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定价方法

企业并购定价方法
企业并购定价方法

企业并购定价方法

—基于联想并购IBM案例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会计(财务管理)

学部:公共管理

指导老师:

二○一一年六月

企业并购定价机制

——基于联想并购IBM案例研究

Enterprises Merger Pricing Mechanisms ——Based on Acquisition of IBM Case Studies

学生:班级:学号:

学部:公共管理学部专业:财务管理(会计学)指导教师:职称:

工作单位:

毕业论文完成时间:自2010 年11 月

至2011 年05 月

摘要

并购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投资,是企业外部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并购促成了一批巨型、超巨型和跨国大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资产结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购交易定价实际上就是并购双方不同企业价值理念动态博弈的结果。在所有现代企业资产经营活动中,并购交易价格确定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最能体现企业价值的实质和作用。本文通过联想并购IBM的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价值的评估、各种定价方法的选择以及优缺点,以及我国在并购定价方面不完善的地方,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并购;定价方法;影响因素;建议

Abstract

To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growth of external, is an important way. To make a number of huge and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produce and develop, promote the industry upgrade and property structure in the whole society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optimization disposition. Acquisition price, business is the value concepts of enterprises to different results. the active games. In all the modern enterprise assets management, business and corporate acquisition price for 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the most intimate relationship and that most exemplifies the value of the essence and purpose. This through to the case of IBM, we can sum up the value of the evaluation, various pricing method choices and 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and the acquisition price is not perfect, and then put forward his opinion.

Keywords:Merger;Pricing method;Factors influencing;Proposal

目录

一、并购的背景及现状 (1)

二、定价方法 (1)

(一)价值评估 (1)

1. 价值评估对并购决策起决定性作用 (2)

2. 价值评估能为确定并购成交价格提供重要参考 (2)

3. 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有助于并购双方不断发现价值源和价值驱动因素 (2)

4. 价值评估能为并购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2)

(二)并购定价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2)

1. 资产价值法 (2)

2. 贴现法 (3)

3. 市场比较法 (3)

4. 实物期权法 (4)

(三)影响贴现法的因素 (4)

1. 并购双方在市场和并购中所处的地位 (4)

2. 并购双方对资产预期收益的估计 (4)

3. 并购双方同意投资的机会成本的比较 (4)

三、联想并购IBM案例分析 (5)

(一)联想并购IBM案例描述 (5)

(二)利用自由现金流法对联想收购IBM案例分析 (5)

1. 交易条款价格分析 (5)

2. 资本成本计算 (6)

3. 估价分析 (7)

4. 最终确定定价 (8)

四、并购定价方法的缺陷 (8)

(一)过分倚重被并企业财务报表而忽视事前调查 (8)

1. 需要及时反映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及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 (8)

2. 财务报表不能有效反映被并企业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 (8)

(二)以净资产定价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 (9)

(三)并购方缺乏对并购战略协同价值的认真审视 (9)

五、我对企业并购定价机制的建议 (9)

(一)并购前应做好尽职调查 (9)

(二)做好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10)

(三)在对企业估值方法的正确选择之上,考虑协同和战略价值 (10)

六、结论 (10)

一、并购的背景及现状

并购是以产权为交易对象,通过资产转让实现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或者资源的重组。作为一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投资,它不仅是企业外部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的动力。因此无论是对并购企业还是目标企业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并购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则是并购定价。因此,选择正确的定价方法尤为重要,不仅可以让并购企业获得利益,并且可以最小限度的减少目标企业的损失。可以说,只要并购价格决策成功,就可以使并购获得一半以上的成功。因此,成功的定价方法无疑是一种双赢。

在我国,并购虽然发生在1993年,但真正驶上快车道是在1997年,以后逐年加速,现已蔚为大观。大体可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并购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四年的市场启蒙阶段(1993-1996),1993年9月深宝安收购中实业,拉开了上市公司并购的序幕,也开始了中国第一次的并购浪潮。这一时期,并购数量很少,四年间总共有14起并购案。第二阶段,是自1997年以来的的快速发展阶段,自1997-2002年,中国市场发生的上市公司并购达到了577起。在近些年的并购实践中,并购方式、支付方式、并购目的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并购方式和支付方式看,有了无偿划拨、资产置换、吸收合并等。从并购目的看,有外资并购、故意收购、竞争收购等新情况的出现。从目标企业的选择上看,被并购不仅局限于绩差公司,一些绩优公司也会由于自身的特殊地位而成为并购目标。同时,有关并购的法规包括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等都有了具体的规定,并购行为日趋规范。

二、定价方法

(一)价值评估

要想正确对企业并购定价,那么就要充分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张交程在2008年发布在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中一篇题为《论我国企业并购的定价问题》中就提到了:并购成功的一般规律,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详细分析和评估并购目标,对协同效应的准确判断,头脑清醒的谈判以及并购后的整合这五点时并购成功的关键点,其中第二,三,四点全部是与定价有关的问题,毫无疑问,公正的确定企业的价值,对于获得并购成功具有很大的作用。在所有现代企业资产经营活动中,并购交易价格确定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最为紧密,也最能体现企业价值的实质和作用,因为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衡量正是并购成交定价的依据。对企业价值正确评价后,就将围绕这一个基本价格来进行谈判。并购过程就好比商品的交易,而目标企业则是这个所谓的“商品”,但是一般情况下,正确评估企业的价值只是形成了交易的基础价格,但是要想取得交易的成功,还受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并购双方的谈判能

力,并购双方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并购完成后,并购企业将来的发展趋势等等。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不仅是并购可行性分析的重中之重,而且,也是下一步并购开展的基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价值评估对并购决策起决定性作用

从并购过程看,目标选择与评估是并购活动的首要环节,而目标选定后,就要对其进行评定估价,其中以货币为基础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是最为重要的,它能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经营绩效进行详细的审查、鉴定与科学的评价与估算。价值评估的结果若能较为充分的证明目标企业对收购者有很大的吸引力,那么并购活动就会大步向前迈进,反之,则整个并购计划会面临搁浅。

2.价值评估能为确定并购成交价格提供重要参考

在并购这样的特殊交易里,目标企业和并购企业均为理性的,都希望最终成交价格有利于自己。从大量实务经验看,在谈判中对目标公司详尽的价值分析确实有助于强化买方(或卖方)的谈判力量,而交易之所以能最终达成,是因为双方在谈判中就各自的评估标准做出妥协和趋同。

3.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有助于并购双方不断发现价值源和价值驱动因素

并购的成败不在于是否完成并购交易,而在于交易后的经营业绩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并购价值评估不仅要对目标企业资产本身显在和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和估算,并且要不断深入发掘价值源和价值驱动因素,从而为并购后公司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4.价值评估能为并购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从并购过程看,价值评估具有事前性,而绩效评价则具有事后性。也就是说,价值评估可为绩效评价提供线索指明方向,同时也为绩效评价提供价值创造方面的数量和质量材料依据。

(二)并购定价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目前主流的价值评估理论比较通用的有四类:资产价值法、贴现法、市场比较法和实物期权法等。不同的评估方法,往往体现着不同的估价思想;而选用不同的方法,就会导致对目标企业评估值的不同。

1.资产价值法

这类方法通过评估公司的资产来决定公司的价值,所运用的数据基本源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它从静态的角度出发,不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演变与现金的时间价值,更不考虑能影响公司价值的外部因素,以及或有资产与或有负债等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情况。资产价值法其中又包含四种细致的分类:账面价值法,即:根据传统会计核算中账面记载的净资产确定并购价格的方法,也称账面净资产;重置成本法,即:根据资产在全新情况下的重置成本,

减去按重置成本计算的有形耗损(即已经使用期间的累计折旧),以及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评定重估价格;市场价值法,即,把资产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公开竞销,在供求关系平衡状态下确定其价格;清算价值法,即: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丧失增值能力情况下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当然,资产价值法计算简便,而且直观易懂。但是缺乏专业的资产评估体系,而且忽视了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企业价值不等于资产价值,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能力。特别是在整体资产获利能力较强的情况下,评估结果不具有说服力。

2.贴现法

贴现法是把目标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收益或现金流量,按照设定的贴现率贴现,从而得到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因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为了确定企业现在的价值,必须对其未来提供的价值贴先到现在的时点上。贴现法分为三类,分别是现金股利贴现法,因为现金股利贴现法极大地影响到后来股票定价模型的发展,因此成为公认的最基本的价值评估理论模型。企业进行并购活动,是购买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是希望目标企业能带来超过支付价格的回报,因此目标企业的价值是有其未来能提供的股息所决定的;会计收益贴现法,即,把并购后未来目标企业的预期收益以设定的贴现率贴现而得到企业价值的方法。该方法与现金股利贴现法的相同之处就在于,只是将被贴现的对象由现金股利改为了会计收益;最后一种是现金流量贴现法,此类方法是一种理论型较强的方法,它在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将企业的未来预期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资本成本率贴现,,折算为并购交易时点的现值以评估企业的价值。贴现法脱离了静态的评估价值。将企业维持经营条件下的未来收益作为估价的依据,能反映出因并购带来的协同效益和企业价值增长,当与其他估价模型一同使用时。贴现法所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检验其他方法合理与否的基本标准。但是对未来收益、经营期限、残值的预测比较棘手,并且贴现率的确定,主观性太强,会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分为可比公司法和可比交易法。所谓可比公司法是以交易活跃的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一些主要的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与价格的乘数,从而推断非上市公司或交易不活跃上市公司的价值。运用此类方法首先应选出一组在业务和财务方面与目标企业相似的公司,如果在实务中难以寻找到与评估公司具有相似特征的参照公司,那么可以稍做变通。可比交易法是从类似的并购事件中获得有用的财务数据,分析比较其交易条件和成交价格,从而求出一些相应的收购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它不对市场价值进行分析,而只是统计同类公司在被并购时收购方支付价格的平均溢价水平,再用这个溢价水平计算出目标企业的价值。市场比较法简单易懂,而且容易使用,易得到股东的支持。但是,该方法可能忽视目标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并且较多的以来各种乘数的使用,因此该方法的实际运用比较有限。

4.实物期权法

实物期权思想将企业置于动态经济环境中,考虑到外部不确定的经济条件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因而更能全面真实地估算企业价值。实物期权估值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企业视为若干项实物期权的组合,企业的价值等于现有资产现金流量的现值加上各项实物期权的价值,企业估值问题即变为实物期权定价问题。期权定价模式可以用来评估多种自然资源投资组合的公司的价值,另外对于如产品专利之类的资产目前不生产现金流。在不远的将来也没有指望产生现金流,但依然有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潜力,也需要借助期权定价。当然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对期限较长、以非流通字长为标的资产的估价有一定局限性。

(三)影响贴现法的因素

目标企业的价值虽然由其获利能力决定,但并购定价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影响。

1.并购双方在市场和并购中所处的地位

并购是优胜劣汰的经济行为,通常是那些经营有方,市场地位领先。实力雄厚的优势企业吃掉那些力量弱、市场地位差、经营有问题的略势企业。因此。一般而言并购企业在市场和并购过程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目标企业则处于不利地位。这种地位的差异会影响并购的价格的确定。

2.并购双方对资产预期收益的估计

资产具有带来未来收益的潜能,然而在不同人手里,不同环境下,潜能的发挥是不同的,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同的人对这种潜能的估计是不同的,即便是装也的机构评估,也通常只能按照本行业或社会平均情况来衡量。并购双方对预期收益潜能能估计两种方式;意识将目标企业的字长视为一个单独的整体。二是将目标企业的资产与并购企业自身的资产视为一个整体。

3.并购双方同意投资的机会成本的比较

并购企业用一笔投资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实际上就是放弃了该笔资本用于其它领域的机会,这就产生了机会的成本,同样,目标企业的股东因放弃企业控制权而获得转让费,则得到了从事其它领域投资的机会,也有一个机会成本问题,只有当各自未来的收益大于各自未来的收益大于各自的机会成本,并购双方才有可能走到谈判桌前。

在贴现法中,其中现金流量贴现法是一种理论性较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被绝大多数研究企业并购的专业文献认为是最科学、最成熟的评估方法。在实际并购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应该属自由现金流法,尤其适用于确定目标企业的最高价格。现金流量贴现法比较全面的反应出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盈利,可以通过价值驱动因素对公司价值进行动态分析了解各要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对公司价值进行动态分析,了解要素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因此,以下,本文就将用此方法分析联想并购IBM案例。

三、联想并购IBM案例分析

(一)联想并购IBM案例描述

2004年12月8日,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占有近30%市场份额的联想集团宣布,要以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知名品牌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及5亿美元的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交易总额达到17.5亿。届时,IBM将持有联想集团18.9%的股份,成为联想的第二大股东。联想一旦收购了IBM全球PC业务,就意味着将建起继戴尔,惠普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联想的出货量不仅会上升,销售额也将使联想在目前个人电脑业务规模基础上增长4倍。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交易,将对全球的PC业都产生重大的影响。此次收购,结束了长达13个月的谈判,在2004年美国股市停市之后宣布了这一轰动全球的合作,IBM将它年收入额为120亿美元的PC业务部门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国的联想公司。联想很快在美国设立了全球总部,而IBM也将拥有联想小部分的股权。这次收购,并不是将IBM整个公司收购,而是将IBM在全球范围内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业务,当然也包括研发和采购以及IBM笔记本think商标的使用权。这次的收购业务是划时代的一笔,但是过程确实艰苦,毕竟13个月的谈判不是短时间,因此我认为这次的收购无论是在联想方面还是IBM方面对于自己的企业价值评价,以及定价的方法都做了谨慎而严谨的研究,这才是我认为最有意义并且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地方。

(二)利用自由现金流法对联想收购IBM案例分析

1.交易条款价格分析

表1 联想—IBM PC交易价格

由表中可以看出,合并消息传出后各自的权益市值与权益账面价值的比较:并购前,联想与IBM PC的市值估算分别为199.8亿港币和119.6亿港币,其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资

产价值与权益价值按照IBM总价的0.94%折算。

联想支付了包括现金,发行的股票,并购交易费用在内共计99.2亿的港币,外加IBM转到联想名下的5亿美元净债务,按照05年11月29日当天的汇率均价USD:HKD=1:7.7721来计算,联想总并购成本在138亿港币左右。与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市值119.6亿港币相比,出现了15.38%的并购溢价,总的合并后溢价水平在5,76%左右。如果要从企业内部价值的估算角度来计算,那么就利用了自由现金流法。我们将由资本成本计算开始。

2.资本成本计算

自由现金流法分为表格法和公式法两种形式,无论哪一种方法,其中折现因子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所谓折现因子就是通过权益成本、负债成本以及他们的加权平均成本的计算实现。要通过计算算出IBM的权益成本、负债成本,最后得出IBM公司估计时所用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即折现因子。

1)权益成本

(Ke)=Rf+ERP*Beta

Rf为无风险利率,通常根据预期的十年期美国政府债券的利率确定,我们使用的是04年的平均值4.27%

ERP为权益风险溢价,即预期市场回报与无风险利率之差。通过许多年的发展,也通过对政府长、短期债券,企业长、短期债券,大、小企业权益的收益变化的研究,市场溢价的波动幅度介于6.5%与7.5%之间。为了计算方便,对于IBM的估计,用7%作为美国市场溢价值。

Beta为公司系统风险,是用来衡量某公司股票收益与整个市场收益之间的变动关系。与整个市场回报相比,某个公司股票的回报有高有低,这种相对于市场的变动是由具体公司的经营风险、所处行业、经营模式与市场份额等因素相关。IBM在并购前后的Beta值为1.59。

IBM公司权益成本Ke=4.27%+7%*1.59=15.40%

2)负债成本

由于债务的利息费用在税前扣除,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中用到的负债成本是指税后的负债成本,因此,要对其进行还原,公式如下:

税后负债成本=Kb*(1-T)

Kb为税前债务成本。无风险利率仍延续上述4.27%。如果一个AAA评级的公司就要将其发行的债券到期收益在政府利率基础上上浮160个基础点。税前负债成本应在5.87%左右。根据IBM公司2004年年报显示他的负债成本需在5.87%的基础上再上浮50个基础点,那么IBM 公司税前负债成本为6.37%。

T为所得后负债成本=6.37%*(1-30%)=4.46%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根据下表,我们先看IBM公司04年底资产负债表中与资本相关的负债与权益在整个资本结构中的比例。

表2 融资组成比例

在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我们不是关注过去的投资额,而是现有的价值以及对未来盈利水平的期望值,此处IBM公司负债率与所有者权益价值比率均按市场价值计算。

IBM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税后负债成本*承担利息的负债比例+权益成本*权益比例,即,4.46%*8%+15.40%*92%=14.52%

3.估价分析

从预计利润表进一步推导预计现金流量,并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算,由各年的自由现金流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4.52%得到2005年到2014年持续经营期间每年的现值,十年的现值合计为1311.83亿美元,终值计算是对于有固定增长率的期末终值计算,一般通过对(n+1)期间内的自由现金流除以该期间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增长率的差值而得到。此处,2015年及以后各年的增长率为2.38%,所以:

第N年的终值=第n+1年自由现金流/(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增产率)

=221.98/(14.52%—2.38%)

=2734.59亿美元

对终值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折现即可得到终值的现值:

2734.59/(1+14.52%)11=2734.59*0.22506=615.45亿美元

将上述三个数字相加,则可以得出IBM公司的总估计,即:

2005年到2014年期间的现金流现值:1311.83

现金流终值的现值:615.45

2004年末可变现债券余额:5.17

则,IBM公司总估价为:1932.45亿美元

总估计中再减去200年未承担利息的负债部分148.28亿美元,得到的1784.17亿美元即为预估的IBM公司权益市值。按照0.94%比例折算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权益市值为16.77亿美元,也就是说用自由现金流法估算出的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最高估价为16.77亿美元,联想支付了17.5亿美元,联想支付的价格比个人电脑事业部权益最高估计高出4.35%。运用自由现金流

法计算出的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并购价格存在一定的溢价。因此,联想收购了IBM后,将具有一定的收益,所以,这个并购决定对于联想集团来说,还是很成功的。4.最终确定定价

通过对IBM公司的企业价值估价,得出的总估价,因为,在最后进行定价的时候,联想公司会以为总估价最为价值尺度,提出的价格会在这个尺度上下浮动。联想公司要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并且达成双方最满意的价格。我们上述用自由现金流法,属于定价中的主观估计法,在企业购并活动中,购买者必须回答这一问题:“为了得到这些未来可能得到的盈利最多应该支付多少?”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估价者必须对未来盈利以及资本化比率进行预测。其次,还有客观估计法,主要包括:帐面价值、原始成本价值、市场价值、公允市场价值、再生产价值以及清算价值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辅助还是老板之间的谈判,谈判的依据就是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和尽职调查报告。这一复杂的过程持续了13个月,终于在2004年12月8日达成共识,联想集团决定收购IBM PC业务,并且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 PC业务的并购交易,这无论是对联想集团还是IBM公司都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

四、并购定价方法的缺陷

(一)过分倚重被并企业财务报表而忽视事前调查

虽然财务报表是主并企业首要的信息来源与重要的价值判断依据,但对被并企业财务报表固有的缺陷认识不够,比如,它不能及时、充分、全面的披露所有重要信息,从而使得在并购定价时对一些重要事项未能予以考虑,影响了定价的准确性,并有可能引发财务与法律的纠纷,影响整合的进程。在联想并购IBM案例中,我认为联想的前期工作做得并不是很充分,他没有客观准确系统的对IBM公司做事前调查,而是侧重于对于IBM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分析,但是财务报表中,并不是能够及时,充分,的披露所有信息,所以,有可能造成主要信息的缺失,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对于并购企业的利益有影响。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需要及时反映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及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

例如一些被并企业进行的表外融资行为,其动机在于米面融资行为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引起财务状况的恶化。其本质是为了防止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以一种所谓“巧妙”的方法来规避负面信息的传递。

2.财务报表不能有效反映被并企业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

一些重要的或有事项、期后事项经常被忽略或者刻意被隐瞒,如未决诉讼、自然损失,这就直接干扰对企业的价值与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或有事项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从而影响主并企业掌握真实财务状况,造成并购价格确定不合理,支付更多的并购成本,甚至会

对并购后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二)以净资产定价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

在并购定价中,对被并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关键的一环,对被并企业价值评估应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目前,我国企业并购的评估方法选择受到不同程度的现值,影响到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在联想并购IBM案例中,充分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了价值的评估,而且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因素进行的分析,以便达到最确切的价值评估。

(三)并购方缺乏对并购战略协同价值的认真审视

在并购方试试并购行动之前,对被并购企业战略协同价值进行全面而合理的估算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前期工作,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成本甚至最终的成败。而战略形同价值评估的特殊在于他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随着并购企业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则需要一并购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双方的优劣势,并结合对宏观环境的全面考虑后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可信的结果。协同效应在并购中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包括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但是在联想并购案中,并未考虑到协同效应的影响,虽然在并购之后未显示出太多的不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越来越多的暴露未考虑协同效应的纰漏。

在我国,很多企业在并购交易中,其定价方法并未建立在正确的企业价值基础上,偏离了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结果是直接导致大量低效甚至无效并购行为的繁盛,既浪费了人力也浪费了大量物资和财力,又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对经济改改的整体进程起到了相当大的负面阻碍作用。

五、我对企业并购定价机制的建议

我国的并购开始的晚,知道1984年发生的第一起并购事件才产生了在中国的并购,由于起步晚,因此,我国在并购定价方法方面也是发展不完善具有缺陷的,以我自己的想法,我想可以提出这么几点建议。

(一)并购前应做好尽职调查

并购企业应做好尽职调查,并购企业应对或有事项及期后事项给予应有的关组,以稳健的态度来对待潜在的风险,这是及时发现财务缺陷的最佳方法。因此,在分析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外,还应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所属行业的其他相关企业状况,了解目标企业的更多真实财务状况,以便在进行企业并购时,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企业并购的进行提供更加真实的财务信息。

(二)做好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企业并购从本质上讲是一项涉及资产的交易,而交易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对交易资产或权益的合理定价。因此,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定价的基础,即从客观上要求对资产价值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对从资产评估的意义上讲,资产的价值一般是指对资产效用或用途的确定和量化,而效用通常是用人们现在及将来占有某件物品所获得的利益来度量的。(三)在对企业估值方法的正确选择之上,考虑协同和战略价值在正确选择了企业估值方法的基础上,并购双方还应充分考虑目标企业的协同价值和战事项,则应客观分析其潜在交易成本,从目标企业的估值中扣减,以促进交易。

其实,归根到底,我国的并购发展的时间快,但是一旦发展起来,还是具有良好的势头的,所以,即使是在定价方面存在很多缺陷,但是我相信,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肯定是非常有优势将存在的这些缺陷整改到位。破除了阻碍发展的障碍,才能使并购以及并购定价在我国顺利发展起来,越发展越好,赶上甚至超过其他国家。

六、结论

我国的并购发生的比较晚,因此发展的也比缓慢。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就必定产生一些缺陷,发现了缺陷,才可以加以改正,让并购定价发展的更完善。在我国,就大部分企业的并购定价现状现状而言,谈判机制不键全的弊端始终存在。所以,加强谈判机制是促成并购定价机制趋于完美的契机。文章中提到了,可供选择的定价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对联想并购IBM这个案例的分析。要想分析的透彻,就要先了解联想公司和IBM公司的概况,然后我利用自由现金流量法对这一并购的定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出的溢价多少来判定是否值得并购,如果值得并购,那么最终的定价就可以形成,交易也就成功了;如果不值得并购,那么只得放弃。之所以选择贴现法中的自由现金流法分析联想并购IBM,也是因为这个方法最为合理、科学。

我国企业并购定价的缺陷不在少,但是,新生事物都会有不完善的一面,所以,克服缺陷才是王道。因此,针对这些缺陷,我鉴于之前的研究提出我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克服了存在的缺陷,我国的企业并购定价才可以更完善形成一种机制,才可以走的更远,更稳妥。

参考文献

[1] 史琴、史耀疆.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历史特征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开发研究。2001,(3):34-37.

[2]李麟、李骥.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增长[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3] 董艳等.企业并购中的资产评估问题探析[J].上海财经,2002,(6).

[4] 李月平.企业并购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李长青、郑燕、郑荣秋.企业并购定价策略的研究[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

[6]王征、刘素欣.并购目标企业估价方法谈[J].中国内部审计,2002,(1).

[7] 吴洪、赵永斌.2003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总结[J].中国并购评论。2004,(1).

[8] 郑湘明等.企业并购和目标企业定价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1).

[9] 肖瑜.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前沿2005,(4).

[10] 李青原.公司并购协同效应、影响成本与资产专用性[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4.

[11] 王巍.中国并购报告[M].华夏出版社,2005:16-22.

[12] 郭世钊、张建斌.我国企业并购定价缺陷及策略[J].企业经济。2005,(3).

[13]孙涛.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定价理论与方法[M].经济管理出社.2005:25,145.

[14] 张贡生、王干.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一个关于文献的综述[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04).

[15] 骆欣庆.并购定价的方法与机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3,93.

[16]Margaret Cording, Petra Christmann,L.J.Bourgeois,111.,A Focus on Resources in M&A Success: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to Resolve Tow Paradoxe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working paper,2002.

[17]Brealey, Richard A., Stew art C. Mergers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M].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3.

[18]Martynova, M.,Renneboog,L. A century of corporate takeovers: What have we learned and where do

we stand?,J.Banking&Finance,2008.

致谢

经过几个月的查资料、整理材料、写作论文,现在终于可以顺利的完成论文的最后谢词了,时光匆匆飞逝,四年多的努力与付出,随着论文的完成,终于让我在大学的生活得以划

下完美的句点。论文的顺利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感谢姚燕老师,因为论文是在姚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姚燕老师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姚燕老师指引我的论文的写作方向和构架,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她的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她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阅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地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另外,还需要感谢在大学期间传授我知识的各位老师,正是因为有你们的谆谆教诲,才让我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得以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谢谢您们。

四年的生活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而接近尾声,在这四年中,我认识很多的良师益友,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使我有了很大提高。感谢所有评审老师,也感谢我的同学对我的帮助,谢谢!

《并购企业价值评估》word版

并购企业价值评估: 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并购企业自身价值评估、并购投资的价值评估。而通常评估中说做的只有第一个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后两个并没有做,但是这两方面是评估师的职责范围,而且是最适合评估做的。 (一)目标企业自身价值评估: ?评估方法 ?收益法 ?资产基础法 ?市场法 ?评估思路: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主要是要看目标企业的经营特点、资 产状况以及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认识,从而来考虑使用什么方法评估。 1、市场法:在国内市场上类似的交易案例比较少,应用条件存在限制。虽然 由1300多家上市公司,但是市场没有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市公司一般有70%的股份不流通,市场价格只是30%流通股的价值,所以简单运用市盈率倍数来修正被评估企业价值,其结论不可靠,而评估追求的就是可靠性,而不是精确性,所以更多的运用是成本法和资产基础法。 2、“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中提出不要单独运用某种方法,所以在未来并 购中更多的是要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如果这两种方法的结论存在差异的话,就要检查两种方法路径是否可靠,才能判断其结论是否可靠。如果两种方法的资料和路径是可靠的,那么一般来说两种方法的结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但在过去我们的认识是有误区的,特别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原来提出以成本法为基础,收益法为验证。使用成本法的时候,面对的客体的特征是:多的是资产,少的是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前期不是为了改制,而是主要为获得现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上市后会发

生变化,原因就是改制时就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要解决资产和效益问题的方法无非两条,一是剥离,把上市企业缩小,但部分剥离后就可能存在关联交易,而且即使这样的剥离也会存在着资产和效益的不匹配,就要求评估值不要太高,甚至有一点时间证监会要求净资产增值率不能超过20%,从而在使用成本法评估时,就会出现就低不就高。二是一个企业要改制上市,起初要求是净资产利润率不低于10%,后来是不低于银行的存款利率,而评估值与利润之比还要追求一个高值,因为股票发行价格是每股净利润乘以市盈率,而在市盈率被证监会确定的情况下,只能提高每股净利润来扩大融资量。按这样两种路径来评估,肯定是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将会远远高于成本法的评估结果,但现象却是收益法评估结果与成本法评估结果是一致的,因为要用收益法验证成本法的结果,所以即使验证了,收益法的结果也是不用再看的。因而目标和路径是存在问题的,在这样的前提和条件下,两种方法的应用是有限的。然而“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的推出,使得在未来的并购企业的评估中,通常会是两种方法,如果两种方法存在差异,就要分析路径、判断、价值取得是否可靠。 3、收益法评估中的问题: (1)预测期的确定:除了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是3-5年,之后采用永续,但是却都没考虑内在约束条件:对并购企业来说,评估的是某时点 目标企业资产规模不变的价值,而在资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 未来收益的决定取决于成本减少和收入增加,即影响未来收益的是 产量、价格和成本。而任何企业都有不同的成长阶段,在资产规模 一定的情况现,价格产量实现的规模都有一定的度,不可能无限增 长,而预测3-5年就是预测资产规模不变的度。 (2)简单应用企业发展规划:一般企业的规划比较乐观,特别是作为被并购企业,为了卖得高价,是将所有的想法都溶于规划中,而并未 考虑未来增长是由什么因素造成。如果规划假设未来市场充分实现 等等,这就需要分析收入增长是否是由于投资扩大引起。

[全]会计必知:企业收购与被收购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必知:企业收购与被收购会计处理方法 收购企业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如何做账: 如果是非同一控制的话: 一.出资购买企业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货币资金(注意采用发行账券、股票和非货币性交易方式收购) 二.新设立的公司根据清算报告重新建账(如果能得到他的原来会计资料和原始凭证的话,可以继续延用下来,只是要根据清算报告把其中处理的事项调整一下),因为你只变更了法人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借:流动资产科目固定资产科目其他资产科目 借:流动负债科目长期负债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 三.做合并报表的时候就要考虑公允价值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问题,这些要根据资产评估报告和清算报告 实例:收购企业的账务处理:

假如收购前A、B公司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即A公司收购B公司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A公司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资本公积 贷:银行存款 如果收购前A、B公司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即A公司收购B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A公司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B公司都只是股东变更,只需调整实收资本的明细项目,金额不变。 被收购企业账务处理: 1、签订一份股权转让协议,法人变更协议,到工商局进行变更。 2、原价转让,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入账,会计分录 借:实收资本--旧股东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 注:转让款可以不通过账面体现,直接给出让方。 3、其他会计账面数据不变,继续沿用旧账就行了。

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物资,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金损溢"科目 贷记"原材料"、"产成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科目盘盈的各种材料等, 借记"原材料"等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原材料等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还应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溢价收购企业购买方记账: 1、接收投资单位 借:实收资本--出让人 贷:实收资本--受让人 2、出让股权单位 借:其他应收款--受让人 贷:长期投资-其他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投资收益(如果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 3、受让股权单位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一、并购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主并公司为获得其他公司的经营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企业并购是一种典型的产权交易行为,即以产权转让为内容,以获取资本控制权为目的的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是一种产权大改组。 是否进行并购决策首先决定于并购的成本与效益。关于并购的成本有广义和侠义的两种解释。本文下面的论述主要采用狭义的并购成本概念。 并购收益是指并购后新公司的价值超过并购前各公司价值之和的差额。例 如,A公司并购B公司,并购前A公司的价值为V a ,B公司的价值为V b ,并购形成的 新公司的价值为V ab ,则并购收益(S)为: S=V ab -(V a +V b ) 如果S>0,表示并购在财务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并购方将以高于被并购方价值的价格P b 作为交易价,以促 使被并购方股东出售其股票,P=P b -V b 称为并购溢价。并购溢价反映了获得对目 标公司控制权的价值,并取决于被并购企业前景、股市走势和并购双方讨价还价的情况。 对于并购方来说,并购净收益(NS)等于并购收益减去并购完成成本、实施并购前并购方公司价值的差额。 设F表示并购费用,则: NS=S-P-F=V ab -P b -F-V a 例如,A公司的市场价值为5亿元,拟收购B公司,B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亿元。A公司估计合并后新公司价值达到7亿元。B公司股东要求以亿元价格成交。并购交易费用为亿元。由此得到: 并购收益S=7-(5+1)=1(亿元) 并购完成成本=+=(亿元) 并购溢价P==(亿元) 并购净收益NS=S-P-F=亿元) =V ab -V a -P b -F=7-5-1. =(亿元) 上述并购使A公司股东获得净收益亿元。可以说这一并购活动对A、B两个公司都有利。这是并购活动能够进行的基本条件。 二、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所谓价值评估,指买卖双方对标的(股权或资产)作出的价值判断。 对目标企业估价一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企业并购中的定价法则

企业并购中的定价法则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四中学罗晓钟 如何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估值,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成败。一个企业的价值由许多因素决定。但归根结底,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大因素: 1.当前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状况; 2.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 3.企业运营风险。 为什么同一企业的股票在不同的交易市场会有不同的价格,这主要是不同的资本市场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不同的资本市场有着迥异的利率水平,投资回报预期和资本供求关系。例如:中国公司在香港上市的“H”股价格比同一企业在国内上市的“A”股价格有70%折让,反映了两地不同的资本市场状况。即使在发达国家之间,资本市场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 了解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状况有助于企业分析对手的资本成本高低,从而制定合适的谈判策略,尤其是牵涉到中外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

了解国际资本市场状况就能使中方处于主动状态,并赢取最大利益。 虽然资本市场状况之间的差异会影响企业价值的变动,但企业价值永远与其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成正比,与企业运营风险成反比。这可以用简单的永续成长公式来描述: 其中P代表企业价值:NI代表企业净收入(盈利能力);r代表折现率(运营风险);g代表盈利成长率。 如果将上述公式稍加变通,我们可以得出: 其中P/B代表市净率;ROE代表净资产回报率。由此可以看出,市净率(P/B)是与企业净资产回报率(ROE)成正比,与折现率(r)成反比。这种关系已经在国际资本市场得到充分印证。 由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行业风险也不尽相同,其市场价值也很不一样。例如:高科技行业单位盈利的市场价值就会比传统行业高许多,体现了高科技行业高增长,高利润率的特征。 应该值得强调的是,企业兼并和收购要以优化资源为主要目标,即兼并能使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而不是只顾资本市场的买与卖,游戏于资本运作的漩涡中。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

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兼并,一个企业兼并后只涉及一个会计主体,所以兼并企业在进行兼并会计处理时,一般将被兼并企业的资产、负债等按评估价并入兼并企业原有的账簿体系中,兼并价格与所获得的净资产价值之间的差额计作商誉或负商誉。兼并结束后,被兼并企业就不存在,由兼并企业统一编制会计报表。 企业收购,由于参与收购企业双方在收购后仍维持原有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并各自独立的从事经营活动,所以收购公司不能将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简单的加总到收购公司有关资产、负债帐户,只能将收购所付价款直接计作“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但为反映整个经济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必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通过支付现金收购一般用购买法编制合并报表,但在有些并购业务中并不是通过支付现金而是通过增发股票换取被并购企业原有的股权达到并购的目的,这种方式的并购就难以辨认谁是购买者谁是被购买者所以采用权益集合法较为合理。 一.兼并企业会计处理 1.采用有偿方式兼并,兼并企业以被兼并企业提供的评估后的科目余额表登记入帐,进行帐务处理时,按资产评估后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成交价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商誉”科目,按负债的评估后的帐面价值,贷记所有负债科目;按确定的成交价,贷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被兼并的净资产+无形资产=专项应付款)或“长期投资”科目。 2.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兼并,按各项资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如有差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3.合并中产生商誉和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在合并中产生商誉可将并购商誉确认为一项费用或者将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在预计的年限内进行摊销,或者冲销留存收益。负商誉可作为递延收益处理,并在确定期限内确认为收益或将净资产公允价值超过合并成本的差额作为购买方权益的增加。 4.支付产权转让价款的核算,兼并企业支付产权转让价款时借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或长期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购买法在收购活动中会计处理 从收购日起,购买方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以被收购公司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并入收购成本,超过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并购商誉,并在以后期间进行摊销。在合并损益表中,由于购买引起原有股东的权益发生变化,所以合并利润仅包括被收购公司在被收购日后取得的经营成果。收购所支付的价款直接记作“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三.权益集合法在收购活动中会计处理将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帐面价值记作“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将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其帐面价值入帐,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但应按收购企业发行的股票价值入帐,收购时编制损益表,以反映截至收购日止已实现损益以及以前年度累计的留存收益。收购费用一般作为管理费用冲减资本公积。 四.企业兼并及收购的会计处理举例 例1.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兼并议,在2006年6月1日由甲公司支付现金兼并乙公司。至兼并日止,由会计事务所对乙公司的账簿进行清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估。清理后的资产负债表和评估结果如表1。经双方协商同意甲公司以1000000元,并承担乙公司原欠债务的办法兼并乙公司。兼并发生的直接费用10000元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表1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作者:————————————————————————————————日期: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一、并购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主并公司为获得其他公司的经营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企业并购是一种典型的产权交易行为,即以产权转让为内容,以获取资本控制权为目的的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是一种产权大改组。 是否进行并购决策首先决定于并购的成本与效益。关于并购的成本有广义和侠义的两种解释。本文下面的论述主要采用狭义的并购成本概念。 并购收益是指并购后新公司的价值超过并购前各公司价值之和的差额。例如,A公司并购B公司,并购前A公司的价值为V a,B公司的价值为V b,并购形成的新公司的价值为V ab,则并购收益(S)为: S=V ab-(V a+V b) 如果S>0,表示并购在财务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并购方将以高于被并购方价值的价格P b作为交易价,以促使被并购方股东出售其股票,P=P b-V b称为并购溢价。并购溢价反映了获得对目标公司控制权的价值,并取决于被并购企业前景、股市走势和并购双方讨价还价的情况。 对于并购方来说,并购净收益(NS)等于并购收益减去并购完成成本、实施并购前并购方公司价值的差额。 设F表示并购费用,则: NS=S-P-F=V ab-P b-F-V a 例如,A公司的市场价值为5亿元,拟收购B公司,B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亿元。A公司估计合并后新公司价值达到7亿元。B公司股东要求以1.5亿元价格成交。并购交易费用为0.2亿元。由此得到: 并购收益S=7-(5+1)=1(亿元) 并购完成成本=1.5+0.2=1.7(亿元) 并购溢价P=1.5-1=0.5(亿元) 并购净收益NS=S-P-F=1-0.5-0.2=0.3(亿元) =V ab-V a-P b-F=7-5-1.5-0.2 =0.3(亿元) 上述并购使A公司股东获得净收益0.3亿元。可以说这一并购活动对A、B两个公司都有利。这是并购活动能够进行的基本条件。 二、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所谓价值评估,指买卖双方对标的(股权或资产)作出的价值判断。 对目标企业估价一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资产价值基础法 资产价值基础法指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确定目标企业资产的价值,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95933733.html,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作者:严新亚王忠吉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2期 摘要:在对会计研究方法以及事件研究方法展开具体介绍和实证研究之后发现,在研究企业并购绩效时,应结合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特点来灵活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选定研究指标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诉求而定。同时,通过分析还能够了解到,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自身存在一定的限制性,考虑到这一情况,在进行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时,应考虑建立并应用EVA等新型价值指标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并购;企业绩效;研究方法 在资本市场持续发展,市场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的背景下,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取更多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通常会以并购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这种方式进军到某一行业。而并购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动情况可以通过股票波动情况而体现出来。这就是事件研究法,具体来说就是讲企业提出并购计划的当日作为“事件日”,以特定时期当中的股份波动情况来反映并购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动情况。会计研究法是以部分财务指标为基准,判断企业并购前后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或直接与行业相应财务指标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以分析并购行为为企业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 1 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1.1 事件研究法的基本原则 事件研究法主要是基于股票的反常收益来对并购活动为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判断,不过,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要以有效的证券市场为支撑,若在某一事件日后,收购企业或是被收购企业的股票价格提高,并且明显高于正常浮动区间,则可判定并购活动使企业绩效發生了变化;如企业提出并购计划之后目标企业或收购企业股价维持在之前的水平或在正常区间内波动,则说明并购活动为对企业带来绩效方面的影响。 1.2 会计研究法的基本原则 具体来说,会计研究法是对并购前后企业部分财务指标的波动情况进行判定,由此验证并购活动是否影响到企业绩效,使用该方法时资本市场无需达到半强式有效,但具体指标的选定会受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这些财务指标一般选定的是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利润率等,其中企业盈利水平是通过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来进行体现,而企业现金流动质量与偿债水平是基于流动比率、现金比率来进行体现,而企业营运能力则通过资产周转率体现出来。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目录: 1.收益法 2.市场法 3.成本法  (一)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来确定被评估企业价值。收益法主要运用现值技术,即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其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回报率。收益法是目前较成熟、使用较多的估值技术。 收益法中的主要方法是现金流量折现法。 1.评估思路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通过估测被评估企业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判断企业价值的一种估值方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从现金流量和风险角度考察企业的价值。 ①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被评估企业未来能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多,企业的价值就越大,即企业内在价值与其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成正比; ②在现金流量一定的情况下,被评估企业的风险越大,企业的价值就越低,即企业内在价值与风险成反比。 2.基本步骤 (1)分析历史绩效 对企业历史绩效进行分析,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彻底了解企业过去的绩效,这可以为判定和评价今后绩效的预测提供一个视角,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做准备。历史绩效分析主要是对企业的历史会计报表进行分析,重点在于企业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 (2)确定预测期间 在预测企业未来的规金流量时,通常会人为确定一个预测期间,在预测期后现金流量就不再估计。期间的长短取决于企业的行业背景、管理部门的政策、并购的环境等,通常为5-10年。 (3)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使用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扣除库存、厂房设备等资产所需的投入及缴纳税金后的部分,即自由现金流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需要注意的是,利息费用尽管作为费用从收入中扣除,但它是属于债权人的自由现金流量。因此,只有在计算股权自由现金流最时才扣除利息费用,而在计算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时则不能扣除。 (4)选择合适的折现率 折现率是指将未来预测期内的预期收益换算成现值的比率,有时也称资金成本率。 (5)预测终值(企业连续价值) 估计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不可能无限制地预测下去,因此要对未来某一时点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即计算企业的终值。 (二)市场法 市场法是将被评估企业与参考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比较,以确定被评估企业价值。 1.可比企业分析法 (1)评估思路 可比企业分析法是以交易活跃的同类企业的股价和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一些主要的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乘数计算得到非上市企业和交易不活跃上市企业的价值。可比企业分析法的技术性要求较低,与现金流量折现法相比理论色彩较淡。 2.可比交易分析法 (1)评估思路 相似的标的应该有相似的交易价格,基于这一原理,可比交易分析法主张从类似的并购交易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数据,据以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它不对市场价值进行分析,而只是统计同类企业在被并购时并购企业支付价格的平均溢价水平,再用这个溢价水平计算出目标企业的价值。本方法需要找出与目标企业经营业绩相似的企业的最近平均实际交易价格,将其作为估算企业价值的参照物。这种方法在我国应用较少。 (三)成本法 成本法也称资产基础法,是在合理评估目标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应用成本法需要考虑各项损耗因素,具体包括有形损耗、功能性损

企业并购定价策略分析.

企业并购定价策略分析 ?? ?共⒐菏瞧笠凳迪肿时狙杆倮┱诺挠行?手段。自2002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外资并购的制度性障碍已经排除。对此,业界普遍看好未来中国的并购市场。有专家预言,我国将会迎来一次并购高峰。在此背下,研究企业并购的定价中的策略问题,对确保并购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 义。 ?? ?挂弧?W的确定 ?? ?苟阅勘昶笠档暮侠砉兰?W是保证并购成功的重要一环,因为合理的估价能减少博弈次数,降低并购费用。对W的确定需要收购方的财务、市场开发、生产各部门在并购小组的领导下,根据并购目的有重点地关注与取得目标企业的信息,并预以加工处理。并购估价监控中,监控的重点是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专业才能相结合,避免做出错误的并购决策,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 ??1、并购的价值创造点分析。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市场份额、技术程度、人力资源状况等资料的分析,辨识目标企业的价值创造点。 ?? ??2、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并购价格,决不是简单地由各单项经公允评估后的资产价值和债务的代数和。因为决定企业价格大小的因素相当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利用自有的资产去获取利润能力的大小。所以,企业价值评估并不是对企业各项资产的评估,而是一种对企业资产综合体的整体性、动态的价值评估。通常所运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贴现法、市盈率法、资产价值法各有利弊,收购方因情况不同而选用合适的方法,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如果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差异较大时,应对方法的假设进行比较修允,对数据来源的可靠程度进行分析。 ?? ?挂陨衔?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确定,以此为讨价还价中的拒绝与接受的参考依据。当然,目标企业在被并购前,也有一个评估过程,首先,采用资产评估法或项目评估法,确定目标企业存量价值,此为目标企业的最底要价WX;其次,估计收购企业因收购行为而引起的税后年现金流量,折现后,作为收购企业可接受的最高价格,或者目标企业的最高要价WY。一般情况下,双方获取信息差异不是很大时,W (WX,WY)。 ?? ?共⒐杭壑档姆治鑫?并购决策和谈判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和可能的价格区间,以及理想的价格目标,这一切都使并购计划目标明确,进退有据,并最终在谈判中达成具体的交易价格,促成并购的突现。 ?? ?苟?、W*的确定 ?? ?乖谄笠挡⒐旱奶概泻驼?合过程中,只有考虑双方的权利义务,均衡双方的利益,才能使并购发挥作用,真正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双方利益的均衡过程实际上是收购方与目标企业的定价博弈过程。 ?? ?辜俣 ǎ? ?? ??1、尽管在确定W时,考虑到了各种因素,但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如收购方可能无法发现目标企业隐藏的财务问题,如担保、诉讼等。目标企业对收购价格中包含的未来收益预测是收购方的内部信息,目标企业可能无法完全知道,目标企业只知道收购方的预测的收益是标准分布于区间[0,1]上(可理解为收购方的收益、支出,目标企业不完全清楚,只知道大概的可能性)。 ?? ??2、设目标企业与收购方的讨价还价最多只能进行两个回合(当然可进行无数回合谈判,但回合越多,并购费用越高,合理确定W也是减少谈判次数的原因之一)。为便于分析,假定每个回合都是先由目标企业提出交易价格,由收购方选择是否接受,出价区间为(WX,WY)。 ?? ?谷绻?第一个回合收购方就接受目标企业的要求,则博弈提前结束,否则开始第二个回合;如果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汇总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企业合并的定义及其作用 1.1企业合并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Committee)第22号准则《企业合并》指出:企业合并是一家企业取得对另一家或多家企业控制,或者联合两家或更多企业的结果。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颁布的1970年11月起生效的第16号意见书《企业合并》第一段对企业合并所下定义为:企业合并指一家公司与一家或几家公司或非公司组织的企业合成一个会计主体。这一会计主体继续从事以前彼此分离、相互独立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德国的《反对限制竞争法》第37条规定:企业合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对另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发生支配性影响的联合方式。欧盟1990年9月21日生效的合并条例规定:企业合并是指一家或多家企业,或者控制一家企业的个人,收购一家或多家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的直接控制权或间接控制权;其形式可以是购买企业的资产、股票,或是采用合同形式及其他形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 并》(CAS20 P2) 中规定,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由此可见,各国法律对企业合并的表述虽有差异,但概括而言,企业合并的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通过取得财产和股份,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广义上的企业合并是指一企业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控制权而对他企业行为有决定性影响的行为。 1.2企业合并的作用

企业合并具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首先,企业合并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企业外部扩展既可以便企业得到迅速扩展而不加剧竞争,提高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大幅度地节约企业扩展的成本,又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短期借款能力,而且,企业合并可能给有关方面带来税收上的好处,对合并企业的所有者来说,以其在原有企业的权益交换一家大公司的股份,而不是出售企业得到现金,可以免除税收上的负担。在被吸收合并的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累计亏损的情况下,如果税法允许将这种亏损抵消合并企业以前年度或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则企业合并会给合并企业带来税收上的好处,如果被合并企业长期亏损,将来不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则该企业不可能独自获得这种税收上的利益。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可以通过企业合并扩大企业规模,从而提高他们的地位。其次,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企业合并如果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就容易形成垄断,而形成的垄断企业必然会排斥其他竞争企业进入市场,从而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公平竞争,从而会使经营者抬高物价,导致物价上涨,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要合理利用企业合并来达到经营者的目的,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也能够维护市场和谐发展,需要合并企业经营者正确选择企业合并方法。这也需要企业经营者能够对企业合并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 2.1企业合并按法法律形式分类

企业并购案例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是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取得其控制权的行为。 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目标企业选择错误,支付过多及整合不利,其中并购目标选择错误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了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并购方必须对潜在的多个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尤其是财务状况的审查。通过对其会计资料真实性调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发现其财务方面的缺陷以及可能存在的财务陷阱,进一步确认各个潜在的目标企业出售的动机,这不仅便于并购方依据事先确定的财务标准和要求进行动态的取舍,筛选出与之相匹配的目标企业,而且可降低并购风险和成本。 一、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 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分析其财务报告进行的。财务报告分析的原始信息来自各个潜在目标企业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期业绩报告等。并购方通过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查,确认潜在的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以便正确估算潜在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出于保护其自身利益的角度,着重分析各潜在的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重大问题,通过运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对潜在的目标企业在资本结构合理性、盈利能力、未来发展潜力、偿债能力、资金利用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价。 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与评价,确认目标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营业务、经营风险程度;从行业相关性分析是否与并购方匹配,即能否实现经营协同效应;通过对其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分析,确认其股权结构、负债权益比率、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之间比率,计算其资本成本的高低和财务风险程度的大小,倘若

并购发生,能否使资金成本降低或通过风险冲抵实现财务协同效应;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的资产结构分析,其是否存在独特的资源,如商誉、专有技术等,而这项独特的资源正好是并购方所缺少的;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计算以前年度的自由现金流量,与其自身的投资机会所需的现金需求量相比较,看目标企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若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的话,分析其股价是高估了还是被低估。 二、潜在目标企业让售的动机分析 1. 潜在的目标企业出于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潜在的目标企业可能势单力薄,因财务实力不强或较弱的市场竞争力,销售和盈利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为此,潜在的目标企业选择与一家公司联合,以联合的财务和资源优势,加速企业盈利增长,使企业在生存中求得发展。 2.潜在的目标企业大股东以出售股权换取现金,用于更好的外部投资机会。这种情况下,可能并非潜在的目标企业经营不善,而是股东从投资战略目标出发,优化投资组合,通过减持潜在的目标企业股权所换取的现金,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并购方抓住潜在的目标企业股东急于出手的心理,可以压低并购价格。 3.潜在的目标企业旨在控制经营风险,实施多角化经营战略。当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将经营领域扩展到原经营领域相关性较小的行业,意味着整个企业在若干不同的领域内经营。这样当其中某个领域或行业经营失败时,可通过其他领域内成功经营而得到补偿,从而使整个企业的收益率得到保证。 4.潜在的目标企业获利能力低下,财务状况不佳,发展后劲不足。研究表明,恶意并购中目标公司具有如下的财务特征:在并购发生前的年份内,股东报酬率低

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现状述评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绩效述评论文摘要:中外学者对并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但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对中外并购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进行简要的回顾与评价。并购是企业获得外部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西方国家的企业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企业并购的历史。我国并购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企业并购的数量、交易量和规模都快速增长。并购的绩效如何?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探索。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1研究方法述评国外并购绩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是事件研究法与会计研究法。事件研究法首先计算每家企业在事件期内每一天的预期没有发生特定事件的正常收益。第二步:计算每一企业每天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正常收益之差,即每天的超过常收益。第三步:计算事件期内各企业每一天平均超常收益。最后是计算累积平均超常收益。会计研究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财务报表和会计数据资料,以营业净收入、流动比率和经营绩效等指标为评判标准,对比考察并购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来衡量公司并购绩效。事件研究法主要缺陷在于:不同的研究者选择分析累计超常收益率的公告期长短不同,而研究结果对此的选择又非常敏感;股票价格的变动反映了公司并购双方股东对市场的预期,该预期易受股票市场本身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并购绩效的准确性。会计研究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忽略了公司并购前后的风险变化,选取哪些经营绩效指标没有客观基准,且难以剔除其它因素对绩效的影响。1.2研究结论述评1.2.1并购方公司获益Mandelker(t974)发现,相同风险水平下,并购公司可以像其他投资活动一样从并购中获得正常的收益。Jensen、Ruback(1983)梳理了13篇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发现收购公司获得的超额收益率为4%。Cosh、Hughes和Singh(1980)调查1967~1970年的225桩并购案例后发现,兼并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兼并事件发生后有显著提高1.2.2并购方公司受到损失Firth(1980)1969—1975年英国发生的486起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发现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一6.396%。Limmack(1991)对1977—1986年发生在英国的462例并购事件进行了研究,表明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一0.2%。Meeks(1977)以1964~1971年发生的164例兼并事件为研究样本,以公司利润为核心指标,发现在兼并事件发生后,兼并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下降。Kumar(1985)对1967—1970年的241例兼并事件进行研究,结果与Meeks相同。Healy、Palepu和Ruback(1992)采用经营现金流量报酬的概念,对1979年1月至1984年6月之间发生在美国的金额最大的50件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并购后,并购公司现金流量报酬率呈递减趋势。1.2.3目标公司获益Jensen、Ruback(1983)对13篇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成功的兼并给目标公司带来约20%的超额收益,成功的要约收购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30%的收益。Franks、Harris(1989)以1955—1985年发生在英国的1145例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发现目标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22%。Limmack(1991)对1977—1986年发生在英国的462例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目标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31%。Schwert(1996)对1975~1991年间的1814个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目标公司股东的累积平均超常收益达35%。J.FredWeston(2000)对1968年至1984年兼并企业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目标企业累积超常收益达35%。Bruner(2002)对1971~2001年间130篇经典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成熟市场上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股东收益要远高于收购企业股东收益。[!--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1.2.4并购行业的相关程度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Maquieire、Megginson和Nail(1998)对1963~1996年发生的260件并购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发生横向或纵向并购的企业,取得了一定的财务协同效应,而混合并购企业使股东财富减少。Nail等(1998)对兼并的行业相关性进行检验,发现行业相关性兼并比混合兼并更能获得协同效应。Megginson、Moregan(2000)对t977—1996年间发生的204起战略并购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并购前后企业集中度变化的大小与长期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在国外研究中,目标公司在并购中获得正的收益,相关性并购绩效好于非相关性并购,而收购公司是否获益,尚未得出一致性研究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企业并购(或称企业购并)是企业间合并的一种专门形式。属于企业并购 的企业合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是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独立企业合并为一家企业.第二,提出合并的企业有偿吸取被合并企业的资产与负债,或提出合并的企业续存,被合并企业消亡;或被合并企业成为提出合并的企业的子公司。第三,并购企业要紧是通过股票市场获得操纵目标企业经营权的股份来实现并购的。如果企业之间的合并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只能称为企业合并;如果具备了前两个条件,则能够称为企业兼并;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够称为企业并购。因此,能够把企业并购定义为:一家独立企业通过在股票市场获得另一家或多家独立企业的经营操纵权的方式来兼并这些企业的行为。企业并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为它融治理、法律、财经等多学科的知识于一体。本文试对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咨询题作一粗浅探讨。为了讨论方便,本文中把提出合并的一方称为并购企业,把被合并的企业称为目标企业。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每一次成功并购的关键就在于找到恰当的交易价格。查找成交价格,对买卖双方来讲差不多上极富制造性而又耗时费神的过程。因此,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依据有关的财务理论与模型提出的,而它的艺术性则在于它吸取了有关专业人士深刻的洞悉力与丰富的体会。能够用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有多种,而每种往往强调某一方面,适用于某一种情形;在确定价格时,需要针对具体情形,决定选择哪一种模型组合,还要决定在什么程度上考虑其他情形。以下,我们先分析各种定价模型(以下模型是按照用途或重要性的次序排列的),然后再讨论模型以外的阻碍价格的因素。 (一)贴现现金流量方法。 贴现现金流量(DCF)分析方法是一种最差不多的并购估值方法,常常被 认为是最有效的。所谓贴现现金流量方法确实是用以后一段时期内目标企业的一系列预期现金流量以某一折现率的现值与该企业的初期现金投资(即并购支出)相比较。如果该现值大于投资额,即净现值等于或大于0,能够 认为这一定价对并购方是能够同意的或有利的;如果净现值小于0,对并购方来讲,常常被认为是不可同意的。当选择的折现率恰好使净现值等于0,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结果与交易定价之间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结果与交易定价之间的差异影响 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愈加错综复杂,国内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在供给侧改革的红利刺激下,国内并购市场呈现爆发性增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日趋活跃,体现在交易数量和金额大幅增加、交易形式日渐多样。在并购重组业务中,无一例外都会涉及到资产定价问题,特别是最终交易价格的确定,不仅是整个并购过程的焦点,同时也是实务操作中的问题所在。本文通过分析 2010-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并完成最终交易的并购重组业务,发现资产评估结果与交易定价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形非常普遍,且两者间的偏差率并非全部低于国际评估界给出的15%的合理范围。 基于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交易定价理论,本文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评估结果与交易定价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回顾,发现国内外学者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其研究主要关注评估准确性、评估过程合理性等问题,对评估结果与交易定价之间差异的存在原因及影响因素未做过多的探讨,特别是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研究更少。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上市公司在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并完成最终交易的并购重组交易事件,利用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上证&深证交易所网站的披露公告,对交易中的资产评估结果、最终交易定价、交易双方是否关联等数据和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着重从板块因素、交易双方关系、并购重组类型、支付方式等四个方面分析评估结果与交易定价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各因素如何影响评估结果与交易定价之间的差异。此外,为进一步阐述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取我国证券市场近来发生的典型并购重组交易案例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结论以及可供进一步研究探讨的方向。

企业并购案例财务分析【最新版】

企业并购案例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是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取得其控制权的行为。 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目标企业选择错误,支付过多及整合不利,其中并购目标选择错误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了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并购方必须对潜在的多个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尤其是财务状况的审查。通过对其会计资料真实性调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发现其财务方面的缺陷以及可能存在的财务陷阱,进一步确认各个潜在的目标企业出售的动机,这不仅便于并购方依据事先确定的财务标准和要求进行动态的取舍,筛选出与之相匹配的目标企业,而且可降低并购风险和成本。 一、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 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分析其财务报告进行的。财务报告分析的原始信息来自各个潜在目标企业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期业绩报告等。并购方通过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查,确认潜在的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

靠性,以便正确估算潜在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出于保护其自身利益的角度,着重分析各潜在的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重大问题,通过运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对潜在的目标企业在资本结构合理性、盈利能力、未来发展潜力、偿债能力、资金利用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价。 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与评价,确认目标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营业务、经营风险程度; 从行业相关性分析是否与并购方匹配,即能否实现经营协同效应; 通过对其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分析,确认其股权结构、负债权益比率、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之间比率,计算其资本成本的高低和财务风险程度的大小,倘若并购发生,能否使资金成本降低或通过风险冲抵实现财务协同效应; 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的资产结构分析,其是否存在独特的资源,如商誉、专有技术等,而这项独特的资源正好是并购方所缺少的; 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计算以前年度的自由现金流量,与其自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 摘要: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企业并购对于增强企业决策的能力,提高企业决策科学性,防范企业决策风险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价值评估方法 一、我国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整体资产或部分资产评估时,按规定仍以重置成本为主,同时辅以收益现值标准,以验证重置成本标准的评估结果。 在我国国有股的转让中,大量采用的方法是资产基础的评估方法。非常多的国有股转让价,都是以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者评估价值为基础,经过一些调整计算得出。净资指标一直是我国国有股权转让定价的主要依据。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在境内很少得到运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应用的条件受一定程度的限制,贴现现金流量法运用的前提是对自由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的准计量,而由于境内上市公司大量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导致并购中使用的财务数据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也就难以运用企业的财务报表来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同时,资本成本的估算中也搀杂了太多的主观因素。此外,贴现现金流量法的应需要专业化的中介机构来操作,然而,目前境内中介机构在以贴现现金流量法对上市公司股权进行估值的经验尚 不足。

二、我国企业并购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不真实 目前,我国并购中的最大问题是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信息披露不透明、不清晰。 由此可见,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市场处于一种制度风险之中,投资者有可能由于市场制度的缺陷而不是自己的失误而蒙受巨大损失。(二)僵化的政策规定 国资委成立之前,财政部有规定:“国有股权转让给非国有单位时,每股转让价格不得低于经审计的公司近期每股净资产值”。国资委成立后规定:国有股权转让“底价的确定主要依据资产评估的结果,同时要考虑产权交易市场的供求状况、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职工安置、引进先进技术等因素。尽管国资委开始考虑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等动态的市场因素,但是它采取的仍然是以净资产为核心的估值方法。事实上许多国有资产在折股时可能高估不说,企业经过多年的运营,原有的资产有相当部分已不能产生像样的回报,以沉寂的、无活力的“冻结净值”换取同值的现金溢价显得十分的不公平。 (三)企业评估价值往往低于企业实际价值 我国目前的并购交易中,有许多企业的价值估计过低,经常以远低于企业真实价值的价格出售。这种现象可能是下述原因造成的:①代理人出卖所有权的问题;②行政干预;评估方法不当;④关联企业并购中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