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机器人教学案例

认识机器人教学案例

[背景材料]

我们学校准备要引进机器人工作室,这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即使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要重头开始学习,但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我根据青岛出版社的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认识机器人》的教学目标围绕制定的教学案例。在七年级某一班级上了一节课,主要是看看学生的反应能力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分类与用途,简单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技能目标:熟练利用网络查找信息和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难点分析:机器人的概念及其特征;学生自我评价。

[案例描述]

片断1 观看视频引入教学内容

师:21世纪被信息技术专家誉为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综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传感器应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机器人?在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请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积极举手描述自己生活中、电影中见过的机器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适时导入新课: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视频。(教师播放关于机器人比赛的视频)

观看过后:同学们举了这么多机器人的例子,我们从刚才的视频上也看到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类的形体和较高的智能。那么,到底什么是机器人呢?是不是只有在高科技实验室、科幻电影里面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形体的才叫机器人呢?

学生开始讨论,问题初步涉及到机器人的特征方面。

师:现实生活中,机器人无处不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你是否注意过商场的自动门、街头的取款机?这就是机器人!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人们是怎么定义机器人的呢?

片断2 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机器人?

2、机器人有什么特征?结合机器人的特征回答为什么商场的自动门、街头的取款机也称为机器人?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总结归纳知识点。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总结出自己的答案,开始踊跃举手。

学生1: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类似某些生物器官功能、用以完成特定操作和移动任务的、可通过编程来控制的机械电子装置。

学生2:机器人应该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通过编排程序具有某些功能的机械。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机器人的外表不必像人,只要在功能上能模拟生物的动作和行为,都可以称作机器人。下面请同学们总结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学生回答自己归纳、总结的机器人特征:

1.大脑:控制机器人的程序。

2.动作:任何机器人都有一定的动作表现。

3.身体:是一种物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形态。

师: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刚才谈到的商场自动门是不是机器人(与以上特征一一比对,得出它是机器人的结论)。

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你们面前的电脑是不是机器人?为什么?

教师扩展知识引出机器与机器人的区别:

(机器人拥有传感器,运用了感测技术,对人类有回馈的作用,而机器则只能完全由人或程序来控制,不会因外在情况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动作。)

片断3 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史,增加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学生学习到这里,已经对机器人产生了兴趣,迫切想了解更多的关于机器人的知识,有些学生开始在下面低声讨论自己对机器人认识。教师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时介绍机器人的历史,可增加学生对机器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师:机器人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从1961年生产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到机器人研制开发蓬勃发展的今天,机器人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教师详细介绍机器人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机器人的特征,着重介绍第三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片断4 分组活动扩展知识

师:现在,智能机器人已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下面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查找、学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了哪些机器人?它们的用途是什么?并填写表格1-3。

(1)成立小组,分工合作,制定活动计划。姓名

特长任务

表1:小组成员分工表

(2)确定活动的探索主题,构建问题框架。机器人名称

应用领域

关键词

用途

资料来源

表2:机器人应用情况调查表

(3)评价要求

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标准如下:评价项目

星级

探究主题

较明确

明确

明确且有新意

关键词

定位欠准确

基本切中主题

定位准确

信息检索

与主题关联少

与主题有一定关系与主题密切相关

合作学习

有简单工作计划,分工不明确

工作计划较详细,分工基本明确

工作计划详细,分工明确,小组协作好评语

表3:评价表

学生在听完老师的任务和要求后分组进行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收集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

信息1:全部学生都能够按要求分组学习,合理分配各自的任务。

信息2: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完成学习任务,填写完学习表格。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完成的较出色。

信息3:少部分学生在自我评价环节没有按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

三、教学反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课堂的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要格外重视课堂导入设计,要创造良好的氛围,调整学生的情绪。更何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信息技术课主导应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有些学生一上课就问“老师,今天有什么任务”。这样机械地应用任务教学法,学生不免对信息技术课产生一丝厌倦。如何在课堂导入环节下功夫,自然而然地引入到课堂所要完成的任务上来,是一堂课良好开端的关键。在本课中开始我向学生展示了关于机

器人的图片和有意思的视频,效果不错,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围绕着本节课,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从中了解学生的操作水平面,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片断4中,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学习,独立填写学习表格,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在自评与互评环节,由于评价项目较多,有的学生没有充分理解教师的要求,导致评价环节开展的不顺利,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前引导学生理解各项评价的要求。任务完成后教师从学生中寻找优秀作业(作品),通过对优秀作业(作品)的讲解来突破教学环节,既解决了问题,又给优秀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对这些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探索中无疑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剂。

《认识倍数》教学案例

《认识倍数》教学案例 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依然是现在教育关注的热点而减负不仅要减去有形的作业负担也要减去无形的心理负担。激发兴趣是减轻心理负担的重要措施。有了兴趣学习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注意力接受知识的速度快质量提高有了兴趣可以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厌学为乐学。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常常会推动学生去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使他们得到很大的满足。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奇求知欲强注意力又不稳定易分散并有明显的情绪色彩。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呢课堂上灵活运用多种激发兴趣的教学手段。 就新课标实施而言教师要善于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与活力应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不同特点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习的能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真谛。相关理论学习准备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倍数除法意识。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除法意识作为数学意识的一种在学生初步认识倍数时就应该进行培养。 结合倍数知识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除法问题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倍数除法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

问题。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所以在对倍数除法有了初步的接触后可以请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倍数素材并把这些素材作为数学研究材料使得学生感到数学亲切、真实研究的就是身边的事从而乐于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 备课的思考与困惑因为是初次认识倍数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设计时教师采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从而发现倍数的不同之处这个教学环节很好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连加算式中加数相同和不同的两种情况为下面的新知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学例题1时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作为起点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对倍数的认识。教学例题2时学生看图写出算式不难这样既可以引出倍数的意义和必要性还可以得出倍数的读写等。除法是旧知识倍数的学习是在旧知识上的迁移。利用旧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本课导入部分的设计就基于此。让学生体会加法和倍数之间的关系。另外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多让孩子说和做要让他们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集体备课解决困惑王海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交流环节时间要充足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郭丽娜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让多媒体课件牵着教学走。李枝萍要合理安排学习层次能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掌握算理并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张洁要以书本为基础安排充足的练习巩固时间。课题认识倍数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

机器人走正方形教学案例

机器人走正方形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循环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程序设计及调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互相协作的能力和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 教学对象分析及教法设计: 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学生知道机器人走固定长度的直线的设计方法以及转弯的实现方法。学生的基本能力要求:能使用机器人开发平台,会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机器人执行的命令过程(即顺序结构)如图1: 教师依据学生知识形成的特点,教学设计上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动手操作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教学重点:循环语句的作用理解 教学难点:循环语句在编程中表示及机器人的调试 教学器材及场地 投影仪、笔记本、机器人数台、机器人专用教室,黑胶纸粘的一个长80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学生任务及注意事项、出现的情况 一、新课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让机器人走直线和转弯,今天我们要让机器人走正方形,首先让机器人从一个顶点出发沿顺时针方向走一圈,你们说说如何机器人完成这个任务?生:先走直线,再右转90度,再先走直线,再右转90度,再先走直线,再右转90度,再先走直线,再右转90度。 师:说得很对,那就请大家利用图形编程平台把程序编好。 学生在编程过程中机器人走直线、右转的速度与时间告诉他们一个参考值。 编好程序并调试,学生在调试的时候,有些同学的机器人的不能沿走正方形走,这时提醒学生分析是走直线不够,还是转弯不够,再修改程序中的参数。有些边角走对了,有些不对。 二、设置认知障碍,进入新课教学 师:大家刚才让机器人走一个正方形,现在让大家让机器人不断地走正方形一百圈,大家自已摸索、或与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生:按上面的编程方法,要拖放的流程图很多,太麻烦了。 师: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呢?请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我们编的程序,其中有几个动作是一样的? 生:走直线、右转90度的动作机器人完成了四次。 师:对,也就是说走直线、右转90度重复了四次。我们可以由一个循环语句完成。 学生编程调试: (1)让学生重新改写前面的程序。并要求思考这样做比前面有什么好的地方? 学生:调整程序中的参数时,只改一个就行了,不象刚才要改四个。 (2)学生示范演示成功的走正方形的程序,学生思考,该程序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他的成功之处你有没有想到? 4、小组比赛:(走正方形5圈) 走如下图形

乐高机器人活动案例

乐高机器人活动案例 机器人活动案例

说明 本活动案例是由一些长期进行机器人教学活动的教师编写的一本课堂教学活动案例,教师可以用作机器人教学活动,不得转载、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必究。 感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陆蓉、深圳高级中学余海燕、深圳海涛小学刘金桥、深圳上步中学张涛、深圳南华中学李建宏的辛苦的工作。

目录 活动一:运动车...........................................................................................................................4 活动二:碰碰车.....................................................................................................................13 活动三. 竞 速机器人......................................................................................................18 活动四:机器人拔河比赛.............................................................................................................27 活动五.竞步机器人................................................................................................................37 活动六.机器人相扑比赛....................................................................................................44 活动七.轨迹机器人......................................................................................................54 活动八.音乐盒................................................................................................................................62 活动九.机器人搬运工深圳上步中学-张涛....................................................................70 乐高常用部件名称一览表.............................................................................................................81 乐高基本搭建技巧.........................................................................................................................85 乐高常用网址 (91)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1.前言 本规则对已经沿用多年的2对2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做了一些修改。目的是强调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技术成份,而不是一味比拼速度和力量。对于本规则肯定会有一个适应过程,但对机器人足球的正常发展是有益的。 2.比赛场地和足球 2.1.机器人足球的矩形比赛场地长2430mm、宽1820mm。球场区长1830mm、宽1220mm,球场四周有宽度为300mm的白色界边,如图1所示。场地周围包括球门后面有高为80mm黑色亚光围栏。 2.2.赛场地面覆盖一层乙烯基场地纸。球场应水平和平整。白色边界包括场地边缘,也应平坦。 图1 比赛场地(mm) 2.3.场地应放置在地毯或毛毡基底上。场地可放在桌上或地板上。 2.4.球门宽度为450mm,深度为80mm。每个球门在距地面140mm处有一横梁。球门内的后面和侧面涂成天蓝色。地面平坦和水平,为白色。球门外侧面应涂有亚光黑色。球门的侧壁延伸到围栏,以防止足球从球门后方滚入。 2.5.场上有两个发球区,图2中用白色表示,但在场地纸上并未标记。它们是绿色区域

和黄色区域与灰色区的两条交接线(如下图白线)。 2.51最近发球点:如下图,如果球从B 区出界或在C 区犯规,最近发球点为作通过出界点或犯规点并与虚线平行的直线,该直线与靠近出界点或犯规点的白线的交点;如球从A 区出界或在罚球区犯规,最近发球点靠近出界点或犯规点的白线端点。 图2 发球区 2.6.参赛队必须根据场馆的照明和磁场条件调整机器人。比赛组织者将尽力保持较低的照度,并使赛场远离磁场(比如地板下的布线和金属物体)。不过仍建议各参赛队应设法让自己的机器人能适应各种照明和磁场干扰情况,并应对场地表面大约5mm 高的轻微起伏。 2.7.比赛采用会发射红外线的直径75~80mm 的电子球。每场开赛前,裁判都要检查足球是否损坏。本届竞赛用球为Wiltronics 制造的MK2红外球,或由日本EK 公司制造的RoboSoccer RCJ-04足球。这两种球都被允许用于比赛。MK2红外球外壳较薄,参赛队必须控制机器人的动力,否则损坏足球后可能会根据规则5.9被取消比赛资格。 3.机器人 3.1.机器人必须是经参赛队员启动后能够自动控制的机器人,禁止使用任何遥控方式操控。每支参赛队可使用不超过两个机器人参赛。比赛中禁止使用备用机器人,即在所有场次比赛使用相同机器人,违者取消比赛资格。 3.2.参加本比赛的机器人限用竞赛组委会指定的教育 机器人套材。只要有可能,也允许以上器材混用。 3.3.机器人必须能纳入内径和高度为220mm 的圆筒 中,重量不得超过2.5kg 。 3.4.机器人带球装置的控球区定义为连接在机器人身 上的任何突出部位形成的内部空间,控球区的深度不得超过 30mm ,如图3所示。 图3 控球区示意图 A A A A B B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测试题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 还表示()的()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 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 第一行:○○○○ 第二行: 7、4×7读作().它表示()个()是多少, 也表示()的7倍是() 8、9的3倍是(),9是()的3倍 9、做一套校服用3米布,有27米布,能做()套校服? 10、一个厂房有两排机器,一排8台,另一排9台,一共有()台机器? 11、列式计算 (1)7的8倍是几?(2)4的9倍是多少? (3)3的9倍是几?(4)4个5是多少?

(5)8个4是多少?(6)6和2相乘是几? (7)5个9相加是几? 12、小汽车准乘5人,大客车准乘的人数是小汽车的7倍,大客车准乘多少人? 13、妈妈买了6斤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5倍,妈妈买了多少斤梨? 14、一朵花有5片花瓣,3朵花有多少片花瓣? 15、一件衣服有4个扣子,7件衣服有多少个扣子?

16、小红有5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17、把应用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1)小明和小亮看同样的书,小明看了7页,小亮看的页数是 小明的5倍,? 列算式: 答: . (2),□的个数是△的7倍,□有 多少个?? 列算式: 答: . (3)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 列算式: 答: . 18、24个小朋友吃晚饭,每人用一个饭碗,平均3个人共用一个菜碗, 平均4个人共用一个汤碗,这顿晚饭一共用了多少个碗?

小机器人活动教学案例

小机器人活动教学案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机器人活动教学案例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雷建军 一、活动背景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看好智能机器人教育对未来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他们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中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智能机器人知识的教育。在他们的课程中有让学生认识机器人的教学内容。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各种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的作用。例如,介绍机器人的由来,要求学生搜集各种机器人的图片、小说或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关机器人的功用和局限性及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这些内容主要穿插在科学概论、社会研究和计算机概论等课程教学中进行。我国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教育方兴未艾,有识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决策者和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教育改革创新的先机,将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上。当今的教育是为以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打基础的。有超前意识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经济的发展趋势,思考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2、帮助学生运用机器人套件,设计、制作智能机器人,并进行比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参与、竞争、实践、协作意识。 3、了解智能机器人,掌握相关信息,动手组装实践。

三、活动内容 搭建、调试智能机器人 四、活动重点 1、认识智能机器人,了解其种类、作用等相关信息。 2、运用乐高机器人套件,动手设计、组装智能机器人,并编写程序进行比赛。 四、活动难点 1、仔细观察,完成乐高机器人的制作。 2、学习、编写程序,完成机器的下载、调试。 五、活动对象 高段小学生 六、活动时间 50分钟 七、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乐高机器人、配件、程序资料、比赛光盘、计算机;红外发射仪。 学具准备:乐高机器人套件,零件分类摆好。 八、活动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组织教学导入活动 1、谈话:

2019年中国电教馆电脑制作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附件2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该规则适用于1对1和2对2对抗赛,不同之处有注明。小学组为1对1竞赛,初中组和高中组为2对2竞赛。 一、竞赛场地及设备标准 1.场地(内侧):长183cm,宽122cm,高14cm。四角有防死球的等腰直角三角柱,直角边长8cm。 2.墙壁:场地边界有墙壁(包括球门区)。墙壁高为14cm,墙壁内侧为黑色(哑光)。 3.球门:球门位于场地底线的中间,宽60cm,深12cm,高14cm。球门上方有2cm宽的横梁,在搭建和编程时,应保证机器人不能进入球门横梁内侧。可以使用球门上方的横梁以防止机器人进入球门内。球门内部,包括地面、墙壁和横梁可以涂色(两边球门分别为黄色和蓝色)。 4.地面:地面是草绿色光滑硬质地面,可以是广告喷绘膜或者油漆板材等。 5.开球点:球场中央点。 6.坠球点:场地中定义了五个坠球点。一个在场地正中;其余四个坠球点位于四个墙角附近,沿着赛场的长边分布,是在两边球门内侧联线方向上,靠近场地中部且距离门柱45cm远的那一点。场地中的坠球点将用黑点标示。 7.中圈:场地上将标出中圈,以场地中心为圆心,直径60cm,由黑色窄圈标示。在开球时裁判可以中圈为依据。 8.禁区:在每个球门前有个宽30cm、长80cm的禁区。禁区由宽1cm的白线标示,白线也是禁区的一部分。当机器人所有部分都在禁区内时,才视作“机器人在禁区内”。 9.照明:为稳定的室内照明灯光。 10.机器人:机器人体积(包括静止和比赛状态)正常置放时垂直投影面积必须在直径22cm(含)范围之内,限高22cm(含)以下,限重1.1kg(含)以下,机器人的启

动、停止开关应设于机器人上方。 根据机器人电源连接方式不同(串联或并联),一台机器人使用的所有电源的总输出不得超过9V(即2串锂聚合物电池或6节干电池),不得使用升压、稳压装置。每台机器人的电源都必须有一个接口,以便测量电压,除非该机器人的电源从外观和连接方式能明显看出它的电压。单场比赛期间不允许充电或更换电池。 机器人不允许使用发射管发射红外光,可以使用红外测距传感器,但不能用于干扰其他机器人,各类测距传感器的数量不能超过4个。不允许在机器人表面使用能够反射红外光的材料。如果给机器人涂色,则必须涂成哑光的。选手应采取措施避免非主观的可见光及红外光源影响机器人的行动。 机器人只允许采用双驱动轮配置,即由两个电机分别独立控制一个着地的轮胎,可以安装辅助平衡的随动轮或万向球,随动轮或万向球与两个驱动轮必须成“十”字分布或“品”字分布,不能安装成两列形式。机器人不能在己方球门前只作左右移动,而应该能做出直接迎向足球的动作。 机器人(形成三面包围球体的)踢球装置的控球深度最大为1cm,以突出的两点之间成一水平连线中任一点且垂直到机器人边沿的直线距离计算。 机器人如果有盘球和弹射装置,可使用相对应的电机进行操控,在盘球装置可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机器人(形成三面包围球体的)踢球装置处的控球深度最大可放宽至为3cm。 11.足球:使用直径(74±5)mm的匀称电子球,该球会发出红外调制光,1200Hz阶梯波调制(载波40kHz),重95±5g(不含电池)。 二、名词定义解释 1.出界球:足球(越过墙壁)被机器人踢出球场外。 2.进球:当球完全进入球门区域或碰到球门后壁反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50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P50:“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10根。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10个2呢?(2的10倍。)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3)讨论: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我们称之为“标准量”。 (4)即时练习: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 从图中看出,()的只数是()只数的()倍,()是一份的量(标准量) 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说明可以圈出3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同学们你们会这样圈吗? 2、学生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年级美术上册《机器人》教学反思

三年级美术上册《机器人》教学反思 《机器人》是三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对机器人的观察欣赏,分析探讨,造型设计,绘画表现,展示评述等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简单知识以及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使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培养学生对美术创造活动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机器人虽然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不常见到,但正因为这样,学生们对它才更加的好奇,有了好奇心,他们的学习就会娆有兴致。三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喜欢欣赏和探索的活动,但对事物的认知还较肤浅,需要教师在学生分析、设计、表现、评述的过程前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但对他们的要求不宜过高。 《机器人》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种类、功能、造型等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通过本节课的讲授,我觉得能够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了解机器人,并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突出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我在课前收集了大量关于机器人的图片和资料。在介绍什么是机器人的时候给学生们播放了一段录像片,使学生更加了解机器人;在介绍机器人的种类与功能时利用大量的图片进行说明;结合生活中的机器人和绘画作品中的机器人的造型来启发学生的造型表现让学生们了解机器人的造型不仅有人

的形象,还有车型、动物型、几何体型等等。在这一环节学生学习的非常认真而且感兴趣,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反思本节课也有不足,如教师在教授与欣赏图片和了解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占用的时间过长,学生造型表现的时间稍短些,如果在这个环节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时间那么学生在造型表现和展览讲评环节会更合理。 苗新永 2015.9.4

机器人足球赛简介

机器人足球赛简介 RoboCup是一个通过提供足球比赛这样一个标准问题来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1997年,是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研究史上重要的一年,同年5月,IBM的深蓝机器人击败了人类国际象棋冠军,人工智能领域四十多年的挑战终于成为现实;7月4日,NASA 的“火星探路者”飞行器及其配置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Sojourner,成功地在火星表面登陆;也就在这一年,首届RoboCup比赛及会议在日本的名古屋举行,为实现机器人足球队击败人类足球世界冠军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Alan Mackworth在1992年的论文《On Seeing Robots》(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计算机视觉:系统、理论与应用》)中提出训练机器人进行足球比赛的设想。1992年10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关于人工智能领域重大挑战的研讨会》上,与会的研究人员对制造和训练机器人进行足球比赛以促进相关领域研究进行了探讨。1996年,RoboCup国际联合会成立,并在日本举行了表演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RoboCup 的使命是促进分布式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教育。通过提供一个标准任务,使得研究人员利用各种技术,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他的最终目标是经过五十年左右的研究,使机器人足球队能战胜人类足球冠军队。 RoboCup机器人足球的研究融入了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与感知融合、无线通讯、精密机械和仿生材料等众多学科的前沿研究与综合集成,其研究领域包括智能机器人系统,多智能体系统,实时模式识别与行为系统,智能体结构设计,实时规划和推理,基于网络的三维图形交互,传感器技术。其技术特点有:动态实时系统、分布式合作与协调、带噪声的,非全信息的环境模型、非符号化的环境信息、受限的通讯带宽等,它的设计主要分成以下模块:机械系统、电子系统、视觉系统、决策系统和通讯系统和车载系统等系统的设计。 l、RoboCup足球机器人仿真组(2D、3D) 仿真组比赛是RoboCup 的组成部分。RoboCup 仿真比赛是一个能为多智能体系统和模拟智能进行研究与教育的工具。比赛是在一个标准的计算机环境中进行的,提供了一个完全分布式控制,实时异步多智能体环境。通过这个平台,测试各种理论,算法和Agent 体系结构。在实时异步,有噪声的对抗环境中,研究多智能体的合作对抗问题。当然,仿真组的比赛使用的机器人并非是真的机器人。一个机器人是Agent, 拥有自己的大脑,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一个球队实际是程序组成的。服务器的工作就是计算并更新球场上所有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发送视觉和听觉信息给球员,接收球员的命令。

《认识一张图》教学案例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认识一张图》教学案例倍的认识教学案例本课是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处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高一学生通过第一章多媒体信息编码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图像的一些常识,如像素、黑白图像大小的计算等。本课以认识一张“位图”为例,围绕三个问题(此图属哪类图片、用什么软件处理、图片质量由什么决定)认识这张图片,从而把各知识点串连起来,阐述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 图像处理是多媒体素材采集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想成功地完成对图像素材的采集和加工,必须了解决定图像质量的一些重要因素。教材通过对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图像的分辨率、颜色等方面内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图像处理的有关知识,同时,引出Photoshop这个应用软件,让学生自己探索。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认识位图的常用处理软件、图像分辨率的定义及颜色模式。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了解图片数字化表示的两种方式位图、矢量图,并掌握图像分辨率和颜色值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联系与思考四个步骤完成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位图、矢量图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观察与实践,认识分辨率和颜色值大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二、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和教学辅助网站的“信息技术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结合实践操作完成对概念的理解;二是要求学生把当前所学内容尽量和自己的已学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机器人教学的意义

把机器人教育引入校园,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机器人肯定会越来越普及。有专家预言,从信息产业的角度看,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将是智能机器人时代。随着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深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机器人学科知识与机器人应用前景方面的教育已势在必行。机器人最早只是在工厂里使用,现在已经在娱乐、医院和家庭等日常生活中使用。如韩国、日本将为将自己打造为一个高技术国家,他们预言说,到2015-2020年,每一个韩国家庭里都将拥有至少一个机器人。将来机器人可能会像计算机、汽车一样家家都有,变成人类离不开的一个工具,那时人人都要进行机器人的学习,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接触到机器人。机器人教育也会越来越普及,而且可以学到比计算机更全面的知识,除了能够学到编程语言、程序设计以外,同时还能学到机电方面的知识,所以机器人进入中小学教育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机器人融合了计算机、机械、电子、通讯、控制、声、光、电、磁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在活动中,既教会学生去思考,又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培养综合素质。学生通过亲手组装机器人系统、检测调整传感器、编制调试控制程序等工作,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都能得到全方位训练和提升,对进行学科知识渗透、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机器人进课堂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综合素质提高、创新思维活跃,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机器人教育引入校园,对学生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获益。 其一,丰富学科生活,培养动手能力。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青少年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及科学模具的能力日益降低,创造发明的意念也渐呈弱化趋势。所有令他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均是玩具商生产出来的,亦即是需用钱买来的。长此以往,将使未来中国少年儿童的求生能力、自我创造能力不断减低、变弱,这对于一个民族的科学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自我组装、制造机器人不但会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同时也会从小培养学生养成凡事自己动手的良好生活习惯。 其二,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机器人制作涉及相关领域多种门类的专门知识,青少年必须广泛涉猎,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机器人的制作过程,正是锻炼意志、培养

智能机器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智能机器人》案例 金禧中学余宇宏 一、活动背景 智能机器人是现代高科技的集成体,是21世纪的科技至高点之一。智能机器人集成了数学、力学、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传感技术、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综合体现,能全面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是中小学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良好载体,在把智能机器人的教学内容渗透到综合实践课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精神,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因此,我们开展了“智能机器人”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2、引导学生运用机器人套件,设计、制作智能机器人,并进行比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参与、竞争、实践、协作意识。 3、认识智能机器人,了解相关信息,形成感性认识,动手组装实践,并编写程序进行比赛。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了解机器人: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智能机器人。是因为智能机器人是现在高科技的集成体,是21世纪的科技产物。智能机器人集成了数学、力学、人工智能、通信、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等众多领域的高新科技。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机器人。真正意义的机器人应该是一个具有一定智能

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按照人类的某种方式进行工作的一种机器。 3、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尽管机器人的外形、功能有千差万别的变化,但是任何一个智能机器人都应该具备三大功能即三大部分的机构:感知机构、职能机构和执行机构。 第二阶段 学习组装机器人: 1、学习机器人的基本机械构造。让学生通过视频的方式了解机器人的组装过程以及机器人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对简单机器人进行拆装。在拆装过程中,学生逐步的掌握机器人是由驱动装置即马达,以及控制装置即处理芯片组成。 2、学习机器人的感应器。将机器人的感应器分别给学生进行介绍,包括:红外避障感应器用于检测外界的障碍物,地面灰度感应器用于检测地面的颜色深浅,火焰探测感应器用于检测外面存在的火源,触碰感应器用于检测接触到机器人的物体,指南针感应器用于确定机器人所朝的方位。以此让学生掌握各类感应器的外观以及使用的范围。 学习编程语言: 1、学习机器人的基本运行指令。学生学习控制机器人的基本指令,包括前进FD,后退BK,左转LT,右转RT。并通过使用这些指令控制机器人做出各种各样的运动。在仿真环境中,让学生使用基本指令控制机器人完成布置的任务。任务由简到难,让学生控制机器人走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正五角星。学生在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来掌握基本指令的知识。 2、学习机器人的重复命令。对基本指令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引入重复命令REPEAT,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重复命令来使我们的程序编写更为简洁、高效。让学生运用重复命令将前面的任务进行完成,以对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重复命令在使用上的好处。 3、学习使用条件语句来控制机器人。这部分以走迷宫的任务,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程序来控制机器人对外界信息进行判断,以此来控制机器人完成走迷宫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1 前言 2对2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经过几次调整,基本达到强调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技术而不是一味比拼速度和力量的目的,加强了对参赛学生能力的考核,对机器人足球的正常发展是有益的。为了更方便训练和比赛,再次对规则进行修订。 2 比赛场地和足球 2.1 机器人足球赛台的球场区长1220mm、宽1830mm,球场四周有宽度为220mm的白色边界区。边界区四周有宽80mm的坡面,四周为高150mm、厚18mm的档板。边界区及坡面均刷白色亚光漆,档板刷黑色亚光漆。赛台尺寸如图1所示。赛台用木工板制成。 2.2 赛台中央的木质底板上覆盖一层喷绘的背胶场地纸。绿色球场及白色边界区应水平和平整。 图1 比赛场地(mm) 2.3 赛台应放置在约600mm高的架子上。

2.4 球门内宽为450mm,深度为80mm。每个球门在距地面140mm处有一横梁。球门内有高度为80mm的后壁。球门内侧涂成天蓝色,地面为白色。球门外侧面应涂成亚光黑色。球门用厚度不超过12mm的木板制成。 2.5 场上有六个发球点和一个开球点,图2中用白点表示,但在场地纸上并未标记。 图2 发球点、开球点和罚球区 2.6 参赛队必须根据场馆的照明和磁场条件调整机器人。比赛组织者将尽力保持较低的照度,并使赛场远离磁场(比如,地板下的布线和金属物体)。但是,建议各参赛队应设法让自己的机器人能适应各种照明和磁场干扰情况,并能应对场地表面大约5mm高的轻微起伏。 2.7 比赛采用能发射红外线的直径70~75mm的电子球。每场开赛前,裁判都要检查足球是否损坏。本届竞赛用球为日本EK公司制造的RoboSoccer RCJ-05足球,使用抗于扰力较强的调制模式。参赛队必须控制机器人的动力,否则,损坏足球后可能会根据规则5.7.2和6.7被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 3 机器人 3.1 机器人必须是经参赛队员启动后能够自动运行的机器人,禁止使用任何遥控方式。为了策略或备份的需要,每支参赛队可携带三台机器人参赛,但在同一场比赛中只能使用两台机器人且不能更换。 3.2 参加本届比赛的机器人限用竞赛组委会指定的厂家的机器人套材。只要有可能,也允许以上器材混用,允许自制机器人。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番禺区水濂小学李剑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引入。 1、我是数学小能手。 (1)3个2是(),5个()35。 (2)36里有4个()。 2、拍手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可以吗?(可以) 游戏一:老师拍2下,小朋友拍3个2下。(刚开始拍手会有点乱,但给小朋友适当的调整,就整齐了。) 游戏二:老师拍3下,小朋友拍3个3下。(这次的拍手整齐,并有规律。) 游戏三:小朋友拍5下,老师拍3个5下。(小朋友当小主人,能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师:老师拍得好听吗?(好听)萝卜乐园的小兔子也很喜欢参加我们的拍手游戏。(设计意图:通过填空题、拍手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回顾旧知,巩固“几个几”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认识倍的概念。

(1)、找一找、圈一圈。 出示主题图(由于主题图中的胡萝卜和红萝卜会让学生表达出现含糊,我把红萝卜换成青萝卜。) 师:小朋友们,在图中你最喜欢吃那种萝卜?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分别有多少?并和同学一起分享。 生1:我最喜欢胡萝卜,有2根。 生2:我最喜欢青萝卜,有6根。 生3:我最喜欢白萝卜,有10根。 (同时把胡萝卜、青萝卜、白萝卜的图片学具展示在黑板) 师:请小朋友找一找青萝卜的根数有几个胡萝卜的根数?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的?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我把青萝卜每2根圈起来,(孩子在黑板演示)所以青萝卜有3个2根。 师:你的方法真好。胡萝卜有2根,青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青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课题引入:倍的认识。) (2)摆一摆。 师:请小朋友利用学具摆一摆,并想一想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完成后和组员说一说。(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汇报: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3)圈一圈,加深倍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通过圈一圈的方法,找一找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因为有了前面的认识,小朋友都很快地完成,并能正确的表达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活动:找一找、圈一圈、摆一摆,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与“几个几”建立起来,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2、在“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 (1)改变胡萝卜的根数。 师:小白兔又从萝卜乐园了找到了一根胡萝卜,那现在青萝卜的根数又是胡萝卜

聪明的机器人教学案例精编

聪明的机器人教学案例精 编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聪明的机器人》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结构特征与特异功能,机器人在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2.透过任务驱动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逐步发展,对机器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 3. 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进行想象,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功能和特点及其发展。 难点: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材料组合机器人。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视频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机器人的各种知识和机器人的实例。 二、教学导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么人吗()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三、新授 (一)观看视频引入教学内容 21世纪被信息技术专家誉为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综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传感器应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机器人在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请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积极举手描述自己生活中、电影中见过的机器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适时导入新课: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视频。() 观看过后:同学们举了这么多机器人的例子,我们从刚才的视频上也看到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类的形体和较高的智能。那么,到底什么是机器人呢是不是只有在高科技实验室、科幻电影里面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形体的才叫机器人呢 开始讨论,问题初步涉及到机器人的特征方面。现实生活中,机器人无处不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你是否注意过商场的自动门、街头的取款机这就是机器人!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人们是怎么定义机器人的呢 (二)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

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比赛规则(MSLR).

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比赛规则(MSLR) 陈卫东叶道年张小冰等编译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研究所 目录 第一章RoboCup比赛项目 (3) 1.1国际规则项目 (3) 1.22Vs2项目 (3) 第二章RoboCup国际规则 (4) ●规则1 -比赛场地要求 (4) ——规则1.1 尺寸 (4) ——规则1.2 场地标识 (5) ——规则1.3 球门区 (5) ——规则1.4 罚球区 (5) ——规则1.5 旗杆 (6) ——规则1.6 角弧 (6) ——规则1.7 球门 (6) ——规则1.8 安全 (7) ●规则2 -比赛所用球 (8) ——规则2.1 质量和尺寸 (8) ——规则2.2 受损球的替换 (8) ●规则3 -比赛队员装备 (9) ——规则3.1 安全性 (9) ——规则3.2 基本装备 (9) ——规则3.3 守门员 (11) ——规则3.4 犯规和制裁 (11) ——规则3.5 重新比赛 (11) ●规则4 -裁判及助理裁判 (12) ——规则4.1 裁判之权威 (12) ——规则4.2 权力与职责 (12) ——规则4.3 助理裁判 (12) ——规则4.4 裁判判决 (12) ●规则5 -比赛时间 (13) ——规则5.1 半场 (13) ——规则5.1 中场休息 (13) ——规则5.2 补时 (13) ——规则5.3 罚球 (13) ——规则5.3 加时 (13)

——规则5.4 中途终止之比赛 (13) ●规则6 -比赛开始与重新开始 (14) ——规则6.1 开球 (14) ——规则6.2 开球过程 (14) ——规则6.3 开球的犯规及措施 (14) ●规则7 -比赛的进行与暂停 (15) ——规则7.1球赛暂停 (15) ——规则7.2 球赛进行 (15) ●规则8 -比赛的计分 (16) ——规则8.1 进球得分 (16) ——规则8.2 比赛胜利 (16) ——规则8.3 竞赛规则 (16) ●规则9 -犯规行为 (17) ——规则9.1 停球与持球 (17) ——规则9.2 踢球与运球 (17) ——规则9.3 犯规及其犯规后的处罚 (18) ●规则10 -任意球与罚球点及点球 (20) ——规则 10.1 任意球 (20) ——规则10.2 任意球的位置 (20) ——规则10.3 任意球犯规/制裁 (20) ——规则10.4 罚球 (21) ——规则10.5 球出边界的处理 (22) ——规则10.6 球门发球 (22) ●规则11- 上场队员的人数 (23) 第三章RoboCup 2Vs2项目规则 (24) 3.1 2Vs2比赛基本规则 (24) 3.2 2Vs2比赛其它规则 (24)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倍的认识》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 P53-练习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以乘法的意义为知识基础。?而“倍的认识”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铺垫。“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 “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新教材把这部分内容从二年级后移到三年级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