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

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

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

江西省吉安师范学校杨文光(343000)

习题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是1、第2项是2、以后各项由12n n n a a a =+(3n ≥)给出,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人教社2003年6月第1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110P )

问题能否求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析设112()n n n n a pa q a pa +=+,与n a =

1

2

n

n

a a +比较系数,得

112515151

()222n n n n a a a a ++=+.或1152

n

n a a +=1

215

15

()22

n

n a a +,从而有11515151

()222

n n n n a a a a +++=+(2n ≥)①或1

11515

15

()222

n n n n a a a a +++=(2n ≥)②.对于①,因215153

22

a a ++=,故数列151

{}2

n n a a ++

是首项为53

2

+,公比为(51)/2+的等比数列,

于是有1

1515351()222

n n n a a ++++=③;

对于②,同理可得

1

n a +1

153515()222

n n a +=④.由③-④,得1

11

1

(51)(1

5)522n n n n n a +++++=

故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1

1

(15)(15)52n n n n a ++++=.

练习

1(人教社2003年6月第1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135P 复习参考题A 组5(1)的改编题)在数列{}n a 中,11a =,

22a =,212n n n a a a ++=+,求它的通项公式.

(答案:(12)(12)22

n n

n a +=

.)

2(2005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数列{}n x 满足

21/2x x =,1

2()/2n n n x x x =+,3,4,n =",若lim n

x x →∞

2=,则1x =(

)

A .3/2

B .3

C .4

D .5

(提示:由12()/2n n n x x x =+,得1/2n n x x +=

1

2

/2n

n

x x +,于是1/2n n x x +=1

2

/2n

n

x x +="=

211/2x x x +=.所以11lim(/2)n n x x x x →∞

+=.

即1lim n x x x →∞

=+1lim /23n x x →∞

=.故选(B).)

用矩阵法求平面的法向量

福建省漳州市立人学校

林明金(363000)

高中数学课标教材选修2—1第三章主要介绍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问题.从3.6节以后研究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夹角、以及点与面的距离都是借助平面的法向量来求解,而教材中介绍求平面的法向量都是采用待定系数法.如何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求出平面的法向量,

无疑十分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采用矩阵法求平面的法向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省时,高效,易求.1引例

例1(湘教版P 123页练习题1)已知平面内有三个点(,3,)、(,,)B 、(6,3,),求平面的一个法

44福建中学数学2008年第2期

21A 4127C

对一道课本试题的变式

对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推广与思考 波利亚指出:“拿一个有意义又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个题目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 题目:已知ABC ?两个顶点()()0,6,0,6B A -,边BC AC ,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9 4-,求顶点C 的轨迹方程。(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1第三章§1椭圆习题3-1A 组第8题) 一、动手实践,掌握方法 解析:设()y x C ,,则直线BC AC ,的斜率分别是()6,66 ,621-≠≠-= +=x x x y k x y k , 根据题意,9 4 21- =?k k ,所以 9 4 362 2-=-x y ,化简,得()6,6116362 2 -≠≠=+x x y x 所以顶点C 的轨迹是椭圆,去掉左右顶点。 评析:(1)典型的用直接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注意6,6-≠≠x x ,一方面它保证了直线BC AC ,的斜率的存在性,另一方面符合C 为ABC ?的一个顶点,C B A ,,不能共线。 (2)题目的几何条件包括“两个定点、一个动点、一个定值,两条直线的斜率,一个等量关系”。 (3)轨迹是椭圆,去掉左右顶点。 二、引进参数,化静为动 变式1、已知两个定点()()()00,,0, a a B a A -,动点C 满足直线BC AC ,的斜率之积等于()0≠m m ,试讨论动点C 的轨迹。 分析:首先确定动点C 的轨迹方程,然后依据方程判定它的轨迹。 解析:设()y x C ,,则直线BC AC ,的斜率分别是 a x y k a x y k -=+= 21,,()a x + - ≠,根据题意,m k k =?2 1 , 所以m a x y =-2 22,化简,得动点C 的轨迹方程122 22=-ma y a x ,所以 1、当0 m 时,动点C 的轨迹是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去掉它的两个顶点; 2、当0 m 时 (1)若1-=m ,则动点C 的轨迹方程为2 2 2 a y x =+,所以它的轨迹是圆心在原点,半径为a 的圆,去掉 与x 轴的两个交点; (2)当01 m -时,2 2ma a - ,所以动点C 的轨迹是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去掉左右顶点; (3)当1- m 时,2 2ma a - ,所以动点C 的轨迹是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去掉左右顶点。 评析:引进参数,化静为动,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意到变式1并没有改变题目中的几何关系,但是参数值及它的的符号决定了轨迹的不同形式——圆、椭圆、双曲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三种曲线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想象当参数m 由()+∞→≠→-→∞-001变化时,动点 c 的轨迹由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变为圆,再变为焦点在x 轴上椭圆,然后蜕变为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

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

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 ——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二年级在学生学习了用除法解决问题后,试卷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一张邮票8角,小明有4元钱,能买几张这样的邮票?”这道题正确的做法是先把4元换算成40角,再用40÷8=5(张),而大多数学生是这样做的:8÷4=2(张)。学生的错误率如此之高,所犯错误又是如此雷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是这样分析的:这道题的前两题都是用除法解决问题,而且都是大数除以小数,学生做到这题时思维定势,以为还是用题目中的大数除以小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成了我思考最多的问题。 一、仔细审题 做一道题目之前首先要读题,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会读懂题目,明确题目中究竟讲了怎样的一回事,要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题时放慢速度,用铅笔指着所读的内容,做到“手眼合一”,避免“一目十行”。读到题目中重点的词语作上记号,比如有的题目中提到的“从大到小”、“由高到矮”等比较容易忽视或容易混淆的字词加上着重号,有些题目条件中是“厘米”作单位的,问题是“米”作单位,要求学生圈出“厘米”、“米”。读完题目,可以让学生合上书本,复述刚才读到的条件和问题。这些都可为正确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分析数量关系 解决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突出数量关系分析,找到解题思路,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 我发现有些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当他们读完一道题后,就能立即看到题目的“骨架”,这个“骨架”就是数量关系。例如,“红花有5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两种花一共有多少朵?”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红花朵数+黄花朵数=总朵数。根据这一数量关系式,发现必须先求出黄花的朵数,该题便迎刃而解。又如,“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这些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概括出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都是学生解题

由一道课本习题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课本习题引发的思考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数学上配套练习册 P 65第11题: 已知:如图1,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 思考 由命题的条件,根据平行线判定定理易知: AM/CN MC/ NB,由此得命题1: 命题1已知:如图1,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BN 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M CN ,MC /NB 思考二 由命题的条件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可知,有三对全等三角形,故得命题: 命题2已知:如图2,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 CM 交于点E,CN 、BM 交于点F. 求证:△ACN 也血CB, △AEC 也 JMFC, △ECN 也△CB 思考三 由命题2的结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一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从而得到 命题: 命题3已知:如图2,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 CM 交于点E,CN 、BM 交于点F. 求证:⑴ AN=BM,CE=CF,AE=MF,NE=FB, (2)/NAC= /BMC; ZANC= JMBC; ZAEC= / MFC; 山东省五莲县洪凝初中 王爱仁 求证: 图1

JCEN= /CFB

思考四 因为/ ACM # NCB=60 ,所以/ MCN=6D ,再由命题3的结论可知CE=CF 则△ ECF 为等边三 角形,得命题: 命题4已知:如图3,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交 思考五 _ 由命题4的结论知,/ EFC=60°,故/ EFC=/FCB ,所以EF I AB ,得命题: 命题5已知;如图3,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ACBN 是等边三角形,AN 交MC 于点 BM 交CN 于点F. 求证:AN=BM MrzT -[y 、. 思考八 由^ ACN^A MCB 可知,/ CAN=/ CMB 所以/ A0B2 MAO £ AMO ^ MAO £ AMC :+ CMB ^ MAO 乂 CAN # AMChMAC+^AMC=60 +60° =120° ,可得命题: 命题6已知;如图4,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ACM, ACBN 是等边三角形,AN,BM 相交于 点O. MC 于点 E ,BM 交CN 于点F. ⑴求证: AN=BM; (2)求证: △CEF 为等边三角形 若AN 、MC 交于点E,BM 、 NC 交于点F ,求证:EF IAB 图4

一道课本三角习题的多解和变式探究

一道课本三角习题的多解和变式探究 罗文军 刘娟娟 (甘肃省秦安县第二中学,741600)(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槐川中学,741609) 在历年高考真题中,有部分解三角形试题以对角互补的四边形为载体(例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文科第17题和2015年四川卷理科19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三角恒等变换等知识,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和化归与转化的思想,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从源头来看,这类试题可以看成如下的源自苏教版课本必修5第11章解三角形第17页习题11.2的第13题. 题目、如图1,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 的边长分别为2AB =, 6BC =,4AD CD ==,如何求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 本文对这道课本习题探究和变式探究,以期达到对学生解答这 类以对边互补的四边形为载体的解三角形问题求解起引导作用. 一、解法探究 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是所有解法探求的关键,在已知四边形四条边长的基础上,求某个内角大小是解题的主攻方向,掌握这两点,问题可迎刃而解. 分析1、连对角线BD ,将四边形分解成ABD ?和BCD ?.注意对角互补关系180A C +=o ,分别运用余弦定理表示出公共边BD ,解方程组可得cos A ,从而得到A 和C 的度数.明确了ABD ?和BCD ?的两边一角之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解. 解法1、如图2,连结BD .在ABD ?、BCD ?中分别应用余弦定理,可得 22222224224cos 64264cos BD A BD C ?=+-????=+-???? 因为四边形ABCD 为圆内接四边形,有180A C +=o ,从而 222016cos 5248cos BD A BD A ?=-??=+??,可得1cos 2A =-,120A =o ,所以60C =o . 于是1124sin12064sin 608322 ABD BCD ABCD S S S ??=+=???+???=o o 四边形. 解法2、如图3,在BC 边上取点E ,使得BE BA =,连结DE 合BD .

一道课本例题的探究开发

一道课本例题的探究开发 663312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中心学校 陆智勇 课本的例题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巩固方法、培养能力、积淀素养的载体,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特殊联想、类比联想、可逆联想和推广引申,这些例题也可作为探究教学的重要材料。笔者尝试着从课本例题入手,合理开发课本例题,引导学生反思、深化与推广,并结合数学探究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 题目:如图(1),AD 是△ABC 的高,点P,Q 在BC 上,点R 在AC 上,点S 在AB 上,边BC=60cm ,高AD=40cm,四边形PQRS 是正方形. (1)相似吗?与ABC ASR ?? (2)求正方形PQRS 的边长. 分析:由于四边形PQRS 为正方形,所以SR ∥BC ,故ASR ?∽ABC ?.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列方程求解. 解:(1)ASR ?∽ABC ?.理由: 是正方形,因为PQRS 所以SR ∥BC. 所以 .,ACB ARS ABC ASR ∠=∠∠=∠ 所以ASR ?∽ABC ? . (2)由(1)可知ASR ?∽ABC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可得 设正方形PQRS 的边长 为 AE=(40- χ )cm, 所以 解得: 所以正方形PQRS 的边长为24cm. 此题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47页 .BC SR AD AE =,cm χ. 24=χ60 4040χχ= -

的一道例题。该题是典型的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停留在问题的解决上,而是以此题为切入口,精心设计了一组变式,恰当设置问题梯度,使难易程度尽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设计的问题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把学生从某种抑制状态下激奋起来,使之产生一种一触即发的效果。 变式1:如图(2),△ABC 的内接矩形EFGH 的两邻边之比EF :FG=9:5,长边在BC 上,高AD=16cm,BC=48cm,求矩形EFGH 的周长。 分析:因为EFGH 为矩形,则AN ⊥HG.这样△AHG 的高可写成AD-DN=AD-FG.再由△AHG ∽△ABC ,即可以找到HG、FG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求出矩形EFGH 的周长. 解:因为EFGH 为矩形,所以HG ∥EF,HG=EF. 所以△AHG ∽△ABC. 所以 则 解得: 所以矩形EFGH 的周长为56cm. 变式2:如图(3),已知边长为10cm 的等边三角形ABC ,内接正方形HEFG 。求正方形HEFG 的面积。 分析:因为AD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高,所以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可以求出AD 的长,由△AEH ∽△ABC,可得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 AD AN BC HG =.5,9χχ==FG EF 设16516489χχ-=. 2=χ

由一道课本例题带来的日常教学思考

由一道课本例题带来的日常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13-06-13T09:29:21.56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3学年36期供稿作者:张进辉 [导读] 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来看,形成数学概念(或定义),提示其内涵与外延,比数学概念(或定义)本身更重要。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二中张进辉 对数学问题多种解法的不懈追求,体现了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变通性、灵活性、流畅性和开放性.本文介绍一道课本习题的多解、推广、反思. 一、课本上的一道例题: 浙教版八上《3.2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P58 书本例题:如图,有一长方体形的房间,地面为边长4米的正方形,房间高3米.一只蜘蛛在A处,一只苍蝇在B处. ⑴试问,蜘蛛去抓苍蝇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⑵若苍蝇在C处,则最短路程是多少? 问题解决——谜底: 二、例题教学后的反思: 对于立方体表面展开图这个概念的形成,由于很难下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所以课本先安排了一个合作学习的栏目,让学生把一个立方体纸盒沿某些棱剪开,且使六个面连在一起,然后铺平,得到一些平面图形,然后再通过体例、练习和作业题来理解概念,进一步迁移到其他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 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来看,形成数学概念(或定义),提示其内涵与外延,比数学概念(或定义)本身更重要。当学生对于概念、定义有了初步理解(或了解),但这种理解还不十分稳定、清晰的时候,可以在变式中辨别是非。在复习概念(或定义)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问题变式可加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观察与分析、抽象与概括等能力。 三、题目变式教学 题目变式包括条件的探究(增加、减少或变更条件)、结论的探究(结论是否唯一)、数与形的探究、引申探究(命题是否可以推广)等。在解题复习课或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中,利用问题变式可使学生掌握姊妹题甚至一类题的解法,从而使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探究创新的能力得到发展。. 变式1:如图1,有一个圆锥粮仓,其正视图为边长是 6em的正三角形。粮仓的母线AC的中点P处有一老鼠正在偷吃粮食。此时,小猫正在B处,它要沿粮仓侧面到达 P处捕捉老鼠,求小猫所经过的最短路程的长。 变式2:如图2所示的圆柱体中,底面圆的半径是 1,高为2。若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侧面爬行到C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

由一道课本习题的思考

由一道课本习题的思考 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发展思维能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若能经常对课本的经典题进行挖掘、引申和改编,就可以得到综合性强、形式新颖的命题,这样可帮我们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思维能力。现举例说明。 原题目: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136页:已知点I为ABC的内心,/ BAC的平分线与ABC的外 接圆于D, AD交BC于E, DB与DI 相等吗?为什么? 分析:连接BI , VI为内心,.?./ ABI=Z EBI, / BAEh CADh EBD 而/ DIB=Z ABI+Z BAE / DBI=Z EBDZ EBI,.Z DIB=Z DBI,. DB=D。 变形题1:本题还可证得(1)AB?AC=AE?AD( 2)DI2=DE?DA (3)AB?AC=AE2+BE?CE 分析:结论(1)可通过证明AB? AEC结论(2)可通过证明DB0 DAB;结论(3)可通过证明AE3 BED得AE?DE=BE?EC由(1)得AB?AC=AE?AD=(EAE+ED =AE2+ AE?ED=AE2+BE?EC 原题可互换条件和结论得 变形题2:如图1, ABC的角平分线交BC于E,交ABC的外接圆于D, I为AD上一点,且DB=D,求证:I为ABC的内心。

分析:只要证明/ AB匸/ EBI,与原题的证法类似。 变形题3:在原题条件下,作DMLAB DNLAC M, N为垂 足,AB>AC。 求证:(1)BM=CN=(AB-AC)(2) 分析:(1)易证DBMP?DCN ADMP?ADN 得BM=CNAM=AN 由 AM=AN 得AB-BM=AC+CN即卩2BM=AB-AC 所以BM=CN=(AB-AC)。 (2)易证AE3 ABD, ABE^ ADC 得 。 。 变形题4:在原题条件下,过D作圆的切线交AB AC的延长线于M N,求证:(1)BC// MN (2)CD2=CE (AB-AC)DM 分析:(1)设0为?ABC的外接圆的圆心,连接0D因为MN为切线,所以ODL MN又因为/ BADh CAD可得弧BD=^ CD 所以ODL BC 所以BC// MN (2)由弧BD=弧CD得BD=CD 又BC// MN 得 / DCBh DBCh BDM 又/ ADCh ABCh M 可得CDE^ DMB 得 CD?BD=CE?BD因为BD=CD 所以CD2=CE?DM 通过对一道习题的引申、改编,同学们不仅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为熟练,而且对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对已经解决的数学问题加以引申变化的意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一道课本例题的探究与拓展

在运动中探索在变化中思考 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中学杨荫林 (获2013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数学组二等奖) 摘要在我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要认真观察、实验、归纳,大胆提出猜想。为了证实或推翻提出的猜想,我们要通过分析,概括、抽象出数学概念,通过探究、推理,建立数学理论。我们要积极地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问题。在探究与应用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水平会不断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会得到发展。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将快乐成长。 在我们的教科书中设计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包括思考、探究、链接,以及习题中的“思考〃应用”、“探究〃拓展”等,以激发我们探索数学的兴趣。在掌握基本内容之后,选择其中一些内容作思考与探究,我们会更加喜欢数学。 关键词命题运动变化两圆内切、外切、外离、内含。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有一部分例题和习题,它本身提出的的问题是非常明确具体的,但如果我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是以得到例习题所提问题的解答为满足,而是进一步加强合作、探索实践创新,交流我们的学习成果,我们发现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例习题的背后还有好多资源有待去研究与拓展。本文以(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1.2圆的进一步认识,1.2.2圆的切线,2.弦切角例4为例P32,作初步的探究与拓展。 一. 原题中两圆内切 命题1如图1,两圆内切于点P,大圆的弦AD与小圆相离,PA、PD交小圆于点E、F,直线EF交大圆于点B、C,求证:(1)EF∥AD;(2)∠APB=∠CPD. B D 如图1 如图2 变化1如果大圆的弦AD与小圆相离,变化为与小圆相切,那么有 命题2如图2,两圆内切于点P,大圆的弦AB切小圆于点C.求证:∠APC=∠BPC. 设PA,PB交小圆于E,F,则请你探究下列各等式是否成立? (1)CE=CF;(2)⊿ACE∽⊿CPF;(3)PC2=PA·PF;(4)PE·BC=PF·AC;(5)PA·PB-PC2=AC·BC; (6)S ⊿ACE :S ⊿BCF =PE:PF. 变化2如果大圆的弦AD与小圆相离,变化为与小圆相交,那么有 命题3如图3,两圆内切于点P,大圆的弦AD交小圆于点B,C.求证:∠APB=∠CPD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考法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考法 发表时间:2013-05-27T09:52:51.763Z 来源:《教育艺术》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冯健 [导读] 学生在平时的训练时,要围绕某些典型问题进行集中的训练,以培养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能力。 冯健广西柳城县龙美中学545200 很多练习、习题、中考题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它的原型,只是在课本原题的基础上对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作了一些变式,得到新的题目。 下面仅以一道几何证明题进行例举分析。 题目:(人教版数学课本八年级上册P58第11题)如图1,△ABD与△ACE都是等边三解形,求证:BE=DC。 证明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用“边角边”定理,可以判定△ADC≌△ABE,即有:BE=DC。 一、形变而神不变 图形的位置改变而条件不变。 变式1:若将两个等边三角形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得到如图2,其它条件不变。求证:BE=DC。 分析:用“边角边”定理同样可以证明△ADC≌△ABE,于是可以得到结论。 变式2:(把△ADB绕点A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3,△ABD与△ACE都是等边三解形,求证:BE=DC。 分析:用“边角边”定理同样可以证明△ADC≌△ABE,于是可以得到结论。 变式3:(把两个等边三角形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在直线的同一旁)如图4,△ABD与△ACE都是等边三解形,求证:BE=DC。 分析:证明的方法与上面一样,通过全等,得到对应边相等。 变式4:(把两个等边三角形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在直线的两旁)如图5,点B、A、C在同一条直线上,△ABD与△ACE都是等边三解形,求证:BE=DC。 证明的方法与前面一样。 点评:题目的条件不变,通过两个等边三角形位置变换,重新再组合成新的题目,只要掌握好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这类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可达到举一反三,融合惯通的目的。 二、形不变而神变 题目的基本图形不变,而结论改变。 变式5:如图6,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ABD与△ACE都是等边三解形,BE交DA于M,CD交AE于N,判断△AMN的形状。 分析:易求得∠EAD=60°,于是可以大胆的猜想△AMN是等边三角形,通过证明△BAE≌△DAC(SAS), 可得:∠ABE=∠ADC,再证明△AMB≌△AND(ASA), 可得AM=AN,所以△AMN是等边三角形。 总结:在图6中,蕴含有很三角形全等、多组线段相等、多个角是60°等结论,这里就不再一一例举。 变式6:(12年张家界中考题),如图7,已知线段AB=6,C、D是AB上两个点,且AC=DB=1,P是线段CD上一动点,在AB的同一侧分别作等边三角形APE和等边三角形PBF,G为线段EF的中点,点P由点C移动到点D时,G点的移动路径为:______。

一道数学例题引发的思考

一道数学例题引发的思考 -------《平行四边形(1)》教学反思 北师大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题: 证明: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这道题目时,我们首先是共同完成了证明文字命题的一些必要步骤,(如:画出图形、根据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和求证)完成对这道题目的数学化,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成翻译。即: 已知:如图,梯形ABCD ,AB=CD. 求证:∠A=∠D ∠B=∠C 课本上给出的证明方法是解决梯形问题的最常见的方法。我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求学生不看书,独立自主的想出尽可能多的解题方式。 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探索出了几种不同的做法,当然也包括和教材相吻合的解题方式。课本解题方法如下: 过点D 做D E ∥AB,交BC 于点E.不难证出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AB=DE,而AB=CD,∴DE=DC, ∴∠DEC=∠C,而AB ∥DE,则∠B=∠DEC,进而得出∠B=∠C, ∠A=∠ADC. A B E C D 在这里我想要谈的是,其中一个学生用了以下方式来解决问题: 将线段AB 沿着BC 方向平移至C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不难证出四边形ABCF 是平行四边形,仿照例题的证法,进而解决了问题。 A C D E

我问她是如何想到了用平移思想解决这道题。她说,她发现课本上的辅助线可以理解为一种平移,将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因而想到了:如果继续平移会产生什么效果,从而找到了这样的解决办法。她的想法让大家耳目一新。平移、旋转的数学思想的运用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视,在这里巧妙运用让这道题“活”了起来,毕竟课本上的解题方式是一种静态的。学生的思维也“活”了起来。此时,我也特别的兴奋,不禁想到在这之前学校崔老师的爱女曾经问到我的一道数学题,我立即把这道题目拿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平移、旋转等思想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便捷与巧妙。 题目如下: 已知:如图,点P 在正方形ABCD 的内部,且AP:BP:CP:=1:2:3. 求:∠APB 的度数。 A B C D P 我们将△PBC 绕着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点C 将落在A 点位置(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P 落在E 的位置,连接PE ,AE.不难证出△P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PE=45°.设AP=1,则PB=EB=2,PC=AE=3,则PE=22;在△APE 中。AP=1,AE=3,PE=2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定出△APE 是直角三角形,则∠APE=90°; ∴∠APB=45°+90°=135°.

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

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 江西省吉安师范学校杨文光(343000) 习题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是1、第2项是2、以后各项由12n n n a a a =+(3n ≥)给出,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人教社2003年6月第1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110P ) 问题能否求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析设112()n n n n a pa q a pa +=+,与n a = 1 2 n n a a +比较系数,得 112515151 ()222n n n n a a a a ++=+.或1152 n n a a +=1 215 15 ()22 n n a a +,从而有11515151 ()222 n n n n a a a a +++=+(2n ≥)①或1 11515 15 ()222 n n n n a a a a +++=(2n ≥)②.对于①,因215153 22 a a ++=,故数列151 {}2 n n a a ++ 是首项为53 2 +,公比为(51)/2+的等比数列, 于是有1 1515351()222 n n n a a ++++=③; 对于②,同理可得 1 n a +1 153515()222 n n a +=④.由③-④,得1 11 1 (51)(1 5)522n n n n n a +++++= , 故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1 1 (15)(15)52n n n n a ++++=. 练习 1(人教社2003年6月第1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135P 复习参考题A 组5(1)的改编题)在数列{}n a 中,11a =, 22a =,212n n n a a a ++=+,求它的通项公式. (答案:(12)(12)22 n n n a += .) 2(2005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数列{}n x 满足 21/2x x =,1 2()/2n n n x x x =+,3,4,n =",若lim n x x →∞ 2=,则1x =( ) A .3/2 B .3 C .4 D .5 (提示:由12()/2n n n x x x =+,得1/2n n x x += 1 2 /2n n x x +,于是1/2n n x x +=1 2 /2n n x x +="= 211/2x x x +=.所以11lim(/2)n n x x x x →∞ +=. 即1lim n x x x →∞ =+1lim /23n x x →∞ =.故选(B).) 用矩阵法求平面的法向量 福建省漳州市立人学校 林明金(363000) 高中数学课标教材选修2—1第三章主要介绍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问题.从3.6节以后研究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夹角、以及点与面的距离都是借助平面的法向量来求解,而教材中介绍求平面的法向量都是采用待定系数法.如何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求出平面的法向量, 无疑十分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采用矩阵法求平面的法向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省时,高效,易求.1引例 例1(湘教版P 123页练习题1)已知平面内有三个点(,3,)、(,,)B 、(6,3,),求平面的一个法 44福建中学数学2008年第2期 21A 4127C

[++i_与i++]一道简单的题目引发的思考

一道简单的题目引发的思考 ++i 与i++ ——Don't believe in magic !Understand what your program do ,how they do .引言 昨晚一时兴起,我脑子就问自己下面的代码会输出什么,也不知道我脑子为什么有这个代码模型,只是模糊的有些印象: 01#include 02#include 03 04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05{ 06int i=3,j; 07j=(i++)+(i++)+(++i); 08printf("i = %d, j = %d\n",i,j); 09exit(0); 10} 您会怎样考虑这个问题呢?您不运行这个程序能准确地说出答案吗?我猜想肯定有大部分人不能肯定且准确地说出答案!如果您不能,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保证您看完之后豁然开朗!请细看下文,outline如下: 1、诸君的回答 我那这道题目问了几个人,他们的答案不尽相同。 1.1、A君的回答

因为i = 3,故依次i++=4,i++=5,++i=6,i最后输出为i = 6;但是由于前面两个++ 是后置++,最后一个++是前置++,故j = 3+4+6 = 13。 1.2、B君的回答 因为i = 3,故第一个i++后为4,第二个i++后为5,接着做i+i操作= 5+5=10,最后与(++i)相加= 10+6=16。 1.3、C君的回答 因为i = 3,故依次i++=4,i++=5,++i=6,i最后输出为i = 6;但是第一i、第二个i 的++是后置++,先进行i+i操作,然后进行两次i++后置操作,故等价于(i)+(i) = 3+3=6,i++,i++,最后与++i=6相加等于12。 1.4、D君的回答 因为i = 3,故依次i++=4,i++=5,++i=6,i最后输出为i = 6;但是前面两个++都是后置++,故先做i+i+(++i)操作,然后才在i++,i++操作,第三个++是前置++,故等价于i+i +(++i)=3+3+4=10,i++,i++。 到底哪个人说得对呢? 2、编译器的输出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编译器会输出什么? 2.1、Visual Studio的输出 运行环境:Win7+VS2005 or VS2010,输出如下图所示:

一道课本例题引发的探究

一道课本例题引发的探究 【摘 要】高中数学教材绝大多数例习题都是很经典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其进行积极的探究,引导学生乐于把现有的问题进行演变、引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例习题 问题 探究 引申 高中数学教材绝大多数例习题都是很经典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其进行积极的探究,通过探究让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加深概念、法则、定理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是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以人教版选修2—1第41页例3的教学为例,并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问题的提出 (选修2—1第41页例3)设点A 、B 的坐标(5,0)、(-5,0)。直线AM 、BM 相交于点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9 4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解答:(略) 本题由学生用直译法做,没有太大的问题。 二、问题的引申 1、逆向思维,大胆猜想: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翻开数学史册,可以发现数学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猜想的历史。可见猜想与数学发现是形影不离的。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与合情推理,发展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针对例3的答案为椭圆方程,学生不禁会问一般的椭圆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性质呢? 猜想1: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上长轴的两顶点A 、B 与任意一 点P (不同于A 、B )连线PA PB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解答:(略) 有了例3的解答,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2、大胆假设,归纳引申:

先通过大胆假设,再从特殊问题入手,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变式问题中弦AB 是长轴,能不能改成一般过原点的弦呢? 我们可以先与学生一起来探究一个特殊的问题,归纳出方法,再引申出一般性的命题。 问题:椭圆22 132x y +=上任意一点P 与过中心的弦AB 的两端点A 、B 连线P A P B 、与对称轴不平行,求直线PA PB 、的斜率之积。 证明:设111(,),(,),P x y A x y 则111(,),B x y --2222 111,13232 x y x y ∴+ =+=,两式相减得: 22221132x x y y --∴=, 22122 12 3 y y x x -∴=-- 22111221112 3 PA PB y y y y y y k k x x x x x x -+-∴?=?==- -+- 让学生自主探究,再让学生归纳引申出一般的问题。 命题1: 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上任意一点P 与过中心的弦AB 的两 端点A 、B 连线P A P B 、与对称轴不平行,则直线PA PB 、的斜率之积 为定值. 证明:设111(,),(,),P x y A x y 则111(,),B x y --1,122122122 22=+=+∴b y a x b y a x ,两式相减 得: 22122212b y y a x x --=- 22 2 12212a b x x y y -=--∴ 22 1111a b x x y y x x y y K K PB PA -=++?--=?∴为定值. 3、极限思想,知识串联; G ?波利亚说:“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我们这时引导学生,然后提问:椭圆的极限位置是圆,此性质可以类比圆中什么性质呢?让学生分组探讨,进行类比与归纳。探讨后部分学生提出了对性质的解释:是圆的性质“圆上一点对直径所张成的角为直角”在椭圆中的推广。 这个解释充分揭示了椭圆的本质属性,因而能简洁解决问题。再引导类比圆中的性质,可以引申出以下命题.

一道错题引发的思考(周攀波)

一道错题引发的思考 宜昌金东方小学周攀波 在学习了一个多月后,我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独立作业。检验的结果, 让我十分意外。 原题如下: 3、我能把与数字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12分) 3 6 9 5 4 7 按照对孩子的了解,在入学以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一个孩子都能正确的 数数。对同样多的理解也应该没有问题。可是我粗略的统计了学生的答案,105 班有16位孩子这题全错,106班有20位孩子答错。看着试卷上的这些答案,我 陷入了沉思。心里十分困惑和沮丧.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出错率如此之高? 为了找出错误的原因,我有意的把这道题念给身边的朋友听,让他们帮我分 析问题出在哪里?其中一位朋友说;’我拿到这道题,会不明白这题的意思.’我 愕然.继续追问她,题目的表达是不是有问题?她说:’是把哪个数字和图相对 应?”原来题目的表达也存在问题.可是我认为这不是造成学生出现大面积错误 的根本原因.如果题目改为,数学是几,就圈出几个,学生就不会出错了. 我再次把学生做错的答卷拿出来认真观察.看着看着,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了.原来,学生把5只小鸡和数字5圈在一起了.9个蘑菇与数字9圈在了一起.按 照学生的这种答案,确实是把数字与图形同样多的圈在了一起.为了验证的我想 法,我找来了出错的两位同学.问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告诉我,运用了一一对应 的思想,把同样多的数字与图形圈在了一起. 那么前段时间学习过的’一一对应”的思想在这道题中,对学生的理解造成 了知识的困扰.通过以上分析,我认识到:

错题,是学生知识和思维暴露问题的十分有价值的资源.在面对学生的错题时,教师要抱着平常心.不把把学生的意见完全丢弃不管,不去追求错误产生的原因.让它丢掉了真正的价值.对出错的孩子,不能抱怨和指责.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分析错题的原因,并且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错误,形成正面的差错观.让每一个孩子重视错题的价值,不要害怕自己出错,要在错误中反思,醒悟.提高. 针对普遍性的错误,教师要寻找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设计集中讲评.比如,这道题还存在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清.把与数字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部分”和”整体”感知没有完全建立.当一个完整的图形出现时,学生没有认真去分析’与数字同样多的部分’那么在讲评时,也应该重点让学生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生的审题与对题意的思考也应成为教师点拨,引导的方面.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根据这条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原则,学生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艾宾浩斯的单词记忆实验的结论)。可见,如果反馈评价不及时,随着学生对练习题内容和解题思路记忆的消减,寻求正确答案及分析错误原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下降,“遗忘规律”就起作用了,这显然不利于对错误的纠正和缺失知识的弥补。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排除负面心理因数的影响,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错题的产生。针对学生这道错题,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反馈练习. 3.看数字是几,就圈出同样多的图形. 478 65 3

从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

从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 孙红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练习册》三年级下册,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编写,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期中测试卷(p27)第28页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应用题第4题): 习惯想法,多数学生认为买团体票合算,这道题表面上看我也以为买团体票合算。结果真的和我们想的一致吗?下面我们来算一算: (1)分开买: 5×8=40(元) 3 ×30=90(元) 40+90=130(元) (2)买团体: 5+30=35(人) 35×5=175(元)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分开买反而合算。问题到这里是不是可以结束了呢?其实不然,有没有更合算的买法呢?你不要认为分开买是最合算的买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种错误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呢!针对上面出现的这种问题,结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谈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克服定势思维,寻求最佳方案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定势的方式和方法。请看下面的故事,从中我们也许可以学点什么。 司马光砸缸。大约一千年前,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曹冲称象。三国时期,吴王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质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 以上二个故事之所以历经千古而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的主人公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众不同!这几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当有一些经验阻挠我们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思路想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呢? 习惯思维定势常常会影响我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

关于一道课本习题引起的思考

摘要本文将一道课本习题作为问题背景,深入思考,提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并且利用背景问题中的结论,探究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反思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勤于思考,不断巩固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斗志和热衷于数学教学的热情。 关键词圆周角圆外角数学教师教学热情 Reflections Aroused from an Exercise in the Textbook //Sun Kaifeng Abstract With an exercise in the textbook as the background,this paper proposes an issue of further level.By utilizing the conclusion in the exercise,the writer inquires into it further.The writer holds that mathematics teacher should constantly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keep an enthusiastic attitude in teaching. Key words circumferential angle;angle out of a circle;mathematics teacher;teaching enthusiasm Author 's address Affiliated Middle Schoo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710072,Xi ’an,Shaanxi,China 1背景问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P114做一做:船在航行过程 中,船长通过测定角度来确定是否会遇到暗礁,如图,A,B 表示灯塔,暗礁分布在经过A,B 两点的一个圆形区域内,C 表示一个危险的临界 点,∠ACB 就是“危险角”,当船与两个灯塔的夹角大于“危险角”时,船就有可能触 礁(如图1所示),我们把∠APB 记为∠α。 问题1:当船与两个灯塔的夹角∠α大于“危险角”时,船位于哪个区域?为什么? 问题2:当船与两个灯塔的夹角∠α小于“危险角”时,船位于哪个区域?为什么? 问题分析:这个问题,很显然考查圆周角定理的相关推论。很容易知道当∠α大于“危险角”时,船应该位于⊙O 区域内,若∠α小于“危险角”时,则船应该位于⊙O 区域外。 问题解决:我们来应用分类假设的思想: 对于问题1: 船应该位于暗礁区域内(即⊙O 内)。理由是:假设船在⊙O 上,则有∠α=∠C,这与∠α>∠C 矛盾,所以船不能在⊙O 上; 假设船在⊙O 外,则有∠α<∠AEB ,即∠α<∠C ,这与∠α>∠C 矛盾,所以船不可能在⊙O 外,只能在⊙O 内。那么, 问题2的问题可以同理说明。当然,还可以通过外角定理说明这一问题。 问题解决完以后,我们便有了以下的结论:在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外角、圆周角、圆内角之间存在着“圆外角<圆周角<圆内角”的关系。这个结论对我们理解圆周角定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深入思考 提出问题:鉴于背景问题中“圆外角<圆周角<圆内角” 的结论,我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平面上A 、B 两点及一条直线M N (如图2所示),在已知直线M N 上是否存在一点C ,使得∠ACB 达到最大? 分析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点C 的存在性,如果∠ACB 我们把看成是我们想要的最大角,让我们设想:一 边沿着直线M N 走,一边看线 段AB 。 从直线AB 与M N 的交点出发向右行进。在起点时面对AB 的角度为0,而后角度增加,最后当离开AB 很远很远时,角度必定再次减小。因为在无穷远处它可看∠ACB 作为0。在角度为0的两个极端情况之间,必然在某处存在一点C,使得∠ACB 达到最大值。 第二,既然存在这样的点C ,那么它在何处呢?下面我们来确定它的位置。有一个相当容易的解释,如果一点不在最大位置上,那么必定存在另一点,在最大位置的另一侧,在该点所讨论的角度有相同的值。那么,在直线M N 上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从该点观察线段AB 与从C 观察有相同的视觉?这里我们很容易回答:“在同一个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教材上给出的定理,原命题可见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命题Ⅲ.21)那么,点C 与C'两点必在经过A 、B 两点的同一个圆上。 我们可以过A 、B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西安710072)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2)09-0111-02 图1 C E P B O A 图2 B A M C N 图3 B A M C C'' C'N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