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 7的序数——小动物住新家教案教学文稿

中班数学 7的序数——小动物住新家教案教学文稿
中班数学 7的序数——小动物住新家教案教学文稿

中班数学7的序数——小动物住新家教案

7的序数——小动物住新楼(大班)

教师:马倩云

教学目标:

1.认识7以内的序数。

2.能从不同方位找到物体具体位置,并尝试用语言表述。

3.能按规则操作学具。

教学准备

教具:幻灯片《小动物住新楼》(狮子,老虎,猪,松鼠、猫、狗、熊、猴、兔)

学具:底纸“小动物住楼房”每人一张,动物磁贴每人一份(猫、狗、熊、猴、兔),白磁板每人一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森林里发生了件大家都高兴的喜事——狮子大王带领动物们盖起了一座新楼房,今天要请小动物们搬进去住啦!”

二.学习活动:认识7以内序数。

1.观察幻灯:小动物和火车

师:“有哪些小动物?一共几个动物?它们怎么去新楼房?(播放火车幻灯)火车有几节车厢?”

2.探索操作:小动物坐火车

观察幻灯片:“狮子大王坐在第几节车厢?你是怎么数的?小猪迫不及待地爬上火车,它上了第几节车厢?狮子大王请我们当检票员,检查一下它们是不是按车票的指示乘坐的。”

幻灯显示小猪的车票,

教师:“车票会指示乘客应该乘坐哪一列火车,上第几节车厢。你会看吗?这个箭头告诉你,要从哪边开始数?数到第几节车厢?小猪坐对了吗?你们觉得它为什么会出错?你们帮其他小动物坐上火车好吗?”

幻灯显示小动物和车票标记,幼儿使用磁板和底纸,将小动物磁贴依次贴在火车上。教师提示幼儿,一边操作,一边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过程,如:“小猫的座位在从左往右数的第三节车厢里······”

3.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幻灯演示,检验和总结操作方法。

三.操作活动:小动物住新楼

1.观察楼房。

播放楼房幻灯片。教师:“楼房有几层?每层有几间房?”

2.观察楼房里的小动物。教师:“已经有小动物住进去了。小鹿住第几楼的第

几间房?你怎么数的?小松鼠呢?第三层的第5间房住的是哪个小动物?

(狐狸)哪一间房住着猫头鹰?”

3.幻灯演示。

教师:“狮子大王要给坐火车来的小动物分房间了。听听它是怎么分的,看小动物找得对不对。”

播放声音,演示小猪住房子。提问:“小猪住哪间房?它找对了吗?怎么找才不会出错?”总结方法:先从下往上数第几层,再从左往右数第几间。

4.幼儿操作:给小动物分房子。

教师:“你们替剩下的小动物分房子好吗?并且请你说一说你把小动物分在第几层第几间。”

幼儿自主操作,语言表述操作结果。教师巡回指导,集中请几个幼儿语言表述。

教师:“狮子大王也给小动物们分了房子。你们帮助它好吗?请你们一边听狮子大王说的话,一边在自己的卡片上给小动物找到房子。”

幼儿听语言指示,把小动物磁贴贴在楼房相应的位置。

5.集体演示,检验和小结

播放小动物住进楼房的动画,引导幼儿总结方法,检验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

四.找找礼物在哪里

教师:“狮子大王很高兴,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奖品和兑奖券,奖品在这个柜子里,请小朋友拿着兑奖券去找到自己的奖品。看清楚你的奖品在柜子的第几层和第几格,不要拿错了哦!”

幼儿拿兑奖券去找奖品,到老师处集中展示。

五.延伸活动:我们住在哪一间?

教师:“今天我们帮小动物们找到了家,可你们知道这个教室在幼儿园哪一层哪一间吗?我们的班级又在哪一层哪一间呢?还有其他的班级呢?我们去看一看,想一想好吗?”

去幼儿园各楼层观察探索。活动结束。

中班数学《小动物搬新家》微教案

中班数学《小动物搬新家》教案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1到7的数字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对1到6自然序数的认识,并能正确运用序数词,我设计了《小动物搬新家》这个活动,在活动中我将序数的概念贯穿在小动物搬家,捉迷藏,小动物去旅游等情节中,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孩子理解和记忆。在活动中通过直观教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借助PPT帮助他们体验排列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序数,关系巩固和检验幼儿对序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2、能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重点: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活动难点:能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活动准备: 教具:ppt课件,房子背景图6个不同颜色,六种小动物图片,1到6数字。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搬新家 1、认识楼层 师:今天是动物们搬家的好日子,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漂亮的新房子吧!

师:还是幢高楼呢,数一数有几层? 幼:5层,6层,7层…… 师:数房子时是从下面数起还是从上面数起的? 幼:下面 师:是的,我们一起数一数。 一起数一数验证。 师:真的有6层,而且每一层的颜色都不一样呢! 师:老师喜欢橙色,在第几层?(第一层)贴上数字1,表示第一层。教师贴数字。谁来说说你喜欢什么颜色,在第几层?并请幼儿贴数字。 2、搬家 师:数字贴好了,小动物也来了。(师边贴动物图片边与幼儿一起说动物名称)大象,猴子……一共几个?6个动物住6个房间刚刚好。 大象说:“我最大最胖,就住第一层。小猫跑得快住在了第四层。小猴说:“我会爬树,我要住最高的楼层。告诉小猴,最高的楼层是第几层?(第六层) 请幼儿帮小动物搬家 小羊说:”我喜欢蓝色的房间。是第几层?第二层。小兔子蹦蹦跳跳住到了红色的房间,第几层?(第三层)还有哪一层还空着。唐老鸭说:那我来住第五层。师幼一起数动物所在的层数。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动物在哪一层。 3、游戏:捉迷藏 师:小动物搬进了新房子,开心的要和我们玩捉迷藏游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谁的花纹》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谁的花纹》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谁的花纹》 一、教学目标: 1.根据花纹认识几种动物身上不同的花纹,并能根据花纹找出动物。 2.能根据图案找出图案花纹样式。 3.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1.PPT(动物图片、各种图案) 2.操作本、勾线笔人手一份。 三、出示PPT,认识各种动物及花纹。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小动物。 (1.)第一个我们看看是谁呀?(奶牛)对,仔细观察一下奶牛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块一块的,黑白相间的)。 (2.)再来看第二个小动物是谁啊?(长颈鹿)哦,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底纹是白色的,上面有一块一块的褐色斑纹)。 (3.)接下来看第三个小动物是谁呀?(斑马)诶呀,它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一条一条的,黑白相间的条纹)。 (4.)来,我们看最后一个是谁?(猎豹)它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一样呢?(金色毛发上有不规则的斑点)。 总结:哇!原来它们身上的花纹都是不一样的。 奶牛身上的是黑白的,像什么?(云朵) 长颈鹿身上的是一块一块白底褐色的,像什么?(巧克力、地面砖) 斑马身上的是一条一条黑白相间的,像什么?(斑马线) 猎豹身上的是不规则的斑点,像什么?(眼睛) 四、出示PPT,根据图案找出动物。 接下来老师呀要给这些小动物施个魔法,把他们身上的花纹各取下一部分,看你们还能不能猜出是谁的,好吗?(好的)请小朋友把小眼睛闭闭好,老师要施魔法喽(克里克里克里巴巴变)。来睁开眼睛猜猜看它们分别是谁?如果猜对了,他就会变出来哦! 出示动物身上其中一块ⅹⅹⅹ,这是谁的斑纹?(奶牛) 、、、、、、、、、、、、、、、、、、、、、、、、、、、、、、、、、、、、、、、、(长颈鹿) 、、、、、、、、、、、、、、、、、、、、、、、、、、、、、、、、、、、、、、、(斑马) 、、、、、、、、、、、、、、、、、、、、、、、、、、、、、、、、、、、、、、、、(猎豹) 哇!小朋友太棒了!! 五、枪声,根据图案救小动物。 发生什么事情了(惊讶),啊,猎人来了。看,动物都被捉到笼子里了,怎么办?我们一起把动物救出来吧。(好)怎样才能把动物救出来呢?(幼儿积极回答)

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一、华罗庚 1、简介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论、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个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我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行列最杰出的代表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算子”、“华氏不等式”等。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两百多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被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经典著作之列。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和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他还当选为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名字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宋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 2、小故事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小学数学教学论

1、在一定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在德、智、体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程度,称为( ) (分数:2 分) A. 教育目标 B. 教学目标 C. 课程目标 D. 发展目标 标准答案是:C。 A 2、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分数:2 分) A. 《周髀算经》 B. 《孙子算经》 C. 《九章算术》 D. 《几何原本》 标准答案是:C。 3、狭义的教材是指( ) (分数:2 分) A. 教科书 B. 教学大纲 C. 教学参考书 D. 教学软件 标准答案是:A。 4、熟练地掌握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整数教学中哪一个循环圈的教学重点( ) (分数: 2 分) A. 20以内的数 B. 100以内的数 C. 10000以内的数 D. 多位数 标准答案是:A。 5、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名符其实地发展为综合式体系的时间是( ) (分数:2 分) A. 1963年 B. 1978年 C. 1986年 D. 1992年 标准答案是:B。 二、多选 1、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性有( ) (分数:3 分) A. 概括性 B. 批判性 C. 问题性 D. 逻辑性 标准答案是:ACD。 2、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 ) (分数:3 分) A. 比较 B. 概念 C. 判断

标准答案是:BCD。 3、图形想象和图式想象一般都要经历的几个层次是( ) (分数:3 分) A. 构想 B. 表达 C. 识别 D. 推理 标准答案是:ABCD。 4、学生理解应用题意的途径有( ) (分数:3 分) A. 演示 B. 模拟 C. 图示 D. 图解 标准答案是:ABCD。 5、在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几何教学内容删去了( ) (分数:3 分) A. 圆 B. 平行四边形 C. 棱柱 D. 棱锥 标准答案是:CD。 一、单选 1、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 分) A.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者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 C. 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 D. 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 标准答案是:C。 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 分) A.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教法 B. 教学思想是教学方法的反映 C. 讲解法是填鸭式的,发现法是启发式的 D. 一堂好的数学课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标准答案是:D。 3、关于备课、上课与说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 分) A. 备课就是编写教案,上课就是实施教案 B. 备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 C. 教案是教学前的一种设想,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加以调整 D. 说课就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阐述教学设想或在上课的基础上对实际上课情况进行阐述 标准答案是:A。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 ) (分数:2 分) A.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B.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C. 列举定义法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 20 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数学家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小学数学教学论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解答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实验或实例,所得的结果不确定,在实验之前无法预测实验结果。 2.电化教学手段 答:是指利用声、光、电原理设计的教学设备,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3.开放性问题 答:从狭义上讲,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所谓解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从更广义的角度,开放性问题意味着一个较为复杂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经历提出假设、对数学情境作出解释,计划解题的方向,创造一个新的相关的问题或进行概括等等,也就是说在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到有关学生更多方面的信息,从而说它更具开放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对比《大纲》,具体分析《标准》对“数与代数”的内容有何调整? 答:“数与代数”是《标准》设计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内容中,把以往数学与计算、代数初步知识、量与计量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更新,形成新的学习内容。对于整数的

认识,《标准》提出认识和感受大数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而《大纲》的要求是,“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标准增加了负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和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大纲中没有的内容。 2.如何理解“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施中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答:《标准》提出的“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是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之后,初步懂得一些实践活动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些活动经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份宝贵积累,它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指数学的应用问题,它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为知识的综合应用创造条件。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实践活动的指导。数学的实践活动并不是“放羊式”的活动,它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中,应重点帮助 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以便为他们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2)加强综合设计的指导。开展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力求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方法

中班 小动物搬新家

中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搬新家 一、活动目标 (一)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并能使用序数词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二)能根据箭头标记从不同方向辨别物体的不同位置。 二、活动准备 一幢楼房、昆虫若干、幼儿每人一分作业纸、铅笔。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昆虫排队,感知昆虫在序列中的位置。 小昆虫们今天好开心啊,他们要搬新家了,他们排着队出发了。 1、看看谁排在第一?你是怎么看出来知了是排在第一的呢?看昆虫的前面有个红旗,我们数的时候就要从红旗的方向开始数,从左往右数。 谁排在第五?蜜蜂排在第几?排在第四的是蝴蝶吗?(教师数时要强调第一、第二、第三……要求幼儿讲述回答问题时要完整。)小结:无论昆虫怎么排队,我们都要先找到小红旗,超红旗的方向开始数。 2、(教师调换红旗的方向)走啊走,昆虫朋友发现走错了路,马上转了过来,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排在第一呢?谁在第五?为什么? (二)现在老师请10只小昆虫来排队去新家(教师请10位幼儿扮演昆虫),再请一位小朋友当小红旗。小昆虫们要看好红旗的方向开始排队哦! 1、10只昆虫(幼儿)自由地朝红旗的方向排队。 师:现在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是怎么排队的?谁排在第一?蚂蚁排在第几?请排在第四的昆虫站出来? 2、10只昆虫(幼儿)走啊走,队伍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排在第一的谁?蚊子排在第几? (三)小动物搬新家:楼层的数法 1、昆虫走啊走,终于来到了新家,好漂亮的新房子哦,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房子)房子有几层?第一层在哪一层?第二层呢? 小结:原来房子的层数是从下往上数的。 2、第一层和第三层是什么颜色的?粉红色和绿色分别是在第几层呢? 这么漂亮的房子,昆虫朋友可开心了。请一位小朋友来把6只昆虫朋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一个苹果》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一个苹果》含反思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一个苹果》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简单的统计计数方法,在看看记记、添添去去、贴贴说说中感知10以内的数量,在数学游戏和竞赛中体验同伴合作、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有一个苹果》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在看看记记、添添去去、贴贴说说中感知10以内的数量。 学习简单的统计计数方法。 在数学游戏和竞赛中体验同伴合作、成功的快乐。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首先有一个苹果》 2.记录卡、圆点、谜宫、图片、添添去去操作卡每队一份。 3.统计表、笔、奖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这里有红、黄、蓝、绿四个队来举行一次智力大比拼竞赛活动,现在请每队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喊出你们的口号! (二)看一看、记一记。 教师:现在我们开始第一项比赛:看一看、记一记。请听规则:等会我们要看一幅图,你们要很快地记住上面的东西,记得越多越好。(看图)这张是记录卡,在你刚才看到的东西的下面贴上圆点,一组上一张,我们合作完成。贴对一个加一颗星,贴错一个要扣一颗星哦。(幼儿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每组的操作卡,看看你们组上可以得到几分?(集体验证对错,奖励五角星。)(三)添一添、去一去。 教师:刚才这些东西还藏到了卡片里,他们和数字玩起了游戏呢。看一看这张图片,要想让**和数字变成一样多,可以怎么用什么办法呢?这也是我们第二轮的比赛。请听游戏规则,每组上都有10张卡片,把每张卡片上的物品都要和数字一样多,每个队员都要动手操作,做完一张再拿一张,直到把10张卡片都完成。计分是这样的,做对一张加一星。(幼儿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队的卡片吧,请小队员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做对了几题,可以得几星呀?(还有三队可以请其她老师帮忙计分。) (四)读一读、说一说。 教师:这十张卡片还做成了一本书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吧。(看PPT:首先有一个苹果。)你们发现这本书里藏着什么数字秘密呢?(数字越来越大。)(五)绕一绕,贴一贴。 教师:老师用这些图做成一个谜宫,现在我们要进行的是最后一项比赛:谜宫大赛。(出示谜宫)你们看,这个谜宫应该怎么走?谜宫上少了几张图片呢,等会就请小朋友一边走谜宫,一边观察一下缺了哪张图片,从篮子里找出来贴上

(完整word版)数学家精彩小故事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苏步青的故事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

小学数学教学论答案

一、填空题 1、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2、数学活动水平知识技能目标包括:。 3、小学数学的基本教学方法有等。 4、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即。 5、小学数学中有三种计算方式。 6、《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 7、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划分有:。 8、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基本的成分:。 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0、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为。 11、小学数学教学班级授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1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评价的目的、作用和时间的不同,可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分为和;按照评价的表达方式不同,可以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分为和。 13、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简答题 1、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有哪些? 2、简析小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征。 3、简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4、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5、浅析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及应注意的事项。 6、试分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发展特点。 7、简述小学生获得概念的两种方式。 8、简述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 1. 试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重要性。 2. 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小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评价。 3.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论述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4. 简要论述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条件、教师的特长及教学风格。 2、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3、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操作实验法、练习法、引导发现法、暗示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模拟法、探究研讨法(从中任选五个即可) 4、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实施、活动总结 5、口算、笔算、估算 6、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 7、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8、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模型和方法 9、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

小动物住新家(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

中班数学教案:小动物住新家(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活动目标: 1、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3、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乐意使用新的方法数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数字1——7。 2、物质准备: 教具: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片若干。 学具: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人手一套,数字卡片1——7人手一套。 环境:在黑板上创设动物园的环境,并在每个区域贴上数字。 活动过程: 1、游戏:参观动物园。复习认识数字1——7。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好吗?(出示黑板)看,动物园里有几个房间呀?这是几号房间呢?(引导幼儿复习认读数字。)2、游戏:和动物做朋友。学习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数量是7的动物卡片,引导幼儿学习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 师:听说我们来动物园了,小动物也来欢迎我们了。看,是谁呀?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数呢?(先看集中在一起的,然后接着数完其他的。)谁来试一试。 (2)请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感知数量7。 (3)教师再次出示数量是6或者7的动物卡片,请幼儿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数数。 师:谁也会用这种方法数数的? (4)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练习运用目测数群后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数数,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动物和我们玩起来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用刚才我们学到的新方法,数数你找到的小动物有几只。 (5)交流:你找到了什么动物?有几只?你是怎样数的? 3、游戏:给小动物搬新家。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1)给新房加门牌号码,能将数字1——7按顺数或倒数的顺序进行排列。 师:森林里盖好了一幢新房子,今天,这些小动物们要搬到新房子里去。看,新房有几间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7来表示) 师:这幢房子上还没有门牌号码呢,我们来给小动物的新房装上门牌号码怎么样?该怎样装呢?(幼儿想办法。)哦,我们可以用数字 按顺序装上门牌号码。谁来帮小动物装门牌号码呢?(请一幼儿操作。)你是怎么装的?为什么要这样装呢?(请幼儿说出数字排列的 顺序。) 师:这些数字除了可以这样排,还可以怎样排呢?谁来试一试。(幼儿再次操作。) (2)游戏:给小动物搬新家。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 师:现在,我们可以给小动物搬新家了,你的动物朋友应该住在哪一间房子里呢?为什么? 教师请一幼儿将自己手里的动物送到相应数字的房间里,并说出:有几只动物,就住几号房间。 师:原来,给小动物搬家的时候,要先数数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然后送到几号房间里去。 幼儿根据自己手里卡片上动物的数量,放到标有相应数字的房间里。 4、游戏:给动物送食物。巩固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感知7以内的数量。 师:还有很多的小动物没搬进新房子里呢,请小朋友帮它们在新房子上装上门牌号码,然后送他们住进新房子里,再给它们送点糖果当 礼物,好吗?(幼儿操作,按数字摆放相应数量的动物卡片和点卡。) 5、活动评价:你是怎么帮小动物搬新家的?展示幼儿操作,请幼儿介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扬能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方法进 行数数的幼儿。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一个苹果》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一个苹果》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有一个苹果》活动目标: 在看看记记、添添去去、贴贴说说中感知10以内的数量。 学习简单的统计计数方法。 在数学游戏和竞赛中体验同伴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首先有一个苹果》. 2.记录卡、圆点、谜宫、图片、添添去去操作卡每队一份。 3.统计表、笔、奖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这里有红、黄、蓝、绿四个队来举行一次智力大比拼竞赛活动,现在请每队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喊出你们的口号! (二)看一看、记一记。 教师:现在我们开始第一项比赛:看一看、记一记。请听规则:等会我们要看一幅图,你们要很快地记住上面的东西,记得越多越好。(看图)这张是记录卡,在你刚才看到的东西的下面贴上圆点,一组上一张,我们合作完成。贴对一个加一颗星,贴错一个要扣一颗星哦。(幼儿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每组的操作卡,看看你们组上可以得到几分?(集体验证对错,奖励五角星。) (三)添一添、去一去。 教师:刚才这些东西还藏到了卡片里,他们和数字玩起了游戏呢。看一看这张图片,要想让**和数字变成一样多,可以怎么用什么办法呢?这也是我们第二轮的比赛。请听游戏规则,每组上都有10张卡片,把每张卡片上的物品都要和数字一样多,每个队员都要动手操作,做完一张再拿一张,直到把10张卡片都完成。计分是这样的,做对一张加一星。(幼儿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队的卡片吧,请小队员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做对了几题,可以得几星呀?(还有三队可以请其她老师帮忙计分。) (四)读一读、说一说。 教师:这十张卡片还做成了一本书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吧。(看PPT:首先有一个苹果。)你们发现这本书里藏着什么数字秘密呢?(数字越来越大。) (五)绕一绕,贴一贴。 教师:老师用这些图做成一个谜宫,现在我们要进行的是最后一项比赛:谜宫大赛。(出示谜宫)你们看,这个谜宫应该怎么走?谜宫上少了几张图片呢,等会就请小朋友一边走谜宫,一边观察一下缺了哪张图片,从篮子里找出来贴上去。贴对一张得一星,想一想怎么样合作才会又快又对呢?(幼儿操作)请一名小队员来介绍一下你们的谜宫,贴上了哪些图片,我们大家来看看他们贴对了吗?应该得几星? (六)统计得分,颁奖。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每队最后的得分情况吧,一起来数一数。*队获得了冠军,我们为他们颁发“智慧星”奖。

4《趣味数学》第2讲 数学家的小故事一

第2讲数学家的小故事一 1、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数学上的发现创造是数不胜数,阿基米德螺线,抛物线上的弓形求面积方法含有现代积分思想,等等。 直到现在,全世界活着的人中,至少还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数学知识比不上两千年前的阿基米德。 一个关于他的著名的故事是:叙拉古的国王委托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但是怀疑里面被掺了银子,当然不可能通过把皇冠割开来检验这个王冠,于是便请阿基米德鉴定一下。 一次当他洗澡时正在冥思苦想,这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阿基米德高兴得跳起来,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我发现了!我发现了!”于是便开始在大街上裸奔起来了,一直跑到家里。 阿基米德的死也具有传奇色彩。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攻入叙拉古,并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他们看见一位老人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士兵们将沙盘踩坏。 阿基米德怒斥士兵:“不要弄坏我的图!”士兵拔出短剑,刺死了这位旷世绝伦的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竟死在愚蠢无知的罗马士兵手里。 还有一个版本是他死前说的话是:“让我做完最后一道题。” 关于阿基米德在数学史上的地位,美国的数学史学家贝尔在《数学人物》上是这样评价阿基米德的: “任何一张开列有史以来三位最伟大的数学家的名单之中,必定会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两们通常是牛顿和高斯。不过以他们的宏伟业绩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比较,或拿他们影响当代和后世的深邃久远来比较,还应首推阿基米德。” 2、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是一个杰出的数学家,他创立的有理数的概念至今对于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还是一个难的东西。 他也是历史上最有趣味而又最难理解的人物之一。他建立了一种宗教,主要的教义是灵魂的轮回和吃豆子的罪恶性。 毕达哥拉斯教派有一些规矩是: 1.禁食豆子。 2.东西落下了,不要拣起来。 3.不要去碰白公鸡。 4.不要擘开面包。 5.不要迈过门闩。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重点、难点与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 B、教材的难点就是教学的难点 C、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学的关键 D、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时可以相同 2.关于教材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 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 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 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3.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 A、交集思想 B、并集思想 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 4.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A、函数思想 B、集合思想 C、化归思想 D、极限思想 5.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6.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 A、范例学习 B.接受学习 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 7.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的是() A、分数 B、直角三角形 C、圆 D、自然数 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真分数与假分数 C、正方形 D、分数 9.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 A、同化 B、顺应 C、重组 D、平衡 10.一般说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 A、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B、非常规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C、数学应用问题 D、纯数学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11.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这样的: 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变成N/2);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变成3N+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说是进入“1→4→2→1”的循环)。这一猜想的获得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动物搬新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动物搬新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动物搬新家》 教材分析: 中班的幼儿对1到7的数字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对1到6自然序数的认识,并能正确运用序数词,我设计了《小动物搬新家》这个活动,在活动中我将序数的概念贯穿在小动物搬家,捉迷藏,小动物去旅游等情节中,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孩子理解和记忆。在活动中通过直观教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借助PPT帮助他们体验排列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序数,最后让孩子动手操作,巩固和检验幼儿对序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2、能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重点: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活动难点:能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房子背景图6个不同颜色,六种小动物图片,1到6数字卡 学具:不同方向的火车模型,贴有1到6数字的小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搬新家 1、认识楼层 师:今天是动物们搬家的好日子,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漂亮的新房子吧! 师:还是幢高楼呢,数一数有几层? 幼:5层,6层,7层…… 师:数房子时是从下面数起还是从上面数起的? 幼:下面 师:是的,我们一起数一数。 一起数一数验证。 师:真的有6层,而且每一层的颜色都不一样呢! 师:老师喜欢橙色,在第几层?(第一层)贴上数字1,表示第一层。教师贴数字。谁来说说你喜欢什么颜色,在第几层?并请幼儿贴数字。 2、搬家 师:数字贴好了,小动物也来了。(师边贴动物图片边与幼儿一起说动物名称)大象,猴子……一共几个?6个动物住6个房间刚刚好。 大象说:“我最大最胖,就住第一层。小猫跑得快住在了第四层。小猴说:“我会爬树,我要住最高的楼层。告诉小猴,最高的楼层是第几层?(第六层)请幼儿帮小动物搬家 小羊说:”我喜欢蓝色的房间。是第几层?第二层。小兔子蹦蹦跳跳住到了红色的房间,第几层?(第三层)还有哪一层还空着。唐老鸭说:那我来住第五层。师幼一起数动物所在的层数。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动物在哪一层。 3、游戏:捉迷藏

中班数学游戏教案大全

中班数学游戏教案大全 【篇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图形游戏】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图形 2.趣味练习:各种各样的形状 3.大的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小箱子一个(里面放图形若干,纸做的小鸟一只), 3.每人一套几何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半圆形, 圆形等若干)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起兴趣 今天我带来了几位图形宝宝,这些图形宝宝可真有趣,它们会变魔术,变成另外一个图形宝宝呢。 二、复习巩固几何图形 1.课件 请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图形,并说说。 2.教师从小箱子摸出圆形,请幼儿猜猜圆形会变成什么?有几个? 3.请两位幼儿上来从小箱子里分别摸出正方形、三角形,并猜猜分 别会变成什么? 4.教师出示小鸟,请幼儿说说这只小鸟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 三、游戏图形变变变 1.请你们来试试用两个三角形宝宝能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观察幼儿拼的结果,并在黑板上演示给大家看) 2.我们来比赛,用四个三角形宝宝拼一个正方形,看谁拼得最快。 四、幼儿操作活动 请你们用小筐里的几何图形,给小鸟造一间漂亮的小房子,小房子 旁边要有树,比比谁设计的小房子最漂亮。 【篇二: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活动:认识几何图形 磨溪镇中心幼儿园杨春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 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 能想办法解决问题。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 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1、“小朋友,今天的 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2、教 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 自己喜欢的捡。”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 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 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 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小学数学教学论

一、填空选择 1.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科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征。 3.桑代课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把准备律和练习律看成 是效果律的从属性原则。) 4.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 取阶段。 5.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掌握三个环节。 6.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 学中介。 7.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 教学、班内个别教学、大班教学、小班教学)。 8.小学数学教学的一般组织形式: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教学、班内个别教 学。 9.班级授课制的变式有两种:复式教学、现场教学。 10.练习课的一般结构:复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 11.复习课的一般结构:归纳整理、重点复习、总结、布置作业。 12.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根据学习的方式划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1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与实践活 动课等基本类型。 14.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5.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的不同的领域,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活动。 16.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影响),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 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17.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动力就可以理解为:儿童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 水平,与数学教学的进程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 18.布鲁纳的四条学习原理:构建原理、符号原理、比较和变式原理、关联原理。 19.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20.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重要组成 部分。 21.数学问题的结构--波利亚认为问题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已知数、未知数、条 件。 22.一般数学问题的分类--从解题方式上数学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求解题、求 证题。 23.小学数学问题的分类--传统的方式将问题分三类: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 24.数学开放题的特征:多样性、层次性、探索性。 25.常规的教学手段包括:教科书、教学大纲、简单的教具和学具。 26.评价的呈现方式包括:评分(等级)、评语和成长记录袋三种方式。 27.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任务分析、教学思路、教学反思。 28.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优秀中班教案数学活动:小动物搬新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搬新家 来源:莱州市柞村镇中心幼儿园王辉玲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序数,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1、10种动物图片,火车图片一幅,有10层的楼房图片一幅。 2、不同颜色的圆形卡片若干,火车头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引导幼儿感知横排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动物排队 出示动物图片,小动物排成一横队,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动物: (1)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2)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其他动物排在第几?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大家有不同的结论? (4)教师小结:序数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论不同。 2、小动物乘火车 (1)数车厢(让幼儿知道数车厢时要从车头开始数) 出示火车图片,让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节车厢?你是从哪个方向开始数的? (2)帮小动物乘火车:请幼儿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它乘车,并引导幼儿说出“我请××动物坐在第几节车厢里” (3)教师说某一动物的名称,让幼儿说出它的位置。 三、引导幼儿感知安排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数楼房(让幼儿知道数楼房是要从下往上数) 出示楼房图片,请幼儿数一数,说出新房子一共有几层:第一层、第二层… …第十层,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从哪个方向开始数的。 2、小动物搬新家

幼儿操作学具,以帮助小动物搬新家的形式帮小动物住进新房子里。引导幼儿说出“我请××动物住进第几层楼房里”。 3、教师说某一动物让大家用序数词表示小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四、游戏“换房子” 请幼儿记住每只动物家的位置,教师待幼儿闭上眼睛后迅速调换动物的位置,然后请幼儿睁开眼睛,说说哪两只小动物换房子了?说说××小动物原来住在哪里,现在住在哪里? 五、结束:游戏“乘火车” 请五名幼儿戴上火车头头饰,其他幼儿自选一种圆形颜色卡片,根据所选卡片的颜色乘坐相应颜色的火车,并说出自己所在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