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交叉培养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版)

化学生物学交叉培养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版)
化学生物学交叉培养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版)

化学生物学交叉培养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

一、化学生物学交叉培养班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生物学交叉人才培养班是适应学科发展需要,汇聚我校化学学科、生物学科的教学科研力量,于2004年开设的一个新兴交叉人才培养班。化学生物学是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门化学与生物学相互交融的新型前沿交叉学科,是运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从分子水平去探索生物学、医学问题的一个新兴交叉前沿研究领域。在这种顺应学科前沿发展潮流、满足国家创新人才需求的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以及教务处组织专班进行探索与实践,为学校和国家培养了一批化学生物学、微观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领域的交叉复合研究型人才后备军。

本班以“化学生物学”交叉复合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为主线,以学生各项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落实并加强人才培养实践各环节中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化学生物学”交叉班的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交叉复合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规格。

经过1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本班逐渐构建并形成了一整套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平台上的理论与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的改革,以研究的科学问题为主线,将研究设计型实验、本科毕业论文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本科生开放科研课题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分阶段-全程开放式”的“课题组”导师制培养保证体系,制定了研究生推免双向选择、滚动淘汰制度以及两个学士学位制度等多项人才培养管理与运行机制。

10多年来,化学生物学交叉班曾先后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先进班集体、共青团湖北省委红旗团支部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集体荣誉,培养的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课外作品大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发表学术研究论文40多篇,多名学生推免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

化学生物学交叉人才培养班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较广泛的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知识,以及良好的人文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掌握现代化学和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胜任化学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交叉复合型研究人才。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英语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掌握化学生物学和微观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生物学和微观生物学学科的研究前沿、应用前景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探索某些高活性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4.熟悉国家关于科学技术、生命安全等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掌握化学生物学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获取相关信息与处理数据的能力;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的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原理、普通生物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化学-生物信息学及相关实验课程等。

五、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其中:学分为课程总学分;学时为课内学时。

七、课程计划表

其中:打通培养的课程或多个专业合上的、名称相同、学分相同的课程必须使用统一的课程编号,并在备注栏中注上“合”字。“课程名称”一栏下面的具体课程应译为英文名称。

八、实践教育

1.实践实验教学环节

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应在第3学期参加见习,获得2个学分。在第五——第八学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第八学期完成答辩后获得6个学分。化学生物学交叉班的专业实习以参加课题组的科研活动形式开展,其专业实习成绩由各课题组负责人根据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评定,共计8个学分。

2.社群教育

本专业设置社群教育平台4个学分。具体认定细则如下:

(1)参加科研项目训练:参加A类、B类项目并结项合格2学分;参加C类项目并结项合格0.5学分。

(2)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学分、二等奖3学分、三等奖2学分;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学分、二等奖2学分、三等奖1学分。

(3)公开发表论文:以第一、二、三作者发表SCI论文计4、3、2学分;专业核心期刊第一作者3学分、第二作者2学分、第三作者1学分;专业期刊第一作者2学分、第二作者1学分、第三作者0.5学分。

(4)获得专利、发明:第一作者3学分、第二作者2学分、第三作者1学分。

(5)获取专业等级证书:计算机3级4学分;通过计算机2级2学分;英语6级1学分;心理咨询师二级3学分、心理咨询师三级1学分;教师资格证1学分;托福95分、雅思6.5分可获2学分;有出国(境)交流学习一年及以上经历4学分、出国(境)交流学习

一学期2学分。

九、说明

1.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的修读办法由学校规定,“学分必修,课程选修”,由学生从学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录中分模块选修。学生必须修读8个学分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生需要在数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教育学与心理学四个模块中选择修读,获得的8个学分必须涵盖三个以上模块,修读课程不得与本专业课程重复或相近。通识教育普通选修课4个学分可以由学生在学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外建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选择修读,选择修读模块不受现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分类限制,自由选课。也可以由学生选择修读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课程。

2、化学生物学专业分专业学术型、交叉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三种类型。选择专业学术型发展学生应修读25个学分的专业选修课程;选择交叉复合型发展的学生修读25个学分的任意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选择创新创业型发展学生修读25个学分的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主的选修课程。建议学生选择以上三种类型中其中一种类型的课程进行修读。

3.化学生物学专业与其他相近学科专业相同的基础课在课程计划表备注栏内以“合”字标明。

4.本专业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课程学分达到170学分(其中包括学校规定的2门混合式教学课堂课程方能毕业),获得4个社群教育平台学分,完成所有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外语考试成绩等符合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要求,通过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同时授予化学和生物两个方向的理学学士学位。

5.本交叉班在1-3学期实行滚动淘汰制。

(解释权在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学院教学委员会)

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培养计划介绍

专业名称:国际新闻学(05国际新闻传播) (专业代码:0503Z5)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品德优秀、具有突出的新闻专业素质和娴熟的外语能力,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具备一定的媒介管理能力,适应外宣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人才。 具体而言,学生应具有以下素质和能力: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原则,具有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第二,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性思维,了解国际新闻传播规律,在深刻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正确辨析国际形势与东西方差异,能够建中西方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对接。 第三系统掌握新闻传播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新闻敏感与调查研究能力,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能够胜任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拍摄、现场报道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四,具有较丰厚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积累,通宵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够成为特定领域中有影响的专家型新闻工作者。 第五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具有国际新闻传播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全球新闻传播中能够主动出击,抢占先机,准确报道。 第六,具有一定的媒介管理才能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可从事宣传、主流媒体国际报道和驻外新闻业务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能够在国际机构。外事外交部们胜任媒介管理工作。 二、学分要求与学分分配 1、本专业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分为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三个阶段,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实行申请答辩制。 2、学分要求与学分分配:

三、校内师资 通过双向选择、院系协调的方式,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实践、直到毕业论文,并为学生安排班主任和辅导员,辅助专业学习与实际实践,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将对校内师资实行定期考评。 四、校外师资 在培养过程中,将充分发挥我校的优势,调动校友资源,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的负责人、业务骨干、知名编辑记者,辅助课堂教学、开展专业讲座,提供在实习实践指导,并参与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专业建设。 五、英语培养 本专业强调学生的外语协调能力,尤其是在新闻采编实践中,将外语与专业相结合,更好的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在外语培养方面,主要由以下措施: 1、人才选拔:要求本科为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英语专业八级,本科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具有较高的英语六级成绩/托福成绩/雅思成绩/GRE成绩,或通过其他外语语种专业八级(日语国际一级)。 2、课程建设:我校目前正在建设12门国际(双语)系列研究生课程,完全可以满足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外语培养需要。在专业课程中,安排了国际新闻采写、国际新闻评论,由外教讲授,并包含英语实践内容。除专业英语外,保证每天安排两节英语课程,持续性、不间断地训练学生的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3、课外练习:以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为单位,在班主任、辅导员的组织下,定期开展英语课外练习,如点评国外电视新闻,观摩英语经典名片,并由英语外交和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各类新闻文体的中英文写作练习等。 4、专业讲座:通过聘请国务院新闻办、中宣部、中联部等部门的政府官员、国际新闻领域的资深外教,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这六大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河海大学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

目录 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3) 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3) 三、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4) 四、调研成果 (4) (1)构建科学培养模式 (4) (2)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 (4) (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4) (4)师资培养与引进 (5) (5)建设实践基地 (5) 五、培养方案调整建议 (5) 附件: (6) 1、西安交通大学 (6) 2、华南师范大学 (7) 3、东南大学 (14) 4、浙江大学 (15)

为配合我院即将进行的按大类招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深入了解专业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建设设想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初步分析调查,编制本报告。 报告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河海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专业,从2002年首届本科招生至今。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1、课程结构的设置要符合学校、学院发展的总体战略,具有前瞻性。在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我院的品牌建设。由于本学科下设各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前沿性,而培养方案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保持前瞻性。 2、课程结构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分流情况。作为商学院各专业中偏理工类的专业,本专业对学科基础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求学生入学后一年半后进行专业分流。与其它各专业中一些共有的平台性核心课程可以进行整合,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分流后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比重较大。 3、统筹兼顾原则。按大类招生后,必然会对原有的教学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我们在高效完成教改工作的同时,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设计新的招生培养方案,从而使今后的教学工作与学校整体的目标相符。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我专业先后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对西安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培养模式在教育规模、管理制度、培养质量、学校政策、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河海大学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

目录 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3) 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3) 三、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3) 四、调研成果 (4) (1)构建科学培养模式 (4) (2)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 (4) (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4) (4)师资培养与引进 (4) (5)建设实践基地 (4) 五、培养方案调整建议 (5) 附件: (6) 1、西安交通大学 (6) 2、华南师范大学 (6) 3、东南大学 (11) 4、浙江大学 (12)

为配合我院即将进行的按大类招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深入了解专业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建设设想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初步分析调查,编制本报告。 报告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河海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专业,从2002年首届本科招生至今。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1、课程结构的设置要符合学校、学院发展的总体战略,具有前瞻性。在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我院的品牌建设。由于本学科下设各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前沿性,而培养方案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保持前瞻性。 2、课程结构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分流情况。作为商学院各专业中偏理工类的专业,本专业对学科基础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求学生入学后一年半后进行专业分流。与其它各专业中一些共有的平台性核心课程可以进行整合,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分流后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比重较大。 3、统筹兼顾原则。按大类招生后,必然会对原有的教学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我们在高效完成教改工作的同时,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设计新的招生培养方案,从而使今后的教学工作与学校整体的目标相符。二、调研背景及内容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我专业先后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对西安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培养模式在教育规模、管理制度、培养质量、学校政策、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三、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于今年3月-4月多次召开了电子商务专业按大类招生培养计划修订会议,会议集思广益,讨论很热烈。存在的问题如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实验班)201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实验班) 201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想品德、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国际视野,使其成为满足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特色鲜明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高水平经管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预期达到以下具体培养目标: 目标1:创新型人才。具有批判性思维与探索精神,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 目标2:国际化人才。具有国际化理念、国际化视野、国际沟通交流能力,具备参与和管理涉外经济管理活动的能力。 目标3:复合型人才。具有适用于经济学学科的、系统性的、理论性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构架,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并重。 目标4:特色鲜明人才。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金融特色与国际商务管理特色。 目标5:高水平人才。毕业10年左右能够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或相关领域的精英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掌握经济学及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并具备基本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及相关领域的工作实践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专业知识与理论: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实务、法则的基本构架、方法或原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 专业分析与研究: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应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并形成解决方案。

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培养一批符合会计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强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会计行业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会计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内的会计标准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趋同与等效,会计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并影响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我国会计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地为我国经济走出去服务,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应当加快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二、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会计国际化要求,按照“服务大局、内外兼顾、培用结合、统筹协调”的原则,力争用五年时间,着力打造一支国际视野开阔、实务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突出、英语应用娴熟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更好地服务我国会计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在企业会计准则领域先行先试,待积累经验后再扩大到其他会计领域。 三、组织领导 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由财政部会计司组织领导;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受财政部会计司委托,具体负责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的组织实施;国家会计学院承担具体培养工作。 四、人才选拔 (一)选拔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3.政治素质高,服从大局,维护国家利益; 4.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5.具有充足时间、精力参与相关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活动; 6.具有一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实务经验和会计理论基础,在某一个或几个专业领域具有一定见解; 7.沟通能力强,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专业讨论; 8.获得本人所在单位的同意和支持。 最近5年内因执业活动违法、违纪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或因直接过失给本单位造成不利后果或不良影响的,不得参加选拔。本人所在单位最近5年内存在严重违反会计法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且与本人执业活动或职权范围有直接关系的,不得参加选拔。

核心人才选拔工作的方案——案例分析

核心人才选拔工作的方案——案例分析如何做好核心人才选拔工作?在针对某乳制品企业核心人才选拔工作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核心人才的定位不清晰,选拔评价标准模糊。欠缺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目前,该乳业公司的激励机制并不完善,甚至部分领导反映员工工作积极性差的同时,也感叹没有“工作的劲头”,这也是导致核心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明确了该企业中所存在的核心人才选拔工作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给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建立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核心人才选拔机制,明确选拔标准。2、通过供需平衡分析,制定核心人才选用和培养的总体规划,并针对不同岗位后备人才的能力素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及培养计划。那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华恒智信在核心人才选拔工作方面的具体解决方案吧。【客户行业】乳制品行业 【问题类型】核心人才管理 【客户背景】 北安(化名)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某大型乳业集团下属企业之一,位于黑龙江省某市,成立于1988年,是由研究所转变而来,是一家由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研发型大型乳品企业,主要生产优质配方乳粉、液体奶及其他乳制品。凭借绿色的原生态牧场奶源、先进的设备技术、专业的人才队伍,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发展较为平稳,到目前为止,员工人数已近千人,其精心打造的“北安”(化名)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名牌乳制品。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与激烈、产品的同质化、市场的透明化、信息的公开化,人才的竞争性与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才的发展。该乳业公司也逐渐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建立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以支撑企业发展,但是对核心人才的判断标准并不清楚,到底哪些员工是核心人才?对这些核心人才又该如何培养和管理?如何避免这些核心人才的流失?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 基于企业发展的要求和管理现状,该乳业公司的管理者提出建立一套核心人才的管理机制,希望能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制定合理的核心人才管理规划及相应的培养计划。凭借丰富的咨询实践和乳制品行业研究经验,在多家咨询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公司的咨询项目服务提供商。 【现状问题及分析】 企业是否能够实现基业长青,稳步发展,不仅看是否具备核心的技术与重组的资金链,更重要的是衡量企业自身拥有多少具备竞争力的核心人才。由于大多企业对核心人才的认识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 告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电子商务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河海大学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

目录

为配合我院即将进行的按大类招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深入了解专业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建设设想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初步分析调查,编制本报告。 报告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调研及调整原则 河海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专业,从2002年首届本科招生至今。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按大类招生后,现有的按专业招生下的培养方案必然发生改变,本学科中课程结构的设置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本系经讨论制定如下调整原则: 1、课程结构的设置要符合学校、学院发展的总体战略,具有前瞻性。在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我院的品牌建设。由于本学科下设各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前沿性,而培养方案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保持前瞻性。 2、课程结构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分流情况。作为商学院各专业中偏理工类的专业,本专业对学科基础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求学生入学后一年半后进行专业分流。与其它各专业中一些共有的平台性核心课程可以进行整合,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分流后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比重较大。 3、统筹兼顾原则。按大类招生后,必然会对原有的教学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我们在高效完成教改工作的同时,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设计新的招生培养方案,从而使今后的教学工作与学校整体的目标相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国际班培养方案word参考模板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0级国际班) 一、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代码:080601 授予学位:根据学生选择依据相关规定授予 标准学制:0.5+2.5+X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电力系统运行、工业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与特色 1、培养要求、特色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培养特色如下:0.5年为基础课阶段,学生依据进校时所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习;第一学期末经考核进入国际班的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按照本方案由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共同培养2.5年,期间进行强化英语培训,并在部分非语言课中选择采用英语材料进行双语教学;X年,依据条件国际班学生自愿选择在国内或国外继续学习:选择国内学习的学生由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按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后续教学与管理工作,学习时间1年;达到出国学习条件的学生,可选择到国外相应大学继续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习,学习时间2年。 2、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良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磁理论基础、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子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的培养、使用,使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满足企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坚持“甄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用人方针,实行目标管理策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落实,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扎实肯干的企业人才队伍。 第三条:为充分调动各子公司培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经研究,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主要用于鼓励、支持企业及各子公司在人才培养、管理、使用过程中经费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企业人才培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办法。党支部负责企业人才需求计划的制定及引进,并负责对各子公司人才培养计划、措施的指导、监督及考评工作。 第五条:各子公司人事主管部门在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负责对本单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企业本部人才的管理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 具体工作职责: 1、审定列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名单; 2、负责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3、做好人才培养基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 4、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管理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对每年引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都要列为人才培养对象,并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制定培养目标及措施,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第七条:人才的跟踪考评。对纳入人才培养规划的各类人员要实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应跟踪考评,要建立人才培养跟踪考评记录,纳入人才培养档案;每季度要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评,并根据培养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思想情况在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激励人才增强自我完善意识,珍惜机遇,自我加压,早日成才。 第八条:人才的培养方式: 1、以老带新。对新引进的各类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在培养期内,要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快速的成长,尽快地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积极组织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增强其综合知识水平,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加强锻炼,促其成长。对人才培养对象要敢于压担子,提要求。在用人机制上,应提供更多的竞争上岗机会,可先压担子,后帮带,先试用,后定职,通过挂职、定岗等多种形式,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 4、提供学习深造机会。企业将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组织、选送部分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优秀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继续深造,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支柱人才。 5、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各类人才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有计划地选送青年人才到其它省市单位进行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参观访问或进修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青年人才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积极组织各种健康文明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二)

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核心人才梯队建设方案(2016-2018) (讨论稿) 一、总则 (一)目的: 完善公司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机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储备及培育,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及保障。 企业适时“换血”,保持企业活力与加速度,同时能在内部形成一种良性人才竞争,营造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机制。搭建“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平台。 (二)原则: 1.“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 原则。 2.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人才梯队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 3.持续性原则。人才梯队培养工作是长期性工作,原则上每年要进行人员的更新, 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4.共同培养的原则。公司各部门及子公司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工作。 (三)组织: 人力资源部是牵头和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分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部门,负责人才培养及人才梯队计划的具体实施。 二、梯队计划与人才选拔 (一)公司核心人才的界定: 公司的核心人才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条件:企业价值大、市场较为稀缺,也就是既对企业作用大又难找的人才才能称为核心人才。公司建立员工管理和专业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公司的核心人才也分为两类: 综合管理人才:指在本公司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

(二)人员选拔 1.选拔条件:40周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特别优秀的可放宽至大专),认同公司 的价值观,态度积极、阳光,专业素质、发展潜力良好,上一年度绩效考核良好 以上,入职公司满1年的正式员工。 2.选拔程序: 采用个人申请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个人提出申请→上级主管推荐意见→分管领导审核意见→人力资源部汇总,提出意见→公司办公会讨论通过 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下属企业都可以推荐相关人员进入人才梯队,但得先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其职业发展意愿,然后履行上述程序。 上级主管要与申请对象进行谈话后方能填写推荐意见,谈话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员工的优势特长、不足、忠诚度、心态、发展预期、专业技能等。 人力资源部必要时也要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交流。要对重点人员进行个人发展意愿、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作重点关注。 (三)梯队计划 综合管理人才库:高层后备人才库:3-5名,原则上从中层产生;中层后备人才库:每部门或分子公司1-3名,原则上从基层骨干员工中产生。 专业技术人才库:专业技术基层员工的20%左右。 通过梯队建设,实现每一个关键岗位任职人后面有一个胜任的后备人选,一个人可以胜任三个岗位的目标。 人力资源部需指定专人负责上述人才梯队的建设,给予培养对象反馈和指导,并跟踪和记录整个过程,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每个阶段培养形式和培养任务的传达、解释、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 ?每个季度对培养对象的上下级进行交流沟通,与培养对象总结季度的培养计划、“五个一”完成情况,将其上下级的意见进行反馈。 ?聆听培养人员对组织的建议并对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协调培养人员的问题 ?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记录,维护和及时更新培养档案。 三、主要培养方式: (一)岗位轮换: 1.前提条件:必须胜任本职工作,同时具备待任岗位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储备。 2.轮岗周期:一般为1-2年。

201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及控制工程方面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高速公路交通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维护、运行管理的应用或者城市道路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控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较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掌握控制原理、电子信息、交通信号采集处理、网络通信与传输、信息处理与控制等方面的交通机电工程基础知识,具有根据工程项目需要进行高速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信息化交通控制系统规划与集成、设备设计与制造、交通设备的使用、维护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应掌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交通机电设备、电工理论、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交通检测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具备高速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设计与管理、控制与维护等方面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专业面广,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交通机电设备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设备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具有全面的交通设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3. 掌握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信息与控制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具有全面的交通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能从事高速公路交通控制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维护、运行、管理方向或者城市道路信息化系统规划与集成、交通设备的使用、维护与运行管理方向的基本能力; 5.具有合作精神、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主干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设备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4(或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8(或者9)年。根据《XX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在修业年限内,学生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满足规定的学分要求,并且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经审核准予毕业。

国际化人才管理办法

XXX公司 国际化人才管理办法 1目的 明确公司国际化员工队伍规划的编制内容、流程和方法。 2适用范围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部门。 3编制依据 4释义 4.1国际化员工 国际化员工是指熟悉国际惯例、掌握前沿知识与运行规则、专业基础扎实、精通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精通化肥、化工领域的管理、技术和技能,具备国际化运作能力的人才。 4.2国际化员工队伍规划 国际化员工队伍规划是指根据公司海外战略发展需要,对国际化员工队伍未来3-5年的人员规模、人员结构、人员分布、人员素质及人员开发培养等方面进行的规划,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5职责分工 5.1人力资源部 a)按照上级和上级公司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并发布国际化员工队伍规划 编制的要求和规定; b)负责编制公司国际化员工队伍规划,经公司同意后上报上级公司批准并按照下达的文件要求执行; c)负责推荐、审核公司国际化员工名单。 5.2各单位、部门 a)负责推荐本单位、部门国际化员工名单; b)分析人才状况并做好动态管理,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方式、内容、周期及责任人,配合公司完成培养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达到培养要求。

6工作内容与程序 6.1国际化员工的标准和分类 6.1.1国际化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a)国际化员工应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政治素质高; b)国际化员工在所从事的专业上应该具有较为资深的工作经验,具备国际行业认可的专业能力; c)国际化员工应认同海油核心价值观,融于公司企业文化,了解公司战略,能够自觉维护公司的利益;熟悉公司的管理、运作或操作制度和流程并能主动遵守; d)国际化员工应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独自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面对海外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能够妥善应对; e)国际化员工必须具有良好的外语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熟悉当地文化,并具有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 f)国际化员工应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并熟悉国际惯例以及行业内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6.1.2国际化员工的分类 a)海外引进高层次人员:按照上级和上级公司海外引才管理办法的要求 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员; b)核心管理人员:派驻上级公司海外机构、办事处或海外项目的负责人;派驻海外岗位经理及以上级别的管理人员; c)核心技术人员:派驻上级公司海外资深工程师及以上等级技术人员; d)核心技能人员:派驻上级公司海外技师及以上等级技能人员。 e)后备人员:具备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具有培养潜质的管理、技术、技能人员。 6.2国际化员工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式 6.2.1内部培养为主。指对公司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国际化培养潜力的员工进行国际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使其成为国际化员工。 6.2.2外部引进为辅。指对于公司缺乏的高层次员工,利用国家政策从外部引进,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英汉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心理和身体素质、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初步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专业特色: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理念,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为模式,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创新意识好、思想境界高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途径: 、理论课程:突出语言、文学和文化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课程:形成专业实习、口语实习、志愿者服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五大模块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建立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实践教案评价机制。 、教育方法:利用网络、计算机等辅助工具,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成长管理:重视成长过程管理,引导学生课程成绩、竞赛成绩、创新创业成绩和社会参与成绩四个方面均衡发展,追踪学生的成长历程。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 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中国国情,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针、传统文化等。 ()了解英美国家人文地理简况、发展历史、政治体制、宗教文化及教育制度等;了解当代英美政治、经济和文化。 ()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翻译等知识。 ()掌握语言的特征和功能,了解语言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掌握语言使用在各种文体中表现出的规律。 ()熟悉英美文学史上主要文学思潮和流派、重要作家和作品及其影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备较强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和国际商务管理能力,能够在外贸公司、跨国企业、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与驻外机构等,从事国际贸易实际业务与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掌握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涉外商务谈判等基本技能; 3、熟悉WTO的有关协议、国际商法、国际惯例等; 4、熟悉计算机操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5、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水平; 6、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涉外商务谈判能力及应变能力; 7、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三、主干学科 应用经济学 四、相近专业 国际贸易、世界经济 五、专业主干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法、外贸函电、外贸口语、报关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 六、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七、总学时及总学分构成表

八、毕业规定 1、至少取得158.5学分(其中必修课135.5学分,选修课23学分)。选修课中人文社科、艺术及自然科学与工程等三类通识课程至少各取得2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取得17学分。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九、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 十、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99280931.html,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江琦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文章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实力和质量,促进高等院校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实践 一、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国家的高等院校之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高等院校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国际间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从而有效提高教育實力和质量,促进高等院校的持续发展。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简称天河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践行教育国际化理念,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定位,科学地制定了学校国际化发展规划,确定了适合学校自身情况的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和国际化办学方向,明确了国际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从管理国际化、平台模式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环境国际化五个方面着手,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制度和管理架构,搭建平台、多样化培养模式,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构建国际化校园环境,探索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天河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管理国际化 1.健全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首先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天河学院建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院所为平台”的国际交流运行机制,树立先进的教育国际化理念,健全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制度,使国际化发展战略真正成为推动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动力。学校出台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学分制实施办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生管理办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西安石油大学 2013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代码081301 院(部、系) 名称化学化工学院 培养方案修订人签字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教学院长(主任) 签字年月日院(部、系) 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专业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西安石油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阅单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化学工程与工艺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13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本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炼油、化工、能源、轻工、环保等部门从事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能够达到: (1)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化工专业知识、现代信息及实验技术,有效解决化学工业过 程(特别是石油化工过程)的生产、管理、设计、研发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 (2)具备化工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将安全、法律法规、环境、文化、伦理等非 技术因素融入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具有项目管理、技术评价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解决多学科背景下的工程问题中,有效 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4)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通过自主学习,持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化工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产品及过程开发、方案评价、工艺设计、设备设计、系统集成等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化学工程与技术问题,获得有效的分析结果、技术结论等。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化工过程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根据产品和过程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 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对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判断其准 确性和适用范围。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化工领域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评价化工专业工程实践

人才培养方案

颍上职教中心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财会类专业开设了会计、统计基础、财政与税务知识三门课程。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人才培养规格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要求,根据安徽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评审办法,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 根据目前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中职会计专业应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和操作能力为宗旨,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具体的岗位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会计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岗位经验,为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本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以下原则: (一)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产教融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专业建设和办学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输送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和懂会计知识的商业、服务业基层管理者,形成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课程设置方面,可根据颍上县的实际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学校可邀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探索和建立以会计领域用人为导向校企共同实施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兴趣,结合会计领域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实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方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务实的思想,又要有战略的眼光,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教学体系。 (三)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多证制”教育 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以会计核算、及管理软件操作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对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根据会计专业的技能特色,要以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核算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形成会计专业领域的实训教学体系,并以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主体,实行“多证制”制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以职业道德培养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乐观的劳动态度,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向社会推荐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是指培养人才要加强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培养规格:宽口径、多方向、复合型。要做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设置,遴选优势、强势专业,整合优化传统专业,并以宽口径的专业为基础,通过设置多种专业方向,建立对就业市场反应灵敏的适应机制。

3.13本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践效果

3.13本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践效果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1. 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 在全球化的国际社会背景下,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把教师的教育视野拓展到世界范围,必须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中,用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标准审视、衡量、评价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2.借鉴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时,参考德国应用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和设置,新增了《半导体物理》行业课程和《凝聚态物理讲座》前沿课程。 3.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2016年1月和2月,陈文聪教授和舒方杰博士先后赴牛津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一年。 4.开设科技英语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英文原版科技书刊、扫除语言障碍,在大四开设科技英语选修课程。科技英语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为提升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 物理学专业定期举办英语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英语比赛;成立英语兴趣小组,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鼓励部分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备考托福和雅思。 6.探索申请国外高校研究生这一新途径

荷兰莱顿大学天文专业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发邮件给陈文聪教授,请其在学院进行该专业研究生招生宣传。因此,学院决定从低年级开始,引导部分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做好申请国外高校研究生的准备。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效 1.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培养措施实施的效果逐渐显露出来,为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四年来毕业生四级外语通过率为85%,六级通过率达到25%。毕业生考研外语过线度四年均87%。 2.英语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通过对毕业生论文(设计)对英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的统计发现,四年来毕业生选引用外文参考文献的数量明显增加。13级学生李皇欣在校期间与梁果博士合作在Optics Express (中科院二区)发表论文,该同学参与了论文的计算和撰写工作。这些数据表明,本专业学生运用英文写作、阅读文文献的能力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3.国际合作交流能力进一步增强,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受陈文聪和舒方杰博士出国访学的影响,梁果和吴萍2名博士积极申请2017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并获得成功,即将赴美国和新加坡坡访问。陈文聪和舒方杰博士回国后,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融入教学中,激发了物理专业学生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