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哲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的特殊形式和结果已存在三千年左右。它产生于古代东方、希腊、罗马的奴隶制社会。从哲学的词源来看,它的古希腊文是由“爱”(philos)和“智慧”(sophos)两词组成;在汉语中,“哲”字释为“智慧”、“聪明”、“贤明”等等。19世纪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1829—1897)首次借用汉语的“哲”、“学”二字来称呼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学说;1896年前后,中国学者黄遵宪(1848—1905)将这一名称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794页)。在此之前,中国哲学则称为道学、理学、玄学。从哲学的字面上讲,含有爱智慧、通晓事理之意,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然而这并非是哲学的科学含义,它尚未反映出哲学的本质。因为,正确的哲学确能给人以智慧,而错误的哲学则会使人糊涂或愚昧,况且能使人聪明的还有各种具体科学和人们的实践活动等等。那么,怎样正确理解哲学含义呢?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从哲学同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其基本内容是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它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等等。但是并非所有的世界观都是哲学,只有那些经过哲学专家学者加工、形成了一定理论体系的世界观,才能称得上是哲学。

可见,哲学与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在于:

它们都是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都是后天形成的,必须经过学习,同属于意识形态、精神的范畴。

2.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在于:

(1)世界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零乱的、不系统的、不自觉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世界观是人人皆有的,但其内容的构成往往又是自相矛盾的。

(2)哲学是专门的学问,它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逻辑地把世界的问题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为一定的思想体系。它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必须经过有意识的、专门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哲学不仅要对关于整个世界的一般问题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回答,提出一定的观点、原则、理论,而且要对这些观点、原则、理论作出理论的解释和逻辑的论证。

哲学源于生活,又区别于生活;人们在对于各种事物的观察和处理中就表现了自己的世界观,贯穿了一定的哲学观点,但这并不等于掌握了完整的哲学理论。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哲学并不神秘,不应是少数人的垄断的圣物。

第二,哲学又是一种专门的学问,有自己的特定的内容,要了解它,就得努力、认真、系统地学习它,不学自通的事是没有的。

(二)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从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来看,哲学源于具体科学的发展,又高于具体科学、统帅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明了:

1.哲学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是有条件的。

哲学是在具备有一定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力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

在原始社会是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当时人们只有对一些事物的具体看法和宗教的萌芽。因为原始社会的人们不可能有专门坐下来从事脑力劳动的时间和物质条件,同时也不必要。

只有到了奴隶社会,由于生产的发展,物质有了相对“剩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人们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了分工,使世界观的理论化、系统化成为必要时,才使概括和总结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成为可能和现实。

2.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①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从世界的整体性和总联系方面来研究世界的共同本质及其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是研究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某一方面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从对世界的直接研究中揭示其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的科学。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以具体科学的规律为前提,从中概括总结出一般的普遍规律。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的发展,必须反对“代替论”——即哲学代替具体科学。

③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具体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哲学的支配和指导,必须反对“取消论”和“哲学无用论”。

(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方法论?

所谓方法论是指世界观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所遵循和使用的最一般方法,即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2.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

世界观形成以后,人们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他的世界观作为观察、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据,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活动,从而使这些世界成为一种观察、处理问题的方法。方法是有层次的,各门科学都有自己具体的研究方法和适合于本领域的最一般的方法。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用不同的世界观去认识、分析、处理工作,解决矛盾,就必须表现为不同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此外再没有脱离世界观的单独的方法论。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所使用的不同方法,不但体现了不同的世界观,也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论。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依赖的。

3.哲学是以最一般的范畴和逻辑体系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

(1)哲学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2)哲学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在阶级社会中,哲学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态,它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由一定阶级的人按照本阶级的观点、根据其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需要,创立、宣扬和提倡某种哲学。所以一定的哲学为一定的阶级及其政治服务。某一哲学的命运,总是同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具有阶级性。具体表现在:

①它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②它总是为一定的阶级、政党提供制订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③哲学是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舆论工具和理论武器。

(3)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复杂的两重性。

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体系,是以最一般的范畴和逻辑论证的形式回答有关世界观的问题,并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般原则指导人们的实践。

A.它既产生于和服务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基础,又属于“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9页)”;

B.既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继承人类历史思想遗产的“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74页)”;

C.既具有反映一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阶级性,又具有反映人类共同命运和需求的社会性。

因此,哲学既区别于那些不反映经济基础和阶级意志的自然科学、形式逻辑等意识形式,又区别于那些经济基础较近和直接为一定阶级利益需要服务的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

(4)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1页)。

二、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

这是因为:

1、这是由哲学对象决定的

哲学对象是世界的共同属性及其普遍规律,要研究世界,就必须研究世界最根本的矛盾。从哲学观点看,世界最根本的矛盾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这是由哲学内容决定的

哲学内容大体分为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辩证法、历史观等。它们都贯穿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3、这是由哲学的性质决定的

哲学首先必须解决世界的根本性质和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如果离开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核心就丧失了,就无法建立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的方法论。

4、这是由哲学的宗旨决定的

哲学的宗旨是解决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要解决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从哲学史看,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5、哲学史证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任何一个哲学派别和哲学家都不能回避和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方法和哲学斗争的焦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和解决方式是划分哲学派别的前提和基础。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所要研究和把握的是整个世界。客观世界的现象纷繁复杂,但归结起来无非是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两类。任何哲学体系都必须对这两类现象及其相互关系首先进行研究并作出回答。恩格斯对此高度概括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这个问题也可通俗地表述为精神和物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具体包括以下两个具有相互联系的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精神和物质谁在先、谁在后、谁决定谁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即“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客观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1页)”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在哲学基本问题这个意义上,存在、物质是同一含义,思维、精神和意识是同一含义。在其他情况下,存在和物质、思维、精神和意识是有区别的。

(三)哲学是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1.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根本标准

世界上的哲学家们依据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即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属于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凡是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即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属于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和评价只有在回答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高度上才有实际意义。除此之外,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没有任何别的意义。否则就会在理论与实践上产生误解或混乱。哲学史上的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但由于它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最终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而滑向唯心主义。

2.这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分水岭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对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或思维与存在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绝大多数的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即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思维能够反映客观存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就是可知论。但是,有少数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把思维和存在绝对的对立起来,不承认二者有同一性,这就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是与客观事实相违背的,因此,彻底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践。

(四)哲学基本问题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体现在现实生活、实际工作中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归结起来无非是两件大事,一是认识世界,即主观反映客观;二是改造世界,即主观反作用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我们在实践中,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关键就在于能否处理好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注重调查研究,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从而避免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

三、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一)唯物主义发展中的三种历史形态

哲学自奴隶制社会产生以来,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交织在一起的矛盾和斗争。唯物主义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及在它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基本历史阶段或基本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这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神创世界论,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是,由于在生产和科学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只是凭感性和直观来了解世界,把具体物质看作是万物之本原,即把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

例如:

(1)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出现古希腊小亚西亚半岛的米利都学派指出:“水”、“气”是万物的本原。

(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40—480年)把“火”当作万物的本原。他说:“一切事物都换成水,火也换成一切事物。”

(3)中国西周末年的史伯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就是最早的“五行说”。

(4)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370年)的原子论是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式。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它的最根本的属性是绝对“充实性”。“虚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给原子提供运动的条件,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它们没有性质上的差别,只有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的不同;这些原子在“虚空”中凌乱而急剧地运动着,由于相互碰撞而形成各种事物。

由此可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世界物质性的正确观点和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

在此之后,欧洲哲学经历了中世纪约一千年左右的漫长岁月,基督教占了绝对统治地位,哲学成了宗教神学的奴婢,产生了完全为宗教服务的经院哲学,唯物主义哲学未能进一步发展。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这是唯物主义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1)概述

14—16世纪欧洲唯物主义哲学随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与资本主义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相适应,冲破了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禁锢,发动了一场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即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自然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诞生了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等一批反对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无畏战士。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推动下,欧洲出现了一批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哲学家,如: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荷兰的斯宾诺莎;法国的霍尔巴赫、狄德罗、拉美特利、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尔巴哈等。他们以近代自学科学成果和研究方法为基础,认为自然界不是精神的,而是物质的,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有力的驳斥了唯心主义。但是他们“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独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运动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60—61页)”。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为什么在资本主义时期会产生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会成为这一时期特有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础呢?

因为,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从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次向神学提出挑战后,自然科学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在力学方面,伽利略研究了物体的机械运动,发现了物体运动的惯性;牛顿在已有的实践材料和前人积累起来的动力学知识基础上,总结出力学三大定律,使刚体力学的主要规律基本上弄清;在数学方面,耐普尔制定了对数,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莱布尼茨和牛顿创立了微积分,从而研究地球上物体和天体运动的最重要的数学方法基本上被确定了;在天文学方面,继哥白尼日心说后,刻卜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条规律,牛顿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物质的普遍运动规律的观点说明了天体运行。至此,以牛顿为代表的古典力学理论体系建立和完善起来了,使力学成为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的第一门独立科学,而其它自然科学离这种成就还很远。

①由于当时只有牛顿力学有了较高的发展,以及它在实践中应用的效果显著,机械力学规律的作用被片面地夸大用来说明一切自然现象,把反映自然界一个特殊领域的机械运动规律看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把机械运动看成唯一的运动形式。

②这一时期自然科学主要是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把发现的东西记录下来,然后对它们加以分析和比较,按其特殊的因果关系加以分别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在认识的一定阶段上是有必要的,也是当时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独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运动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功绩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不是精神的,而是物质的,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捍卫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宗教迷信,有力的驳斥了唯心主义,这是他们进步的一面。

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荷兰的斯宾诺莎;法国的霍尔巴赫、狄德罗、拉美特利、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尔巴哈等。

例如,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批判了“天赋观念说”。狄德罗否定上帝的存在,他说:“您如果想要我相信神的话,一定得让我摸得到他。”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虽然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但是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其革命性是不可能彻底的,它们的哲学不可避免地还存着严重的缺陷(历史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机械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纯粹的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叫机械唯物主义。例如: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提出:人的机体是一架机器。

②形而上学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懂得辩证法,否认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而是用孤立、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说明一切事物,观察和认识世界。把处于“收集材料”阶段的自然科学的对一个或一类对象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方法直接引入哲学领域,使这个时期占支配地位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性质。

③直观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没有科学的实践观,不把哲学当作改造世界的思想,因而把事物和现象只作直观的理解,不是从实践的感性的方面去理解。因而它是直观的反映论。

④不彻底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受其阶级局限性的影响,虽然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他们夸大个人、思想、意识的作用,把意识当作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而在社会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一切优秀成果,是唯一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唯心主义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式,但从哲学史上的发展来看,归结起来不外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1.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人类的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

即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确定为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整个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这个“客观精神”的表现和产物。他们把这种虚构出来的、

独立于人类之外的精神,叫做“道”、“理”、“理念”、“绝对观念”等等。如中国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朱熹认为“理在事先”。他解释道,在宇宙形成之前,有个独立的“理”,这个“理”后来产生出物质的“气”,而后“气”又演化出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来。又如:古希腊唯心主义最大代表——伯拉图(公元前427—347年)认识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再如近代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大师黑格尔。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些所谓的“理”、“理念世界”和“绝对精神”都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把人类的意识和精神绝对化、客观化、神秘化,把它看成是先于人类和先于物质世界的东西,是用哲学语言装扮起来的宗教创世说。

2.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主观精神、主观意志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作世界的本原。

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人的主观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例如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王”,“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又如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认为,“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他举例说,苹果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是人们看到一定的形状和颜色,闻到某种香气,尝到某种滋味,把这些感觉组合在一起,而后给这个感觉的组合起一个名字,叫苹果。再如奥地利的马赫说:“物是感觉的复合”。主观唯心主义因为夸大了个人意识的作用,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必然走上唯我主义的道路。

哲学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奴隶主民主派和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政治斗争。

(三)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

这是辩证法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或第一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例如,被列宁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古希腊朴素辩证法的最大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皆火符合规律的燃烧和熄灭的结果。非神所创造的世界处在不断产生和灭亡的过程中,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火变成万物,万物又变成火。他说:“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他的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列宁称之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

因此,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一般说来都是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成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是自发的结合在一起的。而古代唯心主义一般都具有形而上学的倾向,但也有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包含有辩证法的成分,某些唯物主义哲学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可见在古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与辩证法相对立,形而上学也同时产生。形而上学一词在希腊文的原意是“物理学之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继承者在编辑他的著作时,把论述有形物体的东西的学问(称为物理学)放在前面,而把论述概念以及一般宇宙观的问题放在物理学后面。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开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叫做道(即规律);有形体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叫做器。据此,把“物理学之后”译为汉语“形而上学”,意思是相近的。

我们现在使用的形而上学一词,含义有了很大的变化,指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2.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这是辩证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或历史形态。

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始揭示了自然界中一切现象归根结底是辩证地发展的。德国资产阶级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既想革命,又害怕革命的两重性,表现在哲学上就是辩证法和唯心主义奇特的结合。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他创立了哲学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发了概念辩证法。把唯心主义辩证法推向了顶峰。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描述“绝对观念”运动发展的辩证过程。在黑格尔看来,理念是“世界的主宰”,哲学的任务就在于用思维或概念去表述和把握理念。理念是按照自身超出、自身分离又向自身回复的辩证原则,由纯概念“外化”为自然,最后到人类社会回复自身,实现自己。然而他第一次完整地表达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及其范畴,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直接的先驱。恩格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予以了高度的评价,他说:“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马恩选集》第3卷第63页”)但是,这种辩证法的思想却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所窒息。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第一次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对宇宙不变论和神创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第一次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他又是世间少有的不可知论者之一。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顶峰。他创立了哲学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发了概念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描述“绝对观念”运动发展的辩证过程。他认为“绝对观念”的发展首先从逻辑概念开始,然后外化为自然界,又外化为社会,最后发展到意识精神,又回到自身。黑格尔哲学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他在《小逻辑》第60页中指出:“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的科学;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

黑格尔在批判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时,继承和综合了其中的辩证法因素,从中提炼出绝对唯心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原则。这些思想和原则主要有:

①关于“实体就是主体”、精神是能动的本原的思想。

②关于精神的矛盾发展和正、反、合三段式格式的思想。

③关于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是哲学的职责和全部意义的思想。

④关于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必然的历史过程的思想,等等。

黑格尔说:哲学是“关于理念或绝对的科学”。所谓“绝对或理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已存在的“客观精神”,又称“绝对精神”、“宇宙精神”、“宇宙理念”等。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现实事物都是从理念中派生出来。理念是自然事物和精神事物的共相和实质,构成它们的内在核心和灵魂,复杂万状的事物不过是理念的不同显现形式。理念是“活的实体”,是“永恒的创造、永恒的生命和永恒的精神”,现实世界的运动是理念自我运动的翻版。理念是事物中“必然如此”的趋势,是现实中“逻辑的必然性”,“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理念的本质是自由,它的自我运动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实现自身的“理想性”,即自己发展自己的历程。

总之,在黑格尔看来,理念是“世界的主宰”,哲学的任务就在于用思维或概念去表述和把握理念。理念是依照自身超出、自身分离又向自身回复的辩证原则,由纯概念“外化”

为自然,最后到人类社会回复自身,实现自己。然而他第一次完整地表达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及其范畴,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直接的先驱。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产生,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是马克思以前最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其哲学批判和结束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思想资料。

费尔巴哈原属青年黑格尔派,有着强烈的民主倾向。在1823年进入海得堡大学神学系学习,当他学完了教理学、教会史、释经学等课程后感到非常失望,便于1824年转入柏林大学学习。在两年时间里,他几乎听完了黑格尔的全部课程,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开始放弃神学转向哲学。

青年费尔巴哈虽然钦佩和崇拜黑格尔,但他的志向在于研究自然界。因此,他很快就不能满足于黑格尔哲学的思辩性,去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

到大学毕业时,费尔巴哈已经怀疑黑格尔哲学,他认为黑格尔把自然界从逻辑中推演出来是没有理由的。他说:“假如没有自然,逻辑这个童贞的处女就永不能生出它来”。他认为,理性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人类的人性”、或普遍性,它不能脱离思维着的个体而独立存在,如象一般鼻子(普遍性)和长、短、尖、扁的鼻子(特殊性)的关系一样。

18??年,费尔巴哈匿名发表《论死和不朽的思想》,评述黑格尔宗教哲学中关于灵魂不死的问题,不久,暴露了,著作被没收,开始受到迫害,过着流离颠沛的生活。

1836年,费尔巴哈终于被撵出大学讲坛,遂于1837年,同一个瓷器厂检查员的女儿结婚,迁居工厂所在地布鲁克堡村。在这远离德国文化中心的地方,他整整生活了25年,几乎没有离开过。

1848年革命失败后,虽然费尔巴哈对当时的反动状况有明确的认识,但他脱离政治,没有参加革命斗争实践,使他哲学思想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没能提出革命的理论。然而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还是有着很重大的历史意义的,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费尔巴哈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打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辩体系。过去的思辩哲学以“思维本身”作为考察对象,而费尔巴哈却以思维主体“人”作为考察对象,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权威。他断然地抛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神话,承认自然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自然界是人据以生长的基础。世界上除了自然和人以外,一无所有,而宗教所捏造的神性实体只不过是人的实体的幻想和反映。所以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坚持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才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所谓“绝对精神”和上帝是一样的,都是人按照自己的样子,集中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创造出来的。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就应该恢复人性,反对神性;但是他理解的人又是人类学上的、生理学上的人,即是生物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所以他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因此,我们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到此,德国古典哲学完结了,没能产生出一套分析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理论。历史的发展,要求产生科学和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德国诞生了。

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这是第三个历史阶段或第三个历史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合理内核”,费尔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科学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四)哲学的党性

1.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的派别性。

纵观哲学发展史,古今中外有着许许多多的哲学流派和理论体系,但归结起来,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任何一种哲学,不是属于唯物主义,就是属于唯心主义,二者必居其一,没有超然于这两个基本派别之外的第三派。这是因为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只能有两种相反的回答,不可能有第三种回答。哲学上的二元论一方面主张把各自独立、互相平行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作为世界的本原;另一方面又设想一个凌驾于精神和物质之上的更为根本的本原——上帝,来解决二个平行本原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所以二元论并不是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个派别。

2.在理解哲学的党性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哲学的党性不能作机械的理解。

在具体考察某一哲学流派或理论体系时,必须作具体分析。既要反对超党派的所谓“中立”哲学,又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哲学派别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能采取简单的形而上学的态度,以为只要贴上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标签或对某种哲学观点予以肯定或否认就万事大吉了。还要防止把一切哲学争论与政治斗争简单地等同起来。

第二,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并不是说哲学只能研究本体论问题,不能研究其他问题;或者在研究别的哲学问题时,必须连带研究本体论问题;而是说要自觉地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去探讨各种哲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反对和防止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

第三,哲学的党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任何一种哲学派别,总是代表着一定阶级利益,为一定阶级服务的。一般说来,历史上新兴的、进步的、革命的阶级或集团大都倾向于唯物主义。这是因为他们的利益与历史前进的方向基本一致,需要面对现实,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真象,从而获取真理性的认识,以作为这些阶级或集团的理论武器。相反,历史上的没落的、腐朽的、反动的阶级和集团,一般都倾向于唯心主义哲学。这是因为他们的利益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需要掩盖或者歪曲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既要用唯心主义欺骗、麻痹人民群众,又需唯心主义作为自我安慰的思想工具。因此,哲学的党派斗争是社会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哲学反映。

(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有其社会阶级根源和认识根源。

1.社会阶级根源

一般来说,在历史上凡进步阶级,为了发展生产、变革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如实地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由于自己的利益和历史趋势相一致,能够程度不同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因此,大都倾向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而历史上一切保守的、反动的阶级或集团,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并为自己的剥削行为和反动统治作辩护,就要竭力掩盖和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客观矛盾。由于他们的利益是和历史发展趋势相违背的,因而他们不敢也不可能正视现实,往往掩盖事实真相,歪曲现实本质,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作为欺骗和奴役群众的思想工具。

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就是哲学的党派性或党性原则。哲学上的党派斗争是社会阶级斗争的反映,但每一具体哲学观点的形成要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不能把哲学的党性原则简单化。

2.认识论根源

(1)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认识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从自发到自觉的总结、提炼,使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

(2)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认识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离。哲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直线的和片面的,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他们编者注)认识根源。”(《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第715页)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答: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就是哲学得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λ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λ 2 简述唯物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答:唯物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就是:世界得本质就是物质得;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就是意识得根源。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λ第一种形态就是古代朴素唯物注意。 唯物主义发展得第二个形态就是近代得形而上学唯物主义。λ λ第三种历史形态就是现代得辨正唯物注意与历史唯物主义。 3 简述唯心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态 答:唯心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就是:世界得本源就是精神一时;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 λ第一种就是主观唯心注意。它得特点就是把主管精神、主观意识当成世界得本源。 λ第二种就是客观唯心注意。它得特点就是把某种脱离人得“客观精神”瞧作世界得本原。 4 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与存在得根源就是什么? 答: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与存在得根源有两个方面: λ认识论根源就是指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得可能。人得认识并不就是一条直线,如果把认识得某一特征、方面、夸大为脱离了物质得、绝对,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得泥坑。 λ唯心主义产生与存在得社会根源:①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得作用提供了条件。②在阶级存在得社会里,唯心注意受到没落得、反动得阶级得支持与利用。 5 马可就是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得唯物主意哲学得主要缺陷就是什么? 答:①具有机械性。

②具有形而上学性。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瞧作就是孤立得静止得、不变得。 ③具有不彻底性。 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产生就是哲学得革命变革 答:①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在科学得基础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结合起来,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得结合与统一。 ②历史唯物主义同剩余价值学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③它把哲学得研究对象确定为自然社会与思维发展得一般规律,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得关系问题。 7 简述唯物主义物质观得发展 答:唯物主义物质观得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得阶段: 第一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得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得实物。 第二到了近代,产生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得物质观。λ 第三λ辩证唯物主义得物质观。物质就是标志客观实在得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就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得,它不依赖于我们得感觉而存在,为我们得感觉所复写、影射、反映。 8 简述运动就是物质得根本属性,简述物质与运动得关系 答:①运动就是物质得存在方式,就是标志世界上一切实物与现象变化与发展得过程。 ②物质就是运动着得物质,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③物质就是运动得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得运动 9 简述运动与静止得辩证关系及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得错误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就是运动得一种特殊形式,它包括一下两点涵义: 第一λ指在机械运动形式下,相对于某一参考系,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第二就是指一事物处于变量过程中,未发生质得变化。λ 运动与静止得关系: λ第一运动与静止就是对立得,表现在运动就是无条件得,静止就是有条件得。 第二λ运动与静止又就是统一得,表现为运动与静止得相互依赖与相互渗透。 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得错误就是割裂运动与静止得辩证统一关系。前者夸大事物得运动与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与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 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外部存在。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①思维与存在及其关系,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 ②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派别的科学依据:第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③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基本前提。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原理内容: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法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 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辨正否定观的内容:辨正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辨正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辨正的否定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民族虚无主义,二是复古主义:对待外来文化也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闭关自守,二是全盘西化。 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中国现实的发展可以割裂和历史的联系,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 复古主义:片面台高传统文化,用传统的价值观点来看待、衡量、评价现实的实际,否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本质的区别。 全盘西化:一方面把现代化等与西方化,另一方面把现代化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简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a、内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个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c、作用:同一性,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d、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办法: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有了正确对事物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一般来说,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顽疾。

浅谈教育哲学

浅谈教育哲学 除了接触过马克思的哲学外,我再也没有阅读过任何的哲学著作。教育哲学是今年开设的一门课程,3月13日上了第一堂课。李老师在课堂上首先突出了《教育哲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称其为“画龙点睛”,然后着重围绕“怎样学好教育哲学这门课”这个问题进行论述。逻辑思维十分严密,旁征博引,让我感受到李老师渊博的学识。 读了《教育哲学》这本书,我可以看出作者的逻辑性是很强的,从什么是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历史,从人生与教育,知识与教育,理性与教育,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实,我也不是很明白里面讲的东西,主要的体会就是:教育哲学是个力量学科,研究人的发展问题,比如人生:书中讲了很多的人生观,宗教人,自然人,社会人,理性人等,可以讲是用哲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的问题,用教育来扩展哲学的界限。记得最早的时候教育学是从哲学中分出的一门学科。康德最早在大学里讲授这门课,随后赫尔巴特在大学里教授教育学。教育与人生,教育可以提高人生的境界,可以从一般接受很好教育的人都有很好的素质和宽广的胸怀。接受过教育的人遇事冷静,沉着,认真地思考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而没有接受很好教育的人会遇事冲动或盲从,他们更容易被感情所辖制。我认为有理性的人都喜欢接受教育,而受过教育之后更加理性了。假如问我理性是什么?我真的不知从何说起,在石中英老师的《教育哲学》中这样说:理性是一种“推理能力”,在《牛津哲学词典》中的释义:“人类心灵活动的各种表现形式,如行为,信念,论述,政策等都可以看作是理性的。后来康德又把理性分为世间理性和纯粹理性。黑格尔把理性分为积极理性和消极理性。韦伯把理性分为分解理性等。这些我都是才知道的名称,具体的内涵也没有查资料。人事需要理性的,并且越想做大事的人越需要理性。 教育哲学目的是对教育进行哲学上的理解,对哲学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理解,即把哲学看成是哲学教科书,或者是教育哲学著作,看成是一门系统的概念范畴,命题以及构成的知识体系。一种是动态的哲学,即把哲学看成是一种思维,一种寻根问底与不断反省的思想态度。如果我们看一本书太追究这本书的结构与语言逻辑思维,我们从中并没有吸收到读者的思想的精华,也许对于写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骨髓里的思想是没有任何提升的帮助。若反思是对全文的一种追问,或者对一段文章进行价值层面的哲学思考,则这种思想与思维则会伴随你一声,甚至可以理性的严谨的逻辑思维会带动静态的哲学。关于我从这篇当中得打的领悟很多,更多的是从知识上,让我系统地对中国古代的知识有了新的把握,同时也为我在教育哲学的思想上打了一定的基础。这是一本与其说是通论的书,不如说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 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具有东方特色的内容十分丰富的中国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 先秦时期出现了很多学者,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最盛。有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墨翟为代表的墨家理论,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惠子、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当时涉及的问题很多,主要以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为研究讨论的重点。先秦哲学中提出了天人、气、太极、阴阳、道器、动静、有无、常变、心物、名实等重要哲学范畴,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 秦汉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崇尚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哲学思想几无发展。汉初记取秦亡教训,缓和矛盾,休养生息,黄老之学盛极一时。随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其后谶纬之学兴起,同时出现了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思想。东汉后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社会危机频仍,哲学思想呈现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以及古今、人性等问题展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儒学的统治地位被打破,新的富于思辨性的玄学应运而生;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道教体系逐步建立;上述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哲学思想极为活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如“有无”、名教与自然、言意、形神等。 隋唐隋唐两代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儒、释、道兼宗的政策,提供了三教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的条件。佛教哲学关于心性、理事问题的讨论;韩愈的道统说;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科学、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哲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以理学为特征,理学以儒家哲学为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思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围绕理气、道器、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承上启下,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的时期。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许多哲学家运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了他们的辩证思想,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一物两体”、“分一为二,合二以一”等。他们把宇宙的演化视为一系列生成、转化的过程,把天地、万物、动、静、形、神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它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它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概念范畴。中国哲学这些独特的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

马原资料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讲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原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对它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唯物、唯心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 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存在即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 (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对它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可以被认识。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认为世界在原则上是不可以认识的,或至少是不可彻底认识的。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1)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 (2)阶级根源——落后阶级的需要和宣扬 (3)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认识的某一方面、环节、过程片面地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 3、怎样理解马哲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从内容上看,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从对象上看,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从社会作用上看,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理论难点 1、一元论就是唯物论。 (1)错误。 (2)一元论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唯物论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3)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唯一的本原是精神)和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唯一的本原是物)。 唯心论也是一元论,此题说法以偏概全。 2、马哲是科学之科学。 (1)错误。 (2)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问题上的观点。旧哲学往往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没有科学解决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它们的“总和”。哲学只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往往以主观的判断代替真实的联系,阻碍具体科学的发展,也阻碍哲学的发展。 第二讲世界的物质性 基本原理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产生的意义。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导学案-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1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学习目标展示 1.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2)理解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运用 ①学会判定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別不同哲学派别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 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学习重点难点 ①学习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学习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 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通过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到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四.自主学习提纲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问题,也就是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一是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凡是认为,就是唯心主义。 二是,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凡主张思维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他们的观点被称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浅谈教育哲学的灵魂

浅谈教育哲学的灵魂 摘要:哲学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精神”是哲学的灵魂所在,从古至今,无论中外,人们一直追寻着哲学的灵魂。我们在学习和应用哲学时也应该抓住哲学的“精神”。同理,我们学习教育哲学时也不能离开它最本质的东西――对精神的追求,国内和国外对其追寻的方式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哲学研究内容和方法。但是两者都赞成在“生活世界”中还原哲学的灵魂或本质。本文就从“生活世界”出发,从国内和国外的比较中分析哲学精神。 关键词:精神生活世界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 对哲学早就不陌生了,因此我在看《教育哲学》这本书时,一开始觉得只不过是将有关哲学的规律运用在教育领域而已。我总是觉得以前学的哲学都是些枯燥的教条,即使将它们运用在教育上也会是枯燥的,因而对《教育哲学》也失去了激情。教育哲学不是一个学科组成部分,而是贯穿其中的一种精神,教育哲学就像一根线,把其它各门学科穿起来。教育哲学是不是一种放之四海的真理?教育哲学的这根线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哲学。虽然我没有很深入的探究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似乎深深地体会到哲学的本质:它是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 哲学是对一种精神的追求,可现实中我们往往注重某类自然科学知识,将这种知识代替哲学思想。我们承认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知识凸现而思想凹陷的时代,人们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目不暇接,以至于无暇思考自身的处境和命运。我们的教育把几千年以来哲学家追求的精神弃置,把学生被视为“知识的容器”,于是我们重视物的价值取向,注重物的增长,重视社会发展中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东西,认为社会发展意味着知识的增长,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等等。教育成为财富积累的工具,科技的载体,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指标。这时的哲学早已变成枯燥乏味且需要灌输的教条,哲学失去了自己灵魂,也导致了教育长期以来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冷漠与遗忘。爱尔维修曾指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不平等是他们所受教育的结果。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在《人的奴役与自由》中指出,通过精神的变革使人摆脱受奴役状态走向自由,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弗罗姆指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生活还没有开始时就死去了,这是一个悲剧。”[1]一个受教育的人,如果在精神世界上未获得应有的发展,既是他的不幸也是教育的失败。伽达默尔也曾说,“教育意味着一场及其深刻的精神变革”,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重要在于使学生精神发生变化,教育要有“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的精神。失去了这种精神,哲学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机。 哲学本质上是实践哲学,也是哲学解释学体现的本质。解释学关心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要揭示理解的种种条件和性质,理解人的“存在方式”。因此,“实践”并不意味着物质化,相反是深刻地体现哲学的精神。在实践中,行为者不断与周围环境或其它行为者建构着自己的意义,丰富已有的生活世界。 既然精神是哲学的灵魂,那什么是“精神”,中外哲学家又是怎样对它探讨的? “精神”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属性,不同的人的身上表现也有差异。《辞海》对“精神”一词作了五项释义,实际上综合起来就两类:一类指人的主观存在状态;另一类指事物所体现出来的意境、神韵或主题。[2]总的来说,“精神”主要是对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的描述与定位,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属性。我们平时提的“精神”是相对于物质存在而言的人的主观存在和意识存在,也可以说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主观理解。马克思.舍勒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中也指出,“‘精神’这个词除了观念思维之外,还包括对原始现象或本质内容的直观,同时还包括如;善良、爱、悔恨的自由选择等意志和情感活动”。纵观古今中外的哲学史,可以发现:我们从对客观世界的研究逐渐转向对人的研究,重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等,而作为推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精神,也越来越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倡导仁爱精神,老子主张静虚淡泊、返璞归真的精神,孟子倡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救世情怀等等。中国人谈精神似乎更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总与人生、处事、信仰相联系,重视人的修身养性。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哲学谈的精神内涵没有深入

浅谈中国哲学

浅谈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大纲》读后感何谓哲学?还记得第一次正式接触是在高二的政治课上,只感觉一谈到哲学就很高大上,很深奥的感觉,虽说到现在还不是特别懂,但看了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后,算还是有一些理解吧。 这本书,在我看来,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不像印象中哲学那般高高在上。正如先生所说:“不免被讥为朴素,然而,如是真理,朴素何害?如非真理,纵讲的精微,亦不过善于诡辩而已。”虽朴素,但更易看懂。适合像我这种第一次接触这方面书籍的读者。 本书它先介绍了中国从先秦到清朝时期,中国哲学的特点与发展和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接着介绍分析了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的主要内容。读完正本书后,收获不算太深刻,但我国古代主要的哲学发展了解了许多。 我国古代思想最开放的时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层出不穷。而在“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就不像那时那般百花齐放,很多思想只能默默的发展,有些甚至是昙花一现。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思想要服务于当时的政治。像封建时期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更多是因为里面很多思想,例如:三纲五常等,符合统治者的统治要求,而像道家的“无为而治”一些的佛系思想显然不符合封建社会的统治需求,于是统治者就大力发展儒家思想。这也是道家、墨家等不能发展为主流思想的其中原因。 但此看法相对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局限性及片面的,我国的哲学思想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正如书中所说,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众人生而不重知论、重了悟而不重论证、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赖宗教。我国哲学包含了道德、天、地、人、自然、思维等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的哲学,可以说中国哲学在世界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我看来,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并无好坏之分。还记得高中时,我曾吐槽我国的封建迷信现象,对他们烧香拜佛等行为不是特别理解。但现在看来,这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行为表现,虽说其做法不科学,但这又何尝不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呢! 中国哲学,简简单单四个字,但里面包含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或许尽一生都无法将它读透。虽然哲学是一个人文学科,但无论是学什么专业的,它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尽自己所能去学习,并且在生活中去践行与应用。 曾经的我觉得哲学遥不可及,但现在看来,我们平时都说要看待事情都要两面看待,而这不正是哲学重所讲的辩证法吗?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我们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我们每个人对世界、对人生都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我觉得这就是哲学吧。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而读哲学又何尝不是呢?虽然看完张岱年先生的书,没有太深刻的见解,但我会更多的去思考问题,思想变得更加的开阔,对一些东西的认识相对会更加的深刻。我相信接下来我会看更多此方面的书籍,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 本问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只有经过专门家加工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哲学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指人的精神或意识;存在这里是指物质和自然界。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谁是本原的,谁是派生的。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简述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简述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答: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过三种形态。它们是: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这是指在人类早期生产和科学均不发达的条件下,通过对人们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世界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实物当作世界本原的哲学。例如古希腊有哲学家把水当作万事万物的本原;也有哲学家把水、土、气、风当作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有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当作世界的本原。 (2)机械唯物主义,也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是到了近代生产和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经验和科学实验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提出原子是万事万物本原的哲学。 (3)现代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生产和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都发展了的条件下,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崭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3.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把精神、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东西。不同点(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致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其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 4.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浅谈重视教育哲学的论文

浅谈重视教育哲学的论文 《高等教育哲学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摘要: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以 传授高深学问为质量标准。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并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关涉 到更多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而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价值诉求,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新 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质量观因此经由认识论哲学向政治论哲学转变。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高等教育质量观;认识论哲学;政治论哲学 当代高等教育的诸多问题需要提升到哲学高度来考量。能否把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提升 到哲学高度来考量,是我们能否进一步深人研究高等教育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其质量标准的不同和变化,都与同一时期哲学思维范 式的转换密切相关。本文以高等教育哲学为切入点来分析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及 转型期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走向。 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界定 所谓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的属性是否满足高等教育主体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1]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本质上是教育价值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与优劣直接影响 到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其质量标准由探究知识到关 注服务,由一元价值到多元价值的转变,既有来自时代变迁和社会的新需求,又有教育自 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更为根本的则是受到这一时期哲学由认识论向政治论转型的深刻影响。 布鲁贝克将高等教育哲学分为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认识 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由此而知,高等教育质量观不 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背后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从根本上说,高等 教育质量观是随着哲学视野的转换而变迁的。高等教育质量在认识论思维方式影响下,主 要是以理论理性为主导,强调对高深学问的追求,“为知识而知识”;而在哲学范式由认 识论向政治论转型时,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开始由以关注高深学问为目的转向以实践理性为 主导,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从而彰显高等教育的公共价值。 二、认识论哲学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学不仅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也是高贵与卓越的象征。当 时的高等教育以知识传授、知识发现和理智发展为宗旨,为知识本身目的追求知识,这是 一种认识论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现代大学是理性主义的产物,反思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其理念的发展和职能的扩展正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和哲学范式的变化。“大学作为 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我们只有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具体环境 里才能弄懂大学的这些任务究竟是什么”。[2]首先,大学的培养人才职能最初以传承知 识为途径,以知识的纯粹理性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为其质量标准。

中国哲学精神浅谈

中国哲学精神浅谈 要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问题,首先要明白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说到哲学,就必须谈到宗教,这样也就要明白什么是宗教?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可以有不同解释。这里讲的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宗教也和人生有关,每种宗教大多有一种哲学思想,而宗教则是以某种思想外加教条、组织等构成的。哲学是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它以反思也就是思想自己的思想作为基础从而产生了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我们自然应当把自己当作宇宙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开始思想我们的思想,就有了思考宇宙的思想,得到了思想思想后的思想,也就是哲学家所说的“一切存在之全”,也相当于惠施所云的“大一”。只有反思自己思想后得到的思想才是知识,才是认知世界的能力。 关于中国哲学的地位问题,还要牵扯到“超道德价值”这个概念。所谓超道德价值,是高于道德价值的。比如说爱人是道德价值,而爱宇宙则是属于超道德价值范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超道德价值就是对超乎现实的追求,中国人对于超乎现实的追求的欲望也是存在的。因此,中国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不是注重增加一个人的知识。道家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区分了为学和为道两个概念,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中国哲学是属于为道范畴的。

二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家们力图要解决一些问题。其一:如果一个人要获得个人与宇宙的统一,那么是否要远离社会或是要否定“生”?这个问题,道家和佛家的观念是差不多的。佛家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所以必须要脱离尘网,脱离人生这个痛苦的根源。道家认为“以生为附赘悬疣”,也就是说,要成为圣人,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必要时可以放弃生。显然这种哲学思想在当时无论如何都是有消极意义的。如果人人都想成为圣人,即完成个人与社会的完美统一,那么他们都会远离社会,这样和道家“小国寡民”的思想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他们的思想显得过于片面。还有一种哲学与这种所谓的“出世思想”相悖,即普通的入世哲学。这种哲学,不是超道德价值论,而是普通的道德价值。然而,孔子无疑是持这种入世思想的,这也成为出世哲学者的批评理由,即太过于现实主义,太过于肤浅。其实,无论哪一派,中国的中哲学都是出世和入世的统一体,他们都会提到政治、道德。当然,中国哲学的关注点在于人伦日用,注重实际社会,而不是空泛的指天、宇宙。即使是宋代新儒学和明清之际,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也都是关注人的,如格物致知等,他都是为人服务的。总的说,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如此的,实际上,中国哲学很实用,但又并不肤浅。 说到入世与出世,就可以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联系。这两者是对立的,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要完成这两个对立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新事物就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有新的结构与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与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就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与功能已不适应环境与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就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就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就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简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与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就是理解这些规律与范畴“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就是十分重要的。 2、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a、内涵: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与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个含义,一就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就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联系: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就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c、作用:同一性,第一,同一性就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就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与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二、矛盾双方的斗争,就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d、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就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目的。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就是说人在规律面前就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自然与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就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办法: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有了正确对事物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物质手段。一般来说,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就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也就就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顽疾。 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自唱借机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机器大生产反而使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

浅析教育哲学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和构建.doc

浅析教育哲学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和构建 摘要: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同时又是教育学科中的理论学科和综合性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随着现在学术科技的发展,教育哲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深,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教育哲学在对学校教育这块是比较突出的,笔者将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并提出、分析教育哲学在学校教育的作用以及构建。 关键词:教育哲学学校教育意义构建 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就教育学与哲学的关系来看,教育哲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从它的学科性质来看,教育哲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它的哲学性、教育性。 一、教育哲学对学校教育的意义 (一)建构学校教育哲学有助于学校实现教育理想 教育理想是学校对教育事业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它源于学校教育实践,同时又高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它是长期以来无数优秀教师理想智慧的结晶,是广大教师公认和推崇的理想教育境界。学校的服务对象不是客观化的自然物质,而是具有一定思想、意志、情感、能力和独立个性的青少年,他们的身心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成熟之中。而学校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哲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实现学校美好的教育理想。 (二)建构学校教育哲学可以促进学校成长为有效学校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具有很高的素质。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但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成员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使学校成为一所有效的学校,最终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服务。从此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哲学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从本质上理解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并不断地将外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学校内在的教育动力,而且有助于学校更理性地审视学校教育实践,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 (三)建构学校教育哲学有助于学校管理者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对培养青少年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负有特殊而直

《浅谈中国哲学养生观》

《浅谈中国哲学养生观》 前言: 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人们的寿命得到延长,从原始社会人类只有15岁,延长到如今的69.73岁;“高质量寿命”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这意味着“养生”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养生”这个词汇我们一般会联想到中老年人,但如今社会,亚健康人数不断增多,中国医学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70%。年轻人生存压力空前巨大,以至于年轻人也开始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脾虚体寒、肠胃炎等传统意义上的中老年疾病折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学着养生,“保温杯里泡枸杞”这不仅是年轻人的自我调侃,也是对我们的一个警醒——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的“养生”了。 论述主体: 说到养生这个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养生有着深刻的研究。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 在世界文化当中, 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1、养生先养心 养生当中, 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 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 这是人的七种情志, 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 凡气之温和者寿, 质之慈良者寿, 量之宽宏者寿, 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 仁之端也, 故曰仁者寿”。拿《黄帝内经》来讲,即使已经过去了千年之久,其观念依

然适合我们当今时代,古人讲修身之要首在明心养神,“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如今我们提倡心平气和,少生气,情绪稳定就是对其最好的印证。 2、养生重养德 古代的养生哲学观还提出“养生重养德, 德高寿自长”,这种理念已经被医学实践所证明,养生的关键就是调整人的精神健康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卫生”,养生不仅要注重生理上的“养护”,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就像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所提出的“意识对人的生理状态具有调节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德高者”呢?第一,人际关系要好,与人为善,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第二,具有个性的人格,胸怀宽广、情绪乐观、感情丰富、意志坚定、感情丰富。第三、有着良好的为人处世能力,能够正确认识到形势,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诚如古训所言: “善医者, 必先医其心, 然后医其身。”这符合我们国家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3、尊重规律,追求平衡 早在千年前,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比如, 春天的时候, 要有一种生发之气, 被发缓形, 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 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而在千年后的19世纪,马克思才提出“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事物的本质,才能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跟古代养生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体现了传统养生哲学具有一定的价值。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