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思维拓展十四

六年级数学上思维拓展十四
六年级数学上思维拓展十四

六年级数学上思维拓展十四

期末测试2

一、填空

1、甲数的75%与乙数的40%相等,如果乙数是150,甲数是()。

2、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是()厘米。

3、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圆,半径是6分米,如果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分米。

4、某班有学生40人,出席38人,缺勤率是()。

5、有甲乙两箱水果,从甲箱拿出

8

1放入乙箱后,两箱水果的质量相等,那么原来乙箱水果是甲箱的()%。

6、长方体货仓1个,长50米,宽30米,高5米,这个长方体货仓最多可容纳8立方米的正方体货箱()个。

7、有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对边都是4厘米的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8、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20天完成,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5,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天。

9、一座钟的时针长3厘米,它的尖端在一昼夜里走过的路程是()厘米。10、在一块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1、3/4吨可以看作3吨的( / ),也可以看作9吨的( / )。

12、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为1∶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

13、一个三角形的底角都是45度,它的顶角是()度,这个三角形叫做()三角形。

44、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至少需要()个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需要()个可以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依次排成一排,可以排成()米。

45、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3/5是()。

46、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这天的出勤率是()%。47、A除B的商是2,则A∶B=()∶()。

48、甲数的5/8等于乙数的5/12,甲数∶乙数=()∶()。

49、把4∶15的前项加上2.5,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50、6/5吨:350千克,化简后的比是(),比值是()。

51、把甲班人数的1/8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比是()。

52、甲走的路程是乙的4/5,乙用的时间是甲的4/5,甲、乙速度比是()。53、一个数由500个万,8个千,40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写作()万,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作()万。

54、50以内只含有质因数2的数有()。

55、一根绳子长4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长()米,等于1米的()。

56、3/8的单位是(),要添上()个这样的单位是87.5%。

57、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分母是一位数的分数,3/4<()<4/5。

9、下图是三年级二班60名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百分比的

(1)参加文艺小组和科技小组的共有多少名同学?

(2)参加体育小组的同学比参加美术小组的同学多多少名?

(3)全校友3000名同学,如果按这个百分比来推算,每个课外活动小组各有多少名同学?

10、把25克盐溶化在100克水中,盐的质量占水的质量的百分之几?盐水的含盐率是多少?

11、138克含盐5%的盐水,调成8%的盐水,需要加盐多少克?

12、从含盐10%的200千克盐水中蒸发水分制成含盐40%的盐水,应蒸发掉多少千克水分?

13、“八一”小学将五年级的140名学生分成3个组进行行植树活动。已知

第一个小组和第二个小组人数的比

是2: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

的比是4:5。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

人?

8、一条公路,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4:5,第二天又修了56千米,这时已修的和未修的比是8:3,问全长多少千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解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解方程(一)【例1】解方程: (1)x+63= 100 (2)x-127=2.7 (3)9x=6.3 (4)x÷5=120 【巩固】解方程: (1)x-7.4=8 (2)3+x=18 (3)0.4x=2.4 (4)x÷5=0.016 【例2】解方程: (1)x+3x=664 (2)4x-x=72 (3)x+7x-4x+x=(15-5)×4 【拓展】解方程:(1)3x+5-2x=13 (2)5x-8x+6x-10x=15 【3】解方程:(1)8x-15=3x+5 (2)15x+3=28+14x (3)3x-3=2x+2 【巩固】解方程: (1)12x-4=7x+6 (2)15x+5=8x+40 (3)0.1x+0.75=3-0.125x 【拓展】解方程:

(1)x+3x+5+2x+1=840 (2)5x-8+6x=10x+15 (3)11x+42-2x=100-9x-22 (4)8x-3+2x+1=7x+6-5x 【例4】解方程:(1)4x+48=6x-8 (2)46-5x=x-6+4 【拓展】解方程:(1)2x+35-3x=15x-39 (2)0.4x-0.08+1.5=0.7x-0.38 【课后练习】 1、解方程:(1)x-0.52=1.3 (2)x+2.7=14.2 (3)0.5x=3.9 (4)x÷2.5=4 2、解方程:(1)x+3x=160 (2)4x-x=249 (3)3x-2x+x=(11-3) ×4

3、解方程:(1)3.4x-1.02=0.2x+16.9 (2)2x+5=25-8x 4、解方程:(1)x+3x+14=134 (2)x+3x+2+3+2=127 5、解方程:(1)1.5x+0.5=2.5x-0.5 (2)6x-59=10x-75 6、解方程:(1)60x-40=(60+20)×(x-5) (2)32x+32×0.5-25x+64x=24x+496-49x

一年级数学思维拓展题

一年级数学思维拓展题 一、填空 1.找规律填数。 (1)2、4、6、8、()、()、()、()、18、20。 (2)19、17、15、()、()、()、()。 (3)0、1、1、2、3、5、()、()。 (4)3、5、7、() 11 (5)6、9、12、15() (6)()11、9、7、() (7)1、8、1、10、1、12、()、() 2.(1)2+□=3+□ (2)10-□=6+□ (3)10=□+□=□-□=20-□ 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算式,每个数只能用1次。 □+□=□□+□=□□+□=□ 4.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 )岁。 5.强强和小军打了3小时乒乓球,两人各打了( )小时。 6.小红有15本书,小东有7本书,小红给小东()本书,两个人的书就同样多? 7.一头猪换2只羊,一只羊换4只兔,2只羊换()只兔,1头猪换()只兔。 8、(1)从第7个数到第17个数,一共有()个数。 (2)从第9个数到第20个数,一共有()个数。

9、林林前面有12人,后面有9人,这一排一共有()人。 10、小红的左边有5人,右边有13人,这一行一共有()人。 11、从前面数起,小林是第5个,从后面数起,小林第4个,一共有()个。 12、16个小孩子站成一行,从前往后数,林林站在第3个,从后往前数,东东站在第3个,林林和东东中间还有()个小朋友? 13、2+4+6+8+10= 1+4+5+6+9= 23+54+17= 24+55+45= 14.一根钢丝长8米,要截成8小段,需要截()次。 15、学校插了6面彩旗,在两面彩旗之间又插了黄旗,黄旗有()面。 16.妈妈买回一些巧克力,名名吃了4块,还有8块,妈妈买了()块巧克力。17.大光和小名每人有8块糖,大光给小名4块后,小名比大光多()块。 18.小花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用去3元,小力买同样的铅笔和一个卷笔刀用了5元,橡皮和卷笔刀()贵,贵()元。 19.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方方比扬扬大3岁,燕燕比方方小1岁,燕燕比扬扬大2岁。 ()最大()最小 20.今年妈妈比小力大26岁,10年后,妈妈比小力大()岁。 21.小芳今年8岁,姐姐今年12岁,5年后,姐姐比小芳大()岁。 22.连长带着10名战士过河,已经有6个战士过了河,没过河的还有()人。23.一只小猫5分钟吃完一条小鱼,5只小猫同时吃5条同样的小鱼要()分钟。24.小化过生日,请来5个小朋友一起吃饭。每人一个饭碗,2人一个菜碗,3人一个汤碗,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用了()个碗。 25、〇+〇+☆=24 ☆+☆+☆+〇+〇=32 ☆=()〇=() 26、一本书,小红第一天读1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1页,读到第4天,一共读了()页。 27、一根绳子剪1次有2段,剪2次有()段。 28、口袋里有黑袜子和白袜子各三双,杂乱地放在一起,要你从口袋里去摸,你至少

【思维拓展】数学六年级思维拓展之标数法(附答案)

六年级思维拓展之标数法求最短路线数 1.阿雅和天天到图书馆参加活动。如果他们从学校出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最短路线? 2.球球从A步行到Z,行走方向都是向右或者向下,路线如图所示。那么球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行走路线? 3.下图是阿雅学校附近小区的平面图。今天阿雅放学,要去同学家写作业。请问:从学校到同学家有多少种不同的最短路线?

4.B点有一群小羊在吃草,大灰狼在A点,它想到B点吃羊,最短路线有多少条? 5.皮皮和天天准备去看望养老院的李奶奶,可是市中心在修路(城市的街道如图所示),他们从学校到养老院最短路线共有几条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6.下图是天天家附近小区的平面图。今天下雨,路口G有积水,不能通过。请问:今天天天从家去学校有多少种不同的最短路线可供选择?

7.天天上学需要先经过K路口去买书。请问:天天经过K路口到达学校有多少种不同的最短路线? 8.如图,一只蜜蜂从A处出发,回到家里B处,每次只能从一个蜂房爬向右侧邻近的蜂房而不准逆行,共有多少种回家的方法? 9.城市街道如下图所示,有几处街区有积水不能通行。那么从A到B的最短路线有几条?

10.天天和皮皮结伴骑车去图书馆看书,他们先去公园看大熊猫再去图书馆。聪明的小朋友们,请你帮天天和皮皮想想他们的最短路线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参考答案 1.【解答】标数法:三步走(1)确定方向; (2)从起点出发的两个方向上每个点标1; (3)其他点来源相加。 如下图所示。一共有10种不同的最短路线。 2.【解答】分析:标数,如下图所示。一共有13种不同的路线。 3.【解答】分析:标数,如下图所示。一共有10种不同的路线。 4.【解答】分析:标数,如下图所示。一共有12种不同的路线。

(完整)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一)

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一) 一、 计算题 1. 1×2+2×3+……+50×51 2. 10 91321211?+???+?+? 二、填空题 3. 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同地反向而行。货车比客车每小时快6 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384千米,则客车每小时行 千米,货车每小时行 千米。 4. 东东和琳琳在相距1000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东东每分钟跑320 米,林琳每分钟跑280米,当两人分别跑到对方的出发地后立即返回。再次相遇时,两人分别跑了 分钟。

5.甲、乙两人绕环形跑道同时同地背向而跑。甲每秒跑5米,乙每 秒跑4米,已知甲在与乙相遇后又跑84秒才回到原出发点,那么乙绕跑道一周要秒。 6.甲乙两辆车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57千米和40千米,它们同时从 甲地出发到乙地去。出发后6小时,甲车遇到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1小时后乙车也遇到了这辆卡车。则这辆卡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7.爷爷去爬山,上山时每小时行4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行5千米, 往返共用了18小时。则爷爷往返一趟共行了千米。 8.有10个数字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为9.3,已知前6个数的平 均数为10.6,后5个数的平均数为11.3,则第6个数是。 9.甲、乙两地相距6000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 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则他走完整个路程用了分钟。

10.有甲、乙、丙、丁四个数,甲、乙的平均数为34.3;乙、丙的平 均数为19.85;丙、甲的平均数为35.75;乙、丁的平均数为20,则甲、乙、丙、丁中最大的数等于。 11.龟、兔赛跑全程长2000米。龟每分钟爬25米,兔每分钟跑320 米,兔自认为速度快,在途中睡了一觉,结果龟到终点时,兔离终点还有720米。那么兔在途中睡了分钟。 12.一只猎狗正在追赶前方27米处的兔子。已知狗一跳前进3米,兔 子一跳前进2米,且狗跳3次的时间兔子跳4次,则兔子跑出米将被猎狗追上。 13.数列3、8、13、18、23……,298共有个数。 14.红、蓝墨水各一瓶,用一根滴管从红墨水瓶中吸一滴滴到蓝墨水 瓶中。搅拌后,再从蓝墨水瓶中吸一滴同样体积的墨水滴到红墨水瓶中。这时红墨水瓶中的蓝墨水多还是蓝墨水瓶中的红墨水多?答:

2016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思维拓展精选练习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思维拓展精选练习题 填空题部分 1、一根绳长12 米,剪去它的 2 3 后,比原来短了( )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5 4 米,它的边长是( )米,边长与周长的比值是( )。 3、甲、乙两桶油共重15千克,从甲桶里取出 15 ,从乙桶也取出 1 5 ,共取出( )千克。 4、已知A × 23 =B × 67 =0.75×C =D ÷5 6 ,其中A 、B 、C 、D 是非0自然数,把四个字母从 大到小排列是:( )﹥( )﹥( )﹥( )。 5、一个减法算式中,减数是差的 2 7 ,被减数与差的比是( )。 6、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甲用8分钟,乙用10分钟,甲和乙的速度比是( )。 A .8:10 B .10:8 C .4:5 D .5:4 7、甲仓存粮18吨,从甲仓运3吨放入乙仓,两仓存粮同样多,原来甲仓比乙仓多( )。 A .3吨 B .12 C . 13 D .2 3 8、如果一个正方形周长和一个圆周长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 )∶( )。 9、工程队3天完成了一项工程的8 1 ,完成全项工程的一半需( )天。 10、判断:一个非0自然数,把它增加 101以后再减少10 1 ,这个数大小没变。………( ) 11、把9 20 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米,每份占9米的( )。 12、一桶油,第一次用去14 ,正好是5升,第二次用去这桶油的1 2 ,第二次用去( )升。 13、栽一批苹果树,成活率是95%,为了保证成活380棵,至少要栽( )棵苹果树。 14、把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高是4厘米,底面的长与宽的比是3:2的长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15、判断:黄师傅加工了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1%。…( ) 16、选择:爸爸今年a 岁,比小明大b 岁,再过5年,爸爸和小明相差( ) A .a B. b C. a-b D. b+5 17、在200克盐水中,盐与水的比为1:24,又放入4克盐后,盐与水的比为( ):( )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第十五讲 巧填等式

第十五讲巧填等式 例1 在合适的地方填写“+”或“-”,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1. 分析把六个数分组,试加会发现1+2+3+5=11,4+6=10,这样在4,6前面填上“-”,其他地方填上“+”,等式成立. 解:1+2+3-4+5-6=1. 随堂练习: 在合适的地方填写“+”或“-”,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2. 分析按上题方法试加减,发现无论如何也得不到2,于是想到是否其中有一个两位数,而两位数只能是12,再试就能够成功. 解:12-3+4-5-6=2. 例2 从+、-、×、÷、()中挑选合适的符号,填入适当的地方,使下面等式成立. ①5 5 5 5 5=1 ②5 5 5 5 5=2 分析在加减乘除运算中,有5÷5=1,(5+5)÷5=2,5-5=0这样几个基本关系,充分利用它们就可以使等式成立,一般来说一个式子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 解:①5÷5+(5-5)×5=1 (5+5)÷5-(5÷5)=1 ②(5+5)÷5+5-5=2 5-(5+5+5)÷5=2 随堂练习: 从+、-、×、÷、()中挑选合适的符号,填入适当的地方,使下面等式成立. ①5 5 5 5 5=3 ②5 5 5 5 5=4. 拓展训练 1、把 2、 3、13、18分别填入下面○里,使等式成立. ○-○=○+○. 2、△、○、★分别代表三个不等于0的数字,并且△×★=○,△+△+△=○-△-△,那么★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3、把1~9九个数字填在○里,(每个数字只能用1次),组成三道正确的算式. ○+○=○,○-○=○,○×○=○. 4、在+、-、×、÷中挑选合适的符号填入适当的地方,使下列等式都等于3. 3 3 3 3 3=3 3 3 3 3 3=3 3 3 3 3 3=3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60题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 1、一条水渠共6400米,前三个月平均每月修1200米,余下的要在2个月内完成,平均每月至少要完成多少米? 2、王老师和李老师买同样的图书。王老师花了256元买到8本,李老师花了192元,王老师比李老师多买了多少本图书? 3、农具厂原计划每月生产农具400件,技术革新后,9个月生产量就超过全年计划780件,现在平均每月生产多少件? 4、姐姐和妹妹沿环形跑道同方向跑步,姐姐每分钟跑212米,妹妹每分钟跑187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出发,16分钟后,姐姐第一次追上妹妹,求跑道的长度。 5、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A地70千米的地方,两人仍以原速行进,各自到底后立即返回,又在离B地15千米的地方第二次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乙两艘军舰不停地往返于两个军事基地之间巡逻。甲舰时速12千米,乙舰时速9千米,两舰从两个基地同时相向出发,第一次相遇时恰巧用了6小时。这两个军事基地之间有多少千米?

7、一列火车上午8 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上午10时距A 地180千米,已知AB两地相距540千米,行完全程共要几小时? 8、苹果有50筐,比梨的筐数的2倍少2筐。苹果和梨共有多少筐? 9、一批布原计划做服装1800套,由于每套节约用布0.2米,结果多做了100套,现在每套用布多少米? 10、甲乙两位工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20天完成了任务。已知甲每天比乙多做3个,而乙在中途请假5天,于是乙所完成的零件数恰好是甲的一半,求这批零件的总数是多少个? 12、某机器厂计划30天里完成10800台机床,由于改进技术,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180台,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13、有甲乙两袋大米,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的1.2倍,如果往乙袋中再加入5千克,两袋大米就一样多了。原来甲乙两袋大米各有多少千克? 14、一桶油连桶重4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还剩23千克。如果这种油每千克卖4.5元,一桶油可以卖多少元? 15、一个圆形跑道,财长700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相背而行。甲每秒钟跑7.5米,乙每秒跑6.5米,几秒钟后两人相遇?10、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完整)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拓展题.

一年级上册思维训练(一)姓名:1、相同的时间内,在接到水最多的下面 2、想一想,△排第几? ○○○○△○○○ ○ 从上往下数,△排第()。 从下往上数,△排第()。 从左往右数,△排第()。 从右往左数,△排第()。 3、小红前面有3人,她的后面有5人,小红这一队一共有几人? 4、小红左边有3人,她的右边也有3人,小红这一队一共有几人? 5、从右数小明排第4,从左数小明排第2,小明这一队一共有几人。 6、从前数小明排第5,从后数排第4,小明这一队一共有几人? 7、一共有8个小朋友排队,乐乐前面有 4人,她的后面有几人? 8、一共有9个小朋友排队,乐乐左面有5人,她的右面有几人? 9、一共有8个小朋友排队,乐乐从前数

排第4人,从后数她排第几? 10、一共有8个小朋友排队,乐乐从前数排第4人,她的后面有几人? 11、()-()=0 ()-0=() 0+()=0 ()+0=() 一年级上册思维训练(二)姓名: 1、两只猫的鱼同样多,第一只猫吃了2条,第二只猫吃了3条,第()只猫剩下的鱼多。 2、一根绳子剪6次,剪成了()段。 3、能用7根火柴棒拼成两个正方形或3 个三角形吗?试着画一画。 4 、第一行 第二行 从第二行拿()条鱼给第一行,两行就同样多了。 5

、第一行 第二行 从第二行拿()个给第一行,两行就同样多了。 6、把1、2、3、4、5、6六个数字填在括号里,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7、上面一共有()只小鸭子,把左 边的6只圈起来,把从右数第9只涂上颜色。 8

、 9、△- 3=4 △+4=8 □

【精选】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思维拓展训练:计数综合练习 全国通用

【学生注意】本讲练习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0 分钟. 一、填空题Ⅰ(本题共有8 小题,每题 6 分) 1. 用0、1、2、3、4、5 这六个自然数中的三个组成三位数,从个位到百位的数字依 次增大,且任意两个数字的差都不是1,这样的三位数共有个. 2. 从1 到30 中选出两个不同的数相加,和大于30 的情况有种. 3. 从1000 到2010 中,十位数与个位数相同的数有个. 4. 在用数字0、1 组成一个6 位数中,至少有4 个连续的1 的数共有个. 5. 3 个海盗分30 枚金币,如果每个海盗最多分12 枚,一共有种不同的分法. 6. 图中有条线段,个三角形,个梯形. 7. 一台综艺节目,由2 个不同的舞蹈和3 个不同的演唱组成.C 如果第一个节目是舞蹈,那么共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8. 有身高各不相同的5 个孩子,按下列条件排成一行:条件1:最 高的孩子不排在边上; 条件2:最高的孩子的左边按由高到矮向左排列;条件3:最高的孩子的右边按由高到矮向右排列.那么符合上述所有条件的排队方法有种. F 第6 题 二、填空题Ⅱ(本题共有4 小题,每题7 分) 9.(1)平面上7 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那么可以连出个三角形;

(2)两条平行线上各有 4 个点,从这些点中任取 3 个作为顶点, 可以连出 个三角形. 10. 如图是由 22 个六边形组成的图形,在六边形内蚂蚁只可以选如右边箭头所指的方向之一爬到相邻的六边形内.一只蚂蚁从六边形A 出发,选择不经过六边形B 的路线到达六边形C , 那么这样的路线共有 条. 第 10 题 11. 8 块相同的奥运纪念徽章分给小高、卡莉娅、墨莫、萱萱四人,每人至少分一块, 有 种不同的分法. 12. 由 0、1、2、…、9 组成的小于 5000 且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共有 个, 其中从小到大第 2010 个是 . 三、填空题Ⅲ(本题共有 3 小题,每题 8 分) 13. 有些三位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都不超过 2,比如 424,244,110,…,所有这 4 4 4 4 样的三位数有 个. 14. 各位数字之和为 4 的四位数有 个,其中能被 11 整除的有 个. 15. 在下面数字谜中,七个不同汉字表示七个不同数字,“小学升学尖子班”表示的七位数有 种不同的取值. 小 学 升 学 + 尖子 班 2 0 2 0

校本课程《小学高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资料讲解

校本课程《小学高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 练》

本课程是针对五、六年级的学优生开设的。通过八个不同的专题训练,使学生学会解决关键问题,指出思考问题的方法、阐述思考途径,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既增长知识,又增长智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时一:分析综合法 “分析法”与“综合法”是我们小学生常用的解题思考方法之一。所谓“分析法”就是从要求的问题出发,根据题意和已知的数量关系,想一想,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推出所求的问题。如果在这一条件中,有的还有未知的,就把它当做新的所求的问题,再来寻找能够求出它的那些条件。这样,逐步寻求需要的条件,直到具备所需的一切条件。我们把这种从未知出发,转化问题,步步逆推,执果索因的思考方法,称为“分析法”,也叫“逆推法”。 所谓“综合法”,就是从题目的某一个(或几个)已知条件出发,想想它能推出一些什么结果,再把推出的结果与另外一些已知条件一起又可以推出什么结果,这样一步一步地向着所要求的问题前进,最后得出要求的结果。这种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即从已知条件出发,转化条件,步步顺推,由因导果的思考方法,称为“综合法”,也称“顺推法”。 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既用“分析法”,又用“综合法”,至于在什么情况下用“分析法”,什么情况下用“综合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选用。 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从问题出发,利用分析法探索所要找的条件,当这种分析推理遇到困难时,再从已知条件

出发,用综合法推理,看看能否推出这个条件。我们把这种将“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方法称作“中间会师”。 【例题】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棉花92.5千克,甲棉田是5亩,平均亩产棉花101.5千克,乙棉田平均亩产棉花85千克,乙棉田有什么亩? 思考途径:想到用“分析法”来思考,从问题想起。要求乙棉田有多少亩,需要知道乙棉田的产量比按平均亩产计算的产量少的千克数,还要知道乙棉田的亩产量比平均亩产少的千克数,而要求乙棉田的亩产量少的千克数,需要知道两块棉田的平均亩产量(题中直接提供是92.5千克),还需知道乙棉田的亩产量(题中直接提供为85千克)。要求乙棉田的产量比按平均亩产量计算的产量少的千克数,即甲棉田的产量比按平均亩产计算的产量多的千克量,需要知道甲棉田的质量比按平均计算产量多的千克数。 根据分析得出下面的解答: [(101.5-92.5)×5]÷(92.5-85) =[9×5] ÷7.5 =45÷7.5 =6(亩) 所以,乙棉田有6亩。 【习题1】雪容读一本科技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3 1,第二天读了全书的37.5%,第三天从第69页开始读,第三天要读多少页,才能把这本书读完?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完整版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 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1.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35岁,甲比乙小5岁。问甲和乙各是多少岁? 2.今年小刚和小强的年龄和是21岁,1年前,小刚比小强小3岁,问今年小刚和小 强各多少岁? 3.把长10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比宽多12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4.赵叔叔沿长和宽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6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共跑了1080米,问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5.甲、乙两桶油共重100千克,从甲桶中取出5千克放入乙桶中,此时两桶油正好 相等。求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6.在6个连续偶数中,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的和是78。求这6个连续偶数。 7.四(1)班的48个学生站4行照相,每一行都要比前一行多2人。每行各站多少人? 8.两笼鸡蛋共19只,若甲笼再放入4只,乙笼中再取出2只,这时乙笼比甲笼还多 1只,求甲、乙两笼原来各有鸡蛋多少只? 9.甲、乙两个仓库共有大米800袋,如果从甲仓库中取出25袋放入乙仓库中,则甲 仓库比乙仓库还多8袋,求两个仓库原来各有多少袋大米? 10.小强今年15岁,小亮今年9岁。几年前小强的年龄是小亮的3倍? 11.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把椅子的3倍,购买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60元。问桌椅 各多少元? 12.甲桶酒是乙桶酒重量的5倍,如从甲桶中取出20千克到入乙桶,那么两桶酒重 量相等。两桶酒原来各多少千克? 13.六1班有花盆的数量是六2班的3倍,如果六2班再购买20个花盆后,两班花 盆数相等,两班原有花盆多少个? 14.学校今年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去年多41人,今年人数比去年的3倍少35人,今年有多少人? 15.有两段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21米,第二根剪去13米后是第一根剩下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有多长?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题(2)1、有四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一箱桃多少个? 2. 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89分,甲丁二人平均95分,甲丁二人各多少分? 3. 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4. 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5. 求等差数列3、7、11、……、643的平均数。 6. 小明上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5千米,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 有一个正方形的草坪,沿草坪四周向外修建一米宽的小路,路面面积是80平方米,求草坪的面积。 8. 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9. 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和是10.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就比原数大72。求原来的两位数。 10.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3倍。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差是54,求原数。 11.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2倍。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和是132,求原数。 12.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少2。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和是154,求原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1) 1.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4的四位数一共有多少个? 2.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中间加写一个0得到的三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相加,和是1002,求原来的两位数。 3.一道减法题被减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7,减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25,如果被减数减去减数所得的差的数字的和是39,那么,在减的过程中有几次退位? 4.甲数和乙数的数字和都能被11整除,这两数相加,和的数字和是6,甲数减乙数,差最小是几? 5.把一包小玩具送给几个小朋友,如果送给1个小朋友7件,剩下的玩具其余每人正好分得3件;如果送给3个小朋友每人3件,剩下的玩具每人正好分得4件。这包玩具有多少件? 6.把一些橙和柑分装入袋,如果每袋6个橙、5个柑,橙分完了还剩3个柑;如果每袋8个柑、6个橙,柑分完了还剩18个橙。橙和柑一共有多少个? 7.陈叔叔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0千米,下午1时到达;每小时行15千米,上午11时到达。他想在中午12时到达,每小时应行多少千米? 8.从甲地到乙地的路全是上坡路和下坡路,其中上坡路的路程是下坡路的2倍。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上坡路的速度是下坡路的一半,行1.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要行多少小时? 9.把一个小数去掉小数点后再与原数的4倍相加,和是702,求原来的小数。 10.在一个整数的某两个数字间点上小数点后,把得到的小数与原来的整数相加,和是10063.64,原来的整数是几?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含答案)

51、6个小朋友分一袋苹果,分来分去多2个,问这袋苹果至少有几个? 答:6+2=8(个) 52、一根6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用去12米,修排球网用去30米,这根绳子少了多少米? 答:12+30=42(米) 53、商场运回28台电视机,卖出一些后还剩15台,卖出多少台? 答:28-15=13(台) 54、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6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3个,四天一共写了多少个? 答:6+3=9(个);9+3=12(个);12+3=15(个)6+9+12+15=42(个) 55、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62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答:62-12+8=58(岁) 56、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小的一位数,所得的结果是多少? 答:100-10-1=89 57、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答:2+2+3=7(千米) 58、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答:单数为西站,双数为东站。 59、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 答:不变,仍是5分钟 60、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答:答:小明又1元3角,小亮有1元7角。1元3角+1元7角=3元 61、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答:如果每人8颗糖,一共32颗。还剩下35-32=3(颗)按顺序应该分给丁丁 62、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答:56+128=184(元) 63、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钟? 答:1只猫吃1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5分钟。 64、30名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其中有26人参加了美术组,17人参加了书法组。问两个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答:26+17-30=13(人)

24级数学思维训练课程体系

“数学思维训练课程”24级体系 1、什么是24级体系?在众多一线名师的参与下,拥有辉煌竞赛及培训战绩的学而思教育核心教研团队经过长时间的充分酝酿及反复调研,最终推出这套《数学思维训练体系》,该体系共分为24级,每个年级的课程分为两级,即 1、什么是24级体系? 在众多一线名师的参与下,拥有辉煌竞赛及培训战绩的学而思教育核心教研团队经过长时间的充分酝酿及反复调研,最终推出这套《数学思维训练体系》,该体系共分为24级,每个年级的课程分为两级,即小学10级,初中8级,高中6级,一年两级,而每一级又分上下册,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2、为什么要建立24级体系? (1)我们每年培训无数金牌选手的培训教材需要沉淀; (2)近几年尤其是09年和10年杯赛及小升初的现状有了新的变化; (3)当前缺乏完整而优质的教材体系,数学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分层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 3、谁来创立主导24级体系? 在全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超常教育的卓越实践者陶晓永教授指导下,在众多华杯赛等全国顶级赛事的主试委员们的关心下,由一批全部来自清华、北大、复旦等顶尖学府、拥有辉煌竞赛及培训战绩的学而思教育核心教研团队经过长时间的充分酝酿及反复调研,最终推出这套《数学思维训练体系》。

4、在哪些班级展开? 在学而思小学数学课程全面展开。 5、何时开始推行? 从2010年寒假班起开始全面启用新的十二级体系,新体系保留了原体系专业性和应试性的优点,同时增加了层级间的区分度、趣味性、励志性、针对性。 6、怎样理解24级体系的优越性? 24级体系具有曾经数版教材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材施教、深入浅出、科学系统、思维与技巧同练、应试与趣味兼顾。 在"24级体系"中,小学奥数的知识体系被横向的划分为11大模块。即:计算模块、几何模块、数论模块、组合模块、行程模块、应用题模块、数列与数表模块、数字谜模块、趣味数学模块、代数模块、数学思想与方法模块。 (1) 以几何模型为例: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对于几何模块的学习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几何模块主要包括三大类:一类为巧数图形;一类为巧求周长与面积;一类为图形的切拼割。

最新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 知识导航 1.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 2.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1)“矛盾律”指的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对同一结论的推理不能自相矛盾. (2)“排中律”值的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一个思想或为真或为假,不能既不真或为假,不能既不真也不假. (3)“同一律”指的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同一对象的内涵必须是确定的,在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每一概念都必须在同一意义下使用,不许偷换. 3.逻辑推理问题解题的方法一般有: (1)列表画图法(2)假设推理法(3)枚举筛选法 精典例题 例1:一次网球邀请赛,来自湖北,广西,江苏,北京,上海的五名运动员相遇在一起, 据了解: (1)王平仅与另外两名运动员比赛过; (2)上海运动员和另外三名运动员比赛过; (3)李兵没有和广西运动员比赛过; (4)江苏运动员和凌华比赛过; (5)广西,江苏,北京的三名运动员相互之间都比赛过; (6)赵林仅与一名运动员比赛过. 问:张俊是哪个省市的运动员? 思路点拨 此题可用列表画图法来解答.“赵林仅与一名运动员比赛过”,说明赵林只比赛过1场,由(2)、(5)可得知上海、广西、江苏、北京运动员至少都比赛过2场或以上,赵林只能是湖北运动员;由(3)、(5)知李兵不是广西运动员,也不是江苏、北京运动员,李兵只能是上海运动员;又由(2)、(3)、(6)知,赵林(湖北)与李兵(上海)比赛过,李兵(上海)与赵林(湖北)、江苏、北京运动员比赛过,可以知道王平肯定是广西运动员;由(4)知凌华不是江苏运动员,只能是北京运动员(如下表);据此采用列表法如下(用“×”表示否定,用“√”表示肯定).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思维拓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填空 1、有40名羽毛球运动员参加淘汰制的比赛,(即每赛一场选出一位胜者进入下一场),决出最后的冠军,一共要进行的比赛场次是()场。 2.在数列1 3,1 2 ,5 9 ,7 12 ,3 5 ,11 18 ……中,第25个分数是()。 3.一个长方形把平面分成两部分,那么2个长方形最多把平面分成()部分。 4.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年龄的5倍。又过几年以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年龄的4倍。求:祖父今年是多少岁? 5.已知等式,其中□内是一个最简分数,那么□内的数是_______。 6.一项挖土方工程,如果甲队单独做,16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要20天才可以完成。现在两队同时施工,工作效率提高20%。当工程完成时,突然遇到地下水,影响施工进度,使得每天少挖了47.25方土,结果共用了10天完成工程,问整个工程要挖多少方土? 7.在算式1×2×3×4×...×100中,那么这个乘积的末尾连续的零的个数等于________个。 二.计算

1. 2. 3. 附答案: 一.填空题 1.39 2.49/75 3. 4 4. 72岁 5.3/100 6. 1100 7. 24 8. 二.计算 1.15/16 2. 62 3. 148.75 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1.有含盐16%的盐水40千克,蒸发多少千克水后可将浓度提高到20%? 2.商店今天卖出两件衣服,售出的价格都是240元,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衣服赚了1/5,另一件衣服亏了1/5.如果两件衣服合起来考虑,是亏了还是赚了? 3.如图,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4、5厘米,以斜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

小学数学小升初思维拓展题

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有9名同学进羽毛球比赛,任意两名同学都进行一场比赛,共进行了_________场比赛。 2. 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8.30,这个数原来最大是_________. 3. 某校开展评选“优秀少先队员”和“好公民”活动,“好公民”占评上人数的,“优秀少先队员”占评上人数的,同时获得两种称号的有44人,只获得“优秀少先队员”称号的有_________人。 4.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与减数的比是3:5,减数是被减数的_________%。 5. 一台收音机原价100元,先提价10%,又降价10%,现在售价是_________元。 6. 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3,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则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 8. 一种杂志,批发商按定价打七折批发給书摊,摊主将原定价格降10%卖给读者,如果这种杂志每本卖7.2元,每卖出一本摊主从中赢利_________元 9. △+△=a, △—△=b, △×△=c,△÷△=d, a+b+c+d=100,那么△_________。 10. 将正整数1,2,3,4……按箭头所指的方向排列(如图),在2,3,5,7,10……等位置转弯,则第50次转弯处的数是___________. 得分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 投掷3次硬币,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那么投掷第4次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A.1 B. C. D. 1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米、b米和h米,如果高增加4米,体积增加() A.4bh B.4abh C.4ab D.ab(h+4)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共13套),活跃思维

小学一年级数学 思维拓展训练(共13套),活跃思维 思维训练题01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15、10、13、12、11、( )、( ) 1、4、3、6、5、( )、( ) 1、2、4、8、( )、( )

8、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他们三人中( )最重, ( )最轻。 9、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那么,( )是第一,( )是第二。 10、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 )千克。 思维训练题02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 的右边。( )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 ) 15、1、12、1、9、( )、( )、( )、( ) 75、( )、( )、60、( )、50、( )、( )、( ) 10、5、9、6、8、7、7、( )、( )、( )

(完整)校本课程《小学高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

本课程是针对五、六年级的学优生开设的。通过八个不同的专题训练,使学生学会解决关键问题,指出思考问题的方法、阐述思考途径,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既增长知识,又增长智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时一:分析综合法 “分析法”与“综合法”是我们小学生常用的解题思考方法之一。所谓“分析法”就是从要求的问题出发,根据题意和已知的数量关系,想一想,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推出所求的问题。如果在这一条件中,有的还有未知的,就把它当做新的所求的问题,再来寻找能够求出它的那些条件。这样,逐步寻求需要的条件,直到具备所需的一切条件。我们把这种从未知出发,转化问题,步步逆推,执果索因的思考方法,称为“分析法”,也叫“逆推法”。 所谓“综合法”,就是从题目的某一个(或几个)已知条件出发,想想它能推出一些什么结果,再把推出的结果与另外一些已知条件一起又可以推出什么结果,这样一步一步地向着所要求的问题前进,最后得出要求的结果。这种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即从已知条件出发,转化条件,步步顺推,由因导果的思考方法,称为“综合法”,也称“顺推法”。 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既用“分析法”,又用“综合法”,至于在什么情况下用“分析法”,什么情况下用“综合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选用。 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从问题出发,利用分析法探索所要找的条件,当这种分析推理遇到困难时,再从已知条件出发,用综合法推理,看看能否推出这个条件。我们把这种将“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方法称作“中间会师”。

【例题】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棉花92.5千克,甲棉田是5亩,平均亩产棉花101.5千克,乙棉田平均亩产棉花85千克,乙棉田有什么亩? 思考途径:想到用“分析法”来思考,从问题想起。要求乙棉田有多少亩,需要知道乙棉田的产量比按平均亩产计算的产量少的千克数,还要知道乙棉田的亩产量比平均亩产少的千克数,而要求乙棉田的亩产量少的千克数,需要知道两块棉田的平均亩产量(题中直接提供是92.5千克),还需知道乙棉田的亩产量(题中直接提供为85千克)。要求乙棉田的产量比按平均亩产量计算的产量少的千克数,即甲棉田的产量比按平均亩产计算的产量多的千克量,需要知道甲棉田的质量比按平均计算产量多的千克数。 根据分析得出下面的解答: [(101.5-92.5)×5]÷(92.5-85) =[9×5] ÷7.5 =45÷7.5 =6(亩) 所以,乙棉田有6亩。 1,第二天读了全【习题1】雪容读一本科技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 3 书的37.5%,第三天从第69页开始读,第三天要读多少页,才能把这本书读完? 思考途径:想到用“分析法”的思路来探究。从问题想起,要求的问题是:“第三天要读多少页才能把书读完?”现在已经知道前两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 年 级 数 学 思 维 教 案 执教者: 班级:

第一课:介绍数学 介绍自己 了解学生 教学目标 : 1.了解学生。 2.学生了解数学,培养兴趣。 3.了解学生后,把学生分成2个队伍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这门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2、讲趣味数学小故事。 《如果我输了,就做你的夜宵》 “什么游戏?”,小猫很好奇,“快点讲!” “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老鼠说,“第一个人说一个1到10的数,第二个人再加一个 1到10的数,先喊到100的人获胜”。 “我先说”,小猫嘿嘿笑道,“你这次输定了。” 第一次,小猫输了。 第二次,小猫又输了。 …… 最后,老鼠得意扬扬地跑了。 沮丧的小猫回到了家. “看吧!早都告诉过你”,猫妈妈说,“学好数学有多重

要!” “那为什么老鼠总能获胜?”小猫疑惑地问到。 小朋友们,你知道答案吗?

第二课:趣味故事 一、故事《棒棒过生日》。 以故事内容激起学生对数的兴趣教学生认识1到10让学生学 会点数即一一对应的识数方法。二、游戏及练习。 1、正确认读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指导学生背诵式记数110 2、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人们 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 2、5组电话号码及5个不同动物的家。 三、活动过程 1、故事《棒棒过生日》引出110的数字。 2、说数字歌找数字。 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 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 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 笼挂得 3、做拍手歌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你拍二我 拍二,两只小鸭上河沿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你拍四 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抓老鼠你拍 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打悠悠你拍七我拍七,七朵红花真美丽你 拍八我拍八,八只青蛙叫呱呱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公鸡齐步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