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训练∶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训练∶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训练∶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铁粉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再恢复至原温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有水,因此图象的起点不是零;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中也含有水,因此随着反应的发生,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反应完后由于稀盐酸中也含有水,水的质量应还是增加,故图象错误;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铁粉时,由于硫酸质量相等,最终生成氢气质量也相等,且需要的锌比铁多,故图象正确。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温度恢复至室温时,由于溶剂水减小,部分溶质析出,因此溶质质量减小,故图象错误。

D、反应开始前,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为零,随着反应生成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少,而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直到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故图象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

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可快速解答。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2.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B .镁在空气中加热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2Mg+2HCl=24MgCl +3H 72↑

325421961872Al +6HCl =2AlCl +3H 32

可知 ,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B 、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

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

3.分析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向两只装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与铁,则图中a线表示的是加入镁对应的变化

B.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线表示的是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b线表示的是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

C.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该图表示的是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的关系

D.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该图表示的是烧杯

中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Mg+H SO= MgSO+H↑A、因为稀硫酸的质量相同,设溶质硫酸的质量为98g,根据

2442 Fe + H SO=FeSO+H↑计算可知,镁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为22g,铁与和

2442

硫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为54g,故铁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大,故A正确;

B、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会加快反应速率,则b线表示的是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a 线表示的是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故B错误;

C、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优先与盐酸反应,当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则沉淀不是一开始就生成的,故C错误;

D、烧杯中原本有溶液,则溶液质量起点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4.有质量相等的两种金属单质分别和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盐酸均反应完,金属均有剩余

B.有一种金属反应完,与此金属反应的盐酸有剩余

C.曲线 a、b 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或镁、铝的反应情况

D.若两种金属是铁和铝,盐酸均反应完,铁也恰好完全反应,铝有剩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图象可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酸的质量相等,金属均可能有剩余,故正确;

B、如果有一种金属反应完,与此金属反应的盐酸有剩余,等质量的两种与质量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不相等,故错误;

C、根据反应情况曲线图,a曲线为活动性较大的金属,应表示金属锌与酸反应,b曲线则表示铁与酸的反应;镁在铝前,即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所以图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故正确;

D、盐酸均反应完,因为稀盐酸相等,铁恰好完全反应,铝有剩余,所以生成的氢气相等,故正确。

故选B。

5.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NH4NO3固体溶于水

B.煅烧石灰石

C.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O4加入金属

D.FeCl3和H2SO4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应该是溶液温度先降低,后慢慢恢复至室温,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煅烧石灰石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稀H2SO4加入足量金属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决定于稀硫酸,因此等质量等浓度的稀

H2SO4加入足量金属时,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FeCl3和H2SO4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6.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镁粉

D.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元素到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锰元素质量没变,由于生成了氧气,反应后固体质量在不断减少,所以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不断增大,当反应完毕后,锰元素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B、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硫完全反应,剩余硫粉质量为零,故选项错误;

C、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即每24g 镁反应生成氢气2g;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即每65g锌反应生成氢气2g,。向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镁粉时,刚开始相同质量的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为镁大于锌,在图中

表示为相同的横坐标时,镁的图像位于锌上方;由于锌和镁过量,因此生成氢气的质量决定于稀盐酸,又因为稀盐酸是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因此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

D、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即每24g 镁反应生成氢气2g;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HCl= Fe Cl2+H2↑,即每56g铁反应生成氢气2g。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横坐标代表的是稀盐酸的质量,而不是反应时间,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所以对于酸来说刚开始滴加,金属是过量的,铁和镁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铁的质量比较大,所以铁先反应完,然后另一种金属会继续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B.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反应中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80,所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有剩余,稀硫酸完全反应,选项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2,由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4:2,所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锌的质量多一些,则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镁生成的氢气多一点;横坐标代表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是重合曲线,当锌完全反应后,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继续增加,直至镁完全反应,选项错误;

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小,溶液的pH逐渐增大,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然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溶液的pH不变,碳酸钠溶液过量后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选项正确;

D、氧化钙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即使恢复至室温,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小于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选项正确,故选B。

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Ca(OH)2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曲线

B.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水的电解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铜固体中逐滴加入盐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正确;

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等到稀硫酸反应完毕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等到稀硫酸反应完后有沉淀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后沉淀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B错误;

C、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质量比为1:8,故C错误;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铜在氢的后面与酸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

9.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实验操作横坐标纵坐标

A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g

生成氢气的质

量/g

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

入铜粉

加入铜粉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

C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

入碳酸钙粉末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

/g

溶液的质量/g

D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加入水的质量/g溶质的质量/g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与锌粉接触就会反应产生氢气,横坐标表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会从原点开始。故A 不符合题意;

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3322AgNO Cu Cu(NO )2Ag 64216

+=+ ,横坐标表示加入铜粉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质量,由反应可以看出,一个铜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64)反应进入溶液中,两个银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08)会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质量会随着铜的加入而减少直到反应结束。故B 不符合题意;

C.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3222CaCO +2HCl=CaCl +H O+CO 10044↑

,碳酸钙(相对原子质量为100)是固体,二氧化碳(相对原子质量为44)为气体,溶液中每进入100份质量同时减少44份质量,进去的多,出来的少,所以溶液质量会增加,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钙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质量,加入碳酸钙前盐酸有一定质量,故起点在纵坐标上不为原点处。故C 符合题意;

D.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横坐标表示加入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不变应该是一条直线。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0.下图四个图象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氧气

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在质量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固体

D .某温度下,在饱和的NaCl 溶液中,逐渐加入KNO 3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设 KClO 3和KMnO 4 的质量都为a ,KClO 3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 ,KMnO 4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

23

2MnO 2KClO 2KCl 3O 245

96a

x 24596=a x

96a x=245

+↑加热 4

24222KMnO K MnO MnO O 316

32a

y 31632=a y

32a y=316

++加热↑ 因为96a 245>32a 316

,所以加热相同质量的KClO 3和KMnO 4时KClO 3生成的氧气多,但是KMnO 4较低温度下迅速放出氧气,而KClO 3需较高温度且缓慢放出氧气,故A 错误。 B 、等质量的金属(+2价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所以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最终镁生成氢气的质量较多,故B 错误。

C 、向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二者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和水,导电能力下降。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为0,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时,导电性增强。故C 正确。

D 、KNO 3晶体会溶解在饱和NaCl 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所以在饱和的NaCl 溶液中,逐渐加入KNO 3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故D 错误。

故选:C 。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B.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通电

C.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

D.稀盐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足量的Mg粉、Fe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固体碳和气体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容器内气体的质量要增加,气体的最终质量不为零,不符合题意;

B、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压强增加,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减小约了原来的五分之一,最终压强小于起始值,不符合题意;

D、将稀盐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足量的Mg粉、Fe粉。镁的活动性大于铁,镁先反应完,氢元素全部来自于氯化氢,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故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故选D。

12.下列曲线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向稀盐酸中加蒸馏水(图中 q 曲线未与虚线相交,只无限接近) B.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分解

C.HCl 和 FeCl3的混合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D.等质量、等颗粒大小的金属加入足量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溶液的 pH 小于 7,加水稀释酸性减弱,其 pH 会增大,但是不会大于或等于 7,故 A 正确;

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度,但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故 B 正确;

C、盐酸与氯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故在盐酸与氯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得等一段时间才能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 C 正确;

D、等质量的镁、铝、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铝最多,不是镁,故 D 错误。

故选:D。

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3.氮化亚铜(CuC1)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下图是工业上用印刷电路的蚀刻液的废液(含FeCl3、CuCl2、FeCl2) 生产CuCl2的流程并制得FeCl3蚀刻液。

[资料](1)氯化亚铜是一种白色晶体,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

2FeCl+Fe=3FeCl

(2)32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废液中加入铁粉时,滤渣1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滤液1、2合并后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非金属元素有_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分离、提纯CuCl晶体过程中的“系列操作”包括“调pH、_________洗涤、低温烘干”。为得到纯净的Cucl晶体,可用下列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进洗涤。

a.乙醇

b.蒸馏水

c.氯化钠溶液

【答案】Cu、Fe 2FeCl2+2HCl+H2O2=2FeCl3+2H2O O、S 过滤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废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氯化铁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滤液1为氯化亚铁溶液,滤渣1为铜和铁粉,故填:Cu、Fe。

(2)滤渣1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滤液2为氯化亚铁溶和稀盐酸混合溶液,滤液1和滤液2混合后溶质是氯化亚铁和氯化氢,氯化亚铁氯化氢混合溶液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铁,根据质量守恒,生成物中除了氯化铁以外,必须含有氢元素,氧元素,故生成物必须有水,故化学方程式为2FeCl2+2HCl+H2O2=2FeCl3+2H2O,故填:2FeCl2+2HCl+H2O2=2FeCl3+2H2O。

(3)反应过程中过氧化氢中氧元素为-1价变为了-2价,滤渣2加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硫元素由+6价变为+4价,化合价发生改变的非金属元素有O、S,分离、提纯CuCl晶体过程中的“系列操作”包括“调pH、过滤、洗涤、低温烘干”。为得到纯净CuCl晶体,可用下乙醇洗涤,因为CuCl在乙醇中不溶解,故填:O、S;过滤;a。

14.如图是利用石灰石,食盐水,氨气进行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示意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粗盐精炼成精盐的过程中,要经过溶解、______、蒸发等操作,其中都必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

(2)图中母液含有一定量的NaHCO 3,该溶液为该温度下NaHCO 3的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流程中要通入CO 2和NH 3,应先通入NH 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盐水经过氨化和二氧化碳酸化后生成碳酸氢钠和一种氮肥,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所得产品纯碱中含有少量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加热前固体的质量为m 1,加热后为m 2 ):_______。

【答案】过滤 玻璃棒 饱和 使溶液呈碱性,促进CO 2的吸收

NaCl+H 2O+CO 2+NH 3=NaHCO 3+NH 4Cl NH 3、CO 2 121

84m -m )100%31m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粗盐精炼成精盐的过程中,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除掉其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其中都必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局部沸腾飞溅;

(2)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该溶液为该温度下NaHCO 3的饱和溶液;

(3)流程中要通入CO 2和NH 3,应先通入NH 3,理由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精盐水经过氨化和二氧化碳酸化后生成碳酸氢钠和一种氮肥,相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H 2O+CO 2+NH 3=NaHCO 3+NH 4Cl ;

(4)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氨气;

(5)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

3232212

2NaHCO Na CO +H O ΔΔm 168

106168-106=6+C 2m O -m x ↑

12

168

=

62m-m

x

x=12

84(m-m)

31

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12

1

84m-m)

100%

31m

(

15.氯化钙应用广泛,以石灰石(杂质主要是Fe2O3、MgSO4)为原料生产氯化钙的流程如下。

已知:BaCl2+MgSO4=BaSO4↓+MgCl2;Ca(OH)2+MgCl2=Mg(OH)2↓+CaCl2;

Ca(OH)2+FeCl3=Fe(OH)3↓+CaCl2

(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1中的溶质有HCl、FeCl3、和_______。

(3)滤液2中加入Ca(OH)2是为了除去____(填序号,下同)

A MgCl2

B HCl

C BaCl2

D FeCl3

(4)为了生产较纯净的氯化钙,滤液3呈碱性,为使溶液pH降低,可加入适量的

_____。

A NaCl

B NaOH

C 硫酸

D 盐酸

【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 MgSO4、CaCl2 ABD D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石灰石(杂质主要是Fe2O3、MgSO4)中加入稀盐酸,其中的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镁能溶于水且没有参加反应,所以滤液1中的溶质有HCl、FeCl3、MgSO4和CaCl2;

(3)滤液1中氯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滤液2中的氯化镁、氯化铁、盐酸对于氯化钙来说,也是杂质,都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滤液2中加入Ca(OH)2是为了除去MgCl2、FeCl3、HCl,故选:ABD;

(4)滤液2中加入的氢氧化钙足量,加入的试剂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

A、氯化钠不与氢氧化钙反应,故错误;

B、氢氧化钠不与氢氧化钙反应,故错误;

C、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钙,故错误;

D、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没有引入新杂质,且能使溶液pH降低,故正确。

故答案为:(1)Fe2O3+6HCl=2FeCl3+3H2O;

(2)MgSO4、CaCl2;

(3)ABD;

(4)D。

16.碱性锌锰干电池(内部填充物为锌粉、碳粉、KOH、MnO2等)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家用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转化为氢氧化氧锰(MnOOH)和ZnO。化学兴趣小组取出旧碱性锌锰干电池中的固体填充物,在常温下做如图过程处理:

[资料在线]

(1)MnO2不溶于水,且常温下不与稀盐酸反应。

(2)氢氧化氧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OH+2HCl=MnCl2+MnO2+2H2O。

请回答:

(1)步骤①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的pH下降至9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

(2)步骤②中稀盐酸与三种物质反应,其中可产生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其中与氧化锌的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滤渣B中除含氧元素以外,一定还含有_____元素。

(4)若MnO2全部转化为MnOOH时,则电池电量耗尽。借助仪器测得滤液乙中的锰元素质量占旧电池中锰元素总质量的22%,该旧电池电量理论上已使用____%。

【答案】KCl Zn+2HCl=ZnCl2+H2↑复分解反应 C、Mn 44%

【解析】

【详解】

(1)步骤1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为电池中的碱KOH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盐为KCl。

(2)生成无色无味可燃性气体,推测为氢气,反应方程式: Zn+2HCl=ZnCl2+H2↑。盐酸与氧化锌的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3)滤渣B中有不参与反应的碳粉和反应后剩余MnO2,因此,滤渣B中除含氧元素以外,一定还含有C、Mn元素

(4)滤液乙中的锰离子来自于氢氧化氧锰(MnOOH)与盐酸反应,测得滤液乙中的锰元素质量占旧电池中锰元素总质量的22%,根据方程式2MnOOH+2HCl=MnCl2+MnO2+2H2O,计算可知氢氧化氧锰(MnOOH)的锰元素质量是滤液中锰离子质量的2倍,占44%。所以该旧电池电量理论上已使用44%。

17.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答案】(1)CaCO3 高温CaO + CO2↑;分解反应(2)物理(3)过滤;漏斗(4)可以用氮肥

【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一是煅烧碳酸钙,反应的方程式是CaCO3 高温CaO + C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物理变化,其中是利用物质的熔点的不同,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操作a产生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NH4Cl中含有氮元素它的一种用途是用作氮肥。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变化过滤的仪器化学肥料

18.白云石是重要的工业矿石,利用它可制硫酸镁,进而制得用途广泛的氧化镁。

(制备MgSO4)

(1)白云石矿石是含有MgCO3、SiO2等物质的混合物,写出一个在酸浸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矿石进行酸浸前进行粉碎的意义在于______。

(3)流程中经过“系列操作”得到渣质是通过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实现的,在实验室进行该

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备MgO )

用硫酸镁制备氧化镁的方案很多,其中之一是用活性炭还原硫酸镁,简要流程如图:

(4)反应原理为:2MgSO 4+C 高温2MgO +CO 2↑+2X↑,生成物中的X 的化学式为_____;工业上可用烧碱溶液将其吸收处理后排放,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活性炭在煅烧炉中除了做硫酸镁的还原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_____;体现这一作用的化学反应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MgCO 3+H 2SO 4=MgSO 4+H 2O+CO 2↑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过滤 烧杯 玻璃棒 漏斗 SO 2 2NaOH+SO 2=Na 2SO 3+H 2O 产生了热量 22C+O CO 点燃

【解析】

【分析】

【详解】

(1)白云石矿石是含有MgCO 3、SiO 2等物质的混合物,酸浸池中碳酸镁能与稀硫酸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MgCO 3+H 2SO 4=MgSO 4+H 2O+CO 2↑。

(2)矿石进行酸浸前进行粉碎的意义在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3)过滤能将固液分离,流程中经过“系列操作”得到渣质是通过过滤实现的,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2MgSO 4+C 高温2MgO + CO 2↑+2X↑,反应前后镁原子、硫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8、1和2、0、4、1,故2X 中含有2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的X 的化学式为SO 2;工业上可用烧碱溶液将其吸收处理后排放,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O 2=Na 2SO 3+H 2O 。

(5)活性炭在煅烧炉中除了做硫酸镁的还原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产生了热量;

体现这一作用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放出了大量的热,化学反应是22C+O CO 点燃。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出某工厂排出的浅蓝色、澄清透明废水中的离子,并加以综合处理。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并将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只产生蓝色沉淀。请回答。

(1)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 、氯化物

B 、硫酸盐

C 、硝酸盐

D 、碳酸盐

(2)该小组设计了从该废水中除去有毒离子的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已知:经实验测得废水样品的质量等于溶液B 的质量,溶液C 中仅含一种溶质;金属钡比金属钙活泼。)

①写出符合题意的固体A 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溶液B 中的一定含有的溶质阳离子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答案】C Ag 、Cu 、Zn Ba 2+、Zn 2+

【解析】

【分析】

(1)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Ag +;过滤,并将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Ba 2+;另一份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只产生蓝色沉淀, 说明溶液中含有Cu 2+。即溶液中的阳离子有:Ag +、Ba 2+、Cu 2+。

(2)金属钡比金属钙活泼,说明加入的金属只能置换Ag +、Cu 2+;废水样品的质量等于溶液B 的质量,Ag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Cu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4,说明能和银铜反应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在108~64之间,则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找到Zn 合适,相对原子质量65;锌和硝酸银反应使溶液的质量减小,锌和硝酸铜反应使溶液的质量增大,这样才会使溶液的质量不变。所以废水样品中加入过量的锌,Ag +首先被置换,生成银,Cu 2+后与锌反应生成铜,锌还有过量,金属钡比金属钙活泼,锌不能置换硝酸钡中的Ba 2+;所以得到的A 中的金属是Ag 、Cu 、Zn ;同时溶液B 中的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钡,所以B 中一定含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