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粉(食品营养强化剂)

骨粉(食品营养强化剂)

G B 1903.19 201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骨粉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冻)畜二禽骨为原料,经预处理二高温蒸煮或物理挤压脱脂二干燥二粉碎二高温杀菌等工艺而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骨粉三

2 术语和定义

2.1 骨粉

指选用鲜(冻)畜(猪二牛二羊)二禽(鸡二鸭二鹅)骨,经粉碎,95%的粉粒径小于150μm 的骨粉三

3 技术要求

3.1 原辅料要求

3.1.1 鲜(

冻)畜二禽骨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健康鲜(冻)畜(猪二牛二羊)二禽(鸡二鸭二鹅)骨三

3.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三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检验方法

色泽

滋味二气味

状态

杂质白色至灰黄色,微腥二粉末状,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二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3.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三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指 标

检验方法粒度通过率[筛孔内径:150μm?6.6μm (100目标准筛)]?95%

G B /T22427.5钙(以C a 计)/(g /100g )?17.0G B5009.92干燥失重/(g /100g )?6.0G B5009.3

第十二章食品的营养强化练习和答案_食品营养学

第十二章 食品的营养强化 一、填空 1、漂白剂有 漂白剂和 漂白剂二类,它使食品免于褐变并提高食品质量。 2、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护色剂有 和 。 3、BHT的化学名称为 ,它的耐热性较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 4、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 和 ,一般认为二者中 的毒性较弱。 5、增味剂按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 系列和 系列二种。 6、一般将防腐剂分为 、 和 三种。 7、抗氧化剂是指能延缓食品成分 的一类物质。 8、护色剂可与肌肉中的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结合,生成 使肉制品呈现红色。 9、食品强化要求符合营养学原理、 ,食用安全性和感官、工艺、口感、价格方面的可行性。 10、普通酸奶的原料为牛奶、蔗糖和 。 二、选择 1、我国允许按生产需要使用而不加限制的甜味剂是 。 A.甘草 B.阿司帕坦 C.甜蜜素 D.糖精 2、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是 。 A.甘草 B.三氯蔗糖 C.赤藓糖醇 D.甜蜜素 3、强化食品的种类有 和副食强化。 A.膳食补充剂的添加 B.载体的选择 C.主食强 化 D.水强化 4、碘强化剂的品种主要用人工化学合成的 和碘酸钾。 A.海藻碘 B.碘化钾 C.碘化钠 D.碘酸镁 5、DHA在中 含量丰富,主要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 A.肉类 B.谷类 C.蔬菜 D.海产鱼油 三、名词解释 1、食品的营养强化:根据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或某些天然食品,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 2、强化食品:经过添加营养素强化处理的食品。 3、营养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我国有关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的管理法规与标准

我国有关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的管理法规与标准 一、概述 1、何谓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2、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原则 (1)不得对消费者产生急性或潜在危害; (2)不得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 (3)不得有助于食品假冒; (4)不得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管理法规与标准的发展 1960年,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卫生部、轻工部制定的《食用合成染料管理办法》 1967年,卫生部、化工部、轻工部、商业部联合颁布了《八种食品用化工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1986年,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1993年,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1994年,《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1996年,《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02年,《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现行管理法规与标准体系

食品卫生法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剂规格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食品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食品卫生法》规定:本法适用于一切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也适用于食品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和有关环境。 该法是我国唯一对食品添加剂及其生产与使用的卫生问题作出规定的国家法律。 管理规定包括以下方面:1、使用;2、生产经营;3、审批;4、立法与制标; 5、罚则 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第九条禁止生产经营: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第十条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 第十一条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定型包装食品添加剂,必须有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镁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糖酸与氧化镁(或碳酸镁),或者葡萄糖酸-δ-内酯与氧化镁(或碳酸镁)为原料,经化学合成、精制而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镁。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D-葡萄糖酸镁 2.2 分子式 C 12H 22MgO 14·n H 2O(n =0或2)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414.61(无水物)(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50.64(二水合物)(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类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状态,嗅其气味。 状态 粉末或颗粒 气味 无臭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附录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其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试剂和材料 A.2.1.1 冰乙酸。 A.2.1.2 乙醇。 A.2.1.3 苯肼。 A.2.1.4 氯化铵溶液:200 g/L。 A.2.1.5 碳酸铵溶液:200 g/L。 A.2.1.6 磷酸钠溶液:60 g/L。 A.2.1.7 氨水溶液:2+3。 A.2.2 鉴别方法 A.2.2.1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A.2.2.2 镁离子的鉴别 取约0.5 g试样,溶于10 mL水,加5 mL氯化铵溶液、5 mL碳酸铵溶液,搅拌,不产生沉淀,再加入5 mL磷酸钠溶液,产生白色结晶沉淀,加入10 mL氨水溶液白色结晶沉淀不溶解。 A.2.2.3 葡萄糖的鉴别 A.2.2.3.1 方法提要 试样在乙酸介质中,与苯肼共热,生成黄色葡萄糖酰苯肼结晶。 A.2.2.3.2 分析步骤 称取约0.5 g试样,加10 mL水,溶解(必要时加热),取5 mL,加0.7 mL冰乙酸和1 mL新蒸馏苯肼,沸水浴加热30 min,放至室温,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内壁,则析出黄色结晶。 A.3 葡萄糖酸镁(C12H22MgO14)含量(以干基计)的测定 A.3.1 方法提要 在试样溶液中加入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镁含量。 A.3.2 试剂和材料 A.3.2.1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A.3.2.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5 mo1/L。 A.3.2.3 铬黑T指示液(5 g/L)。

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卫生部 【颁布日期】861114 【实施日期】861114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卫生监督、检疫 【文号】 【名称】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 【题注】 办法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第八条“食品不得加入药物。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以及作为调料或者食品强化剂加入的除外”的规定,为加强对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卫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份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第三条生产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工厂,须经省、市、自治区的产品主管部门、卫生部门及有关部门批准。按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并逐批检验,合格后方许出厂。商业部门加强验收,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加强监督检查。未经批准的单位,不得生产食品营养强化剂,必需氨基酸不能以小包装形式出售。 第四条食品加工,经管部门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必须符合《食品营养强化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品种、范围和使用剂量,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违反者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第五条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工艺要合理,不得影响强化剂的性质。成品在保存期内,其含量应不低于使用卫生标准中所规定的使用量。 第六条凡经营养强化的食品在包装上必须写明:“营养强化食品”字样,并标明生产厂名、生产日期、强化品种、强化剂量、使用对象、食用方法、食用量和保存期限,不得夸大宣传。 第七条生产和使用新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时,应由生产和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出生产工艺、理化性质、质量标准、毒性试验结果、营养学评价、使用效果,[食品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等有关资料,省、市、自治区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提出意见,报经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审理后,报卫生部审核批准。主管部门制定

什么是营养强化食品

什么是营养强化食品 在食物加工过程中,为了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或者为了补充食品中所缺乏的营养素,人为地向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为人体所必需,但在日常膳食中易缺乏的营养素),以提高其营养价值,这样的食品称为营养强化食品,所添加的营养素称为营养强化剂。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营养强化呢?第一,几乎没有一种天然食品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第二,食品在、烹调、加工和储存等过程中往往有部分营养损失;第三,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等因素,可能导致某种或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不足;第四,人体在不同时期对营养素的要求不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对营养素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的目的,可适当使用强化剂。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的营养强化剂可分为四类:维生素类强化剂、无机元素强化剂、氨基酸类强化剂、蛋白质及其他强化剂。 维生素类强化剂主要包括维生素A类、维生素B类、维生素C类。维生素A类一般用于乳制品、人造奶油,面包、饼干等食品,是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β–紫罗酮衍生物的统称,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类同样用于面包、饼干、糕点及乳制品等,主要包括维生素B1(硫铵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5(烟酸或尼克酸)、维生素B6(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等)、维生素B12(钴胺素)以及胆碱、叶酸、泛酸等。维生素C类主要用于果汁、糖果,面包、

饼干等,多见于婴儿食品及保健品,可起到一定抗氧化的作用。 常见的无机元素强化剂包括碘、铁,锌、钙、镁、铜、锰、锡等。我们熟悉的目前国内已批准的氨基酸类强化剂是赖氨酸及牛磺酸强化剂,主要作用要为了促进生长发育、改善味觉、提升免疫力。 目前国内已批准的氨基酸类强化剂是赖氨酸及牛磺酸强化剂,主要作用是提高强化食品蛋白质的生理效价。其常用于乳制品、豆制品、果汁、婴幼儿食品中。 肿瘤患者是发生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及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过程中较易因恶心、呕吐、食欲不佳造成各种营养元素的缺乏。营养强化食品的营养价值较天然食物高,因此可设计一些营养强化食品,用于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改善营养状况并提高生活质量。目前研究发现,可能使肿瘤患者受益的营养强化剂有硒、多糖、膳食纤维。

牛磺酸营养强化剂

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1.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通用名称 中文名称:牛磺酸;化学名称:2-氨基乙磺酸;分子式:C2H7NSO3;,

相对分子量:125.15(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此项申报是指——食品添加剂牛磺酸,即GB14759—93中规定的牛磺酸。用于氨基酸类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牛磺酸。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

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2.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功能分类 根据GB14880营养强化剂规定,牛磺酸属于营养强化剂,氨基酸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3.用量和使用范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用量和使用范围 拟在盐及代盐制品中强化牛磺酸; 申报的牛磺酸的使用量为:4~20g/kg;

1.我国居民食盐的日摄入量为14~26克(见后面论文)。其中以日摄入18±2 克的人数最多。日摄入食盐以平均18克计算,牛磺酸按6~18g/kg计算,实际上增加了每天108~324毫克牛磺酸的摄入。 说明:食盐的粒度一般在20~40目之间,行业内公认的混匀度达到95%即可算为优级,混匀度比目数更大(更细)的面粉要小。所以申报最低限虽然为4g/kg,但实际生产为确保产品合格一般要高于4g/kg,按5~6g/kg是行业内普遍计算出的生产实际使用量,以此类推最高量选择18g/kg计算。 参考GB14880标准,牛磺酸在谷类制品中使用量为0.3~0.5g/kg;在饮液中使用量为0.1~0.5g/kg;在果汁(果味)型饮料中使用量为 0.4~0.6g/kg。 2.中国营养学会主编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并未给出牛磺 酸的推荐摄入量(RNI)、平均需要量(EAR)等,只给出了含硫(s)基氨基酸最低摄入量为:16毫克/公斤/日;安全摄入量为:32毫克/公斤/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营养强化剂的添加原则及钙制剂的特点与强化钙注意事项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食品添加剂》课程期末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营养强化剂的添加原则及钙制剂的特点与强化钙注意事项(第二题) 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XXXXX 学号:XXXXX 姓名:XXXXX 指导教师:XXXXX

营养强化剂的添加原则 及钙制剂的特点与强化钙注意事项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XXXXX XXXXX) 摘要:根据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营养强化领域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营养强化剂的添加原则;钙是是构成机体完整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在机体各种生理和生化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综述了钙制剂的特点与强化钙注意事项;最后对营养强化剂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营养强化剂;钙制剂;特点;注意事项 食品和营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几乎没有一种单纯的天然食品含有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同时食品中的营养素会在加工、烹调等处理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丧失。此外,大部分食品在销售前的保藏、运输过程,甚至是在销售过程中,各种营养素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损失。因此,为了平衡天然食品中所缺乏的营养素或食品在制作加工及运输过程所损失的营养素,以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营养需求,防止出现各种营养失衡症状,在各类食品中按国家规定加入适宜种类和适量的营养素是非常有必要的[1]。事实证明,进行食品强化行动能有效且迅速的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千百年来,我国居民长期为碘缺乏所困扰,但从1990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食盐加碘行动,到2000年为止,居民碘缺乏问题

基本消除[2]。 我国的营养强化工作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省、直辖市,涉及营养强化面粉、大米、食用盐、酱油等,这个“强化家族”不断扩大,尤其是近两年来,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目前,困扰中国公众营养改善事业的最大问题是各地老百姓对营养强化食品接受程度不一。其中缘由,除了跟营养强化工作本身的相关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有些生产技术尚不成熟有关之外,还与老百姓对于营养强化方面知识的极度缺乏有关。因此,有必要学习和了解有关营养强化剂的有关知识。 1营养强化剂的添加原则 按照《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规定,食品营养强化剂指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和其他营养成分。营养强化剂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一种, 其目的是:①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②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有相当规模的人群出现某些营养素摄入水平低或缺乏,通过强化可以改善其摄入水平低或缺乏导致的健康影响;③某些人群由于饮食习惯和(或)其他原因可能出现某些营养素摄入量水平低或缺乏,通过强化可以改善其摄入水平低或缺乏导致的健康影响;④补充和调整特殊膳食用食品中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3]。 1.1主要营养强化剂的功能和作用

食品营养强化剂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区>健康知识园地>食品安全与营养 ?浏览字体:【大、中、小】 ?2012-10-23 ?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3422621.html, 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

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1925/2006《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修订的背景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 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食品营养强化与人类健康

文章篇号:1007-2764(2006)03-0206-072 食品营养强化与人类健康 罗俊粦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营养科 深圳 518020) 摘要:食品营养强化,就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生长发育期和特征的人群的营养需要,在饮食上补充特定营养素的一种医疗辅助手段。 关键词:食品营养强化;营养素;食品 Food Nutrition Strengthening and Human Health Luo Jun-lin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of Jinan University, Nutrition Branch of Shenzhen People Hospital, Shenzhen 518020) Abstract: Food n utrition strengthening is an assistant means of clinic for providing some nutrition to some special crowd people come from different region, or owned some characteristic, etc.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lation between nutrition strengthening and human health. Keywords: Food n utrition strengthens; Nutrient 实践证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并不能消除营养缺乏症,总有一些特定人群处于营养缺乏的危险之中。现在人们对营养素与人体机能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最新的营养学认为:适度“过量”摄入某些含特定营养素的营养强化食品(也称功能性食品)对预防慢性病有一定的功效。目前在发达国家,强化食品已得到人们的普通重视,已走进了千家万户。 1 我国营养素发展历程 我国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和生产营养素,大体经历如下阶段:(1)20世纪50-60年代。当时我国制药工业落后,仅可供应少数几种营养养,大多源于一些含量较高的食物资源,主要通过浓缩和简单提取获得; (2)20世纪70年代。营养素工业取得缓慢发展,已有能力生产若干种B族维生素。我国的维生素C两步法生产工艺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震动; (3)20世纪80年代。这是我国营养素强化的开始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已能生产除生物素以外的各种维生素,但主要中间体还依赖进口。有重要意义的是,我国开始采取食物营养强化措施,如面粉中强化钙、铁、赖氨酸等营养素,婴幼儿配方奶粉等。这个时期由于营养强化和保健品在生产、销售等方面无章可循,对添加的营养素没有确切的质量标准,添加量、使用量也无限制,造成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为规范营养食品与营养收稿日期:2005-12-30 作者简介:罗俊粦, 主管营养技师,从事临床营养工作26年余 素的生产、销售和管理,卫生部于1986年底开始颁布一系列的法规和管理办法等,使营养素的研发、生产、应用步入正规; (4)20世纪90年代。这是我国商品化营养素得到大幅增长的阶段。各种维生素及中间体的生产技术相继有了突破性进展,有效促进了维生素工业的发展。一批产品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卫生部1996年对保健食品进行立法,规范营养素的生产和销售,促进了我国营养素产业的发展; (5)有突破意义的2001年。在2001年,我国研制成功生物素,迈入世界能够生产迄今发现的所有营养素单体的极少数国家行列,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出口国之一。 2 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 食品营养强化的目的是改善人类营养状况。早期营养强化食品是在食物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作为食品,首先应先满足身体生理需要,保证发育成长、体魄强健、精力充沛和延年益寿等功能。至于色泽、味觉、造型等都是从属于营养功能的、满足消费者感官需要的外在标准。当前众多消费者缺乏科学营养知识,过度追求味觉和视觉享受,而忽视营养价值。一些食品加工者一味迎合消费者,忽视加工食品的营养价值标准,从而导致某些人群的营养不良,造成食源性疾病,如肥胖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呈快速增长趋势。简而言之,营养强化食品就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食品加入

食品营养强化剂 低聚果糖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低聚果糖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营养强化剂低聚果糖。食品营养强化剂低聚果糖是以白砂糖、蔗糖为原料经来源于黑曲霉的酶或米曲霉的β-果糖基转移酶酶作用,经提纯、干燥等工艺制得的蔗果三糖(GF2)至蔗果六糖(GF5)的混合物,或以菊苣为原料,经部分酶水解后提纯、干燥等工艺制得的蔗果三糖(GF2)至蔗果八糖(GF7)以及果果二糖(F2)至果果八糖(F8)的混合物。 2 结构式 按结构分为蔗-果型(G-F)低聚果糖和果-果型(F-F)低聚果糖。分子结构分别如下: 蔗-果型(GF n)低聚果糖分子结构示意图果-果型(F n)低聚果糖分子结构示意图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附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和GB/T 603的规定制备;所用溶液除另有说明外,均为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试剂和材料 A.2.1.1 醋酸缓冲液(pH 4.5±0.05)。 A.2.1.2 混合标准溶液:3.0mg/mL GF 2,3.0mg/mL GF 3,0.50mg/mL GF 4; 2.0mg/mL 果糖,2.0mg/mL 葡萄糖,2.0mg/mL 蔗糖,以上标准溶液均用水配制。 注:GF 2、GF 3、GF 4、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标准品在使用前须96 ℃±2 ℃干燥4 h 。 A.2.1.3 果糖酶:用于将低聚果糖酶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应小于0.005 %,4 ℃冰箱保存。 A.2.2 仪器和设备 A.2.2.1 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示差折光检测器或相当性能的检测器)。 A.2.2.2 氨基色谱柱或同等性能的色谱柱。 A.2.2.3 水浴锅。 A.2.3 分析步骤 A.2.3.1 试样制备 称取经96 ℃±2 ℃干燥4 h 的试样用水配制成浓度10mg/mL 的试样储备液。移取10mL 醋酸缓冲溶液和10mL 试样储备液至25mL 容量瓶中。加入足够量的果糖酶(如果不知试样中低聚果糖含量,可认为试样含100 %低聚果糖,如使用megazyme 2000 U/mL 的混合果糖酶,则需加入100μL ),60℃消化30min ,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经0.45μm 滤膜过滤后备用。 A.2.3.2 仪器参考条件 色谱柱:氨基色谱柱(粒径5μm ,柱长250mm×直径4.6mm )。 流动相:乙腈+水=75+25。 流速:1.0 mL/min 。 柱温:30 ℃。 进样量:20 μL 。 A.2.3.3 试样溶液的测定 将消化的试样溶液和标准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中,并记录相应的色谱图谱。 A.2.4 计算 试样中果糖和葡萄糖以质量百分数i w 计,按式(A.1)计算: %1001000 ????= V m A A c w s i s i ………………………………………………(A.1) 式中: C s ——标准溶液中某组分糖标准品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

食品营养强化剂有哪些

纵观整个市场,我们发现现有的营养强化剂总数130种,在我国,按GB14880-94国家标准列入名单的有37种,其中氨基酸及含氧化合物12种,维生素17种,矿物质8种,那么这些强化剂具体都是什么,给您作出如下解答。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类别: 矿物质类:钙、铁、锌、硒、碘、镁、钾、钠、铜、锰、铬等。 维生素类: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族、叶酸、生物素等。 氨基酸类: 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牛磺酸等必需氨基酸。 其他类强化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低聚糖、膳食纤维、益生元、卵磷脂、左旋肉碱等。 在如此众多的营养强化剂中,根据不同的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营养强化剂,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在选择强化某种营养素之前,必须考虑膳食中该营养素的其他来源,一方面要保证摄入强化食品后该营养素水平不会过量;另一方面,该营养素的添加也应该确有必要,营养素的强化用量应该使其在膳食中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以便摄入通常数量的食物即可得到充足的该种营养素。 2、注意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防止由于食品强化而造成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而且在食品中添加一种必需营养素后,不得对其它营养素的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3、尽量选择具有生物活性和稳定性高的营养强化剂。例如铁的营养效价就因所用形式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再如,有些营养素可由于接触空气或加热而被破坏。面粉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很少,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又比较高,所以可在面包和饼干中添加适量的β-胡萝卜素。 4、尽量选择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营养强化剂,尽量避免使用难溶的、难以吸收或易被食物影响吸收率的强化剂。有些无机盐和维生素容易在食物中相互作用

1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

1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食品营养强化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较高营养价值的食品使其获得全面合理的营养满足生理生活和劳动的正常需要维持和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①弥补天然食品的缺陷②补充食品在加工贮藏运输中的营养素损失③简化膳食处理方便摄食④适应不同人群生理及特殊职业的需要⑤减少营养缺乏病或因营养缺乏引起的并发症可见强化食品在医疗卫生方面与预防接种有相同效益,能为国家节省相当的医疗费用。2母乳喂养的优点:①健康母亲的乳汁可供婴儿食用至4个月而不会出现营养不良②母乳由母亲直接喂养不易污染且温度适宜经济方便③母乳所含的各种营养素比较全面,与婴儿的生长发育胃肠功能相适应④含有双歧乳杆菌具有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的作用⑤而含有的免疫 球蛋白,能与肠 内细菌及病毒结 合而有去毒的作 用⑥可加深母子 之间的感情 3维生素A的生 理功能:①与视 觉有关②维持上 皮组织健全③促 进正常的生长与 发育④防癌功能 ⑤参与维持正常 骨质代谢 4蛋白质的互补 作用:由于食物 蛋白质中限制氨 基酸的种类和数 量各不相同如将 几种食物混合食 用能起到取长补 短的作用使其必 需氨基酸的构成 更接近人体需要 量模式从而提高 蛋白质在体内的 利用率这种作用 称蛋白质的互补 作用 5解释什么是食 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中所含的营 养素和能量能够 满足人体营养需 要的程度包括营 养素种类是否齐 全数量及其相互 比例是否合理和 能被人体消化吸 收及利用的程度 由于各类食品所 含营养素不同, 因此各类营养价 值不同。 6脂溶性维生素 与水溶性维生素 的特点区别:脂 溶性维生素:① 是靠脂肪带入生 体各部位②吸收 后在体能贮存③ 贮存时间很久④ 摄入过量会中毒 有维生素A维生 素D维生素E维 生素K;水溶性 维生素:①容易 被身体吸收②不 易贮存③长期超 量服用对身体无 益不易中毒有 维生素B1维生 素B2维生素B6 维生素B12和维 生素C等 7饮食宜忌的现 代营养学原理: ⑴营养素的转化 这是指在一特定 条件下由一种营 养物质转变为另 一种营养物质如 在相应酶的作用 下碳水化合物, 脂肪,蛋白质的 相互转变⑵营养 素的促进与互补 在消化代谢过程 中一种物质的加 入会促进另一种 营养物质在体内 的吸收或存留从 而提高了另一种 物质的生物利用 率如丰富的维生 素C可以促进非 血红素铁的吸收 ⑶营养素的阻碍 拮抗在消化代谢 过程中两种以上 的营养物质间数 量比例不当而阻 碍了其中一种营 养素的吸收或存 留如草酸植酸与 钙铁等会形成不 溶性盐而妨碍钙 铁的吸收⑷酸碱 的平衡在消化代 谢过程中不同的 物质在体内产生 不同的酸碱度他 们不同的数量比 例直接影响着人 体内的酸碱平衡 8大学生营养中 存在的问题:⑴ 挑食偏食⑵饮食 无规律⑶三餐量 的分配不合理⑷ 减肥不当⑸怕冷 畏寒现象 9当前世界各国 食物基本结构模 式::⑴营养不足, 动物性食品偏少 以植物性食品以 淀粉质食品为主 蛋白质与脂肪摄 入量少⑵基本合 理,动物性食品 比较丰富动物性 食品与植物性食 品的比例较合理 ⑶营养过剩,食 物中肉类乳品蛋 类等食用过量而 碳水化合物则相 对较少动植物食 品比例不合理出 现营养过剩 10影响钙吸收 因素:钙吸收率 的高低常常依赖 于身体对钙的需 要量及某些膳食 因素①生长期的 儿童少年孕妇或 乳母对钙的需求 量大他们对钙的 吸收率也较大② 维生素D的适当 供给有利于小肠 粘膜对钙的吸收 ③乳糖可与钙形 成可溶性糖钙复 合物④小肠中含 有一定量的蛋白 质水解产物如赖 氨酸精氨酸等也 可与钙形成可溶 性的络合物利于 钙的吸收⑤肠液 酸性增加和钙磷 比例适宜有利钙 的吸收⑥植酸和 草酸含量高易于 钙形成难溶盐而 不利于钙吸收⑦ 膳食纤维食用过 多饮酒过量及食 物中脂肪过高或 脂肪吸收不良都 会减少钙的吸收 11保健食品的 特点:⑴保健食 品是食品而不是 药品①药品是用 来治疗疾病的而 保健食品不以治 疗疾病为目的不 追求临床治疗效 果也不能宣传治 疗作用②保健食 品重在调节机体 内环境平衡与生 理节律增强机体 的防御功能达到 保健康复的目的 ③保健食品具有 一般食品的共性 既营养性感官性 安全性⑵保健食 品应具功能性既 调节肌体的功能 ⑶保健食品适于 特定人群食用只 有某个或几个功 能失调的人群食 用才有保健作用 该项功能良好的 人食用这种保健 食品就没有必要 甚至食用后会产 生不良作用 12根据研发水 平功能食品的分 类及各自特点: ⑴第一代食品的 功能性,第一代 食品历史久远 仅根据食品中的 各类营养素和其 他有效成分的功 能来推断该类食 品的功能这些功 能未经过任何试 验证实⑵第二代 功能性食品①活 性生理因子加以 定量后利用改良 的制造加工过程 达到更有效的生 理机能调节功效 ②第二代功能性 食品的生理调节 机能功效直接与 其所有功能性因 子含量成正相关 ③通过系统的动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问答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问 答 令狐采学 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 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

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1925/2006《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修订的背景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修订的基本原则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是对《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和历年卫生部批准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情况进行汇总、梳理以及科学分类。主要修订原则如下: 1.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确保标准的科学性。 2.充分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的法规标准和管理模式。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

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 主要措施。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 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 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

导。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1925/2006《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修订的背景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修订的基本原则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是对《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中营

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

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

————————————————————————————————作者:————————————————————————————————日期:

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 (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8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8号 【发布日期】 2008-08-07 【生效日期】 【效力】 【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8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特此公告。附件: 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二○○八年八月七日 运动营养食品指为适应运动员(系指专门从事某项体育运动训练和参加比赛的人员)的生理、代谢需要或某些特殊营养素的需求,按特殊配方而专门加工、调制的食品或营养补充食品。为了规范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现制定以下关于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 一、食品添加剂:不同食品类别的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参照《食品添 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相同或相近类别的食品。 二、营养强化剂:建议运动营养食品中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按《运动营养食品中 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附表)中规定执行。 附表:运动营养食品中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 营养强化剂名称a 使用范围强化量b 维生素A/(μgRE) 运动营养食品120-1000 维生素D/(μg) 运动营养食品 1.5-12.5 维生素E/(mgα-TE) 运动营养食品 2.1-150 维生素K/(μg) 运动营养食品20-100

营养强化的意义

营养强化的意义 1)弥补天然食物的营养缺陷:生活方式、地球化学(2)补充食品在加、储、运中的营养素损失(3)简化膳食处理,方便摄食:婴儿食品天然的单一食物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4)适应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分龄配方奶粉(5)预防营养不良 食品强化载体的选择 选择原则:(1)经济合理;便于推广(2)覆盖率高;接受性好(3)摄入量均衡(4)不同人群消费量的变异(5)不改变品质(6)不改变口感 常用载体:食盐、动植物油、食糖、奶及奶制品、谷类、面粉、饼干、面包、婴儿食品 营养强化剂的选择 (1)能够集中生产(2)生产成本低,技术简便(3)食物性状不变(4)加工与保存中稳定性好(5)生物利用率高(6)亲与性高(7)营养素间不相互作用(8)费用低廉 常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1)维生素类:V A、V B、V C、V P P(2)矿物质类:钙、碘、铁、锌(3)氨基酸类:赖氨酸、牛磺酸(4)蛋白质类: 大豆蛋白、乳清蛋白、脱脂奶粉 营养强化的安全性安全标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指标一:不同人群的推荐摄入量(RNI) 强化营养剂的用量与日常膳食中的营养素含量之与,应当以满足特定人群中绝大多数个体的推荐摄入量。 指标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超过U L,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就随之增大。 食品的基本功能营养功能愉悦功能 食品的特殊功能保健功能在医学上或营养学上,具有特殊要求的特定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功能食品) 作用于人体的第三态 保健食品就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功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要素: 安全、有效(1)必须就是食品:天然的、经过加工的(2)确定的保健功能:经科学验证(3)达到消费量即可显示效果(4)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不能取代正常的膳食摄入。 可食物品的区别从适用人群方面来区别 食品:为一般人服用,人体从中摄取各类营养素,并满足色、香、味、形等感官需求。 保健食品:适于特定人群食用,通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促使机体由第三态向健康态恢复,达到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药品:为病人服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保健食品发展的国际形势自然食品类50%;“三低”食品20%;维生素与保健茶20%;其她10% 日本:1980年3600亿日元,1989年7000亿日元,人均14万日元 美国:1980年17、7亿美元,F D A持否定态度,1988年确认,2000年>100亿美元,50%人口食用保健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ILSI): 功能食品(F u n c t i o n F o o d s)——1995,新加坡 保健食品研制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古典医学资料或传统的食用经验:“长期食用”、“较多人食用”没有现代科学实验给予验证。 第二阶段: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动物试验与人体试验证明:保健功能、较高的安全性 第三阶段:不仅经过动物与人体试验证明功能与安全性而且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具有该项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因子(或有效成分) 目前,发达国家对食品有益健康的说明,大多持谨慎态度 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及现状 历史:“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三分治,七分养” 现在:限制、认可、法制1995年八届人大《中华人民共与国食品卫生法》 规定:“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必须真实,产品的功能与成分必须与说明书相一致,不得有虚假”1996年3月15日卫生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问题:(1)必须加强科学研究----低研发,高广告(2)必须规范产品宣传----夸大功能,虚假宣传(3)必须加强健康教育----科学消费(4)必须加强监管力度----依法管理 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1996年6月,卫生部发布《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程序与方法》,规定了12种保健功能统一评价程序、检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