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题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题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

概念和术语

公共性: 所谓公共或公共性,一般来说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或地区内,一种共同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公共问题:所谓公共问题,通常是指具有广泛性、复合性和不可分性等特征的社会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的问题。

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相区别于个人需要好群体需要的社会整体需要,是以社会共同体的利益为基本表现形式的普遍需要,本质上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利益。

公共事务: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具体言之,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既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事务。

公共事业:所谓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活动。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通俗地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理论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共产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公益性公共产品:指全国居民都受益的公共事务,如国防、外交、全国性立法、国家行政事务管理等。

互益性公共产品:后者指一定地区或社区居民受益的公共事务,如地方性行政管理、执法、道路、环卫、治安等。

事业: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有关的、以满足公众关于科、教、文、卫、体等特定公共需要为基本活动内容的社会活动,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涉及的主要是通常所说的非政治、非经济(非市场)的公共事务,即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从处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角度看,事业所涉及的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一般认为它不具有行政职能,也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保证和改善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在国家的领导下,主要利用国家财政拨款,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的实体性社会组织,一个特定的公共服务机构。就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的性质来看,事业活动具有服务性、公益性。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指的是国家或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建立事业单位,通过全面负责事业单位的运行,向社会提供一定形式的事业产品以满足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运行管理体制。

公共组织:所谓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

行政组织:通常也称政府组织。广义的政府组织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而狭义政府组织即指行政机关,即通常常所说的狭义的政府。

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是非官方的,即组织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相较,非政府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

准行政组织:准行政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通过所具有的公共权威,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

公共权力:在现代民主社会,公共权力是通过特定的民主程序产生的,即在代议制民主制度下,公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包括对公共事业在内的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转让权力形成公共权力的。本质上仍然是源于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形式上则是因法而产生,是一种法定权力。

公共事业管理:所谓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或一般的公共事务,即包括涉及社会整体利益的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狭义的社会事务,公共管理就是由政务管理、经济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组成的。在现实中,政治类的公共事务管理表现为国防、国家安全、民族工作等等,经济类的公共事务表现为宏观经济调控、经济计划、市场监管等,社会类的公共事务则表现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中的诸多事务。而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即上述的最后一类事务。

行政管理:所谓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活动。这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行政管理的概念,由于通常所说的行政机关就是政府,因而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政府管理。

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1)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管理目的相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在特定公共事务管理上的是重合的),在管理主体上有区别:A、从管理对象和范围来看,行政管理的管理对象和范围均广于公共事业管理B、从管理主体来看,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则是公共组织乃至特定企业C、从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手段较单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较丰富。

(2)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共管理包括公共事业管理。

区别:A、从管理对象来看,有宽窄之分。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一般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B、公共管理与政府职能、宏观调空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公共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C、从管理手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的并用,但在具体管理环节中柔性手段占主导地位。但公共管理二者都得到广泛应用。(3)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二者关系越来越来密切。

区别:A、目的不同

B、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

C、管理的性质不同

D、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

E、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

F、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

G、绩效评估不同。

2、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研究对象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具体内容有: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点,公共事业管理的环境,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与层次,公共事业管理的主客体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方法和管理体制,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战略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过程,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人员以及行为规范,公共事业分类管理的概述和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评估等。

3、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当前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并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在相关公共事务的管理及相关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中一切有用的经验和知识,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的管理学科体系,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方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法。

4、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意义

答: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在我国刚刚起步,但目前,我国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与新型公共事业发展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因而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当前改革的迫切需要

(2)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极大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课后选择题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

A 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 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3、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产品是()

A气象、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

B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

C教育、卫生、医疗、体育

D动植物检疫、广播、影视、基础设施

4、下面属于公共组织的是()

A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行政组织或准政府组织

B团体组织、集体组织、社区组织

C私人集团、集体组织、社区组织

D政府组织、国际组织、专业性组织

5、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A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法制原则

B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效率公平原则、法制原则

C以人为本原则、兼顾公平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

D以人为本原则、降低成本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

6、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案例链接

阿根廷私有部门参与公共水事业管理制度

根据联合国统计的数字,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到全部人口的47%,这一数字在50年前的1950年却只有30%。而且据预测,到2030年,城市人口的比例将达到60%。在新增加的“城市人”中,多数人属于低收入阶层,不具备获得诸如供水和卫生设施这些基本服务的条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预计的数字,世界上有11亿人口不能获得纯净的饮用水,有24亿人口不具备基本的卫生设施。为解决世界上的需水问题,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为了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需要引入私人投资。

在管理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引入私有部门参与公共水事业是可行的,但前提是需要较强的管理技巧、吸引投资的能力以及降低运行管理成本的能力。在公共水事业已经不能提供或不能持续提供一定质量的服务时,可以考虑引入私有部门参与提供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私有部门参与可以为水事业带来效益,但另一方面,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之前,仓促引入私有部门参与,会对水事业的效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仓促引入私有部门参与的做法得到了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主要投资机构的反对。

私有部门参与水事业可以有许多方式,包括提供服务、特许权、租赁、管理、BOT合同等等。私有部门参与的最佳方式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及政治特征等多种因素。

阿根廷首都布依诺斯艾利斯公共水事业尽管有合格的并具实际经验的员工,但是却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员工超员,缺乏激励机制,收费低,成本得不到补偿,所有这些都影响着公共水事业的发展。阿根廷政府根据有关的管理机构提供的资料,决定在首都公共水事业中引入私有部门参与,以吸引投资并改善水服务的质量和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阿根廷政府决定通过特许权转让将首都供水和污水系统私有化来解决这些问题。1992年6月,开始实施招标,有一家经营公司获取了特许权合同。在特许权合同开始时,预计有550万人(占所在区域人口的65%)连接到供水系统,460万人(占人口的54%)连接到污水系统。实施特许权合同后,到2001年,由于私有部门的参与,大约有780万人(占人口的82%)连接到供水系统,580万人(占人口的61%)连接到污水系统。

该实例中采用的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主要规定都写进了《转让合同》和《管理框架》中。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管理机构,来实施监督和管理。

信息管理

管理机构需要从经营单位获得有关信息,以便他们开展工作。《管理框架》第39条阐述了私有经营单位必须向管理机构提交关于所提供服务的记录,同时还要展示开展的活动和满足有关条款的能力;第40条是保证信息质量和准确性的条款,要求经营单位提供的信息必须经过独立的第三方技术和经济咨询机构的审核,咨询机构由经营单位提出,报管理机构批准;第41条强调了私有经营者要负责出版印刷关于最低的质量标准和所提供服务质量的信息,并使这些信息能够方便使用。

从中可以看出,《管理框架》确保了管理机构有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但一些专家认为,尽管有了这些措施,信息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管理机构缺乏技术能力和经验,缺乏历史数据,从而使管理机构的管理效能不高。

价格管理

管理机构的收费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确保费用能反映提供服务的真实经济成本,同时也兼顾经营者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在招标过程中,费用系统采用价格指数模型,在提供服务和用户类型的基础上,建立价格指数。用价格指数乘以调节系数,其中考虑了私人经营者的预估费用和投资。再根据模型,由经营者给予最大优惠,这家公司给出的优惠幅度为26.9%。

每五年对收费标准修订一次。管理机构负责进行相关评价。在特殊情况下,如经营者的费用波动超过7%,颁布新法规、税制改变等,评价的时间可以更早一些。

1994年9月,也就是在特许权协议签订一年后,进行了一次非正常的评价。当时经营者声称其运行费用已提高了7%,原因是政府提出了额外要求,让经营者为周围的贫困居民提供服务。

后来在1998年5月,在协议签订五年后,又进行了一次评价。管理机构决定将收费提高5.31%。这时的费用只比公共水事业低12.5%。

服务质量管理

服务质量的有效控制取决于管理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的能力,应能监测到所有的不合理现象,并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特许权合同》和《管理框架》提供了一套监控服务质量的措施。这两个文件阐述了所需要的标准,如水质、水压和可靠性。还要求经营者,如果这些标准不能满足时,应正式报告管理机构,并提出不能满足的原因和将采取的达到最低服务标准的措施。经营者还为消费者和管理者提交服务质量年度报告。在印刷服务质量报告时,经营者应提供清晰的图表,并说明未来要达到的目标。如果存在不满足要求的情况,经营者还要被罚款。

《特许权合同》预先规定了罚款数额。如停止供水超过12h,罚款5000阿根廷比索,如超过48h,或污水网无特殊原因发生堵塞,罚款100000比索。罚款收入存入罚款基金,用于补偿消费者。这些机制对保证服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 公共管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德清:《公共事业管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章

1、论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价值与体制构建单学勇. 李冬. 市场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2、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梁俐. 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年06期

3、单学勇、李冬,论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价值与体制构建,《市场经济研究》

概念与术语

环境:指存在于某一事物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的总和。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公共事业管理生态环境: 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文化环境:指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置身于其中的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文化心态和观念形态的总和,它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

政治环境:是指在一定政治体系中与公共组织并列且对公共组织发生作用的诸种政治因素之总和。

经济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经济背景,是制约和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一切经济因素的总和。、

公共关系环境:从一般意义上说,所就是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各种公共关系因素的总和。

国际环境:是以国别区域作为标准来对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因素进行分类的,它是指影响和制约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的全球性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人口:是指在一定地域和社会范围内人群的总体,即居住在一定地区,并构成某一社会的那些人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多样的总体。它是最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它是一切社现象的承担者和一切社会生活的出发点。

公众日常生活技术化 :指现代科学技术在公众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范围和程度。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从环境和文化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与公共管理文化基本是相同的,相当程度上两者是同一的。公共管理文化,是指公共管理主体自身所具有的关于公共管理的思想、价值和相关的实践经验等。

公共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中直接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的因素我们称为非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公

共管理文化,或称为公共政治文化。

公共组织的公共关系:这一术语实际上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义。前者指客观存在的状态,即一个公共组织已具有的公共关系,这种既有的公共关系对公共组织的活动产生特定的影响;而后者则是指公共组织为了更好地运行其职能,运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持久联系,以期在公众中塑造公共组织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公共组织活动的理解和支持的一系列活动。

政治制度 :是指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它既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及其构成原则,又包括具体政治制度及其构成原则。

政治体系:政治体系是任何一种确定的权威所统御的团体,政令之所及,即体系秩序的依归。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分类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分类主要的和常用的有哪些?

所谓分类,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划分,以便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有如下几种划分:

第一,以层次为标准,可分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中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第二,以国别区域为标准,可分为国际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第三,以作用和影响为标准,可划分为积极公共事业管理环境(良性环境)和消极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恶性环境)。

第四,以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而且,这些环境还可以以内容为标准进行更进一步的划分。

2、公共事业管理与环境间的辩证关系什么相互间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所谓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公共事业管理在适应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同时,又能动地利用和改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环境。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决定、制约公共事业管理。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3、自然环境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其中地理位置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处在不同的地理置中的公共事业管理机构,面临着由不同的地理位置所产生的各不相同的公共问题。

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还有自然灾害,这也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

4、社会人文环境中主要有哪些因素并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人文环境中诸多因素中,人口状况、技术状况、社会发展程度等与公共事业管理关系十分密切。

通常人口环境主要通过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来具体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的。在一定条件下,家庭的变化(比如家庭规模、家庭成员构成、家庭观念等)都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一些家庭内部的问题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需要社会公共组织来协调管理。

公众日常生活技术化的新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最突出的影响和要求,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如政府,如何承担起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两方面的职责;二是如何管理好信息服务的价格。

社会发展程度: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随着社会整体不断进步,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不断扩大,方法不断完善,公共事业管理的作用程度不断扩大。

5、如何区分公共事业管理文化和公共政治文化它们各自是如何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的

公共管理文化,是指公共管理主体自身所具有的关于公共管理的思想、价值和相关的实践经验等。

政治文化中直接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的因素我们称为非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公共管理文化,或称为公共政治文化。

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这一宏观环境而言,公共管理文化是公共事业管理的直接环境,微观环境。公共管理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历史连续过程中的公共管理文化,即前人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经验、价值观等。二是来自于公共管理人员经过摸索所得的经验和价值观。

公共政治文化作为公共管理文化的一部分,构成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环境因素。

在一定的国家和社会中,只有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与公众政治文化有机结合,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良好的文化氛围。

6、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第一,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影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主要提供一种外部的政治组织环境,即它通过组织体系的合理化和有效的权力分配状态与机制而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

第二,政治关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政治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在特

定政治制度下的政治实体以一定的法定程序来形成的。

第三,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的影响。这种权力对公共事业管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公共事业管理者所拥有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决策的权力,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同时也体现在执行者调动、处置相关事务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上,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权力一旦形成,其权力的管理范围和强度也就相应确定。

7、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经济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成分和经济体制因素,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着特定的影响和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能力、水平和效率。

2、经济成分:一定的经济成分决定了特定的社会利益结构,这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向和决策。一定的经济成分构成决定着政府相应的经济职能、经济管理方式和经济政策,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影响。

3、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决策体系、经济利益关系、经济调节体系和经济组织体系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它决定着公共事业管理的形态特征、制度特征、行为特征和运行。

8、不同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是如何受到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并如何作出反应的

(一)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高层次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高层次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是直接的,是社会性和全局性。其影响作用机理,与市场场中企业的决策机制十分相似。

政府从不断推进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必须有计划的合理的使用公共开支,以便有效管理各种公共事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特殊的供求矛盾。这种矛盾尽管隐蔽性很强,但政府需随时面对它,并以确立必须的公共决策和公共项目的方式予以解决。

(二)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间接的、迂回的,且相对小一些。

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公众对中低层管理者的评价通常是针对具体活动进行。这决定了越是基层的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可能越不关心政治和经济因素,对整个政治和经济气候容易失去热情,转而关心具体的实际问题。

9、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通常是指什么基本构成是什么这些因素在公共事业管理的哪些方面起作用如何正确评价这种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就是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各种公共关系因素的总和。公共关系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可具体从公共关系环境的基本构成进行分析: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社区的公共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

主要集中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决策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实施上。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之间的公共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这一公共关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实施上。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影响是明显的,作用是突出的,这就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必须提高认识,努力去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

10、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国际环境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浪潮中,以非政治的公共事务管理为对象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对高层公共事业管理产生作用。国际环境主要从对公共事业管理基本政策、方法、手段和本国国际地位方面产生的影响和制约。

总之,国际环境是当代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而高层公共事业管理者必须确立一种“国际”观念,注意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只有将生态、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公共关系因素综合分析,将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的影响通盘考虑,才能适时制订出正确的公共事业管理政策,选择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选择题:(1-8为单选,9-10为多选)

1、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

A、政治B、经济C、地理D、政府人员编制

2、国际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层次。

A、高

B、低

C、中级

D、任何

3、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的特点是()。

A、简洁迂回

B、复杂直接

C、巨大

D、没有影响

4、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

A、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B、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

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

5、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

A、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B、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C、公共事务观

D、政治思潮

6、社会发展程度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

A、生态环境

B、文化环境

C、政治环境

D、经济环境

7、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

A、政治性

B、阶级性

C、公共性

D、经济性

8、下列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的最佳概括是()

A、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利用和改造前者。

B、相互制约

C、前者利用和改造后者,后者决定和制约前者。

D、相互影响

9、国际环境主要从()方面影响公共事业管理。

A、基本政策

B、方法

C、手段

D、本国国际地位

10、技术化要求政府做好()。

A、信息服务

B、信息管理

C、管理信息服务价格

D、降低电脑价格

案例分析:

干部卖菜该不该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06年12月8日)

机关干部可以‘卖菜’为由请假不上班,工资照发,收入不上缴。”眼下,这份在山西省寿阳县执行6年的“红头文件”引发争议。

寿阳是典型的农业县,也是全国唯一的旱地蔬菜基地。长期以来,农民种粮低产薄收,种旱菜却因所需水分少、易储运、营养价值高而受青睐。据此,寿阳县委、县政府把以茴子白为主的旱地无公害蔬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全县推广。200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由于农民不熟悉市场行情,种出的菜适销不对路,大量的菜烂在田间地头,农民抱怨政府,卖菜难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机关干部参加百日蔬菜营销活动的意见》,并执行至今。

此政策一出,寿阳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卖菜,全县有700多名干部参与卖菜,蔬菜“产多少卖多少”。2005年底,寿阳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卖掉近6亿公斤,注册的“寿绿牌”蔬菜被商务部、国家环保总局等13个部委确定为全国三绿工程蔬菜十大放心品牌之一。但是,随着蔬菜的大量增产,卖菜难问题更加严峻。为加大力度,2005年底,寿阳县委、县政府又决定在原《意见》的基础上,将卖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谁卖得多,就可以被提拔。于玉生,平头镇政府任企业管理员,他一次帮助村民们卖掉40万公斤蔬菜,每公斤提2分钱,挣了8000多元的中介费。杨海军,曾为普通镇干部,他因一年能销售数千万斤茴子白被频频提升,先是提拔为镇党委副书记,后又到景尚乡任乡长,今年6月又调任种菜大乡平舒乡乡长。

据调查,寿阳“卖菜干部”陡增的同时,引进20多个反季节品种,培育出600多名专职蔬菜经纪人,取得了北京等20多个大中城市的销售许可证,产品正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16个省86个县区,今年可望售出6.5亿公斤,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蔬菜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寿阳相关产业的繁荣,大型网袋厂、蔬菜加工企业、专业蔬菜运输包装公司也在寿阳应运而生。

请思考:本案例反映了何种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寿阳县委、县政府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

参考书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戴维·H ·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法律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Serge Abou. LETTER FROM THE AMBASSADOR. EU-China (7)

2、陈振明.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东南学术.2005(4)

3、Mark Godfrey. A NEW CHINA HAND. EU-China News. 2005(7)

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与体制

概念与术语

模式:所谓模式,就是构成一个事物的因素及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一关系

下各因素的活动方式,它是既有的,能对现实做出规定并产生影响。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就是在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承担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组合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保护模式:又称公共事业管理的保守模式,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时期出现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统筹,但其职能

是极有限的,有限的公共事业产品基本上由社会自行提供,市场也不介入这一领域。

公共事业管理干预模式:又称官僚模式、科层模式,是一种政府依靠庞大的官僚组织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并垄断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或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市场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是间接而非直接的,社会的力量的参与是极为有限的。

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是一种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负责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分权,政府不再垄断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市场和社会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参与是直接而非间接的。

政府能力:所谓政府能力,如果从社会产品的角度看,就是政府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政府能力是涉及政府的各方面因素有机构成的结果,也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

体现。

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即公共产品的交换和消费,是公共产品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的过程。

公共提供:所谓公共提供,是指公共产品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的需要。

私人提供(市场提供):指主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公共产品单位的经费。在一般情况下,提供者将通过收费来收回成本,并有一定的利润。在这一情况下,公共产品的提供单位自负盈亏,实行企业化经营。

混合提供:是指政府以成本价格为基础,通过政府补贴和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方

式来提供公共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市场化:使私人和企业进入公共产品领域,并形成了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空间,如通过制定相应的公共事业产品的政策并形成必须的政府管制,对能够进行经营性投资、开展市场竞争的领域,交给社会资本经营。

公共事业管理多元化:政府以外的组织如非营利组织乃至企业等,广泛地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中,最终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从政府独家垄断的干预模式,转变成了包括政府在内多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合作的市场模式,形成了社会广泛参

与,共同生产和提供公共事业产品的格局。

公共事业管理法制化;就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对公共事业实施管理。这一法制化既体现在大量的公共事业活动的立法上,也体现在对活动于公共事业领域内各主体地位、权限、管理内容和活动程序的具体规定上。

公共事业管理规范化:就是指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法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制订一系列关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合法性、公正性和可行性的活动。

宏观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指涉及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发展,即关系到全社会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业产品的供给,管理效果具有宏观性的公共事业管理。

微观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指涉及公共事业领域内各类具体的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与提供,以及对这些具体的公共事业产品质量和提供这些公共事业产品的组织的直接的监督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总和。

本章复习思考题

1、试述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演变发展的基本趋势。

参考答案:历史发展显示,从近代到当代,从古典自由市场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对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在内的整个公共事务管理,经历了保护模式到干预模式再到市场模式的历史演变。西方国家对公共事务尤其是对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变化,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公共事业管理的保护模式又称公共事业管理的保守模式,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时期出现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统筹,但其职能是极有限的,有限的公共事业产品基本上由社会自行提供,市场也不介入这一领域。公共事业管理的干预模式又称官僚模式、科层模式,是一种政府依靠庞大的官僚组织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并垄断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或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市场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是间接而非直接的,社会的力量的参与是极为有限的。在世界范围内,这一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60年代前后达到高峰,至80年代后开始成为改革的对象,逐步被新的管理模式取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模式是一种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负责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分权,政府不再垄断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市场和社会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参与是直接而非间接的。这一模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对公共事业管理干预模式改革的产物。

2、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发展演变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演变发展,而从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演变和发展的进程看,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主要是通过以下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达成的:(1)公共需求,(2)主体意识,(3)政府能力,(4)社会发育程度。

3、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什么。

参考答案:私人参与包括公共事业产品在内的整个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必要,是因为在当代,政府全面干预和垄断这一领域已不可能。

政府全面垄断公共产品领域的不可能,在其现实性上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

内普遍存在的“政府失败”,即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相继出现了以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和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胀”现象,而在公共产品领域,则表现为虽然政府机构日益庞大,财政支出日益增加,但由于生产方式单一、生产与供给缺乏竞争,使得资源配置和生产低效率,公共产品生产数量不足,品种和质量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相伴随的是政府的贪污腐败盛行。这样,政府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公共事务,满足不断增长变化的公共需求,政府自身反而成为了一大社会问题。这一切,昭示着以往政府全面干预,垄断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福利国家出现了危机,相当程度上就是既有的政府垄断公共产品供给的模式已难以维系。

针对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直接生产和提供的重要依据的关于“免费搭车”问题,人们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所谓公共产品中的免费搭车问题缺乏经验方面的科学根据,它忽视了现实中许多影响人们表明自己对公共产品需求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消费者订立契约,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来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免费搭车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公共产品消费的外部性可以得到解决,其生产的成本能够得到补偿,因而私人生产和提供是必然的。

4、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是纯公共产品领域私人一般不进入。纯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通常具有规模大、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对这类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政府可以利用其规模经济和政治权威来较为经济的提供,而私人往往难以做到。相对而言,准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规模和范围较少,即通常是地方公共产品或说互益性公共产品,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容易使消费者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订立契约,自主地通过市场方式来进行生产和提供,并能较好地反映公众的需求和偏好。由于消费者相对较少,因此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较小,有利于提高供给的效率。

二是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对进入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领域的企业或私人而言,之所以可行的一个基点就是必须有可以接受的投资回报,因而有效地将“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大幅度地降低提供产品的交易成本,从而激励私人提供这些产品。显然,纯公共产品由于具有明确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不存在“选择性进入的可能”,很难在技术上排他,因而私人一般难以进入,而准公共产品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不充分,或两者之中只具其一,使得“选择性进入”成为可能。

三是必须有产品的产权制度安排。这是私人进入公共产品领域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其中,强制性是产权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要求。因为只有强制性的产权才能使所有者形成对产权的良好预期,从而产生足够的激励,行使产权,生产和提供产品。对公共产品领域而言,要使私人能够投资进行生产和提供,通过制度安排使其具有相应的产权显然是关键。

四是可以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作为两个环节分开。由于大多数公共产品的属性不是自然形成而是制度安排,因而只要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公共消费就可保证产品的公共属性。这样,对某些纯公共产品而言,只要把生产和提供区分开,通过制度安排保证以提供上的公共性,私人同样可以涉足这一领域。可以说,正是依据上述理论探索,并在实践中与理论进行互动,西方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凭借长期形成的公共意识,在重新认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的基础上,以新的公共产品理念为导引,以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市场化为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目标,通过放松管制,允许并鼓励私人进入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领域,从而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提高了政府效率,同时,也扩大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提高了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

当然,随着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深入及对公共产品认识的提高,人们已较好地意识到,由于公共产品是满足于公共需要的产品,是保证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的产品,因而既需要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但又必须通过相应的政府控制来保证和维护公共利益。总体上,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是在政府一定的管制下进行的。这也是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与私人进行市场商品生产和提供的不同,是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又一个必要条件。

5、现代公共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有哪些,生产和提供方式的组合方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现代公共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A、公共提供,所谓公共提供,是指公共产品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的需要。B、市场提供,所谓市场提供,指主要由市场提供生产公共产品单位的经费。在一般情况下,提供者将通过收费来收回成本,并有一定的利润。在这一情况下,公共产品的提供单位自负盈亏,实行企业化经营。C、混合提供所谓混合提供,是指政府以成本价格为基础,通过政府补贴和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

生产和提供方式的组合方式有:第一、公共生产、公共提供。第二、公共生产、混合提供。第三、公共产生、市场提供。第四、私人生产、公共提供。第五、私人生产、混合提供。第六、私人生产、市场提供。

6、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无论是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改革实践,还是从新的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方式组合运行为机理来看,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1)多元构成。(2)政府主导和统筹。(3)以市场为基础。 4、法制化与规范化。

7、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及其承担机构。

参考答案:宏观公共事业管理以公共事业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宏观平衡为目标,围绕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基本职能的发挥主要涉及有以下内容:第一、对公共事业范围内公共事业产品这一特殊“市场”进行预测。第二、制定和分析公共事业范围内的社会指标,一方面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发布社会指标及相关信息,指导和引导公共产品生产和公共服务提供投资方向和产品流向。第三、制定和分析公共事业范围内的社会指标即法律、政策、计划、方案、程序安排等。这其中,既包括公共事业产品的品种、数量(常常以发展计划和确立公共项目来表现)的方针、政策和计划,也包括全社会公共事业范围内如何生产和提供公共事业产品基本规范的制定和安排。第四、根据所确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进行一系列旨在提高管理效能的不是针对具体公共产品而是针对机构内部运行和机构外部环境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承担宏观公共事业管理任务的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系统中的一个特定的部分,即主要是高层次的政府组织。承担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政府是广义的政府,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在内的政府。一是立法机构,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西方国家的议会;二是司法机构,如法院、检查院等;三是行政机关即政府管理部门,如政府的科、教、文、卫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如我国的民政部门、计划生育部门,如一些专职部门,如财政、计划、物价、税务等部门,以及涉及公众基本生活质量的一些经济管理部门,如交通部、铁道部、电讯管理部门等。

8、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承担机构。

参考答案:微观公共事业管理以在基层公共事业领域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为目标,其基本职能的发挥主要分为两个基本方面,包括以下具体的内容:其一、维护基层公共事业活动基本秩序方面,A、对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者的管理。B、对公共事业领域中的公共事业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C、对公共事业领域中的某些公共产品的价格进行监督管理。其二、为社会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方面,即活动于公共事业基层的公共组织和一些非公共组织如企业,根据公共政策或根据上级部门所制定的目标、计划和布置的任务,进行公共产品或带有公共性的产品的生产,以及向公众提供服务。

承担微观公共事业管理任务的机构可以分几类:一是政府专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基层部门,如我国的民政部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专业管理部门。二是业务涉及微观公共事业管理内容的政府部门,如物价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三是从事监督、评估和协调等管理工作的非营利组织,如前面提到过的当代西方教育领域中的专门的非政府性质的联合会、评估机构等。四是直接从事公共事业产品提供的部门,如我国目前的各种非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和一些特殊的或承担公共产品生产的企业单位。这些部门在基层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中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在整个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中具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

9、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所谓体制,一般是指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总和,相应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公共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地位、公共事业产品的供给范围、提供公共事业产品的组织形式、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权限和设置,以及调节、控制手段和监督方式等。现代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应是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有非政府组织及其他组织参与的统一的多层次的、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管理环节与实施环节既统一又分离、管理表现为服务并以服务实现管理的管理系统。这其中,各级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和分工有科学的定位,同时,非政府组织等在公共事业管理中也有其地位和任务,在基层公共事业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章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发展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A、公共需求

B、主体意识

C、政府能力

D、社会发育程度

2、符合“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一主张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

A、保护模式

B、干预模式

C、市场模式

D、科层模式

3、当代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的核心是

A、市场

B、公众

C、私人企业

D、政府

4、宏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式是:

A、直接管理

B、间接管理

C、监督管理

D、控制管理

5、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

A、实现公共产品需求和供给平衡

B、制定公共事业范围内的社会指标

C、在基层公共事业领域中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D、满足全社会公众基本生活需求

6、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A、“免费搭车”

B、“政府失败”

C、“寻租”现象普遍

D、政府腐败

7、以下产品或服务具有纯公共性质的是

A、自来水

B、教育

C、气象服务

D、医疗

8、下列管理机构中,承担宏观公共事业管理任务的是:

A、物价部门

B、税务部门

C、立法机构

D、中、小学校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有:

A、公共需求

B、主题意识

C、政府能力

D、社会发育程度

2、当代公共事业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有:

A、公共提供

B、市场提供

C、混合提供

D、私人提供

3、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有:

A、多元构成

B、政府主导与统筹

C、以市场为基础

D、法制化与规范化

参考答案:一、A A D B C A C C

二、ABCD ABC ABCD

案例链接

公共事业亏损岂能百姓买单

金羊网 2006-02-22

“打的要多付1元,水价新年伊始就猛涨,瓶装气价飙升到110元/瓶……老百姓在‘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之上再雪上加霜!”广东省政协常委王则楚在拟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呼吁政府限制垄断性公用事业的暴利,加大水、电、气等公用事业的投入,减轻市民负担。(新快报2月21日)

现阶段公共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改变经营效率低、易亏损的公共事业“痼疾”,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行政困境。而这中间绝大多数城市都选择了企业参与市政公共事业,主动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方案。

这样的合资公司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对公共事业的资金投入与管理精力,然而在合资政策松动而配套的监管条例还没有完全制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显然在其中扮演了双重角色,虽然有“公布的公共产品价格调整必须召开听证会”的要求,但并不容易严格执行,这点可以从中国燃气网以及中国水网提供的公开资料中了解到,全国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有数百个城市以“亏损”为名义对水、电、煤气等民生用品的价格做出了不同幅度的提高。

以南京市为例,目前南京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172元/月,而水电气、公交、出租车这五项的费用已经占到了收入的五分之一,其中一瓶煤气就要烧掉其工资收入的4%。而南京市还有相当多的市民收入远远达不到这个平均工资水平,公共产品涨价给市民带来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经济学中对公共事业的描述中有这样一条原则——公共支出的公平原则,即通过公共支出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事业产品所产生的利益,应在各个阶层居民中的分配达到公平状态,能恰当地符合各个阶层居民的需要。而就目前制垄断性公共事业而言,已经远远失去了公平的基本准则。套用广州省物价局负责人的话:“水电提价不必人大审议,以免烦琐复杂降低效率”,这里所谓的降低效率恐怕是担心损害垄断行业的利益吧!

公共事业不等同于公共提供,公共提供是公共事业产品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的需要。但公共事业却有着与公共提供不相上下的公益性,良好的公共事业环境为公众提供可持续的民生需求,在维持公众需求的的同时满足自身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公共事业利用垄断地位从公众头上牟取暴利,极大的破坏了公共事业的公益性。

由此可见,加大水、电、气等公用共事业的政府投入,最大幅度的减小垄断性公共事业的不合理利润,从而实现减轻市民负担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

来源:新华网

参考书目:

1、欧文·E·休斯着.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罗森布罗姆等着.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法律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简·艾里克·莱恩着.公共部门:概念和途径(第三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章:

1、梁艳菊,维护公共利益改善公共服务——公共事业单位改革之原由、路径概要,《内蒙

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陈平,中英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比较,《商业经济与管理》

3、吴光芸,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与政府治理结构转型,《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4、单学勇、李冬,论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价值与体制构建,《市场经济研究》

“概念和术语”参考答案

政府: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

国家:实施阶级统治和压迫、进行社会控制和管理的机器,任何国家都具有阶级压迫和社会管理的功能,也都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

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对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责和功能,通俗地说,就是政府干什么。政府职能是政府全部管理活动的“灵魂”,它揭示了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政府职能作为国家基本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机关依据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来实现的。

政府的政治管理职能:即政府进行政治事务的管理。基本内容是涉及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安定以及民族的团结、国家利益等各项事务,主要包括国防、外交、社会治安等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主权的事务,以及涉及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处理公民之间关系的事务。

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指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层面上的经济事务进行管理。这一职能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政府对社会供求总量及其构成等主要经济行动实施调节和控制,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平衡;二是以政府机构为行为主体,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指政府对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一管理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处理公共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利益.

市场:是一个自发形成,分散决策、自由竞争的组织体系,是一种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和对利益进行调节的方式。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为了有效地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使之更好地提供事业产品即必须的公共服务,保障和发展公共利益,国家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而形成的一整套有关政府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各种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或要解决的,是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

“复习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1.答(1)政府的产生

政府作为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实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阶级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2)政府的职能 .政府的基本职能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具有下述特点:

①整体性. ②适应性③差异性④统一性

(3)政府基本职能的发展趋势

由于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由于阶级矛盾和对立在诸多的国家中已走向相对和缓,特别是由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多样化的要求,社会管理的职能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在相当程度上超过了阶级统治职能。而且,随着阶级统治职能的相对减弱,在社会政治事务的管理中,以往更主要的表现为政治统治,体现出强烈的阶级性,而在当代,由于国内政治事务中阶级对抗性相对减弱,因而政府对政治性事务的管理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治理,即对国防、外交、对公共安全的维护以及民族工作的开展,等等。

2.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为:

(1) 政府的政治管理职能:即政府进行政治事务的管理。基本内容是涉及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安定以及民族的团结、国家利益等各项事务,主要包括国防、外交、社会治安等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主权的事务,以及涉及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处理公民之间关系的事务。(2) 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指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层面上的经济事务进行管理。这一职能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政府对社会供求总量及其构成等主要经济行动实施调节和控制,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平衡;二是以政府机构为行为主体,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

(3)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指政府对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一管理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处理公共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利益.

3. 答: (1)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因为:

①第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需求扩大对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

②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趋势,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

(2)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是因为:

其一,政府在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能否认识以及对公共事业产品可能有的生产和提供方式的认识和把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历史还是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的现实,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府的组织程度都是基础的和决定性的。

其二,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也就是哪些事务可以以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管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即通过制定的基本政策而确立的管理目标,是为政府所代表的利益服务,或说涉及并满足到多大范围群体的共同利益,则是由公共组织中的政府决定的。

其三,政府决定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政府在社会中的特定地位,决定了整个管理体制的构成的法律法规等,以及整个管理运行的规则,都必须由政府制定.

其四,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者。

政府还负有对其他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公共事业管理实施管理和服务的行为进行管理之责。这种管理既可以是直接的行政监督,也可以是通过司法机关运用法律手段的制约。

4. 答: (1)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以社会公平、公正为目标的制度和规则建设,以之平衡利益,形成政府、社会市场组织的多元治理结构,追求社会公平,生产和提供公共事业产品以维护和增进公众基本利益的公共事业.

(2)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与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①政府的社会管理改革是构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提高的保证.在以”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观念为主导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和中坚力量.

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社会管理改革直接关系到适应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关系到能否顺利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充分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的战略大局.

5.答: (1)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公民社会与国家存在着合作互补关系.其具体体现,一是在强调社会自我管理,不受国家干预或侵犯,即有消极自由的同时,也强调公民社会有参与国家事务、影响国家政策的权利,即有积极的自由。二是不少人认为公民社会与国家是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首先,现代公民社会的活动空间是由法律确定并受法律保护的,公民社会与国家也有依赖的一面;其次,由于一个社会中,市场失效、政府失效和公民社会失效同时存在,因此,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对集体需要作出反应等方面,公民社会与国家可以相互补充。

(2) 非政府组织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①非政府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1.什么是公共事业? 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2.为什么政府要管理公共事业? 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公共事业的特性决定了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市场运作的缺陷决定了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必须积极有为,政府管理公共事业有其优点和长处. 3.如何认识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 公共事业应该是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微利事业,是社会生活中必要的基本服务,一定会具备基础性和公共性。目标是服务是全体社会人员,一定是不以营利为目标,从整体出发,有具体目标,以提高社会水平和质量为宗旨的来看,一定会具备专业性。 公共事业管理围绕公共事业自身的特征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是政府部门,是公共权力部门,所以一定的强制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这些特征。 4.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如何管理公共事业? 履行好职能,综合运用方法 5.政府组织有何特征和体制优势? 特征:公共性强制性普遍性执行性规模性 体制优势: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制度,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垄断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应对紧急事件. 6.政府失灵有哪些具体表现? 1、公共政策的偏差与失效 2、政府部门的膨胀 3、低效率 4、寻租行为 7.事业组织有何体制优势和局限性? 体制优势:相对独立性非营利性低成本高质量专业性接近性灵活性在培养互助精神,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等方面更具优势。 局限性:筹款不足志愿活动的狭隘性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志愿组织的业余性 8.市场体制在发展公共事业中有何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有效配置各类资源,加快市场主体优胜劣汰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市场主体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推动科学技术创新调节收入分配,促使市场参与者理性决策促进人的发展 局限性:市场无法有效的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无法消除外部效应市场无法消除信息不对称市场无法消除垄断市场经济无法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和公正市场经济无法解决宏观总量平衡问题,无法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市场调节无法克服自身所导致的某些消极后果市场无法使经济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9.政府体制、事业体制和市场体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如何实现互补? 1、市场体制——→竞争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政府低效率、低质量、供给不足 2、政府——→雄厚的资金支持——→事业体制,资金不足 3、政府——→财政、税收等政策优惠,调动市场积极性——→市场体制,积极性低 10.何谓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公共事业人力资源有何特征? 在公共事业领域内从事管理,生产和公共服务工作,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人员的总和 特征:能动性高增值性社会性时效性 11.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何区别? 1、管理的视角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把人力看做是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看做是资源。从成本的角度出发,管理活动追求的必须是人员的减少,人力成本的节约,从资源的角度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现代公共产品地基本提供方式有哪些? 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地基本内涵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地地位和作用怎样? 案例分析 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 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慧灵)是一家主要为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地非营利组织,创办于年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作为一家自下而上地民间非营利组织,慧灵走过了一条坎坷地发展道路.现任董事长孟女士曾是广州一家家具工厂地工会干事,年她与一批热心地青年人及弱智人士地家长们,共同创办了一家致力于向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地民办机构——广州至灵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孟女士在年第二次创业,筹办了“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在经历了多年地风风雨雨之后,目前,广州慧灵已从最初地“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发展成为拥有幼儿园、学校、职业训练中心、托养中心和研究所地综合服务机构,吸收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别地智障弱能人士,形成了多元化地一条龙服务模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慧灵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地大力支持,来自中国香港(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扶康会”等)、意大利、英国等许多地区和国家地大批捐助者,成为慧灵发展地坚强后盾.同时,慧灵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地管理与服务,将社会工作专业地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及一些专业手法和技巧融入日常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慧灵地宗旨是:提供机会让弱智人士发挥潜能,尽可能独立自顾,并且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会地真正一分子. 慧灵每年都要派出员工到国内外同行那里学习,也有不少国内外地业内人士亲临慧灵指导,给慧灵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服务质量日益提高.慧灵事业欣欣向荣,她所作地努力与成绩得到了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地关注、认可,有很多机构都给予了慧灵资助和项目.慧灵地财务是公开地,每年年终由会计作财务报告,虽然没有严格地审计,但他们坚持把收支状况刊登在《广州慧灵通讯》上,以此方式向家长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力求做到透明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如,年慧灵地收费标准如下: 托养中心:根据学员能力程度不同和选择地宿舍不同分为:宿舍元月元月,宿舍元月.广州市弱智人士办理终生托养公证手续时须借出万元,外地人士借出万元,到该弱智人士亡故后归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职训中心:元月. 慧灵一校:元月 幼儿园:普通走读生元月;智障走读生元月;智障住宿生元月. 研究所:每个自闭症儿童元月. 每到节假日,不接走学员地一天多收元. 根据慧灵地成本核算,如果按照服务成本,起码要增加收费.但由于机构非营利地服务宗旨,使收费标准设定在服务对象普遍可承受地程度内,并对困难家庭实行一定地减免费用或助学助养等措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慧灵地经济来源于社会,其创办者并不是投资者,只是发挥个人智慧去筹集资金,并不具备财产所有权,因此慧灵章程明确规定:若日后机构不得不停办关闭,除了还清债务外,剩余资产用于慈善事业,以防止归属不明地弊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分析:结合上述案例和非政组织特点等理论,谈谈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当如何 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一、填空题 1.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2.公共产品分类: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3.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保护模式、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 4.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公共需求、主体意识、政府能力、社会发育程度。 5.“3E”指: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经济(economic)。 6.沃尔夫认为非营利组织的五个特征:(1)有服务大众的宗旨;(2)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3)有一个不致使任何个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4)本身具有合法免税地位;(5)具有可以提供捐助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7.萨拉蒙认为非政府组织的特征:(1)组织性; (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 8.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 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成立的4个条件:客观存在、被决策者所认知、具有公共性、紧迫性。 9.公众对政府的期待,5个方面:法治(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胜任能力、弹性、回应和廉洁。 10.企业资金进入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主要方式(3种): BOT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BOOT方式,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 方式,即建设--拥有--经营 二、名词解释: 1.纯公共产品 指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产品。 2.准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理论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共产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第一章 导 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 1.1 复习笔记 一、公共事业的内涵和特征 1.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 (1)公共(性) 公共或公共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或地区内,一种共同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2)公共需要与公共问题 ①公共需要 公共需要,即具有公共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共同体所具有的带有共同性、共享性的需要。公共需要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但其中每个人又不能享受其消费独占权。公共需要是一定社会中满足和保证公众基本生活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公共需要: a.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与安全秩序的公共需要,如国防、公安、外交等。 b.维护经济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共需要,如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 c.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设施与公共管理的公共需要,如公众医疗保健、义务教育、公共交通、公共图书馆等。 d.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需要,如公共组织的扶贫、社会保险等。

e.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管理的公共需要,如国有资产管理、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 f.在生活水平进入发达状态后,公众对人权、自由等公民权利的公共需要。 ②公共问题 a.从量的方面看,公共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或影响所及,牵涉到一个地区大多数人的利益,影响了多数人或团体的活动,具有广泛性或者普遍性。 b.从质的方面看,公共问题与私人问题的区分不仅表现在关系到多数人还是少数人上,而是在本质上,公共性是公共问题的关键所在。 ③公共问题与公共需要的区别 公共需要是一定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客观事物共有的、具有共享性的需求,而公共问题则是共同的需要形成后,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使主观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主客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 (3)公共事务 ①公共事务的概念 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具体言之,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既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事务。 ②公共事务的特征 a.公共性 指公共事务体现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doc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概念 K公共物品(p6 ):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的货物。 2、公共事务(p6 ):狭义的公共事务指体现政府政治统治只能的活动,如国防、外交、内政、司法、治安等事务,通常更具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广义的公共事务指国家立法部门授权国家行政部门管理的所有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有关的事务和活动。 3、公共事业(p7 ):指那些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基本目标, 直接或间接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 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4、公共事业组织(p37):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 5、①人力资源(p56):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既包含正在充分发挥其智力和技能的人,也包 含具有一定智力水平、知识技能而未被充分利用和完全利用的人。 ②人力资源管理(p59 ):指公共事业组织为了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 行组织使命,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其管辖类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考核、培养、奖惩激励、保障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的总称。 6、绩效考核(p68):指按照事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标准, 考核员工实际完成的绩效情况的过程。 7、负债管理(p89 ):指公共事业组织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 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8、公共事业财务管理(p86 ):指公共事业组织对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等所进行的的计划、决策、调节、控制、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9、①项目管理(p"7):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所涉及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与控制,以实现项目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和管理过程。 ②公共事业项目管理(p120):指公共事业组织为实现其满足公共需要、维护公共利益的宗旨,通过项目申请的形式获得资金、人力等社会资源,对 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达到预定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1 单项选择 (1)公共性是公共事业最突出和基本的特征。 (2)公共产品也称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共品,就是用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和劳务。 (3)纯公共产品是指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产品,如:国防,行政管理,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立法,司法,环境保护等。 (4)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也可多选) (5)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 (6)对管理实践进行总结,概括和抽象,以获得新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方法就是实践抽象法。 (7)公共事业管理中,案例分析法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一种真实的或假定的公共事业管理场景,要求人们去思考和寻求答案。 (8)所谓实验法,是指通过设计情境,控制条件,观察和分析对象活动以掌握因果关系,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9)以层次为标准,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环境。 (10)自然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社会人文环境包括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人口的知识和文化程度、生理状况、社会科学、技术状况等。 (11)政治文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政治思想或政治思潮、社会政治心理。(也可能填空) (12)公共政治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公共政治认知因素;公共政治行为倾向因素;公共政治评价因素; (13)所谓政府职能,就是政府依法对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能和功能。 (14)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和核心。 (15)非政府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16)所谓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是指以营利为目标从事社会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中介组织,如:职业介绍所、证券交易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

(word完整版)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1.公共需要的特征:(P2-3) (1)公共需要是社会成员在生产、工作、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需要; (2)公共需要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3)公共需要是发展变化的; (4)公共需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2.公共事业的特征:(P6-7) (1)公共性; (2)非营利性; (3)专业性; (4)基础性。 3.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P8-9) (1)教育事业; (2)科技事业; (3)文化事业; (4)卫生事业; (5)体育事业。 4.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P9-11) (1)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 (2)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非营利性;

(4)服务型。 5.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P12-13) (1)计划职能; (2)组织职能; (3)协调职能; (4)控制职能。 6.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P13-17) (1)法律手段: 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及类似法律性质的各种社会规范调整社会关系,对社会各方面事务进行控制、指导和监督的管理方法。(局限性:a.缺少灵活性与弹性;b.强制性) (2)行政手段: ①特点:a.权威性;b.强制性;c.垂直性;d.直接性 ②局限性: a.管理效果受领导水平的限制; b.不便于分权管理,易产生滥用职权、个人专断的弊病; c.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d.不利于横向沟通,协调发展; e.受行政层级繁复和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主客观因素的影 响,信息传递迟缓,失真严重。 ③原则: a.集中管理,统一指挥原则; b.系统原则;

c.权责一致原则; d.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3)经济手段: ①特点:利益性、调节性、间接性和非强制性 ②主要内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 收入分配政策。 (4)宣传教育手段 特点:明确的目的性和鲜明的阶级性、启发性和间接性、广泛性和多样性、长期性和反复性。 (5)技术手段 缺点:①信息技术必然导致传统的国家主权弱化; ②互联网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 同时,也使人们受到各种不良现象的污染。 7.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P18-20) (1)有助于增进人类的福祉; (2)有助于推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3)有助于促进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 (4)有助于减轻财政压力。 8.政府组织的特征:(P23) (1)公共性;(2)强制性;(3)普遍性;(4)执行性; (5)规模性;(6)法定性。 *9.政府体制的职能优势:(P24-25)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6套含答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套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 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A A、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A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C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4、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D A、政治B、经济 C、地理D、政府人员编制 5、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D A、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B、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

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 6、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D A、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B、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C、公共事务观 D、政治思潮 7、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C A、政治性 B、阶级性 C、公共性 D、经济性 8、下列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的最佳概括是()A A、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利用和改造前者。 B、相互制约 C、前者利用和改造后者,后者决定和制约前者。 D、相互影响 9、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本质是:()B A、生产方式 B、消费方式 C、分配方式 D、整合方式 10、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可能的组合当中,所谓公共生产,市场提供指的是:()C A、由政府依靠公共财政支出,直接投资并组织公共产品生产,然后无偿向社会提供; B、由政府组织公共产品生产,并通过收费的方式向社会公共提供; C、由公共企业生产,按照营利原则定价,并向使用人收费的提供方式; D、即由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部门生产,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由政府获得产品的所有权,并无偿地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 11、公共事业管理费用的资金可以分为公共支出和非公共支出两大类别,其中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A A、税收 B、企业投资 C、社会捐赠 D、溢余 12、公共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B A、政府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B、政府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C、企业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D、企业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13、()是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A A、公益性研究 B、应用技术研究 C、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D、基础科学研究 14、科技事业产品属()B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5、在以下的教育类型中,其中外部性最强的是()A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三套试卷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三套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 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所谓_____,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A 、战略管理 B 、战略规划 C 、战略 D 、策略 2、从卫生事业活动的表现形式和结果——产品的角度看,卫生事业产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_____ 。 A 、准公共性 B 、公共性 C 、综合性 D 、社会性 3、职业体育活动的主要承担机构是_____。 A 、健身俱乐部 B 、半职业性体育俱乐部 C 、职业体育俱乐部 D 、球类俱乐部 4、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的( ) A 、基本职能 B 、首要职能 C 、重要职能 D 、管理职能 5、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在( )的计划 A 、五年或五年以上 B 、四年或四年一上 C 、三年或三年以上 D 、两年或两年以上 6、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叫做( ) A 、内部沟通 B 、正式沟通 C 、非正式沟通 D 、外部沟通 7、元政策是指( ) A 、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和。 B 、用以指导某一方面公共问题的主导性政策。

C、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问题做出的政策性规定。 D、实施的效果常常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观察到并可以评估的。 8、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法可以分为() A、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B、刚性方法和柔性方法 C、抽象方法和具体方法 D、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 9、科技事业产品属()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0、目标管理,是以____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A、科学管理和行为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 D、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 11、常见的时间预算法有三种,只考虑最少的问题和困难的是:() A、乐观预算法 B、中性预算法 C、保守预算法 D、中和预算法 12、拟订方案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 A、在拟订方案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公共项目实施的客观环境条件,来制订公共项目的运作方案 B、尽可能地拟出包括所有实际上可以实施的方案,不能将有可能通向目标的任一途径遗漏 C、要求所拟订的多个备选方案之间必须要有原则的区别,是不可兼容的,也就是说,各个备选方案在内容上应是各自独立、相互排斥 D、就是必须在拟订方案时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公共项目的目标进行 13、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部门 B、公共部门 C、企业单位 D、私人 14、目前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公务人员的监督最重要的是( ) A、法制监督 B、行政监督 C、舆论监督 D、内部监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在哪一年正式通过的,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实施政府侵权赔偿责任制度。()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考试复习题

一、多项选择题 1、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下列属于公共权利的特征的是:①社会性②政治性③综合性④约束性 2、公共组织的特征有:①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②活动受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有权威性③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④活动具有政治性⑤目标形式上清楚但实际中模糊,且组织行为结果评判较困难⑥具有一定的独占性 3、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②强制性③非营利性④服务性 4、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有:①公共需求②主体意识③政府能力④社会发育程度 5、下列产品中,适合混合提供的产品有(BDE )A邮政B教育C气象D医疗E体育 6、承担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机构有:①政府专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基层部门,如我国的民政部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专业管理部门②业务涉及微观公共事业管理内容的政府部门,如物价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③从事监督、评估和协调等管理工作的非营利组织,如当代西方教育领域中的专门的非政府性质的联合会、评估机构等④直接从事公共事业产品提供的部门,如我国目前的各种非 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和一 些特殊的或承担公共产 品生产的企业单位 7、政府职能的特征:①整 体性②适应性③差异性 ④统一性 8、事业单位的特征:①服 务性②公益性③实体性 ④公有性 9、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 位的运行特点有:①事业 单位活动的非经济性和 政治性②事业的活动由 国家直接负责③事业单 位经费由国家财政供给 ④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 有行政性 10、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刚 性方法包括:①行政方法 ②经济方法③法律方法 11、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柔 性方法有:①行政指导 ②公共事业管理合同③ 行政授权④行政委托 ⑤情感方法和心理方法 12、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 规划的SWOT分析包括: ①S优势②W弱点③O 机会或机遇④T 威胁 13、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形成 的因素有:①自然灾害 ②经济的较显著的变化 ③技术的发展④国际间 交往和关系的变化发展 14、公共事业中公共财产和 资源的类别包括:①公共 设施、公共产品②公共 信息资源③公共人力资 源 15、公共事业管理问题提出 者包括:①政治领袖或政 治领导人②政党组织和 利益集团③大众传媒 16、公共支出的原则包括: ①公平原则②效益原则 ③稳定原则 17、以公众对政府的期待为 标准,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可以分为:①回应②弹 性③胜任能力④依据 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 负责⑤廉洁 18、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控制 机制包括:①行政控制机 制②立法控制机制③ 司法控制机制④公民参 与控制机制 19、公民参与的基本方式 有:①公开听证②民意调 查③咨询委员会④利益 群体 20、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制度 建设的内容有:①建立完 善的法律框架②公共事 业管理的责任履行机制 ③行为守则④公民参与 21、确认公共产品的两个标 准:①非排他性②非竞争 性 22、非政府组织的特点:① 组织性或正规性②民间 性或非政府性③非营利 性④自治性⑤自愿性 ⑥非政治性⑦非宗教性 23、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 的途径有:①道德建设驱动 自律②制度建设推动自律 24、公共部门绩效的基本指 标包括:①经济②效率③ 效果④公平 二、概念题4’×5: 1、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 一定环境中,以政府为核 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 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 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 Public Affairs of Administration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学时/学分:32/2 4、授课对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5、使用教材: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课程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就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从学科的角度瞧,公共事业管理又就是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如同正在形成与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学一样,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无论就是在理论上还就是在实践中都处于建构发展中。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且就是其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课程,其内容与任务主要就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与方法等,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门类进行概述。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与原则,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与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与技术,并对公共事业管理各个部门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与建立发展中国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素质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当前我国事业的转型与事业单位改革需要的分析,通过对公共事务、公共产品尤其就是准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让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事业及公共事业的理念,并通过对公共权力、公共组织等分析,形成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与其她相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简答题 1、现代公共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有哪些? 2、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二、案例分析 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 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慧灵)是一家主要为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创办于1990年2月。 作为一家自下而上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慧灵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道路。现任董事长孟女士曾是广州一家家具工厂的工会干事,1985年她与一批热心的青年人及弱智人士的家长们,共同创办了一家致力于向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民办机构——广州至灵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孟女士在1989年第二次创业,筹办了“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目前,广州慧灵已从最初的“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发展成为拥有幼儿园、学校、职业训练中心、托养中心和研究所的综合服务机构,吸收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智障弱能人士,形成了多元化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慧灵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香港(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扶康会”等)、意大利、英国等许多地区和国家的大批捐助者,成为慧灵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慧灵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及一些专业手法和技巧融入日常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 慧灵的宗旨是:提供机会让弱智人士发挥潜能,尽可能独立自顾,并且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真正一分子。 慧灵每年都要派出员工到国内外同行那里学习,也有不少国内外的业内人士亲临慧灵指导,给慧灵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服务质量日益提高。慧灵事业欣欣向荣,她所作的努力与成绩得到了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认可,有很多机构都给予了慧灵资助和项目。慧灵的财务是公开的,每年年终由会计作财务报告,虽然没有严格的审计,但他们坚持把收支状况刊登在《广州慧灵通讯》上,以此方式向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使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 总学时: 52 讲课学时: 44 实践课时:8 学分: 3 考试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科学化,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和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增进人民福祉。因此,要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二、课程有关说明 本课程采用朱仁显主编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本书分为11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第二章主要讲授“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第三章主要讲授“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第四章主要讲授“教育事业管理”。第五章主要讲授“科技事业管理”。第六章主要讲授“卫生事业管理”。第七章主要讲授“文化事业管理”。第八章主要讲授“基础设施管理”。第九章主要讲授“公共住房管理”。第十章主要讲授“社会保障管理”。第十一章主要讲授“环境管理”。 1、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室,使用课件教学。 2、考试评分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具体包括考勤15分、作业8分以及课堂表现7分。 3、作业:本课程有4次作业任务,分别在第3章、第6章、第9章和第11章后,利用所学知识对于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5学时)

第一节公共需要与公共事业 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的特征 熟悉:公共需要的特征 了解:公共事业的含义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 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 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 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和手段 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 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 第四节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学生自学)本节应了解: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 第二章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3学时)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沿革 本节应掌握: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 熟悉:现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 了解:近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与特征 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课后作业二 简答题 1、现代公共产品的基本提供方式有哪些? 2、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 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二、案例分析 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慧灵)是一家主要为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创办于1990 年2 月。 作为一家自下而上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慧灵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道路。现任董事长孟女士曾是广州一家家具工厂的工会干事,1985 年她与一批热心的青年人及弱智人士的家长们,共同创办了一家致力于向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民办机构——广州至灵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孟女士在1989 年第二次创业,筹办了“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目前,广州慧灵已从最初的“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发展成为拥有幼儿园、学校、职业训练中心、托养中心和研究所的综合服务机构,吸 收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智障弱能人士,形成了多元化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慧灵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 香港(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扶康会”等)、意大利、英国等许 多地区和国家的大批捐助者,成为慧灵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慧灵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 本”及一些专业手法和技巧融入日常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 慧灵的宗旨是:提供机会让弱智人士发挥潜能,尽可能独立自顾,并且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真正一分子。 慧灵每年都要派出员工到国内外同行那里学习,也有不少国内外的业内人士亲临慧灵指导,给慧灵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服务质量日益提高。慧灵事业欣欣向荣,她所作的努力与成绩得到了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认可,有很多机构都给予了慧灵资助和项目。慧灵的财务是公开的,每年年终由会计作财务报告,虽然没有严格的审计,但他们坚持把收支状况刊登在《广州慧灵通讯》上,以此方式向家长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力求做到透明化。 如,2000 年慧灵的收费标准如下:托养中心:根据学员能力程度不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各章主要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各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内涵的特征 一、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公共事务及特征 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公共性是一定的社会或地区的公有、公用、共供和共享的。 公共需要是社会共同体具有的共同性、共享性的需要。 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和阶级(阶层)性四个特征 二、我国传统的“事业”及其发展 我国传统“事业”的基本含义 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有关的以科、教、文、卫、体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业或部门,及其相应的管理体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而且是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即狭义的社会事务,反映的是一定条件下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水平。公共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管理活动。 三、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是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事务理论所描述的对象是一致的,但其研究和阐述问题的角度不同,现代公共产品理论主要是通过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等概念和范畴对社会中不同属性的产品进行把握,从而明确公共事务范畴的。 (一)公共产品理论的几个基本内容 l.公共产品的基本概念 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就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什么是公共消费需要呢?人的活动具有两重性,即个体性和社会性。前者是指作为个体的人,需要一定的产品来满足其私人需要,如衣、食、住、行等,而后者则是指作为社会的人,他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环境,如国防、治安、城市道路、卫生等,这是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这种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但每个人又不能享受其消费独占权的,且是作为一定社会所共有的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就是公共需要。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满足需要的不同,把整个产品世界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产品,即满足私人需要或私人消费需要的产品,另一类是公共产品,即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产品。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产品的范围十分广泛,如政治、法律。国防、治安、政府行政管理、大中型水利设施、城市规划。公共道路、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卫生、天气预报、科学研究,以及铁路、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广播、电视、教育、电讯等,乃至抗旱、防洪等,都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公共产品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的生产和个人家庭生活提供服务,是社会总产品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产品总体上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 A、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4、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 A、政治B、经济 C、地理D、政府人员编制 5、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 A、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B、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 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 6、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 A、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B、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C、公共事务观 D、政治思潮 7、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 A、政治性 B、阶级性 C、公共性 D、经济性 8、下列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的最佳概括是()A、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利用和改造前者B、相互制约 C、前者利用和改造后者,后者决定和制约前者 D、相互影响 9、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本质是:() A、生产方式 B、消费方式 C、分配方式 D、整合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6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套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 ) A 、 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 C 、 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 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 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 )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4、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 )。 A、政治 B、经济 C、地理 D、政府人员编制 5、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 )。 A 、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B 、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

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 6、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 A、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 B、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C、公共事务观 D、政治思潮 7、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 A、政治性 B、阶级性 C、公共性 D、经济性 8、下列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的最佳概括是() A、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利用和改造前者。 B、相互制约 C、前者利用和改造后者,后者决定和制约前者。 D、相互影响 9、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本质是:() A、生产方式 B、消费方式 C、分配方式 D、整合方式 10、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可能的组合当中,所谓公共生产,市场提供指的是:() A、由政府依靠公共财政支出,直接投资并组织公共产品生产,然后无偿向社会提供; B、由政府组织公共产品生产,并通过收费的方式向社会公共提供; C、由公共企业生产,按照营利原则定价,并向使用人收费的提供方式; D、即由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部门生产,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由政府获得产品的所有权,并无偿地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 11、公共事业管理费用的资金可以分为公共支出和非公共支出两大类别,其中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 A、税收 B、企业投资 C、社会捐赠 D、溢余 12、公共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 A、政府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B、政府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C、企业资金有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D、企业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13、()是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 A、公益性研究 B、应用技术研究 C、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D、基础科学研究 14、科技事业产品属()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5、在以下的教育类型中,其中外部性最强的是()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241 总学时:64(其中,讲课:64;实验:0) 学分:4 实践教学:0周 修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大纲文本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界定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案例二: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和国际环境 本章案例 案例一:社会转型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 案例二:经济全球化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 案例三:信息技术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 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系统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事业单位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案例二:企业不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案例三:公共事业组织的局限及其克服 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目标和职能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 本章案例 案例一:“垃圾费”的尴尬 案例二:浙江江山巧为公共事业的无米之炊 案例三:公共事业应体现公益性不能发个通知就涨价 第五章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 第一节公共决策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三节控制与调整

第四节公共政策的终结 本章案例 案例一:湖南嘉禾拆迁事件 案例二:艰难复杂的“三峡”论证工作 第六章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的价值和特点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过程和原则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规划 本章案例 案例一:广州禁行电动自行车 案例二: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 第七章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和伦理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伦理 第三节建立和完善公共事业管理监控机制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共事业道德建设 案例二:公共事业品德的价值 案例三:从道德驱动的自律到制度化自律 第八章: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及其改革 第三节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益型机构的现状和问题 案例二: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案例三:现代事业制度设计 第九章:社区管理 第一节社区管理的意义、内容和特征 第二节社区管理体制与社区管理组织 第三节社区管理人员及其素质 第四节社区管理模式 第五节社区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本章案例 案例一:社区法律与道德建设 案例二:社区民主 案例三:社区文化 第十章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 第一节公共事业绩效管理(上) 第二节公共事业绩效管理(下)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外部评价 本章案例 案例一:美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案例二:厦门市思明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践 案例三:贵州省黔东南州国税系统绩效评估实践 第十一章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 第一节教育事业管理 第二节科技事业管理 第三节卫生事业管理 第三节文化事业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