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转运案例及注意事项

危重患者转运案例及注意事项
危重患者转运案例及注意事项

危重患者转运演练报告(一)

时间:2012-2-14 15:00 地点:急诊科(模拟)

病例:

2012-2-14,14:30时,急诊科分诊台接到电话5分钟后将有一位在高速公路车祸外伤的患者送入我院救治,目前患者神志清,14时35分患者到达我院急诊科。病史及体格检查:患者,张三,男性,33岁,因车祸后腹痛伴右小腿活动受限20分钟送入我院急诊科。20分钟前患者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撞击护栏后出现左上腹痛,呈持续性,平躺后未见好转,伴有右小退疼痛、活动受限,伴有恶心、头昏、头痛,无视物模糊、晕厥、无胸闷、胸痛,无腰酸、腰痛,无解血尿、血便,紧急送入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36.8℃,P:110次/分,Bp90/60mmHg,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左面部片状皮肤擦伤,左胸前可见皮肤擦伤。HR110次/分,律齐,未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未及罗音,腹部略隆,腹肌紧张,左上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疑。右小腿活动受限。

入院后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

头颅CT: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脾破裂可能、腹腔内出血。

X线示:右胫、腓骨下段骨折;腹部穿刺为血性不凝固液体血常规:血红蛋白56g/L 演练过程:(A、B、C为急诊科护士,D、E为普外科护士)

急诊室医生开出住院单

A:联系普外科及电梯,报告C

B和C:评估患者,由C记录

A准备物资:急救箱,除颤仪,便携式吸痰器,氧饱和度探头,氧气枕,听诊器,手电筒、病历及护理记录单,住院证,外送交接本,化验单检查单,病危通知,

配血单

C:心电图提示室颤,准备除颤仪,通知医生

A:呼吸囊辅助呼吸

B:立即安置体位,予以胸外心脏按压

医生到达,除颤仪到位

C:检查除颤仪,选择导联

医嘱:200J电除颤

C:复述医嘱,确认,选择能量充电

B:清场(A:关闭中心供氧,撤离呼吸囊)

电除颤(注意电极板放置位置)

继续胸外按压5个循环

A:呼吸囊辅助呼吸

C:检查心律(转为窦性)

B:重新测量生命体征,再一次评估患者

C:整理床单位,上好护栏,注意保暖

医嘱改鼻导管吸氧

A:复述医嘱,确认,改鼻导管吸氧

5分钟后重新测量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评估患者病情,确定可以转运

A:再次联系普外科及电梯

转运途中: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匀速,头高位

(C:<头位>观察面色神志B:<右侧>注意管道A:<左侧>携带物资,注意左侧输液管道)

到达病房

交班护士C,与接班护士D核对腕带及病历

搬运

E测量生命体征,向D报告,并记录于转运交接单上

C、D:进行交班,有E记录

交班完毕,C取回转运交接单,存档

该病人转运流程及注意事项:

1、评估

* 核对患者

* 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管道(双上肢输液管,导尿管)下肢支具情况,

* 工具:平车车轮、刹车、护栏等性能

* 抢救器材和药物的准备:除颤仪,便携式吸痰器,氧饱和度探头,氧气枕,听诊器,

手电筒,病历及护理记录单,住院证,外送交接本,化验单

检查单,病危通知,配血单

* 搬运人员:三人以上

* 环境:减少不安全因素

*联系接受科室(包括检查科室)及电梯

2、转运过程

* 搬运前先检查各种引流管并放置好各管道

* 搬运后检查各种引流管固定、通畅,运送过程保持各种引流管固定、通畅

* 患者体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 固定好骨折部位,专人托扶肢体

* 密切观察病情:护士站在病人头侧,可一手搭颈动脉或桡动脉

* 防范意外:上好护栏,控制车速

* 保持病人舒适,注意保暖

4、记录

* 病人在运送前的评估情况

* 病人在运送中的病情情况

* 病人在运送后的评估情况

交接班注意事项:

*双方共同交接

*交接班内容全面: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病情变化,护理,特殊

检查结果,效果评价,社会心理支持。管道(输液,导尿管),病历

检查报告单等资料

*交班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接班不清就问,不全则提

*动作轻柔,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

*交清方可

*完整填写交接单

危重病人在心电监护电极片放置时尽量置于双上肢与躯干连接处避开除颤电极板放置的位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