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测试

内燃机 测试

评测练习

1.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2.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化的情况是()

A.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B.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温度降低内能增大

4.如右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水蒸气对木塞

做功,水蒸气的能转化成。能量转化情

况与内燃机冲程相同。

5.内燃机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冲程.

6.在四冲程的内燃机中,只有冲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他三个冲程是靠飞轮的来完成的。【拓展能力提升】

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

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精燃

烧产生的燃气对外______,燃气的______能转化为盒盖的______能,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内燃机 能力测试

内燃机能力测试 基础能力测试 1.内燃机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机器.内燃机有________机和________机两种. 2.四冲程内燃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________次,曲轴转动________周,燃气做功________次. 3.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进气缸的是________,在压缩冲程中的末尾,靠________点火而工作.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进气缸的是________,在压缩冲程的末尾,靠________而工作. 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下列区别中,错误的是 [ ] A.构造上,柴油机气缸顶部有一个喷油嘴,没有火花塞 B.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C.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比汽油机少一个冲程 D.柴油比汽油便宜,但机器比较笨重 5.有关热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些热机可以把燃料释放的内能全部用来做有用功 B.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内能跟燃料完全燃料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C.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在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一台内燃机飞轮的转速是3000转/分,每分钟一个气缸里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的次数是 [ ] A.750次 B.1500次 C.3000次 D.6000次 应用创新 7.图3-3是热机工作过程示意图,将相应的过程填在图中. 8.在热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9.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是 [ ] A.只有吸气和压缩两个冲程 B.只有压缩和排气两个冲程 C.只有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 D.有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冲程 10.图3-4是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某一冲程的示意图,根据图示情况可以判断该冲程是 [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1.当手扶拖拉机的柴油机出现故障而使转速急骤增加,正常操作已经不能使它停转(这种故障叫“飞车”)时,下列应急措施中可行的是 [ ] A.捂住进气口 B.立即找一个隔热的东西捂住排气口 C.让它空转,等油全部耗完自动停止 D.关闭油门 12.汽车、摩托车、小型农业机械中广泛采用汽油机是因为 [ ] A.汽油机比柴油机效率高 B.汽油机比柴油机污染少 C.汽油机比柴油机轻巧 D.汽油比柴油燃烧值大 13.有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气缸直径为65毫米,活塞冲程是55毫米,飞轮转速是1500转/分.发动机的功率是2.2千瓦.求做功冲程中气体的平均压强.若每分钟燃烧汽油1.5克,这台汽油机的效率是多少?(汽油的燃烧值是4.6×107焦/千克) 参考答案 1.内,机械,汽油,柴油. 2.两,两,一. 3.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火花塞,空气,压燃喷油嘴喷出的雾状物.4.C 5.B

动力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理论教学大纲 《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 Thermal energies & Power mechanisms Measurement and Experiment Technology 学时/学分:40/2.5(其中含实验4学时) 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A 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汽车工程学院、车用动力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它系统完整地阐述了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领域主要参数的测量方法、测试系统和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测量仪器的基础知识、误差分析理论和传感器原理等;第二部分分别叙述了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领域的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转速和功率、流速和流量、液位、气体成分分析、振动和噪声等的测量方法、测试系统、所用仪表原理、测试结果分析,以及一些现代测试技术和相应的测试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掌握测量设计的基本知识,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掌握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领域的主要参数的测量技术。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 概述 本部分讲述内容包括: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发展概况、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分类、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仪器在瞬变参数测量中的动态特性、测量仪器的动态标定和工程中的测量系统简述。 2. 误差理论及应用 本部分讲述内容包括:误差的来源与分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概念及处理手段、可疑测量数据的剔除、随机误差的计算、传递误差。 3. 试验设计与数据整理 本部分讲述内容包括: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有效数字及其计算方法、试验数据的图示法、回归分析与经验公式、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简述。 4. 传感器的基本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本部分讲述内容包括: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霍耳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5. 温度测量

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实验

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通过实验,找出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工作时的动力性与经济性的变化规律。 2、了解(或熟悉)测功机的特性和工作原理,掌握测功机的操作方法。 3、了解(或熟悉)制取发动机的负荷特性的方法、步骤与基本操作技术。 4、了解柴油机(或汽油机)当转速不变时,燃油消耗率b e,每小时油耗量B,排气温度t r,随负荷P e(或p me)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测功机(水力或电力)一台,柴油机或汽油机(单缸或多缸)一台,转速表(机械式或数字式)一只,温度计(排气温度、水温、油温)若干只,机油压力表,天平(或自动油耗测量仪),秒表,计算器一只,工具一套。 三、实验条件、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条件 1、调整柴油机(或汽油机)各参数(供油提前角或点火提前角、喷油压力、供油量、配气相位、气门间隙等)到规定值,紧固各连接螺栓,使发动机处于最佳技术状态。 2、起动发动机后,使发动机运转到正常工作状况。 (二)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起动柴油机(或汽油机),看油压正常否,有无漏气、漏水、漏油现象,发动机响 声正常否,如有不正常情况应排除后,方能计速。选取制取负荷特性的转速值。并逐步加载,使发动机在选定转速下达到初步稳定的热平衡状态。 2、观察发动机的转速(±1%),水温、机油温度和压力以及排温,是否达到规定值,只有达到规定值时,才能进行实验。 3、把柴油机(或汽油机)的转速保持在选定转速,逐渐增加负荷,第一次增加负荷后,调节油门,待发动机稳定运转在选定转速下时,测量一次油耗G所用时间Δt,并计算出P e、b e、B 的值,记录于表中。再增加负荷,重复上述步骤。 4、也可以从大负荷测试到低负荷。测量点最少不小于六点,取八个实验点较好。 5、 测试完成后,按规定将柴油机(或汽油机)熄火,整理现场。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复习重点

第一至三章一、名词解释 测量: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取得数量 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它用特定的工具和方法,通 过试验将被测量与单位同类量相比较,在比较中确 定出两者比值。 稳态参数:数值不随时间而改变或变化很小 的被测量。 瞬变参数:随时间不断改变数值的被测量(非 稳态或称动态参数),如非稳定工况或过渡工况时 内燃机的转速、功率等。 模拟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首先将被测物理量 转换成模拟信号,以仪表指针的位置或记录仪描绘 的图形显示测量的结果(不表现为“可数”的形式) 。 数字测量:测量可直接用数字形式表示。通 过模/数(A/D)转换将模拟形式的信号转换成数 字形式。 范型仪器:是准备用以复制和保持测量单位, 或是用来对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标定和刻度工作的仪 器。准确度很高,保存和使用要求较高。 实用仪器:是供实际测量使用的仪器,它又 可分为试验室用仪器和工程用仪器。 恒定度:仪器多次重复测量时,其指示值稳定 的程序,称为恒定度。通常以读数的变差来表示 . 灵敏度:它以仪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 引起这些位移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间的比例S来表 示。 灵敏度阻滞:灵敏度阻滞又称为感量,感量是 足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作极微小移动的被测量 的变化值。一般仪器的灵敏度阻滞应不大于仪器允 许误差的一半。 指示滞后时间:从被测参数发生变化到仪器 指示出该变化值所需的时间,又称时滞。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误差。 因子:在试验中欲考察的因素称为因子。因 子又可分为没有交互作用和有交互作用的因子,前 者是指在试验中相互没有影响的因子,而后者则在 试验中互相有制抑作用。 水平:每个因子在考察范围内分成若干个等 级,将等级称为水平 二、填空题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 合测量。 测试中,被测量按照其是否随时间变化可以 分类稳态参数和瞬变参数。 有时被测参数的量或它的变化,不表现为“可 数”的形式,这时就不能用普通的测量方法,相应 的就出现了模拟测量和数字测量。 按工作原理,任何测量仪器都包括感受件, 中间件和效用件三个部分。 测量仪器按用途可分:范型仪器和实用仪器 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决定了所得测量结果的 可靠程度,其中主要有:准确度、恒定度、灵敏度、 灵敏度阻滞、指示滞后时间等 在选用时,仪器的读数的变差不应超过仪器 的允许误差。 一般常采用试验方法来标定测量仪器的动态 特性。 仪器标定的内容及方法 前面已从理论上讲述了测量仪器的动态特性,但实 际上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各种因素影响,难以用理 论分析方法正确地确定其动态特性。一般常采用试 验方法来标定测量仪器的动态特性。 其主要内容,一般为仪器的时间常数、无阻尼时仪 器的固有频率、阻尼比等。判断该测量仪器是一阶 还是二阶仪器。 其主要方法,一般有频率响应法、阶跃响应法、随 机信号法。 对一阶仪器,主要确定的动态特性参数为时 间常数τ。 二阶测量系统,标定目的主要是确定动态特 性参数:仪器的无阻尼固有频率ω0 和阻尼比ζ。 按照产生误差因素的出现规律以及它们对于 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序来区分,可将测量误差分为三 类。系统误差:随机(偶然)误差:过失误差 : 具体的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按其产生的原 因可分为; 仪器误差安装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操作误 差动态误差 但往往也常采用如下方法来消除系统误差1. 交换抵消法2.替代消除法3.预检法 正交表分为标准表和混合型正交表 三、简答题 模拟测量:直观性强、简便、价格低;主要缺点 是测量精度低指示器读数误差大。但模拟信号含有 “仿真”的意思,分辨能力无限。 数字测量: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后处理方 便,但对硬件要求高,分辨力有限。 仪器的选用:应在满足被测量要求的条件 下,尽量选择量程较小的仪器,一般应使测量值在 满刻度的2/3以上为宜,并根据对被测量绝对误差 的要求选择测量仪器的精度等级。 零阶仪器的特点:不管x随时间如何变化, 仪器输出不受干扰也没有时间滞后,因此零阶仪器 (或传感器)可以认为有完全理想的特性。 时间常数τ是由热电偶的几何参数和热特性 确定,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滞后时间,τ越小表示 热惯性小,达到稳态值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就 越长。为进行可靠的动态测量,应使测量系统的时 间常数尽可能小。 为了提高响应速度而又不产生波动,二阶仪 器常采用=0.6~0.8为最佳。这时幅频特性的平 直段最宽。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提高系统的固有频 率,响应速度会变得更快。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结晶物质沿它的 某个结晶轴受到力的作用时,其内部有极化现 象出现,在其表面形成电荷集结,其大小和作 用力的大小成正比,这种效应称为正压电效 应。相反,在晶体的某些表面之间施加电场, 在晶体内部也产生极化现象,同时晶体产生变 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压电晶体: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称为 压电晶体 ◆中间温度定律:用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闭合电路,如果两端温度不同,则会产生热电 动势。其大小取决于两种金属的性质和两端的 温度,与金属导线尺寸、导线途中的温度及测 量热电动势在电路中所取位置无关。 ◆均质材料定律 :如用同一种金属组成 闭合电路则不管截面是否变化,也不管在电路 内存在什么样的温度梯度,电路中都不会产生 热电动势。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插入第三种 金属,只要插入金属的两端温度相同,不会使 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发生变化。 ◆标准电极定律:在热电偶插入第三种金 属,插入金属的两端温度不同,发生附加热电 动势后的总热电动势,等于各接点之间所产生 热电动势的代数和。 ◆光电效应:当具有一定能量E的光子 投射到某些物质的表面时,具有辐射能量的微 粒将透过受光的表面层,赋予这些物质的电子 以附加能量,或者改变物质的电阻大小,或者 使其产生电动势,导致与其相连接的闭合回路 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光— ◆外光电效应: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电子逸 出物质表面的称为外光电效应,属于外光电效 应的转换元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内光电效应: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电 阻率改变的称为内光电效应。属于内光电效应 的光电转换元件有光敏电阻以及由光敏电阻 制成的光导管等。 ◆阻挡层光效应: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 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称为阻挡层光电效应, 属于阻挡层光电效应的转换元件有光电池和 光敏晶体管等。 ◆用单位辐射通量不同波长的光分别照 射光电管,在光电管上产生大小不同的光电 流。这里,光电流I与光波波长λ的关系曲线 称为光谱特性曲线,又称频谱特性。 ◆霍尔效应: 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 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 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 尔效应。 ◆霍尔元件: 基于霍尔效应工作的半导 体器件称为霍尔元件,霍尔元件多采用N型 半导体材料。 ◆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转换 成电信号的装置。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 属导体的应变效应 二、填空题 ◆结构型:依靠传感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实 现信号转变. ◆能量转换型:直接由被测对象输入能量 使其工作. ◆能量控制型:从外部供给能量并由被测 量控制外部供给能量的变化. ◆常用传感器根据其作用原理的不同,可以分 为两大类。能量型” “参数型” ◆传感器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两种。静 态特性.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有:线 性度、灵敏度、分辨力等。 ◆动态特性.测定动态特性最常用的标准 输入信号有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两种。 ◆由于半导体应变片的温度稳定性差,使用时必 须采取温度补偿措施,以消除由温度引起的零漂 或虚假信号。在实际工作中,温度补偿的方法有 桥路补偿和应变片自补偿两类。 ◆常用可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典型结构有:可变导 磁面积型、差动型、单螺管线圈型、双螺管线圈 差动型。 ◆按照电容式传感器的转换原理的不 同,可以分为 ◆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变介电常 数型电容传感器: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按工作原理不同,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可分为恒定磁通式和变磁通式,即动圈式传感 器和磁阻式传感器。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只适用于动态测 量。 ◆磁阻式传感器:又称为变磁通式传感 器或变气隙式传感器,常用来测量旋转物体的

《内燃机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内燃机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内燃机测试技术课程是汽车新能源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共32学时,学分2;考查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内燃机测试技术的应用角度出发介绍内燃机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正确选用测试装置,建立测试系统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静、动态信号的测试及分析处理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内燃机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1.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2.掌握有关内燃机测试技术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系统分析、传感器技术、信号变换与传输及计算机测试基础;熟悉有关典型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3.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融会贯通、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燃机测试技术》课程主要以讲授为主,以实验为辅。课堂教学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

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燃机测试技术课程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丰富,覆盖的知识面广。它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工程学科。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实验课的

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等方面受到系统的培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素质,同时又为后续课程和实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实验台的原理和结构,正确使用实验台。 2.能按实验要求独立的完成实验操作。 3.正确的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 4.具有一定的内燃机相关内容测试和设计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4学时,设2个实验,如表2所示。 三、课程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作业、微课,MOOC课等相应的资源,配合多媒体课件等共同完成课堂授课内容。采用E-mail、QQ、微信等交流工具,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课堂讲授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电路理论中遇到典型体型的解法,提高其应用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也会适当地安排一些讨论环节和报告交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程有关说明 本课程要求学生已经完成了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或相关课程如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计算机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具备相关知识。并通本课程学习,为毕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例题

什么是测量? 测量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 稳态参数:数值不随时间而改变或变化很小的被测量。 瞬变参数:随时间不断改变数值的被测量(非稳态或称动态参数),如非稳定工况或过渡工况时内燃机的转速、功率等。 模拟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首先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模拟信号,以仪表指针的位置或记录仪描绘的图形显示测量的结果(不表现为“可数”的形式) 。过程是连续的,能给出被测量的瞬时值。 数字测量:测量可直接用数字形式表示。通过模/数(A/D)转换将模拟形式的信号转换成数字形式。过程是断续的,给出 被测量在一段时间的平均值。 1.1测量方法有哪几类?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1 测量方法有:①直接测量(直读法、差值法、替代法、零值法)②间接测量③组合测量 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区别:直接测量的被测量的数值可以直接从测量仪器上读得,而间接测量的被测量的数值不能从测量仪器上 读得,而需要通过直接测得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经过运算得到被测量。 1.2简述测量仪器的组成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P3 ①感受件: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但不一定直接接触),感知被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外界发出相应的信号; ②中间件: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处理后传给效用件,“传递”、“放大”、“变换”、“运算”; ③效用件:将被测信号显示出来。 测量仪器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1、范型仪器:是准备用以复制和保持测量单位,或是用来对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标定和刻度工作的仪器。准确度很高,保存和使 用要求较高。2、实用仪器:是供实际测量使用的仪器,它又可分为试验室用仪器和工程用仪器。 1.3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含义是什么?P5 ①精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一致的程度; ②恒定度:为仪器多次重复测量时,指示值的稳定程度; ③灵敏度:以仪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这些位移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间的比例表示; ④灵敏度阻滞:又称感量,是足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做微小移动的被测量的变化值; ⑤指示滞后时间:为从被测参数发生改变到仪器指示出该变化值所需时间,或称时滞。 2.1试述测量仪器的静、动态特性的含意和主要研究内容,它在瞬变参数测量的重要意义。 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分析就是研究动态测量时所残生的动态误差,它主要用以描述在动态测量过程中输出量与输入 量之间的关系,或是反映系统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响应特性。 一阶测量系统一阶测量系统 二阶测量系统二阶测量系统 一阶测量系统 二阶测量系统

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自测题

《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自测题(一) 一.填空题 1.从作用上看,任何测量仪器都包含感受件、中间件和效用件这三个元件,其中中间件可完成、、、等任务。 2.选择仪表时,既要考虑其,又要注意其。 3.测量仪表按用途可分为、实验室用仪表和,其中实验室用仪表的精度等级一般为。 4.我们常采用、、这三种方法来消除系统误差。 5.从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中,可归纳出偶然误差具有对称性、、、和四个特性。 6.间接测量误差不仅与直接测量量的误差有关,而且还与有关。7.运用有效数字的计算法则计算:19.45+0.0074+1.623=,1.42×54.74×0.15782=,41121/2=。8.试验数据的表示方式有、、三种。 9.考铜、铜与铂相配的热电势(热端100℃,冷端0℃)为-4.0mV、+0.76mV,则铜、考铜相配后的热电势为。 10.现代测功机均为平衡式测功机,它是根据的原理来测量转矩的。11.测取液柱式压力计的读数时,对酒精应从算起。 12.气缸动态压力的测量中,常用以下三种方法确定上止点:、、。 13.适用于内燃机上测量流量的非标准节流元件是和;标准元件是m=0.55时的。 14.某频率为80Hz的纯音听起来和1000Hz、90dB的声音一样响,则其响度级为。 15.按噪声性质的不同,内燃机的噪声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6.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分析仪有三种:主要作为测定CO排放的标准仪器;作为测定HC排放的标准仪器;作为测定NOX排放的标准仪器。我国测定摩托车怠速排放物的取样系统是系统。 17.发动机试验台最基本的设备是。稳定工况下测定汽油消耗采用法、测定机油消耗采用法。 18.采用机械式重量法测量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燃油消耗率时,误差主要来自于、这两方面。 二.判断题 1.热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2.直流电力测功机是既能吸收发动机的功率,又能倒拖发动机的测功机。()3.一般情况下,压力表所测读数是绝对压力。()4.当研究振动对零部件的负荷与力的关系以及振动力的传递时,应测量加速度。()5.1/1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都属于恒百分比带宽滤波器。()6.若两台机器单独运转时在接收点处的噪声级彼此相等,则它们同时运转时在接收点处的合成声压级增加3dB。()7.对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时,计算得大气修正系数为K=0.99,因此该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和燃油消耗率是用该系数进行修正的。()8.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对b e的测量属于直接测量。() 9.石英单晶和压电陶瓷都是压电材料的一种,所以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压电效应。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内燃机实验实验指导书

内燃机实验 实 验 指 导 书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系发动机实验室 目录 实验一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

实验二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 实验三发动机气道稳流性能实验 实验四柴油机燃油喷射过程实验 附录一发动机台架试验安全操作规范 实验一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发动机试验台架的组成,掌握发动机扭矩、功率、转速及油耗等基本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熟悉电涡流测功器、油耗转速测量仪、发动

机数控试验台等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FST2E 发动机数控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用户程序的编制方法。 2、采用油耗线法测定发动机机械效率ηm ,并由此计算出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功率。目的在于了解发动机的机械磨擦损失随曲轴转速与负荷的变化规律,以便评定发动机的结构完善程度与调整装配质量;还可以借以推算发动机的指示功率,也可用于评定发动机工作均匀性。 二、试验仪器及设备: 2105B 型柴油机 南昌凯马柴油机有限公司 CW100-3000/10000电涡流测功机 迈凯(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FCM-D 油耗转速测量仪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FST2E 发动机数控试验台 迈凯(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三、实验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油耗线法测定2105B 型直喷非增压柴油机的机械效率ηm 。实验基本原理为: 发动机在某一具体工况下指示热效率为: 发动机同一转速下空转时指示热效率为: 假设发动机该工况下和空转时的指示热效率相同(即ηA =η0),则有: 故,该转速的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则,该转速下的有效功率为Pe 时机械效率ηm 为: e m e m P P P η= + 136003600() i e m A A u A u P P P B H B H η??+= = u m H B P 003600?= ηm m e A P P P B B +=000 m e A B P P B B =? -

周四内燃机课堂测试15道题

周四内燃机课堂测试15道题,老师选其中5道,我已经搜集了10道的答案,还有5道没找到,希望大家一起找一找,共同分享。 1.内燃机CO、HC、NO X排放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作用是什么?它们的危害性各自有何特殊性。 (1)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羰基血红蛋白,相对减少了氧血红蛋白,损害血红蛋白对人体组织的供氧能力,危害极大。(2)HC:烷烃对人体健康无直接影响。烯烃经代谢后变成对基因有毒的环氧衍生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因素之一。芳香烃对血液,肝脏和神经系统有害。多环芳香烃及其衍生物有致癌作用。醛类对眼黏膜,呼吸道和血液有害。(3)NOx:NO本身毒性不大,但在大气中氧化成NO2后,被人体吸入后与水结合成硝酸,引起咳嗽哮喘肺气肿和心肌损伤。NOx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因素之一。 2.点燃式与压燃式内燃机之间在CO、HC和NOx生成机理方面有何异同? (1)CO:点燃机主要是怠速加浓、加速加浓、加速加浓及全负荷时功率混合气偏浓时生成较多CO。压燃机是由于混合气混合不均,燃烧室中局部缺氧或Φa过大,燃烧室温度过低而产生较多CO。(2)HC:点燃机生成HC与壁面淬熄,狭隙效应,润滑油膜的吸附和解吸,燃烧室中沉积物有关。柴油机生成HC主要是喷柱的外围形成过稀的混合气,使燃料始终不能完全燃烧,另外,压力室容积对排放影响较大。(3)NOx:都是高温富氧下的产物,点燃机是在Φa从0.9增加时,氧分压增大效应大于温度下降效果而使NOx排放增大,在Φa=1.1时出现峰值,压燃机是随负荷增大时,平均空燃比α减小而温度升高时,NOx排放增加。点燃机中推迟点火与压燃机中推迟喷油均可降低NOx排放。 3.针对NOx排放优化点火和喷油点火和喷油定时,要对燃烧系统进行怎样的调整和改进? 答:点火与喷油正时后,对燃烧系统的调整应是优化燃烧过程,加速燃烧,使燃烧更完全。对汽油机,可采用更紧凑的半球形,帐篷形燃烧室,用较大的行程缸径比S/D和多气门结构与火花塞中置。对柴油机,直喷式燃烧室可增大燃烧室的有效容积比,用长行程、低转速柴油机,另外,可适当提高压缩比和加强缸内气流湍运动。 4.柴油机碳烟排放与颗粒物排放之间有什么关系? 柴油机的微粒(Particulate Matter,缩写PM)。柴油机PM的组成取决于运转工况,尤其是排气温度。当排气温度超过约500摄氏度时,PM基本上是碳质微球的聚集体,一般称为碳烟(Dry Soot,缩写DS)。当排气温度较低时,碳烟会吸附和凝聚多种有机物,称为有机可溶成分(Soluable Organic Fraction,缩写SOF)。柴油机排气中DS主要由柴油中含有的碳产生,其生成的条件是高温和缺氧。由于柴油机混合气成分不均匀,尽管总体是富氧燃烧,但局部缺氧还是会导致DS的生成。烃分子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发生部分氧化和热裂解,生成各种不饱和烃类,如乙烯、乙炔及其他较高阶的同系物和多环芳烃。它们不断脱氢,聚合成以碳为主的直径 2nm 左右的碳烟晶核。气相的烃和其他物质在这个晶核表面的凝聚,以及晶核相互碰撞发生聚集,使碳烟粒子增大,成为直径20~30的碳烟基元。最后,碳烟基元经聚集作用堆积成粒度1微米以下的链状或团絮状的聚集物。 5.如何缓解柴油机颗粒物与NOx排放之间的矛盾关系? 答:(1)增压的同时采取推迟喷油措施,增压可降低PM,推迟喷油又防止NOx排放增加。(2)优化喷油规律,初期用低喷油速率以抑制NOx的生成,喷油中期急速喷油,加速扩散燃烧,防止DS大量生成。(3)用低排放喷油器,合理安装喷油器,使每束油雾获得相同的与空气混合的条件,使燃料混合均匀,则PM和NOx均减少。(4)提高喷油压力,改善喷雾质量,也可使燃料与空气混合较好。(5)气流组织与多气门技术,使燃料与空气混合更均匀。(6)适当提高压缩比与推迟喷油相配合。 6.合理应用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前提是什么?请分析催化转化器对汽油机怠速排放的效果? 答:(1)前提:空燃比在理论空燃比附近变化。(2)汽油机怠速时,混合气偏浓,CO和HC排放较高,而此时三效催化剂对CO和HC的转化效率较低,而对NOx转化一直较高,所以此时效果很差。 7.柴油机排气颗粒物捕集器的技术关键是什么?试评价其发展和应用前景。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⒈什么是测量? 答:测量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 ⒉测量方法有哪几类?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测量方法有①直接测量(直读法、差值法、替代法、零值法)②间接测量③组合测量 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区别:直接测量的被测量的数值可以直接从测量仪器上读得,而间接测量的被测量的数值不能从测量仪器上读得,而需要通过直接测得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经过运算得到被测量。 ⒊任何测量仪器都包括哪三个部分?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答:①感受件或传感器,作用: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但不一定直接接触),感知被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外界发出相应的信号。 ②中间件或传递件,作用:“传递”、“放大”、“变换”、“运算”。 ③效用件或显示元件,作用:把被测量信号显示出来。 ⒋测量仪器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答:按用途可分为范型仪器和实用仪器两类。 ⒌测量仪器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标?各项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答:①精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一致的程度,它是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反应。

②恒定度,仪器多次重复测量时,其指示值的稳定程度。 ③灵敏度,以仪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这些位移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间的比例S来表示 ④灵敏度阻滞,灵敏度阻滞又称为感量,此量是足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作极微小移动的被测量的变化值。 ⑤指示滞后时间,从被测参数发生变化到仪器指示出该变化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指示滞后时间或称时滞。 ⒍测量误差有哪几类?各类误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系统误差,特点:按一定规律变化,有确定的因素,可以加以控制和有可能消除。 ②随机误差,特点:单峰性、对称性、有限性、抵偿性,无法在测量过程中加以控制和排除。 ③过失误差,特点:所测结果明显与事实不符,可以避免。 ⒎什么叫随机误差?随机误差一般都服从什么分布规律? 答: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同一待测量的大量重复测量的平均结果之差。 随机误差一般都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⒏试述测量中可疑数据判别方法以及如何合理选用? 答:①判别方法有莱依特准则、格拉布斯准则、t检验准则、狄克逊准则、肖维涅准则。 ②选用原则:1)从理论上讲,当测量次数n趋近∞(或n足够大)时,采用莱依特准则更为合适;若次数较少时,则采用格拉

发动机温度测试技术

现代温度测量技术在内燃机的应用 电子化程度的提高,汽车上使用的温度传感器越来越多。例如,要控制发动机的热状态、计算进气量及排气净化处理,都需要有能够连续精确地测量进气温度、排气温度、空调温度的传感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电脑,能够及时对这些从传感器输入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使发动机能在最佳的工况下工作。 1、气道温度检测设计 1.1气道温度检测硬件设计 气道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部件。该系统选择了热电偶和变送器以达到结构和测温量程的要求。汽车尾气余热发电气道温度检测系统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T1到T11为美国o m e g a 热电偶测温线,分度号T型,绝缘层耐温4 8 0℃。变送器是T型智能温度变送器,输入、输出、电源三相隔离。 图1 1.2气道温度检测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主程序、A/D转换及软件滤波3个程序。其中主程序负责系统初始化、I/O口及变量初始化、C A N初始化,以及监听数据收发。热电转换控制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控制思想,温度检测系统是汽车尾气余热发电控制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属从机。除了建立硬件电路基础外,还需要定义系统的软件通信协议。协议规定如下:主、从双方波特率均设置为1 52 0 0b/s ,主从双方初始状态均设置为C A N接收中断方式。从机不主动发送命令或数据,一切都由主机控制。系统温度检测模块主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2、各气道温度传感器原理 2.1进气温度传感器原理 图3是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进气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为修正喷油量提供参考依据。在L 型电子燃油喷射装置中,进气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空气流量传感器内;在D型电子燃油喷射装置中,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外壳上或稳压罐内。 进气温度传感器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作为检测元件,为准确地测量进气温度,采用塑料制造外壳加以保护,以防安装部位的温度影响传感器的工作精度。 图3 进气温度传感器与汽油喷射系统ECU的关系框图如图4所示。ECU根据进气温度传感

内燃机燃烧的光学测试方法

内燃机燃烧的光学测试方法 【论文摘要】介绍了用于内燃机燃烧研究的几种光学测试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这些方法包括双色法、全息法、吸收光谱法、激光诱导荧光法、喇曼散射光谱法和相干反斯托克斯光谱法。内燃机燃烧过程是其工作循环的核心,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指标。由于内燃机燃烧过程十分复杂,测试相当困难,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内燃机研究者及生产部门的重视。 内燃机的燃烧过程是实际发动机工作循环最重要、最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化学反应动力学、流体力学以及传热传质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因而内燃机节能和降低排放的关键在于对燃烧过程系统深入的了解。只有细致研究内燃机发生和发展的特征规律,弄清各因素的影响,在比较透彻地了解燃烧的整体过程和局部细节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内燃机各部分的参数设计,更有效地提高内燃机效率,降低排放。 因此,运用先进的实验手段和方法来开展内燃机缸内燃烧过程的研究,获得缸内燃烧火焰的有关信息(例如温度场、浓度场、速度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内燃机缸内燃烧的光学测试方法是目前最有效的研究手段之一,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采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燃烧过程的理解,为燃烧系统的评价和改进提供依据,对于指导内燃机燃烧系统的设计,提高内燃机工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内燃机燃烧研究的几种光学测试方法 内燃机燃烧光学测试方法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对燃烧场无干扰,并可直观地获得燃烧过程的图像。近年来,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更精确地研究燃烧过程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受到了各国科研机构和发动机厂商的高度重视。近十几年来,以光学原理为基础的各种内燃机燃烧测试技术发展很快,其实际应用也日益广泛,一些先进的燃烧测试技术已逐步进入实用阶段。在内燃机燃烧的各种光学测试方法中,主要有双色法(Two-Color Method)、全息法(Holograph Method)、吸收光谱法(Absorption Spectroscopy Method)、激光诱导荧光法(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简称LIF法)、喇曼散射光谱法(Raman Scattering Spectroscopy)和相干反斯托克斯光谱法(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简称CARS法)等。这些光学测试方法的应用,使内燃机缸内燃烧的研究向微观化、定量化和可视化方向发展。 1.1双色法 双色法是一种传统的测高温的方法。热辐射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要不同程度地产生辐射。由普朗克(Planck)黑体辐射定律可知,当黑体的温度一定时,其光谱辐射出射度符合普朗克公式。双色法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测量两个波长的发光强度拟合黑体辐射曲线,从而可以推断物体的温度。 在柴油机燃烧火焰中碳粒子存在于燃烧过程始终,碳粒子的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是连续的光谱,从滞燃期开始,燃料发生裂变反应,便生成C、H原子,而燃料燃烧产物中仍存在少量的碳粒子。碳粒子能在极短时间内(约 1 μs)就与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其辐射光谱能够代表燃烧火焰瞬时温度,碳粒子的单色波长的辐射强度可作为火焰温度测量依据。在实际测量时,通过选用波长分别为λ1和λ2的碳粒子在可见光范围内的两个单色波长辐射强度,避开其他成分辐射波长的干扰,实现测量火焰的瞬时温度。 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较,双色法有以下不足之处: . 温度测量值仅是统计平均值,而且得不到温度的空间分布; . 试验装置比较复杂,试验结果还必须进行标定; . 双色法是利用物质的发射谱测量的,当波长落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时,由于与火焰高

新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练习测试题

内燃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热机的共同特点是:燃料燃烧时释放出_________能,这些能传给工作物质,工作物质获得这些能后___________,把一 部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同时_______能减少,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 2.汽油机和柴油机统称为_______机,因为它们都是让燃料在_________燃烧而工作的. 内燃机有两种,它们是______机和_______机. 3.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____个冲程组成的,它们是________冲程、_______冲程、________冲程、_________冲 ____ 4 5个冲6 7 式,柴油机是________ 4.图3-2所示的是柴油机的(???).???????????????????? A.做功冲程???B.压缩冲程???C.吸气冲程???D.排气冲程??? 5.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完成的是(?). A.吸气和压缩冲程??????B.压缩和排气两个冲 C.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D.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冲程图3—2 6.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气缸中的(?). A.压强增大,温度降低??B.压强减小,温度升高

C.压强增大,温度升高??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 7.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汽油机气缸顶部有一个火花塞,柴油机气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 B.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柴油的混合物 C.吸气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计算题 用一酒精灯加热200c的水到沸腾,完全燃烧了500克酒精,加热效率为40%,求水的质量? (q=3×107J/kg)

内燃机在线测试答案-内燃机的运转管理和应急处理

测试总体情况 满分分数100.0 分您的得分尚未批阅分 参加人数210 人您的排名 教师批语 一单项选择题 试题1 满分值:2.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对于机械缺陷造成的敲缸,如没有备件或无法修理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降速航行 B.封缸运行 C.加强润滑 D.加强冷却 [参考答案] A.降速航行 [我的答案] A.降速航行 试题2 满分值:2.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柴油机运转中在气缸上部发生机械敲缸,不可能的原因是: A.喷油器压缩弹簧断裂 B.曲柄销轴承偏磨 C.活塞环碰到气缸套上部磨台 D.活塞连杆中心线与曲轴中心线不垂直 [参考答案] C.活塞环碰到气缸套上部磨台 [我的答案] A.喷油器压缩弹簧断裂 试题3 满分值:2.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柴油机运转中在气缸下部及曲轴箱发生有规律的敲击声,可能的原因是: A.喷油器压缩弹簧断裂 B.曲柄销轴承偏磨 C.活塞与气缸间隙过大 D.十字头轴承间隙过大 [参考答案] D.十字头轴承间隙过大 [我的答案] D.十字头轴承间隙过大 试题4 满分值:2.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发现拉缸后如活塞咬死,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Ⅰ、加强活塞冷却;Ⅱ、向缸内注入煤油;Ⅲ、活塞冷却后盘车;Ⅳ、不能盘车时,采取适当措施吊出活塞;Ⅴ、活塞、汽缸损坏严重不能修理时封缸运行

A.Ⅲ+Ⅳ+Ⅴ B.Ⅱ+Ⅲ+Ⅴ C.Ⅰ+Ⅱ+Ⅲ+Ⅳ D.Ⅰ+Ⅱ+Ⅲ+Ⅳ+Ⅴ [参考答案] D.Ⅰ+Ⅱ+Ⅲ+Ⅳ+Ⅴ [我的答案] D.Ⅰ+Ⅱ+Ⅲ+Ⅳ+Ⅴ 试题5 满分值:2.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发现严重拉缸时,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Ⅰ、迅速慢车,然后停车;Ⅱ、加强活塞冷却;Ⅲ、盘车;Ⅳ、加强缸套冷却;Ⅴ、情况允许吊缸检查 A.Ⅰ+Ⅲ+Ⅴ B.Ⅰ+Ⅱ+Ⅲ+Ⅴ C.Ⅰ+Ⅱ+Ⅲ+Ⅳ+Ⅴ D.Ⅰ+Ⅱ+Ⅲ+Ⅳ [参考答案] B.Ⅰ+Ⅱ+Ⅲ+Ⅴ [我的答案] B.Ⅰ+Ⅱ+Ⅲ+Ⅴ 试题6 满分值:2.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早期发现拉缸时,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Ⅰ、加强缸套冷却;Ⅱ、加强活塞冷却;Ⅲ、加大注油量;Ⅳ、降速;Ⅴ、单缸停油 A.Ⅰ+Ⅱ+Ⅲ+Ⅳ+Ⅴ+Ⅵ B.Ⅰ+Ⅲ+Ⅳ C.Ⅱ+Ⅲ+Ⅳ D.Ⅲ+Ⅳ+Ⅴ [参考答案] C.Ⅱ+Ⅲ+Ⅳ [我的答案] A.Ⅰ+Ⅱ+Ⅲ+Ⅳ+Ⅴ+Ⅵ 试题7 满分值:2.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关于柴油机起动时压缩空气和燃油的供给说法错误的是: A.有同时向气缸供燃油和压缩空气的油气并进方式 B.有先向气缸供压缩空气后供燃油的油气分进方式 C.油气并进方式更有利于起动 D.油气分进方式更有利于起动 [参考答案] D.油气分进方式更有利于起动 [我的答案] D.油气分进方式更有利于起动 试题8 满分值:2.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为保证柴油机起动,机动操纵时应特别注意: A.滑油压力

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

实验一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汽车发动机台架、测功机、油耗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了解测功机、油耗计的种类及测量原理; 3、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检测容和方法,掌握测试发动机转速特性的方法; 4、掌握发动机各项参数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结果分析方法; 5、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出预案,以备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置。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 1、桑塔那AJR型发动机1台 2、FC2000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GW电涡流测功机 FC2010A测控仪自动控制单元 FC2110油门/励磁驱动单元 3、FC2210智能油耗仪 三、实验课时与分组 3学时、8~10人一组 四、FC2000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简介 FC2000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由GW电涡流测功机、FC2010测控仪(包括FC2010A测控仪自动控制单元、FC2110油门/励磁驱动单元等)、FC2020数据采集系统、FC2310角行程油门执行器、FC2000系统软件等组成。FC2010A测控仪自动控制单元、FC2110油门/励磁驱动单元则是测控系统在

主要控制元件。 FC2010A 测控仪自动控制单元控制面板见下图1所示。 图1 FC2010A 测控仪自动控制单元控制面板 各键作用如下: 1.SET------ 设置键,用于测量参数标定值、报警值、PID 参数值的设定 2. ------- 移位键(选项键),选择需要修改的项目 3. ------- 数值增加键,当项目选中后,增加该项目的数值 4. ------- 数值减小键,当项目选中后,减小该项目的数值 5. ------- 回车确认键,当项目修改完毕,确认该项目的修改 扩展功能键,当前可用于测量油耗的开始,当按下此键时,液晶显示屏上的“油 耗”会闪烁,表示测量油耗动作已经开始。 7.液晶显示屏------显示测量、控制参数的设定值和测量值 转矩、转速、功率、油耗率、机油温度、机油压力、出水温度、排气温度、油门(或气门)开度百分数、励磁电流(或水门)开度百分数。 8.M------ 转矩设定、控制旋纽,设定、控制发动机转矩;当转动此旋扭时,液晶显示屏 上的转矩的显示值是控制值,当停止旋转1~2秒后,恢复显示测量值。 9.M/n------ 测功机恒转矩、油门恒转速控制方式键。 10.M/P------ 测功机恒转矩、油门位置控制方式键。 11.n/P ------ 测功机恒转速、油门位置控制方式键。 12.n------ 转速设定、控制旋纽,设定、控制发动机转速;当转动此旋扭时,液晶显示屏 上的转速的显示值是控制值,当停止旋转1~2秒后,恢复显示测量值。 13.n/M------ 测功机恒转速、油门恒转矩控制方式键。 14.M/n 2------ 测功机恒转矩(设定转矩=K*n 2)、油门位置控制方式键,即推进特性控制 方式。 P1/P------ 测功机恒位置、油门恒位置控制方式键。 15.P------ 油门、励磁、水门位置调节旋纽,设定油门、励磁、水门位置;当转动此旋扭 时,液晶显示屏上的油门或电流的显示值是控制值,当停止旋转1~2秒后,恢复显示测量值。 FC2010发动机测控仪 长沙湘仪动力测试仪器有限公司 转速 r/min 转矩 N.m 功率 kW 油压 kPa 油门 % 水温 ℃ 油温 ℃ 电流 % 排温 ℃ 油耗 g/kw.h FUN CONTROL /P SE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M n P REM PRT M/n M/P n/M M/n 2 n/P P1/P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