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_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

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_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
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_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

2005年第4期总第125期 

外语学刊

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5,N o.4Serial N o.125

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

Ξ

王 寅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400031)

提 要:本文基于Lakoff 提出的体验哲学和IC M 理论以及Langacker 的动态分析方法,结合认知语言学在词、句分析层面所使用的基本认知方式(如体验、激活、突显、原型等),提出语篇连贯性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认知世界指内化于人们心智中的各种知识,可分为IC M 和背景知识。一个语篇所提供的信息能在我们的心智中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交际者就可以认为这个语篇具有连贯性。从根本上说,认知世界源自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因此,归根结底,体验和认知决定语篇的连贯性,体验哲学对语篇连贯性分析同样具有解释力,这样就进一步完善了认知语言学期望为分析语言各层面建立统一模式的构思。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语篇连贯性;IC M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5)04-0016-08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C L )初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

在词汇层面,笔者在《外语学刊》(2003)上论述了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在句法层面上的成果,还

在《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上论述了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Langacker 如何在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中分析语篇。这就是说,C L 已从词、句层面进入到语篇层面。本文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主要是Lakoff 的体验哲学和IC M 理论,以及Lan 2gacker 的动态分析方法等),提出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尝试用C L 在词、句分析层面所使用的基本认知方式(如体验、激活、突显、原型等)分析语篇的连贯性,以期进一步完善C L ,为分析语言各层面建立有效、合理、统一的模式。

以Halliday 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特别注重研究语篇,并提出一系列语篇分析的新观点,对篇章语言学作出了重要贡献。(朱永生1993,

胡壮麟1994,黄国文2001)他们(1985:94)在进行语篇分析时曾指出衔接手段是建构连贯大厦的基础,并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Halliday &Hasan (1976:23)也曾提到语篇连贯必须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必要条件:衔接和语域。前者主要是就语篇内部而言的,语篇由衔接纽带连接起来;后者主要是从语篇外部来讲的,语域居于形式和情景之间,它把语篇和语境联系起来,连贯的语篇应该与语篇所产生的环境和谐一致。我们也注意到Halliday &Hasan (1976:23)强调“衔接概念可有效地由语域概念来补充”,正是由于他们视语域概念为一种“补充”,他们的主要兴趣也就放在研究形式衔接上(同上:331),也就要着力分析能形成衔接纽带的实际词语(同上:332),这或许就是Wid 2dows on ,Enkvist ,Beaugrande &Dressler ,Brown &Y ule 等学者对Halliday &Hasan 语篇衔接理论提

出质疑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争论对于认知语言学家从认知角度分析语篇连贯提供了必要的理论

?

61?Ξ本研究得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的资助,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OIEYY 001)系列成果之一。

基础和研究方向。

2 认知世界

以体验哲学为哲学理论基础的C L认为,语篇连贯并不一定要依靠衔接手段,而主要是靠心智上的连贯性(the coherence in mental text)取得,必须从认知角度来分析。本文提出“认知世界”这一术语,用以指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形成的各种知识,内化储存于人们的心智之中,它既可以是人们早已获得的共享知识,也可以是在当下语言交际中刚刚建立起来的知识。认知世界知识按普遍性、代表性和理想化的程度可分为IC M和背景知识。“统一的认知世界”也是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这是生成和理解语篇的必要条件。我们生成语篇时是建立在这样的认知世界之上的,确定一个或数个思想或主题后,应选用与此相关的语句进行表述,跳跃性的、不连贯的思维就会产生不关联的语句,东扯西拉、毫不相干的概念、命题难以堆砌成一个具有整体意义的语篇。我们接受语篇时也应当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一个语篇所提供的信息通过激活机制能在心智中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或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可运用IC M和背景知识形成语篇意义的整体性,语篇就具有连贯性。衔接手段的选用也是由统一的认知世界所决定的,理解时也主要起到一个语义流动的向导性作用。因此,衔接手段也只有从认知角度出发,才能作出更有力的解释。

2.1 认知世界=IC M+背景知识

Lakoff于1987年提出可用IC M来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的观点。它自此成为C L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所谓IC M,就是指说话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已储存于人们头脑中、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常规性的认知模式,其中包括语言规则等。本文则尝试将其用来分析语篇连贯性。

IC M与框架(Frame)、图式(Schema)、脚本(Script)等概念有共通之处,但比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很多学者曾论述可用框架理论来分析语篇的连贯性以及语篇的生成和理解,如Min2 sky(1980),Metzing(1980),Van Dijk(1980),McCar2 thy(1991),Hatch(1992),C ook(1994)等。认知科学

家Minsky(1975)认为“框架”是储存在记忆中的、表征特定情景的信息结构,是含有若干节点和联接的网络系统,人们可从记忆中随时调出框架中的信息作为背景知识来理解新的情景和语句。

C ook(1994:9—11,19)将“图式”定义为“典型事例的心智表征”,论述语篇与框架之间的互动与互补关系,并据此将语篇分为三大主要类型:加强框架型(Schema Reinforcing)、维持框架型(Schema Pre2 serving)、补充框架型(Schema Refreshing)。Schank &Abels on(1975)主张运用“脚本理论(Script Theo2 ry)”来分析语篇。但根据Lakoff的观点,“框架理论”、

“图式理论”、

“脚本理论”主要论述命题模型,而IC M包括4种模型命题模型、意向图式模型、隐喻映射模型和换喻映射模型,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与马克思(1844)所说的“人化的自然界”有相通之处。因此,IC M比“框架”、“图式”、“脚本”所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所以也更加具有解释力。

IC M可用来解释带有普遍性、常规性的现象;而背景知识则指具体的细则性知识,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包括一些特定的内容,会因人、因时、因地等许多因素而异,可以是交际双方共知的,也可能仅是在当下交际中刚获知的,它们在具体情况中可能会经常变化,可不断充实、加强、调整乃至改变会话双方的背景知识和当下的交际情况,这可用来解释带有特殊的、多变的具体现象。例如,“去饭馆就餐”这个认知微观世界包括人们已建立的并被普遍接受的固定套路,即IC M,如到达饭馆、就座、订菜、就餐、付账等较为固定的程序;背景知识变化则较大,可包括特定情景中的一些十分具体的细节内容,或者说还没有在某一社团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抽象模式,如:饭馆的位置、名称、信誉、特色菜、是否打折、有无熟人等特殊信息。当然,IC M与背景知识之间的区分会因人因地而异,界限模糊,两者之间具有互动性,被一个社团较为普遍接受的背景知识就可能成为IC M1

2.2 IC M的特征

IC M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完形性、开放性、选择性、内在性、稳定性、关联性、普遍性、规律性、典型性等特征,本文主要从语篇连贯性角度对其进行论述。

C L认为IC M具有体验性,它是在人类与外界

?

7

1

?

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客体互动作用和认知推理形成的。据此,语篇连贯性也主要是取决于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和认识,也必须从体验和认知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唯物论认为我们的意识、概念最终来自客观世界,来自人与自然的互动实践。辩证法认为世界中的各事物、事件和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为依存、互相关联和互相制约的。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人们逐步理解了现实世界中事物、事件、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人类的认知处理掌握了其间的规律性,形成了许多认知模型(C M),进而可进一步建构IC M1人们正是基于这种认知规律(包括客观世界中的规律和人类通过推理掌握的规律)才能认识到语句之间的连贯性。如果将这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中毫不相关的概念置于同一个语句或语篇中,缺乏必要的逻辑依据和语用推理基础,就很难看出其间的命题发展线条,语篇连贯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体验哲学的基本观点同样也适用于解释语篇连贯性。

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会有区别,认知能力和方式也会参差不齐,因此背景知识和IC M就不会整齐划一,倘若语句信息对其交代不清,就有可能引起误会。当然通过误会的消解,人们就可能增加有关方面的背景知识乃至IC M,使之成为共享信息。下面是笔者收集到的一个例子:

①顾客:这东西多少钱?

商场小姐:360元。

顾客:便宜点?

商场小姐:我们商场不打价。

顾客:那就算了。

商场小姐:真是的。

两人在“商场不打价”、“不打价就不买”这个背景知识上存在分歧。商场小姐最后一句话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反映了“不买就别乱问,问了就要买”的心理定势。两人通过这则对话会加深、增加或修改各自的背景知识或认知模型。

IC M具有完形性,它不仅由各构成部分组成,而且常常是一个完形结构。IC M具有开放性,可不断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而发展,可不断从背景知识中选择出典型规律,在某社团中常见的、突显的、具有共性的背景知识就可能不断形成相对固定的C M,内化储存于人们的认知世界中,具有一定的内在稳定性。背景知识主要也是来自人们的体验实践(即使间接学得,但究其根源也是直接体验实践的结果),或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知能力推断出来的。

IC M具有关联性,一方面指各个C M之间的相互关联,另一方面也指一个C M中各成分的相互关联(Ungerer&Schmid1996:48—49),不相关联的成分就不会置于同一个C M或IC M之中。因而用IC M理论来解释语篇连贯性是完全可行的。

IC M相对于背景知识而言常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和典型性。它是一个社团中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规律,具有代表性。人们在生成语篇时常常要遵循一定的IC M,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信息,语篇因此具有意义上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当语篇所提供的信息符合这种认知规律,读者或听者就能通过它们进行“搭桥”操作,建立联系,从而获得语篇的连贯性,解读整个语篇,获得其信息。

3 认知世界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

人们在交际中凭借认知世界知识获得语句之间的连贯关系,达到理解整个语篇的目的。

3.1 认知世界中知识的激活与缺省信息的填补

当某个词语激活了某个认知微观世界之后,其中的有关信息就可能被调用出来,通过填补相关的缺省值获得语篇的整体意义。例如:

②A:That’s the telephone.

 B:I’m in the bath.

 A:OK.Widdows on(1978:29)

例中“电话”可激活一个关于电话的IC M:(a)电话铃响,意味着有人来电话了(在这个情景中意思不是“那是部电话”);(b)根据常识,需要人来接听电话。而在这个具体情景中,还需要具体的背景知识来理解这个语篇:(a)在这个具体情景中可能是要B来接听;(b)而B恰好在浴室里洗澡;(c)根据常识可推断出B不便接听电话;(d)这样就需要A自己去接听电话。

因此,只有将该例的三个话语置于特定的认知微观世界之中就可获得语篇连贯性。例如:

③A:Can y ou g o to Edinburgh tom orrow?

 B:B. E. A.pilots are on strike.Widdows on (1979)

?

8

1

?

这两句话虽然在形式上找不到什么衔接手段,但从认知世界角度就可对其连贯性作出合理解释:A g o 会激活一个关于g o 的IC M :要么步行,要么依靠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下文的pilot 可激活一个有关“飞行”的IC M 1下图在g o to 和pilots 的连线中有两个小圆圈,分别表示两者形成连接时所须要填入的缺省项,可能是“交通”和“飞机”。这样,两句就可在心智上建立起链接

然后,A 通过推理便可获得B 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飞行员罢工;飞机就停飞;因而B 明天就去不成爱丁堡。

A 这句话可能会有许多种答法,从理论上说,只要能与can ,y ou ,g o to ,Edinburgh ,tom orrow 这些词语在认知世界中所激活的任何信息扯上联系,语句就可能是连贯的,就会出现若干种答法的可能。我们知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世界知识,因此一个词对不同的人来说会激活其认知世界中不同数量的相关概念(上图每词向外划6根短线,这仅是象征性划法,而且各词语所能激活概念的数量也不相等),但在现实交际中由于受到IC M 和背景知识的限制,某些较为常规的、在某语境中突显的信息在激活过程中的权重就会较大,进入交际的可能性也就较大,这就大大限制了所激活概念的范围。如果双方为了某种交际需要,如新奇、打趣、不合作等,也可能会运用认知世界中权重较小的信息(不突显的信息)作为谈话中心,此时交际双方就要根据情景不断调整对话内容。如对上例中A 的问话,

B 若作出如下的回答则属此类现象:

④B :Y es ,I can ,but I don ’t want to.

认知世界中知识的激活与缺省信息的填补是

我们从认知角度分析语篇连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

方法,具有较为普遍的解释意义。又如,在一个典型的“房子的认知微观世界”中可包括下列主要信息:房型、面积、地段、价格、层次、建材、房主、地址、居住、寝室、书房、厨房、厕所……如语言交际中提到house 一词时,在正常的心理机制作用下就会自然激活一连串有关“房子”的概念,其间的有关信息就可能被调出来,即使有关信息在现实语句中未被提及,人们也能建立相关信息之间的语义连贯关系。

3.2 认知世界对代词确定的解释力

在很多语篇中代词与其所指的先行词语之间存在模糊关系,这时也须要依靠认知世界的知识才能确定代词的确切所指对象。例如:

⑤Mary ordered a hamburger from the waitress.She brought it to her quickly.

⑥When Bill saw John kissing Mary he punched him.Lehnert (1980:80)

上述两个句子都有代词,取得分句间的衔接

效果。但如果不从认知世界或心理机制角度出发,句中代词的指代对象则很难确认。又如:

⑦The city council refused the w omen a parade permit because they feared violence.

⑧The city council refused the w omen a parade permit because they adv ocated violence.

这两个句子仅有一处不同,例⑦用的是feared ,例⑧用的是adv ocated ,这一差异竟然会导致they 指代了不同的对象:在例⑦中指市政府,在例⑧中指妇女,可见语言的形式结构并不能提供关于they 的确切指代对象。

一般说来,英语代词在上下文中应有所指对象,但我们在自然语篇中也发现代词找不到先行词的现象,这更说明仅仅在表层分析连接词语和语篇连贯性的局限性。此时,要依靠词语所能激活的相关概念和语篇信息所建构起来的认知世界来识别它们。例如:

⑨I saw headlights coming straight at me ,but I was able to get out of its way.(Deane 1992)

句中its 就找不到具体的指代对象,只能从认知世界角度加以解释。由headlights (车前灯)激活了一个关于汽车的认知微观世界,后面的代词its 就可在这个微观世界中找到确切的指代———车。

?

91?

这也是一个以部分代替整体的换喻。Emm ott (1999:9)曾分析了一个实例:

⑩She didn ’t want to talk about the operation but she couldn ’t think about anything else.Maybe it w ould turn out to be benign ;on the other hand ,maybe they w ould open her up and find that she was permeated ,riddled ,rotting away from the inside.

名词operation 可以激活一个IC M.后者包括

住院检查,外科医生执行手术,切除或修补某些器官,等。在这个具体情景中,外科医生将切除“肿瘤”,还应包括对这个肿瘤作出判断: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因此,在这个IC M 中,再结合一些具体的背景知识,在阅读到第2句中的代词it 后,根据形式衔接分析法可能会指上文提到的opera 2tion ,但后面的benign 表明这一思路是错误的,只

有将it 理解为“肿瘤”才能形成概念上的照应关系①。这在上文中并没有提及“肿瘤”,或许是作者的一种标记性用法,表明人们不愿提及这类不愉快的词汇。从“认知世界”角度分析就能得到较为满意的解释。其后的they 也有同样问题,在上文中也找不到适当的所指,但在“手术”这个认知世界中才能找到适当的所指:外科医生。又如:

λ?第二床似乎睡得很好,现在听不见他那急促的鼾声。(钱敏汝2001:20)

句中“他”只有通过句首的“第二床”才可知道,“他”是睡在“第二床”上的人。

因此,代词的所指对象常常不能仅仅依据语篇内上下文中所出现的词语来确定规律,而应该运用“认知世界”才能更有效地识别代词、无确定所指词语的语篇功能,才能对语篇意义作出合理的解释。

3.3 汉语中定语性代词与主题问题讨论至此,笔者想到曹逢甫的观点:位于段首的定语性代词可能会引出一个主题,但笔者认为将这类代词视为主题仍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λω他爸爸死了,死于车祸;妈妈又改嫁了,顾不了他,真可怜!(彭宣维2000:45)

对于这句话,我们一般不会有理解上的问题,“真可怜”的主语最大的可能就是“他”〔陈平(1987)、徐赳赳(2003)论述的零形回指〕,但从形式上来说,“他”却是第一个分句的主语的一部分,是“爸爸”的定语,同时也是第三个分句中“妈妈”的定语,到了第五个分句可能成为其主语。曹逢

甫(彭宣维2000:46)主张把“他”称为这个分句群的主题,具有统领整个分句群的核心作用,这就引出如下的思考:(a )“他爸爸”是一个整体意群单位,而且“他”是修饰语,“爸爸”才是中心词,在通常情况下常是中心词作主题,人们是如何把“他”从这个意群单位中分离出来册封为主题的?(b )“他”可能仅与“真可怜”发生关系(也有可能是“他

妈妈真可怜”),而并不作分句“死于车祸”和“顾不了他”的主语,又何以能将“他”册封为主题呢?

(c )确立“他”为主题主要是由后续分句所决定的,而仅从前两个分句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将后续的分句换为:

λξ他爸爸死了,死于车祸;交通部门忙于作鉴定,保险公司忙于理赔,工作单位忙于料理后事,记者忙于跟踪报道,朋友忙于安慰亲属……这时就再也不能说这个句群的主题是“他”了。那么问题是:人们是如何确认“他”是不是主题的呢?这还得回到“认知世界”中来。在此例中,“他爸爸(他的爸爸)”这一词语在人们心智中激活了一个关于“家庭”的认知微观世界,其中至少应包括“爸爸”、“妈妈”、“自己”,人们据此就能处理好相关信息,死的是“他爸爸”,后面说的“妈妈”也是“他”的,不会是别人的,改嫁的也是“他妈妈”,这是常识。此时提到了三个人:他、他的爸爸、他的妈妈,与“家庭—IC M ”相吻合。其后的“真可怜”最合乎常情的推理是“他”,因为第四个分句“顾不了他”就为此作了交代,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的妈妈”,这就须从下文才能获得证实。

而在例 λξ中,虽然开头两个分句与 λω相同,但随后的几个分句则描写了另外一种景象,形成了另外一种认知世界。从第3—7分句,其后所省略的成分可根据IC M 作出相应的填补:鉴定的是事故现场和他爸爸的尸体,理赔的应是他爸爸的保险金,料理的是他爸爸的丧葬,报道的可能是这一

车祸的相关事宜,安慰的主要是“妈妈”(或许“他”

岁数还小,不懂事),等。

3.4 实例分析

现在,运用认知世界分析方法来分析一个汉

?

02?①这里也可结合“花园路径”(G arden Path )来解释,参见Jackendoff 1983:155。

语语篇是如何取得连贯性的。例如:

λψ(a)周秦时代的文字还和语言相当联络,

(b)时代的先后,地域的东西,都显示在文字上,

(c)就以文法而论也相当庞杂。(d)后来人模仿周秦的文章,(e)无意之中加了一番选择和陶熔,(f)取出一个最大公约数来做他们自己的规律;(g)不,连最大公约数都够出上,(h)有些周秦时代的文法条例,后来人不很能了解,也就不遵守了。(《吕叔湘文集》1990:4)

(a)(b)都是论说“文字”的,以此取得连贯,激活了与此相关的一个认知世界,后面的语句主要是围绕这个“文字认知世界”展开的。(c)是靠“文字”所激活概念中的“文法”与上文取得连贯。(d)另起一个话题“后来人”,但靠后面的“周秦的文章”与上文建立联系,(e)(f)都省去了“后来人”这个主语性话题,(f)中的“规律”与(c)中的“文法”照应。(g)构成语气上的转折,自然是在上文的基础上形成的,后面的“最大公约数”点明了转折的内容,同时也与(f)中的“最大公约数”照应。(h)一方面靠“周秦时代”、

“文法”、

“后来人”与上文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句中“遵守”与“规律”、

“文法”形成照应关系。整段文章是关于文字、文法、文章的,以及文法、规律、遵守的,各语句以这两套概念为主线发展,环环相扣,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线索,读者可据此在心智中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从而就获得了语篇的连贯性。

我们若能从一组不相关的词句或语篇中发现上义性概念或命题,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也就能理解其中心思想,这个句群就具有连贯性,如在“云南十八怪”中所说的种种现象,如果孤立地看它们之间没什么直接联系,但将它们置于“云南十八怪”这个认知世界之中,它们就有了联系,语篇也就有了连贯性。

λζ斗笠反着戴,鞋子后面多一块,鲜花当蔬菜,蚂蚱当着下酒菜,竹筒当烟袋,房子空中盖,火车没有汽车快,溜索比船快,鸡蛋栓着卖……

而从Enkvist(1978:110)所举的例子中实在难以寻找到一个上义性命题,建立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因此它是缺乏连贯性的。

4 动态分析

若仅从分析语篇中衔接手段入手来论述语篇的连贯性,注重分析语篇实际行文中的词语,忽视交际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认知作用,难免会使这种研究带上了静态的特征。我们知道,语篇是由许多语句组成的,随着它们的线性进展将不断为语篇注入新信息,不断地完善或更新IC M,补充背景知识,帮助读者在心智中不断整合成一个连贯语篇。我们知道,语篇中的语义流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之中的,对其研究也须基于身体经验,运用动态的流程分析方法。

Langacker(2000:376)曾指出,动态分析一直是认知语法的基本分析方法,几乎可运用于语言结构分析的每一方面,包括语篇分析。在一个语篇中语句信息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动态性地进入当前注意视窗〔Langacker(2001)称之为当前语篇空间(C DS:current discourse space)〕被加工处理,随着语句的进展,新信息不断从负框架C DS进入当前零框架C DS0,部分旧信息可能会逐步退出C DS0(王寅2003),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结果。现根据动态性的C DS分析方法来简要分析一个语篇是如何建构和被理解的(Langacker2001:176):

λ{(a)I was sitting in a park yesterday.(b)A man walked by.(c)The man saw a dog.(d)He kicked it.(e)It yelped.

每个分句提供了一个“概念块(conceptual chunk)”,构成了相应的一个C DS,多个C DS构成一个语篇流,由图的中间一排来表示。上下两排的概念块起着更新C DS的作用,表示了上述从(b)到(e)句的语义;它们的负框架分别对应和验证着中间一排已经建立起来的C DS,不断更新着语篇流。现简述如下。

(a)建立了一个C DS(中间一排最左),在心智空间中建构了时间、地点及一个过程,为下一分句的负框架。(b)突显了过程walk by,不及物动词可引入一个新参与者,不定冠词表明事体类型man中的一员被选出作为射体进入注意焦点,出现于零框架中,此时C DS被更新,但仍处于已建立起来的时空情景之中。(c)突显了saw这一过程,依旧以man作为射体,see为及物动词,可引入新的参与者作为界标,此处为a dog1此时前述事件a man walked by并没有从C DS中突然消失,但主语已换成the man,成为已知信息,不再作为焦

?

1

2

?

点,因此在下排左边C DS负框架中man未用实线,但将零框架中的整个事件the man saw a dog突显了出来。所以随着语篇的进展,有些成分从图形变为背景,随后还可能退出C DS1当语篇进入到(d)时,它突显了一个包括两个参与者的“力量-动态”事件。两个人称代词分别回指已出现在前面C DS中的、听说双方(S,H)都知道它们相关的对应成分,从而更加强调了kick这一事件。(e)则描述了dog作出了反应yelp,此处用代词it指代dog,语义的重心自然就落在了yelp上。

从中间一排第4个C DS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语句逐步发展建构的过程,(d)所表示的信息成为当前语篇空间的注意焦点,用黑线表示。中间一排最后一个C DS中标出了整个语篇的信息,但早先的信息亦已逐步淡化,随着语篇的发展也可能退出C DS1此图十分形象地用认知语法的基本方法,动态性地表示出各分句如何逐步更新C DS,建构成一个连贯语篇的过程。

5 连贯的程度性与原型理论

一个语篇能在心智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语篇就具有连贯性,形成这样的认知世界主要是基于以下条件的:(a)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b)命题发展上的索引性;(c)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

这三者是互相关联的,但也有区分,是从不同角度作出的论述:(a)主要是基于概念成分之间的照应联系,(b)主要是就命题而言的,个别概念的照应不一定就能形成命题上的索引性。(a)和(b)是关于逻辑学的,(c)是从语用推理角度讲的,逻辑学中的推理与语用学中的推理有不同之处,不合逻辑的语句也可从语用角度进行推理,建立联系,获得连贯。

语篇生成者可通过衔接手段向接受者明示思路的发展趋势,语义流动的走向,但衔接手段从根本上来说为理解起到一个认知上的向导作用,有助于实现上述三个条件。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认为:人们主要是依据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所具有的内在性认知世界知识,结合语境,补充相关信息,通过激活机制在上下文的概念成分之间发现照应关系,并着力寻求命题的发展线索,努力获得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语篇就可在心智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话语之间就具有接续关系和连贯性,人们也就能理解整个语篇。

连贯也有个程度性问题,可用原型理论作出解释。语篇中若使用较多的连接词语,提供较为直接而又明显的认知导向,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可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知世界,语篇的连贯性程度就较高。也就是说语句扯上的联系越紧密,概念间取得联系的缺省项越少,命题发展线条越清楚,认知加工所需时间和努力越少,连贯性程度也就越高,为“连贯性”范畴的典型。上述条件次之,则连贯性较弱。上述条件再次之,听话者或阅读者须要运用大量的认知运作才可发现其间的关联性,则该语篇就趋向于成为“连贯性”范畴的边缘成分,此时语篇中概念间取得联系所需缺省项多,命题发展线条模糊,语句扯上的联系不紧密,认知加工所需时间和努力多。

Widdows on(1978:27)所举同一话语可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其间的连贯性程度依次递减:

λ|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

 B:They are arresting the dem onstrators.

λ}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

 B:The fascists are arresting the dem onstrators.

λ~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

 B:I have just arrived.

λ|中B的回答直接用了人称代词they,明显可与上文的the police在认知上取得照应,两个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较高。例

λ}中B的回答用了一个定指性名词短语,通过当下的情景和认知世界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人们便可在the fascists与the police之间建立语义上的联系(警察常需要动武,这会使人们联想到法西斯),这两句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低于例

λ|。例

λ~中B的回答从字面上找不到与A的问话有什么直接联系,在两者之间建立连贯则须要填补较多的信息,所需运作的认知程序也就更为复杂,因此,两个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就更低了。

James Joyce的作品因其跳跃式的行文缺乏连贯而著名,可大致划属此类。很多难以理解的诗歌也可划归此类。倘若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完全超出人们IC M和背景知识,就很难发现句群之间的连贯性,语篇就无甚意义,其中的信息就难以有效传递。

?

2

2

?

参考文献

Brown,G.&Y ule,G.1983.Discourse Analysis〔M〕.C UP.

C ook,G uy.1994.Discourse and Literature〔M〕.OUP.

Deane,P.1992.G rammar in M ind and Brain:Explorations in C ognitive Syntax〔M〕.Berlin:M outon de G ruyter.

Emm ott,C.1999.Embodied in a C onstructed W orld:Narrative Processing,K nowledge Representation,and Indirect Anaphora〔A〕.In

H oek K.V.,A. A.K ibrik&L.N oordman(eds.).Discourse S tudies in C ognitive Linguistics〔C〕.Amsterdam:John Ben2

jamins.

Enkvist,N. E.1978.C oherence,Pseudo-coherence,and N on-coherence〔A〕.In?stman J.-O.(ed.)C ohesion and Seman2 tics.?bo,Finland:?bo Akademi F oundation.

Halliday,M.A.K.&Hasan.R.1976.C 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Hallidan,M.A.K.&https://www.360docs.net/doc/9a17687304.html,nguage,C ontext and T ext:Aspects of Language as a S 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

OUP.

Jackendoff,R.S.1983.Semantics and C ognition〔M〕.Cambridge,M A.:MIT Press.

Lakoff,G.1987.W 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 ories Reveal about the M ind〔M〕.Chicag o:Uni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

Langacker,R.W.2000.G rammar and C onceptualization〔M〕.Berlin:M outon de G ruyter.

Langacker,R.W.2001.Discourse in C ognitive G rammar〔J〕.In C ognitive Linguisitics.(12):2.

Lehnert,W.G.1980.The R ole of Scripts in Understanding〔A〕.In D.Metzing(ed.).Frame,C onceptions and T ext Understanding 〔C〕.Berlin:Walter de G ruyter.

M insky,Marvin.1975.A Framew ork for Representing K nowledge〔A〕.In P.H.Winston(ed.).The Psychology of C om puter Vision 〔C〕.New Y ork:McG raw-Hill.

M ondada,Lorenza.1996.H ow S pace S tructures Discourse〔A〕.In Pütz,M.&R.Dirven(eds.).The C onstrual of S pace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Berlin:M outon de G ruyter.

Schank,R. C.&Abels on,R.P.1975.Scripts,Plans,and K nowledge.Proceedings of the F ourth International Joint C on 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bilisi,USSR〔A〕.In Johns on-Laird,P.N.&P. C.Was on(eds.).1977.Thinking:Readings in

C ognitive Science〔C〕.C UP.

S perber,D.&Wils on,D.1986.Relevance:C ommunication and C ognition〔M〕.Ox ford:Blackwell.

Ungerer,F.&Schmid,H.J.1996.An Introduction to C 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Widdows on,H.G.1978.T eaching Language as C ommunication〔M〕.OUP.

Widdows on,H.G.1979.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UP.

陈 平1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1中国语文,1987(5)1

胡壮麟1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

黄国文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

吕叔湘1吕叔湘文集(第一卷)中国文法要略〔M〕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

马克思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1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彭宣维1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钱敏汝1篇章语用学概论〔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

王 寅1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J〕1外语学刊,2003(1)1

王 寅1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J〕1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2)1

徐赳赳1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

朱永生1语言?语篇?语境〔M〕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

收稿日期:2004-07-19【责任编辑 李洪儒】

?

?

3

2

2005年第4期总第125期 

外语学刊

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5,N o.4

Serial N o.125

T ang Liping Evaluation Strategies of E nglish Academic R eview———An E ngagement Analysis from the Di2 alogistic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attem pts to explore the delicate evalu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academic review genre by making an E NG AGE ME NT analysis from the dialogistic perspective;A statistical analysis,made on the intra-v ocalise re2 s ources in the E VA LUATI ON stage of10linguistic reviews,shows that these res ources have different occurrence fre2 quencies and praise and criticism tend to use different res ources:the m ost fully utilized intra-v ocalise res ources are probabilise,expect and counter-expect,what come next are deny and appearance,and hearsay and pronounce are the least utilized;proclaim and appearance are m ore likely to be used to give praise,disclaim is m ore likely to be used to give criticism,probabilise and hearsay don’t trend towards either praise or criticism;The funtionality of these res ources in evaluation strategies can be adequately explained when their dialogistic effects are taken into ac2 count.

K ey w ords:academic review;evaluation strategies;dialogistic perspective;engagement

Dong Chengru G rice’s Circle and Solutions

Disambiguation,deixis and reference fixing,ellipsis unpacking,generality narrowing and other phenomena show that what is said both determines and is determined by what is im plied———which is dubbed as G rice’s Circle by Levins on(2000).T o overcome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s olutions proposed by Relevance Theory,Bach and Levin2 s on,C onnectionism offers an alternative,that is,the said and the im plied are processed simultaneously and interac2 tively by the bottom-up and top-down processes.

K ey Words:G rice’s Circle;s olutions;connectionism

W ang Yin The Cognitive-World Analysis of Discourse Coherence———The Embodied Philosophy and C L Explanation of Discourse Coher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gnitive-w orld approach for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coherence on the basis of Lakoff’s Embodied Philos ophy and IC M,and dynamic method by Langacker,combined with the human basic cogni2 tive strategies.The cognitive w orld refers to the various kinds of knowledge internalized in human mind,and it is of tw o kinds:IC M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I f the in formation in a discourse can form a unified cognitive w orld in the communicators’mind,this discourse is considered to be coherent.The cognitive w orld,in the final analysis, originates from the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of the real w orld,s o the embodiment and cognition determine discourse coherence,and Embodied Philos ophy is als o powerful for its analysis.It will help perf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2 fied m 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all language levels in the C ognitive Linguistics Enterprise.

K 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Embodied Philos ophy;discourse coherence;IC M

W ang Songhe The Embodiment of Metaphorical Thinking in N atural Science

Metaphor is a focus and a much-discussed topic in today’s academic community,s o scholars analyze it at different angles and in different ways.This paper,from the view point of natural science,expounds tha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way of expressing by means of language,but als o a way of thinking.That is,human being’s thinking is metaphorical—metaphor is omnipresent.

K ey w ords:metaphor;cognition;natural science;thinking

Wei B enli Degree Orientation of Modal V erb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variant degrees of m odal verbs and puts forward that in the realiza2 tion of m odal meaning m odal verbs can present variant degrees of semantic choice.Degree orientation of m odal verbs rests with tw o kinds of elements:1)the causes of semantic function can be found in degree of responsibilityΠexpecta2 tion,semantic relativity and stylistic recognition;2)the causes of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can be found in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of things,degree of cognitive com plexity and trans ference of negative proposition.

K eyw ords:m odal verbs;degrees;function;cognition

W ang Jianguo What C an the Study of B ack-translation B ring to T ranslation Study and E-C Contras2 tive Study?

In light of relevance-theoretic account of back-translation,this paper examines what the study of back-translation can bring to translation study and contrastive study;It claims that both back-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hould be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at the former should be a tool reference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intra-lin2 gual communica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translation,in which s ome im plications may be obtained for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tw o languages and assessments of translation.Therefore,in practice both back-translators and translators have to accept tem poral and spatial cultural constraints,and they themselves and their w orks should be closely ex2 amined in case any relevant study is to be done.

K ey w ords:back-translation;constraints;translation study;English-Chinese contrastive study ?

2

1

1

?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年来汉语方言学研究著作以及学术论文的文献整理,从研究方向、研究历史、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新视角等几个方面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分类。不仅只局限传统的汉语方言学,还结合了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以及描写语音学等方面。同时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对比,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 关键词汉语方言学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地域方言 “方言”的概念最早大约出现在我国周代,就是所谓的殊方异语。在这里我们引用袁家骅提出的“方言”定义,“方言是共同语的继承或支裔,一个方言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在历史时期往往从属与民族的统一标准”。 1.研究方向: 关于方言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在《汉语方言概要》中表示方言研究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方言本身的调查,系统地描写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第二,方言和标准语比较。第三,把以上研究的结果,跟该语言的较古阶段比较,揭示这个语言分化和发展的过程。 李如龙则认为,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可分为横纵两个方面:横向比较是指,就现代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做横向比较,也就是做结构系统的比较,自然包含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比较。这些比较,就其同的方面可以概括出现代汉语的特征,就其异的方面可以区别开各方言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展现现代汉语的共性及其方言的个性。纵向比较则是指,将方言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做比较。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描写研究的一个对象,一个方言就是一个语言单位,是全民性的,有它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袁家骅,198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方言的比较往往立足于自身情况的描写,通过与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的比较来探索出方言系统中的共性以及自身的个性。 2.研究历史: 我国有关汉语方言研究的第一人,应当是两千多年前汉代的扬雄,他编纂了我国第一本汉语方言词汇比较词典--《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但可惜的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关于汉语方言的研究往往是依附于文字学、音韵学等学科,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而用现代语言的学科理论、技术方法来调查研究方言更是近七十年来才开始进行的。前三十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方言实地调查取证,以赵元任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大面积的方言调查,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两广、江西、云川等地的方言著作,为后人的研究积累了大批语料。到了后四十年,中国的汉语的汉语方言研究有了极大的飞跃。学者不仅延续前辈开创的方言研究的传统,还接受吸取了海外方言研究的精髓,如桥本万太郎的语言地理类型学、贺登崧的汉语方言地理学,等等。此外,新生代的学者还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引申,提出一生成语法学、生成语音学来归纳总结汉语方言特点,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与研究历史相关的--汉语方言学史,也是我们应多加以关注的一门学科。汉语自古就有方言的差别,但纵观中国方言史的研究,大多倾力于上古或近代,六朝唐宋方言研究则显得尤为薄弱。把汉语方言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研究开始于20世纪。罗常培的《汉语方音研究小史》是汉语方言学史学科草创的标志。所以汉语方言学史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很薄弱的。何耿镛先生的《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是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部汉

英文文献综述样本 威尼斯商人

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 (中文小二号黑体居中或英文Times New Roman小二号加粗居中或日文明朝体小二号加粗)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年月日

(标题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Mystery of Antonio’s Sadness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正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1.5倍行距,各段首行空4个字符,书名用斜体加粗) Written sometime between 1596 and 1598, The Merchant of Venice is classified as both an early Shakespearean comedy (more specifically, as a "Christian comedy") and as one of the Bard's problem plays; it is a work in which good triumphs over evil, but serious themes are examined and some issues remain unresolved.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 Shakespeare wove together two ancient folk tales, one involving a vengeful, greedy creditor trying to exact a pound of flesh, the other involving a marriage suitor's choice among three chests and thereby winning his (or her) mate. Shakespeare's treatment of the first standard plot scheme centers around the villain of Merchant, the Jewish moneylender Shylock, who seeks a literal pound of flesh from his Christian opposite, the generous, faithful Antonio. Shakespeare's version of the chest-choosing device revolves around the play's Christian heroine Portia, who steers her lover Bassanio toward the correct humble casket and then successfully defends his bosom friend Antonio from Shylock's horrid legal suit. Antonio, as the title character, is sa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he play but never names the cause of his melancholy even when his friends ask him. Antonio plays the role as an outcast in the play. Shakespeare uses Antonio’s sadness simply as the device to set the tragic tone in the comedy or make Antonio be one of his melancholic characters in his works? Or Antonio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plicated human nature? Antonio's unexplained melancholy is a significant element in understanding the play. 1. Studies on The Merchant of V enice(Times New Roman + 四号+首缩进4字符,下同) Karl Marx once cited that Shakespeare is the greatest playwright in the world.

(全英文论文)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校园语码转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传统美德与反传统个性的结合——《小妇人》中乔的形象分析 2、(英语毕业论文)从精神分析法解读《追风筝的人》的主题(开题报告+论文) 3、(英语毕业论文)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4、(英语毕业论文)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5、(英语毕业论文)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 6、(英语毕业论文)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Film Titles: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7、(英语毕业论文)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8、(英语毕业论文)浅析《理智与情感》中理性在婚姻中重要性 9、(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功夫熊猫》为例(开题报告+论文) 10、(英语毕业论文)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 11、(英语毕业论文)《简爱》和《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2、(英语毕业论文)《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 13、(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14、(英语毕业论文)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 15、(英语毕业论文)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6、(英语毕业论文)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 D.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成立于1978年,是全国最早建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院校。我校于1978年就开始招收英语教学(TESOL)研究生。1990年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点和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具有二十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拥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一流的教学设备。一贯注重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常年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授课,所有导师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很强。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语言测试、文体学、语料库语言学、语音学与音系学、语篇分析、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笔译研究与实践和口译研究与实践。外语系奖助金体系包括学业奖学金及各类国家及国科大奖学金,并每月发放助学金。 2019年,外语系预计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5名,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10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口译两个专业计划招收推免生共13人。多年来,外语系毕业生活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中小学校等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欢迎有志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和翻译专业研究与实践的高校学子踊跃报考。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招生情况、考试科目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5人

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分数线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参考书目

1.政治理论(100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2.第二外国语(100分) 1)日语:《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下册)(2014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法语:孙辉,2006,《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3)《新编大学德语》(第1-2册) ,201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大学德语简明教程》,201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新概念德语》(第1-2册),2012,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3.基础英语(150分) 第一部分词汇(20分) 第二部分阅读(50分) 第三部分翻译(50分) 第四部分写作(30分) 4.综合考试(150分) 1)文学:40分 参考书目:张伯香,1999,《英美文学选读》(英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语言学:110分 参考书目: 胡壮麟,2006,《语言学教程》 ( 修订版英文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版)。胡壮麟,2002,《语言学教程》 ( 修订版中译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复试(2018) 一、复试原则: 复试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全面考查、客观评价、科学选拔。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复试形式: 复试采用面试形式,面试时间每人约20分钟。 三、复试内容: ⑴面试:考生自我介绍(3分钟)、语言学基础知识考查、语言沟通能力、英语综合水平 ⑵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心理测试及体检 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拟录取资格确定(2018) 1.总成绩核定: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复试成绩由业务能力、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以及听力和口语考核结果综合评定。 2.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体检合格的基础上,按照总成绩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 3. 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七、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复习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

0903012234陈绿清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外语系 年级专业:09英语 姓名:陈绿清 学号:0903012234 题目名称:英语诗歌象似性的语用分析

英语诗歌象似性的语用分析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意在研究象似修辞在诗歌当中的运用,研究象似性修辞的运用给诗歌带来什么样的效果,本文将具体从象似修辞的不同方面,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等等入手,着重研究某个诗人的诗歌。在前期资料的搜寻中,发现王寅先生在象似性这方面,做的研究相较其他学者的多。对于象似性的研究,在句法,方面研究的较多,在诗歌方面,研究的人相较于前者还是比较少的。 【关键词】:象似性诗歌语用分析 导言 本文意在研究英美诗人在诗歌写作当中的对象似性修辞的应用。本人旨在着手分析某个具体的诗人。从这个诗人诗歌的篇章,用词,句法结构的对称加以分析。象似性是许国璋先生首先从英文的iconicity翻译成象似性。最先涉及到象似性的研究的有C.S.Peirce,peirce首先提出了象似符这个概念,Haiman对象似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而索绪尔认为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是任意性的。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地联系,两者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或无可理据的。但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发现语言间存在着象似性。即语言的形式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Haiman,J.(1980).The iconicity of grammar:isomorphism and motivation.Language,56:。515-516Haiman, J.1985. Iconicity in Syntax: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on Iconicity in Syntax, Stanford, June 24-6,1983.stanfold: John Benjamins Haiman,J.(1 985a). Iconicity of sequence: 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the positioning of temporal adverbial clauses in English.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 3, 468Zhou Siyan [周思言],2012, on the iconicity in John Keats’ poetry ,西南大学硕士论文,10 Hong Qi [洪琪],2009,弗罗斯特诗歌的象似性研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6,1:13Hu Zhuangling [胡壮麟],2011,《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Huang Qinggui [黄清贵],2009.《从语言到语用:理论与实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Li Han[李涵],2009,iconicity in E.E.Cumming’s Poetry,四川师范大学,16Lu Weizhong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认知语言学参考书目

认知语言学参考资料 Aitchison, J. 1987. 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Anderson, J. R. 1983. 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Cambridge, MA: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J. R. 1995.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New York: W. H. Feeman and Company. Bach, K. 1987. Thought and Reference.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Barsalou, L. W. 1982. Context-independent information and context-dependent information in concepts.Memory & Cognition 10: 82-93. Barsalou, L. W. 1983. Ad hoc categories.Memory & Cognition 11: 211-227. Barsalou, L. W. 1987. The instability of graded structure: Implications for the nature of concepts. In U. Neisser (ed.), Concepts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nd Intellectual Factors in Categorization.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01-140. Barsalou, L. W. & B. H.Ross. 1986. The roles of automatic and strategic processing in sensitivity to superordinate and property frequenc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2: 116-134. Barsalou, L. W. & J. W.Hutchinson. 1987. Schema-based planning of events in consumer contexts. In P. F. Anderson & M. Wallendorf (ed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 ol. 14. Provo, UT: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114-118. Blakemore, D. 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Oxford: Blackwell. Blakemore, D. 2002.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Carston, R. 1988.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F. J. Newmeyer (ed.), Linguistics: The Cambridge Survey, V ol. 3.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38-68. Croft, W. & A. D.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 1994.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 1997.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