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情分析

数学学情分析
数学学情分析

江夏区庙山小学三年级数学学情调查报告采用的技术工具:这次学情调查报告,本人采用了文字试卷、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完成本次学情调查。

本班共46人,男生26人,女生20人,从期中测试情况看,及格率达到97.8%,优秀率达到46%,平均分86.5分,最高分99分,最低分48分。

现结合本班的学生的实际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一、学生的个性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马虎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本班学生学习成绩总的来说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好。优生19名,他们学习的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学习主动,爱思考,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学困生8名,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心情浮躁,学习不爱动脑筋,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害怕困难,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完成作业马虎,书写不工整,有的甚至不能按时完成。

三、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在教学上,我课前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理解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然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我常常采用的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等。我个人觉得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还可以。对于小组合作法我尝试过,但我觉得很难驾驭课堂。分组交流时,有的学生趁机乱说话,或搞小动作,有点学生不开口说话,有的好像与己无关,只有个别学生

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点留于形式,实效性不强。小组的交流量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合作学习。其学习结果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

四、今后的教学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利用早读课进行口算、估算训练,背诵一些公式和概念。培养学生做解决问题时要怎样认真审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怎样根据题中所求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已知条件等。

(2)、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学困生大多基础差,胆子小,思维差,懒得动脑。对他们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常与家长沟通,督促家长在家辅导学生。平时多关心他们,注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多鼓励。尽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做笔算题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正确,做完题要进行验算。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等。

2、作业格式训练。写作业时应要求做到书写清洁、整齐、工整。养成良好的书写,就能减少由于书写不良而产生的差错。

3、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现在的数学练习形式活泼多样,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每做一题需要学生看清、看懂题意,一审再审,再动手做。

4、培养学生自觉订错题的习惯。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班里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善于思考问题,对这样的学生,平时要适当让他们做一些思开放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最新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建议和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

高中数学学情分析-理数

2019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第八次阶段测试 精准确定教学目标 本学期第八次阶段性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次考试主要考查必修1函数的性质和必修4三角函数和向量的知识,试卷题量适中、难度略有难度、对基本知识的考察也比较全面,真正做到了全面出击。所以,从考试整体来看,实验班整体成绩不错,两极分化较小,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算不错,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我做以下分析: 一、阶段性调研考试成绩分析 (一)本次考试学生考试各题目得分率

(二)本次考试学生考试各知识点得分率

由表格数据以及调查得到以下具体分析: 1、从本次考试中发现平时学习中高频率出现的知识点学生答得较好,如对数函数定义域和对数型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但是遇到有难度的拔高问题错误率较高,如复合型对数函数的值域和最值及复合型对数函数的奇偶性。反映出本层次有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定的自觉性,能进行必要的反复巩固练习,但是对于概念性问题还需要加强理解和记忆。 2、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完备程度以及扎实的计算功底是学生基本功强弱的重要体现。通过考试发现好学生的知识点较全面,基本能理解题意,可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比如本次考试的函数的恒成立问题,大多数学生知道思路,可由于计算能力特差或者是钻牛角尖等,导致最后运算结果不对,白白失分。从上表我们也容易发现这些题目的得分率较低。 3、缺少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审题习惯。在考试完后经常会听到有学生说没有看清题目的问题导致答案算错,就比如本次考试余弦函数的单调性,看成了正弦函数导致失分。 4、知识点掌握的不准确,相当多问题含含糊糊。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学生的习惯不太好、总给人一种毛毛糙糙的感觉。不求严谨,提到知识点好像啥都会,可真的动起手,错误百出。就如本次考试的利用指对幂函数大小的比较,总是区分不开指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区别。

二年级下册语文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一年级下册,学生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导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区别了:一下第一单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而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应该说第四册“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学生在一年级的基础上来学习本单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本单元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旧课文之外,其余都是新课文。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课文,主要讲了助人为乐的一些故事,这些正好是3月份讲,恰逢文明月、学雷锋之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符合学校的大方向,易掀起做好事高潮。当今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他们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快乐生活,许多时候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但也要学会关爱别人,这是中华美德,不能丢。主题相类似,但每篇课文又有其特点。《泉水》重在创设一幅幅美丽的意境,让读者在美景的熏陶下感受泉水的热情与助人为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在品味诗的同时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我不是最弱小的》虽然是一篇普通的记叙文,一个小故事,但重在让学生学习朗读问句、叹句的技巧,从而感受本文的主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阅读课文,篇幅较长,所以应注意如何实现“长课文短教” 是本课的重点。另外,各课的主旨虽然都是助人为乐,但又各有侧重。《泉水》主要表现泉水的热情,《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侧重于记述身边的小事,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就时时处处关心别人。《我不是最弱小的》侧重于讲要关心比自己更加弱小的。 第三单元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下

二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下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 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二年级()、()班的孩子经过了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为本学期的学 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1、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习惯等学习习惯,并 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 2、由于家长非常配合学校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各项数学活动,为养成良好 的计算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 100 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 ,知道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 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乘除法的含义,会计算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的乘除。结合现 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5、在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基础上,能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6、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7、经历探索表内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 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 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8、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9、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 1 米 =100 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10、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建议和措施 1.二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 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 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 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 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 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二 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1 / 1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是整个中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转折和关键的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拔尖的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刚上高一,很多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第一学期的多次考试,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自信心受挫,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大面积滑坡。 在高一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学完4本必修,从09年广东省的文科试题来看,就占了52%左右,从理科来看,也占了40%左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情,也要让高一新生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讨论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让高一新生有个改变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准备,及时调整,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一、全面了解高一学生的知识结构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习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 验基础上,了解新课改后高一新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特点是高中数学教师顺利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1、学生在知识方面的特点 (1)优势 ①基础知识面更广:增加视图与投影,统计与概率,图形平移、旋转变换以及它们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②加强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会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③加强了统计与概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会从图表、统计资料中获取数据信息,能应用列表和树状图等列举的方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④加强了对图形运动变换的认识。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以及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2)不足 ①有理数计算要求降低,以三步为主,且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学生笔算准确率低,速度慢; ②降低二次根式运算要求,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③减少整式乘法公式,只要求掌握平方差公式、和与差的平方公式; ④绝对值化简降低,求绝对值要求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⑤解方程只要求解数字系数方程,不要求含字母系数的方程,用换元法解方程不作要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不作要求; ⑥因式分解要求降低,方法仅限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公式法使用不超过两次。删去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 ⑦减少定理数量,降低了论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和证明的难度,学生缺少证明的思维和方法; ⑧降低了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的证明难度并减少证明; ⑨圆部分知识大量减少,要求减低,删去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2、学生在能力方面的特点

二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年的在校学习经验,他们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生活学习方式,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即刻。从上学期检测看来,学生基础部分得分较高,得分率在90%左右,失分主要集中在解决问题部分和动手操作题部分。 1、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 2、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找规律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规律,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 3、应用题极少学生出错,说明少部分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审题的能力欠佳。 4、对于学生存在这样的失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训练,让学生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要多练,且形式多样地加强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计算题的教学中,要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好习惯。

在教学的同时,我对二年级孩子注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上课习惯 上课前学生须将上课所用物品准备好。如:课本、课堂练习册、笔、学习用具等准备好,并摆放在课桌上一定的位置。预备铃一响就能安静下来,收心静候。 2、培养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 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要完整,学会完整地口述解题思路;能独立思考问题,思考时有条理、有根据,敢于质疑问难;能用较准确的语言回答问题。3、培养及时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对所学过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每个单元学完后,我都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这样,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书写规范、整洁。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要专心,不边做边玩。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学情分析教情分析: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 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积累习惯、迁移习惯,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 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 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还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积累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定 的积累习惯,我们要求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利用早读时 间互相交流、反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情 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 体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学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 习惯,比如,认真倾听、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审题、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在语文单项测试中,70%的学生达到了优秀。 教与学的成功之处: 抓基础知识。由于平时训练扎实,学生对拼音,字词掌握牢 固. 注重积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例如,每上一节课都要求学生提前把课文读熟而且要背会。每天要求学生读15分钟的课外书,学生在读与背中不但记住了要学的生字而且又能多识一些字为阅读写 作打好基础。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很显著,读书积累这部分得分率为97.6%。 注重说话写话。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学生的写话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写一段较通顺,内容完整的话,并能把自己学过的词语 运用到自己的写话中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大多 数同学都能读懂短文,并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在读书背书这部分 内容的监测中得分率为90.1%。 存在的问题: 1、极个别同学做题不按要求做,马马虎虎,不听老师读题,出现很多 提前做,做错的现象。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新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一)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例如,对于棱柱,在义务教育阶段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棱柱的结构特征及其体积、表面积.因此,在教材内容安排中,特别注意了与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相关内容的衔接. 本章中的有关概念,主要采用分析详尽实例的共同特点,再抽象其本质属性空间图形而得到.教学中应充分使用直观模型,必要时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模型,然后再抽象出有关空间几何体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是简单的几何体,繁复的几何体大都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有关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的研究是研究比较繁复的几何体的基础.本章研究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和直观图、表面积和体积等.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空间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二)教材分析: 1.核心素养 我们在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数学的三大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空间想象能力面的训练.由于受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知识的限制,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我们应该多强调感性认识.要确凿把握这方面的要求,防止拔高教学.重视函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通过电脑绘制简单几何体的模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严重作用. 2.本章目标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①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 ②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①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捷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②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例外表示形式. ③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①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②会使用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计算一些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3.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详尽分配如下: 3课时 3课时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章末检测题 4.本章重点3课时

二年级学情分析

二年级语文学情分析 学生的学情: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写话能力,另有部分同学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存在的问题: 1、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最突出的是10%的同学没有背书的习惯,至少15%的同学不写作业(课堂作业是在老师的监督下,也有20%磨磨蹭蹭,拖拉迟交,如果不催促,压根儿就不想交)。另有几个人上课玩玩具,几个人说小话,至今都没改。坐姿不标准,正确的姿势只能维持片刻。一部分同学字写得不规范。 2、预习不认真,或者根本不预习,导致了不能正常的展开教学活动。一部分学生不会复习。 3、15%的同学不能完成看拼音写词语的题目,说明他们的拼音也不过关。 4、学生的认真做题的习惯有待提高。有十来个同学根本就不想动笔,在教师的一再催促下,也只是写几个字应付。 5、学生分析、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学生在短文中找错别字的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同学不明白题意。有一部分同学不能结合短文内容拓展到实际中。 今后改进的措施: 1、对于拼音不过关的同学要进行摸底登记,安排小老师辅导,逐个考察,做到100%过关。 2、在早读课上进行看拼音写词语教学,每周一次,学生要读要写。 3、每天背会两段课文,一首古诗,练字帖六行。形成作业签名制度。 4、课前检查学习情况,严抓课堂常规,逐渐形成规范的学习习惯。 5、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还要指导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6、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区分形近字、形声字,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完整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上小学后,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生在感知熟悉的物体时,首先注意的就是物体的形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学生对形状等外部特征鲜明的物体,总是表现出强烈的认知兴趣。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组合关系的知觉,它在学生对物体的感知中常常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和运动觉的协同活动来完成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形状知觉在出生不久后即已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经验的增加而逐步发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本单元内容是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并能够利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在生活中感知这些图形的应用。 上个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对图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学习平面图形方法上应该有知识的迁移,学习起来不会很困难,对平面图形特征要让学生掌握精确,特别是正方体,长方体,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要突破。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在做计算的时候,这部分内容最容易出现错误,是一部分落后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学生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前已掌握一定的计算技能,但差异较大学生的计算方法多样,但以“拆分法”和“看减法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学情分析理数分解

2014-2015年第二学期高一理科数学第一次 阶段学情分析报告 本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调研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次考试中,试卷题量适中、难度较小、对基本知识的考察比较全面,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全面出击。所以,从考试整体来看,实验班整体成绩不错,两极分化较小,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算不错,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我做以下分析:一、阶段性调研考试成绩分析 (一)本次考试学生考试各题目得分率

由表格数据以及调查得到以下具体分析: 1、从本次考试中发现平时学习中高频率出现的知识点学生答得较好,如 2、4、6、7题目,但是遇到概念性问题错误率仍然较高,如1、 3、5题目。反映出本层次有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定的自觉性,能进行必要的反复巩固练习,但是对于概念性问题还需要加强理解和记忆。(主要普通班学生) 2、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完备程度以及扎实的计算功底是学生基本功强弱的重要体现。通过考试发现好学生的知识点较全面,基本能理解题意,可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比如本次考试的9、10、11、12、17、18题目,大多数学生知道思路,可由于计算能力特差或者是钻牛角尖等,导致最后运算结果不对,白白失分。从上表我们也容易发现这些题目的得分率较低。(栋梁班、实验班也不行) 3、缺少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审题习惯。在考试完后经常会听到有学生说没有看清题目的问题导致答案算错,就比如本次考试第15题目问的是标准差,但是大多数学生写的是方差导致失分,由上表可以看出第15题得分率非常低。再如18题要求求平均数却有人算成中位数等等问题。数学要求学生必须严密,做到言之有理,一丝不苟。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老师感到很惋惜,错就错在粗心大意,审题不清。(全年级) 4、解题过程不完整、解题格式随意性强,导致失分,。如17题,好多学生在算完平均数和方差后没有进行比较直接下结论。书

高一13班数学班级学情分析报告-(2)

高一13班数学班级学情分析报告 一、学生具体情况 高一13班学生共有69人,是文科班。对于数学学习吸收能力从这学期学习上看,总体上较好。差距不是太大。这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体。在学习新知识和复习阶段,我认真整合复习教材,认真指定切实可行的习题练习,着重对班级的后进生的辅导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学生学情分析 1、从学生口算来看,掌握不是很好,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了笔算书写习惯,认真审题的训练。 2、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联系实际是我们教学的一原则。因此,在教学中我都出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可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重点,尤其是大题的解题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好,我应更加注意教学的细节,让学生规范书写步骤。 3、学习习惯良好。交上来的作业,大多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混乱的现象。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动手操作方面,教师太多的代劳,使得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 2、教学中,教师在题型的设计上比较单一。 3、教师在培养学生自查能力方面有待提高。 四、今后采取的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 2、养成课前问题的习惯。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具体做法,收获是丰富的、多彩的。 3、针对个别学生上课多提问。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堂发现他(她)存在的具体问题,当堂当面及时讲清,学生印象深刻,效果很好。每班都有那么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加强提优补差,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做到教育公平。 4、培养学生做作业的时间观念和质量意识。曾记得到高年级时,还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作业拖拉现象严重。深究原因会有很多,假如我们在低年级时不给学生作业拖拉的机会,明确: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作业不认真就要重新写端正,很早就开始教会学生独立读题,独立答题,统一收卷,一段时间下来,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总结 总体班级学习情况良好,班委会成员,课代表成为班里带头学习的人。带动了学生的学习氛围。

完整word版,二年级学情分析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共有学生24人,其中女生9人,男生15人。经过一年多的小学生活,学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制度、规定有一定的了解,集体主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形成,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班级中涌现了一批能在学习上下苦功夫的孩子,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还在行为习惯上都成为同学的好榜样,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有一定竞争意识;不少孩子思维敏捷,但缺乏想象能力;受年龄限制,个个虽活泼好动,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很多孩子主观意识强烈,敢于表现自己,但不懂得赞赏别人,不善于向同伴学习。有很多学生,学习不够自觉,怕吃苦,这可能与他们娇生惯养有关吧,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意志品质。 二、学习现状与问题分析 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个别同学表现的还特别出色。但是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成绩也不稳定。 1、识字写字方面,孩子们突破识记的难关,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有时会出现同音字、形近字混淆的现象。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工整、规范、端正,但怎样写得漂亮还需老师花心思指导、学生努力练习。 2、阅读方面,已有预习的习惯,但比较肤浅,本学期将继续进行预习指导。由于识字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已储存了大量的汉字,读起课外书来游刃有余了,这个学期,在课外阅读的要求上,一定还要提高。大部分学生在一定的激励下和奖励机制下,有较高的浓厚的兴趣。但孩子们的阅读尚需指导,如不会合理安排阅读时间,阅读时有头无尾,阅读姿势不正确等均须引导。 3、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孩子的口语组织表达能力还需继续加强,抽出一定时间在文本中延伸写话或开展编故事比赛,同时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4、写话方面,二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浅薄,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能写出佳篇的高手不很多,写话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题材不够新颖,对火热的

二年级下数学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除法》学情分析 教材首先安排了“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出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次基础上再介绍也可以用竖式计算,并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的掌握。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这两个不能继续分下去,体会到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体验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在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方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老师一边列竖式一边就把每一步的含义都说了,本章另一个难点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有余数除法的问题,发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更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他们会更强烈的愿望去学习解决这个问题,更能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指导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学生在初学试商时,出现一些不顺利甚至错误并不奇怪。要把这些不顺利和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试商的方法和要领。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学情分析 本单元就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一个综合巩固练习,通过算一算比一比,在理解混合运算的基础上,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结合生活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课时的学习,已掌握“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初步体会到了小括号的作用,但有些同学没有理解透,导致在运算顺序上还是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在本单元中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以及创设生活情境都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理解运算顺序,从而提高学生混合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标提出的《空间与图形》范畴中《方向与位置》领域,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在学生一年级学会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术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二年级上册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了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路线图。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以谁为中心这一训练,教师可应在补充一下,个别学生仍然找不准。注意强调用手势来表示所学的八个方向,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高二数学学情分析.doc

2019长沙高二数学学情分析 导读:高二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高二的学习直接影响到一轮复习的效果。而数学的学习更是难点。对于很多即将过完高一升入高二的同学而言,如何把握住高二数学的重点将至关重要。对于数学一科,相当多的同学觉得高一阶段的知识非常可怕,不夸张的说高一阶段的知识比整个初中的知识总量还要多。而如今到了高二,知识点和知识难度又会比高一更胜一筹。 高一阶段的知识强调的是理解,而高二阶段强调的是功力和技巧,可以说高二的很多知识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举个例子,高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函数的相关性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单调性。高一我们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会用“比较法”判断单调性,还要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来对函数单调性有直观的感受。这些都是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到了高二阶段,文科和理科学生都要学习一样新的工具--导数。也就是我们可以在不做函数图像,也不用“取点比较”的情况下直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而这种处理单调性问题的新方法需要的就是熟练掌握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 还有几何方面,高一阶段我们大多数同学学过了直线和圆,这是解析几何的初步,相信很多同学对于解析几何复杂的运算至今还“意犹未尽”.那么到了高二阶段,我们将要学习更加复杂的三类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运算上难度大大增加,图形的复杂度也大大增加,但是就本质来说,考察的核心还是“在图形中寻找线索,在计算中得到结果”的解题思路。另外立体几何中还要引入空间向量的方

法,实际也是把几何问题代数化,使同学们不用在复杂的立体图形中找辅助线了。当然,空间向量法带来的运算量也是相当大的。 最后在一些小知识点上也有所深化。还记得当初在学习概率的时候,我们实际没有学习任何的计算方法,当时我们算概率的时候只能一个一个的数出来,如果题目的数稍微大一点的话我们就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数数上。在高二我们就会学到高手是怎样数数的,也就是所谓的计数原理。到时候同学们就会知道“乘法”比“加法”究竟能快多少,也能彻底搞清楚生活中的随机事件里究竟蕴含了怎样的数学原理。 总体来说,高二数学的难度比高一要大,但是如果同学们在高一的时候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的话,高二阶段的知识也就只是个深化练习的过程了。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高二的时候千万不要放松,这个时期是最需要大量做题,大量练习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就再也没有机会超越别人了。有人会想高三再努力也不迟,殊不知高三的时候所有好好学习的人都会拼命的做题,拼命地练习,到那时想赶超别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高三环境是不努力的人必然跌入谷底,努力的人也只可以保证不下降。也就是说想超过别人,走在别人前面,高二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 对于高一阶段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的同学,高二也是唯一可能提高的机会了。正像上文所说,高二的知识很多是高一知识的扩展和深化,也就是说如果之前学习的时候没有掌握好,那么高二的学习就既是学习过程又是复习过程。高中阶段学习节奏之快使得一开始落后

二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下)

二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二年级()、()班的孩子经过了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为本学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1、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习惯等学习习惯,并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 2、由于家长非常配合学校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各项数学活动,为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 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 ,知道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乘除法的含义,会计算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的乘除。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5、在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基础上,能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6、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7、经历探索表内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一年级数学学生学情分析

一年级数学学生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2名。从整体看,本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数字记流水帐。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识别图形,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2、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 5、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三、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开学报到,发放书本,制定 1 3.4-3.9 4 计划。第一组 1、认识平面图形 2、平面图形的拼组

第二组3、十几减9的减法 2 3.12-3.16 4 3 3.19-3.23 4 4、十几减8.7.6 5、用数 6、整理和复习 4 3.26-3.30 4 第三组7、分类、整理 5 4.2-4.6 4 8、图形的拼组 6 4.9-4.13 4 第四组9、数数、数的组成 10、读数、写数 7 4.16-4.20 4 11、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8 4.23-4.27 4 12、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9 4.30-5.4 4 13、摆一摆、想一想 10 5.7-5.11 组织复习,中期质量检测,试卷讲评。 4 11 5.14-5.18 第五组 14、认识人民币 4 15、简单的计算 12 5.21-5.25 4 13 5.28-6.1 第六组 16、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 14 6.4-6.8 17、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 15 6.4-6.8 4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16 6.11-6.15 4 18、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9、整理和复习 17 6.18-6.22 4 18 6.25-6.29 4 第七组 20、找规律 19 7.2-7.6 复习,迎接质量检测。 4 20 7.9-9.12 复习,质量检测。 4 21 7.16-7.20 全学期工作总结,安排放假事宜。 学生阶段学习发展评价表 序交流中期终期姓名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性格号合作 测评测评 1 余明星 2 潘雯莉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学校:十里墩中心校 年级:七年级 学生姓名:汪若晴刘书云 指导教师:王静

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为了研究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们对七年级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课外学习安排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1.了解现阶段中学生的学习情况。 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3.找出提高成绩的方法。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无为县十里墩中学七年级学生,3个班级60余人。 三、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样,平均每班抽取2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次调查共发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有效问卷为60份。利用下午活动时间统一进行(20XX 年3月3日),数据由人工统计整理,结果供所有老师和学生参考。 四、调查人: 汪若晴、刘书云

五、调查内容说明: 本次调查问卷包括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22个调查问题,本报告由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课外学习安排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对学习数学有兴趣吗? A.非常喜欢(38.3%) B.比较喜欢(15.5%) C.一直不喜欢(46.2%)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以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2、你是否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 A.没有(28.8%)B、偶尔有(25.8%)C.经常有(30%) D.有过,感觉不明显(15.4%) 有的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学习,影响了教学的实效。 3、你对数学学科有何认识? A.数学有用(32.5%) B.数学训练思维(40.6%) C.数学解决许多实际问题(18.9%) D.数学没有多大用处(8%) 部分学生没有对学习数学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常常使老师不能及时的掌握教学实效。这种状况有待改变。 4、你在初中数学课堂学习中参与讨论情况: A.听老师讲,一般不回答提问也不参加讨论(13﹪); B.以听为主,偶尔也回答问题或讨论(35﹪); C.听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4-4:选修4-4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新版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一)学情分析: 本专题是高中数学选考内容之一,包括“坐标系”和“参数方程”两个内容.“坐标系”这个概念比较熟悉,但这里要涉及坐标变换、极坐标系、空间柱坐标系、球坐标系等,其中空间柱坐标系、球坐标系在高考中不作要求.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了解曲线的多种表现形式;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1.学生已经从初中开始学习坐标系,对坐标系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教学中我还是侧重让学生理解平面和空间中点的位置都可以用有序数组(坐标)来刻画,在不同坐标系中,这些数所体现的几何含义不同.同一几何图形的方程在不同坐标系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因此,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可以使表示图形的方程具有更方便的形式.在坐标系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建立坐标系,说明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这样建立坐标系有哪些方便之处. 2.学习极坐标前学生已经在必修4中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再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极坐标的多值性,但是在表示点的极坐标时,如无特别要求,通常取ρ≥0 ,0≤θ<2π.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主要是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主要是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3.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主要包括:特殊位置的直线(如过极点的直线)、圆(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求曲线的参数方程主要包括:直线、圆、椭圆和抛物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4.在物理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抛运动,由此引入参数方程,使学生了解参数的作用.应注意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等知识,选择适当的参数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二)教材分析: 1.核心素养 坐标系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在坐标系中,可以用有序实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而用方程刻画几何图形.为便于用代数的方法刻画几何图形或描述自然现象,需要建立不同的坐标系,从而引入了诸如极坐标系等. 参数方程是以参变量为中介来表示曲线上的点的坐标的方程,是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又一种表示形式.有些曲线用参数方程比用普通方程处理问题更为方便,学习参数方程有助于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中数学方法中的灵活多变. 本专题是解析几何初步、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等内容的综合应用和进一步深化,极坐标系和参数方程是本专题的重点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