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泌尿外)培养方案(精)

外科学(泌尿外)培养方案(精)
外科学(泌尿外)培养方案(精)

外科学(泌尿外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

泌尿外科学是研究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和肾上腺外科疾病的外科专业。重点的研究领域包括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病理和细胞分子水平的基础研究;下尿路症状疾病和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和形成机制;肾脏和细胞移植的长期存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移植免疫研究和有关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三、研究方向

1、泌尿系肿瘤的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研究;

2、下尿路症状和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研究;

3、器官移植和细胞移植临床研究;

4、移植免疫学研究。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专业学位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7.0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5.0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学时 2.0学分

外语(英语 72学时 3.0学分

2、必选课至少2门至少2.0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免疫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学实验技术 25学时 1.0学分

组织学实验技术 18学时 1.0学分

实验动物学(理论 25学时 1.0学分

实验动物学—动物实验基本技术 16学时 1.0学分

3、选修课不做要求

六、临床工作要求

临床学科的博士研究生结合本人的科研课题安排半年左右的临床实践工作。

1、泌尿外科要求:

掌握泌尿系常见病的基本理论。

学习泌尿系常见病和检查方法。

熟悉泌尿系常见病的手术指征治疗原则及手术前后处理。

2、肾移植病房要求(移植方向要求:

掌握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了解血液透析技术。

熟悉肾移植术后病人的治疗(包括排异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治。

七、学位论文要求

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

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与要求

见总则。

外科学(泌尿外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

同前,略。

三、研究方向

1、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究;

2、下尿路症状和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研究;

3、肾脏及细胞移植研究;

4、尿路结石症临床和基础研究。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专业学位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6.0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3.0学分

外语(英语 72学时 3.0学分

2、必选课至少2门至少2.0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免疫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学实验技术 25学时 1.0学分

临床心理学 18学时 1.0学分

SPSS for Windows 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 54学时 2.5学分

骨盆会阴解剖学 18学时 1.0学分

3、选修课 1.0学分

(从选课表中选择六、临床训练要求

(一临床能力训练具体要求及安排如下:

1. 时间安排:

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进行本专业的临床能力训练,其中包括1年的专科训练和半年的住院总医师工作。

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结合临床工作进行课题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

2. 临床训练

根据本学科特点进行三级学科的专科训练,主要从事临床工作一年,承担本专科院内会诊,带教实习医师查房,安排一定的门诊、急诊工作。担任总住院医师或相当的医疗和行政管理工作半年以上,通过专科培训,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

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疗技术,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3. 要求达到:

⑴独立完成肾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肾盂成型术或肾盂切开取石术、先天性尿道下裂成型术、膀胱部分切除及输尿管口移植术。

⑵参加肾移植术、肾癌根治术、膀胱全切除加尿流改道术、尿道成型术、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

⑶参加大型手术不少于20例。参加危重症抢救不少于10例。

(二考核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申请者临床能力考试具体要求见《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

七、学位论文要求

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

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与要求

见总则。

外科学(泌尿外硕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

同前,略。

三、研究方向

1、泌尿系肿瘤的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研究;

2、下尿路症状和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研究;

3、器官移植和细胞移植临床研究;

4、移植免疫学研究。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科学学位硕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8.0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7.0学分

外语(英语 90学时 4.0 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学时 1.0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学时 2.0学分

2、必选课至少4门至少7.0学分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 65学时 3.0学分

医学科研方法学(科学型 36学时 2.0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免疫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实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54学时 2.5学分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30学时 1.5学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 32学时 1.5学分

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54学时 2.5学分

医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2学时 1.5学分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30学时 1.5学分

3、选修课 4.0学分

选修课为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所选修的课程,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生具体情况在培养计划中注明。

六、临床工作要求

泌尿外科的硕士研究生结合本人科研课题,参加临床工作实践半年,包括门诊和病房。

1、泌尿外科要求:

学习泌尿系常见病的基本理论。

学习泌尿系常见病和检查方法。

了解泌尿系常见病的手术指征治疗原则及手术前后处理。

2、肾移植病房要求(移植方向要求):了解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了解血液透析技术。了解肾移植术后病人的治疗(包括排异反应、急性肾小

管坏死的诊治)。七、学位论文要求见总则。八、学位评定与授予见总则。九、培养方式与要求见总则。外科学(泌尿外)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见总则。二、学科简介同前,略。三、研究方向 1、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究; 2、下尿路症状和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研究; 3、肾脏及细胞移植研究; 4、尿路结石症临床和基础研究。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见总则。五、课程学习要求1、公共必修课外语(英语)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必选课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医学科研方法学(专业型)临床岗位综合素质训练临床通用技能训练 18 学时 36 学时 65 学时 36 学时 1.0 学分 2.0 学时 72 学时 18 学时 36 学时 6.0 学分 3.0 学分 1.0 学分 2.0 学分共 8.0 学分 3.0 学分 2.0 学分

3、选修课医学信息检索 18 学时 1.0 学分 1.0 学分(或选修本临床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六、临床工作要求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此项内容适于临床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根据国家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执行(试行)。七、学位论文要求见总则。八、学位评定与授予见总则。九、培养方式与要求见总则。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专业2009本科培养方案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专业2009本科培养方案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专业2009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科学思想和优良人文素质、掌握人类学基础理论、方法、技术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组织和私有机构等对综合组织协调人才的需求,胜任相关的文化、公共事业、宣传、社会评估、宗教、民族、民政、政策研究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愿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有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 2. 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既有较广的知识面,又掌握本专业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精神,成为既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能力,又有较宽的基础、较广的适应性和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3. 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具有一定的国防和军事知识,能够履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 周学时课程负责人 专业必修课 人类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3 72 1/4 周大鸣教授 张应强教授 中国民族学 Chinese Ethnology 3 5 4 1/3 吴国富副教授/刘 志扬副教授 体质人类学 Physical Anthropology 3 5 4 2/3 陈华副教授/李法 军讲师语言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3 5 4 4/3 张振江副教授 文化人类学理论 The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3 5 4 2/3 朱健刚副教授/ 何国强教授 定量研究方法 The Methodology Quantitative Studies 3 5 4 4/3 社会学系老师 考古人类学 Prehistory Anthropology 3 5 4 4/3 金志伟讲师 中国民族史 Chinese Ethnohistory 3 5 4 5/3 张应强教授 刘志扬副教授经济人类学 Economic Ethnography 2 36 5/2 周大鸣教授 程瑜副教授政治法律人类学 Anthropology in Political and Juristical Sciences 3 5 4 7/3 何国强教授 朱健刚副教授 民俗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Folklore 3 5 4 5/3 邓启耀教授 朱爱东副教授宗教学与宗教人类学 Religious Studies and Authnopological Studies of Religion 3 5 4 8/3 刘昭瑞教授 王建新教授 民族志导论 Lectures on Ethnography Studies 3 5 4 2/3 王建新教授/ 刘志扬副教授亲属和社会组织 Kinship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3 5 4 8/3 麻国庆教授 杨小柳讲师人类学系列讲座 Series Lectures on Anthropology 3 5 4 1/3 周大鸣教授等 学年论文 Paper Writing(as the 3d University year study completion) 2 36 8/2 人类学、民族学、 民俗学教研室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Paper 8 8周11/8周 人类学、民族学、 民俗学教研室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欧阳歌谷创作

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欧阳歌谷(2021.02.01) (五年制)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政治、体育、劳动等教学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培养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医药卫生事业振兴而献身,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国家健康发展战略需求,具有中医文化特色和全球化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专业人才,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二)政治、体育及创新创业等教学基本要求 1. 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的日

常教育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 国防、体育教育等 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国防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养成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全面贯彻“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学注重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以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为特色,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体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的品质及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遵循“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艺术与人文素质教育,突出中医文化教育,培养中医大学生的审美修养、职业道德与人文精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训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培养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身心健康。 3. 素质拓展教育 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设计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学校实施学分化管理,主要从思想政治与

内科学重点泌尿系统

内科学重点泌尿系统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总论 掌握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掌握常见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 熟悉肾脏的主要结构与功能及熟悉防治原则。 一.肾脏的主要结构 1.肾单位: 1.1肾小体 1.1.1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由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足细 胞)构成 (1)内皮细胞:抗凝、抗血栓、合成基底膜和血管活性物质 (2)基底膜:带有负电荷,维持正常结构,固定邻近细胞和构成滤过屏障(3)脏层上皮细胞:防止中、大分子量蛋白质漏出 (4)系膜组织:毛细血管间,支撑、修补、调节、清洁作用 1.1.2肾小囊 1.2肾小管: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和连接小管 2.肾小球旁器 3.肾间质 4.血管和神经 二.肾脏的功能 1.滤过:GFR:肾小球滤过率 2.重吸收和分泌 (1)重吸收:主要在近端小管 (2)渗透压梯度形成:主要靠髓袢和髓质 (3)调节终尿成分:远端小管尤其连接小管(醛固酮作用于此) 3.内分泌 (1)血管活性肽:调节肾的血流动力学和水盐代谢,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激肽等 (2)非血管活性物质:1,25-(OH)2D3和EPO 三.检查手段 1.尿检 1.1蛋白尿:每日>150mg或者尿蛋白/肌酐>200mg/g,或尿蛋白试验阳性 (微量蛋白尿30-300mg) 1.1.1生理性蛋白尿: (1)功能性:如剧烈运动,一过性,不超过(+) (2)体位性:多见于成长期青少年(<1g/d) 1.1.2肾小球性蛋白尿 (1)选择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的中小分子蛋白,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滤出超过小管吸收,病变较轻。 (2)非选择性蛋白尿:病变加重,排泄如IgG等大分子蛋白 1.1.3肾小管性蛋白尿:β微球蛋白和溶菌酶等微小蛋白,重吸收障 碍。 1.1.4溢出性蛋白尿: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大量溶解,多发骨髓瘤轻 链蛋白等大量滤出超过重吸收阈值。

社会学(法律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学(法律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及门类 专业名称:社会学(法律方向) 专业代码:030301 所属门类:法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法律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一定的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精通司法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适于从事司法、律师、仲裁、企业法务等职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 1、具有扎实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广的理论,主要包括法学理论等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运用法律政策处理和解决纠纷的能力等基本技能; 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专业方向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能力; 6、实行双证书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并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 7、具备良好的老师职业素养,从事本专业教育教学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及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法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合同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军事训练、课程设计(根据专业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教学周计算,均不纳入课内总学分(学时)之内。 法律咨询、社会调查、模拟审判、司法实务见习与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六、学制、学分及学位 学制:四年 学分:毕业不低于163学分 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结构及学分分配表 集中性实践环节按每周25学时计算。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30103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办学特点,以及“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前提、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学生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 专科中医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专业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基本知识 1、掌握必备的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各科基本知识,熟悉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 2、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实训操作知识。 4、了解医院管理、医疗卫生法规等基本常识。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中医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能力以及急症的预处理能力;具备适应初级卫生保健的实践能力。

2、具有计算机操作及应用的能力,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实际应用,达到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一级B水平。 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应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4、能借助辞典查阅外文医学资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必需的英语基本应用能力。应取得两种以上技能证书:英语应用能力(A级)、计算机(一级B)、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中级)、药品营销员资格证等。 (三)基本素质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医学道德和综合职业素质。 2、通过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具备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品德。 3、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向学生开放校内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扎实的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 三、职业领域 (一)专科中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 (二)中医药行业内的药品营销、医疗器械销售、医疗咨询等工作。 (三)医疗、卫生保健、药品营销等行业的自主创业。 (四)其它行业。 四、学制与招生对象 (一)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生、三校生。 五、主要专业课程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总结 重点 笔记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肾的生理功能】 肾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可分为血管活性激素和非血管活性激素。前者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族、激肽类系统等。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α一羟化酶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脏疾病的评估】 一、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称为蛋白尿。 产生蛋白尿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 1.功能性蛋白尿是一良性过程,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一般<1g/d。 2.肾小球性蛋白尿当病变使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使血管中各种分子量蛋白质无选择性地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如病变较轻,则仅有白蛋白滤过增多,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当肾小管间质病变或各种重金属中毒时,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缺陷,导致小分子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包括β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d。 4.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又未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尿蛋白电泳将显示分离的蛋白峰。 第二章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常因β一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 【病理】病变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l0天左右)起病,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本病典型者具有以下表现: 一、尿异常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的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20%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尿沉渣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二、水肿 80%以上患者均有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三、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钠水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四、肾功能异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五、免疫学检查异常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 【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一、治疗感染灶以往主张病初注射青霉素l0~14天(过敏者可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作扁桃体摘除,术前、术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二、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 三、透析治疗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 第二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3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①Ⅰ型又称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②Ⅱ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③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此型中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常呈阳性。 【病理】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以广泛(50%以上)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占据肾小球囊腔50%以上)为主要特征,病变早期为细胞新月体,后期为纤维新月体。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我国以Ⅱ型多见,Ⅰ型好发于青、中年,Ⅱ型及Ⅲ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 患者可有前驱呼吸道感染,起病多较急,病情急骤进展。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血尿、蛋白尿、尿少、浮肿、高血压),多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发展成尿毒症,为其临床特征。 【治疗】 一、强化疗法 (一)强化血浆置换疗法主要适用于I型。 (二)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为强化治疗之一。该疗法主要适用于Ⅱ、Ⅲ型,I型疗效较差。 二、透析治疗。 第三章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是: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引起原发性NS的肾小球病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它们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如下: 一、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特征性改变和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微小病变型肾病约占儿童原发性NS的80%~90%。 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 三、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较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可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现“双轨征”。好发于青壮年。

社会学专业培养方案

社会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社会学专业培养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社会调查与方法、社会统计与数据分析等领域高级专业人才,以应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人类福祉和创造健康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推动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为使命,关注人类行为与秩序、社会结构与变迁、社会发展与政策等核心议题。中南大学社会学创建于1999年,拥有一支学位、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高层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有多个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城市化与城乡社区发展、人口健康、社会心理与行为等领域形成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特色。 二、培养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塑造价值、培养能力,不断创新”的理念,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关怀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社会调查研究、市场调查预测、数据分析与处理、新闻与传媒分析、心理分析、社会项目设计执行评估和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城乡社区建设、社会工作服务、政策研究评估等领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能力突出、国际视野宽阔的国际精英和领导型人才,服务于各级立法、司法、民政、人保、工青妇、新闻宣传等部门,服务于各类工商企业、银行、医院、学校、社会福利机构、传媒机构、福利机构、公益组织、调查咨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接受社会研究和社会调查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社会调查方法、实证调查研究、社会管理、政策倡导、社会项目设计执行和评估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①广泛学习各类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理论来分析各种社会理论和社会思潮。 ②牢固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调查研究方法,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实际出发来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熟练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能。 ③系统掌握社会学各二级学科和分支学科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学、人类学、民俗学以及人口学知识。 2、能力要求 ①具有深入的社会理论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创造性、反思性和批判性思维。 ②具有较高的实证调查能力,运用社会学的实证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5709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在校、院领导的重视培植及老一辈中西医结合专家带领下,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良好的学术积淀。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于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近三年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63项,获科研经费661万元,并获得多项省部级成果及专利。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脾胃病科、神志病科、护理学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及培育项目)6个:脾胃病科、神志病科、肾病科、肛肠科、护理学科、中医预防保健科;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3个:针灸学、脾胃学、中医预防医学(培育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2个: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病种“胃缓(胃下垂)”牵头单位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9个:脾胃病科、中医康复科、中西医结合肾病专科、中医脑血管病专科、中西医结合心力衰竭专病、中医妇科、呼吸科、中医肛肠科、乳腺科。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硕士生导师达120人,其中有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同领域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形成了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依托福建中医药大学三所临床医学院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单位作为教学基地,临床及科研能力强。 二、培养目标 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同时掌握必要的现代医疗技术,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临床研究能力,身心健康,善于沟通,能够独立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政治方面: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医药事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热爱中医药事业,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业务方面:

《内科学4——泌尿系统疾病》习题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A1型题: 1、下列哪种激素是肾脏产生的非血管活性激素B A、肾素 B、EPO C、缓激肽释放酶 D、PGE2 E、PGP2α 2、肾脏是下列哪种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D A、胰岛素 B、高血糖素 C、胃泌素 D、抗利尿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3、肾脏可降解下列哪种激素A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降钙素 D、抗利尿激素 E、血管紧张素 4、尿中RBC管型常见于A A、急性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出血性膀胱炎 D、急性肾衰 E、慢性肾衰 5、下列哪种试验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B A、放射性核素邻131I马尿酸钠测定 B、放射性核素99mTc-DTPA测定 C、尿/血渗透浓度比 D、自由水清除率 E、尿β2-MG的测定 6、成人蛋白尿是指24 h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C A、50 mg B、100 mg C、150 mg D、200 mg E、300 mg 7、关于蛋白尿,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炎 B、微量白蛋白尿,见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C、溢出性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D、分泌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管-间质疾病 E、β2-MG尿为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特征 8、肾脏维持水平衡的功能,主要依靠下列哪项调节活动来实现D A、肾小球滤过量 B、近端肾小管与髓袢重吸收水量 C、肾小管分泌功能 D、远端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水量 E、近端肾小管与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水量 9、下列泌尿系统疾病中,不出现管型尿的疾病是D A、急性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膀胱炎 E、急性间质性肾炎 10、Cr清除率与下列哪项无关A A、滤过膜孔径增大 B、肾血流量 C、滤过膜的通透性 D、滤过面积 E、有效滤过压 11、肾小球疾病的发生机制,主要为E A、感染性炎症疾病 B、细胞免疫异常 C、与体液免疫无关 D、非免疫非炎症性疾病 E、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 12、肾小球疾病作为一组疾病,其主要特点为E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一、专业介绍 中药制药行业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我国中药行业以其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孕育着无限的商机。近年来,随着世界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寻找有效的天然药物替代化学药物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趋势,国内的中药制药企业也如雨后春笋,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渊源流长。河北省是我国的中药大省,保定的安国药材市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八大药材集散地,因此开设中药学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深厚的资源优势。河北大学中药专业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自身不断发展,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多年来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药学子。 中医学院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教案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中药专业相关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以上。 中医学院现有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专业拥有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即中药制剂实验室和中药生物工程实验室。教案资源丰富,图书馆藏书和期刊较多,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验技能以及与中药学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中药药剂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能在中药栽培、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鉴定、制剂、质量控制及评价、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中药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药种植、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药剂及质量控制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学科实验技能、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中药研究与开发、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掌握并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传统的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现代中药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掌握中药质量分析方法,掌握中药研究与开发、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技术; 、具有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中药化学、中药药剂、中药炮制、中药药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具备从事中医药科研及中药生产开发的工作能力;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30101K) 一、专业介绍 法学是以法和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承载着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律精神传播的重要使命。河北大学法学专业创办于1980年,198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河北省创办最早的法学专业。经过长期建设与积淀,现设有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六个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河北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良好声誉和重要地位。2012年成功入选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全国58所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法学专业拥有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缘背景多元、教学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富有合作与创新精神的师资团队。现有专职教师4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讲师1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3名,30名教师已取得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法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条件精良,建有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法庭科学实验室、模拟法庭实验室)、河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和3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河北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和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等三个省级法学研究会挂靠本专业。法学图书资料室面积200平米,有图书两万多种,五万多册。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广泛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重要学科知识,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并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能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法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各部门法的专业知识,受到法律应用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法律分析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 3.具备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5. 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我国法制建设的趋势;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核心课程 1

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2011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教务处编

目录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2011年各专业设置一览.................................... - 1 - 中医学.............................................................................................................. - 2 - 护理学.............................................................................................................. - 7 - 药学................................................................................................................ - 23 - 中药学............................................................................................................ - 41 - 药物制剂........................................................................................................ - 23 - 制药工程........................................................................................................ - 53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5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7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9 - 市场营销.......................................................................................................... - 7 - 公共事业管理................................................................................................ - 87 - 应用心理学.................................................................................................... - 87 -

内科学重点 泌尿系统

总论 掌握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掌握常见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 熟悉肾脏的主要结构与功能及熟悉防治原则。 一.肾脏的主要结构 1.肾单位: 1.1肾小体 1.1.1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由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构成(1)内皮细胞:抗凝、抗血栓、合成基底膜和血管活性物质 (2)基底膜:带有负电荷,维持正常结构,固定邻近细胞和构成滤过屏障 (3)脏层上皮细胞:防止中、大分子量蛋白质漏出 (4)系膜组织:毛细血管间,支撑、修补、调节、清洁作用 1.1.2肾小囊 1.2肾小管: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和连接小管 2.肾小球旁器 3.肾间质 4.血管和神经 二.肾脏的功能 1.滤过:GFR:肾小球滤过率 2.重吸收和分泌 (1)重吸收:主要在近端小管 (2)渗透压梯度形成:主要靠髓袢和髓质 (3)调节终尿成分:远端小管尤其连接小管(醛固酮作用于此) 3.内分泌 (1)血管活性肽:调节肾的血流动力学和水盐代谢,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激肽等 (2)非血管活性物质:1,25-(OH)2D3和EPO 三.检查手段 1.尿检 1.1蛋白尿:每日>150mg或者尿蛋白/肌酐>200mg/g,或尿蛋白试验阳性(微量蛋白 尿30-300mg) 1.1.1生理性蛋白尿: (1)功能性:如剧烈运动,一过性,不超过(+) (2)体位性:多见于成长期青少年(<1g/d) 1.1.2肾小球性蛋白尿 (1)选择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的中小分子蛋白,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滤出超过小管吸收,病变较轻。 (2)非选择性蛋白尿:病变加重,排泄如IgG等大分子蛋白 1.1.3肾小管性蛋白尿:β微球蛋白和溶菌酶等微小蛋白,重吸收障碍。 1.1.4溢出性蛋白尿: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大量溶解,多发骨髓瘤轻链蛋白等大 量滤出超过重吸收阈值。 1.2血尿 (1)镜下血尿:每HP>3 (2)肉眼血尿:1ml血/1L尿,外观洗肉水样,血样或者酱油样

方剂学专业培养方案

方剂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经方配伍与临床应用研究 2.方剂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3.方剂新制剂与新药开发研究 4.方剂学传统组方理论研究 5.方剂学科领域文献整理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二)选修课程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

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水准。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在读期间应在国家级学术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审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中临床实践不少于6个月。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2.外国语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3.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和1种高级计算机语言,达到编制较复杂应用程序的水平,具有能独立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4.医学统计学 了解常用医学统计、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和SPSS或SAS统计软件的基本应用,为科研课题设计数据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了解科研选题、研究假说、课题设计的思路和医学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经方专论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英汉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心理和身体素质、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初步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专业特色: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理念,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为模式,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创新意识好、思想境界高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途径: 1、理论课程:突出语言、文学和文化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实践课程:形成专业实习、口语实习、志愿者服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五大模块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建立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3、教育方法:利用网络、计算机等辅助工具,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4、成长管理:重视成长过程管理,引导学生课程成绩、竞赛成绩、创新创业成绩和社会参与成绩四个方面均衡发展,追踪学生的成长历程。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 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了解中国国情,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针、传统文化等。 (2)了解英美国家人文地理概况、发展历史、政治体制、宗教文化及教育制度等;了解当代英美政治、经济和文化。 (3)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4)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翻译等知识。 (5)掌握语言的特征和功能,了解语言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掌握语言使用在各种文体中表现出的规律。 (7)熟悉英美文学史上主要文学思潮和流派、重要作家和作品及其影响。

第八版内科学简答题(呼吸、循环、内分泌、泌尿系统)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答:诊断依据:咳、痰、喘、症状,每年三个月,持续两年以上,排除其他疾患,或有明确客观检查依据(X线,肺功能)。鉴别:“爱惜阔小姐”(肺癌、矽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结核)。 COPD诊断标准: ①中年发病,长期吸烟史,慢性咳嗽咳痰缓慢进展 ②肺气肿征 ③活动时气促,呼吸困难 ④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支舒药后 FEV1/FVC<70%, FEV1<80%预计值 ⑤排除其他疾病所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Ⅰ级:轻度FEV1/FVC<70%,FEV1% pred≥80%,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Ⅱ级:中度FEV1/FVC<70%,50%≤FEV1% pred <80%,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Ⅲ级:重度FEV1/FVC<70%,30%≤FEV1% pred <50%,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Ⅳ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 pred <30%,伴慢性呼吸衰竭 COPD治疗原则 答:稳定期(治疗:戒烟、支气管舒张药:抗胆碱或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糖皮质激素、祛痰药、长期家庭氧疗LTOT), 急性加重期 (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及严重程度、支气管扩张剂、低流量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药) 长期家庭养疗(LTOT)指征、目的? 答:①P a O2≤55mmHg或S a O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 ②P a O2 55~60mmHg或 S a 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所致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 目的使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达到P a O2≥60和(或)使S a O2≤升至90%以上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有诱因。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平喘药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下列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 ①支气管激发实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③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答:“两碱激素,氧疗激动” 氨茶碱、抗胆碱能类、糖皮质激素、氧疗、β2受体激动剂

2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草药栽培及鉴定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100806T)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中药资源与栽培、中药鉴定与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能够从事中药材栽培、种子种苗繁育、采收加工、贮藏养护、品质鉴定、质量控制、基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1)熟悉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用药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等。 (2)掌握中药资源调查、保护更新、持续利用的基本知识。 (3)掌握常用药用动植物的种质保存、引种驯化、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及相关中药材质量监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中药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产品研发的基本知识。 (5)掌握中药材的真伪鉴定、质量检测与评价及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6)掌握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熟悉常用中药的药理学、药效学基本理论知识。 (8)了解中医药行业发展方向,熟悉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 能力要求 (1)具有调查、保护和抚育更新中药资源的基本能力。 (2)具备药用植物栽培、采收加工和控制中药材质量的基本能力。 (3)具备中药材真伪鉴定、质量检测和品质评价的基本能力。 (4)具备综合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研制新产品的基本能力。 (5)具备从事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基本能力。

(6)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技术解决中药材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外文书刊。 (8)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 3. 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 (2)尊重生命,正视医学伦理,充分认知中药应用的终极目的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 (3)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熟知中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大健康医疗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将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发现、制造、合理使用中药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4)形成依法工作的观念,能以国家各项医药管理法规和行业准则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5)重视用药对象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的差异,能够充分考虑用药对象的利益并发挥中药资源的最大效益。 (6)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7)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8)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9)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中药学、农学、生物学。 (二)核心课程 中药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生理学、药用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