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完整word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完整word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十位向百位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口算。

4+6 50+90 60+90

8+3 70+80 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

37+25 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三位数加两、三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出示例题,学生读题,要求“一共制作了多少幅?”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2+86=?(幅)

提问:你会用竖式算出142加86的和吗?大家来试一试吧。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重点说说十位上4加8得12应如何继续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写在横式上。

谈话: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学生验算。)

2.教学“试一试”。

请大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643+752=?

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计算方法,交流计算方法,讨论6加7得13怎么继续算。

再让学生交换加数位置,用竖式验算。

3.总结计算方法。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加法,能不能总结一下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逐步形成如下认识:(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某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注意最后一题“百位满10向千位进1”。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分别做每组上下两题,观察两个加数,发现上下两题交换位置,两人相互检验。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不要求做得快,只强调全做对,并认真验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自己解决问题,正确计算出来。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练习巩固了知识。用竖式计算加法应注意数位对齐。

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大全71

26 ——— 13 61 )43 + 33 - 21 —————— 12 + 14 + 28 =62 + 19 =71 ÷ 4 = 12 ——— 14 62 )71 + 28 + 19 —————— 14 + 13 + 18 =53 + 17 =92 ÷ 6 = 14 ——— 13 53 )92 + 18 + 17 —————— 20 + 27 + 24 =69 + 11 =19 ÷ 8 = 20 ——— 27 69 )19 + 24 + 11 —————— 17 + 11 + 19 =54 + 19 =66 ÷ 8 = 17 ——— 11 54 )66 + 19 + 19 ——————

29 ——— 30 58 )42 + 11 + 23 —————— 28 + 28 + 16 =61 - 22 =10 ÷ 4 = 28 ——— 28 61 )10 + 16 - 22 —————— 18 + 27 + 19 =63 - 20 =61 ÷ 2 = 18 ——— 27 63 )61 + 19 - 20 —————— 17 + 26 + 32 =69 - 27 =63 ÷ 7 = 17 ——— 26 69 )63 + 32 - 27 —————— 27 + 15 + 28 =65 + 20 =49 ÷ 5 = 27 ——— 15 65 )49 + 28 + 20 ——————

17 ——— 13 65 )73 + 18 - 26 —————— 28 + 33 + 17 =57 + 20 =19 ÷ 6 = 28 ——— 33 57 )19 + 17 + 20 —————— 32 + 29 + 23 =54 + 21 =66 ÷ 4 = 32 ——— 29 54 )66 + 23 + 21 —————— 16 + 12 + 20 =55 + 12 =95 ÷ 4 = 16 ——— 12 55 )95 + 20 + 12 —————— 14 + 16 + 11 =59 - 18 =13 ÷ 4 = 14 ——— 16 59 )13 + 11 - 18 ——————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笔算数学题

二年级数学笔算计算题 608+662= 822+21= 698+128= 104+644= 288+623= 96+200= 352+431= 929+435= 651+533= 86+829= 356+153= 762+935= 266+687= 484+768= 933+157= 181+943= 125+580= 480+46= 82+708= 946+914= 309+559=

10+456= 587+726= 544+854= 934+278= 925+978= 818+298= 591+448= 142+794= 776+282= 839+234= 783+871= 138+72= 740+999= 499+381= 488+491= 519-81= 828-407= 449-107= 771-12= 517-289= 799-520=

440-356= 998-169= 979-44= 435-321= 751-421= 697-37= 548-165= 970-125= 812-772= 248-82+58 359+181+49 991-417+82 390+434-29 453-267+21 543-377-43 783-621+183 762-732+262432+315+68

402+532-82857-341-231155+371-415 135+526-211 126+449-231660-56+32 255-91+21 868-384-28 974-335+24 878-430+32 783-586+42 590+249-88 292+111-21453+294-85 955-402+23 589-497+321 690-101-421 741-92-26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 一、数据收集整理。 1、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9 6 15 8 (1)全班共有()人。 (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2、书第6页第7题再做一遍。 二、表内除法.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12÷4=3 [在这里12叫“被除数”,4叫“除数”,3叫“商”,÷叫“除号”]

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计算12÷4=()时,想:()四十二,所以商是(). (2)把18个橙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求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求8里有几个2,用除法计算。(4)24里面有()个4,,20里面有()个5。 (5)根据口诀“三四十二”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和()。(6)计算40÷8=(),用的口诀是()。 (7)除数是8,被除数是32,求商是多少,列式计算是()。(8)一本书7元,一个皮球5元,一辆玩具车9元,35元可以买几本书?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 三、图形的运动(一) 1、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中间的那条虚线叫对称轴 2、平移(只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 3、旋转(例如:旋转木马、转动的风扇、转动的车轮等)

4、书33页、34页、36页再做一遍。 四、四则混合运算。 1、将综合算式进行脱式计算: 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从这学期开始凡是综合式都要按下面格 式进行脱式计算: 53-24+38 15÷3×5 7+4×3 40÷8-2 7×(7-5) (77-42)÷7 = 29+38 = 5×5 = 7+12 = 5-2 = 7×2 = 35÷7 = 67 = 25 = 19 = 3 = 14 = 5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1)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 烤几次? (2)我们家原来有25只兔子,又买了15只,一共有8个笼子,平均每个笼 子放几只? (3)小明有4套明信卡,每套8张,他把其中的5张送给了好朋友,还剩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笔算大全44

16 ——— 13 66 )57 + 13 - 28 —————— 18 + 13 + 10 =66 - 11 =90 ÷ 9 = 18 ——— 13 66 )90 + 10 - 11 —————— 14 + 30 + 34 =60 + 11 =12 ÷ 5 = 14 ——— 30 60 )12 + 34 + 11 —————— 11 + 27 + 32 =66 + 21 =44 ÷ 3 = 11 ——— 27 66 )44 + 32 + 21 —————— 23 + 16 + 16 =59 - 13 =72 ÷ 6 = 23 ——— 16 59 )72 + 16 - 13 ——————

29 ——— 21 53 )25 + 33 + 24 —————— 23 + 27 + 10 =60 - 20 =66 ÷ 4 = 23 ——— 27 60 )66 + 10 - 20 —————— 29 + 21 + 33 =53 + 12 =24 ÷ 5 = 29 ——— 21 53 )24 + 33 + 12 —————— 32 + 28 + 28 =54 - 29 =58 ÷ 5 = 32 ——— 28 54 )58 + 28 - 29 —————— 28 + 26 + 18 =52 + 21 =65 ÷ 2 = 28 ——— 26 52 )65 + 18 + 21 ——————

31 ——— 21 54 )35 + 22 - 29 —————— 22 + 11 + 19 =51 - 24 =24 ÷ 9 = 22 ——— 11 51 )24 + 19 - 24 —————— 18 + 32 + 34 =58 - 11 =58 ÷ 6 = 18 ——— 32 58 )58 + 34 - 11 —————— 17 + 28 + 22 =58 - 14 =81 ÷ 6 = 17 ——— 28 58 )81 + 22 - 14 —————— 30 + 27 + 10 =70 - 23 =27 ÷ 6 = 30 ——— 27 70 )27 + 10 - 23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集-二年级下册计算题题

二年级下册计算题集 (1) 4×8÷4 (2) 75-18+36 (3) 26+2×8 (4) 15+28÷7 (5) 63÷9+27 (6) 9×4+6 (7) 9×2÷3 (8) 24÷8×9 (9) 4×9÷6 (10) 40÷8×5 (11) 4÷4×9 (12)(32-28)×3 (13) 5×7+34 (14) 96-35-29 (15) 6×7-8 (16)27÷9×3 (17) 27÷3×5 (18) 9÷9×9 (19) 3×8÷3 (20) 4×5÷5 (21) (22 -18)×7 (22) 35÷(2×3) (23) 8 + 8 ×4 (24) 6 ×7 - 24 (25) 18+12÷4(26) 72÷9÷3 (27) 64÷(60 - 52)(28) 60-48÷8

(29) 50-(28+12) (30) 4×9÷6 (31) 72÷8×7 (32) 8+6÷3 (33) 15-10÷5 (34) 45-63÷7 (35)(32+40)÷9 (36) 8×(90-85) (37) 47+6×5 (38) 28+4×7(39)75 +(40) 40÷8×6 (41) 24÷(2×2) (42)36-28+19 (43) +50 (44) 74–27+34 (45) 24÷8×6 (46) 48–18÷6 (47)17+18)÷5 (48) 49÷7×6 (49)32÷8-2 (50) 3+9÷3 (51) 4+2×2 (52) 48÷(2×3)(53) 14+49÷7 (54) 85-(36+19)(55)25-(36-18) (56) 4×9÷6 (57) 72÷9×2 (58)54÷(24÷4) (59)63÷9×6 (60) 58-27÷3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易考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易考点总结 第一章数据收集整理 1,第2页,求总人数就是把人数加起来;没有选择的同学,最有可能选择的是人数最多的那一种。 2,第3页,投票。一个对勾表示1个数据,一个圆圈表示1个数据,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 3,第6页6(3),买哪几种水果合理,选择水果时至少两种。 4,第6页6(3),现在每个小长方形表示2份报纸,原来长方形的数目要除以2。 第二章表内除法(一) 1,除法解决的是平均分的问题。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一种是几个。24页4题 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25页6,9题。 3,算除法,想乘法口诀。有的乘法口诀可以列两个除法算式,有的只能列一个除法算式。第三章图形的运动 1,将一个图形对折,左右两边可以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对称)的,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的时候用直尺,画虚线,穿透这个物体。2,平移后的物体和之前的相比,(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3,一些汉字或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33页第2题。 第四章表内除法(二) 1,比较大小时,先把计算结果标出来,然后根据题意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注意,排列是算式,不是结果。40页第3题。 2,应用题中,购物是必考题,仔细看题,列式计算。42页例3. 第五章混合运算 1,混合计算要注意脱式计算。先算哪一步,可以在算式下面轻轻画一条横线。注意数字和数字对齐,符号和符号对齐。如果遇到难以计算的两位数加减法时,可以再草稿纸上算出结果,再写到卷子上。47-49页例题。 2,列式计算。列式计算要注意,只列一个综合算式,不写单位不写答,而且要脱式计算。列式时,先要想清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找准关键字(和表示相加,差表示相减,积表示相乘,商表示相除),再进行列式。 3,列综合算式。先算最上面的算式,再和其他数进行计算,最后直接写出得数。注意,第一步的算式一定要加上括号。49页3题,51页6,9题。 4,应用题。应用题能列分步算式就列分步算式,除非题目要求列综合算式。列综合算式时,第一步一定要加上括号,然后脱式计算。标上单位写上答。练习十二 1,2,3,4,6,7 第六章有余数的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2,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除数,反过来,余数>除数。 3,除法的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横式上要把商和余数都标出来。如果没有余数(余数为零),就不要标余数。 4,遇到除法竖式的改错题,可以先在草稿纸上计算一下,再和卷子上的进行比较。如果式子相同,说明竖式就对了;如果不相同,说明错了。65页第7,11题。 5,应用题遇到至少时,商要加1,如果遇到最多时,商不加1。有时题目中没有明确写出至少或最多两个字,就要根据题意判断,剩下的余数也要参与,就是至少的问题,商要加1,如果余数不能参与,就是最多的问题,商不加1. 6,遇到找规律的题目时,要用除法计算。先把其中的一组标出来。然后用题目中给出的数除以一组的数量。余数是几,就是和一组中的第几个图案相同;如果没有余数,就和一组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笔算大全88

11 ——— 20 65 )54 + 31 - 23 —————— 24 + 28 + 27 =59 + 25 =66 ÷ 9 = 24 ——— 28 59 )66 + 27 + 25 —————— 11 + 16 + 19 =53 - 25 =50 ÷ 6 = 11 ——— 16 53 )50 + 19 - 25 —————— 33 + 16 + 15 =54 - 13 =31 ÷ 6 = 33 ——— 16 54 )31 + 15 - 13 —————— 20 + 18 + 25 =60 + 23 =64 ÷ 2 = 20 ——— 18 60 )64 + 25 + 23 ——————

17 ——— 31 62 )10 + 10 - 26 —————— 15 + 28 + 31 =55 + 10 =70 ÷ 2 = 15 ——— 28 55 )70 + 31 + 10 —————— 26 + 17 + 33 =57 - 18 =16 ÷ 3 = 26 ——— 17 57 )16 + 33 - 18 —————— 14 + 12 + 26 =59 + 20 =58 ÷ 7 = 14 ——— 12 59 )58 + 26 + 20 —————— 14 + 10 + 31 =67 + 10 =59 ÷ 7 = 14 ——— 10 67 )59 + 31 + 10 ——————

16 ——— 30 63 )37 + 10 - 27 —————— 32 + 12 + 23 =70 - 18 =98 ÷ 3 = 32 ——— 12 70 )98 + 23 - 18 —————— 12 + 12 + 11 =51 + 15 =33 ÷ 4 = 12 ——— 12 51 )33 + 11 + 15 —————— 15 + 16 + 27 =63 + 12 =48 ÷ 5 = 15 ——— 16 63 )48 + 27 + 12 —————— 15 + 32 + 26 =54 + 27 =79 ÷ 7 = 15 ——— 32 54 )79 + 26 + 27 ——————

二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题×-+ 77-46+32 65-38+26 79+19-56 = == === (58-34)÷8 84-27+16= 4+27-16 === === 93+23+94 69-(39-23) 99+(25-24) === === (2+7)×8 6×(2+6) 3×9×3 === === 4×6+7 20÷4+5 6×8+5 === === (75-18)×7 9×6+4 10+5×4 === === 77-76+32 61-38+26 79+19-16 === === 18-36+27 87-27+16 30+(23-29) === === 73-23-4 93-(39-23) 71-(25-24) === === 99-46+32 65-39+26 99+99-56 ===

59-36+29 94-29+96 30-(23-29) === === 93-23+94 33-(39-23) 99-(25-24) === === 99-96+32 69-39+26 99+99-96 === === 6×2+7 7×(45÷5) 19+9×6 === === (19+2)÷3 (36÷4)+27 32÷4+16 === === 29-4×2 16÷2×7 42÷6×7 === === 99-36+29 99-29+96 30-(23+29) === === 3+23+94 93-(39-23) 99-(99-29) === === 55-46+22 65-28+26 58+18-56 === === 58-26+25 84-25+16= 4+25-16 === === 82+22+84 68-(28-22) 88+(25-24)

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图文版)

2018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 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24÷6=4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24÷4=6 3、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6是(商);这个算式读作(42除以7等于6 )。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变式:被除数÷商=除数(如何求被除数,想:除数×商=被除数。) 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口算笔算

小学数学二年级暑假作业 1、口算。 24÷4= 7+63= 9×4= 36÷6= 9×7= 40÷8= 25+23= 12+35= 56÷8= 28+6=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27+71= 46+33= 2、笔算。 39+35= 38+45= 278-244= 600-284= 803+157= 45+39= 249+38= 177+39= 426+558= 345+209= 1、口算。 21+15= 36+22= 59+18= 72+24= 41-29= 80-9= 21-7= 44-9= 72+16= 43+32= 35-8= 56÷7= 4×2= 7×3= 8×2= 7+56= 56÷7= 12÷6= 8÷8= 32÷4= 2、笔算。 283+908= 329+446= 862+78= 184-98= 170+60= 836+425= 620-390= 780-490= 753+826= 784+163= 1、口算。( )×6=30 42÷7= 35-6= 28÷7= ( )×8=48 81÷9= 9÷3= 21÷3= 36÷4= 18÷2= 63÷7= 9×6= 58+32= 9÷9= 9×9= 46+10= 65+40= 80-28= 9+46= 55-20= 2、笔算。 140-56= 145+55= 565+148= 423+153= 576-225=

520-80= 820+80= 535+25= 138+42= 136-60= 1、口算。33+60= 54÷6= 40÷8= ()×4=20 61-13= 5×9= 7×7= 15÷5= 9×3= 42-15= 18÷9= 180-60= 73+16= 10÷5= 72-40= 170+20= 14+85= 60+300= 61+27= 47+8= 2、笔算。136+145= 166+198= 325+436= 400-198= 778-563= 300+430= 273+330= 166-110= 520+123= 911+101= 1、口算。83-29= 5×6= 43-17= 21+27= 32÷8= 93-8= 49÷7= 30÷6= 36÷4= 64÷8= 5÷1= 15÷3= 27+25= 6×9= 16÷8= 42÷6= 400+50= 38+26= 56-30= 35÷5= 2、笔算。487+139= 603-205= 304+253= 912-804= 546+217= 249+527= 168+832= 913-754= 600-304= 734-575= 1、口算。27÷9= 53+8= 4×9= 8÷2= 1800-900= 5+58= 14÷7= 9×9= 84+7= 64-8= 32÷8= 4900-1800= 6×3=

二年级数学估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具体情境,初步感受估算的必要性,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过程和方法:经理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的意识与数感,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会估算的应用价值和简洁美,感受学习估算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在交流中体会算法多样化。 难点:说明估算的思路,初步培养估算意识。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超市吗?老师告诉大家,很多东西都可以在超市里买到。昨天,小红和她的妈妈就去了超市。瞧,他们买了面包,香肠和饮料。他们分别是9 元,9 元,18元。得需要多少钱呢?认真地小红正想计算,妈妈笑着对她说:傻孩子,我带了50 元,买这些东西够用了。结果付款时,妈妈手里的钱真的有剩余。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妈妈是怎么想的吗? 大家想不想知道呢?现在老师来告诉大家妈妈的想法。 (9元大约10元,18 元大约20 元,10+10+20=40<50,所以50 元钱够用)师:同学们,明白了吗?我们把妈妈的这种算法叫做估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加.减法的估算。 2、学习估数方法 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老师这里有五个数,谁能说说他们分别最接近几十?(找学生回答)

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为了奖励对大家,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怎么样?好,请大家聚精会神认真听,现在老师手里有一盒粉笔,这盒粉笔大约有20 多支,你们能猜出盒子里有多少支粉笔吗? 大约是什么意思?(点人回答) (大概,差不多,接近) 大约20支,也就是说接近20支,有可能比20支多,比如21, 21, 23??也可能比20支少,像19, 18, 17…同学们理解了吗?好,我们班上有51人,可以说我们班上大约多少人呢?一年级班上有59人,可以说一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呢? 3、探索估算方法 好,今天下午呀,曾老师要到街上买东西。你们愿意当小管家,帮老师出主意吗?老师要买三样东西,热水瓶,水壶,茶杯,他们分别需要28元, 43 元, 24元,那曾老师我呢只打算带100元钱去,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帮老师预测预测, 100元钱到底够不够?想好了的同学举手。(对出现精确计算的同学给予肯定,你真是个认真的孩子,可是这样太麻烦了,如果没有纸和笔,那你这个小管家老师不就白请了吗?对想不到估算的同学稍做提示,同学们认真想一想,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开始小红的妈妈是怎么想来着?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对学生只采用连加,再进行适当的提示,同学们采用的是连加的估算方法,我们在前面还学习了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能不能再从这两方面考虑进行估算呢?若学生实在无头绪,师可作其中之一的讲解。) 恩,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令老师大开眼界。现在我们用手中的笔精确计算一下,曾老师买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看一看我们的估算方法是否合理。 对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一致进行反馈。 4、巩固练习 好,同学们,我们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像刚才的估算,我们就采用了三种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采用。现在我们一起看到课本31 页下面的做一做。询问反馈。

小学二年级下册笔算

6月2日 笔算: 1、56-27+45 2、45+29-47 3、23+(68-49) 4、94-(56+29) 5、73-(26+44)脱式: 1、(12+3)÷5 2、6×4÷8 3、(5+3)×6 4、4÷4+25 5、51-4×8 6月3日 笔算: 1、77-(52-39) 2、54+29-37 3、11+(77-68) 4、90-(34+56) 5、73-47-18 脱式: 1、13+49÷7 2、8×4-16 3、17+30÷6 4、45÷(48-39) 5、24+7×8 6月4日 笔算: 1、56+28-36= 2、90-29-33 3、75+(88-69) 4、35+77-24 5、74-(48+19) 脱式: 1、5×8-26 2、12+6÷6 3、7×(45-34) 4、48÷(24-16) 5、5×(34-27) 6月5日 笔算: 1、56-28+44 2、55+29-78 3、72-(32+67) 4、94-(56+23) 5、73-36-29 脱式: 1、5×7-26 2、63÷(94-87) 3、77+4×7 4、3×(48-39) 5、4×2×8 6月7日 笔算: 1、76-(35+27) 2、15+65-45 3、43+(67-38) 4、97-49+56 5、33+(43-36) 脱式: 1、18+3×6 2、32÷(4+4) 3、34+8×6 4、(58-9)÷7 5、4×6+19 6月8日 笔算: 1、32+49-55 2、23+(51+29) 3、67-48+21 4、99-(23+58) 5、75-57+54 脱式: 1、4×9-17 2、9×(9-9) 3、(2+4)×8 4、(13+7)÷4 5、4×9÷6 6月9--12日 笔算: 1、26+67-55 2、88-(76-17) 3、95-(37+38) 4、45+47-74 5、78-(32+18) 6、36+57-89 7、73-(16+38) 8、69+33-49 9、75+(47-28) 10、71-56+43 11、35+56-68 12、43-(8+27) 13、87-39+26) 14、69+28-47 15、34+(52-46) 16、71+19-42 17、66-(17+49) 18、81-57+48 19、44-38+57 20、7+(46-19) 脱式: 1、51-2×6 2、3×3+3 3、21÷7+28 4、33-54÷9 5、(27+27)÷6 6、34-72÷8 7、7+7÷7 8、64÷8+24 9、(36-18)÷2 10、22+36÷9 11、25-16÷2 12、34-3×5 13、14÷2×5 14、17+35÷5 5、(72-18)÷6 6月13日 笔算: 1、46+15+27 2、95-(78-9) 3、87-42+39 4、80+(13+67) 5、88+7-48 脱式: 1、72÷(56-48) 2、19+2×2 3、81÷(41-32) 4、10÷5+29 5、3×8-17 6月14日 笔算: 1、71+19-42 2、44-(57-38) 3、36-17+49 4、86+(46-19) 5、100-57+48 脱式: 1、43-(24÷6) 2、42÷7+47 3、88+63÷7 4、21÷3+46 5、56-72÷8 6月15-16日 笔算: 1、73-(28+45) 2、72-54+43 3、95-(28+47) 4、28+36-49 5、46+(25+17) 脱式: 1、25÷(14-9) 2、42÷7-3 3、14÷2+54 4、56÷8+46 5、6÷(19-17) 6月17-18日 笔算: 1、92-36÷9 2、72-19+68 3、12+39+59 4、95-(19+67) 5、57+34-78 6、78+(67-49) 7、93-(35+14) 8、34+27-45 9、29+(64-38) 10、82-53+45 脱式: 1、19+3×9 2、41-2×7 3(62-58)÷4 4、45-81÷9 5、48÷6+12 6、67-6×3 7、7+4÷2 8、56÷8+24 9、43-32÷8 10、22-18÷9 6月19日 笔算: 1、78+13-49 2、96-(37+59) 3、84-(17+46) 4、29+(47-7) 5、65-56+78 脱式: 1、9÷3+6 2、45-81÷9 3、48÷6+12 4、41-2×7 5、 11-8÷4 6月20日 笔算: 1、36+57-89 2、66-(19+39) 3、68+(33-19) 4、25+47-68 5、81-(26+43) 1、(39+3)÷6 2、45-81÷9 3、67-6×3 4、41-2×7 5、48÷6+79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1、表内除法 8÷8= 32÷4= 48÷6= 56÷8= 64÷8= 21÷3= 40÷5= 49÷7= 35÷7= 48÷8= 56÷7= 36÷6= 30÷6= 35÷5= 63÷7= 72÷8= 63÷9= 81÷9= 28÷4= 54÷9= 9÷9= 72÷8= 42÷6= 36÷9= 72÷9= 36÷4= 32÷4= 27÷3= 2、用竖式计算 52÷8= 46÷9= 40÷7= 24÷6= 57÷6= 43÷7= 38÷5= 31÷4= 31÷4= 26÷8= 20÷9= 26÷3=

27÷5= 21÷4= 19÷2= 32÷6= 20÷3= 51÷6= 38÷4= 38÷9= 30÷5= 33÷8= 40÷7= 53÷7= 80÷9= 49÷6= 36÷7= 25÷4= 27÷5= 38÷6= 19÷3= 42÷5= 39÷4= 47÷5= 46÷7= 28÷5=

74÷8= 33÷8= 34÷5= 64÷9= 28÷3= 45÷7= 52÷6= 75÷8= 3、混合运算 53-24+38 15÷3×523+6-11 2×8÷4 72÷8÷37+4×3 20- 8÷2 7×5-3 4+4×6

81÷9+2 7×(7-5 )(77-42 )÷7 76-(12+25 )(12-5 )×3 48÷(8-2)34-(28-13 )6×(7+2 )(88-56 )÷8 4+5×772- 18÷9 24÷4+2 (4+5 )×7(72-18 )÷924÷(4+2 )32+14-8 25-12+45 35-6-1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考点汇总

1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2、整理数据的方法。 3、“正”字的笔画,代表几。 4、学会填统计表,并进行计算。 5、画图(注意每隔代表几)。 1、平均分的定义。 2、平均分的方法(A按指定的份数分B按指定每份个数分) 3、把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也就是这个数里面有多少个几。 4、除法式子各部分名称。 5、用除法的情况(平均分、知道总数和每份个数、知道总数和份数)。 6、用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式子。 7、除法式子的读作和口诀的区别。 1、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定义(“轴”字怎么写)。 2、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旋转怎么写)。 3、剪纸。 1、综合算式的定义 2、运算顺序(3种) 3、脱式。 4、由2个式子写出一个综合算式(注意小括号)。 1、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各部分名称)。 2、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3、在具体的题目里面各部分的意义。 4、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法式子。 5、解决问题 (A注意问题里面的“至少”两字。B商和余数的单位。) 6、找规律。(余数是几就是这组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是这组的最后一个。) 1、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2、数位表。 3、数数。 4、算盘的认识(A各部分名称.。B上珠和下珠各代表几。) 5、近似数。 6、加减法(方法:A竖式B相同的零)

1、表示物品重量的计数单位:克、千克。 2、感知克和千克大概有多重。 3、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学会换算比较大小) 4、认识各种称,并能读数。 5、学会估计重量。 6、给物品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 7、推理一:文字推理 8、推理二:数字表格推理 ①多多少(多几),少多少(少几) ②还剩多少?(还剩几) ③还有多少个?(还有几个) ④还要多少个?(还要几个) ⑤总共有12个,一个袋子装5个,另外一个袋子装几个? ①一共有几个?(一共有多少个?) ②总共有几个?(总共有几个?) ①有4堆苹果,每堆5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知道每份个数和分数,求总数,用乘法) ②谁的几倍是几?(5的4倍是几?) ①有12个苹果,每两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知道总数、每份个数,求份数) ②有12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知道总数、份数,求每份个数) ③题目里面出现平均分肯定用除法。 ④谁是谁的几倍?(20是5的几倍?)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统计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统计的结果。 2、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3、根据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第二单元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 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 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 示。 4、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 以,“=”读作等于。其它数读法不变,如21÷3=7,读作:21除以3等于7. 5、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 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6、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用乘法算 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 7、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8、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 数=每份数 9、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 的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知识点 1、沿一条直线把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 形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方向 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平移方向不改变。 如拉抽屉。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旋转方向有改变。如风扇的转动。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1、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 诀计算得出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 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

一·口算。 460-80=670-50=750-200=400+30=2×8÷4=900+500=720+90=53+600=630+300=72÷9+6=60+900=8×9-3=1000-400=790-260= 4+5×3=54÷9=7×8=29+30=36÷6=32÷4=4×9=35+45=1000-500=49÷7+500=81÷9÷3=二·竖式计算 480+160=900-250=880-350=530-270=420+380=1800+600=1800-650=1400-600=880+680=910-190=三·脱式计算。 5×6+6072÷9-465-5×87×8-(20+25)2+2×2×36+6×632÷4+48÷672- 8×936÷6×716÷4÷235÷7×428÷4×656÷7+1632÷4-55+4×6 700+800-12001400-600-7008×4-4×65×6+7×8 81÷9+3×455-6×95×8-(5+8)72÷8×(15-7 ) 78-50-9=72-2-30=35+6+40=47+9-20= 17+3+15=75-50+14=49-9-30=28+20+2= 99-20+6=100-30-7=16+15-7=70-30+33= 85-6-19=6+24+30=75-20-30=62-5+7= 64-6-40=18+18-20=85+8-12=75-15-20= 二、应用题 1、果园里有8行苹果树,每行9棵,一共有多少棵?又种了20棵,一共有多少棵? 2、每个人做6朵小红花,4个人一共做多少朵?把这些小红花平衡装在3个塑料袋里,每个塑料袋装几朵? 3、小光的爸爸买来24个苹果,妈妈买来16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衡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4.王刚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剩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5.买来28米布,做上衣用去15米,做裤子用去9米,还剩多少米?

二年级下册笔算数学题

二年级数学笔算计算题425+76= 437+174= 424+683= 348+572= 248-62= 964-382= 186+437= 424+683= 501+982= 270+409= 993+242= 228+538= 608+662= 822+21= 698+128= 104+644= 288+623= 96+200= 352+431= 929+435= 651+533= 86+829= 356+153= 762+935=

266+687= 484+768= 933+157= 181+943= 125+580= 480+46= 82+708= 946+914= 309+559= 10+456= 587+726= 544+854= 934+278= 925+978= 818+298= 591+448= 142+794= 776+282= 839+234= 783+871= 138+72= 740+999= 499+381= 488+491=

519-81= 828-407= 449-107= 771-12= 517-289= 799-520= 440-356= 998-169= 979-44= 435-321= 751-421= 697-37= 548-165= 970-125= 812-772=

248-82+58 359+181+49 991-417+82 390+434-29 453-267+21 543-377-43 783-621+183 762-732+262432+315+68 402+532-82857-341-231155+371-415 135+526-211 126+449-231660-56+32 255-91+21 868-384-28 974-335+24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5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集.docx

二年级下册计算题集 (1) 4 ×8÷4(2) 75-18+36(3) 26+2×8(4) 15+28÷7 (5) 63 ÷9+ 27(6) 9×4+6(7) 9×2÷3(8) 24÷8×9 (9) 4×9÷6(10)40÷8× 5(11)4÷4×9 (12)(32-28)×3 (13) 5 × 7+34(14) 96-35-29(15) 6×7-8(16)27 ÷9×3 (17) 27 ÷ 3×5 (18) 9÷9×9(19) 3×8÷ 3(20) 4 ×5÷5 (21) (22 -18) × 7 (22)35÷(2 ×3) (23)8 + 8 × 4(24) 6 ×

7-24 (25) 18+12 ÷ 4(26) 72 ÷ 9÷3(27) 64÷(60 - 52)(28) 60-48 ÷ 8 (29) 50-(28+12) (30)4×9÷6(31)72÷8×7(32) 8+6÷3 (33) 15- 10÷5(34) 45-63÷7(35)(32+40) ÷9(36) 8×(90 -85) (37) 47+6×5(38)28+4×7(39)75 +15÷5(40) 40÷8×6 (41) 24÷(2 ×2)(42)36-28+19 (43) 50+23+50(44) 74 –27+34

(45) 24÷8×6(46) 48–18÷6(47)17+18)÷5(48) 49÷7× 6 (49)32 ÷8-2(50) 3+9÷3(51) 4+2×2 (52) 48÷(2 ×3) (53) 14 +49÷7(54) 85-(36+19)(55)25-(36-18)(56) 4 ×9÷6 (57) 72 ÷9× 2(58)54÷(24÷4)(59)63÷9×6(60) 58-27 ÷3 (61) 65-(17+27)(62)5×2+82(63)4×7+45(64)(100-95)×8 (65)(48-40)×3(66) (58-49)× 2(67)65-8×7(68) 4× 7+22 (69)5 × 8+26(70)7×3+5(71)45÷ 5×7(72) 55-3×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