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月球与月相同步测试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月球与月相同步测试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月球与月相同步测试

第3节月球与月相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

A.液态的水 B.空气

C.小草 D.矿产资源

2.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有碧海蓝天

C.有日光、彩虹和风

D.有平原、高原、山地

3.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上举步维艰

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

D.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 )

A.美国 B.中国

C.前苏联 D.德国

5.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形状

6.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正确的是( )

A.地球—月球—太阳 B.地球—太阳—月球

C.月球—地球—太阳 D.月球—太阳—地球

7.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三

8.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B.日食、月食可以发生在同一天

C.天空一片漆黑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9.儿童节这天的月相可能是( )

A.上弦月 B.下弦月

C.满月 D.都有可能

10.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 )

A.A→B→C→D→E→F→G→H→A

B.E→A→G→B→F→C→H→D→E

C.F→A→G→B→F→C→H→D→F

D.E→D→H→C→F→B→G→A→E

11.不同类型日食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观察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不同④太阳大小的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小马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图中的( )

二、填空题

1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的圆环形的坑,称为,它们绝大多数是由于而形成的。月球表面没有和,向阳地方温度高达,背阳地方可降到,任何生物都无法生长,是一个荒凉寂静的世界。

14.月球的运动形式有和。月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转周期为;月球的公转方向为,公转周期为。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绘制出新月的月相图;

②重阳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位置;

③小明说春节看到了月食现象,小强说看到了日食现象,他们两人中谁的话可信?为什么?

16.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但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大浪。它的形成和月球有关吗?为什么?

17.为什么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释这一现象?

第三节

一、1.D 2.D 3.D 4.A 5.D 6.C 7.A 8.A 9.D 10.B 11.B 12.A

二、13.卫星环形山陨星的撞击大气水 127℃ -183℃ 14.自转公转自西向东 27.3日自西向东 27.3日 15.①●②A ③小强的可信。春节农历为正月初一,此时日地月三者位置为月球在中间所以只可能日食现象。16.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17.略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 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复习特训第七十八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复 习特训第七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红月亮指的是月亮光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人类眼睛这段产生的颜色变化。但月全食时也会出现红月亮。这是一种很罕见的情况。"红月亮"又被称为血月"。今年1月31日,全国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天文奇观“超级蓝色血月”,这是152年来超级月亮、蓝月亮和月全食将首次同时出现。我们同时看到一个肉眼可见的超级月亮和月全食。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 A、当天的月相接近新月 B、当天,地月连线与地日连线几乎相互垂直 C、当天晚上,镇海地区的我们没有亲眼目睹,是因为天气不佳,云层遮挡 D、当天晚上,月亮发出光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人类眼睛时多为蓝光,所以看到蓝月亮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必定发生日食现象

B、当月相为满月时,可能会发生月食现象 C、日食是指太阳表面全部被遮掩的现象 D、日食和月食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将在2017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月相的成因( ) A、太阳、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 B、太阳、地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 C、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 D、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预计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在学校举行的“我想象中的月球车”科技活动中,爱动脑的小强提出了以下有关设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必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落月 B、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重垂线,以便观察倾斜程度 C、应该配备指南针,以便确定方向 D、可为月球车安装备用汽油机,以便应急使用 【答案】: 【解析】: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月球与月相

四季与月相课题 2.2 四季与节气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3、知道公历、节气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使学生了解四季、节气与地球公转的关系。难点:地球公转特点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教法学法本节知识比较抽象,以教师的演示结合地球绕日公转课件与讲解想结合,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把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互相联系。让学生产生兴趣,同时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模拟地球公转特点及农村广为人知的《节气歌》、《九九歌》,促进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进一步领会。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引入课题 观测杆影的发现(分3步探讨观测杆影的启示) 1、探讨观测杆影日变化的启示 用灯泡模拟太阳的观察过程。(纸上先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太阳东升西落造成杆影方向和长度变化的原理,以及正午太阳高 度的概念。 【思考P64】问题1: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杆影最短?(中午杆影最短)问题2:中午的杆影方向是指向什么?(方向正北) 2、探讨杆影季节差异的启示,从杆影季节差异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季 节变化规律。 【思考P64】问题3:一年中哪个季节的杆影较长,哪个季节的杆影较短? (冬季杆影长,夏季杆影短) 3、探讨杆影纬度差异的启示,从杆影纬度差异了解太阳直射点概念, 发现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 实验可证明: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从而导致杆影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增长。 【思考P64】问题4:一年中哪一天杆影最长? (冬至日(12月21或22日)最长) 一年中哪一天杆影最短? (夏至日(6月21或22日)最短) 一、地球的公转 1、归纳上述杆影长短的特点: (1)一天之内有长短变化 (2)同在中午时(同在一天),纬度不同,长短也不同。 (3)同在中午,季节变化,长短也会发生变化。 其中造成(3)现象的是因为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根本教师与学生配合演示地球绕日公转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公转特点并结合讲解说明 课件演示地球绕日公转同时学生配合演示思考南半球的温带地区会怎么样?可以作为课后思考内容去探究 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课件说明

2015秋华师大版科学七上73《月球与月相》练习题

月相变化习题 月相的变化规律就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就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瞧到的月相被称为(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就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就是( ) A、近日点、朔、大潮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与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就是( ) 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瞧到的“满月”大得多 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 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 D、地球始终就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 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 A、没有大气的作用 B、直接绕地球公转 C、日、月距离变化大 D、月表物质比热小 ●案例探究 [案例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 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 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就 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错解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对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不清楚;也可能因对月相的成因规律掌握不熟练而出现错误;还有可能,潮汐中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没有掌握好。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

《7.3 月球与月相》习题1

《3 月球与月相》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A、液态的水 B、空气 C、小草 D、矿产资源 2、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有碧海蓝天 C、有日光、彩虹和风 D、有平原、高原、山地 3、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上举步维艰 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 D、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 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 A、美国 B、中国 C、前苏联 D、德国 5、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形状 6、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正确的是()。 A、地球—月球—太阳 B、地球—太阳—月球 C、月球—地球—太阳 D、月球—太阳—地球 7、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三

8、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B、日食、月食可以发生在同一天 C、天空一片漆黑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9、儿童节这天的月相可能是()。 A、上弦月 B、下弦月 C、满月 D、都有可能 10、不同类型日食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观察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不同 ④太阳大小的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的圆环形的坑,称为,它们绝大多数是由于而形成的。月球表面没有和,向阳地方温度高达,背阳地方可降到,任何生物都无法生长,是一个荒凉寂静的世界。 2、月球的运动形式有和。月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转周期为;月球的公转方向为,公转周期为。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绘制出新月的月相图; ②重阳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位置; ③小明说春节看到了月食现象,小强说看到了日食现 象,他们两人中谁的话可信?为什么? 。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7章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习题2(无答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7章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习题2(无答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一、选择题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A.近日点、朔、大潮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6.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 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 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 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 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 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A.没有大气的作用 B.直接绕地球公转 C.日、月距离变化大 D.月表物质比热小

8.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 A.晨线上 B.昏线上 C.晨昏线 D.不可能在晨昏线上 9.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 B.适逢满月 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 10.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1.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12.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 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 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 二、填空题 1.阅读下面的图,回答问题。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有可能产生的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地月系 知识小结

科学七(上)地月系知识小结姓名() 一、地球的运动、自转与昼夜交替 1.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为代表的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固定在世界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着地球旋转。 2.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为代表的创立“日心说”,证明了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自转,同时还沿着以太阳为中心的轨道不停的公转。 3.地球的自转:地球不停的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北极上空看下来,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下来,地球沿顺时针方向自转。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 3.地球上出现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4.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5.地球自转一周定义为1日=24小时。地球自转一周,昼夜交替一次。 6.我国古代的计时仪器有日晷、日圭、沙漏、漏刻等。 7.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东汉时代的张衡发明了浑天仪。 8.会区分晨线和昏线,由于地球自转,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 *9.地球自转一周转过360度,自转时每小时转过15度,每转过一度需要4分钟。 二、地球的运动、公转与四季更替 1.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又称太阳高度。 2.引起地面上竿影长短变化原因是太阳高度变化。一天中竿影长短变化由长变短,再变长。 一年中同一时刻竿影长短变化规律:春→夏→秋→冬:适中→短→适中→长。 引起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一天中:地球自转引起太阳高度变化; 一年中同一时刻:地球公转引起太阳高度变化。 3.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绕转中心太阳;轨道接近圆形的椭圆;周期1年365.25日。4.公历:以地球公转运动为依据编制的日历。公历中,一平年为365日,一闰年为366日,每隔4年有一次闰年。掌握闰年的确定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世纪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 5.四季形成的原因:因为地球不停的绕太阳公转,而且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有66.5°的夹角。造成地球上同地方一年中不同日子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对月球和月相的认识(学生版)

第三章对月球和月相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掌握月球的地形地貌及人类探究史 2.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月相 3.掌握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1.月球是地球的,月球围绕着运动。P46 2.1969年7月,美国的“”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第一个足迹的宇航员是。P46-47 3.月球围绕地球朝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P47 4.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P47 5.月球表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昼夜温差非常大。月球的地形主要有:月海和环形山。 6.自己能发光的星叫恒星,例如太阳。自己不能发光,围绕恒星运动的星叫做行星,例如地球。自己不能发光,围绕行星运动的星叫做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月球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2.月球是一个、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光。 3.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也就不同。 4.模拟月相实验的步骤是:○1在教室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绕运动一个月。○2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照亮。当“月球”分别运行到不同的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5.月相在一个月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下半月。变化周期为。 6.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朔)(初一)——上弦月(初七、八)——满月(望)(十五、十六)——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的过程 7.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8. 初二三初七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二十八 第3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2.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3.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人目前公认的观点是“”。P52 4.一些行星、卫星及小行星的表面都有这种类似环形山的“陨击坑” 5.自人类登月,就在月面设置“月震仪”,在过去的46亿年间,月球从来不曾有过频繁而激烈的火山活动。

2019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 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三十六篇

2019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三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将在2017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所描述的月亮是( ) A、圆月 B、残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月球因进入地球的影子而失去了光明的现象被称为月食.某年某月某日上海地区观察到了月全食,这一天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月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形状的变化②月亮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③月相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④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⑤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特点 A、① B、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从地球上看,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金星的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无法看到它的“月相”,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月食一定发生在( )

【教师版】2020年浙江高中选考微专题精练(八):月球与月相

高中选考微专题精练(八):月球与月相 1.左图是1968年某日阿波罗八号飞船上的宇航员在近月球表面轨道拍摄的“凸地”照片,右图中的拍摄位置与照片情景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1.B 【解析】 【详解】宇航员位于近月轨道上,此时看到的地球右上部分是明亮的,所以说明太阳在明亮部分那一侧,排除AD两个点,当在C位置时,此时看到的地球应当恰好右侧那一部分是白天,看到地球的一半是是明亮的,显然和“凸地”照片图不相符,所以正确答案选B。【点睛】 技巧点拨:全球永远昼夜等分,但是晨昏线的位置是移动的,根据此可推断地月太阳三者的位置。 下图为杭州市某同学在黎明时分观察到的部分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2.图示天体中表示土星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3.杭州和嘉兴两位同学,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区域天空中的天体位置几乎相同,主要原因是两地 A.纬度相同B.天气状况相同 C.观测角度一致D.水平距离较短 2.B 3.D 【解析】

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只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可以肉眼可见。其中土星距地球最远,故选B。 3.在地球上,不同的观测者,由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不一样,不同纬度和经度的人即使同时看到的星空也不会相同。天体位置可以用以地球为中心的极坐标系来描述,就是一个角度加上这个天体与地球间的距离。地点不同的两人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区域天空中的天体位置几乎相同,主要原因是两地水平距离较短。故选D。 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我国“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图1为地月系示意图,图2为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完成下列各题。 4.图2时刻,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5.嫦娥四号在月面上可观察到 A.地球遮住银河系的光芒B.流星拖着亮线飞过头顶 C.太阳在月面上西升东落D.水星金星太阳同在星空 4.B 5.D 【解析】4.读图可知,图2中金星、木星及火星均出现在夜空,说明此时为月球的夜晚,且金星位于西方的月平线上,说明此时为傍晚时分。图中①处月球远离地球一侧为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火星及金星等行星不会有如此明亮,A错。此时金星位于西侧地平线上,说明此时为日落时刻,②位置远离地球的一侧此时随着月球公转将进入黑夜,为日落时刻,B 对。③位置为夜晚,金星不会出现在夜空,C错。④为日出时刻,此时金星应位于东方天空,D错。故选B。 5.恒星光线为平行光,地球不会遮住银河系的光芒,A错。流星是彗星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发光现象,月球没有大气,不会有流星现象,B错。由于月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所以太阳也是东升西落的,C错。嫦娥四号位于月背,有可能看到水星与金星和太阳会同时在出现在星空中,D对。故选D。 在西方低空偶见金星与木星的双星拱月天象,如图(拍摄地点厦门)。完成下列各题。

2019-2020年浙江高中选考微专题精练(八):月球和月相

2019-2020年浙江高中选考微专题精练(八):月球和月相 高中选考微专题精练(八):月球与月相 1.左图是1968年某日阿波罗八号飞船上的宇航员在近月球表面轨道拍摄的“凸地”照片,右图中的拍摄位置与照片情景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下图为杭州市某同学在黎明时分观察到的部分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2.图示天体中表示土星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3.杭州和嘉兴两位同学,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区域天空中的天体位置几乎相同,主要原因是两地 A.纬度相同 B.天气状况相同 C.观测角度一致 D.水平距离较短 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我国“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图1为地月系示意图,图2为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完成下列各题。 1 / 6

4.图2时刻,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5.嫦娥四号在月面上可观察到 A.地球遮住银河系的光芒 B.流星拖着亮线飞过头顶 C.太阳在月面上西升东落 D.水星金星太阳同在星空 在西方低空偶见金星与木星的双星拱月天象,如图(拍摄地点厦门)。完成下列各题。 6.该图的拍摄时间是 A.清晨 B.正午 C.午夜 D.傍晚 7.此时月亮、金星和木星的仰角约为17°、19°和20°。月球在星空中每天自西向东运行约12°,若第二天晴日在同一地点和钟点进行观察,则 A.月亮与金星、木星的夹角变小B.月亮与金星、木星的相对位置不变 C.月亮落下的时间较前一日提前D.月亮的仰角大于金星和木星 8.下图为某日傍晚明亮的金星与一弯娥眉月相会图 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图片的是

0wzq雏科学:23 月球与月相练习(华师版七年级上)

、 .~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第3节月球与月相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 A.液态的水 B.空气 C.小草 D.矿产资源 2.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有碧海蓝天 C.有日光、彩虹和风 D.有平原、高原、山地 3.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上举步维艰 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 D.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 ) A.美国 B.中国 C.前苏联 D.德国 5.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形状 6.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正确的是( ) A.地球—月球—太阳 B.地球—太阳—月球 C.月球—地球—太阳 D.月球—太阳—地球 7.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三 8.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B.日食、月食可以发生在同一天 C.天空一片漆黑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9.儿童节这天的月相可能是( ) A.上弦月 B.下弦月 C.满月 D.都有可能 10.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 ) A.A→B→C→D→E→F→G→H→A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 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练习题第三十一篇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练习题第 三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某星期六的早晨,小红同学看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边天空,此时大约为农历( ) A、二十六、二十七 B、十一、十二 C、十七、十八 D、初七、初八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今年的5月1日(农历三月十六)当天将迎来第128个国际劳动节,如图所为两个月相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天的月相接近满月,如图b所示 B、a图月相时,地月连线与地日连线几乎相互垂直 C、当天太阳光直射于北半球,后续几天太阳直射点继续将向北移动 D、清明、中秋等我国传统节日都是按照月相变化周期划定的 【答案】:

第3题【单选题】 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有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B、有碧海蓝天 C、有日光、彩虹和风 D、有平原、高山、山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B、人工降雨时,往云层中撒播干冰,可以增加云层的湿度,促使降雨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 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 【答案】:

第5题【单选题】 月相的变化周期是( )的一个月 A、公历 B、农历 C、儒略历 D、阴阳历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蓝天 B、满天的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能够清楚地看到日珥的爆发 D、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②地球是一个球体;③月球绕地球运动;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有风雨交加的天气现象 B、有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 C、彩旗在蓝天下飘扬 D、有日光、彩虹和白云 【答案】: 【解析】:

月球与月相

第三节月球与月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础情况 2.了解月球的公转和自转 3.了解日、地、月的相间距离和相对运动,以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4.了解农历与月相的关系和朔望月。 5.了解月相的成因并进行月相观测,掌握月相变化规律。 6.知道人类飞向宇宙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 二、重点:月相的定义,农历与月相的关系 难点:月相的成因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具使用:教学用球两个,照明光源一个。 五、教学方法演示法、图示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找一位同学读下列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引导学生找出三首诗的共同特点,并提问学生:你还能说出与月有关的诗句、歌词或神话故事吗? 【讲述】从古至今,月球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地方,一说月亮,总会跟一些神话相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等。那么月亮上究竟是怎样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一至三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板书】 一、月球的概况: 1.表面形态:布满环形山 2.无大气和水,昼夜温差大,无任何生物生存。 3.月球半径1738千米,体积小,质量轻。 【多媒体】播放月球概况的电影片段并出示相关图片

【讲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真实的月球与神话中的月球完全不同,揭开月球神秘面纱的科学家是谁呢,是四百多年前的伽俐略,正是他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究,使得更多的人想了解月球。那么大家知道不知道 【提问】月球是永恒不动的呢还是在不停地在运动?若运动,它在作什么运动? 引导学生讨论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作出回答,教师再组织学生对这种运动作一次现场模拟。 【学生活动】在教室空地以一个点画一较大的椭圆,同学甲(头较大,可看作地球)站在中心,同学乙(头较小,可看作月球)站在圆弧上,并沿着弧线作逆时针运动,让地球上的人(同学甲)观察月球(同学乙的头)的运动并描述。 【板书】 二、月球的运动 1.公转:月球绕着地球沿椭圆轨道自西向东(北半球向下看逆时针)运动。 2.自转:月球绕自身的轴也是自西向东运动。 3.运动周期:公转和自转周期相等,都是27.3日。 【讲述】因此在地球上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结合刚才的演示,让同学甲(地球上的人)观察月球(同学乙的头),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面(即只能看到乙的一只耳朵)。直到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1号”火箭作环月飞行,人类才看到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4.公历: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为基础计时,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讲述】月的长度可分为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因此有月大月小之分。不仅一年之中有月大月小之分,我们在不同的夜晚看月亮时,月亮的大小和形状也是不同的,难道月亮真的也有大小之分吗。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脑海中的印象,画出几种月亮的形状。并且想一想月亮的相貌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注】让同学们出示所画的图,并将几种有代表性的形状在黑板上画出来。 【板书】 三、月相 1.定义:月球相貌的变化叫月相。 【讲述】月球之所以有不同的相貌,这与月球的运动和自身特点有关。大家都知道月球自身并不发光,它能反射太阳的光,我们夜晚所能看到的就是它反射太阳光的那一部分,又由于月亮是在绕地球运动,所以看上去形状会有所不同。不信,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实验】教室空地上以一个点画一较大的椭圆,同学甲站在中心(相当于地球上的人),同学乙手托一只排球(相当于月球)站在圆弧上,并在墙壁上与实验者相当的高度上固定一个点光源(相当于太阳,可用灯泡),拉上窗帘,关上门,将教室变成一个暗室,关掉所有的灯,只留下点光源,让同学乙托着排球沿着弧线慢慢地作逆时针运动,让地球上的人(同学甲)观察月球(排球)上被太阳(点光源)照亮部分的形状变化(月相的变化),并选几个特殊位置要求同学甲画出照亮部分的形状(月相)。也可让其它同学站在中心位置进行观察记录,并将他们所画的月相与前面同学们画在黑板的印象中的月相对比。 【注】对比后引导同学们看书上图 2.3.6和相关内 容,然后出示月相成因的幻灯片,并对照幻灯片或 图2.3.6再次进行实验,实验时针对有代表性的位置 进行讲解。 【讲述】农历初一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对 照“月相成因图”,它的暗面完全对着地球,而被太 阳照亮的一面正对着太阳,我们看不到月亮,这时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 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五十五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习题精 选[含答案解析]五十五 第1题【单选题】 今年,日环食、金星凌日等天文奇观相继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环食每个月都会发生 B、日环食在农历十五、十六发生 C、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 D、有“小日食”之称的“金星凌日”发生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 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红月亮指的是月亮光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人类眼睛这段产生的颜色变化。但月全食时也会出现红月亮。这是一种很罕见的情况。"红月亮"又被称为血月"。今年1月31日,全国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天文奇观“超级蓝色血月”,这是152年来超级月亮、蓝月亮和月全食将首次同时出现。我们同时看到一个肉眼可见的超级月亮和月全食。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 A、当天的月相接近新月 B、当天,地月连线与地日连线几乎相互垂直 C、当天晚上,镇海地区的我们没有亲眼目睹,是因为天气不佳,云层遮挡 D、当天晚上,月亮发出光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人类眼睛时多为蓝光,所以看到蓝月亮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都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 B、甲乙两图都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 C、甲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 D、甲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 ) A、有连绵起伏的巍巍青山 B、有波澜壮阔的大海 C、有广阔无垠的茫茫草原 D、有星罗棋布的大小环形山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当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时候,站在月球上就( ) A、一定能看到地食 B、一定能看到日食 C、也许能看到地食 D、也许能看到日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在图中月球所处的四个位置中,有可能发生日食和月食的分别是( )

华东师大版科学教材目录(最新)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 1.艳丽多姿的生物 2. 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生物的重要类群 1.动物的主要类群 2.植物的主要类群 3.细菌和真菌 4. 生物的分类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 1.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2.同种生物的差异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 4. 生物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生物体 2.细胞 3.组织、器官和系统 第五章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 3.时区与日界线 4.地图 第六章变化的地形 1.火山与地震 2.海陆的变迁 3.地形的缓慢变化 第七章地月系 1.昼夜的成因 2.四季与节气 3. 月球与月相 第八章星空世界 1.观天认星 2.银河系 3.最近的恒星——太阳 4.行星与卫星 5.太阳系与小天体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水 1.地球上的水 2.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3.水是常用的溶剂 4.水的组成 5.检验水的存在 6.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二章空气 1.空气的存在 2.空气的成分 3.氧气 4.二氧化碳 5.保护大气圈 第三章阳光 1.太阳辐射能 2.阳光的传播 3.阳光的组成 第四章土壤 1.土壤的组成和利用 2.土壤与植物 3.土壤污染的防治 第五章生态系统 1.种群和群落 2.生态系统 3.生物圈 第六章动物和人的生殖与发育 1.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2.人的生殖与发育 第七章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3.植物的无性生殖 4.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 2.力 3.几种常见的力 第二章运动过程的分析 1.牛顿第一定律 2.人和动物的运动状态改变 第三章压力压强 1.压强 2.液体内部的压强 3.大气压强 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四章浮力 1.密度 2.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 4.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第五章化学反应 1.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 3.金属 4.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5.化合、分解和中和反应 第六章植物的新陈代谢 1.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 2.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3.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4.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和分解、利用第七章人体的新陈代谢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人体的呼吸 3.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4.人体的排泄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声与听觉 1.初识声音 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声信息 4.噪音的污染及其防治 第二章光与视觉 1.形成视觉的条件光的反射 2.光的折射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月球与月相同步测试

第3节月球与月相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 A.液态的水 B.空气 C.小草 D.矿产资源 2.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有碧海蓝天 C.有日光、彩虹和风 D.有平原、高原、山地 3.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上举步维艰 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 D.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 ) A.美国 B.中国 C.前苏联 D.德国 5.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形状 6.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正确的是( ) A.地球—月球—太阳 B.地球—太阳—月球 C.月球—地球—太阳 D.月球—太阳—地球 7.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三 8.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B.日食、月食可以发生在同一天 C.天空一片漆黑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9.儿童节这天的月相可能是( ) A.上弦月 B.下弦月 C.满月 D.都有可能 10.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 ) A.A→B→C→D→E→F→G→H→A B.E→A→G→B→F→C→H→D→E C.F→A→G→B→F→C→H→D→F D.E→D→H→C→F→B→G→A→E 11.不同类型日食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精选科学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课后练习七十九.docx

最新精选科学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课后练习七十九 4第1题【单选题】 地球进入下列哪个区域发生日全食() B、B区 C、C区 D、D区 【答案】: A 【解析】: [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f ,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解答】发生日食,就是部分太阳或者整个太阳被月攻挡住了,即月亮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由于光沿茹传播,所以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地球处于不同位置时,人可能会看到日环食' 日全食、日偏食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B、D区可以看到日偏食,在A区看到日全食,在C区看到日环食故答案为:A 4第2题【单选题】 小马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下图所示的(

【答案】: 【解析】: 【分析】上兹月是出现在上半夜,亮面朝西,在西半天空,出现的时间是初七或初八;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亮面朝东,在东半天空,出现的时间是农历二十二十三。 傍藉J农历二十二^十三的夜晚看到的月亮应为下弦月,其出现在下半夜,亮面朝东,在东半天空,因此从图中得知是下弦月。 A 4第3题【单选题】 “钱江潮水,天下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浪涛。它的形成与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月球的形有关 B、与月球上无空气有关 C、与月球上无水有关 D、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答案】: D 【解析】: 【分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撕为潮流. 俊笞7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弓I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扣冽在,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弓I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削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 D 4第4题【单选题】 地球、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最密切的天体。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大气由内到外的结构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B、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 C、月球的背面永远看不到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保持一致 D、地球、太阳和月球分别属于行星、恒星和卫星 【答案】: C 【解析】: [分析】根据日地月三者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回答. 【解答】A太阳大气由内到夕卜的结构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正确; B 道用比两级^S^21km ,故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正确; C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原因的确是因为月球的公转周期和目转周期相等,错误;D太阳系中,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地球卫星,正确. 故答案为:C —第5题【单选题】 月球上没有大气,适合在月球上使用的“月球车〃的动力装置是() A、汽油机 B、电动机 C、空气喷气发动机

初中科学备课参考 月球与月相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第3节月球与月相 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月球的基础情况。 2.了解月球的公转和自转。 3.了解日、地、月的相间距离和相对运动,以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4.了解农历与月相的关系和朔望月。 5.了解月相的成因并进行月相观测,掌握月相变化规律。 6知道人类飞向宇宙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 教材内容全解 一、月球的概貌 1.表面形态:布满环形山。 2.无大气和水,昼夜温差大,无任何生物生存。 3.月球半径1738千米,体积小,质量轻。 真实的月球与神话中的月球完全不同,揭开月球神秘面纱的科学家是谁呢,是四百多年前的伽俐略,正是他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究,使得更多的人想了解月球。 二、月球的运动 1.公转:月球绕着地球沿椭圆轨道自西向东(北半球向下看逆时针)运动。 2.自转:月球绕自身的轴也是自西向东运动。 3.运动周期:公转和自转周期相等,都是27.3日。 在地球上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直到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1号”火箭作环月飞行,人类才看到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 4.公历: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为基础计时,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月的长度可分为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因此有月大月小之分。不仅一年之中有月大月小之分,我们在不同的夜晚看月亮时,月亮的大小和形状也是不同的。 三、月相的成因 月球相貌的变化叫月相。 月球之所以有不同的相貌,这与月球的运动和自身特点有关。大家都知道月球自身并不发光,它能反射太阳的光,我们夜晚所能看到的就是它反射太阳光的那一部分,又由于月亮是在绕地球运动,所以看上去形状会有所不同。 农历初一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对照“月相成因图”,它的暗面完全对着地球,而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正对着太阳,我们看不到月亮,这时被称为“新月”。又称为“朔”。 过了新月,月亮被照亮的部分慢慢地转向地球。当它从太阳的光辉中出现时,便出现了一丝蛾眉的弯月,此时为农历的初三、初四,因其形似蛾眉,被称为“蛾眉月”。此后,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越来越多地转向地球,当有一半亮面和一半暗面都对着地球时,明亮部分和黑暗部分的界线似乎像一张弓中没有拉动的弦。此时是夏历初七、初八,称为“上弦月”。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