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动物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动物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了的文字连在一起,表示一个物种的学名。

包囊:当环境因素不利时,原生动物可分泌一层胶状物质,形成具有保护性的外壳,既包囊。裂体生殖:既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着核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面形成很多的小个体,称为裂殖子。是一种高效的分裂生殖方式。

领细胞:海绵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细胞扁平,内层细胞生有鞭毛,多数具原生质领,故称领细胞。

刺细胞:肠腔动物特有的,内含刺丝囊,囊内有毒液和刺丝,刺细胞外侧有针,当刺针受刺激,刺丝翻射出来,射出毒液,将对手麻痹或杀死。

外骨骼:是节肢动物门外壳的俗称,因为坚硬有如骨骼,因此得名。节肢动物的体表覆盖着坚硬的体壁。体壁由三部分组成:表皮细胞层,基膜和角质层。表皮细胞层由一层活细胞组成,它向内分泌形成一层薄膜,叫做基膜,向外分泌形成厚的角质层。角质层除了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保护内部构造外,还能与内壁所附着的肌肉共同完成各种运动,跟脊椎动物体内的骨骼有相似的作用,因此被叫做外骨骼。

逆行变态:动物经变态后,身体构造变得更为简单的变态形式。

次生腭:头骨原生腭的下方,由上颌骨的腭支、腭骨和翼骨组成的第二层腭板。它隔开鼻通道和口腔,使动物进食和呼吸互不影响。

胎盘: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与性机能有关的器官。

新脑皮:由侧脑室外币的神经物质生长而成,并包围着原脑皮,接受全身感官传来的信号,综合分析,根据已建立的神经联系产生相应反应

二、填空

(一)无脊椎动物

1、水螅的消化方式有___细胞内__消化和__细胞外___消化两种

2、海绵动物又称多孔动物,体壁分外层、中胶层、内层,食物在领细胞内消化。

3、疟疾是由虐原虫引起的,黑热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4、昆虫的口器包括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嚼吸式五类。

5、蝗虫的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6、软体动物中除腹足类外,基本的体制是相同的,为两侧对称,而腹足类与其他软体动物的主要区别特征是发育过程中具扭转现象,为次生性左右不对称。

9、人蛔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

10、我国五大寄生虫病分别为血吸虫、疟疾、黑热病、丝虫病、钩虫病。

11、引起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病原分日本血吸虫、疟原虫、利什曼原虫、丝虫、十二指肠钩虫。

12、涡虫的排泄系统为由排边小管、焰细胞、管细胞和排泄孔组成的排泄系统。

13、环毛蚓、三角真涡虫、海蜇的神经系统形状的排序分别为链状、梯形状、网状。

14、华枝睾吸虫、肝片吸虫和血吸虫的中间寄主分别为多种淡水螺、椎实螺、钉螺。

16、日本沼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

19、腔肠动物世代交替中水螅型为__无性生殖世代,水母型为__有性世代 _世代,其受精卵发育为具纤毛的__浮浪_ 幼虫

20、原腔动物消化管分化简单,但首次出现了发育完善 _的消化系统。

22、蚯蚓是雌雄_ 同体。(异体受精)

23、腔肠动物中__水螅型水母具缘膜_ 水母 __型水母无缘膜但具有_触手囊_

24、蛔虫为雌雄____异体圆柱形,雄虫体小而且尾部_向腹面弯曲_ 。

25、腔肠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_____,有性生殖为_体外受精_ ,且多为雌雄_ 异__体,许多海生种类发育要经历浮浪幼虫。

27、软体动物除头足类和某些腹足类为直接发育外,其它许多海产种类发育时多要经过两个幼虫阶段,即_担轮_ _幼虫和_ 面盘 _幼虫。

28、蛔虫体腔中充满__体腔液 _它有着__运送物质 _和_维持体型__的功能。

29、扁形动物的体璧由_单层表皮 __和_多层肌肉 _紧贴在一起形成,称为_皮肤肌内囊__。

30、腔肠动物为真正的_两 _胚层动物首次出现了_ 循环腔__消化。

31、环节动物属于_ 同律 _分节,具有了_次生(或真) _体腔,首次出现了完善的_闭管_式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出现了_ 后肾管,神经系统则为_ 链状 _。

32、扁形动物多数为雌雄_ 同 _体,有了固定的产生生殖细胞的_生殖腺 _和_生殖导管。

33、对虾、鳖、蜘蛛和蝗虫分别用_鳃__、_书鳃 _、书肺和气管 ___和_气门和气管 __进行呼吸。

35、环毛蚓的排泄器官为_肾管 _ ,其开口于体腔的一端称为__肾口 _,开口于体外的一端称为__肾孔 _。

36、在蛔虫的_体壁和_ 内脏器官 __之间有一个空腔是比较_早出现 _的体腔所以叫原体腔

37、蚯蚓、昆虫、头足纲和瓣鳃纲动物的血液循环分别属于_ 闭管式 __、___开管式、_ 闭管式 __和__ 开管式 _式循环

39、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_ 横二 __分裂,绿眼虫的生殖为_ 纵二 __分裂。

40、动物中胚层的产生和体腔的形成方式有两种即__ 端细胞 _法和_ 肠体腔 __法。

41. 软体动物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而成,它由三层结构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_ 外皮上__层、__ 结缔组织 _层和_ 内皮上 __层。

42、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有三种,分别是_植物性_营养、动物性 _营养和_ 腐生性 __营养。

43、昆虫的排泄系统为__ 马氏管排泄 _,主要代谢产物为__ 尿素 _。

44、草履虫的有性繁殖方式为_ 接合 __生殖,无性繁殖方式为__ 二分裂(或横二裂) _。

45、原肾官型排泄系统是由__ 焰细胞 _、_ 毛细胞 __、__ 排泄管 _和_ 排泄孔 __四部分组成。

46、水螅的体壁是由__ 内胚 _层、__ 外胚 _层和_ 中胶 __层组成。

48、腔肠动物的海产种类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的幼虫阶段为__ 浮浪 _幼虫,河蚌在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为__ 钩介和面盘 _等幼虫。

49、绿眼虫、大变形虫和草履虫分别以_ 鞭毛 __、_ 伪足 __和_ 纤毛 __为运动胞器。

50、鞭毛纲动物的营养方式有_ 植物性 __营养、__ 动物性 _营养和__ 腐生性 _营养。

51、软体动物外套膜的功能主要有__ 呼吸 _、_ 摄食 __和_ 运动 __。

52、蚯蚓和沙蚕的血液均为红色是因为其血浆中溶有_ 血红蛋白 __。

53、绦虫的身体主要由节片组成,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_ 未成熟节 __、_ 成熟节 __和__ 孕卵节 _ 三种。

(二)脊椎动物

1、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是(脊髓动物门),它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具有(脊髓)、(脊髓神经)和(咽鳃裂)。

2、鱼类的基本体形有(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和(棍棒形)四种。

4、鱼类的尾鳍分(原尾型)、(正尾型)和(歪尾型)三种基本尾型。

5、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

6、四大海鱼指(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

7、两栖类的脊柱分化为(颈椎)、(躯干椎)、(尾椎)和(荐椎)四部分,其中(颈椎)、(荐椎)是两栖类开始适应陆地生活的产物。

8、两栖类脑颅后方具( 2个)枕骨髁。

9、青蛙的耳由(内耳)和(中耳)构成,听骨的外端连接(骨膜),内端连接(卵圆窗)。

10、大多数爬行类的齿为(同型齿),低等的种类为(端生齿),多数为(侧生齿),高等种类为(槽生齿)。

11、现存爬行类分属于四个目(蜥蜴目)、(蛇目)、(龟鳖目)和(鳄目)

12、晰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有:体覆盖着(角质鳞)、终生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外包着(卵壳)。

13、脊椎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是(两栖)动物,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从(爬行)动物开始的。

14、爬行类的牙齿按着生方式可分为(端生齿)、(侧生齿)和(槽生齿)三种类型。

15、哺乳动物的牙齿的齿型有分化,分化为(门)牙、(犬)牙和(臼)牙。

16、反刍动物胃一般由4室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邹)胃。

17、鸟类的羽毛类型有(正)羽、(绒)羽和(纤)羽3种。

18、鸟胃分为(腺胃)和(肌胃)两部分。

21、鸟类的愈合荐骨由四部分脊椎愈合而成,它们分别为(胸)、(腰椎)、(荐椎)和(尾椎)。

22、哺乳类的皮肤腺主要有(皮脂腺)、(汗腺)、(乳腺)和(味腺)四种类型。

23、哺乳类的子宫有(双子宫)、(分隔子宫)、(双角子宫)和(单子宫)四种类型。

24、典型的陆栖脊椎动物的腰带由(骨壳骨)、(坐骨)和(耻骨)三对骨构成。

26、爬行类胚胎代谢废物的贮存场所是(泄殖腔)。

27、利用蟾蜍的耳后腺可制成名贵的中药,其名叫(蟾酥)。

29、 ( 此题不考 )。

三、判断题

(一)无脊椎动物

X 1、腕是棘皮动物运动器官。

?2、笙珊瑚的骨骼是珊瑚礁和珊瑚岛的主要成分

?3、蜻蜓和东亚飞蟥一样都只用马氏管排泄,而蜘蛛则还有基节腺

?4、在捕食时能注射毒液的刺丝囊为穿刺刺丝囊

?5、棘皮动物水管系统的开始部分为反口面的筛板,其上有许多小孔与石管相通。?6、淡水蚌类发育要经过钩介幼虫期。

X 7、淡水蚌类发育要经过担轮幼虫期。

X 8、淡水蚌类发育要经过面盘幼虫期。

X 9、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孢子生殖。

?10、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

(二)脊椎动物

X 1、脊椎动物都是具有上下颌和成对附肢的动物。

X 2、鲤鱼、带鱼、乌贼都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纲。

X 3、动脉里的血为动脉血、静脉里的血为静脉血。

X 4、软骨鱼的骨骼都是软骨,硬骨鱼的骨骼都是硬骨。

X 5、侧线器官是鱼类所特有的器官。

X 6、娃娃鱼属于鱼纲,而鲸鱼则不属于鱼类。

X 7、两栖类是总鳍鱼进化来的。

?8、鲤鱼的肝脏和胰脏混合在一起,合称为肝胰脏。

X 9、青蛙对周围一切物体都非常敏锐。

X 10、蟾蜍有牙齿,而青蛙则无牙齿。

X 11、鱼和青蛙的皮肤都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X 12、两栖类冬眠时就不再呼吸了。

X 13、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可生活在水中也可生活在陆地。

?14、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头骨都有两个枕骨髁。

X 15、两栖类能生活在陆地上,因此它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X 16、龟和蛇等爬行动物都有锐利的牙齿。

X 17、龟和鳖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X 18、凡是用爬行方式运动的动物都属于爬行动物。

?19、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都是变温动物。

X 20、家鸽无膀胱,尿液是同粪便由泄殖腔经肛门一起排出体外的。

?21、鸟类的直肠短不能贮存粪便,所以其粪便随时排出体外。

X 22、鸟类的孵卵,通常只有雌鸟来担任。

?23、袋鼠的生殖方式为胎生,但是没有胎盘。

X 25、家免的肺是由无数肺泡组成的,每个肺泡壁就是一层很薄的细胞壁。

X 26、哺乳动物的椎体为马鞍型。

X 28、胚胎在母体的子宫中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X 29、马、骡和骆驼都是奇蹄目动物。

X 30、猫、虎和大熊猫都属于食肉目猫科动物。

?31、猪和牛都属于偶蹄目动物,但猪的胃是单室,不反刍。

X 32、袋鼠和刺猬都属于有胎盘类。

X 33、扬子鳄和白鹤在吸气和呼气时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X 34、家鸽排便频繁的原因是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X 35、家鸽排便频繁的原因是口腔内没有牙齿,吃进的食物未经咀嚼。

X 36、扬子鳄、乌龟和丹顶鹤都是恒温动物。

X 37、青蛙、蟒蛇和晰蜴都无胸廓。

?38、盲肠是从爬行类动物开始出现的。

X 39、非洲鸵是现存最大的鸟类,且具二趾。

?40、环毛蚓、三角真涡虫、海蜇的神经系统排序为链状、梯形和网状。

?41、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是单眼和复眼。

X 42、企鹅的龙骨突不发达。

?43、长颈鹿属于偶蹄目动物。

?44、七鳃鳗为没有脊椎骨的脊椎动物。

X 45、蛙的输尿管既能输尿也能输尿

X 45、硬骨鱼具有动脉圆锥,软骨鱼具有动脉球。

X 46、平扁形鱼为生活在水中最底层的鱼类。

?47、两栖类无胸廓。

X 48、美洲虎与东北虎是属于不同的物种关系。

?49、两栖类的视网膜对移动物体极敏感。

?51、七鳃鳗属于圆口类动物。

?52、鱼螈不是羊膜动物。

X 53、著名的“蛤士蟆油”来源于中国大蟾蜍秋季的脂肪。

X 54、著名的“蛤士蟆油”来源于中国林蛙秋季的脂肪。

?55、肝片吸虫的中间寄主是椎实螺。

X 56、蛙蟾类冬眠时不吃不喝,也不呼吸。

X 57、企鹅的龙骨突不发达。

X 58、七鳃鳗是没有脊椎骨的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59、文昌鱼是无明显头部,体左右侧扁,两端较尖的鱼。又有双尖鱼之称。

四、问答与论述题

(一)脊椎动物

1、试述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答:1.身体仅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2.脊柱分为躯干椎和尾椎,双凹型椎体。

3.体形多呈梭形,在水中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4.体表多被鳞片。皮肤具有单细胞的粘液腺。

5.以鳃进行呼吸。

6.血液循环是单循环。

7.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

2、为什么说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答:①、爬行类动物对陆地生活进一步适应,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解决了在陆地上存活的繁殖问题;

②、从爬行类开始出现羊膜卵和新脑皮。羊膜卵是脊椎动物征服陆地的关键结构,羊膜

卵的出现使脊椎动物个体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③、爬行类的体表被角质鳞片,或具真皮骨板以利保水,指(趾)端具爪,便于在陆地

运动;

④、口腔腺发达,可湿润食物;

⑤、爬行类心室中出现左右分隔,形成不完全的双循环;

⑥、爬行类的陆生感官发达;

⑦、爬行纲具外生殖器,可行体内受精。

3、简述根据鸟类身体的结构特点,并说明这些结构与飞翔生活的适应的关系。

答:①、体外被羽形成流线型的体形

②、前肢转化为翼,为飞翔的主要器官

③、骨骼轻而薄,多愈合,为气质性骨骼,且具龙骨突起

④、具角质喙,颈长而灵活,尾短具尾羽,躯干结实,后肢强大,眼大具眼睑和瞬膜

⑤、具有与肺相连的气囊,可以双重呼吸

⑥、无牙齿、无膀胱,雌性反左侧生殖腺发达

⑦、直肠短,便于排泄

4、试比较脊椎动物各纲脊柱的机构特点(包括分部,连结方式等)。

答:①、骨骼轻而坚固,多为气质股,头骨、脊椎、骨盘肢骨有愈合现象,带骨和肢骨有变形现象

5、比较脊椎动物各纲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动脉弓的演化。

答:(1)圆口纲:开始出现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

(2)鱼纲:属于简单的类型,其本身只有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连接心房的有一个静脉窦,连接心室的有一个动脉圆锥(软骨鱼类)或动脉球(硬骨鱼类)。血液循环为单循环。心脏内的血,完全是缺氧血。

(3)两栖纲:心脏由静脉窦、二心房、一心室和动脉圆锥组成。血液循环由单循环变为不完全双循环。动脉弓数目减少,保留三、四、六对。

(4)爬行纲:心脏静脉窦退化而成右心房的一部分,动脉圆锥退化消失,除心房具有分隔外,心室具不完全分隔,动脉弓仍保持颈动脉、体动脉弓和肺动脉。血液循环仍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5)鸟纲和哺乳纲:心脏已分隔为二心房、二心室。静脉窦完全退化,鸟类左体动脉弓退化,右体动脉弓保留。哺乳类保留左体动脉弓,是完全的双循环(二)无脊椎动物1、简述吸虫和绦虫身体的结构特点,并说明与其寄生生活适应的关系(感觉答案不太对哈)答:1. 体末数节形成吸盘。

2. 具眼点。(与内寄生类群相比较)

3. 口腔内有颚,可咬破寄主皮肤;咽部有单细胞唾液腺,分泌蛭素,有抗凝血作用。

4. 嗉囊发达,两侧有盲囊,可储存血液。

5. 体节固定,每节有分为数体环。

6. 次生体腔多退化,被肌肉、间质和葡萄状组织挤压缩小成腔隙。有的种类血循环系

统被血体腔取代,血管消失,体腔中充满血液,形成了血体腔系统。

7.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2、试述原肾管、后肾管和绿腺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3、试述假体腔、真体腔和混合体腔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答:①、来源不同,假体腔来源于囊胚腔的剩余部分,真体腔由中胚层断开形成,混合体腔

由真体腔和假体腔合并而成;

②、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假体腔内充满体腔液;

③、假体腔不具体壁体腔膜和脏壁中胚层,真体腔的体壁和肠壁都有肌肉层和体腔膜。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由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把答案代码填入题末的括号内)

1、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有性生殖开始是形成:

A.孢子和孢子体;

B.大配子和小配子;

C.大配子母细胞和小配子母细胞;

D.配子孢囊和合子孢囊。答:( C )

2、海月水母的消化循环腔的下列辐管中哪一种不分枝?

A.正辐管;

B.间辐管;

C.从辐管;

D.环管。答:( C )

3、最早的脊椎动物出现于:

A.寒武纪;

B.奥陶纪;

C.志留纪;

D.泥盆纪。答:( B )

4、具有发达的次生腭的爬行动物是

A.龟鳖类;

B.鳄类;

C.蜥蜴类;

D.蛇类。答:( B )

5、滋补品“燕窝”为

A.金腰燕的巢:

B.白腰雨燕的巢;

C.岩燕的巢;

D.金丝燕的巢。答:( D )

9、以下所列脊索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点中哪一组是正确的?

A.脊索、后口、次级体腔;

B.肛后尾、三胚层、两侧对称;

C.咽鳃裂、两侧对称、次级体腔;

D.后口、三胚层、分节现象。

答:( D )

12、有成对的肺和退化的后肢残余的无毒蛇属于

A.蟒科;

B.游蛇科;

C.蝰蛇科;

D.眼镜蛇科。答:( A )

13、鹈形目区别于其它游禽的重要特征是:

A.全蹼足;

B.瓣蹼足;

C.半蹼足;

D.满蹼足;答:( A )

14、鸟的头部具有下述特征:

A.具角质喙,有活动的上眼睑,鼓膜下陷而形成中耳道;

B.具角质喙,有活动的下眼睑,鼓膜下陷而形成外耳道;

C.具角质喙,有活动的上下眼睑,鼓膜未下陷;

D.具角质喙,有活动的上下眼睑,鼓膜下陷形成外耳道。答:( D )

15、鸟类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真正部位是:

A.背支气管;

B.腹支气管;

C.微气管;

D.平行支气管(三级支气管)答:( C )

17、在下列各类动物中,哪一类的卵黄囊极小?

A.有羊膜卵的类群;

B.有尿囊膜的类群;

C.由母体的血液给胚胎提供养分的类群;

D.体外受精的类群。答:( C )

二、填空题(答案填在“____________”内)

1、脊索动物门包括_尾索__动物亚门___头索__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

2、动鞭亚纲的原生动物体内均__无____色素体,它们的营养方式为___异样_。

3、棘皮动物具有来源于__中胚层 _的石灰质骨骼,其体表上皮来源于__外胚层_。

4、青鱼吞食的螺蛳在咽部由_咽齿__和基枕骨的__角质垫__相研磨挤碎后吞食。

5、鲨类的一对侧腹静脉在两栖类中为一条_后生_静脉所代替。而爬行类为一对_后腔_静脉

6、绝大部分古爬行类绝灭于_中生 _代__白垩__纪末期。

7、唇窝是长在_蟒_科蛇类__唇部__处的一种红外线感受器。

8、爬行动物的胚胎通过_卵黄囊__实现气体交换,成体的气体交换主要在__肺__部进行。

9、鸟类在春季换成的新羽称为__夏羽__,此期的换羽类型大多数属__逐步_换羽。

10、始祖鸟化石发现于___中生__代的___白垩__纪。

11、痢疾内变形虫的__滋养___体侵入__上皮__组织内,溶解组织。吞噬_红细胞__,出现__出血__症状。

12、钉螺属__软体动物__门__腹足__纲,是_血吸虫__的中间寄主。

13、下列结构各首先出现于何类动物?

A.胸骨: ________两栖_____________;

B.新脑皮(新皮层):__爬行动物___;

C.羊膜:__爬行纲___。

14、腔肠动物是真正__后生___动物的开始,这类动物的体制(体型)为_辐射__对称,具有__内外胚_层、__原始消化__腔,分化出以_棉细胞__占优势的组织,具有__疏松的网络__神经系统。

15、甲壳纲的主要特征是:一般体分为_头胸部__和__腹部__;__头部__和__胸部__体节愈合程度不同,有___2___对触角,通常每节有____1___对附肢,呼吸器官一般为_鰓__,排泄

器官为___触角腺__。

三、是非题(正确的写“是”,错误的写“否”)

1、水管系统仅存在于棘皮动物。答:(是)

2、海胆的消化道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答:(否)

3、鱼类的体腔可分为围心腔、胸腔与腹腔三部分。答:(否)

4、鲤鱼的脾脏明显,位于小肠前背侧,鳔腹侧,圆形,红褐色。答:(否)

5、鲨的肾脏位于体腔(或称胸腹腔)的外面。答:()

6、蛙类具发达的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窦和淋巴心。答:(是)

7、适应两栖生活,蛙眼的角膜在陆上呈凸出状,而下水则变为扁平。答:(是)

8、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时间大致发生在3.5----4亿年前的泥盆纪。

答:(是)9、爬行类有别于两栖类的外形特征包括体表被角质鳞,指(趾)端具爪,颈部明显。

答:(是)

10、龟鳖类无齿,上下颌颌缘被以角质鞘。答:(是)

11、鸟卵属端黄卵,卵裂形式属盘式卵裂。答:(是)

12、鸟类不具肾门静脉。答:(否)

13、植物性神经从中枢到外周效应器的路径总是由节前和节后两个神经元组成的。

答:(是)14、鹿茸是指性未成熟的幼鹿的角。答:(否)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

普通动物学题库 无脊椎动物部分 解释名词 2、伸缩泡:原生动物体内所具有的结构,其作用是调节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如眼虫、草履虫等。 3、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 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4、原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 5、角质膜:表皮细胞分泌而形成的无生命的结构,位于体表,基本结构包括上角质膜(上表皮)、外角质膜(外表皮)、内角质膜(内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6、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7、外套膜: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8、凯伯尔式器(Keber' s organ):位于河蚌围心腔前端的弥散状结构,又名围心腔腺,是河蚌的排泄器官。 9、书肺:节肢动物体壁内陷后突出形成的书页状结构,其功能是呼吸作用。 10、化性:指昆虫在一年中所发生的世代数,由此而有一化性、二化性、多化性的术语,对应的昆虫叫一化性昆虫、二化性昆虫、多化性昆虫。 11、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 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 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国际上统一使用。 12、刺丝泡:原生动物纤毛虫类表膜之下整齐排列且与表膜垂直的结构,有孔开口于表膜上。当动物受到刺激时,刺丝泡放出刺丝,有防御的机能。 13、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 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14、不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无太大差别,只是生殖器官未发育,翅未充分长成,生活史经过幼虫、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蜻蜓等。 15、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16、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 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17、刚毛:环节动物的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刚毛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物质,从而形成刚毛。它是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 18、黄色细胞:黄色细胞是由中胚层的脏体腔膜特化而来的,位于消化管的外侧,其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具有排泄作用。 19、外套腔:指软体动物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外套腔内有鳃、足以及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指河蚌的一对肾脏,由后肾管特化形成,肾口开口于围

(完整word版)普通生物学试题库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继续教育学院拟题人 适用专业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细胞呼吸全过程可分为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和电子传递链。 2、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质、和核仁等部分。 3、线虫的体细胞数目,因此是研究细胞发育的良好的实验材料。 4、细胞周期包括和分裂间期两个时期。 5、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是。 6、血液分为血细胞和两部分。 7、存在于生物体内而在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是。 8、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指。 9、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或由其体内提供。 10、生物的自养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光能自养和。 11、抗原分子的某些化学基团其分子构相与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受体互补结合,从而能引发免疫反应,这些基团叫做。 12、基因的化学实质是DNA,在某些病毒中是。 13、常见的发酵过程有酒精发酵和。 14、新的表现型可以不通过 ____,只通过基因重组就可产生。 15、维管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有_________、被子植物。 16、真核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通过途径合成的。 17、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在细胞外培养生长的原核生物。 18、发达是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特点。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是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20、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1、分生组织的显著特征是细胞具有能力。 22、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是识别自身和外物、记忆、。23、世代交替是指植物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的规律地交互进行的现象。 24、神经组织是由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25、依照五界系统,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和等五界。 26、神经未受剌激时的膜电位称。 27、同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隔离。 28、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隔离。 29、光敏色素以红外吸收形式和两种形式存在。 30、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方式的不同,突触可分为电突触和。 31、鱼类可分为软骨鱼纲和纲。 32、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有和去甲肾上腺素。 33、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性和变异。 34、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35、维管植物可分为蕨类植物和两类。 36、由肋间肌舒缩引起的呼吸动作为呼吸。 37、突触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取决于神经递质的性质和突触后膜上的性质。 38、依据方式可将真核多细胞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39、世代交替是指植物生活史中,和配子体有规律地交互进行的现象。 40、吗啡、海洛因等药物的副作用是可抑制内啡肽的产生,这是一种反馈,从而产生药物依赖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的形成能导致物种的爆发式产生。 A. 多倍体; B. 渐变群; C. 瓶颈效应 2. 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会产生。 A. 干扰素; B. 类毒素; C . 外毒素 3. 藻类不具有下列特征。 A. 光合自养; B. 根、茎、叶分化; C. 多细胞生殖器官 4. 真菌的营养方式为。 A. 腐生; B. 腐生和寄生; C. 腐生、寄生和化能自养 5.地衣是____。 A. 植物; B. 原生生物; C. 藻菌复合体 6.在生物体内,放能反应主要与。

动物学试题与答案(DOC)

动物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 分,共20 分) 1、伸缩泡:绿眼虫等原生动物体内的一种细胞器(1分),功能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调节体内渗透压的平衡(1分)。 2、赤潮:由于海水中富营养化,某些单细胞动物(腰鞭毛虫等)过量繁殖导致海水呈赤色(1分),引起海水污染,导致海产生物大量死亡(1分)。 3、刺细胞:腔肠动物体内所特有的一种含有刺丝囊的细胞(1分);功能是帮助摄食和防御敌害(1分)。 4、真体腔:环节动物体内完全由中胚层围成的体腔(1分);既有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和体腔膜(1分)。 5、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完全在密闭的血管内流动(1分);流速快,与代谢旺盛相适应(1分)。 6、双重式呼吸:鸟类所特有的一种呼吸方式(1分);肺在吸气和呼气时都有新鲜空气进行交换(1分)。 7、早成雏:刚孵化出来,眼张开就能站立跟母鸟外出寻食的鸟类(2分)。 8、留鸟:繁殖地和越冬地都在统一地区的鸟类(2分)。 9、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1分)。营养靠胎盘自母体获得,完成后从母体内产出。(1分)。 10、侧线:鱼的体表由鳞片中央穿孔而形成(1分);是鱼的感觉器官,能感觉水的低频波动(1分)。 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30 分) 1.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林奈),在其著作《自然系统》中,将动物分成(纲、目、属、种、变种)五个分类阶元,并建立了(双名法)命名法。 2 、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鞭毛、纤毛、伪足),营养方式有(自养、异养、腐生),无性生殖方式有(二分裂、出芽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方式有(同配、异配、接合生殖) 3 、我国寄生人体的五大寄生虫病是(黑热病、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 4 、动物胚后发育幼体的产出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胚后发育的类型有(直接发育、间接发育)。 5 、鱼类的心脏为(1)心房、(1)心室,循环为(单循环);两栖类心脏为(2)心房、(1)心室,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鸟类心脏为(2)心房、(2)心室,循环为(完全双循环)。 6 、蚯蚓的中枢神经系统为(索)式,由1 对(咽上神经节)、1 对(围咽神经)、1 对(咽下神经节)和 1 条(腹神经索)组成。

普通动物学问题答案

1.试论脊椎动物形态和机能、行为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脊椎动物任 何类群都行)。 1、如何呼吸? 2、介质的改变了,声波如何传导? 3、比重变了,如何进行更加复杂的运动? 4、机体如何保持水分? 5、生殖方式如何适应? ?肺呼吸,但还要皮肤呼吸予以辅助; ?有了肺循环,不完全的双循环(两心房一心室); ?五趾型附肢,更加灵活; ?脊柱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颈椎只有一个,体现了其原始性的一面。 ?脑进一步发达。大脑两半球完全分开,顶部出现了神经细胞(皮层)。 ?繁殖还需回到水中。在水中受精、孵化、发育。幼体经过变态成为成体。幼体鳃呼吸。 两栖纲 形态:分蝾螈型(水栖生活)、蛙型(陆栖生活)和蠕虫型(穴居生活) 机能:1.成体用肺呼吸,初步解决了从空气中获得氧的矛盾;皮肤具呼吸功能,对某些水生种类以及冬眠期间的两栖类有重要意义。 2.粘液腺发达,保持皮肤湿润和空气及水的可渗透性,皮肤角质层仅有轻微角质化,皮肤疏松,能防止水分蒸发,但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只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3.为适应跳跃生活方式,肢骨延长、愈合和变形。荐椎和腰带相连,使后肢承重能力增强;出现了五趾型附肢,肩带借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联结使前肢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有利于在陆上捕食和协助吞食;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构成对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和推进,初步解决了在陆上运动的矛盾。四足动物的四肢肌环绕带骨及肢骨四周分布,运动机能大为增强。 4.出现了中耳,能将通过空气传导的声波扩大并传导到内耳;出现了眼睑和泪腺,能防止干燥,保护眼球。 5.膀胱可存储尿量大,是两栖类对陆生极端条件的特殊适应。 行为:休眠(代谢水平低,缺乏调温与保温机制),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未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卵须在水内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为适应水中生活,幼体用鳃呼吸 2.脊椎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不同的特征 1.脊索 2.背神经管 3.具有鳃裂,低等水栖脊索动物鳃裂终生存在,陆栖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具鳃裂 4.如果具有尾,总是位于肛门后方,称为肛后尾 5.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腹面,循环系统为闭管式(不包括尾索动物)。大多数脊索动物血液中具有红细胞。 相同特征

动物学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适应辐射: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适应辐射。 2、逆行变态:指动物体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称为逆行变态,又称退化变态。 3、狭心动物:无心脏,心脏的功能由具有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代替。 4、脊索:某些动物所特有的原始骨骼称为脊索。它位于这类动物身体的中轴、消化管的背侧,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功能。鱼、柱头虫等具有脊索,故称为脊索动物。动物由脊索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时,脊索被脊柱所替代。 5、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 6、尾索动物:最低等的脊索动物,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在动物幼体的尾部出现,生长到成体时退化或消失;体表有被囊,又称被囊动物。分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3个纲。 7、单循环:血液循环全身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8、柱:柄海鞘咽腔壁腹侧的中央一沟状结构。 9、韦伯氏器:脊椎体前端有四块从椎骨发出的小型骨,由前向后依次称为闩骨、舟骨、间插骨、三脚骨,其所构成的结构联系鱼鳔的前端与耳,能将鳔所感受的水压传递给耳,称为韦伯氏器。 10、脑颅:指包围脑与视、听、嗅等器官的头骨,其功能是保护脑及视、听、嗅器官。 11、咽颅 : 咽颅位于脑颅下方,围绕消化管道最前端,包括颌弓、鰓弓、舌弓和鳃盖骨。 12、腰带:连接腹鳍的骨结构,构造简单。软骨鱼类为一枚坐耻骨构成;在硬骨鱼类则是一对无名骨构成的三角形骨板。 13、肩带:连接胸鳍的骨结构。硬骨鱼肩带包括肩胛骨、乌喙骨、匙骨、上匙骨和后匙骨;软骨鱼无后 14、膜迷路: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的膜性管和囊。管壁上有前庭器和听觉感受器 15、回游:某些鱼类在生命周期的一定时期会有规律地集群,并沿一定路线作距离不等的迁徙活动,以满足重要生命活动中生殖、索饵、越冬等需要的特殊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这种现象叫做洄游。 16、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下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会促使鱼类集合成群而向产卵场所迁移,称为生殖洄游。 17、越冬洄游:冬季将来临时,鱼类常集结成群从索饵的海区或湖泊中转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以寻求水温、地形对自己适宜的区域过冬,称为越冬洄游。 18、索饵洄游:鱼类为了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集体洄游、 19、管鳔类鱼:鳔是鱼体沉浮的调解器官,有的鱼类的鳔具鳔管至咽,称为管鳔类鱼。 20、闭鳔类鱼:鳔无鳔管的鱼类称闭鳔类鱼。 21、腹鳍胸位:指腹鳍位置前移至胸部。 22、腹鳍喉位:有些鱼类的腹鳍位置不在腹部,而是前移到胸部或喉部,腹鳍位

普通动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 1、草履虫的表膜不具有下列哪一项功能? A.保护 B.呼吸 C.排泄 D.消化 2、草履虫的营养方式是: A.异养 B.自养 C.寄生 D.腐生 3、胚胎发育过程中具胚层逆转现象的动物是: A 多孔动物 B 腔肠动物 C 轮虫动物 D 线虫动物 二、填空 1、生殖隔离的形式有3种,分别为、和。 2、细胞分裂方式有3种,为有丝分裂、和。 3、各类动物身体的构造虽然复杂,但都是由四大类组织构成,即、、和。 4、根据形态和生理的特点,上皮组织可分为三类,即、和。 5、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对海绵动物的生活有重大的适应意义。水沟系又可分为、和复沟型。 6、海绵的体壁由两层细胞所构成,外面的称,里面的称。两层之间是。 7、胚胎发育包括、卵裂、、、、、胚层分化与器官形成等几个主要的发育阶段。 8、原肠腔的形成方式多样,包括、、、和内转。 9、腔肠动物可以分为3纲,即、、。 三、名词解释 1、动物学; 2、物种; 3、生殖隔离; 4、亚种; 5、器官; 6、系统; 7、接合生殖; 8、胚层逆转; 9、芽球;10、生物发生律(重演律);11、端细胞法;12、体腔囊法;13、假体腔;15、辐射对称;16、浮浪幼虫 四、简答题: 1、试写出山羊的分类地位。 2、原核细胞(以细菌细胞为代表)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3、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4、原生动物门的重要特征有哪些?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 5、原生动物有哪几个重要纲?各纲有哪些特征? 6、疟疾、黑热病、昏睡病、毛滴虫病、阿米巴痢疾各由什么原虫引起的?它们分别属于原生动物的哪个纲? 7、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8、简述腔肠动物门动物的主要特征。 9、为什么说腔肠动物的消化腔与海绵动物的中央腔不同? 10、两侧对称在进化上的意义是什么? 11、中胚层的形成在进化上的意义是什么?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01、赤潮是由(腰鞭毛虫)类原生动物造成的。 02、乌贼胚胎发育以(外包)方式形成原肠胚。 03、水螅刺细胞在(外胚层)。 04、海蜇身体为(辐射对称)。 05、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两侧对称和三胚层),无体腔。 06、涡虫神经系统(梯形)。 07、(蚯蚓)为闭管式循环。 08、昆虫口器(上唇)不是由附肢转化形成。 09、水管系统是(棘皮动物)特有的。 10、(鱼类)皮脂腺是单细胞腺。 11、两栖耳柱骨相当于鱼类(舌颌骨)移至中耳内转化而成。 12、耳蜗是(哺乳类)具有。 13、脊椎动物第V对脑神经是(三叉神经)。 14、(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是哺乳类头骨鉴别特征。 15、鲨鱼鳞片是(盾鳞)。 16、梨鼻器是爬行类(嗅觉)器官。 17、尾肠系膜静脉是(鸟类)特有的. 18、哺乳类椎体连接型为(双平型)。 19、皮肤表皮层:腔肠动物(外胚层),原腔动物(角质膜),扁形动物/环 节动物(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20、陆生脊椎动物不具有(腰带不与脊椎相连)特点。

二、名词解释(24分)→填空题 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和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组成,而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隔离。 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又称左右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来,代谢降低,以适应环境。当环境适合时破囊而出,这是一种生物学适应。 必须有归律的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做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已转换生活环境、方式,满足它们生殖、索食、越冬所需条件,并在一段时间后返回原地。 成。并与宽大的骨盆愈合,在行走时支撑体重 构和胚胎发育上的来源却相同。 等、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共同开口间接与外界相通的裂孔,是低等水栖脊索动物呼吸器官。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习要点: 1. 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各动物门主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 3. 最早出现某种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动物类群。 4. 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有必要的连接语言,使答案显得通顺流畅,前后连贯,有头有尾。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 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和的总和为基 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建立起来的,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称为。 2.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 有、、、、、 、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观存在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3.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 一的,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它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 的。 4. 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 二、名词概念 1. 物种; 2. 双名法;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一、填空题 1. 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 3. 细胞分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4.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它包括和。 二、名词概念 1. 组织; 2. 器官; 3. 系统。

第3章原生动物门 一、填空题 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 2. 眼虫是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 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 3. 绿眼虫的运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草履虫的运动器 官是。 4. 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结构是和。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 种营养方式称 为。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能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称 为。 6. 眼虫的无性生殖一般为。夜光虫等鞭毛纲原生动物过剩繁殖密集在一起时可 以使海水变色,称为,对渔业危害很大。 7.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中有两类寄生虫病的病原是原生动物。它们分别是 和,引起的疾病分别是和。 8. 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寄生在人体(或狗),另一阶段寄生在 体内。 9.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一样,因此 称为。 10. 疟原虫的无性生殖是,有性生殖为。 11. 草履虫体内具有防御机能的结构是。 12. 草履虫体内有一大一小两个细胞核,大核主要管,小核主要管。 13. 草履虫体内调节水分平衡的结构是和。 14. 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有性生殖为。 15. 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黑热病主要靠传染,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主要由 传染。 16. 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二、名词概念 1. 伪足; 2. 变形运动; 3 吞噬作用; 4. 胞饮作用; 5.裂体生殖; 6. 接合生殖; 三、问答题 1. 为什么说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体它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而作为一个细胞它又是最复 杂和最高等的? 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动物学》习题集与答案

动物学习题 目录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1)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 (5) 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9) 第四章海绵动物门........................................................................ll 第五章腔肠动物门........................................................................l1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l4 第七章原腔动物门 (17) 第八章环节动物门 (20) 第九章软体动物门 (24) 第十章节肢动物门 (27)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 (34) 第十二章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帚虫动物门 (37) 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 (38)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 (38) 第十五章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 (39) 第十六章脊椎动物亚门概述 (40) 第十七章圆口纲 (40) 第十八章鱼纲 (41) 第十九章两栖纲 (45) 第二十章爬行纲 (48) 第二十一章鸟纲 (51) 第二十二章哺乳纲 (55) 第二十三章脊椎动物小结 (60) 第二十四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 (60) 第二十三章动物地理分布 (61)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器 2、线粒体 3、细胞周期 4、直接分裂 5、染色体 6、组织 7、细胞间质 8、器官 9、系统 (二)判断与改错 1、蛋白质是动物细胞的基本物质和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2、蛋白质所有的氨基酸组成及排列次序的平面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肽链折叠并以副链相连而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4、蛋白质的氨基酸在数量和排列次序上千变万化,引起生物、细胞及其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多样化。() 5、生物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核酸决定的。() 6、构成核酸的核苷酸的数目、比例以及排列次序的不同而构成不同种类的核酸、从而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7、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很易看见。() 8、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部分细胞膜分为三层,称为单位膜。() 9、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被称做细胞的“动力工厂”。() 10、中心粒在动物细胞无丝分裂中具有重要作用。() 11、中心粒是细胞中具有固定位置,且具有极性的柱状体结构。() 12、核膜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核内外物质的出入维持核内环境的恒定。() 13、核仁的主要机能是合成核酸。() 14、提供戊糖、能量和酶的许多代谢过程是在核基质中进行的。() 15、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组蛋白。() 16、有丝分裂前期,在中心粒周围出现星芒状细丝称为纺锤体。() 17、在两星体之间出现一些呈纺锤状的细丝称为纺锤体。() 18、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之一是核膜、核仁尚未发生变化,而染色体逐渐向细胞中央移动。() 19、从染色体达到细胞的赤道面,停止移动时,即进入有丝分裂的后期。() 20、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所有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 21、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形成时,故称为配子减数分裂。() 22、上皮组织仅覆盖在动物体表。() 23、上皮组织一面向着外界或腔隙,一面借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故上皮细胞具有极性。() 24、分布于动物身体外表的腺细胞称外分泌腺。() 25、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种类多、数量少、细胞间质发达。() 26、结缔组织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等多种功能。() 27、透明软骨的特点是基质内含有大量成束的胶原纤维。() 28、基质内含有大量的弹力纤维是弹性软骨的特点。() 29、硬骨组织之所以坚硬是因为基质中含有大量的骨蛋白。() 30、血清相当于结缔组织是因为基质中含有大量的骨蛋白。()

普通动物学试题(库)~选择题~答案解析已修正且部分有解析

1 国际动物学会命名法委员会规定:动物的学名为拉丁名,学名采用双名法,该名称是动物通用名,其它的名称均为地方名。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 C ) A.Parus major B.Parus Major C.Parus major D.Parus Major 2组织(tissue)是指:( B ) A.形态和机能完全相同的细胞群; B.形态相似、机能一致的细胞群; C.形态相同、机能不同的细胞群; D.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细胞群。 3 在动物组织的分类系统中,硬骨属于( A ) A:致密结缔组织B:硬骨组织C:网状结缔组织D:疏松结缔组织 4 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B )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5 黄色组织的来源是(A ) A:脏体腔膜B:肠上皮细胞C:表皮细胞D:外胚层 6 人们可以利用何种激素来增加蚕丝的产量?(A ) A、保幼激素 B、脑激素 C、蜕皮激素 D、利尿激素 7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B)。 A:孤雌生殖B:营养与代谢C:纵二分裂D:横二分裂 8具有胞饮作用的动物是( D ) A:眼虫B:夜光虫C:草履虫D:变形虫 9 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B ) A:消化作用B:调节水分平衡C:呼吸作用D:运动作用 10 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C ) A 钉螺(日本血吸虫) B 沼螺(华支睾吸虫) C 按蚊 D 伊蚊(乙型脑炎) 11.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有性生殖开始是形成: A.孢子和孢子体; B.大配子和小配子; C.大配子母细胞和小配子母细胞; D.配子孢囊和合子孢囊。( C ) 12 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B ) A 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门 13海绵动物是动物系统进化中的侧枝,下列哪一特点()不属于海绵动物。( D ) A:具领细胞B:具水沟系C:有胚胎逆转现象D:具两个胚层 14 水沟系这种特殊的结构存在于()中。( D ) A 棘皮动物 B 腔肠动物 C 软体动物 D 海绵动物 15毛壶具有何种类型的水沟系及由何种物质构成的骨针;( B ) A.单沟型、钙质; B.双沟型、钙质; C.双沟型、硅(矽)质; D.复沟型、硅(矽)质。 16 海月水母的消化循环腔的下列辐管中哪一种不分枝?( C ) A.正辐管; B.间辐管; C.从辐管; D.环管。 17 桃花水母是属何种类型?( C ) A.水螅型发达; B.水母型不发达; C.水母型发达,水螅型不发达或不存在; D.水母型和水螅型均发达。 18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C ) A 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 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

普通动物学试题

普通动物学试题 题1 一、选择题: 1、草履虫的表膜不具有下列哪一项功能? A(保护 B(呼吸 C(排泄 D(消化 2、草履虫的营养方式是: A(异养 B(自养 C(寄生 D(腐生 3、胚胎发育过程中具胚层逆转现象的动物是: A 多孔动物 B 腔肠动物 C 轮虫动物 D 线虫动物 二、填空 1、生殖隔离的形式有3种,分别为、和。 2、细胞分裂方式有3种,为有丝分裂、和。 3、各类动物身体的构造虽然复杂,但都是由四大类组织构成,即、、 和。 4、根据形态和生理的特点,上皮组织可分为三类,即、和。 5、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对海绵动物的生活有重大的适应意义。水沟系又可分为、和复沟型。 6、海绵的体壁由两层细胞所构成,外面的称,里面的称。两层之间是。 7、胚胎发育包括、卵裂、、、、、胚层分化与器官形成等几个主要的发育阶段。 8、原肠腔的形成方式多样,包括、、、和内转。 9、腔肠动物可以分为3纲,即、、。 三、名词解释

1、动物学; 2、物种; 3、生殖隔离; 4、亚种; 5、器官; 6、系统; 7、接合生 殖;8、胚层逆转;9、芽球;10、生物发生律(重演律);11、端细胞法;12、体腔囊法;13、假体腔;15、辐射对称;16、浮浪幼虫 四、简答题: 1、试写出山羊的分类地位。 2、原核细胞(以细菌细胞为代表)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3、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4、原生动物门的重要特征有哪些,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 5、原生动物有哪几个重要纲,各纲有哪些特征, 6、疟疾、黑热病、昏睡病、毛滴虫病、阿米巴痢疾各由什么原虫引起的,它们分别属于原生动物的哪个纲, 7、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8、简述腔肠动物门动物的主要特征。 9、为什么说腔肠动物的消化腔与海绵动物的中央腔不同, 10、两侧对称在进化上的意义是什么, 11、中胚层的形成在进化上的意义是什么, 题2 一、选择题: 1、猪带绦虫的卵被寄主吞食后孵出的幼虫叫什么? A(毛蚴 B(胞蚴 C(囊尾蚴 D(六钩蚴 2、下列哪种动物具有原肾型排泄系统, A(水螅 B(涡虫 C(蚯蚓 D(河蚌 二、填空 1、绦虫身体呈,一般由头节和许多构成,头节附着器有、吸钩和。

普通动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3页

普通动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列举3个分属不同的门,再生能力很强的无脊椎动物:、和 写出下列动物的分类地位(所属的门和纲) 涡虫对虾 钉螺锥虫 金龟子海葵 目前危害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最严重的寄生虫是,与同纲其他寄生虫感染方式不同,它是以的方式感染人的。 浮游动物的种类非常多,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已经成为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请你写出分别写出6个分别属于不同纲的动物类 群:、、、、、、 二、选择(30分) 国际动物学会命名法委员会规定:动物的学名为拉丁名,学名采用双名法,该名称是动物通用名,其它的名称均为地方名。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 A.Parus major B.Parus Major C.Parus major D.Parus Major 培养草履虫时,常常提供给其一定的条件以使其进行快速的分裂繁殖,现欲促使其进行大量的结合生殖,以下的简便办法中最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升高培养温度到25℃,增加食物供给 B.降低培养温度到8℃,增加食物供给 C.升高培养温度25℃,减少食物供给 D.降低培养温度到8℃,减少食物供给 节肢动物是开管式循环,以下关于其血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充满血液的初生体腔 B.充满血液的组织间隙 C.充满血液的围心腔 D.充满血液的初生体腔与次生体腔相混合的腔 E.昆虫的血腔被肌肉质的隔膜被分为3个腔 中胚层的出现,在动物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结构中,属于中胚层来源的是:() A.红珊瑚的骨骼 B.涡虫的肠壁 C.乌贼的骨骼 D.海参的骨针 不同类群的动物均有一些独有的特征,下列结构中,属于棘皮动物特有的是(): A.后口 B.水管系 C.水沟系 D.中胚层来源的骨骼 E.管足 多数海产无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些幼虫阶段,请将下列幼虫与有关动物类群用线连起来: 1 牟勒氏幼虫 A 腔肠动物门 2 担轮幼虫 B 扁形动物门 3 面盘幼虫 C 环节动物门 4 浮浪幼虫 D 软体动物门 人蛔虫是人体的一种重要寄生虫,其不同的阶段寄生在人体不同的部位,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下列症状可能是由蛔虫引起的是():

动物学试题与答案

动物学试题与答案

动物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 2 分,共 20 分) 1、伸缩泡:绿眼虫等原生动物体内的一种细胞器(1分),功能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调节体内渗透压的平衡(1分)。 2、赤潮:由于海水中富营养化,某些单细胞动物(腰鞭毛虫等)过量繁殖导致海水呈赤色(1分),引起海水污染,导致海产生物大量死亡(1分)。 3、刺细胞:腔肠动物体内所特有的一种含有刺丝囊的细胞(1分);功能是帮助摄食和防御敌害(1分)。 4、真体腔:环节动物体内完全由中胚层围成的体腔(1分);既有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和体腔膜(1分)。 5、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完全在密闭的血管内流动(1分);流速快,与代谢旺盛相适应(1分)。 6、双重式呼吸:鸟类所特有的一种呼吸方式(1分);肺在吸气和呼气时都有新鲜空气进行

4 、动物胚后发育幼体的产出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胚后发育的类型有(直接发育、间接发育)。 5 、鱼类的心脏为(1)心房、(1)心室,循环为(单循环);两栖类心脏为(2)心房、(1)心室,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鸟类心脏为(2)心房、(2)心室,循环为(完全双循环)。 6 、蚯蚓的中枢神经系统为(索)式,由 1 对(咽上神经节)、 1 对(围咽神经)、 1 对(咽下神经节)和 1 条(腹神经索)组成。 7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附肢节间具(关节),体表具有几丁质(外骨骼),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8 、昆虫的身体主要分(头、胸、腹)三部,口器有五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咀嚼式、嚼吸式、虹吸式、刺吸式、舐吸式),呼吸器官主要是 (气管)。排泄器官主要是(马氏管)。 9 、两栖类的呼吸方式为(口咽式呼吸)。 三、判断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共 10 分) 1、真体腔开始出现于(C )。

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1、绪论 1、XXXX年人来说,一次抽取10%左右的血(XXXX年人一次献血XXXX年轻的血细胞,降低血液的稠度,减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据《国际癌症》期刊报道,如果男子体内的铁质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患癌症的几率就会提高。男子通过献血排出过多的铁质,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4、微循环在体内起什么作用? 答案:人体血液流经动脉末梢端,再流到微血管,然后汇合流入静脉,这种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血管里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为循环中的毛细血管进行的,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供给细胞能量和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循环起着“第二心脏”的作用,因为仅靠心脏的收缩力是不可能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组织细胞的,必须有微血管再次调节供血,才能将血液灌注进入细胞。微循环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微循环障碍如发生在神经系统,就会使脑细胞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不好,甚至中风;发生在呼吸系统,就会气短、憋闷、咳嗽、哮喘,严重者呼吸骤

停;发生在消化系统,胃肠功能则减弱、紊乱,引起胃肠道疾病;其他脏器、肌肉和骨骼、关节等出现微循环障碍,都会发生病症。微循环障碍还直接影响着人的寿命。在长寿的诸多因素中,良好的微循环功能是最基本的生理条件。微循环功能良好的人身体一定健康,也必定会长寿。 9 呼吸:气体交换 1、为什么吸烟危害健康? 答案:吸烟损坏呼吸系统的结构。吸烟引起呼吸道炎症反应,长期吸烟引起终末细支气管堵塞和肺泡破裂,引起慢性肺气肿。 吸烟产生的烟气危害人体健康。依据烟气对人体的影响,可将烟气分为三类:(1)刺激性化合物,主要有氰化氢、甲醛、丙烯醛等。(2)全身性有害毒物,如尼古丁、CO和烟碱。(3)苯并芘、苯并蒽等致癌物质。吸烟使血红蛋白及血中游离CO含量增加,CO使大脑组织常处于缺氧状态,影响脑的高级功能。吸烟后血中尼古丁含量增加刺激主动脉和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引起动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暂时反射性上升,心率增高,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是促使心肌梗塞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烟碱能使吸烟者神经冲动发生紊乱,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衰退,过早衰老。吸烟导致肺癌。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以及能够降低机体排除异物能力的纤毛毒物质。这些毒物负载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彼此强化,大

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1.2 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 (1) 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換。(2)在化学组成上, 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 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 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 并可完成基本新陳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3 )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答: 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 1 ) 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 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 (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 (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換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三叶草.蝴蝶.時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4 .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 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 (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 (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 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DNA成RNA. ①所有DNA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連接形成长链, 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DNA双螺旋分子; ②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 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5 怎样理解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功? 答: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相同的关键要素:观察、提问、假说、顸测和检验,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 1 )观察是对自然有目的考察和审视; (2)同题的提出是基于观察中发现事实, (3 ) 某种设想或假说的提出是对问题作出的可能解释; (4)预测是根編假说,通过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得到的; (5)最后根据预测,设计实验,在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中检验假说, , ,科学方法的各个关键要素是基于事实、符合逻辑的,且科学中任何思想、假说、理论都必须是可以检验的, 所以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动, 6. 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答:今口的地球表面成为适宣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由于地球生物和环境37亿年的协同进化,主要表现在;

动物学考题及答案

动物学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了的文字连在一起,表示一个物种的学名。 包囊:当环境因素不利时,原生动物可分泌一层胶状物质,形成具有保护性的外壳,既包囊。 裂体生殖:既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着核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面形成很多的小个体,称为裂殖子。是一种高效的分裂生殖方式。 领细胞:海绵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细胞扁平,内层细胞生有鞭毛,多数具原生质领,故称领细胞。 刺细胞:肠腔动物特有的,内含刺丝囊,囊内有毒液和刺丝,刺细胞外侧有针,当刺针受刺激,刺丝翻射出来,射出毒液,将对手麻痹或杀死。外骨骼:是节肢动物门外壳的俗称,因为坚硬有如骨骼,因此得名。节肢动物的体表覆盖着坚硬的体壁。体壁由三部分组成:表皮细胞层,基膜和角质层。表皮细胞层由一层活细胞组成,它向内分泌形成一层薄膜,叫做基膜,向外分泌形成厚的角质层。角质层除了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保护内部构造外,还能与内壁所附着的肌肉共同

完成各种运动,跟脊椎动物体内的骨骼有相似的作用,因此被叫做外骨骼。 逆行变态:动物经变态后,身体构造变得更为简单的变态形式。 次生腭:头骨原生腭的下方,由上颌骨的腭支、腭骨和翼骨组成的第二层腭板。它隔开鼻通道和口腔,使动物进食和呼吸互不影响。 胎盘: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与性机能有关的器官。 新脑皮:由侧脑室外币的神经物质生长而成,并包围着原脑皮,接受全身感官传来的信号,综合分析,根据已建立的神经联系产生相应反应二、填空 (一)无脊椎动物 1、水螅的消化方式有___细胞内__消化和__细胞外___消化两种 2、海绵动物又称多孔动物,体壁分外层、中胶层、内层,食物在领细胞内消化。 3、疟疾是由虐原虫引起的,黑热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最新普通动物学期末考试试题(绝对有用)

普通动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命题人:张俊彦20032417 学生姓名:学号:院系:总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总分18分) 1、组织: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的细胞,加上非细胞形态的间质彼此组合在一起,共同担负一定的生理机能的结构(细胞群) 2、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3、生物发生律: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展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即某种动物的个体发育重演其祖先的主要进化过程 4、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5、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 6、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二、填空题:(每空0.5分,总分20分) 1、国际上规定的动物种双名法依次由属名, 种名和命名人组成。 2、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是由外套膜的外层上皮分泌形成的。 3、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鞭毛、纤毛和伪足。 4、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形成的两种主要方式为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5、腔肠动物门包括三个纲,分别为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 6、原腔动物是非常复杂的类群,包括多个门类,分别为线虫动物门、动吻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轮虫动物门和内肛动物门。 7、马氏管位于消化系统的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8、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特有。刺丝泡为原生动物所特有 9、最早出现中胚层的是扁形动物门,最早出现次生体腔的是环节动物门,最早出现异律分节的是节肢动物门。 10、胚胎时期的胚孔发育成动物的口,肛门是在相对的一侧开口形成的,这种动物称为原口动物。 11、围心腔腺的作用是排泄。 12、请写出具有下列口器的代表动物:刺吸式口器:蚊子;咀嚼式口器:蝗虫;虹吸式口器:蝴蝶;舐吸式口器:苍蝇;嚼吸式口器:蜜蜂。 13、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渗透性营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