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练习

非连续性文本练习
非连续性文本练习

阅读《小儿感冒颗粒说明书》完成练习

【药品说明书】小儿感冒颗粒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小儿感冒颗粒,汉语拼音:xiao er gan mao ke li 【作用类别】本品为小儿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份】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每袋装12克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半袋,一岁至三岁一次半袋-1袋,四岁至七岁一次1-1.5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袋,一日2次。【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5.糖尿病患儿、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是否处方】非处方

1、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亮亮感冒冲服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又服了小儿感冒颗粒。

B、亮亮10岁了,一天喝了三次小儿感冒颗粒,每次喝两袋。

C、亮亮服用了三天症状不见好转,妈妈带他到医院就诊。

D、亮亮是过敏体质,感冒期间服用了小儿感冒颗粒。

2、亮亮体温39度,可以服用此药吗,为什么?

3、本品为________的颗粒, 味______、微_______。

阅读《美林药品说明书》完成练习

【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

【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阅读上面的表格并作答:

1.这份调查表的主题是(),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学生近视情况随年龄增长呈()趋

势。

3.从近视的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和()的比例较高。

4.读了这份表格,你想跟同学提些什么建议?(不少于两条)

非连续性文本练习题(整理)

非连续性文本练习 1.2008年奥组委决定圣火传递途径(是一个地区的名称)。为了迎接这举世瞩目的 盛况,更为了体现和平、友谊和全民参与的主旨,某班级组织同学对100位师生进行“奥 ①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 ②请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一条建议。 2.学校组织“名著阅读”活动,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以下是对100位 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西游记》 《水浒》 《鲁滨逊漂流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过原著的 24人 29人 56人 48人 看过影视的 98人 83人 21人 16人 从表格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 其一, 其二,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 (3)请从以上几部名著中任选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作简略介绍。 人物(名字): 主要性格特征: 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不少于50字): 3.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从2007年开始, 开展全国亿万学生体育运动。某班级同学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准备在发言中用这两则材 料引导全班同学认识开展体育运动的迫切性。请你帮助他们从下面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 信息,让他们的发言具有针对性。 根据有关部门2005年的调查,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 力量等却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

(材料引自有关部门对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报告) 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 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 4.近年来,一些厂家商家为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商品广告宣传上可谓煞费苦心,于是大 量的新编“成语广告”铺天盖地而来。下面就是一些厂家商家的“成语广告”词: ①某胃药广告:无所胃惧 ( ) ②某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 ) ③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 ( ) ④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 ) (1)请你在上文的括号,改正这些成语的错字。 (2)这些厂家商家利用其中的 造成“成语广告”的大量出现。 (3)对这些“成语广告”,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 5.六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 息。(不得出现数字) (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 罚,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①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 ②一位大叔掏出一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块钱的。” 6.学校开展“脚踏热土,爱我”的活动。(1)阅读并分析下面的“省部分城市1985年与2005 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统计表”,写出你从中得出的两个结论。(2分) 结论: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近两年,“二维码”作 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 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 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 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根据所给材料,给“二维码”下定义。(3分)

五年级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姓名 (一) 下面是某市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监测项目升降趋势监测项目升降趋势 身高↑肺活量↓ 体重↑视力↓ 胸围↑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① ②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二) 右图是国家“防灾减灾日”图标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请从构图创意方面进行描述并分析其寓意。(提示: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

(三)关于垃圾食品的阅读 【垃圾食品】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摘自《百科知识》2013年3月) 【解读误区】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引自互联网) 【问卷调查】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引自互联网) 【两项研究】 研究一:2005年,法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针对舌头的研究成果:人类舌尖部位的味蕾含有一种对脂肪特别敏感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特别

九年级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训练

九年级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训练 班级姓名小组评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8分) 你不了解的神秘机器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近日,几款神奇而又强大的神秘机器人问世了。 在刚刚召开的苹果公司新闻发布会上,相比那些最新发布的电子产品,一款名为“利亚姆”的神秘机器人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它是一款专门处理电子废弃物的“拆解机器人”。体积庞大的利亚姆有29只独立机械手臂,这些机械手臂上装有电钻、螺丝刀、吸盘等工具,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工人们将一些苹果手机放在传送带上传给利亚姆,它立刻能对手机的零部件进行精细的拆解,而后重复利用。这款拆解机器人每11秒就能够拆解一部苹果手机,每年能够拆解120万部。这将大大提高电子废弃物的利用率,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当然,除了环保“拆解小能手”,一款“腹有诗书”的机器人也震撼了我们。最近,在日本“星新微型小说文学奖”的入围作品中,出现了一篇完全由“机器人”撰写的小说,该小说还通过文学奖初审。评审好像没有发现它是由机器人所写,还称赞其“剧情完美”。人们不禁疑问:难道存在于幻想中的“解放写手神器”真的诞生了吗?当然,在这位“作家”动笔前,人类首先要给它输入人物设定、内容大纲等元素。之后计算机依据这些“素材”组织语言,写出小说。 事物总有两面性,机器人能够通过预设和模仿来造福人类,同时,学习能力很强的机器人也可能“学坏”从而给人带来烦恼。近日,微软开发了一款能在推特上与用户互动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它能够模仿人类用户的评论,生成自己的回答,并根据整体互动情况去发言。然而上线不久,一些人开始利用它的漏洞,恶意“指导”其辱骂用户,甚至发表不当言论。实际上,这位“爱聊天”的机器人并不清楚自己所说的是什么,现在它已经被迫下线调整。看来,再神秘的机器人也是人类所创并为人类所用的,要想让机器人真正为人类造福,发明者必须慎而又慎。 链接一:根据2012年的数据,日本凭借310,508台操作机器人名列榜首。据悉,日本长崎甚至有一家酒店的员工几乎完全由机器人组成。美国凭借168,623台操作机器人位列次席,德国紧随其后,共拥有161,988台操作机器人。 自然而然,这些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美银美林团队引用国际机器人联盟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的教学设计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训练 东坡中学杨惠 【设计意图】 在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这样表述的: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13页目标5)。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15页目标8)。 今年中考,将增加此类阅读题的考察。因此,无论从应考的角度还是实用的角度来说,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很重要。基于此,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相关知识。 2.掌握重要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能较熟练地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学生熟练把握几种重要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熟练把握几种重要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投影漫画《啃老》,请同学说说此漫画的含义与思路。 思路点拨:我们通过对漫画的标题、构图、画中的人物关系以及老人身下那个盆上“父母积蓄”的文字观察。将漫画中表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相关的部分,把握漫画的深层含义。这幅漫画的标题是《啃老》,画面上的子女将老人的积蓄挤了出来,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出漫画讽刺的就是社会上的啃老现象。 答案示例:讽刺了那些已经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儿女,为维持自身需要而压榨父母积蓄的社会现象。 二、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大多是由文字、图标、漫画、数据、统计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阅读材料,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三、阅读练习,把握答题思路与方法 材料一:【事件回放】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4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8300万人次,2015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9000多万人次。随着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或刻画上自己的名字等,证明“到此一游”。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城市快报》)

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 一、问题探究。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让世界充满爱②明天更美好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项:。(只填序号) 理由:。 ⑵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① ② ⑶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① ② 二、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三、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完成下列题目。 1. 说说它的含义: 2.请设计一条广告语: 四、阅读: 公元 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4省,写下了60 余万字的《徐

非连续性文本试题

(2013·台州市)“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度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太。 【病例回放】 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35岁,最近眼睛干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着手机。 (《长江商报》2013.5.7) 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十小时的电脑游戏。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进行手术治疗。 (“中关村在线”2011.6.13) “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齐鲁晚报》2010.6.16) 【调查统计】 2012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专家观点】 胡向明(视疲劳缓解研究专家):中国一年有60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瞭望》2013年第14期) 袁俊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看看远处。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 (《生活晨报》2013.3.6) 魏瑞华(天津医科太学眼科中心):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 (《今晚报》2012.8.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和答案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引自互联网)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金嗓子喉片 【药品名称】金嗓子喉片 【主要成分】薄荷脑、金银花、西青果、桉(ān)油、石斛(hú)、罗汉果、橘红、八角茴香油。辅料为:蔗糖、葡萄糖浆。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咽,芳香辟秽。适用于改善急性咽炎所致的咽喉肿痛,干燥灼热,声音嘶哑等症状。 【规格】每片重2克。 【用法用量】含服,一次1片,一日6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3.孕妇慎用。糖尿病患者、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脾虚大便溏(tánɡ)者慎用。 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36个月 1.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吃了金嗓子喉片,不能吸烟、喝酒。()

(2)妈妈吃了金嗓子喉片后,随手把它放在桌子上。()(3)爸爸在服用温补性中药时不宜服用金嗓子喉片。()2.两岁的小明感冒了,嗓子疼,发烧,流清鼻涕,妈妈给他吃了一粒金嗓子喉片。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奶嗓子疼得十分难受,于是她一次服用了3片金嗓子喉片,一天服用了6次。奶奶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骨文 材料一 ①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甲骨文多是刻在龟甲或牛肩胛(jiǎ)骨上的文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殷商时期,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占卜,预知吉凶,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龟的腹骨、背甲和牛的肩胛骨。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长达3000余年的沉寂。 ③19世纪中叶,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发现甲骨时只是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才被有意识地作为甲骨文的载体收藏。1899年

(完整版)非连续性文本复习及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非连续性文本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9-11题。(17分) 从解放初期的平房街道,到1958年前后的单位社区,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商品房,随着居住条件的三次大改变,我国社会的邻里关系也在随之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全调查中心,民意中国网,搜狐新闻中心 (节选自《凤凰·都市》2016年第5期)9.下列表述与调查结果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受调查者中根本不认识自己邻居的人的比例并不大。 B.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不熟悉邻居的比例超过生活在农村的人群。 嘿,邻居! 中国邻里关系调查

C.居住环境改变是邻里关系变冷漠的最重要原因。 D.超过半数受调查者认为社区多举办活动能增进邻里关系。10.【和邻居有哪些相处活动?】的数据反映出当下邻里相处存在什么问题?请简要说明。(6分) 11.有专家认为,“互信互助不互扰”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请运用“中国邻里关系调查”相关信息论证这个观点。(8分) 上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实验显示出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老鼠喜爱的大米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特别是能提高动物的智力。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未被淘洗过的米对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吃这种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状朊蛋白的影响(这种蛋白能杀死脑细胞,诱发早老性痴呆症。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智力的完全丧失)。同时,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

会刺激胃液分泌。它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让我们远离胃病。 材料二:主食不可偏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材料三:相关的调查 良小儿中, —30.23%的上海市 1305名小 1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 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 ③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使吃饭只起到填饱

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周一带

南师大附小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阅读一统计表阅读理解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请根据“新 城市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 新城市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624人) 年级二三四五六 近视率13% 19% 31% 42% 48% 1、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述上述调查表所揭示的问题 答: 2、根据你的生活体验,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从两个方面尝试)? 答: 阅读二体质统计图表阅读理解 下面是某地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监测项目升降趋势监测项目升降趋势 身高↑肺活量↓ 体重↑视力↓ 胸围↑男子1000米、女子800 米 ↓ 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觉得这是原因造成的? 答:① ②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答: 阅读三止咳灵药物说明书阅读理解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 1、这种药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 答:

2、请告诉家里8岁的小弟弟怎样吃这种药,还要提醒他注意什么?答: 阅读四火车票面信息阅读 1、请根据这张车票填空: 乘车时间出发 地目的地 车次 2、仔细观察这张火车票,请 根据票面上的信息,做一 个你从进站开始,直至找 到座位的预案(包括时 间): 答: 阅读五地铁路线图信息阅读 1、图中有几条地铁 线路? 答: 2、请简述从沙河高 教园到回龙观东大 街的乘车经过。 答: 阅读六关于“方言和普通话”主题的网络跟帖阅读理解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2019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试题例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这里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是相对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一种阅读材料,多以图表、图画、数据或清单等形式呈现,其主要特点是直观、概括性强、易于比较。根据上述要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强化,成为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考查的方向也会逐渐向“多种材料组合”和“较为复杂”发展。现结合2012 年各地中考语文 试卷中的相关题目,对此题型作一分析。 (一)读图识表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展现,“读图”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图文转换也成了一种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表述等多种能力的题型。此类题型的答题步骤如下: 1.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 2.仔细观察,看图表画了什么,由几部分组成,各自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如何,注意画面文字提示及 细节。观察要有序:整体—局部—再总体;左—右,上—下(表述时注意方位词的使用)。 3.明确主旨,读懂图表局部和整体意思,通过比较分析,挖掘、领悟其显性的信息或隐含的寓意(漫 画多为讽刺;正面画多扣生活热点)。 4.不停留于画面,不就事论事,要联系生活,关注生活和时代热点,发表看法。 5.准确表述,语言要准确、简明、完整。 例如:北京卷: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将于2012年7 月 1 日起实施。为了深入宣传该“办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某校举办了“北京水资源”专题展览。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北京水资源的现状。

中考备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

(一)我们的“互联网”(12分) 材料一: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消息,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不到3亿,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突破7亿,互联网普及率近60%。 材料二:调查中,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 材料三: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四:某班同学对“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进行了一次调查,列表如下: (材料来自互联网) 15.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 16.根据材料四的表格,写出调查结论。(3分) 17.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60%。 B.许多调查显示,互联网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 C.互联网使人们不能面对面沟通。 D.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等。 18.如何理性地使用网络?请给你的同学提几条建议。(3分)

(二)孝心教育(12分) 材料一: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④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摘自《经典国学》,有改动) 材料二:由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词: 这些荣获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出了成人所能承受……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行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看身边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你的关爱?是否懂得帮你分忧?对你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材料四:天津市对多所学校中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不少受访学生坦言,他们并不觉得记住长辈生日、帮父母做饭就是孝心的体现。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好成绩就是“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中学生对“孝心”的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他……我们的孩子脾气越来越臭,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协会专家组成员魏永田表示,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针对独生子女的“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应给予“孝心”教育更多的关注。 (选自互联网)15.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孝道在传统教育中的地位。(3分) 答: 16.根据材料三写出你的调查结论。(3分) 答: 17.下列选项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 失序、育孝失力。 B.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练习题及答案 (一) 上海世博会活动场馆的1000多张广场坐椅,是用回收来的废弃牛奶饮料盒加工而成。除了做成椅子,废弃牛奶盒中的一部分还摇身变成了公厕内的免费卫生纸。以7000万次参观世博会为基准,需要用掉生活用纸约2000吨,相当于7000立方米的木材。而使牛奶饮料包装盒做成的环保生活用纸,将可以使几万棵树木免于被砍伐。 1、请你从上面这段话中提炼出两条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文中的主要信息,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或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下表是第六次全国人民阅读现状调查的统计情况,请你用文字表述2008年的变化情况。 调查显示:2008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5字) (三) 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材料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20分钟,全连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晕倒。 材料三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什么趋势? 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选择题)

专题突破练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选择题) (时间:45分钟满分: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12分) 材料一2018年12月8日2点24分,嫦娥四号发射成功,踏上奔赴月球背面的征程。1月3日, 经过26天的飞行,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着陆月球背面预选区域。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在 嫦娥四号35天的任务中,“鹊桥”中继星连续提供对地、对月中继通信服务,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突破 多项关键技术。 嫦娥四号探测器落月以来,完成了中继星链路连接、有效载荷开机、两器分离、巡视器月午休 眠及唤醒、两器互拍等任务。“鹊桥”中继星在距离月球6万公里的轨道上实现了对地、对月的中继 通信服务,国内外多个深空测控站连续跟踪中继卫星,中继星成为名副其实的“鹊桥”。 2019年1月11日16点47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两器互拍,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四号工程任务圆满成功后,嫦娥四号任务将转入科学探测阶段,着陆器和巡视器将继续开展 就位探测和月面巡视探测。 (摘自环球网百家号,2019年1月11日) 材料二科学家介绍,嫦娥四号登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直径约2 500公里,深13公里,是太阳系 已知的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国家航天局11日公布了一批嫦娥四号经过“鹊桥”中继星传 回的影像。其中一张360度全景图,是在玉兔二号驶上月面后,由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环拍4圈 共80张照片拼合而成的。从这张全景照片上可以看到嫦娥四号着陆在许多小环形坑中间,相当惊险。附近就有一个直径约20米、深度约4米的环形坑。崎岖不平的地形为玉兔二号的路线规划造成很 大困难。 由于潮汐锁定,月球绕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相同,因而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正面,直到人类拥有 太空探测器之前,月球背面一直是神秘世界。越来越多的环月探测器显示,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很大不同:正面相对平坦,而背面崎岖不平、遍布坑坑洼洼的撞击坑。月球背面具有独特性质,嫦娥四号登陆 的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许能获得突破性发现。月球背面更为古老,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 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非连续性文本练习题(整理)

非连续性文本练习 1.2008年北京奥组委决定圣火传递途径龙岩(龙岩是一个地区的名称)。为了迎接这举世瞩目的盛况,更为了体现和平、友谊和全民参与的主旨,某班级组织同学对100位师生进行“奥运知多少”社会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人数内容 奥运圣火途径龙岩奥运理念奥运吉祥物了解程度 完全知道50 55 60 知道一些,但不完全32 35 35 完全不了解18 10 5 ①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 ②请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一条建议。 2.学校组织“名著阅读”活动,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西游记》《水浒》《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过原著的 24人 29人 56人 48人 看过影视的 98人 83人 21人 16人 从表格内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 其一,其二,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 (3)请从以上几部名著中任选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作简略介绍。 人物(名字): 主要性格特征: 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不少于50字): 3.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从2007年开始,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某班级同学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准备在发言中用这两则材料引导全班同学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迫切性。请你帮助他们从下面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信息,让他们的发言具有针对性。 材料一 内容 范围视力不良率 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 全国58.07% 76.02% 82.68% 北京市62.12% 77.88% 86.42% 材料二 根据有关部门2005年的调查,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却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18分) 蒋勋眼中的宋词 ①我花了一个多月品读完《蒋勋说<宋词>》这一本书。 ②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的语言细腻可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蒋勋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切,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谈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产生宋词,如何产生宋词,以及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③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唐诗就如骚动的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的作品,你会发现宋词的平实、自然和发现现实的美,发现宋词对人生的美的沉思。 ④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是曲曲折折。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⑤人生问题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⑥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下片:“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时代使苏轼成为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成功者。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其实不然。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的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但是,苏轼以此谆谆劝慰朋友:“人生就像逆水行舟,我同你一样逆流而上。”这些言辞,虽然不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然而也还是积极进取,难能可贵。人生短暂,万事匆促,荣辱得失本来就是相对的,过于执着,就会走向对自己的束缚。 ⑧读了这首词,我认为应该像苏轼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受到什么委屈,都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而应该调整心态,怀抱一种飘然自适的性情,在“逆旅”中做一个坚定的、自觉的“行人”。任何时候,人不能缩在乌龟壳里过局天促地的生活,而应该走向广阔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在世间寻找人生的情趣,焕发出浪漫的青春。这是人性的觉醒,欲望的复苏。这种理念,将有力地推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成为促使人自身最佳发展的原动力。 ⑨有空你不妨读一读,对人生进行一场美的沉思。 (选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一: 喜欢唐诗,是喜欢唐诗里的大唐风骨,喜欢唐诗里的雍容气度、厚朴浑然。喜欢宋词则是喜欢宋词的精致雅丽,它或婉约、或豪放但无不精心雕琢,那种词句间氤氲的韵味总使人读罢难忘,那一种感觉总会在某一个时刻,在人生的伤怀时,在生活的寂寥处,在情致盎然里,在喜上眉梢头时分,总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得到遇合。我们会突然在这些时刻,脑海里浮现出这些清丽、豪放、温婉、伤怀……的词句。这个时候我们仿佛觉得宋词是融入到了骨髓里。(选自《宋词里的韵味》,有删改)链接二: 我们欣赏宋词,首先要欣赏它的意境美,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宋词那种深邃的、优美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其次是欣赏它的语言美,因为宋词是最精粹的、最精练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再次

(完整)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阅读一统计表阅读理解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请根据“新城市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 1 答: 2、根据你的生活体验,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从两个方面尝试)? 答: 阅读二体质统计图表阅读理解 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觉得这是原因造成的?答:① ②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答: 阅读三止咳灵药物说明书阅读理解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 1、这种药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 答: 2、请告诉家里8岁的小弟弟怎样吃这种药,还要提醒他注意什么?

答: 阅读四火车票面信息阅读 1、请根据这张车票填空: 乘车时间出发 地目的地 车次 2、仔细观察这张火车票,请 根据票面上的信息,做一 个你从进站开始,直至找 到座位的预案(包括时 间): 答: 阅读五地铁路线图信息阅读 1、图中有几条地铁 线路? 答: 2、请简述从沙河高 教园到回龙观东大 街的乘车经过。 答: 阅读六关于“方言和普通话”主题的网络跟帖阅读理解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

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请认真阅读以上引自互联网的摘录,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则材料中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 2、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答: 3、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