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寻呼专项优化

CDMA寻呼专项优化
CDMA寻呼专项优化

CDMA寻呼专项优化

1 概述

CDMA寻呼成功率作为衡量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对用户的感知明显,也是运行商考核指标之一,所以对寻呼成功率指标优化显得非常重要。

1.1 呼叫流程

下面有主叫和被叫的流程图,涉及空口、Abis、A口等,其中空口和A口都是标准的,遵循相关协议标准,而Abis口是由各系统制造厂家自行定义的。在图中说明了,呼叫建立过程中,在寻呼信道上所承载的消息,体现了移动台和系统的一个交互过程。网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若与流程相关,则都应该根据全流程的这根主线来分析。一点说明:下图2中对接入信道的始呼消息或者寻呼响应消息的层二应答,是由BSC处理的。为了缩短应答时间,可以由BTS直接对上述两类消息进行层二的应答。

1.2 寻呼成功率定义

寻呼成功率

定义:寻呼响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

寻呼响应次数

定义:指所有MSC/MSCe收到的被叫用户寻呼响应的总次数,含语音和短信。触发点:统计MSC/MSCe 收到的”PAGING RESPONSE”。含二次寻呼的响应。

指标公式:

寻呼响应次数-PDSN寻呼响应次数

寻呼请求次数

定义:指所有MSC/MSCe发出寻呼被叫的总次数,含语音和短信。

触发点:统计MSC/MSCe发出对被叫用户的“PAGING REQUEST”消息的次数。不包含二次寻呼的次数。

指标公式:

寻呼响应次数+寻呼无响应次数-PDSN寻呼请求次数

2 影响寻呼成功率的因数

影响寻呼成功率的因素很多,从网元角度来看,寻呼成功率是一个很重要的KPI指标,涉及端到端众多网元,任何一个网元都会影响最终寻呼成功率结果。从宏观角度考虑,寻呼成功率最相关因素是网络覆盖,前反向平衡,干扰以及位置区划分不合理导致的拥塞和过载。

寻呼成功率是一个系统级的问题,涉及MSC、BSC、BTS、MS以及网络覆盖、干扰、寻呼信道拥塞等。影响MSC寻呼成功率的因素主要有:

基站覆盖情况;

前反向平衡情况;

干扰情况;

位置区划分的合理性;

MSC的寻呼策略;

寻呼相关参数设置;

寻呼信道负荷;

接入信道参数设置。

3 寻呼成功率优化方法

3.1常规优化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3.1.1网络覆盖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网络覆盖范围是影响寻呼成功率的首要因素,当MS开着机而移动到网络覆盖区以外的地方(即盲区),网络无法知道MS目前的状态,它仍会认为该MS还处于附着的状态,这种情况将无法寻呼成功。提升寻呼成功率,首先要提高网络覆盖,在有网络覆盖的地区需要提升覆盖区域内信号强度,提升信号质量。提高网络覆盖,提升网络信号强度,提升信号质量主要通过网络优化解决。

改善覆盖可以通过加站、调整天馈、增加导频信道功率和提高基站额定发射功率等等来解决,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参考网规有关优化覆盖的指导书进行操作。

3.1.2前反向平衡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因为存在前向和反向信号,信号的实际覆盖是有较弱的一方决定的。如果反向信号覆盖大于前向信号覆盖,那么小区边缘下行信号较弱,容易被其它小区的强信号“淹没”,无法接收到网络的寻呼消息;如果前向信号覆盖大于反向信号覆盖,那么移动台被迫驻留在该强信号下,但反向信号弱,移动台无法上报寻呼响应消息或寻呼响应消息基站无法正确解调。因此要求前反向尽量平衡。如果前向很差,MS可能无法接收到网络Paging消息;如果反向很差,BTS可能无法接收到MS上报的Paging Response消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寻呼成功率低。

前反向覆盖不平衡引起的寻呼成功率下降:

1)如果是前向引起的,如前所述,通过加强前向覆盖来解决;

2)如果是反向引起的,可通过调整接入信道参数来优化,如4.2所述;另外也可通过加塔放来改善反向信号强度等方法来优化。

3.1.3网内网外干扰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无线链路承载前反向信令传输,如果由于干扰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线链路质量恶化,导致MS无法接收基站的寻呼命令或者MS无法上报寻呼响应都会造成寻呼成功率低。在存在干扰的地方,有较多的干扰信号,如果有较强的前向干扰(内部干扰或外部干扰),MS可能无法正确解调基站的寻呼消息;反向干扰信号较强,则MS接入试探过多,发射功率过大,基站可能无法正常解调MS信号,并且MS多次重发接入请求,造成整个扇区RSSI进一步抬升,影响寻呼成功率。如果因为干扰原因导致的寻呼成功率低就只有消除干扰来解决,具体参加相关的干扰分析指导书。

3.1.4合理划分位置区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位置区的大小在系统中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在做网络规划时,对位置区的划分相当重要,如果位置区的覆盖过小,则MS发生的位置更新过程将增多,从而增加了系统中的信令流量。反之,若位置区的覆盖过大,则网络寻呼在其中登记的任一个MS时,同一寻呼消息将在该位置区的所有小区中一起发送,这样将导致寻呼信道的负荷过重,同时也增加了Abis 接口上的信令流量。位置区划分不合理严重情况会导致PCH或者ACH负荷过高,影响寻呼成功率。

位置区划分建议:

A、LAC的范围必须在一个MSC下,不允许跨越MSC;一个BSC尽量不要归属于多个LAC;

B、LAC大小划分合理,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不要出现寻呼信道过载和频繁的位置更新;

C、尽量做到每个LAC的PAGING量比较平均;LAC边界的划分要结合切换次数、话务量、BSC归属等来确定;

D、避免沿主要干道和铁路划分LAC,否则会造成手机的频繁位置更新;尽量利用移动用户的地理分布和行为进行LAC区域划分,达到在位置区边缘位置更新较少的目的。

3.2寻呼信道负荷高优化

3.2.1寻呼信道负荷定义

寻呼信道负荷用寻呼信道空口占用率来表示。寻呼信道空口占用率是指空口寻呼信道在统计周期内所发送消息的总长度与空口寻呼信道最大发送能力之比,寻呼信道空口占用率表示空口寻呼信道的忙闲程度

3.2.2寻呼信道负荷高的影响

呼信道平均负荷与寻呼信道呼叫相关消息丢失率的关系:

寻呼信道平均负荷与寻呼信道呼叫相关消息丢失率的关系当寻呼信道平均负荷超过70%时,寻呼信道呼叫相关消息丢失率都会迅速增加,这样会导致短消息成功率、寻呼成功率和呼叫建立成功率都会大大降低,因此当寻呼信道平均负荷超过70%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寻呼信道平均负荷。

3.2.3寻呼信道负荷过高优化方法

当寻呼信道平均负荷异常高时,首先需要定位出寻呼信道平均负荷异常高的原因,然后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寻呼信道负荷异常高的常见原因有如下几种:

(1)载频的话务量过高导致寻呼信道负荷异常高;

(2)LAC划分过大导致寻呼信道负荷异常高;

(3)短消息风暴导致寻呼信道负荷异常高;

针对以上的几种原因,其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下:

(1)因载频的话务量过高导致寻呼信道负荷异常高,则需扩容以减少载频的话务,从而降低载频寻呼信道的负荷;

(2)因LAC划分过大导致寻呼信道负荷异常高,则需合理规划LAC区域以降低寻呼信道负荷。

(3)因短消息风暴导致寻呼信道负荷异常高,则需启用寻呼消息调度优化策略以尽可能降低寻呼信道负荷,包括进行GPM消息合并和曾家寻呼信道。

3.3接入信道负荷高优化

在寻呼手机过程中,接入信道承担将寻呼响应消息上报给系统的通道。接入信道上承载的信息包括:始呼消息、寻呼响应消息、登记消息、命令消息以及短消息。接入信道采用时隙化的结构,每个接入时隙都有一个固定的持续时间,手机在每个时隙到来的时刻随机的发送接入信道消息。如果接入信道负荷过大,就会发生接入碰撞,寻呼响应消息就有可能无法达到基站,从而影响寻呼成功率指标。

接入信道负荷的定义:接入信道负荷用接入信道时隙占用率表示,接入信道时隙占用率是指接入信道消息占用的时隙数占统计时间内的时隙数的百分比。接入信道时隙占用率越高,则表示接入信道负荷越高。

接入信道负荷与接入信道碰撞概率的关系:

接入信道平均负荷与接入信道碰撞概率的关系

1、随着接入信道负荷的递增,接入信道碰撞概率随之增加;

2、当接入信道负荷小于60%时,随着接入信道负荷的增加,其接入信道碰撞率缓慢的

增加;当接入信道负荷大于60%时,随着接入信道负荷的增加其接入信道碰撞率迅

速增加。

在只配置一条接入信道的情况下,如果接入信道的负荷达到60%以上,由于接入信道发生碰撞,那么接入的时延也会明显增加。

3.3.1接入信道负荷过高优化方法

当接入信道的负荷较高时,可以通过话统查询接入信道中,各种消息的比例,来判别是哪类消息造成的接入信道碰撞。常见的情况有:

1、话务量过高而导致的主叫始呼消息和寻呼响应消息导致的接入信道负荷过大;

2、登记消息过于频繁导致的接入信道负荷过大;

对于以上三种原因,可以通过相应的优化方法来解决:

通过调整覆盖分担话务,或者通过扩容来缓解话务量过高对接入信道的冲击;

通过调整登记参数,来优化登记次数,避免登记过于频繁。

通过增加接入信道来缓解接入信道负荷过大的问题。

可以通过核心网查询登记消息的种类和数量,来确定是哪种登记造成的频繁登记。指导书最后附有登记频繁导致的寻呼指标异常案例,可供大家参阅。

另外,可以通过优化接入参数,例如开环功控参数来增加终端接入的概率,一般通过修改NOM_PWR、INIT_PWR、PWR_STEP、NUM_STEP这几个参数的值来调整接入信道的功率,在实际的寻呼成功率优化中,需要根据具体分析进行修改:郊区、农村、山区的低话务量基站,可提高接入信道功控参数来提高接入信道功率;市区高话务量地区,可能要通过适当调低接入信道参数值来改善接入性能,因为高话务量地区,如果手机接入信道功率较大,手机间干扰较大,反而降低寻呼成功率和呼叫建立成功率。

3.4BSC与MSC配合的寻呼优化

3.4.1MSC寻呼策略参数优化

VLR配置表中的“用户去激活时间”与BSC中REG_PRD的匹配

“用户去激活时间”应该大于BSC中周期性位置登记时间REG_PRD(实际的周期是(2

^ REG_PRD/4)×0.08秒),一般设置为REG_PRD的3到4倍,这样当移动台由于无线环境等原因不能及时登记时,也不会被去活。

但在某些网络中,由于部分终端周期登记性能有问题,即使我们将VLR配置表中的“用户去激活时间”设置为REG_PRD的3到4倍,还是可能存在这部分用户被去激活而不能被寻呼,虽然寻呼成功率指标有提升,却严重影响用户感受,所以在这些网络中,VLR去活时间大于REG_PRD的3到4倍,,在网络优化过程中可设置不同的值,观察寻呼成功率和用户感受,进行折中。

MSC语音业务寻呼策略

MSC可以设置每次寻呼的下发次数、两次寻呼之间的时间间隔及每一次寻呼采用不同的寻呼方式。寻呼次数一般设置为重发2次,即一个寻呼的最大寻呼次数为3次。我司最新的默认MSC寻呼策略是寻呼3次,寻呼方式为第一次本LAC寻呼、第二次本LAC+扩展LAC寻呼,第三次本LAC+扩展LAC+ISPAGE(ISPAGE入局后需要发送两次PAGE)寻呼。

MSC短消息寻呼策略

华为短消息最新默认寻呼策略是:寻呼次数为4次,寻呼时长为5秒、4秒、4秒、4秒。4次寻呼的范围:本LAC,本LAC,本LAC,本LAC+扩展LAC 。

短消息扩展寻呼可以支持20个信令点,但不支持跨MSC的扩展寻呼。

寻呼重发间隔定时器T3113

一般T3113为5s,计算公式为4.72 + (1.28 * 2^Slot Cycle Index ),跟时隙周期指数有关。当时隙周期指数为0或1时,重发间隔可以设置为5秒,当时隙周期指数为2时,可以设置为7秒。MSCe上可以通过寻呼间隔表来配置T3113定时器,并可以针对语音或短信等不同业务分别进行配置,通过在操作维护台上输入:

寻呼优化功能

MS在各位置区频繁切换,MS的位置信息在MSC/VLR中来不及通过位置更新进行刷新,当呼叫MS时可能出现寻呼无响应。

核心网侧可以对语音和短信业务配置寻呼优化功能来提高寻呼成功率。寻呼优化功能又称扩展寻呼功能,是指系统在进行寻呼时通过扩大寻呼范围等来实现对此类用户的寻呼,从而提高BSC间或BSC内的寻呼成功率。其中第6章详细介绍了实现寻呼优化的扩展边界寻呼原理。

手机最长接入时长与MSC等待寻呼响应时长定时器T3113的配合

手机完成一次寻呼响应的最大时长由接入信道的以下参数决定:PWR_STEP、

NUM_STEP、MAX_CAP_SZ、PAM_SZ、ACC_TMO、PROBE_BKOFF、BKOFF、MAX_RSP_SEQ。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One Probe(每个接入试探的时长)=20ms/Frame*(4+PAM_SZ+MAX_CAP_SZ)Frame (Frame:帧);

2) TA(基站Ack响应超时)=80*(2+ACC_TMO)ms;

3) RT(接入试探回退)=200ms/Slot*(1+ PROBE_BKOFF)Slot(Slot:时隙);

4) RS(接入序列回退)=200ms/Slot*(1+BKOFF)Slot(Slot:时隙);

5) 手机寻呼响应最大接入时长=MAX_RSP_SEQ*(NUM_STEP+1)*(One Probe+TA)+ MAX_RSP_SEQ*NUM_STEP*RT+( MAX_RSP_SEQ-1)*RS。

如果计算出来的手机寻呼响应最大接入时长大于T3113,则手机发寻呼响应还没有完成最长的接入时间,但MSC又发起第二次寻呼,即手机在接入的时间与MSC的寻呼时间产生重叠,此时手机不能发起寻呼响应,会影响寻呼成功率,所以必须对接入信道参数进行优化,使手机寻呼响应最大接入时长小于等于T3113,当然这种情况下也可适当将T3113调大。

需要郑重说明的是这种优化方案只在覆盖很差或有大量导频污染的网络中有用,因为很多手机在这种无线环境中可能存在接入时间很长的情况。但在一般的网络中没有必要这样操作,因为可能优化效果不理想。

信令点配置核查优化

一个LAC可以包含多个BSC,一个BSC下可以包含多个信令点。但是不允许一个信令点既属于一个BSC,同时又属于另外一个BSC。在BSC和MSC中,都有信令点的配置,同一信令点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BSC或者BSC与MSC的信令点配置不一致都会导致错误的寻呼导致寻呼信道负荷的异常增高和寻呼失败增多。如下示例为I国I项目中BSC 配置查询结果,多个信令点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BSC,LAC跨越多个信令点,BSC 的寻呼成功率会很低:

信令点配置核查,同样需要对信令点下的基站分布进行地理化分布检查,避免不同信令点下的基站互相插花分布。

3.5扩展边界寻呼

扩展边界寻呼的基本原理在于:当寻呼某个区域的MS时,BSC或者MSC按照一定原

则扩大寻呼范围,增加对LAC边界区域的寻呼,保证LAC边界区域里的MS即使在作Idle Handoff后没有登记也能够被寻呼到。这样可以通过合理规划REG_ZONE和REG_ZONE失效定时器(ZONE_TIMER),解决LAC边界区域REG_ZONE登记过度频繁或寻呼不到的问题。

在CDMA网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三种寻呼区域边界:

1. BSC内部不同LAC之间的边界;

2. 同一MSC内部不同BSC之间的边界;

3. 不同MSC之间的边界。

第一种寻呼区域边界:既可以采用BSC内部的两种扩展边界寻呼方案,也可以采用MSC 内扩展边界寻呼模式。

第二种寻呼区域边界:MSC内扩展边界寻呼模式。

第三种寻呼区域边界:可以采用IS-41C以上协议标准中的ISPAGE方法解决。

扩展边界寻呼可以提高寻呼成功率,尤其是LAC边界地区的寻呼成功率,同时也会一定程度的增大寻呼量,尤其是增大边界小区的寻呼信道负荷,但由于几种寻呼优化模式都是在最后一次寻呼的时候才进行扩展边界寻呼,因此带来的寻呼消息增加量不大,但还是要注意在网络规划的时候将LAC交界地区设置在低话务区。

扩展边界寻呼和REG ZONE、LAC规划密切相关,因此要通过扩展边界寻呼提高寻呼成功率,应结合REG ZONE、LAC规划一起考虑。

相关主要参数

LAC配置检查

LAC是寻呼范围的基本单位,而在BSS侧,寻呼是通过BSC下发的。所以在寻呼配置中,一个LAC可以包含多个BSC(即多个BSC使用同一个LAC),但是不允许一个LAC 同时被两个BSC使用的情况,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寻呼失败,如下例为I国I项目中核查结果,当我们要对CELL 112进行寻呼时,MSC是按LAC进行的,寻呼LAC31,而BSS 侧需要同时在BSC1和BSC2同时下寻呼,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寻呼,可进行整改,即每个BSC只配置为一个LAC:

REG_ZONE配置检查

通常REG ZONE的范围和LAC区的范围相同,这是因为系统在进行寻呼时,是根据最近一次的登记位置来预测移动台的当前位置,并确定寻呼区域(即移动台所处的LAC区域)。因此,一个LAC区域范围规划得和登记区域一致,就可以保证正确的寻呼到移动台。而一

个LAC区域下规划多个登记区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反而增加了系统的登记开销,增加接入信道的负荷。而一个REG ZONE下配置多个LAC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终端在多个LAC内移动而不会发起基于位置区的登记,可能会造成寻呼失败。

指派成功率和切换成功率专题分析解析

TCH指派成功率(不含切换)的优化 目前,无线系统接通率是联通总部考核的指标之一,从下面的无线系统接通率的公式可以看出,TCH分配成功率对该指标的优劣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TCH指派成功率的提升对改善网络的寻呼成功率等指标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为此,我们专门对TCH指派成功率进行了专题优化。 首先分析TCH指派失败的成因,TCH指派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直接重试(directed retry)过程导致的失败、没有无线资源可用(no radio resource)导致的失败、无线接口故障返回SD(radio interface failure reversion to old channel)导致的失败、无线接口消息错误(radio interface message failure)导致的失败和其它原因(all other cause)导致的失败。其中以没有无线资源可用的原因所占的比例最大。 由上表列出了1月8日到1月25日20:00~21:00TCH指派失败的统计,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没有无线资源可用”的原因导致的TCH指派失败次数主要集中在没有无线资源可用(no radio resource)导致的失败,这是由于TCH拥塞而造成的,而且随着TCH分配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多,没有无线资源可用(no radio resource)导致的失败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因此,解决TCH拥塞是提高TCH分配成功率的根本方法。缓解TCH拥塞可以通过减扩容

恒大新城12341小区扩容后拥塞情况得以解决,TCH指派成功率上升;

七星路林业大厦14352小区拥塞情况得以解决,TCH指派成功率上升; 高岭收费站18371小区扩容后拥塞情况得到解决,但是30号又出现拥塞,经检查发现 有一块载频TPU:0故障,经过测试恢复工作,若再出现退服则建议及时更换; 安吉路尾18583小区扩容后拥塞情况得以解决,TCH指派成功率上升;

影响寻呼成功率的因素

GSM网寻呼成功率指标的优化方法(2009-04-01 13:50:21) 标签:gsm网寻呼成功率优化指标分类:知识积累 1. 影响寻呼成功率的因素 网元MSC、BSC、BTS、MS,以及网络覆盖、干扰、信道拥塞以及设备硬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系统的寻呼成功率,例如: λ硬件故障 λ传输问题 λ参数设置问题 λ干扰问题 λ覆盖问题 λ上下行平衡问题 λ其它原因。 1.1 硬件故障 当出现TRX或合路器故障的情况时,将会造成MS难以相应寻呼,寻呼成功率下降。 1.2 传输问题 由于各种情况导致的Abis接口、A接口链路等传输质量不好,传输链路不稳定,也会导致寻呼成功率上升。 1.3 参数设置问题 BSC侧和MSC侧的一些参数设置会影响寻呼成功率,主要包括: MSC侧寻呼相关参数:

1.N侧位置更新时间(IMSI隐形分离定时器):2.首次寻呼方式: 3.首次寻呼间隔: 4.二次寻呼方式: 5.二次寻呼间隔: 6.三次寻呼方式: 7.三次寻呼间隔: 8.MSC重发寻呼次数: 9.全网下发寻呼: 10.预寻呼功能: 11.位置更新优化(MSC软参): 12.呼叫早释功能(MSC软参): 13.寻呼优化控制(MSC软参): BSC侧寻呼相关参数: 14.CCCH信道配置: 15.RACH最小接入电平: 16.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 17.基站寻呼重发次数 18.接入允许保留块数

19.相同寻呼间帧数编码 20.MS最大重发次数 21.SDCCH动态分配允许 22.随机接入错误门限 23.T3212(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时器) 24.RACH忙门限 25.CCCH负荷门限 26.Abis流量控制允许 27.A口协作寻呼开关(软参) 28.寻呼生存周期(软参29) 1.4 干扰问题 当存在网内、网外干扰时,都会影响系统的接入成功率,这样就直接影响到系统寻呼响应,使寻呼成功率下降。 1.5 覆盖问题 可能影响寻呼成功率的覆盖问题: 1.不连续覆盖(盲区) 由于基站所覆盖的区域地形复杂(如山区公路)、地势起伏,无线传播环境复杂,信号受阻挡,覆盖不连续等造成MS无法响应寻呼。 2. 室内覆盖差

无线优化工作总结

无线优化工作总结 篇一:无线络优化工作总结 无线络优化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大学毕业已经一年多了,回顾自己毕业后的日子,我从事了络优化的工作,毕业后的这一年,感觉自己在工作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首先谈谈测试工作方面的,在测试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信号问题,处理了各种各样的投诉,我掌握了路测中五个重要的指标:Ec/Io、TXPOWER、RXPOWER、TXADJ、FER,学会了路测中常见的导致掉话原因、现象分析,学会了通过天馈调整来解决导频污染、深度覆盖不足等问题,了解了通话过程的一些重要信令,通过对CDMA基础知识的学习,我能够胜任测试的工作,熟练测试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并能够灵活地处理用户投诉和分析测试数据,可以说,测试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提升。 而在专项优化项目组里,我接触了很多新的事情,在同事的指导下,我学习MXX、优平台、如翼平台的操作并学会利用它们来提取指标,懂得在维护台查询基站的告警,熟悉用命令查询相关的参数配置与信息,负责过邻区优化的工作,学会了A口传输负荷的评估。通过关注监控日报的信息,了解了一些指标,学习并分析掉话TOPN与DO连接失败问题,对应的输出相关的络异常报告,掌握了案例的编写,并在7

月、8月份输出了当月的案例;也初步的学习了结合CDR分析掉话问题以及部分脚本的制作,输出过如修改EV-DO RevA RevB载频最大用户数、扩容脚、HASH驻留、手机硬辅助切换开关、邻区、小流量门限、语音或数据业务优先等脚本并需要在日后的时间加强学习,也学习过络优化周报、重点工作周报的编写。目前,可以说,我对工作上较多的事情都能处理,遇到问题也能与同事沟通处理,学会了一系列的操作,也输出了各种各样的报告与材料,虽然谈不上精通,但至少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之前负责测试与前段时间省测保障的日子中,我对所负责的格有了很深的认识,熟悉了很多的道路信号覆盖情况,在集团测试以及省测的保障工作中,能充分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很开心自己进步了,但我深深的明白到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学习,要坚持不断的进步。 很感谢公司领导的悉心栽培以及同事的耐心指导,可以说,我从零开始,接触并学习了不少的与优工作相关的技能与知识,对此,我感觉非常的荣幸与高兴,但我觉得这只是个开始,我明白到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是知识方面,还是个人能力方面都还需要时间提升,争取成为一个优秀的络优化工程师。 篇二:无线优工作总结 本人一直在运行维护部优中心从事GSM无线络优化工作,立足本岗、严于律己一直是本人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本人主

GSM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华为寻呼成功率分析

GSM无线网络优化-STS数据采集分析(华为分册) 四川移动网管中心 技术支持中心 2020年8月16日

2010-07-27版本号:

目录 第1章、寻呼成功率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NSS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BSS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NSS的寻呼成功率和BSS的寻呼成功率的差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信令流程及统计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BSS侧相关因素分析及提高手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BSS侧相关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分析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寻呼成功率问题定位及BSS侧提高寻呼成功率的措施错误!未定义 书签。 、硬件和传输上存在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寻呼过载和突发性大话务占用SDCCH信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数配置上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干扰问题影响寻呼成功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覆盖问题影响寻呼成功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下行平衡问题影响寻呼成功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三篇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三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3篇) (篇1) 为了营建有益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全面推动风景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展开,依照相干文件要求,风景局依照市委市政府统1部署,结合景区工作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保证人民大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保护人民大众的合法权益,结合景区工作实际,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以下: 1、上半年工作情况 风景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依照相干文件要求,全面展开景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监督教育工作,提升全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度和积极性。立足大众需求,提升本单位的机关工作水平,重视政务公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大众的知情权。及时向有关载体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更新,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获得相干政务信息,认真落实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及时完成风景局营商环境工作展开推行。 认真准备5.15公然日活动及5月16日的优化营商环境宣扬周活动。依照公然为原则、不公然为例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我局信息主动公然机制、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公然程序,明确公然标准,积极准备活动宣扬内容及单位展台、展板,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及政务公然宣扬工作。风景局把景区相干情况做为本次政务公然及营商环境宣扬周活动的宣扬重点,于5月15日、16日两天分别依照文件统1要求在环保局和工人文化宫门前,设置“真正解决大众办事难,打造

发展环境最优景区”标语的大型展板及定点宣扬展台,展台上配设有“咨询接待”和“投诉受理”桌牌,并由负责领导带队,组成4人小组参加活动。工作人员现场解答大众疑问咨询,在活动现场对广大市民发放宣扬图册,讲授景区具体情况,加强市民对凤凰山景区情况了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完善风景局工作机制,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风景局设立有经营科专门负责景区内经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每一年初,风景局经营科都会组织全部景区经营业户召开专项会议,转达景区全年经营工作的具体事项,并签订有正式合同及食品安全责任状。保证景区内商品的安全、卫生。凤凰山景区内所有经营网点均有合法营业执照,营业人员穿着统1衣饰佩戴工作证件,所有商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并以公示板的情势公然公示,坚决杜绝歹意载客、黑商、黑户行动及随口要价、加价等问题。风景局制定有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济处罚模式,对违背规定出现扰乱景区营商环境的经营业户,视情况给予100—1000元不等的经济处罚,情节卑劣造成严重影响的,1经发现,立刻取消其在景区内的经营资历。景区内索道、观光车等营运公司,所有票价均依照物价局规定收取,不存在增加收费、胡乱收费、无故收费等情况,同时各项收费均依照物价部门要求,制作公然展现板向广大游客公示,保护游客知情权,绝不欺客、宰客。 风景局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宣扬工作,认真落实相干文件要求,研究制定宣扬材料内容及制作展板。依照提高效力、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深化和计划机关工作的流程和程序,使我局的政务工作更加公然化、透明化、简洁化,保证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让公众了解,让大众监督,让百姓受益。并按便民原则,通过网站、报刊、数字电视、行政办公室、信息公告栏等多种方式为人民大众提

3G寻呼量较少网络下寻呼成功率指标较低问题分析专题

3G寻呼量较少网络下寻呼成功率指标较低 问题分析专题

目录 一、背景介绍 (3) 二、故障现象描述 (3) 三、原因分析及定位 (4) 四、处理方法介绍 (12) 五、经验总结 (12) 2 / 122

一、背景介绍 随着全省3G网络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3G网络覆盖范围快速增加,紧跟建设步伐的网络优化活动也大规模开展。盐城公司在本地的3G网络优化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端局下3G寻呼成功率较低问题。例如在NJGS24等2/3G融合端局,在3G无线覆盖水平明显较2G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从端局话务统计上看,3G网络的寻呼成功率明显偏低,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专题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现象描述 ◆原因分析与定位 ◆处理方法介绍 ◆经验总结 二、故障现象描述 端局接入RNC数据增加后,近日交换侧指标监控发现,建湖NJGS24下一个RNC下挂的5个3G LAC的寻呼成功率较低,最低的甚至为0。相关的统计指标如下。 3 / 123

4 / 124 表1 3月8日晚间寻呼统计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 1、Iu 口的第一次寻呼次数低。5个LAC 中只有1个覆盖县城的LAC 的一次寻呼次数达到100次以上,其他乡镇的LAC 一次寻呼次数都在30次一下,甚至有的一个晚忙时只有7次。 2、重复寻呼次数远远高于一次寻呼总次数。 3、一次寻呼次数越多的LAC ,它的寻呼成功率越高。这5个 LAC 中,次数较多的成功率越高,次数越少成功率越低。例如D156,3个时段的成功率在80%以上,其他4个LAC 最高的只有36%,最低的只有0%。 下面是市区一个端局下的3G LAC 寻呼指标统计: 表2 寻呼较多的一个LAC 的成功率统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区的一个LAC 下的寻呼次数在达到几千次后,一次寻呼成功率的指标明显高于寻呼次数只有几十次的乡镇覆盖区的LAC 。 三、原因分析及定位 分析指标偏低可能出现的原因: ? 核心网和无线侧关于寻呼相关的软参设置不合理; ? 实际寻呼次数与端局话统的数据有误差; ? 无线环境特别恶劣,造成寻呼得不到用户终端的响应; ? 其他可能性,如核心网统计指标点的定义问题等。

案例-CQI提升优化专题总结报告

嘉兴LTE网络CQI提升专题总结报告 嘉兴-CQI提升优化专题总结报告 1 前言 在建网初期进行网络优化时,一般是通过路测来发现网络中覆盖差的区域,并对覆盖小区进行针对性优化,但是传统路测费时费力,另外路测也仅能测试到路面的覆盖情况,实际现网用户多数分布在室内,所以单纯的路测并不能真实反映小区实际的覆盖状况。 而CQI统计的是小区内所有用户测量上报的下行信道质量,更能真实反映小区用户感知的无线信号覆盖质量。通过话统CQI就可以准确识别出覆盖差小区并进行针对性优化,成倍提升网络覆盖优化的效率,提升用户感知。 无线维护中心通过专题分析工作,总结CQI问题分析及指标优化方法,为出现CQI相关话统问题时提供分析参考。 2 CQI原理介绍 2.1 CQI基本概念 CQ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UE通过CQI来告诉eNodeB当前的下行信道质量信息,CQI的值是基于对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的测量得到的,CQI可以看做是对SINR的一种测量,但又不仅仅是SINR,CQI的测量需要将SINR以及UE的接收机的能力考虑在内(UE接收到的传输块的误码率不超过10%)。而后网络侧根据UE上报的CQI测量报告并结合当前网络资源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UE的调制方式、MCS阶数、资源分配、MIMO的相关配置进行调整。 CQI索引及其代表的含义如下表所示:

图1 CQI索引图 由上表可以看出,CQI≥7是采用16QAM调制的必要条件,采用高阶调制方式,在同等条件下,终端能够获得更高的下载速率,用户体验感知也更加优秀。 2.2 CQI上报机制 LTE中支持两种CQI上报模式:周期CQI上报和非周期CQI上报: 周期CQI:eNodeB通过RRC重配置消息中的参数cqi-FormatIndicatorPeriodic配置UE 进行周期性的上报(包括CQI的上报模式,所使用的PUCCH资源以及上报周期等)。 非周期CQI:非周期CQI的上报需要eNB主动触发。比如进入频选的用户会触发非周 期CQI上报(触发后,CQI上报周期变为2ms)。一般情况下,相同信道条件下的非周期CQI 要高于周期CQI。 LTE中支持三种CQI上报粒度:宽带CQI,eNB配置的子带CQI和UE选择子带CQI:宽带CQI:UE在所有需要CQI测量的子带(PRB组)内统一测量并上报一个CQI值。 eNB配置的子带CQI:按照eNB的配置,UE针对若干个子带测量并上报所有子带CQI (每个子带一个CQI)和一个宽带CQI。华为打开频选后子带CQI的上报就采用这种方式。 UE选择子带CQI:UE对eNB配置的各CQI测量子带进行CQI测量后,只将其中N个CQI最好的子带位置上报给eNB,但华为目前没有实现由UE选择子带反馈CQI这种方式。LTE中CQI上报的传输信道可以分为PUSCH和PUCCH传输: 周期CQI可以在PUSCH或PUCCH上传输,周期性的CQI上报通常是通过PUCCH来 进行的。如果UE在发送周期性CQI的子帧上,同时被调度有数据需要发送,那么周期性的CQI上报将通过PUSCH来进行,此时,UE将在PUSCH中采用和PUCCH中同样的CQI格

关于寻呼成功率的提高方式

关于寻呼成功率的提高方式 1.位置区更新、小区重选等都会影响PAG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5636437.html,C划分和LAC区容量分析,合理的设置位置区范围,避免基站LAC插话现象。这样可以减少所有BSC 系统从交换接收寻呼消息的负担,保证在一个LAC区内尽快把所有寻呼消息发出去。 3.手机是否在服务区将直接影响系统所发寻呼消息能否被手机响应,保证手机在服务区则需要网络的覆盖达到一定要求。因此网络的健全程度将从根本上制约无线系统接通率的提高。寻呼成功率反映的是网络的覆盖问题, 4.减少网络干扰(外界干扰、CDMA干扰、一些特殊机关部门的干扰机); 5.交换追出寻呼无响应多的小区,针对性的解决; 6.通常情况下,网络拥塞是影响无线系统接通率提不上去最大的因素。如果出现信令信道拥塞,就可能造成寻呼消息丢失,直接影响寻呼成功率。 7.处理传输等影响较大的硬件问题(射频单元、CDU、天馈系统等)。小区信号不稳定时,寻呼成功率会相当差。如此,需要尽可能少用微波传输。 8.有时候断站会影响相邻LAC的寻呼成功率的 9.用户的个人行为,比如正在进行短信、彩信的发送等。短信中心的寻呼机制也应关注。我们曾碰到一个案例,由于新建的短信中心的寻呼重发次数与其它短信中心不同,导致全网寻呼成功率大幅下降。 14.如果上下行信号不平衡,可能出现上行或下行信号很差,导致寻呼不到。 寻呼成功率的定义(C4.9): l寻呼响应次数(C11.3)/ 寻呼请求次数(C11.1)

a MSC判断为1次移动台被呼,向被呼MS当前的服务区域所属的BS发送寻呼请求(Paging Re quest)。并启动定时器T3113。上报1次“寻呼次数”。 b BS在前向寻呼信道上传送寻呼消息(page),寻呼消息中带有移动台地址。 c MS通过接入信道应答Page Res ponse消息。 d BS收到寻呼响应消息后,上报1次“寻呼响应”。BS构造A1口的Paging Response消息,通过完全层3消息发送给MSC,并启动定时器T303。 e BS收到Page Res ponse消息,给MS应答基站证实指令(Base Station A cknowledgment Order )。 MSC向BS发送指配请求(Assignme nt Re quest)消息,BS调用资源分配接口,分配无线信道的相关无线资源;然后配置业务信道单元。MSC收到寻呼响应消息后,F 停止定时器T3113。这条消息中同时带有MSC指定的地面电路。MSC启动定时器T10。BS收到来自MSC的指配请求(Assignme nt Request)消息后,

滨江路桥梁专项优化_总结报告

重庆CDMA移动网络专项优化工作报告 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六日

滨江路桥梁专题优化总结报告 一、概述 重庆市区地形复杂,四周环山,两江交汇,城区海拔落差大,高楼密集,桥梁隧道多。总体来说RF控制难度较大,信号越区覆盖频繁,部分沿江路段导频污染严重。 二、现网分析 重庆市区目前已经建设10座大桥(主要大桥都计划建设下层桥供轻轨使用),分别为:长江大桥,朝天门大桥,石门大桥,鹅公岩大桥,菜园坝大桥,黄花园大桥,嘉华大桥,李家沱大桥,嘉陵江大桥,渝澳大桥。同时还有3座双层大桥在规划中。 重庆市区的滨江路主要包括南岸区的南滨路、渝中区的长江滨江路和江北区的北滨路。 2010年5月~7月,重庆电信已经实施过一次针对桥梁和滨江路的专项优化行动,并处理了大部分问题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遗留了部分难以处理的问题路段。

根据7月中旬重庆电信最新的城区桥梁和滨江路的路测数据,目前重庆市区的桥梁和滨江路的覆盖情况如下表所示

三、总体思路 由于重庆地势起伏较大,跨江桥梁的引桥部分还可能连接隧道、较大坡度、弯度的主要干道或者引桥本身就有隧道。滨江路则沿着两江江面蜿蜒曲折,且与自己这边的江边高站存在地形阻挡。总的说来,桥梁和滨江路的优化覆盖不是孤立的,需要同时考虑江面、滨江路以及周边小区建筑的优化覆盖。 根据7月中旬重庆电信最新的城区桥梁和滨江路的路测数据,分析可知部分剩余的问题桥梁和路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弱覆盖和导频污染。对于这两种类型的问题,我们考虑主要依靠常规优化方法解决,适当辅助特殊优化手段和系统参数优化。 1、常规优化方法 我们考虑的常规优化方法主要是扇区覆盖控制和增加主覆盖信

寻呼成功率信令流程

寻呼原理 当一个位置区下的移动台被寻呼时,MSC就会通过基站控制器(BSC)向这一位置区内的所有BSC发出寻呼消息,BSC收到寻呼消息后,向该BSC下属于此位置区的所有小区发出寻呼命令消息?当基站收到寻呼命令后,将在该寻呼组所属的寻呼子信道上发出寻呼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被寻呼用户的IMSI或者TMSI号码。移动台在收到寻呼请求消息后,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CH)请求分配SDCCH。BSC则在确认基站激活了所需的SDCCH 信道后,在接入允许信道(AGCH)通过立即指配命令消息,将该SDCCH指配给移动台。移动台则使用该SDCCH发送寻呼响应(Paging Resp)消息给BSC,BSC将PagingResp消息转发给MSC,完成一次成功的无线寻呼? 如下图1: 寻呼相关指标定义: 从寻呼信令流程中我们得出几个主要可能影响寻呼成功率的对应节点,每个节点所对应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MSC 寻呼成功率定义: (PAGING_NPAG1RESUCC+PAGING_NPAG2RESUCC)/(PAGING_NPAG1LOTOT+ PAGING_NPAG1GLTOT) LAC寻呼成功率定义: (LOCAREAST_NLAPAG1RESUCC+LOCAREAST_NLAPAG2RESUCC)/ (LOCAREAST_NLAPAG1LOTOT) UM口寻呼成功率定义: sum(RANDOMACC_RAANPAG + RNDACCEXT_ RAAPAG1 + RNDACCEXT_ RAAPAG2) / LOCAREAST_ NLAPAG1LOTOT 随机接入成功率: RANDOMACC_CNROCNT / (RANDOMACC_ RAACCFA +RANDOMACC_CNROCNT) SD建立成功率: CLSDCCH_CMSESTAB /CELTCHFP_ TFCONGPGSM

专项检查工作的总结

专项检查工作的总结 专项检查工作的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开展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月”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和提高行政执法行为,为我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按照活动要求,由县政府法制办牵头组织实施,县监察局、县工业发展局等行政执法组单位参加,开展了行政执法专项检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按照三政办发(20XX)第75号文件安排,20X年7月12日前为各行政执法部门自查阶段,并要求各行政执法部门在7月10日前,将书面自查报告报送县政府法制办,但检查工作开展至今,仅有14家行政执法部门按照文件要求形成书面自查报告,报送县法制办,其他部门对该次检查工作未引起重视,虽经多次督促,至今未报送书面自查报告。 (二) 按照三政办发(20XX)第75号文件安排,20XX年7月12日至20X年7月31日为重点检查和抽查阶段。县政府法制办、县工业发展局、县监察局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从7月15日至7月23日,对县交通运输局、县环保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安监局、县物价局、县质监局等6个行政执法单位及其下属队所进行了检查。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发现并指出执法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规范和提高行政执法行为,为我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检查以书面审核为主、询问工作人员为辅的方式进行。检查的法律依据主要有《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以及各部门法律法规的规定。检查的内容严格按照75号文件规定的11项内

容进行。 二、主要成绩 从检查的总体情况看,6个受检单位在行政执法工作中,能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依照法定程序开展行政执法活动,行政执法整体水平与往年相比有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执法职权均能够分解落实;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基本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案件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案卷文书制作规范、归档及时,案卷质量比以往有了明显进步。 三、存在问题 本次检查活动发现部分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据收集有瑕疵。 部分案件处罚主体的资料不齐全,表现为:被处罚人为自然人的没有身份证明;被处罚单位没有法人代表人身份证明。过半数单位对作为处罚证据的照片都没有经过当事人的确认,或案卷证据清单中注有照片,但案卷内没有收集。个别案卷复印件来源不清,既未注明出处、取证日期,也未在复印件上面注明与原件核对无异。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笔录制作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1、部分案卷询问、检查笔录过于简单,没有写清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手段、情节,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具体过程,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等相关内容; 2、有的询问、检查笔录,没有执法人员签名或只有1名执法人员签名; 3、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不符合规定,有的签字仅在末尾出现。

浅谈提高寻呼成功率的几种方法

浅谈提高寻呼成功率的几种方法 摘要在过去一年中,北京CDMA网络寻呼成功率有了较大幅度攀升。本文详细说明了提高寻呼成功率的几种方法,并介绍了其在北京现网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关键词寻呼成功率CDMA SCI ISPAGING 1.引言 在CDMA网络中,寻呼成功率的公式为“(寻呼成功总次数/寻呼请求总次数)*100%”。其中寻呼请求总次数统计了MSC发出对被叫用户的寻呼消息的次数;寻呼成功总次数统计的是MSC收到被叫用户的寻呼响应消息的次数。 寻呼成功率是关系网络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但衡量了手机是否能够接收到交换机下发的寻呼消息,而且也考察了交换机是否能收到手机上发的寻呼响应消息。 2003年春天,北京CDMA网络的寻呼成功率较低。通过1年多的努力,该项指标上升了将近5个百分点,成果显著。在此,谈谈我们在提高寻呼成功率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借鉴。 2.方法一:提高网络覆盖率 这是提高寻呼成功率最容易想到的方法。网络覆盖的面积大了,手机移动到无信号地区的概率自然就减小了,其能够成功响应寻呼消息的概率也就增加了。 然而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网络覆盖空洞和弱覆盖地区也不是旦夕间灰飞烟灭的。因此,在实际实施中,这却是花费时间最长,需要长期积累才能看出明显效果的方法。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河”。这恰恰是这我们应该长期坚持努力的方向。 2003年是北京CDMA网络的建设年,基站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质的飞越。不论城区还是郊区的覆盖率都大为提升,成为寻呼成功率持续上升的重要保证。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例证是2003年年末伴随着地铁站台的全面覆盖,北京C网寻呼成功率迅速攀升了0.5个百分点。 3.方法二:减轻寻呼信道负荷 如图3.1所示,在CDMA系统中,一个80ms的寻呼信道时隙分成4个20ms的子时隙,每个子时隙中仅能容纳最多一条寻呼消息。因此,一个寻呼信道时隙中最多容纳4个寻呼消息。

寻呼成功率优化

1寻呼成功率优化 1.1概述 寻呼成功率是移动通讯系统中一项基本功能。他直接影响来话接通率和系统接通率等其它网络指标,影响用户的感受。 寻呼成功率由MSC统计,该指标优化提高要通过交换和无线优化共同努力解决。指标定义如下 寻呼成功率:寻呼相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 寻呼响应次数:只MSC收到的PAGING RES消息的总和,包括重复寻呼的响应,统计点为MSC 寻呼请求次数:指MSC首次发送的PAGING消息的总和,统计点为MSC。 1.2寻呼流程简介 寻呼成功率主要涉及到A接口和空口的流程: A1:MSC发来的电路业务请求次数 B1:Abis口电路业务寻呼下发次数 C1:Abis口电路业务寻呼成功次数。

当MSC从VLR中获得MS的LAC后,将向该LAC区域所有BSC发送PAGING消息。BSC收到消息后,向该BSC所属全部小区发送Paging Command。基站收到寻呼命令后,将在无线信道的该IMSI或TMSI所在寻呼组的寻呼子信道上发送Paging Request,该消息携带被寻呼用户的TMSI或IMSI。MS收到Paging Request 后,通过RACH请求分配SDCCH。BSC确认后激活相应的SDCCH信道后,在AGCH信道通过 immediate assignment 将该SD信道指配给MS。MS占用该SD信道成功后,发送Paging Response。BSC将该消息转发给MSC,完成一次寻呼。 1.3寻呼丢失原因分析 1.3.1电路寻呼损失的分析 如下图所示我们根据寻呼的基本信令流程,将寻呼损失分为3部分,再结合现网无线与交换的统计,对无线侧的寻呼损失进行量化分析。(因为MSC与BSC之间,BSC和BTS之间为有线连接,几乎不存在信令在传送过程中的丢失,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不考虑MSC,BSC和BTS三者之间的信令丢失)。

寻呼成功率优化指导

寻呼成功率优化指导 1 寻呼成功率的计算方法 2006年,联通将寻呼成功率纳入考核指标,88%达标,94%满分。寻呼 成功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寻呼成功率=寻呼响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 其中,寻呼响应次数定义:本地区所有MSC收到的PAGING RES消息的响 应总和,包括二次寻呼响应。统计点为MSC。 寻呼请求次数定义:本地区所有MSC发出的PAGING消息的总和,不包括 二次寻呼的消息。统计点为MSC。 2 影响寻呼成功率的因素 寻呼成功率是一个系统级的问题,涉及MSC、BSC、BTS、MS以及网 络的覆盖情况等。影响MSC寻呼成功率的因素主要有: 1、基站覆盖情况; 2、MSC的寻呼策略; 3、信令信道是否拥塞; 4、位置区划分的合理性、上下行平衡情况; 5、寻呼相关参数设置。如:上下行接入门限参数、周期位置时间(T3212) 等。 3 BSS侧提高寻呼成功率的措施 3.1 开启BTS寻呼重发功能 为了提高寻呼成功率和寻呼效率,基站侧增加了寻呼重发功能,这样可 以解决一些由于偶尔的无线链路传输质量差而造成的移动台暂时无法正 确接收寻呼命令问题,而对于持续的无线链路传输质量差而造成的移动 台暂时无法正确接收寻呼命令问题继续依赖于MSC侧的寻呼重发来解 决。另外,由于基站侧实现了寻呼重发,减少了MSC侧寻呼重发量,一 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网络侧的信令负载。

修改参数“寻呼次数”(小区属性表)开启BTS寻呼重发功能(建议设 置为4次)。 参数“寻呼次数”含义:在BTS2X基站中本参数用于BTS决定寻呼重 发,它与MSC内配置的寻呼次数共同控制寻呼的重发次数,总共的寻呼 次数近似为两者相乘值。华为BSC没有重发机制,收到一条寻呼消息处 理一条寻呼消息。华为BTS支持寻呼重发机制。 3.2 合理设置MSC周期位置更新时间 适当减小MSC周期位置更新时间,且设置BSC的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 T3212稍小于MSC周期位置更新时间(建议将BSC的周期性位置更新 时间值设置比MSC周期性位置更新时间小5~10分钟),有利于寻呼成 功率的提高。当MSC 附着分离定时器(Detach Timer)超时后,VLR 将把处于覆盖盲区或关机的手机设置为隐性关机,此时MSC也不会下发 寻呼。 在保证不发生信令过载的条件下,适当减小BSC、MSC周期位置更新时 间。 注意:同一位置区下不同BSC的周期位置更新时间设置为一致,并且 BSC的周期位置更新时间小于MSC的周期位置更新时间。 3.3 适当降低“RACH最小接入电平” 参数“RACH最小接入电平”(小区属性表)设置越小,对提高寻呼成 功率越有利。参数“RACH最小接入电平”最小可以设置为0(表示对上 行接入电平不限制)。由于影响寻呼成功率和掉话率的网优参数是互相 制约的,通过降低“RACH 最小接入电平”可以提高寻呼成功率,但会 造成掉话率增加。 3.4 适当降低“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 参数“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表示MS接入系统所需要的最小接收信号 电平,缺省值为8。为了提高寻呼成功率,可以适当降低该参数。该参数 设置过低同样会导致掉话增加,需要采取优化掉话的措施。 3.5 适当增大“MS最大重发次数” 参数“MS最大重发次数”(系统消息数据表)表示MS在同一次立即指 配进程中允许发送Channel Request消息次数的上限。参数设置值越大, 试呼的成功率越高,接通率越高,但同时RACH信道的负荷也越大。 参数“MS最大重发次数”缺省值为4次,为了提高“寻呼成功率”,可 以设置该参数为7次,但要密切关注RACH信道的负荷。

寻呼不可及优化经验总结

寻呼不可及优化策略: 第一、针对6个寻呼成功率最差的LAC(22964,2967,24662,24767,24776,24780)进行核心网参数优化,寻呼成功率低于90%且AT=0的将AT调整为1;3、首次寻呼成功率低于80%且INT=300的将INT调整为350。参数优化后这6个LAC的寻呼成功率得到较大提升,都在94%以上。提升都在5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H YS参数优化。针对泉州TOP500寻呼不可及小区中的LAC边界373个,包括其邻小区进行HYS参数优化。通过 指标统计,优化小区寻呼不可及次数约能改善1%。; 第三、对LAC边界且存在过覆盖小区进行覆盖整治,目前完成对3个小区的过覆盖整治,整治后其寻呼不可及次数下降明 显,约能压降5%以上。 第四、针对高干扰的26个小区的RET参数有原来的4优化为7,通过对比优化前后日均寻呼不可及次数,整体有所下降。 由优化前的平均116次压降为优化后的71次,整体日均约 减少45次。 第五、另外通过优化小区重选参数REO、TEO参数,采取限制小区(较高寻呼不可及)的边缘用户驻留的策略,达到压降 寻呼不可及次数的目的;另外通过优化SD及TCH拥塞小 区,解决由于无线资源原因导致的寻呼不可及问题;再者 就是通过对寻呼容量受限小区(存在寻呼删除小区)进行 扩展CCCH开启,或增加扩展CCCH个数,达到提升寻呼

成功率,压降寻呼不可及次数的目的。 现阶段寻呼不可及优化成功: ◆全网寻呼失败率:全网寻呼失败率由8月份的0.3%,压降到9 月份(目前)的0.22%,整体压降幅度为-28.6%; ◆TOP1000寻呼失败率:TOP1000寻呼失败率由8月份的1.22%, 压降到9月份(目前)的1.08%,整体压降幅度为-11.4%;

寻呼成功率指导书

1. 寻呼成功率的背景及定义 2. CN侧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手段 3. B侧相关因素分析及提高手段 4. 案例分析应用 寻呼成功率指导书

第一章寻呼成功率的背景及定义 背景 无线寻呼成功率取自所有的端局(VMSC),移动用户做被叫或接收短消息过程中端局(VMSC)向所属用户发起寻呼情况的统计,即寻呼成功之和与寻呼尝试之和的百分比。 寻呼成功率考核各地无线覆盖情况、网络运行维护优化的质量等。这项指标的高低反映网络的覆盖规模,网络覆盖本质上是无线的问题,应归于基站的密度、发射接收功率的设置等。 通常,每期工程的顺利完成寻呼成功率就会有所提高,而且这个提高幅度同工程的规模成正比。网络优化的目的是尽可能使得寻呼成功率达到工程设计应该达到的水平。那么这项反映网络覆盖的指标如何优化呢?BSS当然是这项指标的理想跟踪对象,可以将大的系统指标分解到各个小区来定点分析,通过对各个小区或基站的障碍清除、参数调整、高度调整及俯仰角变换等等手段来达到无线的最佳覆盖,从而优化寻呼成功率。其次在NSS一边也有一些优化手段可以提高这项指标。本文主要讲述NSS侧的一些优化手段。 寻呼流程

定义 系统寻呼成功率=寻呼响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 寻呼响应次数 指本地区所有MSC收到的PAGING RES消息的响应总和。包括重复寻呼的响应。统计点为MSC。 寻呼请求次数

定义:指本地区所有MSC发出的首次PAGING消息(不包括重复寻呼)的总和,统计点为MSC。 语音寻呼成功率=语音寻呼响应次数/语音寻呼请求次数 话统指标 目前版本的实现,对于寻呼方面的统计有四个测量指标: MSC基本表测量 寻呼过程测量 MTC呼通率测量 位置区话务测量 话统公式:系统寻呼成功率以MSC基本表测量的寻呼响应次数和寻呼次数的比率为准。 <备注> B侧的寻呼成功率指标是以BSC为单元进行测量,而N侧的寻呼成功率指标分为两种:一是以MSC为单元进行测量;二是以位置区为单元进行测量。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三篇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三篇)(篇一) 为了营造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全面推动风景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依照相关文件要求,风景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景区工作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XX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合景区工作实际,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风景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开展景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监督教育工作,提升全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度和积极性。立足群众需求,提升本单位的机关工作水平,注重政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有关载体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更新,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获取相关政务信息,认真落实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及时完成风景局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推行。 认真准备5.15公开日活动及5月16日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我局信息主动公开机制、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公开程序,明确公开

标准,积极准备活动宣传内容及单位展台、展板,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及政务公开宣传工作。风景局把景区相关情况做为本次政务公开及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的宣传重点,于5月15日、16日两天分别按照文件统一要求在环保局和工人文化宫门前,设置“真正解决群众办事难,打造发展环境最优景区”标语的大型展板及定点宣传展台,展台上配设有“咨询接待”和“投诉受理”桌牌,并由负责领导带队,组成4人小组参加活动。工作人员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咨询,在活动现场对广大市民发放宣传图册,讲解景区具体情况,加强市民对凤凰山景区情况了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完善风景局工作机制,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风景局设立有经营科专门负责景区内经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每年初,风景局经营科都会组织全体景区经营业户召开专项会议,传达景区全年经营工作的具体事项,并签订有正式合同及食品安全责任状。保证景区内商品的安全、卫生。凤凰山景区内所有经营网点均有合法营业执照,营业人员穿着统一服饰佩戴工作证件,所有商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并以公示板的形式公开公示,坚决杜绝恶意载客、黑商、黑户行为及随口要价、加价等问题。风景局制定有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济处罚模式,对违反规定出现扰乱景区营商环境的经营业户,视情况给予100—1000元

低寻呼成功率的LAC的分析

长春本周最差LAC统计、分析 4天最差LAC统计过滤出7个寻呼成功率低LAC,通过对低寻呼LAC下的BSC、小区及相应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无法从无线侧发现LAC 寻呼成功率低的原因。建议交换侧配合分析具体Paging失败的原因。 1. 对《长春本周最差LAC统计.rar》进行统计分析,附件中只有7个低寻呼成功率低的LAC。详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低寻呼成功率的LAC并不是每个时段都出现,也不是每个时段寻呼成功率都低于90%。其中17181出现时段最多为64次,但其寻呼成功率平均值都在91.96之上。 2.在《长春本周最差LAC统计》中LAC17181最差时段出现在13日2时和15日18时,寻呼成功率都为89.77%;另一个LAC17165在14日3时和15日2时寻呼成功率为87.03%和89.66%。低于90%的也只有这两LAC,共计出现4个时段。 对LAC17181和LAC17165中的BSC的指标进行查看,其出现低寻呼的时段BSC各项指标均正常,同时对其他各个LAC最差时段BSC 进行统计,指标正常。详见下表:

3. 对11月1日到14日网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干扰、切换成功率、掉话、拥塞、上行干扰比例、无线利用率等指标均正常,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网络各项指标对比历史没有明显波动及变化。其具体指标详见附件参考附件《每日网络指标汇总》。 4. 没有对bs_ag_blks_res、bs_pa_mfrms、T3212和CRH等参数没有进行参数调整。 综上所述,各个LAC下BSC及小区指标均正常,与历史指标对比后没有发现明显变化,同时各项参数也没有进行调整,无法从无线侧发现LAC寻呼成功率低的原因。建议交换侧配合分析具体Paging失败的原因,对于无线类的,网优中心进行进一步分析。

GSM寻呼优化

陈源惠:GSM寻呼策略分析与优化建议 陈源惠 广东怡创通信有限公司,1997年7月中山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网优中心经理兼网优专家,研究方向:GSM网络质量、容量的评估手段、分析方法及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2G与3G共存情况下不同话务模型的优化方法。 1 寻呼原理 当一个位置区下的移动台被寻呼时,MSC就会通过基站控制器(BSC)向这一位置区内的所有BSC发出寻呼消息,BSC收到寻呼消息后,向该BSC下属于此位置区的所有小区发出寻呼命令消息。当基站收到寻呼命令后,将在该寻呼组所属的寻呼子信道上发出寻呼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被寻呼用户的IMSI或者TMSI号码。移动台在收到寻呼请求消息后,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CH)请求分配SDCCH。BSC则在确认基站激活了所需的SDCCH信道后,在接入允许信道(AGCH)通过立即指配命令消息,将该SDCCH指配给移动台。移动台则使用该SDCCH发送寻呼响应Paging Resp)消息给BSC,BSC将Paging Resp 消息转发给,完成一次成功的无线寻呼。MSC如图1:

2 寻呼策略设置介绍 (1)寻呼策略 目前GSM网存在TMSI寻呼和IMSI寻呼两种寻呼方式。在GSM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分配了一个惟一的MSI,IMSI写在移动台的SIM卡中,长8字节,用于用户身份识别;TMSI由VLR为来访的移动用户在鉴权成功后临时分配,仅在该VLR管辖范围内代替IMSI在空中接口中临时使用,且与IMSI相互对应,长4字节。因此空中接口的寻呼信道在使用IMSI 方式寻呼时,寻呼请求消息中只能包含2个IMSI 号码,而使用TMSI 方式寻呼时,则可以包含4个TMSI号码。因此,使用IMSI 方式寻呼带来的寻呼负荷会比使用TMSI 方式寻呼增加一倍,是否使用TMSI由参数TMSIPAR 来决定。在用户的位置区信息已知的情况下,第一次寻呼会在该位置区进行,如果第一次寻呼失败,则第二次的寻呼方式则根据PAGREP1LA 参数的设置进行,如果其值为0,则不会进行第次寻呼,直接产生EOS400;如果其值为1 或2,则其使用TMSI 或者IMSI 在原位置区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