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册 抛体运动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高一物理下册 抛体运动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高一物理下册 抛体运动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五章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竖直固定,直径AB水平,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直径AB上的某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落进碗内与内壁碰撞,碰撞时速度大小为2gR,结果小球刚好能回到抛出点,设碰撞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重力加速度为g,则初速度v0大小应为()

A.gR B.2gR C.3gR D.2gR

【答案】C

【解析】

小球欲回到抛出点,与弧面的碰撞必须是垂直弧面的碰撞,即速度方向沿弧AB的半径方向.设碰撞点和O的连线与水平夹角α,抛出点和碰撞点连线与水平夹角为β,如图,则由2

1

sin

2

y gt Rα

==,得

2sin

R

t

g

α

=,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2sin

y

v gt gRα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22

(2)(2sin)42sin

v gR gR gR gR

αα

=-=-,又

00

tan y

v gt

v v

α==,而2

00

1

2

tan

2

gt gt

v t v

β==,所以tan2tan

αβ

=,物体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为2cos

x Rα

=,又0

x v t

=,联立以上的方程可得

3

v gR

=,C正确.

2.如图,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45°,斜面足够长,在斜面上A点向斜上方抛出一小球,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小球与斜面垂直碰撞于D点,不计空气阻力;若小球与斜面碰撞后返回A点,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前后能量无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A .α的值

B .小球的初速度v 0

C .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

D .小球初动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初速度v 0与竖直方向夹角β,则β=90°?α(1);

由A 点斜抛至至最高点时,设水平位移为x 1,竖直位移为y 1,由最高点至碰撞点D 的平抛过程Ⅱ中水平位移为x 2,竖直位移y 2。A 点抛出时:

0sin x v v β=(2)

10cos y v v β=(3)

21

12y v y g

=

(4)

小球垂直打到斜面时,碰撞无能力损失,设竖直方向速度v y2,则水平方向速度保持

0sin x v v β=不变,斜面倾角θ=45°,

20tan 45sin y x x v v v v β===(5)

2

222y y y g

=

(6)

()

222012cos sin 2v y y y g

ββ-?=-=

(7),

平抛运动中,速度的偏向角正切值等于位移偏向角的正切值的二倍,所以:

()111111

tan 90222tan y x v y x v ββ

==-=(8) 由(8)变形化解:

2

011cos sin 2tan v x y g

ββ

β==(9)

同理,Ⅱ中水平位移为:

22022sin 2tan 45v x y g

β

==(10)

()

2012sin sin cos v x x x g

βββ+=+=

总(11) =tan45y

x ?总

=y x ?总

2sin sin cos βββ-=-(12)

由此得

1

tan 3

β=

19090arctan 3

αβ=-=-

故可求得α的值,其他选项无法求出; 故选:A 。

3.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 ,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 飞出,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 的取值范围是( )

A 6m/s 22m/s v <<

B .22m/s 3.5m/s v <≤

C 2m/s 6m/s v <<

D 6m/s 23m/s v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小球打在第四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4h d =,根据2

112

h gt =

,得 1880.4s 0.32s 10

d t g ?=

== 水平位移14x d = 则平抛的最大速度

1

1

1

m/s22m/s

0.32

x

v

t

===

若小球打在第三级台阶的边缘上,高度3

h d

=,根据2

2

1

2

h gt

=,得

2

6

0.24s

d

t

g

==

水平位移23

x d

=,则平抛运动的最小速度

2

2

2

m/s6m/s

0.24

x

v

t

===

所以速度范围

6m/s22m/s

v

<<

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

对于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可以通过画它们的运动草图确定其临界状态及对应的临界条件。

4.一种定点投抛游戏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以水平速度v1从O点抛出小球,正好落入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洞中,洞口处于斜面上的P点,OP的连线正好与斜面垂直;当以水平速度v2从O点抛出小球,小球正好与斜面在Q点垂直相碰。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落在P点的时间是1

tan

v

B.Q点在P点的下方

C.v1>v2

D.落在P点的时间与落在Q点的时间之比是1

2

2v

v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以水平速度v1从O点抛出小球,正好落入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洞中,此时位移垂直于斜面,由几何关系可知

111

21

1

2

tan

1

2

v t v

gt

gt

θ==

所以

1

1

2

tan

v

t

=

A错误;

BC.当以水平速度v2从O点抛出小球,小球正好与斜面在Q点垂直相碰,此时速度与斜面垂直,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2

2

tan

v

gt

θ=

2

2tan

v

t

=

根据速度偏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偏角的正切值的二倍,可知Q点在P点的上方,21

t t<,水平位移21

x x

>,所以

21

v v

>,BC错误;

D.落在P点的时间与落在Q点的时间之比是11

22

2

t v

t v

=,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一根长木杆ab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地面和竖直墙壁aO上,已知杆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θ=53°,a点到地面的距离为12m。从竖直墙壁上距地面8m的c点以水平速度v0射出一颗小石子,小石子运动的轨迹恰好与ab杆相切(重力加速度g取

10m/s2,sin53°=0.8,cos53°=0.6),则小石子射出时的水平初速度为()

A.10m/s B.5C

3

5

2

D

3

10

2

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速度和重力都分解到垂直于杆的方向和沿着杆的方向,如图所示

在垂直于杆的运动方向上

10sin 0.8v v v θ==

在垂直于杆的方向的加速度

1cos 0.6g g g θ==

由题可知,减速到零时的,恰好与杆相碰,则

2

11

cos 2v ac g θ=

整理得

035m/s v =

故选B 。

6.物体A 做平抛运动,以抛出点O 为坐标原点,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两束光分别沿着与坐标轴平行的方向照射物体A ,在坐标轴上留下两个“影子”,则两个“影子”的位移x 、y 和速度v x 、v y 描述了物体在x 、y 两个方向上的运动。若从物体自O 点抛出时开始计时,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影子”在x 轴方向做匀速运动,因此在x v x — 图象中是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根据

0x v t =

可知在—x t 图象中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AC 错误; BD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212

y gt =

可知在y t —图象中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根据

22y v gy =

可知在y v y — 图象是是一条开口向右的抛物理线,B 正确,D 错误。 故选B 。

7.如图为平静的湖边一倾角为30°的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水面与大坝的交点为O 。一人站在A 点处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扔小石子,已知AO =40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v 0=18m/s ,则石块可以落入水中

B .v 0越大,平抛过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越大

C .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 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

D .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v 0越大,全程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

tan 302y gt

x v =

=

当018m/s v =时,解得5

t = 从A 到O 的有

211sin 2

AO θgt ?=

解得12s t =,由于1t t >,所以石块可以落入水中,A 正确;

B .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与初速度无关,B 错误;

C .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tan gt v α=

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

tan 2y gt x v θ=

= 可知tan 2tan αθ=,因为θ一定,则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一定,可知石块落到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一定,与初速度无关,C 错误;

D .若石块能落入水中,由于距水面高度不变,落水时间相同,速度变化量为

ΔΔv g t =

所以全程的速度变化量相同,D 错误。 故选A 。

8.一群小孩在山坡上玩投掷游戏时,有一小石块从坡顶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山坡上的目标物。若抛出点和击中点的连线与水平面成角α,该小石块在距连线最远处的速度大小为

v ,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小石块初速度的大小为cos v

α

B .小石块从抛出点到击中点的飞行时间为sin v g

α

C .抛出点与击中点间的位移大小为22sin v g

α

D .小石块击中目标时,小石块的速度的方向与抛出点和击中点的连线的夹角也为α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石块做的是平抛运动,当石块与连线的距离最远时,石块的速度与山坡斜面平行,所以把石块的速度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水平方向上可得

0cos v

v α

=

即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选项A正确;

BC.设抛出点与击中点间的距离为L,则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水平方向上

cos

L v t

α=

竖直方向上

2

1

sin

2

L gt

α=

由以上两个方程可以解得

2

3

2sin

cos

v

L

g

α

α

=

2

2sin

cos

v

t

g

α

α

=

选项BC错误;

D.小石块击中目标时,竖直分速度

2

2sin

cos

y

v

v gt

α

α

==

则击中目标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2

2sin

tan2tan

cos

y

v v

v

α

βα

α

===

所以小石块击中目标时,小石块的速度的方向与抛出点和击中点的连线的夹角不等于α,选项D错误。

故选A。

9.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夺冠。如图为排球比赛场地示意图,其长度为L,宽度s,球网高度为h。现女排队员在底线中点正上方沿水平方向发球,发球点高度为1.5h,排球做平抛运动(排球可看做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排球()

A

23

L g

h

B

2

2

4

s

L+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平抛运动的两分运动规律

0x v t =

2

12y gt =

联立可得

2

20

2g y x v =

A .刚能过网的条件为

2

L x =

1.50.5y h h h =-=

带入轨迹方程可得最小初速度为

0v =

故A 错误;

B .能落在界内的最大位移是落在斜对角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由几何关系有

max s =故B 错误;

C .能过网而不出界是落在斜对角上,条件为

x =

1.5y h =

带入轨迹方程可得最大初速度为

0max

v ==

故C 正确;

D .根据末速度的合成规律可知,能落在界内的最大末速度为

2

2

2max

0max 2 1.5()334

g s v v g h L gh h =+?=++

故D 错误。 故选C 。

10.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质量均为m ,且分别与轻绳连接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B 放在水平面上,A 与悬绳竖直。在力F 作用下A 向上匀速运动,设某时刻两者速度分别为A v 、B v ,则( )

A .

B 匀速运动 B .cos A B v v θ=

C .B 减速运动

D .cos B A v v θ=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A 向上以速度A v 匀速运动,则绳子的速度也为A v ,将绳子速度分解如图: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cos A B v v θ=

由于夹角θ越来越小,因此B v 越来越小,即物体B 做减速运动。 选项BC 正确,AD 错误。 故选BC 。

11.如图(a ),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 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v-t 图像如图(b )所示,t 1和t 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则

A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

D .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 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v -t 图面积易知第二次面积大于等于第一次面积,故第二次竖直方向下落距离大于第一次下落距离,所以,A 错误;

B .由于第二次竖直方向下落距离大,由于位移方向不变,故第二次水平方向位移大,故B 正确

C .由于v -t 斜率知第一次大、第二次小,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或由0

v v a t

-= 易知a 1>a 2,故C 错误

D .由图像斜率,速度为v 1时,第一次图像陡峭,第二次图像相对平缓,故a 1>a 2,由G -f y =ma ,可知,f y 1

12.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质量均为m ,分别与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当用水平力F 拉B 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A 的速度小于物体

B 的速度 B .物体A 的速度大于物体B 的速度

C .绳子对物体A 的拉力小于A 的重力

D .绳子对物体A 的拉力大于A 的重力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将B 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如图

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A 的速度,有

cos A B B v v v θ=<

选项A 正确,B 错误;

CD .B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θ减小,所以A 的速度增大,即A 向上做加速运动,拉力

T mg ma mg =+>

选项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13.如图,地面上固定有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凹槽,O 为圆心,AB 为水平直径。现将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 处以初速度v 1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到D 点;若将该小球从A 处以初速度v 2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到C 点,C 、D 两点等高,OC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到凹槽上,前后两次的时间之比为1∶2

B .v 1:v 2=1∶3

C .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到凹槽上,速度的变化量两次相同

D .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到凹槽上,前后两次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2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两次都落到同一高度,因此运动时间相同,A 错误;

B .第一次水平位移

o 11(1cos60)2

x R R =-=

第二次水平位移

o 13

(1+cos60)2

x R R ==

由于运动时间相同,因此

112213

v x v x == B 正确;

C .由于两次的加速度相同,运动时间相同,因此速度变化量相同,C 正确;

D .第一次位移

1s R =

第二次位移

23s R =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由于运动时间相同,因此平均速度之比为1∶3 ,D 错误。 故选BC 。

14.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经过一段时间该船成功渡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船渡河的航程可能是300m

B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可能是5m/s

C .船渡河的时间不可能少于100s

D .若船头与河岸垂直渡河,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因河流中间部分水流速度大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因此船渡河的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则位移不可能是300m ,选项A 错误;

B .若船头垂直河岸,则当水流速最大时,船的速度最大

2234m /s 5m /s m v =+=

选项B 正确;

C .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300

s 100s 3

C d t v =

== 选项C 正确;

D .船在沿河岸方向上做变速运动,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运动的合运动轨迹是曲线,选项D 错误。 故选BC 。

15.如图所示,a ,b 两个小球分别从半圆轨道顶端和斜面顶端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出,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与斜面的竖直高度相等,斜面底边长是其竖直高度的2倍,则( )

A .一定是b 球先落在斜面上

B .可能是a 球先落在半圆轨道上

C .当0210gR

v >时,一定是a 球先落到半圆轨道上 D .当043gR

v <

时,一定是b 球先落在斜面上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将圆轨道和斜面轨道重合在一起,如图所示

交点为A ,初速度合适,小球可做平抛运动落在A 点,则运动的时间相等,即同时落在半圆轨道和斜面上。若初速度不适中,由图可知,可能小球先落在斜面上,也可能先落在圆轨道上,故A 错误,B 正确;

CD .斜面底边长是其竖直高度的2倍,由几何关系可知,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1tan 2

θ=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42cos sin 5h R R θθ=??=

,82cos cos 5x R R θθ=?= 当小球落在A 点时

2

12

h gt =

,0x v t = 联立得

0v =

所以当0v >

a 球先落到半圆轨道上,当0v <时,一定是

b 球先落在斜面上,故C 正确,D 错误。 故BC 正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