( )

A .匀速运动

B .匀加速运动

C .匀减速运动

D .变加速运动 6.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

B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垂直

C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

D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平行 7.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率圆周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是向心力恒定的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的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8.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装置中,主动轮A 和从动轮B 半径不等,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轮的角速度相等

B .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 .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 .两轮转动的周期相同 9.一个电钟的秒针角速度为( )

A .πrad/s

B .2πrad/s

C .

60

π

rad/s D .

30

π

rad/s

10.甲乙丙三个物体,甲在,乙在,丙在.当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 )

A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

B .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

C .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

D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的线速度最小 11.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的P 点钉一颗钉子,使悬线拉紧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θ,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 ) ①小球的瞬时速度突然变大

②小球的加速度突然变大

③小球的所受的向心力突然变大

④悬线所受的拉力突然变大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

A B

12.滑块相对静止于转盘的水平面上,随盘一起旋转时所需向心力的来源是()

A.滑块的重力 B.盘面对滑块的弹力 C.盘面对滑块的静摩擦力 D.以上三个力的合力

13、如图,汽车以速度V通过一半圆形拱桥的顶点时,关于汽车受力的说确的是()

A. 汽车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

B. 汽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向心力

C. 汽车的向心力是重力

D. 汽车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是向心力

14、如图所示,为一在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关于摆球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摆球A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摆球A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D.摆球A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15、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

于A的受力情况说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16.在一段半径为R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倍,则汽车拐弯时的安全速度是()

17.(双选)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正确的是()A小球线速度大小一定时,线越长越容易断

B小球线速度大小一定时,线越短越容易断

C小球角速度一定时,线越长越容易断

D小球角速度一定时,线越短越容易断

18.(双选)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A.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

B.a处为拉力,b处为推力

C.a处为推力,b处为拉力

D.a处为推力,b处推拉力

19.(双选)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壁是光滑的,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确的是()

A. V A>V B

B. ωA>ωB

C. a A>a B

D.压力N A>N B

E.TA>TB

B

A

b

O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为3m/s ,角速度为6rad/s ,则在0.1s 物体通过的弧长为__________m ,半径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_rad ,半径是_______m 。

7.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轨道半径不变,转速变为原来的3倍,所需的向心力就比原来的向心力大40 N ,物体原来的向心力大小为________ .

8.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m/s 时,车对桥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使汽车行驶至桥顶时桥恰无压力,则汽车速度大小为_ m/s 。

13.图6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 ,小轮的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c,d 三点的线速度之比Va:Vc:Vd=___________,角速度之比Va:Vc:Vd=___________.

二、计算题(10分)

14.在一段半径为25m 的圆形水平弯道上,已知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0.2倍,则汽车拐弯时的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15.如图7所示,汽车质量为1.5×104

,以不变的速率先后驶过凹形桥面和凸形桥面.桥面圆

弧半径为15m.如果桥面承受的最大压力不得超过2.0×105

N,汽车允许的最大速率是多少?汽

车以此速率驶过桥面的最小压力是多少?( g 取10m/s 2

)

R 的半球型碗底的光滑表面,质量为m 的小球正以角速度ω,在一水平面作匀

附加题:

17.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圆盘中心O 处有一个小孔,用细绳穿过小孔,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 和B ,两球质量相等,圆盘上的A 球做半径为r=20cm 的匀速圆周运动,要使B 球保持静止状态,求A 球的角速度ω应是多大?

图6

18.如图,质量为0.5kg 的杯子里盛有1kg 的水,用绳子系住水杯在竖直平面做“水流星”表演,转动半径为1m ,水杯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4m/s ,求: (1)在最高点时,绳的拉力? (2)在最高点时水对杯底的压力?

(3)为使小杯经过最高点时水不流出, 在最高点时最小速率是多少?

9.长度为0.5m 的轻质细杆OA ,A 端有一质量为3kg 的小球,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做

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2m/s ,取g=10m/s 2

,则此时轻杆OA 将( ) A .受到6.0N 的拉力 B .受到6.0N 的压力 C .受到24N 的拉力 D .受到24N 的压力

9.如图A3所示,小球A 质量为m.固定在长为L 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 点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经过最高位置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为拉力,拉力大小等于球的重力.求(1)球的速度大小.⑵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gL 6,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和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图A4

8.如图所示,质量m=0.1kg 的小球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竖直面做半径为r=0.2m 的圆周运

动,已知小球在最高点的速率为v 1=2m/s ,g 取10m/s 2

,试求: (1)小球在最高点时的细绳的拉力T 1=? (2)小球在最低点时的细绳的拉力T 2=?

例3、如图5—6—5所示,线段OA =2AB ,A 、B 两球质量相等.当它们绕()点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时,两线段的拉力T AB 与T OA 之比为多少?

例5 如下图甲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自A 点滑下,A 点的法线为水平方向,B 点的法线为竖直方向,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滑至B 点时的速度为v ,求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圆周运动单元测试题

16.2

ωg R - 17. 7.01rad/s 18.(1)9N;(2)6N

图—2

高一物理必修2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2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B.质量大的先落地 C.两个石子同时落地D.无法判断 2.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是a=g的匀变速运动 B.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C.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无关 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 3.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图中的哪一个() 4.一个物体在两个互为锐角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将做() A.匀加速直线运动B.匀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D.变加速曲线运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垂直于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6.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B.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太阳 C.地心说与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 D.日心说是由开普勒提出来的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总结出关于行星运动三条定律的科学家是开普勒 B .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伽俐略 C .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牛顿 D .第一次精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卡文迪许 8.已知引力常量G 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C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的半径 D .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9.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与秋分均为太阳直射赤道,春分为太阳从南回归线回到赤道,秋分则为太阳从北回归线回到赤道。2004年3月20日为春分,9月23日为秋分,可以推算从春分到秋分187天,而从秋分到春分则为179天。关于上述自然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两段时间内地球公转的轨迹长度相等)( ) A .从春分到秋分地球离太阳远 B .从秋分到春分地球离太阳远 C .夏天地球离太阳近 D .冬天地球离太阳远 10.据报道,2009年4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直径2~3 km ,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的倾斜。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 A .3.3931 - B .3.3921 - C .3.3923 D .3.393 2 11.人造地球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 .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 .所有卫星的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D .所有卫星的角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12.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圆轨道( ) A .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线(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 B .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的同心圆 C .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的同心圆,且从地球表面看卫星是静止的 D .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的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 13.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复习题---2015.12.21 1、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概述为( ) A .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B .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C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D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 .作为遗传物质的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3、对甲、乙两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细胞都处于四分体时期 B .甲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没有染色体组 C .乙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不含染色单体 D .乙两细胞一定来源于雄性个体 4、菠菜的阔叶和窄叶是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阔叶对 窄叶为显性。要判断阔叶和窄叶基因位于片断Ⅱ上还是片断Ⅲ上,现用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阔叶,雄性为窄叶;②雌性为窄叶,雄性为阔叶,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 .Ⅱ;Ⅱ B .Ⅲ或Ⅱ;Ⅱ C .Ⅲ;Ⅱ D .Ⅲ;Ⅲ 5、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⑤⑥ D .①④⑤⑥ 6、科学家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筛选出抗冻蛋白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烟草(假定抗 冻蛋白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烟草的体细胞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整合情况有图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抗冻蛋白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的烟草自交,后代抗冻烟草和 普通烟草(不含抗冻蛋白基因)的比值分别是( ) A .1∶0 3∶1 15∶1 B .3∶1 3∶1 9∶6∶1 C .1∶0 1∶1 9∶6∶1 D .1∶1 3∶1 15∶1 7、基因型为XXY 的人发育成男性,但基因型为XXY 的果蝇却发育成雌果蝇,由此推测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 A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而果蝇取决于Y 染色体数目 B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X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C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D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 8、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某种鸟(2N =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 位于Z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 +控制灰红色,D 控制蓝色,d 控制巧克力色,D +对D 和d 为显性,D 对d 为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 A .该鸟种群中共有6种基因型 B .蓝色个体间交配,F 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C .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 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 D .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9、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 10、将雌性蝗虫某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DNA 链都用32P 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32 P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同 B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同 C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目将都相同 D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都相同 11、如图为某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中的现象是什么?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参与受精,会发生何种情况( ) A .交叉互换 囊性纤维病 B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先天性愚型 C .基因突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性腺发育不良 12、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 、b 表示。图中1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bb B .Bb C .X b Y D .X B Y 13、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2 1 1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直线1=x 的倾斜角为α,则=α( ). A .0 B.3 π C .2π D .π 2.已知直线1l 经过两点)2,1(--、)4,1(-,直线2l 经过两点)1,2(、)6,(x ,且21//l l ,则=x ( ). A .2 B .-2 C .4 D .1 3.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π25 B .π50 C .π125 D .π200 4.若方程02 2 =++++k y x y x 表示一个圆,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21> k B.21≤k C. 2 1 0<

高一物理必修二测试题

2017-2018春季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共40分):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D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3、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些量是相等的( ) A .速度的增量 B .加速度 C .位移 D .平均速率 4、如下图所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 (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5 B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车上的旅客认为石块向后下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 = 2 2g a + C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后下方的曲线运动 D .石块释放后,不管火车作什么运动,路边的人认为石块作向前的平抛运动 6、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 A . g v v t 0- B . g v v t 20 - C . g v v t 22 02- D 7、在高度为h 的同一位置上向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若A 球的初速v A 大于 B 球的初速v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综合测试题 泌阳二高张松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32S,噬菌体 3235 A. 2. A. C 3. A B C:2:1 D 4. A C 内 5. A. B. C. D. 6.将番茄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红果)和纯 合隐性个体(黄色)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44% B.24% C.14% D.28% 7.玉米为雌雄同株,若两株玉米相互授粉,其中一株玉米所结种子的胚乳基因型 为AAaBbb,则该玉米所结种子种皮的基因型和另一株玉米所结种子胚乳基因型分别为 A.AAbb、AaaBBb B.AAbb、AAaBbb C.AaBb、AaaBBb D.aaBB、AAaBbb 8.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性状分别受两对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 A.7/8或5/8 B.9/16或5/16 C.3/8或5/8 D.3/8 9.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 例的是 10.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Ⅱ-4为男性患者。相关叙述不合理的 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 在常染色体上 B.该病易受环境影响,Ⅱ-3是携带者的概 率是 C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D 11. F1 A C 12. A. B. C. D. 13.人就有一人患囊性纤维变性,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A. 14. 50 A. 15.有性生殖可克服马铃薯因连续种植几年后的种性退化。其依据的变异原理主要 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加倍 D.染色体数减半16.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 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D.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组合17.在自然的条件下,硝化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环境条件的变化18.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F2代中

高中数学必修2测试题附答案

数学必修2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B.与某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α⊥β,那么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平面β,那么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D. 如果α⊥γ,β⊥γ,α∩β=l,那么l ⊥γ. 3、右图的正方体ABCD-A ’B ’C ’D ’ 中,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4、右图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 中, 二面角D ’-AB-D 的大小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5、直线5x-2y-10=0在x 轴上的截距为a,在y 轴上的截距为b,则( ) A.a=2,b=5; B.a=2,b=-5; C.a=-2,b=5 D.a=-2,b=-5 6、直线2x-y=7与直线3x+2y-7=0的交点是( ) A (3,-1) B (-1,3) C (-3,-1) D (3,1) 7、过点P(4,-1)且与直线3x-4y+6=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4x+3y-13=0 B 4x-3y-19=0 C 3x-4y-16=0 D 3x+4y-8=0 8、正方体的全面积为a,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3 a π; B. 2 a π; C.a π2; D.a π3. A B D A ’ B ’ D ’ C C ’

高中物理必修二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本

F α l F α A B C 地球 卫星 高一物理 下学期期末测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 ,则绳的拉力F 大小为 A .r v m B . r v m 2 C .mvr D .mvr 2 2.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定推 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l 。在此过程中,恒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 .Fl B .Fl sin α C .Fl cos α D .Fl tan α 3.一颗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若它到地心的距离为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F ,则它到地心的距离为2r 时,所受万有引力为 A . 41 F B .2 1F C .4F D .2F 4.将一小球以3m/s 的速度从0.8m 高处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小球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 A .0.8m B .1.2m C .1.6m D .2.0m 5.如图所示,一卫星绕地球运动,运动轨迹为椭圆, A 、B 、C 、D 是轨迹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 点距离地球 最近,C 点距离地球最远。卫星运动速度最大的位置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6.质量是2g 的子弹,以300m/s 的速度垂直射入厚度为5cm 的木板,射穿后的速度为100m/s 。则子弹射穿木板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 A .1000N B .1600N C .2000N D .2400N 7.如图所示,一半圆形碗,内径为R ,内壁光滑。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碗边缘A 点由静止释放,当球滑到碗底的最低点B 时,球对碗底的压力大小为 A .mg B .2mg C .3mg D .4mg 8.在一根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圆柱形的红蜡块R ,(蜡块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内径),轻重适宜,它能在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如图,当红蜡块从A 端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匀加速移动。红蜡块与玻璃管间的摩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一过程中红蜡块相对于地面 B A 乙 R 甲 R A B a v

高一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五章曲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关于曲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 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一种匀变速运动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D.作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3、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 .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 .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4.在高h处以初速度 v将物体水平抛出,它们落地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落地时速度为1 v,则此物体从抛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B、 C、() g v v 1 - D、 5.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断变化的是() A. 转速 B.角速度 C.周期 D. 线速度 6.列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其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定。若在某转弯处规定行驶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当以速度v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②当以速度v 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轨道面支持力和外轨对轮缘侧弹向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③当速度大于v时,轮缘侧向挤压外轨;④当速度小于v时,轮缘侧向挤压外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质量为m的飞机,以速率v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飞机作用力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 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2.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 3.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 标记一个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产生了n个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32P B.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都含有31P 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含35S和32S D.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等4.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出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量是n/2 B.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需要tRNA从细胞质转运脱氧核苷酸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氢键连接 D.DNA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5.将一个有10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其中含有鸟嘌呤20个,放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问所有的子代DNA中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 A.30B.60 C.90 D.120 6.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不会损失B.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C.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D.每种tRNA可以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7.如图为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DNA,其双链均可作为②的转录模板 B.②上有n个碱基,则新形成的肽链含有n-1个肽键 C.③是核糖体,翻译过程将由3′向5′方向移动 D.④是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 8.核糖体RNA( 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

高一物理必修二测试卷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凡是受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B 、凡是发生位移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C 、只要物体受力作用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该力就对物体做功; D 、只要物体受力,又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该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2、汽车以额定功率从水平路面上坡时,司机换档的目的是: A 、增大速度,增大牵引力 B 、减小速度,减小牵引力 C 、增大速度,减小牵引力 D 、减小速度,增大牵引力 3、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距地面h 高处的桌面上,天花板距地面高H 。若以天花板为零势能参考面,则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是: A 、mgh B 、mg(H- h) C 、-mg(H- h) D 、-mgH 4、如图,A 、B 质量相等,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也相等,且F A =F B ,如果A 、B 由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那么: A 、F A 对A 做的功与F B 对B 做的功相同; B 、F A 对A 做的大于F B 对B 做的功; C 、到终点时物体A 获得的动能大于物体B 获得的动能; D 、到终点时物体A 获得的动能小于物体B 获得的动能。 5、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作用力作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作负功 B 、当作用力不作功时,反作用力也不作功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 D 、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以做正功 6、a b c 、、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 m m ,,23,它们在水平路面上某时刻运动的动能相等。当每个物体受到大小相同的制动力时,它们制动距离之比是: A 、1∶2∶3 B 、12∶22∶32 C 、1∶1∶1 D 、3∶2∶1 7、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 的功之和 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 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最新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必修二综合测试卷 1.(2013·郑州一模)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色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有关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 C. 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 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9:3:3:1 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基因型比例为( ) A.4∶4∶1 B.3∶2∶1 C.1∶2∶1 D.8∶1 5.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 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 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6.红花蚕豆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黄花的蚕豆植株,推测该黄花表现型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黄花植株与红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B.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7.如图表示H5N1病毒、硝化细菌、酵母菌和人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H5N1病毒B.硝化细菌 C.酵母菌 D.人体 8.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的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 A.上清液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沉淀物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10.(2013·山东一模)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高一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C D A 1 D 1 B 1 C 1 A 命题人:吴汉卫 审核人:金文化 时间:120分钟 №: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2,且过点),3(),2,1(m B A --,则m 的值为 ( ) A .6 B .10 C .2 D .0 2 .正方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 A .3∶1 B .3∶2 C . 1∶3 D .2∶3 3 .平行线0943=-+y x 和0286=++y x 的距离是 ( ) A . 5 8 B .2 C . 5 11 D . 5 7 4 .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l m ⊥,m α?,则l α⊥ B .若l α⊥,l m //,则m α⊥ C .若l α//,m α?,则l m // D .若l α//,m α//,则l m // 5 .若直线l 过点3(3,)2 --且被圆22 25x y +=截得的弦长为8,则直线l 的方程是 ( ) A .3x =- B .332 x =-=- 或y C .34150x y ++= D .34150x y ++=x=-3或 6 .已知直线02)1(:1=-++y x a l 与直线01)22(:2=+++y a ax l 互相垂直,则实数a 的 值为 ( ) A .-1或2 B .-1或-2 C .1或2 D .1或-2 7 .无论m,n 取何实数值,直线 (3m-n)x+(m+2n)y-n=0都过定点P ,则P 点坐标为 ( ) A .(-1,3) B .)2 3,21(- C .)5 3,51(- D .)7 3,71(- 8 .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 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锥的体积等于 ( ) A .23 B .3 C .223 D .23 9.圆1C :2 2 2880x y x y +++-=与圆2C :2 2 4420 x y x y +-+-=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 B .外切 C .内切 D .相离 10.若使得方程 0162=---m x x 有实数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2424.≤≤-m A 244.≤≤-m B 44.≤≤-m C 244.≤≤m D 11.如图,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14,2AB BC CC ===,则直线1BC 和平面11DBB D 所成 的正弦值等于 ( ) A . 32 B .52 C . 105 D .10 10 12.若直线4=+by ax 与圆4:22=+y x C 有两个不同交点,则点),(b a P 与圆C 的位置关 系是 ( ) A .在圆外 B .在圆内 C .在圆上 D .不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经过点A(-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14.若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____cm 3. 15.以点(-3,4)为圆心且与直线5x y +=相切的圆的标准方 程是________. 16.已知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 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 ∥β,n ∥β,m 、n ?α,则α∥β; ②若α⊥γ,β⊥γ,α∩β=m ,n ?γ,则m ⊥n ; ③若m ⊥α,α⊥β,m ∥n ,则n ∥β; ④若n ∥α,n ∥β,α∩β=m ,那么m ∥n ;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共74分) 17.已知直线l 经过直线3420x y +-=与直线220x y ++=的交点P ,且垂直于直线 正视 俯视 1 3

高一物理必修二经典测试题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7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k T R =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适用于所有天体 B .适用于围绕地球运行的所有卫星 C .适用于围绕太阳运行的所有行星 D .以上说法均错误 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向心力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2r Mm G F =可知,向心力与r 2成反比 B .由r v m F 2=可知,向心力与r 成反比 C .由2ωmr F =可知,向心力与r 成正比 D .由ωmv F =可知,向心力与r 无关 3、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21 g ,则该处距地面球表面的高度为( ) A .(2—1)R B .R C . 2R D .2 R 5、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表面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mg ,近似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 关于物体在下列位置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离地面高度R 处为4mg B .离地面高度R 处为21 mg C .离地面高度2R 处为91mg D .离地面高度21R 处为4mg 6、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引力常量G 已知) ( ) A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1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1 B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T 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2 C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 3和运行周期T 3 D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v 4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4 9、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 和B 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A 和R B ,则它们的速率v A 和v B ,角速度ωA 和ωB ,向心加速度a A 和a B ,运动周期T A 和T B 之间的关系为( )

高一物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

高中物理必修二抛体运动的规律测试题 1.决定平抛运动物体飞行时间的因素是( ) A .初速度 B .抛出时的高度 C .抛出时的高度和初速度 D .以上均不对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双选) A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平抛运动是变速运动 B .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s 仅由初速度v 0决定,v 0越大,s 越大 D .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t 由初速度v 0决定,v 0越大,t 越大 3.关于平抛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变加速运动 ②是匀变速运动 ③是匀速率曲线运动 ④是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从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窗口释放一石子,不计风对石子的影响,站在路边的人看到石子做( ) A .自由落体运动 B .平抛运动 C .匀速直线运动 D .匀变速直线运动 5.物体在做平抛运动中,在相等时间内,下列哪些量相等( ) ①速度的增量 ②加速度 ③位移的增量 ④位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将甲、乙、丙三个小球同时水平抛出后落在同一水平面上,已知甲和乙抛射点的高度相同,乙和丙抛 射速度相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一定同时落地 B. 乙和丙一定同时落地 C. 甲和乙水平射程一定相同 D. 乙和丙水平射程一定相同 7.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体的( ) (双选)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C .运动时间为02v g D .发生的位移为g v 202 8.如图所示,以v 0=9.8m/s 的水平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 倾角为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 A B C .2 D s 9.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 ,那么物体运动时间是( ) A .(v -v 0)/g B .(v +v 0)/g C .202v v -/g D .202v v +/g 10.在不同高度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若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之比为3∶1,则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之比为( ) A .1∶1 B .2∶1 C .3∶1 D .4∶1 11.两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之比为2∶1,若它们的水平射程相等,则它们抛出点离地面高度之比为( ) A .1∶2 B .1∶2 C .1∶4 D .4∶1 12.如图4所示,A 、B 是两块竖直放置的薄纸片, 子弹m 以水平初速度穿过A 后再穿过B , 在两块纸片上穿的两个洞高度差为h ,,A 、B 间距离为l,则子弹的初速度是 . 13.对平抛运动的物体,若g 已知,再给出下列哪组条件,可确定其初速度大小( ) 图4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人教版,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练习题(人教版,附答案)本文适合复习评估,借以评价学习成效。 一、选择题 1. 已知直线经过点A(0,4)和点B(1,2),则直线AB的斜率为() A.3 B.-2 C. 2 D. 不存在 2.过点且平行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 A. B.C.D.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空间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同一平面的两条垂线一定共面; C. 过直线上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且这些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D. 过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4.已知点、,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 B. C. D. 5. 研究下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与的关系 6. 已知a、b是两条异面直线,c∥a,那么c与b的位置关系()

A.一定是异面 B.一定是相交 C.不可能平行 D.不可能相交 7. 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则②若,,,则 ③若,,则④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8.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直线过圆心 9. 两圆相交于点A(1,3)、B(m,-1),两圆的圆心均在直线x-y+c=0上,则m+c的值为() A.-1 B.2 C.3 D.0 10. 在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AB、BC、CD、DA上分别取E、F、G、H四点,如果EF、GH相交于点P,那么( ) A.点P必在直线AC上 B.点P必在直线BD上 C.点P必在平面DBC内 D.点P必在平面ABC外 11. 若M、N分别是△ABC边AB、AC的中点,MN与过直线BC的平面β的位置关系是( C ) A.MN∥β B.MN与β相交或MNβ C. MN∥β或MNβ D. MN∥β或MN与β相交或MNβ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由于斜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2.关于力,速度,加速度,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一定增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 .如果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也一定相同 3.用手将一个水桶竖直上加速..提起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手提桶的大力于桶所受的重力 B .手提桶的力等于桶所受的重力 C .手提桶的力大于桶拉手的力 D .手提桶的力等于桶拉手的力 4.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 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 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其安全速度的最大值是 ( ) A .gR k B .kgR C .kgR 2 D .k gR / 5.假如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限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 ) A .根据公式v =ωr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根据公式r v m F 2 =,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1 C .根据公式2 r Mm G F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41 D .根据上述B 和C 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 2 6.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s=20t -2t 2(s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则它停下来所花的时间是: ( ) A .2.5s B .5s C .10s D .20s 7.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v 1、方向与上游河岸 成θ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 处过河, 经过t 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 处。现要使小 船在更短的时间内过河并且也正好到达正对岸B 处,在水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方法 中的哪一种: ( ) A .只要增大v 1大小,不必改变θ角B .只要增大θ角,不必改变v 1大小 C .在增大v 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增大θ角 D .在增大v 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减小θ角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五六章测试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模块检测 物理试题(A)2013-5-1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 1.首先精确测量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第谷 B .牛顿C.开普勒D.卡文迪许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度B.速率C.加速度D.合外力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对提包的拉力没有做功的是() 4.关于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星和木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相同 B.围绕地球运动的所有同步卫星处于同一轨道 C.我国“神舟七号”的载人返回舱要返回地球就必须在原轨道上加速 D.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围绕地球运行时的速度大于11.2km/s 5.质量为m的汽车,以速率v通过半径为 r 的凹形桥,在桥面最低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 A.mg B. r mv2 C. r mv mg 2 -D. r mv mg 2 + 6.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T 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R A∶R B=4∶1,v A∶v B=1∶2 B.R A∶R B =4∶1,v A∶v B =2∶1 C.R A∶R B =1∶4,v A∶v B =1∶2D.R A∶R B =1∶4,v A∶v B =2∶1 7.把甲物体从2h高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L;把乙物体从h高处以速度2 v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则L与s的关系为 ( ) A.L=s/2 B.L=2s C.L=s 2 1 D.L=s2 8.有两颗行星A、B,在两个行星表面附近各有一颗卫星,如果这两颗卫星运动的周期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A、B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 B.两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行星A、B的质量和半径一定相等 D.行星A、B的密度一定相等 9. 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 ( ) A.小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过最高点的速率是gL D.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拉力一定大于重力 10.某人用手将2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3m/s(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