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引言

虽然自1986年我国已经开始普及法制教育,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强化高等学校普法教育,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教育力度,有效推动高校法学理论教育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指导高校学生建立起强烈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过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呈扩大化的趋势。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多半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们,这也展现出高职院校中只强调了技能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品行、思想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因而,我国高职院校中非法学专业的法制教育亟待解决。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家庭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也是其终生教师。家长的举止言行会成为孩子的榜样,无论行为好坏,在长期的耳融目染之下,孩子都会受到感染。据调查,很多罪犯在犯罪之前都经历过离家出走,或是不与亲生父母住在一起,或是成长于单亲离异家庭之中。这些点点滴滴的原因都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隐隐,为了一时的畅快而做出了后悔终生的事

情。

(二)学校对法制教育不够重视

1.课程安排投入过少

很多学校虽然已经把法律课列入到教学计划之中,但是在人力物力方面对这方面的课程投入还是很少,基本是以选修课或是大课的形式出现。这种课程一般课时短且不精,很难让学生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基本的法律常识和内容,再加之法律课程本身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生也只求得过且过。师生两方面的不够重视导致了大家都只将这门课作为普通课程,而没有付诸太大的行动,因此法制教育也成为了一句口头号。

2.法制教育形式单一

法制教育是一门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就目前高职院校法制教育而言,教育形式仅仅只是受限在课堂内。教师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频频给学生一味的传输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空洞的内容并不能很好的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挂念。

3.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与师资力量之间的悬殊越拉越大。绝大多数非法学院校的法律课程都是由思想教育课老师或是各系辅导员担任,没有成立专门的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从而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教学效果。

4.学生个人的轻法观念

自古以来,官官相护、民不与官斗的观念存于人们的脑海中。在当今重权势的社会,人们更是消极的看待法律的作用,很多人认为,法律不过是一场空谈,法律是有钱人的游戏,平民还是安守本分就好,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很多学生也轻视了法律的公正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邓小平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包含了优秀的教育成分。”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作为家长,需要时刻谨记,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你们的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教育摇篮。

(二)学校强化法制教育体系

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高职院校应该将法制教育贯彻到实处,才能更好地为国家输送一批技术型法制化的复合型人才。

1.加强法律课程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法制课堂作用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校在普及法律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法制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园的象牙塔中,为了让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这一强有力的武器,学校应该积极开展

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

2.加强法律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一支优秀的法律专业师资力量是学校成功开展法制教育的基础。高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熟悉法律专业知识,还应还具备法律素养,如此才能将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带上一个新的层次,冲向更高的制高点。非法学院校也可以采取外聘的形式,以期筹备一支专业的师资团队。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们的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都在急剧变化。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更为宽泛。因此,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并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员,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或是隐匿的不良心理状态。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将从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着重分析应对这一问题的策略。教育本身就设计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法制教育更是教育系统中一个堪比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各方面多方协助,是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只有各个方面相结合,各司其职,才能使高等院校的法制教育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法制宣传教育情况调查问卷(2020年九月整理).doc

法制宣传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为了解我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今后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法制宣传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本次调查数据仅供学术讨论,不作他用。非常感谢您对此次调查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是□男□女 2、您的年龄是□18周岁以下□18-25周岁□25-40周岁 □41-59周岁□60周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下□高中□本科□研究生及以上 4、您的职业是□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学生□农民工□其他 二、问卷调查 1、您平时通过哪些方式获取法律知识(可多选,限选三项) □观看法制宣传图板展览 □观看法制宣传片(录像、电影) □参加法律咨询 □参加普法学习班 □听取法制讲座 □参加法律知识考试或知识竞赛 □阅读法律知识书籍和报纸 □通过上网了解 □其他形式 6、您碰到法律问题会通过何种途径解决? □法律手段□社会关系□信访途径□其他 7、您所在的地区是否经常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普法活动? □经常举办□很少举办□没有举办过 8、你参加法制教育是出于下列哪种情况? □根据规定不得不参加 □自愿去参加 □有的是规定必须参加,有的是自愿参加 □没有参加过 9、您认为通过普法活动,自身的法律意识有提高吗? □有较大提高□有一定的提高□没有什么效果 10、你最需要的法律知识是(可多选,限选三项) □物业管理及买卖房屋、土地纠纷 □车辆及交通安全 □老年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劳动及社会保障 □医疗纠纷 □婚姻家庭及遗产纠纷 □金融投资 □消费者权益保护 □民事、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 □其他(请注明)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 第1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 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歌曲《国歌》《红旗飘飘》,视频:《国旗、国歌、国徽》、法博士的法规等。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 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 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第3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国旗、国歌 1.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 板书:国旗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的周围。(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与分析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与分析 摘要:数学课程是高职学生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也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课 程的必备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严谨的思维 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各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鉴于此,文章 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与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与分析 引言 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展通识教育的基础学科,其作用主要在于为大学生有效进行 专业学习而培养必备及必需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和学习能力。高等数学体现的以培养学生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高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素养、信息采集分析能力和终身学 习能力等,职业生涯关键能力的素质教育功能,尤为突出。在提倡“立德树人”的今天,既要 满足受教育者眼前职业岗位的需要,更应关注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要有前 瞻性。公民的数学素质也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数学素质的高与低会影响人的世 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应着力培养公民及个体形成坚定的科学信念,进而形成坚强、 自信的意志和职业道德。 一、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高职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会以教学进度作为教学开展情况的衡量标准,为了 保证数学教学的正常进行,教师会过于注重从教材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单纯地将教学重点 集中于教材,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仅剩不多的学习热情也 会被消磨掉。再加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缺少与学生间的交流,学生心中的疑问无法得到较好 的解答,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在此种教学氛围下,教师很难提高学生的 数学水平,从而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较差。 (二)学时问题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是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形成紧密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数学教学课时不断缩减,也给教 师完成教学任务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开始缩减基础课程的学时,这使得教学 目标在原有传统的教学方式下的实现更加困难。在减少学时的情况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显 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定位不明确 片面强调实用原则,只重视专业课建设,忽视了数学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仅仅把数学看作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基础工具,过多削减数学课程教学时数,教学计划中没有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导致数学教学与专业应用脱节,造成的直接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 学不懂。 (四)数学与专业缺乏结合

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研究

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2-05-29T14:24:07.670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3月(上)供稿作者:李颖奎 [导读]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得到了加强。 李颖奎(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摘要: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得到了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生存危机和挑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研究加强素质教育的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一、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 由于在观念上和认识上的问题,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没有把素质教育做到核心位置。有些学校的管理者存在功利主义思想。在他们看来,素质教育是长期才能见效的软任务,眼前最重要的是传授知识的技能。有些学校的教师没有把素质教育作为分内的事情。认为只要“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就尽到职责了。有些学生还没有认识的到素质教育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对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和扩大发展空间考虑较少。 (二)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管理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封闭式、全日制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主要是知识的提供者,学生几乎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地点、考核办法的选择上,学生基本处于完全服从的位置。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古板,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专业设置狭窄 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的短期需求,专业设置的口径过窄,人才培养的功利导向过重,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不强。过分强调针对性、实用性的对口专业反而会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瓶颈”。 (四)人文教育缺乏严重 目前,由于职业教育不重视人文教育,形成了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每当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上述现象充分暴露出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人文教育力度不够,当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等等,造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 二、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对策 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有个性、有特点。是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要推进新时期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制定素质教育规划 人才培养特色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所在,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一般在60%以上,而且倍受学生重视,在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相应的素质教育,如通过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思维方法上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每一门学科与社会、与人类发展之间密切的关系。针对当代学生的独立性、团队精神和抗挫折能力差的特点,培养非智力因素,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情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成就只有20%归功于智商,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即情商,如人的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事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高职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意志培养,使他们懂得爱而且具备爱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团队精神和抗挫折能力。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素质就是存在于教师身上的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的那些基本的稳定的要素。是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中应具备的条件。我们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这是一种特殊的素质,特定的品质。它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勇于坚持真理和强烈的爱国主义之情。这种素质的好坏决定着其他素质的优劣,决定着教师职业活动方向,工作态度和效益,教师具有同质转化性,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影响着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形成。 2.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构成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热爱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必须高于社会的一般水平,这是教育功能所决定的。教育要促进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发展,这种发展往往体现在一批又一批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学生身上。因此,教师只有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才能促进全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 3.科学文化素质。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育科学知识,广博的相关联的知识。 4.业务能力素质。教师具备优秀的业务能力素质,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因素,是开拓教育教学新领域的必要条件。 5.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人的一切言论行为总是受心理素质支配的,教师也不例外。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教师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教育学生。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灌输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讨论、讲授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教师根据学习某一课程的最基本要求提出讨论题,提示学生:这些问题是本课程的主线,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书本上或课堂上找到,但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综合和理解。每名学生上课都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靠学生们自己去阅读、理解、归纳和总

素质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案例 案例背景 提倡“素质教育”是当今最时髦的教育术语,什么是素质教育?具体怎样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是困扰我们一线教师最大的难题。而且有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又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能力,还要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等,所以感觉到很难。但最近的一次上课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 “错误”也是一种“美丽 我们教育工作者总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少犯错误或者是不犯错误。由此看来,“错误”成了我们教育的“敌人”。对此,我也一直坚信不。不过,一个案例改变了我的观念。使我对素质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某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着瓶子里的水?”经过讨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瓶子的口太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二是瓶子里的水太少移。不过,最近耳闻目睹这样一个教例,让我坚信多年的这个观点发生了改变。,乌鸦的嘴够不着。但有一位学中有不同的意见:“是因为乌鸦的嘴太大了,伸不进瓶子。”教师一愣,随之付之一笑:“坐下,再仔细读读课文。”学生满脸不解地坐下,可是不到两分钟,学生又举手了:“老师,我说的书上没写。”被打断教学的教师显然有些始料未及,便不耐烦地说:“既然书上没写,就不能乱说,必须想清楚再举手,坐下吧!”学生欲辩又止,却也不肯坐下,教师上前,将学生按在座位上…… 这个教例对我的触动很深,引起了我的思考 思考之一:要正视学生犯错,因为对学生来说错误也是一种“美丽”

上例中的教师在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时,突然从“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打断了他正常的教学思路。因害怕学生会再说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错误观点,教师便阻挠、制止学生,并且不假思索地将学生本来正确的观点定性为“乱说”,最后,甚至强制性地、粗暴地将学生按在了座位上。教师这种对学生犯错畏之若虎的态度是极不可取的。殊不知,学生是带着求知的欲望走进课堂的,他们每一次的学习实践过程,都是“摸着石头前进”的过程,错误自然不可避免。虽然每一次学习实践的结果不同,但不管结果如何,它们的价值都是一样的。起码它证实了某种想法或某种做法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结果错误”的实践同样重要:因为,错误是正确的基础,没有错误就没有经验和教训,没有错误就没有成功和喜悦,没有错误也就没有了“吃一堑,长一智”。因此,辩证地看,学生犯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电灯的发明不就是建立在爱迪生成百上千次尝试的基础上的吗?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也是一种“美丽”,“错误”也是一种“成功”。“小马能否过河”,试过自知分晓,小马尚能一试,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也有尝试的机会呢?也许,我们的学生会用一些荒谬的尝试来证明自己某些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做法,这时如果学生犯了错,那是很正常的、爱迪生不就曾经想自己孵出小鸡来吗?这个想法看似非常荒谬,但正是像这样无数个荒谬的想法才“铸就”了伟大的爱迪生。因此,我们教师要正视学生犯错,切勿对学生的错误大惊小怪、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学生犯错,而不给学生尝试与实践的机会。 思考之二:珍惜“美丽的错误”,因为它是一种创新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教师对问题的理解、对文章感情的体会往往与学生不尽一致。这是因为,教师是成年人,经验丰富,理解多是理智的思考;而学生往往富于幻想,思维更具情感性、发散性和灵活性。上例中的教师原本在他的思维程序中早已经准备好一份标准答案,但却被学生多维立体的发散思维打破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插曲令教师有些措手不及。其实学生的答案、教师的答案是一致的:教师以乌鸦作为参照物,确定瓶口太小,瓶内的水太浅了;而学生以瓶子作为参照物,认为是乌鸦的嘴太大了。这二者之间没有质的区别,就像“你比我行”与“我不如你”两句话一样,是同一答案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只不过两种表达方式中一种是常用的,早已习以为常,另一种很少用到,以致少见多怪。而这位学生恰恰选择了后者,哪怕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教师的否定,仍然敢于冲破教师设置的思维围墙,充满自信地“固执己见”,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我们怎能不为之喝彩?为孩子的勇气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调查问卷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调查问卷 为了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更加富有实效,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请您协助本次问卷调查,在问卷中选择符合您意愿的答案,提供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下选择题除标明为多选外均为单选,请在选项上打√。衷心感谢您的参与!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 A.男B.女 2.您是否参加过本单位组织的法律知识学习和培训() A.无 B.1次 C.2次 D.2次以上 3.您的学历状况(法律专业的需注明)( ) A.未达到初中学历 B.初中C高中、中专 D.大学本科及大专 E.硕士学历及以上 4.您单位今年开展过法律宣传活动的次数() A.1次 B.2次 C.3次 D.3次以上 二、对法律的认识: 5.您平时关注法律事件或法律热点问题吗 A.非常关注() B.较为关注() C.一般() D.不太关注() 6.当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A、去法院告状() B、找政府解决() C、忍耐() D、和侵害者争吵,进行报复() E. 私下和对方和解() 7.您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可多选)() A、惩治违法犯罪分子 B、保护合法权益 C、规范所有人的行为 D、限制人的自由 E、其他------------------------- 8.你平时都通过哪些方式了解法律知识(可多选)() A.电视 B.广播 C.报刊、杂志、书籍 D.网络 E.公共场所的法制宣传设施 F.学校的德育课、法制课、公选课 G.宣传日、宣传周、纪念日等进行的专题宣传教育活动I.其它 9.你最希望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法律知识?(可多选)() A.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 B.网络 C.公共场所的法制宣传设施 D.法制讲座、专题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E.模拟法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长冲小学三年级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2、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作者:杜华平发布时间:2014-11-28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都得到了很大的转变。那么,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肯定也应该与时俱进有所改变。以现在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评价方式在新时代的教育理论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传统的评价方式在新的教育形势和环境下,已经无法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业了。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重要特点是关注过程性评价。我校在开展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积极推行评价方式改革,旨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使对学生的评价与考试工作和新课程改革相对接。根据我们这一年的亲身体会,现将我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些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一、评价内容多样 传统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只看重分数,这对学生是不客观不公正的。学生不是生产线上的一个个标准模件,我们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看看谁合格谁不合格。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我们常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所以,我校从评价的内容上,要求老师们不要只注重一个用分数来衡量的结果,而更要重视学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行为习惯等。换言之,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更看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非对学习的最终结果的评价。当一个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行为习惯等这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时,他的学习结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的进步了。 如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和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学生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怎样进行推理,怎样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成果,学生学习积极性、发言的次数、声音的洪亮程度、作业书写情况等都可以加以评价,使学生由某一点的肯定评价循序渐进走向全面肯定的评价,使学生在不断肯定中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教师通过对课堂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加以判断,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

中小学法制教育问卷调查

中小学法制教育问卷调查 1、你校的法制副校长平均一学期来校参加_____活动。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4次以上 2、你校的法制副校长在学校开展过_________等活动。(可多选) A、作法制报告、上法制课; B、指导学校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 C、协助学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D、开展特殊学生帮教工作; E、指导协助学校加强内部治安防范; F、指导并积极参加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整治; G、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校开展过______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你认为______形式的效果更好。(可多选) A、法制教育课; B、法律咨询或法制讲座; C、组织观看法制宣传片、电影、法制宣传图片展等; D、法律知识竞赛; E、组织参观看守所等警示教育基地,由在押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现身说法; F、法治征文演讲比赛; G、模拟法庭; H、参与法制教育实践活动; I、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演出; J、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周围200米范围内______网吧。 A、有; B、没有 5、放学后_____学生进网吧上网玩游戏。 A、有; B、没有; 6、你校学生通过_____途径了解法律知识。 A、政治或思想品德课;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E、法律书籍; F、各类普法活动; G、朋友或家人说法; H、法制副校长讲课; I、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校现行的法制教育教材是____________。 A、与中学生说法; B、小学生法治读本; C、我与优优共成长; D、法制副校长教学参考 E、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对现行的法制教育教材的看法是___________。 A、很好,学生比较爱读; B、不错,学校法制课一直在用; C、内容相对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的法制教育活动; D、可读性不强,不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9、你认为当前影响学校法制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主要原因是_____?(可多选)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目的: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授课内容: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

小学素质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小学素质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近年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势头日甚一日,这不仅得到教育界的赞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它表明了我国教育界以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具体我们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莫某某是一位我们班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首先是个人原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是家庭原因,莫某某的父母在她小的时候已经离异,父亲常年外出务工,很少回家,长期与奶奶两人相依为命。在学习上不能对其进行指导,在生活上没人关心,便使她形成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再次是教师原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内向学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去除莫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莫琳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

法制教育问卷调查——校长、中层干部

双井中心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调查问卷 (校长、中层干部——用卷) 一、中心校是何时启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活动的() A、2011年春季学期 B、2011年秋季学期 二、中心校是何时召开学习培训会的() A、2011年8月 B、2011年9月 C、2011年10月 三、中心校是否拟定工作方案、实施办法、考核措施() A、是 B、否 四、中心校在培训会上是否具体学习了《贵州省教育厅[2011]152号文件》() A、是 B、否 五、《贵州省教育厅[2011]152号文件》的具体要求是() A、请当地派出所民警到校讲解法律知识

B、请法制副校长讲课 C、由班主任直接进行宣传C、在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 六、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对象是()A、教师B、学生C、教师与学生D、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 七、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在小学阶段包括() A、9个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 B、8个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 C、7个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 八、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目标是()A、有一点法制意识B、守法意识 C、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九、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主体是()A、教育行政部门B、学校C、教师 D、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十、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中心校教务处是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范围()A、是B、否十一、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发到教师手中的是哪三本书()A、《中小学法制教育读本》、《法律使用手册》、《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B、《中小学法制教育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使用手册》、《法律知识概要》C、《法制教育教师培训手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师法制知识)》十二、你认为加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从哪些方面着手()A、抓教师专业水平B、抓师德建设C、抓教师的工作态度C、抓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十四、你认为学校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A、效果很好,应该长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精选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精选 篇一小学法制课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

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

小学生素质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小学生素质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韩同学,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每学期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比较好动,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 评析: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孩子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并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该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该症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尊心低,此类孩子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纵上所述,韩同学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一定说是多动症。 方法:1、对于多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

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 2、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 3、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 案例二 王同学,五年级学生。智力正常,性格内向, 学习行为习惯上存在一些问题: 上课容易分心,偶尔做点小动作。作业有拖拉或者不交的现象。学习动力不足,信心不够,认为读书是件苦差事,压力大,任务重。从考试的成绩来看,她的学习明显倒退。在父亲训斥下,她离家出走。其家长焦急万分,广泛发动亲友四处寻找。在家人和老师的努力下,她重返校园。但是从此后情绪低落,学习热情越来越低,对学校生活非常厌倦。 评析:王同学对学习的厌恶情绪称为厌学,造成厌学的原因有:学校教育因素,如:学风、学业负担,和谐的师生关系;家庭教育的因素,如破损家庭,严厉的教育方法,家长的期望值;交往伙伴的因素和孩子自身因素,在周围环境的压力下,她曾经也产生过要努力的念头,但又不知从何下手。不善与同学交流的闭锁心理让她耻于向同学求助;认为老师偏爱好学生的心理让他不敢向老师求教。面对家长过高的期望,她感到无能为力。她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在读书找不到

法制教育调查问卷

新沂市唐店马场小学 法制教育调查问卷(学生卷) 注:请在你所选择的问题后面的“□”内打“√”,或者直接把你想的内容填在横线上。请如实填写。 一、你的性别 1. 男□ 2. 女□ 二、你的年级 1. 1-2年级□ 2. 3-4年级□ 3. 5-6□ 三、在学校里你接受过法制教育吗 1. 接受过□ 2. 从未接受过□ 四、你是通过下列哪种形式接受的法制教育(可多选) 1. 上法制教育课□ 2 . 听取法制讲座□ 3.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4. 观看法制宣传图板展览□ 5. 参加法律知识竞赛□ 6. 观看法制宣传片(录像、电影)□7. 阅读法律知识书籍□8. 通过上网了解□ 五、你喜欢的法制教育形式(可多选) 1. 上法制教育课□ 2 . 听取法制讲座□ 3.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4. 观看法制宣传图板展览□ 5. 参加法律知识竞赛□ 6. 观看法制宣传片(录像、电影)□7. 阅读法律知识书籍□8. 通过上网了解□ 六、你知道的法律法规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18.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7.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0.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七年级二班法制教育课 一、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 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 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 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都有十三、四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主要内容: (一) 你对法律知多少: 1, 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 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

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对高教质量的怀疑,特别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怀疑。教育质量的高低在于即毕业生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质量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争论。关注和争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否被就业市场所认同。本文主要从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学生创新意识,校园文化,学生社会实践以及教育制度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 标签: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 1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1.1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是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道德与修养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大“两课”的教学力度。在课内,一方面积极改进“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合、渗透到专业教学领域。在课程设置上,要专门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修养等公共必修课,为广大同学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论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创造有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认真上好形势政策课,并在课堂上引入讨论、辩论、比较以及观摩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丰富的理论教学变成大学生奋发成才的动力。在课外,则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合、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上,全面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活动,积极发挥学校、党校、团校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定期编写形势政策教育宣讲提纲,建立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通过对邓论和“三个代表”的宣扬加深高职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从而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1.2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吃苦精神。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和上一代相比要优越得多,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吃苦,过于迁就他们,使许多孩子害怕困难,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缺乏自信心。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高职毕业生所扮演的是工作在劳动第一线的“蓝领”。所以要特别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吃苦精神,有意识地让高职学生面对挑战,经受锻炼,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一方面提倡他们在生活上艰苦朴素,不奢侈,不浪费,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他们乐观面对困难,不怕吃苦,敢于向自我挑战,让他们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及其他工作者应言传身教,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做好示范表率作用。 2培养创新意识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倾向性,决定了毕业生进入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融入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必须为高职学生构建“关键职业行为能力”。高职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欠缺的,而创新能力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