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市政协:

按照市政协的安排,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县蔬菜产业发

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二、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调整结构扩规模、完善设施夯基础、推广科技提质量、精深加工增效益”的蔬菜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我县蔬菜生产五年规划中提出的“突出川区、加快塬区,点上突破、整体推进”的布局构想,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服务,集中建设“设施蔬菜、高原越夏蔬菜、麦后复种蔬菜”三大基地,全年完成蔬菜种植12.14万亩,其中春种蔬菜5.28万亩,复种6.86万亩,建成规模较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点14个1.65万亩,全县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大进展。

2、设施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大进展。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__》精神,在达溪河川区、黑河川区新建塑料大

棚959座,新建日光温室20 座,建成了中台杨村、中台南店子、百里李家坡、梁原官村四个规模较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小区。塑料大棚种植了春提高辣椒、黄瓜、番茄、茄子等果菜类蔬菜,从6 月上旬就开始上市销售,至“7.23”暴雨灾害前,棚均已实现收入900元左右,折亩收入4500元。秋后,我县结合灾后重建,继续加大了保护地蔬菜设施建设,计划在杨村新建8×30米全钢架塑料大棚100座,目前已经完成了30座的搭建任务,钢架大棚计划种植番茄、韭菜等秋延后蔬菜。

3、果园套种蔬菜取得了较好效益。今年在什字、西屯、上良、独店等乡镇推广了果套种马铃薯、大葱、辣椒、甘蓝及瓜类等生产模式,亩均收入达1300元以上,果园套种蔬菜模式的推广,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果树挂果前群众收入不减的目标。

4、蔬菜复种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小麦收割后,通过统一调种、补贴蔬菜种子等措施,大力开展蔬菜复种,全县13个乡镇共种植胡萝卜2.06万亩,白萝卜0.67 万亩,大白菜0.7万亩,其它叶菜2.63万亩,总复种面积达到了6.86万亩。并建成了中台水泉、邵寨黑泉坳蔬菜复种示范片9个,目前复种蔬菜苗齐苗全,长势整齐,可望取得较好收益。

5、建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集中示范区。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的原则,在全县抓建了中台川区51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台杨村、南店子100亩以上规模的设施蔬菜生产小区、什字塬区万亩果园套种示范区及邵寨干槐树坳幼龄果园套种蔬菜示范点4

处重点示范区,以此推动蔬菜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三、主要做法

1、认真规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根据XX市《xx年蔬菜产业发展安排意见》、《关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__》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工作 __》精神,县委讨论制定了《XX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对今后五年全县蔬菜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并提出了全县蔬菜发展规划布局和工作重点,分年度确定了建设计划,把发展指标细化分解到乡镇,明确提出了具体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奖励办法。结合我县蔬菜产业现状,县政府及时印发了《XX县xx年蔬菜产业发展安排意见》,强化领导,狠抓落实,把责任措施层层靠实到领导、到干部,确保了任务落实。

2、强化技术培训,搞好科技服务。在蔬菜产业抓建上,县上推行了技术包抓责任制,全面推广技术人员联系农户制度、定期培训制度,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农民搞好市场定位,选好适宜品种,制定生产模式,加强栽培管理,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

的技术服务支撑。春季组织中台西川四村230多名群众赴天水甘谷、武山进行了考察学习,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种菜的积极性。在蔬菜生产的关键季节,抽调技术骨干下乡进村,全力抓建蔬菜基地建设。今年共引进蔬菜新品种23个,推广测土施肥、间作套种、微肥应用、病

虫害防治等技术16项。在搞好生产环节技术指导的同时,还加大了

蔬菜产品的质量检测,每月开展2次蔬菜产品质量抽检,随时反馈产品检测信息,指导群众落实无公害生产措施。

3、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县财政今年列支200万元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蔬菜生产,对重点示范区建设给予了资金扶持,在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上,对集中连片修建50亩以上的日光

温室,每座补贴1万元,对集中连片修建钢混或钢架塑料大棚100亩以上的,每座300元,在大田蔬菜生产上,对10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示范点每亩补贴群众地膜3.5公斤。各乡镇也采取了向群众补贴种子、补贴化肥等形式,动员和引导群众发展蔬菜生产。农技部门除从技术上给予支持外,春季筹资8万余元为重点示范点调供了辣椒等蔬菜种子,复种时筹资50多万元为千亩以上复种示范点调供了胡萝卜、白

菜等蔬菜种子。全县今年在蔬菜生产方面共投入扶持资金500多万元。

4.尝试流转土地,创新经营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地以转包、

租赁、置换、承包、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有技术、有资金、有劳力的群众发展蔬菜生产。在中台西川区蔬菜基地建设上,

在有偿、自愿的条件下,将群众零散的耕地集中起来,统一承包给种植大户和生产加工企业,有序推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使蔬菜生产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今年通过这种方式引进天水客商集中连片承包种植芫荽500亩,中台脱水蔬菜厂承包种植干制型辣椒100亩,本地承包种植30亩以上蔬菜的农户达到了12户。

5、树立蔬菜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蔬菜生产的经验和做法,以创品牌、促营销为核心,以培育产业协会和营销组织为抓手,以兴建蔬菜批发市场为载体,开辟我县蔬菜市场销售新渠道。今年在对什字原区07年认定的无公害产地和认证的番茄、胡萝卜产品进行复查换证的基础上,对中台川区蔬菜基地进行了无公害产地申报认定,取得认定面积1.35万亩,并获得了辣椒无害公害产品认证,创建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扶持建成了中台蔬菜营销协会,依托蔬菜专业村、蔬菜产销大户,重点发展订单生产,以销定产,以销促产。今年种植的马铃薯全部通过协会组织进行了外销,在一周之内销完了所有产品,初步显现了协会在市场协调方面的优势作用。初步建成了中台蔬菜批发市场,搭建了农户走向市场的平台。

四、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周边县区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农户对科学种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蔬菜生产中的高新技术掌握不足,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仍然沿用粗放的耕作栽培模式,影响了生产效益的快速提高。二是蔬菜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程度低。尽管我县已初步建成了一定的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两川一塬”生产格局,但仍存在种植区域分散、品种布局杂乱、规模化程度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县蔬菜产业化发展步伐。三是蔬菜生产缺乏较大的项目支持,对群众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大,优惠措施不多,科技推广投入不足,基地建设配套设施设备落后,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四是产业化发展规模小、范围窄,至目前全县仅有一家蔬菜加工生产企业,加工能力十分有限,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五是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小,供应不足,难以满足本县市场周年供应,县域冬季蔬菜仍然依靠大量外调。六是“7.23”特大暴雨灾害对我县达溪河、黑河川区蔬菜基地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川区蔬菜90%以上绝收,709座塑料大棚全部被毁,24座日光温室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6800多万元,大部分群众一年的投入全部付诸东流,群众种菜的积极性遭到了重创。

五、意见建议

我县蔬菜产业发展要坚持走“调整结构扩规模、完善设施夯基础、推广科技提质量、精深加工增效益”的产业发展路子,按照“突出川区、加快塬区,点上突破、整体推进”的布局构想,以“两河”川区和什字塬区为重点,集中建设“设施蔬菜、高原越夏蔬菜、麦后复种蔬菜”三大基地,全力完善“销售、加工、贮藏、育苗、服务”五大体系,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

1、优化区域布局,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一是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原则, 突破“小而全”生产格局,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重点建设专业化生产基地。主产区乡镇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确定自己的骨干品种与专业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规模化经营新格局。二是进一步建立集约化程度高、规模适度的蔬菜生产基地。利用我县气候多样性的条件,结合区域小气候的优势建立一批高标准、具有一定规模的超时令、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将现在的分散种植改为连片种植,集约经营管理,促进规模生产,提高种植效益。三是以“规模生产,四季常鲜,批量供应,增产增效”为目标,做好三个“结合”:即季节性安排与区域性布局相结合,常规品种与名特优新品种相结合,基地化生产与千家万户经营相结合。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蔬菜生产水平。要调整蔬菜品种结构,推广优势品种。每年引进10多个蔬菜新品种,每年推广3-5个适宜的主栽新品种。同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播期与上市期、上市量,避免同品种、同季节的积压,夺取最高效益。在品种上要突出甘蓝、韭菜、番茄、大白菜、萝卜、大葱六大品种。在栽培上,要大力推广应用蔬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在努力提高蔬菜单产的同时,组织引导群众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提高上市蔬菜商品质量和档次,延长货架期。

3、健全完善营销体系,疏通销售流通渠道。一是以中台脱水蔬菜厂为龙头,扩大订单蔬菜面积,提高加工增值效益。与农户签订产品的购销合同,根据产品订单指导菜农安排生产,严格兑现合同,保护菜农利益。二是组建蔬菜产业协会,组织蔬菜运销、市场、种植区农户及县上农口有关部门成立产业协会,开展技术信息交流服务,开拓省内外市场,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规模,拓展销售渠道,促进我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建立营销体系,运用现有运销企业、大户、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和运销渠道,集合全县的农民经纪人,有目的地在周边城市设立直销点、代销点和连锁店,在各个主产区乡镇设立配菜收购站,解决蔬菜销售难的问题。

4、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增强和改善市场功能。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县域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主体作用,加强蔬菜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市场和区域市场,建立批发销售网点,发挥市

场中枢作用和龙头作用,二是建立 __络。积极争取省市资金,配备功能齐全、传递快捷的信息服务设施,在政府网站建立XX县蔬菜产销信息专版,在县内主要蔬菜市场建立信息采集点,及时向省内外客商提供生产、市场、供货信息,为各乡镇制定指导性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信息服务。

5、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技术和资金,吸引外地客商投资灵台,创立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效益。二是根据市场需要,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扶持种菜大户和加工企业,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改善蔬菜销售、流通状况。三是充分调动技术力量,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在想法设法向上争取蔬菜项目的同时,整合有关项目资金,引进适合我县种植的蔬菜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整体效益和质量档次。四是建议省市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对我县适当倾斜,进一步加大灾后重建川区蔬菜基地和蔬菜苗木繁育基地、龙头企业、协会等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我县蔬菜产业发展。

品牌不仅是一个产品区别于另一个产品的特殊标志,更是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最集中、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在产品供求关系急剧变化的阶段,产品品牌建设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知名度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州政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提升工作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提升工作建设情 况调研报告 现阶段,我国产业工人主要是指在产业的农场、林场,第二产业的采矿、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工人。在产业工人队伍日益壮大,作用发挥日趋明显的今天,工会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引领产业工人“争当主力军,建功新时代”,如何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建设,是当前工会系统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近期,xx市总工会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就全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产业工人队伍基本现状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有各类企业工会组织x个,覆盖各类产业x个,产业工人x万人。其中,非公产业x个,覆盖产业x个,产业工人x万人,占建会企业数的x%。技术工人x万人,占产业工人总数的x%的工人在非公企业从事技术工作,x%分布建筑、服务、纺织、采矿等产业;全市共有x万多名产业工人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技师x人。有x万余名职工文化程度不高,主要从事环卫、小区保洁、保安等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以上数据说明,xx市技能人才总量偏少,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仅为x%左右,与我国发达地区高技能人才占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具体做法 思想状况方面: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xx市在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出了一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学一做教育等在产业工人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市总在全市职工中开展了“两学一修一争”教育活动、道德讲堂、“好家风”评选、演讲比赛、劳模事迹报告巡回宣讲、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同时,还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宣讲活动,通过身边职工讲故事、说心得、谈经验、提观点等灵活形式,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技能提升方面:强力打造“五位一体”技能人才长效机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宜兴市蔬菜办公室陆志新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49%,均居世界第一。 2007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达2.6亿亩,总产量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0多公斤。(中国经济网消息). 蔬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1.3%,总产值6300多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比例高达25.5%.蔬菜生产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57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13.8%. 2、蔬菜市场供应显著改善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优势产区的逐步形成,产销布局的日趋合理,我国已基本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目标。 2、蔬菜市场供应显著改善 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8个蔬菜重点区

域。 据介绍,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同时,我国蔬菜产业发展也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 不稳定等问题。 针对蔬菜生产季节性强,蔬菜产品新鲜易腐,贮运困难的特点,根据气候、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农业部规划将全国蔬菜产区划分为4大功能区8大重点区域, 包括:华南冬春蔬菜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黄土高原夏秋蔬菜 重点区域、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重点区域、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重点区域、东南 沿海出口蔬菜重点区域、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区域、东北沿边出口蔬菜重点区域。 按照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基地县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国的42%,蔬菜产量占全国的48%,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全国的90%以上,蔬菜生产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贡献额超过1200元,产品安全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产品商品化处理和精(深) 加工率达到65%以上。 为此,农业部将改善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实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水平;推行商品化处理与加工,提高产品采后产值;完善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产销衔接;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品牌,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增收作用更加明显,蔬菜总产值约5000亿元。 对全国9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430元, 全国958个蔬菜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人均来自蔬菜的纯收入达725多元。 3.蔬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农业部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参照国际标准判定, 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4.3%, 以京津沪深四城市为例,2005年与2001年相比,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 合格率提高了近29个百分点 4.国际贸易快速增长

中国有机蔬菜市场调查与分析

中国有机蔬菜市场调查与分析 2008-02-29 22:07:40 周泽江肖兴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一、背景 南京市的普朗克公司是由热衷于有机蔬菜开发的几个年轻人创办的,作为南京市有机食品走向国内市场的先锋,他们于2003年6月在市内开设了两家普朗克有机蔬菜专卖店。开业2个月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了了解有机食品的消费者组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及有机蔬菜的市场前景,我们在南京普朗克公司的卫岗有机蔬菜专卖店开展了相关的调研工作。 二.调查方法 “有机食品市场调查表”是我这次调研的基本工具。在发放调查表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了被调查者的分布合理性,以尽量减少因人为因素而可能造成的对调查结果的影响。为了增加被调查者的信任度,我们特意在调查表上加盖了OFDC的公章。调查表共设12项内容,分别就顾客的职业、对有机食品的了解程度、购买的频率和选择、对有机蔬菜的感觉、对有机蔬菜价格的评价、对有机蔬菜的期望等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样本请参见表1。 此次调研共收回63份调查表,填写调查表的多数是开店以来的老顾客或比较热心的顾客。占每天前来该店购买有机蔬菜顾客的平均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调查结果统计请参见表2。我们对收回的调查表逐项进行了统计。然后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 四、分析 1. 购买有机蔬菜的消费者组成 购买有机蔬菜的消费者中教师、科研人员企事业单位干部、国家公务员和私企职员占了8

6%,证明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对有机食品的认同呈正比关系。当然,这个专卖店设在南京农业大学和一个比较大的国家级研究所附近,使这个因素显得更为突出了。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这样一个工人家庭比例较低的居民区,也还有11%的消费者是工人,证明有机蔬菜绝对不是所谓的“贵族食品”。当然,这个实例也证明了,在推广有机食品的初期,将专卖店设在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居民区是一种正确的决策。 2.获知有机食品的途径 有41%的消费者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专卖店时才听说“有机食品”这个名词的,在这样一个知识层次相当高的居民区,这个比例之高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可见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还太弱。调查又显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得知“有机食品”的约占四分之一,说明媒体宣传虽然还不够,但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种手段。可以肯定,如果企业和政府能加强在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则有机食品概念的普及会快得多,也深得多。另一个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虽然“娃哈哈有机绿茶”在电视上已做了多时的广告,电视上也做过一些专题介绍,但通过电视知道有机食品的却只有6%,而通过报刊知道的则有14%,这是由于电视是一种瞬间的宣传,且过于简练,而报刊可以介绍得相当详细,而且还可以反复阅读,互相传看。可见应当重视报刊的宣传功能。 3.对“有机”、“绿色”、“无公害”三种安全食品的区别的了解 很了解和不太了解的各占五分之一左右,而比较了解和基本了解的各占约三分之一。说明盲目购买有机蔬菜的消费者很少,这与一年前报道的在北京和上海的有机蔬菜市场调研中大部分购买者都不太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的结果相比,已经有了极为明显的进步,证明这一年来的宣传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的。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即使在这些认为自己很了解和比较了解三种安全食品区别的消费者中,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并不能真正说出三者的区别来。他们最通常的回答是:有机食品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对于有机食品关于转基因、转换期、缓冲带、轮作、跟踪体系、加工、储存、运输、认证、销售证等等方面的知识几乎还是空白,可见我们在重视普及宣传的同时,应当尽早考虑如何将对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宣传向更深的层次推广的问题。

对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 7页)

对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 7页)

关于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蔬菜产业化,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大成果,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四川等省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实践证明,蔬菜产业化是蔬菜种植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打破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是我县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怀仁县气候冷凉,导致蔬菜生产旺季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大量上市,正值以南蔬菜倒茬,以北蔬菜尚未收获,适合反季节蔬菜生产。我县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大棚蔬菜和大地蔬菜。目前我县蔬菜产业虽有一定规模,但发展滞后,各村的蔬菜种植分散,无法形成规模。以我县新家园村尚希庄村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从大地蔬菜产业和大棚蔬菜产业两个方面分析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新家园镇尚希庄村的大地蔬菜种植,分析如下: (一)、近年来,蔬菜生产变动情况 尚希庄村的蔬菜生产在过去属于家庭副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加之政府部门的引导,到2009年我县蔬菜产业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当年的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5万亩,是历史最高值,蔬菜形

成的产值40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蔬菜生产处于发展上升态势,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制约着农民增收。 (二)、尚希庄村蔬菜生产及销售的特点 1、蔬菜产业品种多、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是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蔬菜生产投资大、成本高,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同时产品鲜活,不易贮存、运输,市场风险较大。 2、我县气候冷凉,适合反季节蔬菜生产。蔬菜上市主要分以下几个时间段:6月上旬以前蔬菜产量很小,6月中旬,蔬菜产量急剧上升,到6月末8初达到高峰;直到9中下旬进入第二次高峰;9月份蔬菜主要以圆菜,胡萝卜为主,且产量比较稳定。 3、尚希庄村蔬菜的销售主要以自主销售、外地客商销售两种形式进行。外地客商销售是我县蔬菜销售的主体,其销售量约占全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4、蔬菜运输主要通过208国道,大运公路和大运高速公路外运。由于修路和车辆往来较多,特别是大货车,时常发生拥堵,对不易储存的蔬菜来讲,直接影响了我县蔬菜的外运。为了更好地促进蔬菜销售,应开辟蔬菜运输绿色通道,服务客商,有效地解决了蔬菜外运难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1、蔬菜种植风险大,且缺乏风险保障机制,导致蔬菜播种面积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人员队伍的骨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劳动保障经办队伍建设,推动我市劳动保障业务下延和社会保险“五险合一”工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成调研组,由市城乡居保局局长陈亚军带队,分赴大竹县、通川区、开江县开展村(社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基本掌握了全市村(社区)劳动保障队伍现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村(社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一、专题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调研组走访了x个县(区)x个乡镇,在这x个乡镇分别召开了座谈会,有x个乡镇的主要领导和xx个村(社区)书记(主任)分别参加了座谈。会后与x个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面对面交换了意见;这x个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都汇总了座谈会相关情况,并书面提出了关于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还在全市范围内发放问卷调查表,分别征求了xx个乡镇的主要领导和xxx多个村(社区)的书记(主任)意见建议。调研期期间,还电话征询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处室的意见和眉山、广元等市(州)的相关做法以及本市相关部门单位、未调研县部分乡镇及村(社区)同志的意见建议。 二、村(社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现状 全市xxx个乡镇共有xxxx个村和xxx个社区。经编机构制部门批准设立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或劳动保障所)xxx个。村(社区)专兼职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人员xxxx名,其中男性xxxx名、占xx%,女性xxx名、占xx%。使用公益性岗位人员xxx个。xxx个社区配备了专职的劳动保障协理员,xx%的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由其他人员兼职,其中,xx%由副主任兼任,x%由大学生村官兼任。

调研报告:XX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蔬菜产业现状 (一)蔬菜生产发展历程。XX蔬菜是从1983年历阳镇太平村“五个能人带一乡,万吨蔬菜过大江”开始初步发展。2012年2月,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确立蔬菜产业为特色产业,并成立XX蔬菜产业发展局,蔬菜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XX蔬菜经过三十年的长足发展,不仅在全国率先摆脱了小农经济束缚,并迅速跨越了商品菜经济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由生产、加工和市场贸易相互啮合的三大环节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形态。XX还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XX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菜园子”。截止2015年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分别由2011年的40万亩、90万吨、16亿元,增加到43.5万亩、111万吨、22亿元,分别增长8.8%,23.3%,

37.5%。蔬菜从业人员年人均种菜纯收入由2万元增加到2.88万元,增长44%,蔬菜产业已发展成为该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园区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年来,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引导下,全县累计拉动社会投资6亿多元,新建规模化蔬菜标准园区41个,总面积3万多亩,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其中国家级蔬菜标准园9个,省级蔬菜标准园7个,市级蔬菜标准园26个,历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善厚蔬菜种子产业示范区分别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弘利教育) (三)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XX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先后通过省级、国家级验收,并获国家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6家园区通过GAP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全县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由2011年的99.3%提高到100%,未出现一起蔬菜质量安全事故。 (四)科技支撑成效明显。XX一直高度重视蔬菜科技创新工作,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推合作关系,2015年皖江蔬菜产业研究院正式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11-20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 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5798613.html, 2012年02月22日 11:59 农业部网站 发改农经[2012]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农业厅(局):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附件: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前言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11.73,0.15,1.30%),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看到,蔬菜产业发展还存在市场价格波动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2010年国务院出台三个文件,对加强蔬菜生产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同时要求制定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商务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统计局等部门及部分省(市、区)组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成就和经验,梳理和探寻了蔬菜产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未来十年对蔬菜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提出了对策措施,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目的是引导各种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促进生产流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信息监测体系建设,引导生产和流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抑制市场和价格波动。为此,《规划》在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大中城市提高蔬菜供应保障能力提出了要求;划定了产业优势区域,选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县580个;提出了生产、流通及质量安全体系发展重点,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调研报告:全区新华乡笋竹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全区XX乡笋竹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XX市XX区XX乡位于XX区北部,地处“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线腹地。乡域面积68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7000余人口,地势北高南低,群山连绵,重峦叠嶂,属于典型的皖南丘陵地貌,境内生态优良、资源丰富,空气和水质常年达到国家一级、一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80%,各类竹林达 1.6万亩。近年来,XX乡利用丰富的笋竹资源,通过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其它工程造林,实施“竹业富民工程”,进一步扩大雷竹栽植面积,使得笋竹产业成为该乡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一、XX乡笋竹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近年来,XX乡大力实施“笋竹富民”工程,笋竹产业快速发展。雷竹林面积由8000亩增长到11000亩。雷笋年产量由300万斤增加到560万斤,年产值由1300万元增加近4000万元,雷笋收入对全乡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率达35%。笋竹加工企业由7家发展到12家,瑞华、三兄弟、节节高三家企业先后通过QS认证并分别

完成了商标注册,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扩规技改,企业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产品由单一笋干增加到脱水笋、水煮笋、青渍笋等多个笋产品和蔬菜、食用菌、肉制品等多种农特产品,新昌笋竹基地成功争创省级竹子科技示范园。引进迟于雷竹出笋的高节竹,开展本地品种XX雷笋早出覆盖试点并初获成功。成功举办XX乡2015、2016年度雷笋开园仪式,XX雷笋市场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

XX乡笋竹产业发展情况 1.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XX乡自2009年被列为XX区竹业富民工程重点示范乡镇以来,重点抓好雷竹笋用林培育生产基和竹笋加工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笋竹产业。目前,全乡雷竹栽植面积达11000亩,新培育雷竹笋用林面积 3000余亩,其中:建成面积200亩的省级雷竹笋用林示范基地 1个;面积100亩的区级示范基地 1个;面积50亩的村级示范基地 2个。全乡栽植户达835户。占全乡农户的 47%,年产竹笋560万公斤,从事生产、加工、营销的人员1260人,占全乡人口的 20%。 2.产业效益已经显现 笋竹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据统计2016年全乡11000亩竹林产笋量达560万公斤,收购价格每公斤4.6元至5.4元。产笋量和收购单价分别较上一年增长42%和 23%,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可增收1500元。 3.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有机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有机蔬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批地+贷款)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二〇年五月 咨询师:高建

目录

专家答疑: 一、可研报告定义: 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实施主体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活动需要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编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用: 1. 用于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行政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我国对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和备案两种批复方式,其中核准项目向政府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备案项目一般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某些项目仍旧保留行政审批权,投资主体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用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以及其他境内外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接受项目建设贷款时,会对贷款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平谷,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确认项目具有偿还贷款能力、不承担过大的风险情况下,才会同意贷款。项目投资方需要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确认项目具有偿还贷款能力、不承担过大的风险情况下,才会同意贷款。 3. 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1.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合川市是重庆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一个县级农业大市,幅员面积235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8万公顷,总人口152万,其中农业人口120万。合川对重庆、成都等大城市和广大农村腹地川及中北一带具有承上启下的强劲辐射作用,有较强的接纳能力,是城乡交换和货物周转的轴心。 3.自然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合川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耕地海拔主要在米之间,年降雨量在毫米之间,年均日照1316小时,年均气温18.1℃,≥10℃的有效积温5903℃,无霜期331天,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适合多种蔬菜的生长,有发展蔬菜生产的良好自然气候条件,产地生态环境较好,产地尚处于自然状态,生存环境几十年无变化,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也不会有大的变化,产地无污染,能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 5.可靠的技术和人才支撑:西南农业大学的专家为我市蔬菜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选址,对发展出口蔬菜也有科学合理的建议;我市与重庆市农科所、西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合川蔬菜产业发化展的市场基础 城市市场,日需求总量达1000万公斤,全年需求总量360

万吨,目前很大部分蔬菜市场被成都等外地市场所占领,如 果我市能在重庆市场占领10%的份额,就能外销蔬菜达36万吨,相当于我市目前总产量的78%。五是国际市场蔬菜需求 量大,世界年人均蔬菜占有量102公斤,日需求量为0.28公斤,远未达到世界营养学会推荐的日人均0.35-0.50公斤的水平.目前我市已有部分蔬菜产品远销欧盟、日本、香港 等国家和地区。 1.蔬菜面积不断扩大,特色生产基地初步形成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萝卜、胡萝卜、榨菜、藠头、 大头菜、丝瓜、冬瓜、南瓜、糯玉米等为主的特色生产基地。 如码头的青草坝萝卜,香龙的大头菜、太和的胡萝卜,草街 的藠头等都已盛名远扬,成为我市蔬菜行业的一张知名品牌。 6.营销体系建设加快,中介组织稳步发展 二是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争取五年内规模基地全面实现无公害化。 三是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培 育经纪人队伍,建立销售网络,拓宽出口渠道,扩大蔬菜出口。 四是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初级加工与精深并举,围绕特 色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三)对策和建议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蔬菜产业化摆到更加重要

神宝能源公司工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

神宝能源公司工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状 况的调研报告 神宝能源公司工会按照根据上级工会《关于开展新时期工人队伍状况调研的通知》文件要求,组织调研小组深入基层,对公司工人队伍状况进行调研,掌握、了解工人队伍建设状况,统计工人队伍建设需求,全面掌握该公司工人队伍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概况。 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宝能源公司)始于1980年开发建设的宝日希勒煤矿,2005年12月并入神华集团,属国有控股,社会法人、自然人参股的股份制企业。现有生产矿一号露天煤矿,国家核定产能3500万吨/年;正在办理核准前期审批手续的二号露天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吨/年。有两套地面生产系统,煤炭破碎能力5000吨/小时;23公里的自备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滨州线接轨,运输能力3000万吨/年。截至2017年末,公司资产总额72亿元;公司在册员工2361人,下设14个机关部门和8个二级单位。 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神宝能源公司工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建立健全工会

组织作为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抓手,先后建立健全了女工委员会、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工会内部组织。职责分工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制度建设,健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工帮扶、劳动保护等规章制度,并在确定工会职责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和规范工会工作程序。全面落实上级公司工会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女职工保护条例》《劳动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近年来,神宝能源公司在上级公司的正确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部门的安全标准要求,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确保安全生产。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基本完成班组长及以上员工的学历培训工作。 三、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稳定员工队伍,切实搞好安全生产环境,特别是生产一线的安全生产环境,做为稳定员工队伍的必备条件来管理。安全生产条件抓不好,员工工作时就不会安心,会产生恐惧心理,造成恶性循环。改善工作环境,一方面从投入中加大力度,购买新设备,推广新技术,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并依靠新技术来预防事故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操作规程作业,抵御危害发生。持续坚持厂务公开不断线。 重视劳动保护,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职工劳动保护政策

通渭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通渭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按照“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增果菜”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思路,把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当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在以平襄、碧玉为主的城郊水川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依托旱作农业项目,在全县大力发展地膜覆盖蔬菜种植,进一步加快了蔬菜产业发展步伐,不仅有效改善和促进了城区居民蔬菜供给,还成了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新的增长点。 一、蔬菜发展现状 (一)种植规模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通渭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常规露地种植, 1981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1988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塑料大棚栽培技术,1993年又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第一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到了90年代末,才形成了以地膜覆盖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为主,日光温室栽培为辅的设施蔬菜生产新格局。近年来,全县把蔬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关键举措,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通过全县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06万亩迅速扩大到2015年的5.5万亩;总产量由3.2万吨增加到14.3万吨;总产值由4480万元增加到31460万元。平襄镇旧店子、宋堡、河南、孙庄等村,碧玉乡玉关、碧玉等村,寺子乡窑坡等村,陇川乡菜子、蔡铺等村水源相对充足的区域初步形成了以青椒为主、兼顾其它茄果类、

瓜类、食用菌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在平襄、碧玉、寺子、义岗、李店、襄南、榜罗等乡镇初步形成了以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白菜类、根菜类、茄果类、葱算类为主的地膜蔬菜生产基地。 (二)种植品种结构逐步优化,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上世纪90年代前,由于种植技术落后,我县种植的蔬菜品种比较单一,经济效益较低,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全县蔬菜种植品种逐步得到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县共种植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西葫芦、甘蓝、大葱、大蒜、食用菌等9大类60多个品种。日光温室蔬菜平均亩产量达6.2吨,产值3.5万元,纯收入2.5万元;塑料大棚蔬菜平均亩产量达4.8吨,产值1.3万元,纯收入0.9万元;地膜覆盖蔬菜平均亩产量达2.8吨,产值0.5万元,纯收入0.3万元。 (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产销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为加快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县上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营销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蔬菜交易市场建设步伐,产销体系日趋完善。至目前,全县建立交易市场20个,培育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组织63个,营销大户320多户,营销网络遍布全县18个乡镇。特别是通渭县西川农产品产业化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建成集蔬菜交易、仓储于一体的专业交易市场一处,贮藏能力达300吨,年贮藏销售高原夏菜1200余吨,为全县蔬菜产后销售、平抑菜价、稳定菜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该合作社针对华川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实现长

湖北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湖北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湖北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湖北蔬菜网 ?发布人:俞艳丽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 -12-17 鄂农发〔〕149号 ( - ) 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中国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全国蔬菜年播种面积达2.73亿亩,总产量6.02亿吨,总产值约8800亿元,出口67.7亿美元,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1.8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800元,蔬菜产业已由原来单纯的保障大中城市蔬菜供应拓展到“保供,增收,就业,创汇”四大功能,成了保障城乡居民蔬菜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城乡就业和扩大出口创汇的朝阳产业。可是,近年来一些地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措施不落实,蔬菜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流通设施能力不足,部分大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务院决定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3月9日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18号), 8月18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并于 8月27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6号)。湖北省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于 9月1日召开了全省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并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鄂政发〔〕5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给的通知》(鄂政发〔〕68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全省菜地最低保有量的通知》(鄂政办函〔〕137号)。 这是推动我省蔬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也为我省蔬菜产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湖北作为全国蔬菜大省,其主要蔬菜产业已被纳入农业部“十二五”《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为此,在认真做好产业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全面规划我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蓝图,对促进我省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湖北是中国蔬菜生产大省,经过上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蔬菜产业稳步推进,正在实现“六个转变”:一是蔬菜布局由分散插花向相对集中规模化转变,二是蔬菜生产由简单低效种植向现代

竹产业的调研报告

因竹而美因竹而富 ——来自中国竹产业的调研报告(上)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刘羊旸) 竹,以其挺拔秀美的形象被人们所熟悉和喜爱。 但您也许不知道,竹子在带来美的同时,还拥有着一个年产值达700亿元的大产业。 破土凌云节节高:小竹子孕育大产业,资源优势化产业优势 “竹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份特殊礼物。”多年从事竹产业发展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说,竹在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中虽只是一个小物种,但其具有一次造林成功,地下茎即年年行鞭出笋、成竹,永续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特点。 我国竹资源十分丰富,有竹类植物500多种,占世界竹种的30%以上;竹林面积为500多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南方。 目前,我国对竹资源的开发利用,从种植培育到竹产品加工生产,再到竹业商贸、旅游,已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我国不论竹材资源储量和产量,还是加工水平和产品种类,均居世界之首。”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副主任费本华说,国际竹藤组织总部就设在我国,显示出我国在世界竹产业领域的重要地位。 由于天然、环保,竹产品在国外颇受宠爱。2009年我国竹产品出口额达15亿美元,产品出口177个国家。

近些年来,我国充分利用竹子资源优势,在竹子高效培育、生物技术、竹材化学利用、竹材重组加工以及竹林生态旅游等产业领域取得较大突破。 记者在调研时发现,竹产业区主要与南方的竹资源分布区相吻合,但北方的一些生产加工企业也加入到竹纤维生产和成品制备的行列,形成竹产业不断发展和扩张的态势。 来自国际竹藤网络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年产竹材约12亿根,竹材加工企业已达数万家,年产值达到上亿元的企业超过10家。2009年,我国竹产业年产值达700亿元。 我国的竹产品涉及传统竹制品(日用品、工艺品)、竹材人造板、竹浆造纸、竹纤维制品、竹炭和竹醋液、竹笋加工品、竹叶提取物等10大类,几千个品种。 千磨万击还坚劲:科技、政策双驱动,竹产业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让企业尝到了甜头,也极大地促进了竹产业的发展。”江西飞宇竹业集团总裁余红梅对竹产业的发展有着很深感触。 2008年,飞宇与浙江董氏海汉集团合作携手高等院校共同研发重竹仿古家具,并成功入选为北京奥运会罗格办公家具。目前该公司重竹产品的订单络绎不绝。 余红梅表示,公司一直专注于环保竹制品的研发和生产。特别是近5年,公司累积投入300余万元资金用于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着力在提高竹产品的附加值上下功夫,使企业赢得了产品技术开发的先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竹产业发展中再次得到验证,是科技给竹产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关于绿色蔬菜的市场调查报告

附件: 关于绿色蔬菜的市场调查 数据与分析: 第1题您的性别:[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男4941.2%女7058.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2题您的年龄阶段是——[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20岁以下1210.1% 20—35岁7663.9% 35—50岁2117.6% 50岁以上108.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3题您购买蔬菜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家庭需求9176.5%酒/饭店采购需求8 6.7%您是蔬菜经销商7 5.9%其他1310.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4题您的基本经济收入每月大概多少?[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1000以下2722.7% 1000~2500 3932.8%

2500~4000 3226.9% 4000以上2117.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5题您常去以下哪个地方购买蔬菜?[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菜市场6756.3%超市3932.8%街边小摊贩1310.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6题如果有一家专营绿色健康的蔬菜商店,您会经常去购买吗?[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一定会4437%可能会去5042%偶尔会去1815.1%不会去7 5.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7题您通过何种渠道知道有新鲜蔬菜上市?[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听别人说2319.3%电视广告1411.8%在菜市场或超市买菜的时候看到的7462.2%其他8 6.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8题购买蔬菜时您考虑的最重要的是以下哪个因素?[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价格3126.1%

营养价值1815.1%是否新鲜5243.7%是否绿色纯天然1815.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9题觉得现在吃的蔬菜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符合3428.6%不符合2420.2%一般般6151.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10题您知道绿色蔬菜和普通蔬菜的区别吗?[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知道4840.3%不知道3327.7%不是很清楚3831.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11题您认为绿色蔬菜品牌最重要的是什么?[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松散肥沃的土地3630.3%纯净无污染的环境9579.8%温暖适宜的气候3529.4%栽培技术4638.7%雄厚的技术力量1714.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9 第12题如果您可以选择,您可能会购买哪一种?[单选题]

蔬菜调研报告

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王林鸿 (2011年5月) 当前,蔬菜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蔬菜生产已经成为农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日,我省部分地区蔬菜滞销,蔬菜价格下跌,直接影响到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时掌握今春我省季蔬菜产销形势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给上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全面详实的原始资料,结合当前形势,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开展当前菜价下跌对农民收入影响调研活动,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蔬菜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设施蔬菜产业已逐步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对满足县场多样性需求,丰富城乡人民菜篮子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这一优势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中、省、县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县设施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年来,我县坚持走现代农业之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引导品牌设施蔬菜,把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实施标准化生产,推广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等技术,有力的促进了设施农业效益的大幅提高,全县设施蔬菜种植从最初1994年的15棚12亩,发展到2011年的232棚232亩;年总产值由5万元增加到350万元;蔬菜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由0.3%增加到1%。以蔬菜生产村为单位,今年初建立蔬菜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立5个,涉及菜农130多户。 结合我县蔬菜种植现状,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脆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不强;二是市场发育程度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发展趋势仍不适应,产业化龙头企业极少;三是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菜农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四是服务和销售网络不健全,农民缺乏积极性。总体来看,我县的设施蔬菜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比兄弟县县仍有较大差距。 1、品种布局。目前我县棚室蔬菜栽培的品种以西葫芦、黄瓜、番茄为主的果菜类和以辣椒、豆角、油菜为主的耐寒性叶菜类占到棚室蔬菜总面积的90%以上,名优特新蔬菜品种不未曾涉及。 2、生产设施。保护地是蔬菜生产的主要条件,尤其种类较多,大中小拱棚、温室。就保护地种类比例看,仍以地膜覆盖的塑料大棚为主,面积为100亩,目前温室仍以蔬菜生产为主,名优特品种甚少。从整体设施水平来看,已基本形成了温室、大中小棚及地膜覆盖相配套的保护地生产体系。 3、技术水平。多年来,我县蔬菜生产经过农业科技人员和菜农的共同努力,精心研究开发,大力引进推广,总结出了一系列先进成熟适用的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其中蔬菜优良品种得到全面普及,推广度达80%,正是由于这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县蔬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4、市场流通。目前蔬菜交易市场2个,年交易能力1万吨。其中大型市场2个,集散贸易县场5个,全县共有贮藏鲜库12个,贮藏保鲜能力2500吨,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开发格局。全县主栽品种有番茄、菜豆、

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1-08-11 10:29 索引号fggw-zx-00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公开日期2011-08-11 文号灵政协发〔2010〕10号发布机构政协灵台县委员会 市政协: 按照市政协的安排,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县蔬菜产业发 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县蔬菜生产紧紧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蔬菜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蔬菜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0.04万亩,主要种类有胡萝卜、甘蓝、辣椒、番茄、黄瓜、茄子、大白菜等,蔬菜总产量13.52万吨,总产值9100万元。蔬菜生产面积比2003年的5万亩增长了120.8%,产值比2003年的2840万元增长了220.4%,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近两年技术部门以追求高品质、高效益为目标,不断加大蔬菜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在积极开展蔬菜新品种品比试验和适应性试验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名、优、特蔬菜新品种16类120余种,多数品种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县农民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增收途径。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技术单位的指导下,全县蔬菜生产逐渐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数乡一业、数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目前已初步建成了达溪河、黑河川区万亩精细菜生产基地和什字原区万亩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并建成中台西川区千亩无公害辣椒生产示范区等各类蔬菜示范区6个。科技水平稳步提高。蔬菜生产逐步向精细化、科技化、标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在生产上先后推广了测土施肥、间作套种等准化栽培技术,制定了灵台县12种主栽蔬菜的地方标准,规范了栽培过程和生产行为。检测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2.7万亩,申报通过了番茄、胡萝卜、辣椒3个产品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取得了无公害注册商标,实现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首次突破。蔬菜单产由2000年以前的900公斤增长到现在的1200公斤,增长33%,蔬菜商品率由原来的46.8%提升到76.7%。服务体系渐趋完善。县农技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全县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在重点示范区派遣技术人员驻村蹲点,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和进行实地指导,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导群众科学生产。2005年成立了灵台县无公害农产品质安全监测站,全面开展了县域蔬菜检测服务,每月开展两次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加强了蔬菜质量的监管。在全县新建和扩建了中台、朝那等7个辐射功能较强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年蔬菜交易量在6万吨以上,外销量2.7万吨以上,交易额6000万元。产业化格局初具规模。投资400多万元,筹建了中台脱水蔬菜厂,购置了脱水干制设备,年生产加工能力可达到0.8万吨,建成了中台瑞天祥果蔬保鲜库,蔬菜保鲜能力达到1000吨,成立了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自07年以来共开展订单蔬菜种植5.2万亩,实现收入10400万元,有效带动了全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调整结构扩规模、完善设施夯基础、推广科技提质量、精深加工增效益”的蔬菜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我县蔬菜生产五年规划中提出的“突出川区、加快塬区,点上突破、整体推进”的布局构想,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服务,集中建设“设施蔬菜、高原越夏蔬菜、麦后复种蔬菜”三大基地,全年完成蔬菜种植12.14万亩,其中春种蔬菜5.28万亩,复种6.86万亩,建成规模较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点14个1.65万亩,全县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大进展。 1、地膜早熟马铃薯全面丰收。今年我县突出菜用型和早熟性两个关键,引进了克星2号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