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目录

一、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2)

二、儿科门诊医生工作流程 (2)

三、儿科门诊护士工作流程 (3)

四、儿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3)

(一)、儿科主任职责 (3)

(二)、主任医师职责 (4)

(三)、主治医师职责 (5)

(四)、医师(士)职责 (6)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一、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医院由一名分管院长分工负责、科主任协助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

2.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门诊办公室领导下进行工作,门诊医护人员要派有一定经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担任。人员调换时,应与门诊办公室共同协商。

3.门诊医生要坚持首诊负责制,遇有疑难危重病员或两次以上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专科会诊。

4.门诊医师对患者要认真检查,简明扼要,按《病历书写规范》准确记录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5.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合理检查,科学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6.对基层转诊病人要认真诊治,在转回基层时要提出诊治意见。转上级医院的病人,要简要介绍病史、病情及诊治经过,转诊前应与转往医院科室做好联系工作,备好液体、监护等。

7.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

8.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合理分流病员,传染病分流至感染。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疫情报告。

10.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主动报告。

11.门诊标识清晰明白,环境清洁整齐。

二、儿科门诊医生工作流程

1、患者持卡就诊,门诊医师要坚持首诊负责制,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

2、对患者要耐心询问病史,认真查体,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3、依据检查、诊断结果,科学用药,规范使用抗生素,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4、对儿科急症要快速做出诊断和救治措施,并对患儿的病情及救治措施进行准确的临床评价,尽量做到及时恰当的救治患儿。

5、按《病历书写规范》填写门诊病历,要求简明扼要,准确完整,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分流至感染科,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疫情报告。

7、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主动报告。

三、儿科门诊护士工作流程

1、在科室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接诊、分诊病人以及开诊前的准备工作。

3、熟悉掌握专家坐诊时间,热情接待每一位就诊患儿及家长。

4、负

责诊疗室、活动室的整洁、安静,维持就诊秩序。

5、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危重患儿优先安排就诊,发现病情变化,立即

配合医生处理。

6、经预见为疑似传染病患儿的,应将病人分诊至诊室就诊,同时针对接

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7、预检为传染病患儿的,做好相关登记工作,将患儿转诊到具备传染病

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四、儿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一)、儿科主任职责

1.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科主任是本科诊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

责。

2. 定期讨论本科在贯彻医院(医疗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3. 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4. 主持本科爱婴医院政策落实、健康宣教、母乳喂养知识、技能培训指导工作。

5. 领导本科人员完成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的诊治工作和院内外会诊工作。应用《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指导诊疗活动,并逐渐应用“临床路径”来规范诊疗行为。

6. 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7. 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撰写发表论文、论著。

8. 保证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在本科贯彻、执行。制定具有本科特点、符合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严防并及时处理医疗差错。

9. 按手术(有刨操作)分级管理原则,决定各级医师手术权限,并督促实施。

10. 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口支援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1. 领导组织本科人员的”三基训练”和定期开展人员技术能力评价,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2. 参加或组织院内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并接受和完成医院指令性任务。

13. 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

(1)工作资历:必须是本专业的主任(副主任)医师,具有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和技术专长。

(2)工作能力:对本专业临床及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14.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职责

1. 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 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参加院外会诊和病例讨论会。

3. 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 担任教学和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 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 运用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 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8. 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9. 协助科主任制定和落实母乳喂养相关制度,安排全科医生母乳喂养培训,指导并监督下属医师母乳喂养理论掌握及技能落实情况。

10. 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主治医师职责

1. 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

科研、预防工作。

2. 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 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 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落实母乳喂养相关制度措施,指导并监督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