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验证方案

清洁验证方案
清洁验证方案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组织及职责

4、验证计划及安排

5、验证前准备

相关文件检查确认记录表

相关验证文件检查确认记录表

相关操作人员培训情况检查确认记录表仪器仪表校验情况检查确认记录表

所用设备确认

检验方法确认

物料供应商确认

6、产品名称及处方

7、验证实施

配制过程验证

安瓿清洗过程验证

灌封过程验证

灭菌过程验证

灯检过程验证

物料平衡偏差分析

成品检验

留样观察

8、偏差情况处理

9、验证结果评审及验证报告

10、验证证书

1.概述

****注射液为我公司新药研发品种。为证实该品种其处方和工艺能生产出符合企业标准的产品,我公司在空气净化系统、制水系统、设备等再验证合格且仪器仪表经检验在有效期内、参加人员经培训并考核合格、洁净级别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对本产品进行了全过程的工艺验证。该产品全过程工艺包括生产前有关文件的确认、原辅料物料供应商的确认、配制、洗瓶、灌封、灭菌、灯检等生产实践操作,并对该产品进行留样考察,以确定产品的稳定性。

为了确保该产品处方、工艺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使用相同的生产设备生产三个批次。2.验证目的

通过该产品全过程工艺的验证,以文字证明按该产品的生产工艺所制得的产品是符合预定规格及质量标准的,能保证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产品。

3.验证组织及职责

公司建立由生产副总任组长,以各部门负责人及各车间主任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产品工艺验证小组,以《****注射液工艺规程》为依据,按《****注射液工艺验证方案》进行产品验证。

4.验证计划及安排

由年月日至年月日进行验证。

5、验证前准备

结论:

检查人:检查日期:

结论:

检查人:检查日期:

结论:

检查人:检查日期:

结论:

检查人:检查日期:

结论:

检查人:检查日期:物料供应商确认

结论:

检查人:检查日期:6、产品名称及处方

产品名称:****注射液

规格:*ml:**mg

7. 验证实施

工艺流程图:

配制过程验证

7.1.1生产前对清场、清洁情况检查确认

7.1.2所用物料名称、批号、领料情况记录表批号一:

批号二:

7.1.3 过滤器完整性试验(气泡点试验)方法、判断标准及实验记录表

7.1.3.1 试验方法:按《气泡点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7.1.3. 先将滤芯装入注射用水中浸泡10分钟。

7.1.3. 气路连接:

(1) 根据需要按图1连接气路。

(2) 关闭阀门V1、V2、V4和V5,开启阀门V3。

(3) 测试前先要进行滤壳的气密性检测,检测时阀门均关闭,利用功能6可作气密性测试。

(4) 将气源压力调节至略高于测试压力。控制30s,观察滤器气泡处。例如,筒体连接处及O型密封圈安装不严密或者滤芯没有被完全浸透,则将有连续气泡出现,这时应检查所有连接处或调换O型圈或重新浸透滤芯。

(5) 若无气泡产生,连续加压,直到烧杯中观察有连续或稳定气泡来出现,此时仪器所显示的压力即为最小气泡点压力。

7.1.3. 2判断标准

最小气泡点压力:≥ MPa ,注射用水

≥ MPa ,注射用水

7.1.3.3 测试结果记录表

批号检查时间安装位置、滤芯孔径起泡点值测试人复核人过滤前

过滤后

7.1.4工艺过程

7.1.5药液搅拌均匀度验证

7.1.5.1验证方法:药液投料结束、注射用水加至全量后,对搅拌的药液分钟、分钟、分钟分别在配制罐取样口处取样检测药液的PH值、含量。

结果评价:

评价人:日期:审核人:日期:

7.1.6药液过滤系统验证

7.1.6.1验证方法:

通过药液过滤前后对药液性状、PH值、含量、有关物质、微生物限度、无菌、可见异物等项目检测,验证药液过滤系统与药液相容性并证明其过滤系统能达到除菌过滤效果。

药液PH值测定方法:取搅拌均匀后药液 ml,用型酸度计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

药液含量测定方法:取搅拌均匀后药液 ml,按****注射液半成品质量标准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

药液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取搅拌均匀后药液 ml,按****注射液成品质量标准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

可见异物:当药液经 um滤芯精滤回流5分钟时,用容量瓶接取100ml,在CM-1型澄明度检测仪下检查,纤维和白点不得检出。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取过滤前药液100ml,按微生物限度检测法检测。

无菌检测方法:取过滤后药液100ml,按本品成品项目中无菌检测法检测,结果符合规定。

7.1.6.3验证结果

7.1.6.药液过滤前检测结果

7.1.6.药液过滤后检测结果

结果评价:

评价人:日期:审核人:日期:7.1.7药液从配制开始到配制结束时间的确认

7.1.8过滤开始到除菌过滤完成时间的确认

安瓿清洗过程验证

7.2.2安瓿的要求:无色玻璃安瓿

7.2.3 清洗过程:安瓿→循环纯化水(2遍)→注射用水精洗→烘干

7.2.4 工艺参数

注射用水水温:纯化水水温:水压控制:压缩空气压力:主机频率:网带频率:烘干温度:烘干时间:

7.2.6验证方法

7.2.6.1 清洁度检查

(1)目测:安瓶内外应清洁干净、澄明、无水。

(2)取200支安瓿灌入精滤后药液检查可见异物,可见异物应不多于1支。

7.2.6.2微生物限度检查

安瓿清洗灭菌后按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结果应<10CFU/100ml

7.2.6.3 细菌内毒素限度检查

安瓿清洗灭菌后按201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结果应

7.2.7验证

结果评价:

评价人:日期:审核人:日期:灌封过程验证

7.3.2 验证方法:通过灌封过程中对药品性状、pH、有关物质、含量、可见异物、封口质量、微生物限度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封口质量:每台灌封机各取100支药品检查,封口的外观清洁无污迹、无起泡、无毛细孔、焦头、光滑、平整等,长度符合要求,合格率应大于98%。

可见异物:灌封开始、中间、近结束时每台机器分别抽取40支药品检查一次可见异物,40支中可见异物不得多于***支。

微生物限度检查:灌封开始阶段、灌封中间阶段和结束阶段各取灌封好的药品***支,按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结果应<***CFU/100ml。耐热菌检测:取微生物限度检查剩余药液,用***um滤膜过滤(滤膜经灭菌的5%吐温充分润湿)。将此滤膜转移入装有10ml无菌%蛋白胨水溶液的试管中,并在沸水浴上煮沸***min,然后在30~35℃硫乙醇酸盐肉汤中培养天,观察是否有菌生长。

7.3.3 工艺条件压缩空气压力: Mpa

7.3.5验证结果

结果评价:

评价人:日期:审核人:日期:灭菌过程验证

7.4.1验证前对清场、清洁情况检查确认

7.4.2 判断标准:

7.4.4 验证方法:

7.4.4.1 工艺条件

灭菌温度:时间:灭菌压力:

7.4.4.2 灭菌过程

*******************

7.4.4.3 无菌检查和有关物质验证方法:

无菌检查和最热点有关物质验证:

无菌检查样品取样:灭菌后,按规定方法在灭菌柜的最冷点和最初灌装、最终灌装随机取出50支,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方法做无菌检查,应符合规定。

有关物质取样:从每锅灭菌最热点处取样,取样后单独包装做好标记后送中心化验室,按长春西汀注射液成品质量标准有关物质项下规定方法检查。

7.4.5 验证结果:

批号一:

批号二:

批号三:

结果评价:

评价人:日期:审核人:日期:

灯检工序验证

7.5.1验证前对清场、清洁情况检查

7.5.2 CM-1 灯检装置

(1)光源:照度 LX (2)式样:伞棚式装置。

(3)背景:为不反光黑色及白色。(4)距离:供试品至人眼距离为20~25cm。(5)检查:应在避光室内或暗处进行。

(6)检查人员:灯检者的视力(不包括矫正视力)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为或 (即为或 ) 以上。应无色盲。

7.5.2.1 检查方法

将供试品如数夹取支,擦净安瓿外壁污痕,于伞棚边缘处,使药液轻轻翻转,用目检视。

7.5.3 智能型全自动灯检机:机器参数,二值阀值,最小异物,液位中线,液位偏差。

7.5.4 判断标准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可见异物检查法进行判定,结果应符合规定7.5.5验证结果

结果评价:

评价人:日期:审核人:日期:

偏差结果分析: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

成品检验结果

结果分析:

留样观察

为了考察本品的质量稳定性,我公司对验证的三批产品进行留样考察,目前该项实验仍在进行之中。

8.偏差情况处理

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方案进行检查和判断,确认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偏差允许范围之内,出现个别项目不符合规定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并写出偏差分析。

任何偏离生产工艺、物料平衡限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等的情况均应当有记录,并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及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有清楚的说明,重大偏差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进行彻底调查,并有调查报告。偏差调查报告应当由质量管理部

门的指定人员审核并签字。

若属设备、系统方面的原因,应报验证领导小组,对系统和设备进行处理。

9. 验证结果评审及验证报告

验证完成后,由验证小组负责编写出验证报告,作出评审,成员会签,最后由质量受权人批准。

验证报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