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气瓶气密试验控制规定

车用气瓶气密试验控制规定
车用气瓶气密试验控制规定

气密性试验控制规定

1、目的

按车载燃气气瓶安装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气密试验。对气密试验作出控制规定,进行有序控制确保试验操作的安全和气密试验的质量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车载燃气气瓶安装的气密试验

3、职责:

3.1.质量检验部负责气密试验场地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试验。质量保证

工程

师批准耐压试验场地的安全防护措施。

3.2.设备、计量责任人负责试验用仪表的校验并控制其有效期。3.3.检验责任人负责产品总检并监督气密试验的全过程。审核气密试

验报告。

3.4.操作人员按工艺要求规范进行气密试验,在试验记录上记录,并

出具气

密试验报告,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为交用户文件(正本),一份为车载燃气气

瓶安装档案(副本)。

4、车载燃气气瓶安装气密试验程序

4.1抽真空试验合格的气瓶,在装车后使用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4.2气密性试验分为低压气密试验和高压气密试验

4.3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气密试验记录卡上的程序操作

4.4低压试验压力为10Mpa,试验介质为空气,保压时间为30min,

用涂液法

进行检验

4.4低压试验合格后放掉空气进行吹扫,抽取真空到10Ppa后进行高压试验

4.5高压试验压力为20 Mpa,试验介质为天然气,保压时间为30min,

用涂

液法进行检验

4.6气密试验及合格标准

4.6.1气密试验升压及降压应缓慢进行,当压力上升到工作压力时,

进行升

压,进行初步检查,若无漏水或异常现象,再继续升至试验压力,在试验压

力下保持5分钟,然后降到工作压力,再进行仔细检查,检查时间内压力应

维持不变。

4.6.2在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

4.6.3缝、胀口及附件密封处在降到工作压力及不漏水。

5、相关程序文件

1)FK-CX-01-2011《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6.记录

1)FK-JL-46-2011《气密试验、氮气置换记录卡》

气瓶使用规程完整

高压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山东康泰化工有限公司 年月日

高压气瓶安全使用规程 1.目的:建立高压气瓶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使用,无事故发生。 2.范围:适用于各种高压气瓶的操作。 3.职责:化验室人员负责本操作规程的实施。 4.高压气瓶基本知识 4、1 “钢瓶”:贮存高压氧气、煤气、石油液化气等液化气体的钢制瓶。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对气瓶的定义: 气瓶就是一种特殊的压力容器,主要参数包括: 1、正常环境温度-40至60℃; 2、公称工作压力为1、0至30Mpa; 3、公称容积为0、4L至3000L; 4、盛装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或混合气体; 5、无缝、焊接与特种气瓶。 压缩气体包括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混合气体。其中液化气体又分为高压液化气体与低压液化气体。(1)、临界温度小于-10℃的为永久气体;(如空气、氧气【-118、6℃】等)(2)、临界温度大于或等于-10 ℃,且小于等于70 ℃的为高压液化气体。(如二氧化碳【30、98℃】、乙烷【32、18℃】等)(3)、临界温度大于70 ℃的为低压液化气体。(如丙烷【96、59℃】、氨【132、33℃】、水【373、91 ℃】等。

临界温度:使物质由气相变为液相的最高温度叫临界温度。 4、2 气瓶的结构 (1)从结构上来说:气瓶由瓶体与附件构成。 气瓶附件包括专用爆破片、安全阀、瓶帽、瓶阀、易熔合金塞、防震圈、紧急切断与充装限位装置等。 气瓶附件就是气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瓶的安全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气瓶附件包括气瓶专用爆破片、安全阀、易熔合金塞、瓶阀、瓶帽、液位计、防震圈、紧急切断与充装限位装置等。 4、3气瓶的安全特性: 1、气瓶内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的压力受温度的影响大,因此,设计要求以60℃时的瓶内压力作为设计压力; 2、由于气瓶直径小,无法进行内部检查,因此,对耐压试验要求高,试验压力要求为设计压力的1、5倍。

车用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车用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一、气瓶充装控制 1、坚持将车用气瓶充装分生产过程监控、充装前检查、充装过程控制、充装后复检四大环节。 2、生产过程“六不放过” (1)站区工艺管道漏气; (2)天然气压缩机有故障; (3)脱水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4)天然气含水量和含硫量偏高; (5)储气罐存在故障; (6)天然气过滤器过滤不净。 3、气瓶“八不充装” (1)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 (2)超过检验期限; (3)外观存在明显损伤或异常,需进一步检验; (4)瓶内无剩余压力; (5)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对瓶内介质未确认; (6)气瓶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 (7)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8)与气瓶相连的天然气管线或阀门有泄漏。 4、充装“六停止” (1)瓶体泄漏; (2)管道、阀门漏气; (3)加气机出现泄漏等故障; (4)气瓶压力达到规定值; (5)加气枪头0型圈破裂、漏气;

(6)气瓶内有异响。 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天然气压缩机、脱水装置、过滤器、储气罐能否正常运转。 2、脱水装置定期进行再生,定期用水份仪测试天然气含水量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3、定期拆开过滤器清洗或更换滤心。 4、定期对储气罐进行排污,确保气质清洁。 三、气瓶充装前的安全检查 1、气瓶上钢印或铭牌清晰,国家定点厂家生产,新瓶或已经检验的钢瓶不合格的不许充装。 2、气瓶附件齐全完好,支架固定牢固,管线和阀门不松动、不漏气。 3、新瓶第一次加气或定期检验后第一次加气,必须进行氮气置换或抽真空处理,此项工作由各改装厂负责完成,要有文字记录和人员签名。 4、加气前汽车必须熄火,且不允许开车灯、电台等电器装置。 四、气瓶充装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1、必须保证加气机的计量精度,在国家相应标准和规范颁布以后,应请技术监督部门定期进行校验。 2、加气时应严格遵照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3、控制气瓶压力不超过允许值20“叩。 4、出现泄漏时应立即停止加气。 五、气瓶充装后安全检查 1、检查充装后是否有漏气等异常现象,如有漏气应及时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2、查充装后气瓶是否超压。 3、对于首次加气车辆,应严格执行首次充装规定,加气后进行一次详细彻底的检查。

气瓶标准精选(最新)

气瓶标准精选(最新) TSGR0006《TSG R0006-20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9《TSG R0009-2009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1003《TSG R1003—2006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 TSGR4001《TSG R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 TSGR5001《TSG R5001-2005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TSGR6004《TSG R6004—2006气瓶充装人员考核大纲》 TSGR7002《TSG R7002-2009气瓶型式试验规则》 TSGR7003《TSG R7003-2011气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 TSGRF001《TSG RF001-2009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5100《GB5100-2011钢质焊接气瓶》 G5842《GB5842-2006液化石油气钢瓶》 G6653《GB6653-2008焊接气瓶用钢板和钢带》 G7144《GB/T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 G7512《GB7512-2006液化石油气瓶阀》 G7899《GB/T7899-2006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气瓶减压器》G8334《GB8334-2011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8335《GB8335-2011气瓶专用螺纹》 G8336《GB/T8336-2011气瓶专用螺纹量规》 G8337《GB8337-1996气瓶用易熔合金塞》 G8337《GB8337-2011气瓶用易熔合金塞装置》 G9251《GB/T9251-2011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G9252《GB9252-2001气瓶疲劳试验方法》 G10878《GB/T10878-1999气瓶锥螺纹丝锥》 G10879《GB10879-2009溶解乙炔气瓶阀》 G10878《GB/T10878-2011气瓶锥螺纹丝锥》 G11638《GB11638-2011溶解乙炔气瓶》 G11640《GB11640-2011铝合金无缝气瓶》 G12135《GB/T12135-1999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 G12137《GB/T12137-2002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G13004《GB13004-1999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13005《GB/T13005-2011气瓶术语》 G13075《GB13075-1999钢制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13077《GB13077-200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13447《GB13447-2008无缝气瓶用钢坯》 G14087《GB/T14087-2010船用空气瓶安全阀》 G14193《GB14193-2009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14194《GB14194-2006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15380《GB/T15380-2001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 G15382《GB15382-2009气瓶阀通用技术要求》 G15383《GB15383-2011气瓶阀出气口连接型式和尺寸》 G15384《GB/T15384-2011气瓶型号命名方法》 G15385《GB/T15385-2011气瓶水压爆破试验方法》 G16410《GB/T16410-1996家用燃气灶具》

气瓶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1、氧气瓶 1.1氧气瓶在存储和使用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明火和热源,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米;同时使用氧气瓶和乙炔瓶时,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两瓶间距不得小于10米;氧气瓶和乙炔瓶不能同室存放,并且距离不得小于5米。 1.2氧气瓶放置要整齐,戴好瓶帽、防震圈,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卧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空瓶与满瓶的存放处要有明显标识,并保持间距1.5米以上。 1.3氧气瓶禁止沾染油污、油脂和溶剂,操作者不能用油手、沾有油污的手套和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1.4开启氧气瓶阀门时,动作要缓慢,同时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敏、正常;氧气瓶的氧气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 1.5严禁使用无减压器的氧气瓶;安装减压器时,应首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阀门清除油垢,然后安装减压器;作业人员不得正对氧气瓶阀门的出气口;关闭氧气阀门时,必须先松开减压器的活螺丝。 1.6检查瓶口是否漏气时,应使用肥皂水涂在瓶口上观察,不得用明火试;冬季阀门被冻结时,可用温水进行加热,严禁用火烧。 1.7气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弧引焊;氧气瓶不得在下暴晒,夏季露天作业时,应搭设防晒棚。

1、丙烷瓶 1.1仓库不得有地沟、暗道,不得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应通风、干燥、避免直射;储存仓库和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不得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应避免直射,避开放射性射线源。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夏季应防止曝晒。 1.2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必须根据气体的性质控制仓库的最高温度、规定储存期限,并应避开放射线源。 1.3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毒性气体气瓶和瓶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置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 1.4气瓶放置应整齐,应保持直立放置,妥善固定,且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2、乙炔瓶 2.1乙炔瓶存放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与明火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与氧气瓶的距离不小于5米;乙炔瓶放置要整齐,戴好瓶帽,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空瓶与满瓶的存放处要有明显标识,并保持间距1.5米以上。 2.2乙炔瓶存储和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禁止卧放,防止丙酮流出造成燃烧爆炸;一旦要使用已卧放的乙炔气瓶,必须先直立静止20分钟后再使用。 2.3乙炔气瓶使用前,应稍微打开瓶阀除去瓶口的赃物,安装好专用的乙炔减压器,使减压器位于瓶体最高部位,并检查接头处是否有漏气,确认后调整到规定压力再使用。 2.4乙炔瓶搬运时应使用专用的小车,严禁抛、滑、滚;乙炔瓶严禁敲击、碰撞,严禁在瓶体上引弧,严禁将乙炔瓶放置在电绝缘体上使用。 2.5乙炔瓶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0.05MPa的剩余压力,防止其它气体灌进气瓶。乙炔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瓶阀的专用扳手应始终装在阀上,为了防止突然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关闭阀门。 2.6乙炔瓶必须装回火防止器,开瓶阀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一侧,动作要轻缓;瓶阀开启不要超过一圈半,一般情况只开启3/4圈,使用工作压力一般在0.02-0.06MPa。 2.7个人不得自行对瓶阀、易熔合金塞等附件进行修理或更换;严禁对在用乙炔瓶瓶体和底座进行焊接修理。 2.8乙炔气瓶一般应在40℃以下使用,当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当瓶阀冻结时,可用不超过40℃的温水解冻,严禁火烤。 2.9夏季在室外使用时,要有遮阳设施,防止暴晒。 1、氮气瓶及其他惰性气体气瓶

气瓶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气瓶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气瓶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⒈气瓶气密性试验前,必须经水压试验及气瓶定检合格后才能进行 (通常采用浸水法) 。 气密性试验压力相等于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严禁超压试验。⒉气密性试验前,应按规定严格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 对有毒、易燃介质的气瓶应进行清洗、置换,钢瓶在轧紧时应垫好垫圈,同时应旋紧与阀体连接的管螺纹。对盛装氧气或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必须用不含油脂的气体。

⒊气压人员做到持证上岗,试验时要做好分工,按规定给信号后打气,加压到规定压力,要及时将气门关闭。按试验规范检查后,应排空气体,卸压后方能卸下钢瓶。 ⒋因瓶阀装配不当而产生泄漏的气瓶允许重新装配后再进行试验,此时可用涂液法补检。 ⒌压力表应符合要求,并做到定期校验,保证灵敏可靠。 ⒍气密性试验的管道、全部接头及空气接触部位,绝不允许有污染,更不得粘有油脂。 ⒎工作时,气压源应排净污水以及将管道排空。

GB17258车用天然气高压气瓶标准

GB17258车用天然气高压气瓶标准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GB17258——1998 Steel cylinders for the on-board of compressed Natural gas as a fuel for vehicles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汽车专用压缩天然气钢瓶(以下简称钢瓶)的型式和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涂敷、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制造公称工作压力为16~20MP(本压力标准均指表压),公称容积为30~120L,工作温度为-50℃~60℃的钢瓶。 按本标准制造的钢瓶,只允许充装符合有关标准的,且经脱水,脱硫和脱轻油处理后,每标准立方米水分含量不超过8mg和硫化氢含量不超过20mg的作为燃料的天然气。 本标准不适用于压缩天然气充气站用的贮气钢瓶,也不适用于复合材料气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适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22—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223.1—81 钢铁及合金中碳量的测定 GB223.2—81 钢铁及合金中硫量的测定 GB223.3—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223.4—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硝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锰量 GB223.5—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草酸硫酸亚铁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量 GB/T223.6—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中和滴定法测定硼量 GB223.7—81 钢铁及狐粉中铁量的测定 GB224—87 钢的脱碳层探度测定法 GB226—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法 GB/T22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230—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231—9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232—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1979—80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5777—86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7144—86 气瓶颜色标记 GB8163—87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8335—1998 气瓶专用螺纹 GB8336—1998 气瓶专用螺纹量规 GB/T9251—1997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GB9252—88 气瓶疲劳试验方法 GB/T12606—90 钢管及圆钢棒的漏磁探伤方法 GB12137—89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GB/T13298—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作者:————————————————————————————————日期:

1、氧气瓶 1.1氧气瓶在存储和使用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明火和热源,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米;同时使用氧气瓶和乙炔瓶时,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两瓶间距不得小于10米;氧气瓶和乙炔瓶不能同室存放,并且距离不得小于5米。 1.2氧气瓶放置要整齐,戴好瓶帽、防震圈,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卧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空瓶与满瓶的存放处要有明显标识,并保持间距1.5米以上。 1.3氧气瓶禁止沾染油污、油脂和溶剂,操作者不能用油手、沾有油污的手套和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1.4开启氧气瓶阀门时,动作要缓慢,同时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敏、正常;氧气瓶内的氧气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 1.5严禁使用无减压器的氧气瓶;安装减压器时,应首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阀门清除油垢,然后安装减压器;作业人员不得正对氧气瓶阀门的出气口;关闭氧气阀门时,必须先松开减压器的活螺丝。 1.6检查瓶口是否漏气时,应使用肥皂水涂在瓶口上观察,不得用明火试;冬季阀门被冻结时,可用温水进行加热,严禁用火烧。 1.7气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弧引焊;氧气瓶不得在阳光下暴晒,夏季露天作业时,应搭设防晒棚。 1、丙烷瓶

1.1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不得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储存仓库和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不得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开放射性射线源。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夏季应防止曝晒。 1.2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必须根据气体的性质控制仓库内的最高温度、规定储存期限,并应避开放射线源。 1.3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毒性气体气瓶和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置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 1.4气瓶放置应整齐,应保持直立放置,妥善固定,且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2、乙炔瓶 2.1乙炔瓶存放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与明火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与氧气瓶的距离不小于5米;乙炔瓶放置要整齐,戴好瓶帽,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空瓶与满瓶的存放处要有明显标识,并保持间距1.5米以上。 2.2乙炔瓶存储和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禁止卧放,防止丙酮流出造成燃烧爆炸;一旦要使用已卧放的乙炔气瓶,必须先直立静止20分钟后再使用。 2.3乙炔气瓶使用前,应稍微打开瓶阀除去瓶口的赃物,安装好专用的乙炔减压器,使减压器位于瓶体最高部位,并检查接头处是否有漏气,确认后调整到规定压力再使用。 2.4乙炔瓶搬运时应使用专用的小车,严禁抛、滑、滚;乙炔瓶严禁敲击、碰撞,严禁在瓶体上引弧,严禁将乙炔瓶放置在电绝缘体上使用。 2.5乙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0.05MPa的剩余压力,防止其它气体灌进气瓶内。乙炔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瓶阀的专用扳手应始终装在阀上,为了防止突然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关闭阀门。 2.6乙炔瓶必须装回火防止器,开瓶阀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一侧,动作要轻缓;瓶阀开启不要超过一圈半,一般情况只开启3/4圈,使用工作压力一般在0.02-0.06MPa。 2.7个人不得自行对瓶阀、易熔合金塞等附件进行修理或更换;严禁对在用乙炔瓶瓶体和底座进行焊接修理。 2.8乙炔气瓶一般应在40℃以下使用,当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当瓶阀冻结时,可用不超过40℃的温水解冻,严禁火烤。 2.9夏季在室外使用时,要有遮阳设施,防止暴晒。 1、氮气瓶及其他惰性气体气瓶 1.1使用方法:

LNG气瓶阀门低温气密性检测方法研究

Journal of Security and Safety Technology 安防技术, 2014, 2, 9-12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0855860.html,/journal/jsst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0855860.html,/10.12677/jsst.2014.22002 A Review of Low-Temperature Air Tightness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LNG Cylinder Valve Jian Wu, Qian Li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chnical Station, Shanghai Email: liqian624000@https://www.360docs.net/doc/9a10855860.html, Received: Mar. 4th, 2014; revised: Mar. 11th, 2014; accepted: Mar. 19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085586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gas tightness test of LNG cylinder accessor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wo kinds of test methods, helium mass spectrometer leak detection method and normal & low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pressure method, it analyzes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low-temperature air tightness test, puts forward the detaile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nd solves the gas tightness test problem of LNG cylinder accessories under the low temperature of ?196?C. Keywords LNG, Cylinder Valve, Low Temperature Gas Tightness LNG气瓶阀门低温气密性检测方法研究 吴俭,李前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Email: liqian624000@https://www.360docs.net/doc/9a10855860.html, 收稿日期:2014年3月4日;修回日期:2014年3月11日;录用日期:2014年3月19日 摘要 本文重点对LNG气瓶附件的气密性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氦质谱检漏法和常低温压差法两种测

车用气瓶安全使用常识

车用气瓶安全使用常识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车用气瓶安全使用常识随着燃油成本的提高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车用压缩天然气(CNG)气瓶广泛应用在城市出租车、公交车及私家车辆上;但车用气瓶属于高压容器,近几年,全国一些省市先后发生了车用气瓶爆炸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了你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进行车用气瓶安装、充装、使用和乘座时必须掌握车用气瓶安全常识。 (图为2006年4月,重庆市一奥拓车 使用不合格气瓶在加气时发生爆炸现场) 一是用户应购买双燃料新汽车,汽车上安装的气瓶必须是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制造许可证单位生产的新气瓶;严禁私自安(拆)装车用气瓶。 二是要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部门办理车用气瓶使用登记手续并定期进行气瓶检验,取得车用气瓶检验合格标志。

三是要到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的加气站进行充装;加气站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及职责,加强对车用气瓶的充装管理,充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充装检查制度,做好车用气瓶充装前、充装中和充装后的检查,对车用气瓶的充装安全负责,实施IC 卡充装管理,对无《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及《车用气瓶检验合格标志》、车用气瓶超过检验期、存在明显损伤的车用气瓶不得进行充装。 汽车进站前,车上搭乘人员全部下车,在加气站外休息区等候,严禁在加气站内吸烟、使用手机。汽车进入加气区,拉紧手制动,汽车发动机熄火,关闭总电源,打开发动机舱盖作好加气准备。在加气中,不准超压加气(不超过20MPa)。加气时若发生泄漏,应立即关闭加气开关和气瓶截止阀,立即停止加气。此时不能起动发动机,将车辆推到空旷处,待检修合格后方能进站加气。加气完毕后,确认加气枪与加气阀完全脱开,发动机引擎盖已经盖好,方可起动车辆,缓慢驶离加气站。 四是城市公交、客运出租及其他燃气车辆的使用或管理部门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车用气瓶的安全管理和日常安全检查。车用气瓶的检查周期一般为:城市公交车辆每24小时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其它车辆应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安全

中学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是制取气体实验的前奏。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统密封的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如加热法(改变温度),加水法(往系统内加水),或通入气体等,改变系统内的压强,导致系统内外压强不同,然后观察现象。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下面,通过一些典型装置加以说明。 1.加热法: 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②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 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 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3:实验前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②打开活塞a,③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2.加水法 例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 水使下端液封,②关闭止水夹继续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 试管中形成液面差,静至一段时间 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好 例2,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 答: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然后从量气管处加水,使两端形成液面差,若一段时间液面差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综合法 例1如何检查图5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分别加水浸没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和集气瓶 中导管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若 锥形瓶内液面长颈漏斗管内水柱上升(或长颈 漏斗管内液面与锥形瓶中液面形成液面差)和 集气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的气 密性良好。 方法2:先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其形成液封,然后用止水夹夹住洗气瓶和集气瓶的橡皮导管处,再用手捂住洗气瓶。若长颈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液柱且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6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在试管A中加水浸没玻璃管口, ②轻轻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浸没在 水中的玻璃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则该装 置气密性完好.(需要指出的是,推动注射 器时通向试管的单向阀被关闭,水中不会 有任何现象。)

气瓶定期检验规定

气瓶定期检验规定 各类气瓶的检验周期 各类气瓶定期检验周期,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1、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每2年检验一次; 2、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3年检验一次; 3、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20年的,每5年检验一次;超过20年的,第2年检验一次; 4、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每5年检验一次; 5、溶解乙炔气瓶,每3年检验一次。 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库存和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对于不同性质气体的划分,应当按国家标准压缩气体分类进行。由于有些气体的腐蚀性与是否含水等条件有关,因此,应特别注意使用条件。检验周期是按正常条件确定的,如果使用条件或周围环境有特殊情况,则检验周期应适当缩短。因此,上述规定是不得超过。有的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允许检验周期规定的短些。库存和停用的气瓶,如保管不当会对气瓶造成更大的损伤,因此,在超过一个检验周期时,启用前要先进行检验。 (二)气瓶检验前准备工作的规定 检验气瓶前,应对气瓶进行处理。达到下列要求方可检验:1、在确认气瓶内气体压力降为零后,方可卸下瓶阀(压力为零,

指的是表压为零); 2、毒性、易燃气体气瓶内的残留气体应回收,不得向大气排放; 3、易燃气体气瓶须经置换,液化石油气钢瓶须经蒸汽吹扫,达到规定的要求,否则,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 4、液化石油气钢瓶须经蒸汽吹扫,是因为国内液化石油气中含有重组份气体,有些类似沥青的粘性物质沾在气瓶壁上,由于这类物质的挥发很慢,往往气瓶经放置后,瓶内的可燃物与空气混合后仍可达到爆炸极限。用冷水浸泡是无法将这些粘性物质从瓶内除掉的,只能用蒸汽吹扫才能除去。 (三)气瓶定期检验的项目、要求和评定的规定 气瓶定期检验,必须逐只进行。各类气瓶定期检验的项目和要求,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即:GB 8334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 13004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 13075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 13076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 13077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规定。检验合格的气瓶,应按规定打铳检验钢印。检验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气瓶应判废。少数判废的、尚有使用价值的气瓶,允许改装后降压使用。判废是相对于原设计条件而言的,不符合原设计条件,但尚能符合较低的条件,可以不报废,而允许改装后降压使用。如已报废的气瓶,就不再允许进入气瓶使用领域了。这是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而确定的原则。 (四)气瓶报废处理的规定

(完整版)丙烷气安全操作规程

丙烷气安全操作规程 1、当班班组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气瓶的管理,气瓶的储存、使用、搬运,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气瓶的安全工作; 2、使用气瓶前,应认真进行检查: 2.1所选用的气瓶漆色、字样与所充装的气体应符合规定; 2.2气瓶的安全附件要齐全、完好,瓶阀应有保护装置(如:气瓶配戴瓶帽等),气瓶上应配戴两个防震圈; 2.3气瓶的有关技术资料齐全,应符合检验期限; 2.4瓶体经外观检查无缺陷,能够保证安全使用; 2.5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严禁入库和使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气瓶。 3、气瓶使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定: 3.1 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安全交底后上岗作业; 3.2丙烷气瓶必须安装防回火装置;回火装置使用时间不能超过半年;发生回火3次后必须更换防回火装置。 3.3 工作场地存放量符合规定 丙烷气瓶摆放位置距离高温钢坯的距离应大于20米; 3.4 与明火间距符合规定 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晒;气瓶与明火

间距应大于10米,气瓶壁温应小于60°C,严禁用温度超过40°C的热源对气瓶加热;气瓶应放置在通风、阴凉、无腐蚀的专用场所,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晒,不应接触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气瓶严禁靠近火源、热源和电气设备,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米;气瓶立放时,应釆取可靠的防止倾倒措施; 3.5禁止对气瓶敲击、碰撞,阀门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 3.6开启气瓶阀门时应小心缓慢的进行,操作者应站在侧面以免气流伤人; 3.7气瓶防回火装置、减压器、压力表、安全帽等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皮管应用夹头紧固,气瓶瓶阀、管路不得漏气,试漏检验是否漏气,可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试漏;; 3.8气瓶及瓶阀周围严禁沾染油脂,不得用沾有油脂及油污的手套、工具去接触氧气瓶;氧气瓶、乙炔瓶及其减压器等,禁止与油类接触,操作人员严禁穿戴有油污的工作服和手套,使用中的乙炔瓶不准倒放; 3.9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不得将瓶内之残留的液体倒出,以防挥发引起爆炸; 3.10气瓶和电焊在同一地点使用时,瓶底应垫绝缘物,以防气瓶带电; 3.11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子电焊引弧;

气瓶水浸法气密性试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气瓶水浸法气密性试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规程文书样本 QCT/FS-ZH-GZ-K996 气瓶水浸法气密性试验设备安全操作规 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进行3-5Mpa低压检漏检验。运用检漏液或检漏仪 方法检查。检查确认无泄漏后,进行20Mpa高压水侵气密 性试验 2. 将气瓶放入水槽内气瓶支架上,用手葫芦导入水槽 中检漏,至少入水5分钟。 3. 如有气泡产生,将气瓶取出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处 理,不许带压紧固。然后二次检漏。 4. 确认无泄漏后,取出气瓶,擦拭干净瓶体,进行安 装。 5. 实验完毕,保持试验设备卫生清洁。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第2页/总2页

车用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车用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 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612-16 车用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气瓶充装控制 1、坚持将车用气瓶充装分生产过程监控、充装前检查、充装过程控制、充装后复检四大环节。 2、生产过程“六不放过”:⑴站区工艺管道漏气; ⑵天然气压缩机有故障;⑶脱水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⑷天然气含水量和含硫量偏高;⑸储气罐存在故障; ⑹天然气过滤器过滤不净。 3、气瓶“八不充装”:⑴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⑵超过检验期限;⑶外观存在明显损伤或异常,需进一步检验;⑷瓶内无剩余压力;⑸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对瓶内介质未确认;⑹气瓶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⑺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⑻与气瓶相连的天然气管线或阀门有泄漏。

4、充装“六停止”:⑴瓶体泄漏;⑵管道、阀门漏气;⑶加气机出现泄漏等故障;⑷气瓶压力达到规定值;⑸加气枪头O型圈破裂、漏气;⑹气瓶内有异响。 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天然气压缩机、脱水装置、过滤器、储气罐能否正常运转。 2、脱水装置定期进行再生,定期用水份仪测试天然气含水量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3、定期拆开过滤器清洗或更换滤心。 4、定期对储气罐进行排污,确保气质清洁。 三、气瓶充装前的安全检查 1、气瓶上钢印或铭牌清晰,国家定点厂家生产,新瓶或已经检验的钢瓶不合格的不许充装。 2、气瓶附件齐全完好,支架固定牢固,管线和阀门不松动、不漏气。 3、新瓶第一次加气或定期检验后第一次加气,必须进行氮气置换或抽真空处理,此项工作由各改装厂

LNG气瓶检验检测内容及要求

LNG气瓶检验检测操作规程 编制:陈森 审核:潘秋琛 批准:李培民 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枣庄盛通天然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日期:2016年04月18日

目录 1.1资料审查与记录 1.1.1审查 1.1.2记录 1.2外观检查 1.3内部检查 1.4安全附件及阀门检查 1.5气密性试验 1.6静态日蒸发率测试 1.7夹层抽真空、漏率检测及静态蒸发率测试1.8检验记录、检验结论和报告

LNG气瓶检验项目包括以下内容:资料审查、外观检查、内部检查、安全附件及阀门检验、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日静态蒸发率测试、漏率测量,必要时需对气瓶进行抽真空处理。 1.1 资料审查与记录 1.1.1 审查 对气瓶的技术档案资料进行审查,首次检验时,审核气瓶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使用说明书等,非首次检验时审查历次检验报告以及运行记录和充装记录等信息。 1.1.2 记录 逐只检查登记气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登记内容包括制造国别、制造厂名称或代号、出厂编号、出厂年月、工作压力、充装介质、公称容积、有效容积、最大充装量、净重、上次检验日期。未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书的厂商制造的气瓶、制造标志不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气瓶、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关键项目不全而又无据可查的气瓶和有关政府文件规定不准再使用的气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 对首次检验的气瓶应逐只称重,称重结果应与气瓶铭牌上的净重基本一致。对于瓶内介质不明、阀门无法开启的气瓶,安全附件失效的气瓶,应与待检瓶分别存放以待另行妥善处理; 1.2 外观检查 清除气瓶外表面沾有妨碍检查的灰尘及污物,最好进行表面抛光处理,

气瓶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气瓶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 规程(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气瓶气密性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⒈气瓶气密性试验前,必须经水压试验及气瓶定检合格后才能进行(通常采用浸水法)。 气密性试验压力相等于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严禁超压试验。 ⒉气密性试验前,应按规定严格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 对有毒、易燃介质的气瓶应进行清洗、置换,钢瓶在轧紧时应垫好垫圈,同时应旋紧与阀体连接的管螺纹。对盛装氧气或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必须用不含油脂的气体。 ⒊气压人员做到持证上岗,试验时要做好分工,按规定给信号后打气,加压到规定压力,要及时将气门关闭。按试验规范检查后,应排空气体,卸压后方能卸下钢瓶。 ⒋因瓶阀装配不当而产生泄漏的气瓶允许重新装配后再进行试

验,此时可用涂液法补检。 ⒌压力表应符合要求,并做到定期校验,保证灵敏可靠。 ⒍气密性试验的管道、全部接头及空气接触部位,绝不允许有污染,更不得粘有油脂。 ⒎工作时,气压源应排净污水以及将管道排空。 ⒏试验合格后,按规定出具气瓶气密性试验报告。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先导的学科,往往试验装置的安装及错误检查也是各种化学试题的一个重点内容,实验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比较好的题型。其中一大类型题目就是当实验对象中有气体时试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试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时往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一、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原理 [原理1]:在常压下,改变温度T,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气密性的检验。 [原理2]:在恒压下,利用产生液面差维持体系内外压强相等,即外界大气压+液柱压强=体系内部的气体压强。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许多同学知道怎样做却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回答时应注意既要答出操作方法,又要答出观察到的现象,还要答出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二、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方法: 1、微热法: 手捂法:适于单孔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热源辅助法: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2、堵孔法 3、液封法 4、水压法 5、吹气法 6、抽气法 堵孔、液封、水压法等适于双孔发生器气密性检查,对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用水压法更加方便; 三、基本步骤: 1、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让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可在不拆卸整套仪器的前提下分段检查。同时考虑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实例: 【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 图A 图B 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住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若捂住时有气泡溢出,移开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气瓶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安全要求 ⑴乙炔瓶使用时最高工作压力禁止超过147kPa(1.5kg/cm2)表压。 ⑵禁止使用紫铜、银或含铜超过70%的铜合金制造与乙炔气瓶接触的仪表、管子等零件。 ⑶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氧气和液化石油气瓶、减压器等均应采取防止冻结措施,一旦冻结应用热水火水蒸气解冻,禁止采用明火烘烤或用铁器敲打解冻。 ⑷气瓶、容器、管道、仪表等连接部位应采用涂抹肥皂水方法检漏,严禁使用明火检漏。 ⑸气瓶、溶解乙炔瓶等均应稳固竖立,或装在专用胶轮车上使用。 ⑹禁止使用电磁吸盘、钢绳、链条等吊运各类焊接与切割气瓶。 ⑺气瓶、溶解乙炔瓶等,均应避免放在受阳光暴晒,或受热源直接辐射及易受电击的地方。 ⑻气瓶、溶解乙炔瓶等气瓶,不应放空,气瓶内必须留有余气,如氧气瓶内应留有不小于0.1Mpa表压的余气,乙炔气瓶必须留有0.05~0.1Mpa表压的余气。 ⑼气瓶漆色的标志应符合国家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禁止改动,严禁充装与气瓶漆色标志不符的气体。 ⑽气瓶应配置手轮或专用搬手启闭瓶阀。 ⑾工作完毕、工作间隙、工作点转移之前都应关闭瓶阀,旋紧瓶帽,标明空瓶字样或记号。 ⑿禁止使用气瓶作为登高支架和支撑重物的衬垫。 ⒀留有余气需要重新罐装的气瓶,应关闭瓶阀,旋紧瓶帽,标明空瓶字样或记号。

⒁氧气、乙炔的管道,均应涂上相应气瓶漆色规定的颜色和标明名称,便于识别。 二、溶解乙炔 ⑴溶解乙炔气瓶的充装、检验、运输、储存等均应符合原国家劳动部颁布的《溶解乙炔安全监察规程》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 ⑵乙炔气瓶搬运、装卸、使用时都应竖立放稳,严禁在地面上卧放并直接使用。一旦要使用已卧放的乙炔气瓶,必须先直立后,静止20分钟再连接乙炔减压器进行使用。 ⑶开启乙炔气瓶瓶阀时应缓慢,不要超过一转半,一般情况下只开启四分之三转。 ⑷禁止在乙炔气瓶上放置物件、工具或缠绕悬挂橡胶管及焊、割炬等。 三、氧气瓶 ⑴氧气瓶应符合国家颁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和TJ30《气站设计规范》(试行)的规定。应定期进行技术检查,气瓶使用期满和送检未合格的气瓶,均不准继续使用。 ⑵采用氧气汇流排(站)供气的车间,应执行TJ30第九章的有关规定。 ⑶氧气汇流排输出的总管上,应装有防止可燃气体进入的单向阀。 ⑷氧气瓶的使用 ①使用氧气瓶前,应稍打开瓶阀,吹出瓶阀上粘附的细屑或赃污后立即关闭,然后接上减压表再使用。 ②开启瓶阀,操作者应站在瓶阀气体喷出方向的侧面并缓慢开启。避免氧气流朝向人体、易燃气体或火源喷出。 ③禁止在带压力的氧气瓶上以拧紧瓶阀和垫圈螺母的方法消除泄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