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型题材与风格

庆阳市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型题材与风格
庆阳市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型题材与风格

Yi Shu Jiao Liu·艺术交流

庆阳市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型题材与风格

史旻陇东学院美术学院

摘要:甘肃庆阳市南部地区的北石窟寺群,是甘肃省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总共有五个组成部分,包括楼底村

一号窟、石崖东岸石窟、石道坡、寺沟石窟以及花鸨崖。北石窟寺群始凿于北魏,后期历朝历代也都曾在此地开

窟造像,有着较为丰富的石佛造像遗存,彰显了我国陇东地区在古代时期高超的佛教艺术造诣。文章将简单阐

述北魏时期北石窟寺各个窟龛中石佛造像的题材与风格,以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北石窟寺群佛教造型艺术的

独特历史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北石窟寺群佛像题材艺术风格北魏

中图分类号:J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185-02

甘肃省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地,沿着这条古道多个国家进行了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密切交流与发展,也使得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的甘肃留存下了大量珍贵的古文化遗产,石窟寺便是其中之一,窟中的佛教造型极具浓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因受当地地质因素的影响,甘肃省的诸多石窟中只有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像为石雕,其余窟中的佛像均为泥塑或者是泥塑与石雕结合。如此看来,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像则更显珍贵和特别。

一、北石窟寺群的地理位置以及发现简述

北石窟寺群地处陇东高原董志塬的西面始凿于北魏,目前发现的遗存包括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宋朝等各个时期的开凿,总共有309个石窟龛,其中165窟和北魏晚期的石佛造像,处于覆钟山的崖壁之上,覆钟山又地处蒲茹两河交汇之地,在蒲河的西岸,是居士沟,居士沟南部是闻名已久的鸡头山,居士沟北面又有大坡山,在这种地理环境中,北石窟真正是远离喧嚣、山水环绕,十分符合僧侣参禅。

宋朝以前多是造像,宋朝以后基本上是对之前造像的保护与修缮,但是石窟寺群内的各种佛事活动依然延续,例如盂兰盆会,以及明朝时期的佛灯贡献等。清朝时期,对165窟进行了修缮,在《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中,对当时的修缮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然而在清末时期,因为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我国西北地区于1862年爆发回民起义,战乱波及董志塬北石窟,导

致寺庙中的僧侣逃散避难,北石窟寺自此废弃。到1920年,我国宁夏地区又发生了地震灾害,北石窟寺地区受其

震波影响,导致寺院部分石窟佛龛被滑落的崖体掩埋,北

石窟寺也因此在人们的眼中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

二、北石窟寺群佛教造型的题材

北石窟的开凿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北魏时期的各代皇帝,均热衷修功建德,不管是皇

亲贵胄,还是普通的黎民百姓,都受到僧侣的教化,崇

尚佛教,贵族祈求“皇室繁荣、帝业永昌”。百姓祈求家

人幸福安康,但不管是什么身份,他们开窟造像,都是

表现了自己对佛祖虔诚的崇拜,也折射出当时人们的

精神信仰。北魏时期佛教信仰以迦叶佛、释迦佛、弥勒

佛为主要信仰对象,而这三佛又分别被称之为过去佛、

现在佛和未来佛,从过去到未来的佛像继承,在某种意

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是皇室的继承,彰显北魏皇室传统

的永续。北石窟寺群的建造,比较多的石佛造像题材是

七佛与三佛造像,这也体现出在当时环境下,七佛、三

佛的宗教信仰,在当时非常盛行。另外还有一佛二菩萨

的石佛造像,在北石窟寺群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并且这

类造像题材,一直贯穿于整个北魏的佛教造像。

(一)北石窟寺中的七佛造像题材

“七佛”造像,源自于古印度的健陀罗艺术,七佛实

际指的就是包括释迦佛以及释迦佛之前的六佛,在《七

185

Yi Shu Ping Jia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