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

二零一一年六月

目录

1引言 (1)

2设计要求 (1)

3系统总体方案 (1)

4采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2)

4.1电源模块设计 (2)

4.2S H T10温湿度传感器 (3)

4.3A T89S52芯片介绍 (4)

4.3.1时钟电路 (4)

4.3.2复位电路 (5)

4.4n R F905功能的实现 (5)

4.4.1n R F905的接口 (5)

4.4.2n R F905的工作模式 (6)

4.4.3器件配置 (7)

4.4.4n R F905供电电源 (8)

5接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8)

5.1n R F905的接收流程 (8)

5.2L C D1602液晶显示 (9)

6软件设计 (10)

6.1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10)

6.2接收模块软件设计 (12)

6.3 nRF905通过SPI口与单片机通讯…………………………………………

1 3 7系统调试与性能分

析 (14)

结论…………………………………………………………………………………

1 5

致谢…………………………………………………………………………………

1 5 参考文献 (16)

附录A发射模块电路图 (18)

附录B接收模块电路图 (19)

附录C n R F905原理图 (20)

附录D实物图 (21)

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

摘要:温湿度测量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要实现温湿度测量和自动控制,监控室与现场之间必须敷设大量的电缆,这是一个麻烦的问题。本文提

出采用无线温湿度测量的方案,不必敷设电缆,可以节省费用和时间。该采集系统是以AT89S52芯片为主要,利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10进行收集,将收集数据传给单片机AT89S52,经过处理从无线发送模块nRF905发射出去,单片机通过模拟SPI口实现与nRF905之间的通信,因为nRF905

兼具发射和接收功能,经过一定距离的通信,接受模块通过NRF905将数据传给AT89S52,单片机经处理后,将数据传给显示屏LCD1602.完成无线数据采集与发送。

关键词:nRF905 AT89S52 AHT10

1 引言

温度、湿度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数据,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湿度大温度高的话会使粮食发芽,腐败,有可能还会导致二氧化碳的增加,使进入的工人窒息如果粮食发芽,会导致温度升高,从而发生火灾等。所以对其进行适时准确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温湿度传感器需通过较复杂的电路才能将温度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且远距离传输会引起较大的误差。本系统采用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芯片SHT10,直接将温湿度变为数字信号,配合单片机及无线通信模块nRF905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达到实时采集的目的。利用单片机对温、湿度控制具有控温、湿精度高、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简单灵活等优点,很好的满足了工艺要求。本文介绍了利用AT89S52对温湿度进行智能化采集的过程。

2 设计要求

温湿度的测量在仓库管理,生产制造,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温湿度测量采用有线测控系统,实施网络布线工程,大大增加了系统成本,降低了系统灵活性,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把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温湿度测量系统中,由传感器实时采集各节点处温湿度的信息,经处理后通过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将温湿度信息传输到监控终端,从而实现集成化,低成本和易操作的目的。

本设计是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和实时监控,通过单片机AT89S52直接连接传感器,将测量得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上位机的数据经过无线传输及显示后再被传输至接受端的AT89S52,由单片机将数据转化为可以由液晶显示板1602显示的数据。

3 系统总体方案

本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无线湿温度检测装置。本系统由传感器和接收机,以及显示芯片组成。传感器部分由数字温湿度度传感器芯片SHT10,单片机AT89S52,低功耗射频传输单元nRF905和天线等组成。传感器采用电源供电,接收机接收来自传感器的温度数据,经过处理、保存后在LCD1602上显示,所存储的温度数据可以通过串行口连接射频装置与接收端进行交换。

单片机对nRF905 的对外接口进行SPI 读写操作,以此来控制nRF905 的工作模式以及相关收发数据的操作,从而完成无线数据传输。

nRF905

温湿度M 433MHZ M

传感器 C 无线发射无线接收 C 液晶显示

电源U U

采集模块接收模块

Preamble Address Pay_Load CRC

32 bit32 bit

图1 系统通讯方式及总体框图

4 采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显示单元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通过温湿度度传感器SHT10实现温湿度的采集,通过射频芯片nRF905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和接收。采集模块框图2所示。

SHT10传感器

M

C 发送模块 电源 U

图2 采集模块框图

4.1 电源模块的设计

输出+5V 直流电源为设计中各个分电路、器件供电。如图3所示。

3

21

D1

BR IDG E

Vin 1

+5V

3

G N D

2

U1

LM7805C1470u F C3104F

C2104F C410u F VD 110u F

R11K

VC C

T?

TRA NS1

~220V

9V

图3 电源模块电路图

4.2 SHT10温湿度传感器

传统的温湿度传感器将温湿度转换成可以测量的电压或电容进行计算,虽然价格便宜,但精度不高,而且电路复杂,需要通过AD 转换器转换才能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数字式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是数字量,可以直接与单片机相连。因此本设计传感器选择的是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10。

瑞士sensiron司推出了shtxx单片数字温湿度集成传感器,采用CMOS 过程微加工专利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出色的长期稳定性,该传感器由两个电容式聚合体测湿元件和一个隙式测温元件组成,并与一个14位AD转换器以及一个2-wire数字接口在单芯片中无缝结合,使得该产品具有功耗低,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图4 温湿度采集模块

单片机与SHT10接口电路部分:SHT10的SCK口和DATA口分别与单片机的P1.6口和P1.7口连接,

DATA需要一个外部的上拉电阻(4.7kΩ)将信号提拉至高电平,只有当DATA为高电平时,SHT10才开始工作,如图4所示。

4.3 AT89S52芯片介绍

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在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 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AT89S52是片内有ROMEPROM的单片机,因此,这种芯片构成的最小系统简单、可靠。用AT单片机构成最小系统时,只要将单片机接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即可,如图AT89S52单片机最小系统所示。由于集成度的限制,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只能作一些小型的控制单元。其应用特

点:①有可供用户使用的大量IO口线;②内部存储器容量有限;③应用系统开发具有特殊性。

图5 单片机引脚图

4.3.1 时钟电路

AT89S52虽然有内部振荡电路,但要形成时钟,必须外部附加电路。AT89S52单片机的时钟产生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内部方式,利用时钟内部的振荡电路产生时钟信号;另一种是外部方式,时钟信号由外部引入。

本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在XTAL1、XTAL2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内部的振荡电路便产生自激振荡。本设计采用最常用的内部时钟方式,即用外接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振荡晶体可以在1.2MHZ到24MHZ之间选择,常用的晶振频率有6MHZ、

12MHZ和11.0592MHZ。电容CX1和CX2主要是帮助起振,称为谐振电容,电容值无严格要求,但电容的取值对振荡频率输出的稳定性、大小、振荡电路起振速度有少许影响,CX1、CX2可在20pF到100pF之间取值,当时钟频率为12MHZ时典型值为30pF。所以本设计中振荡晶体采用12MHZ,电容选择30pF。

4.3.2 复位电路

AT89S52的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实现的。复位引脚RST通过一个斯密特触发器来抑制噪声,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电平由复位电路采样一次,然后才能得到内部复位操作所需要的信号。

2

3

Y1

12MHZ

C630P C730P

VC C

S1

SW -PB +C510u F

R210K

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RESET 9P3.010P3.111P3.212P3.313P3.414P3.515P3.616P3.717XTA L118XTA L219GN D 20

P2.021

P2.122P2.223P2.324P2.425P2.526P2.627P2.728PSEN 29ALE/PROG 30EA/Vp p 31P0.732P0.633P0.534P0.435P0.336P0.237P0.138P0.039Vcc 40

U6

AT89S52

P0.0P0.1P0.2P0.3P0.4P0.5P0.6P0.7

P2.6P2.5P2.4P2.3P2.2P2.1P2.0

P3.0P3.1P3.2P3.3P3.4P3.5P3.6P3.7

VC C

R31K R41K R51K R61K R10

1K

R71K R81K R91K P2.7VC C

图6 单片机最小系统

4.4 nRF905功能的实现

nRF905单片无线收发器工作由一个完全集成的频率调制器,一个带解调器的接收器,一个功率放大器,一个晶体震荡器和一个调节器组成。ShockBurst 工作模式的特点是自动产生前导码和CRC ,可以很容易通过SPI 接口进行编程配置。nRF905系统原理图见附录C 。 4.4.1 nRF905的接口

nRF905主要包括三种接口:

1)、模式控制接口:该接口由PWR 、TRX_CE 、TX_EN 组成控制由nRF905组成的高频头的四种工作模式:掉电和SPI 编程模式;待机和SPI 编程模式 ;发射模式;接收模式。

2)、SPI接口:SPI 接口由CSN、SCK、MOSI以及MISO组成。在配置模式下单片机通过SPI接口配置高频头的工作参数;在发射接收模式下单片机SPI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3)、状态输出接口:提供载波检测输出CD,地址匹配输出AM,数据就绪输出DR。

表1 nRF905的引脚说明

管脚名称管脚功能说明

1 VCC 电源电源+3.3—3.6V DC

2 TX_EN 数字输入TX_EN=1 TX模式TX_EN=0 RX模

3 TRX_CE 数字输入使能芯片发射或接收

4 PWR_UP 数字输入芯片上电

5 uCLK 时钟输出本模块该引脚废弃不用,向后兼容

6 CD 数字输出载波检测

7 AM 数字输出地址匹配

8 DR 数字输出接收或发射数据完成

9 MISO SPI接口SPI输出

10 MOSI SPI接口SPI输入

11 SCK SPI时钟SPI时钟

12 CSN SPI使能SPI使能

13 GND 地接地

14 GND 地接地

4.4.2 nRF905的工作模式

nRF905有两种工作模式和两种节能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Shoc kBurstTM接收模式和ShockBurstTM发送模式,两种节能模式分别是关机模式和空闲模式。nRF905的工作模式由TRX_CE、TX_EN、PWR_UP 三个引脚决定。

表2 nRF905的工作模式

PWR_UP TRX_CE TX_EN 工作模式

0 X X 掉电和SPI编程

1 0 X Standby和SPI编程

1 1 0 ShockBurst EX

1 1 1 ShockBurst TX

与射频数据包有关的高速信号处理都在nRF905片内进行,数据速率由微控制器配置的SPI接口决定,数据在微控制器中低速处理,但在nRF905中高速发送,因此中间有很长时间的空闲,这很有利于节能。由于nRF905工作于ShockBurstTM模式,因此使用低速的微控制器也能得到很高的射频数据发射速率。在ShockBurstTM接收模式下,当一个包含正确地址和数据的数据包被接收到后,地址匹配(AM)和数据准备好(DR)两引脚通知微控制器。在ShockBurstTM发送模式,nRF905自动产生字头和CRC校验码,当发送过程完成后,数据准备好引脚通知微处理器数据发射完毕。由以上分析可知,nRF905的ShockBurstTM收发模式有利于节约存储器和微控制器资源,同时也减小了编写程序的时间。

(1)nRF905的发送流程

A. 当微控制器有数据要发送时,通过SPI接口,按时序把接收机的地址和要发送的数据送传给nRF905,SPI接口的速率在通信协议和器件配置时确定;

B. 微控制器置高TRX_CE和TX_EN,激发nRF905的ShockBurstTM发送模式;

C. nRF905的ShockBurstTM发送:

射频寄存器自动开启;

数据打包(加字头和CRC校验码);

发送数据包;

当数据发送完成,数据准备好引脚被置高;

D. AUTO_RETRAN被置高,nRF905不断重发,直到TRX_CE被置低;

E. 当TRX_CE被置低,nRF905发送过程完成,自动进入空闲模式。

ShockBurstTM工作模式保证,一旦发送数据的过程开始,无论

TRX_EN和TX_EN引脚是高或低,发送过程都会被处理完。只有在前一个数据包被发送完毕,nRF905才能接受下一个发送数据包。

(2)nRF905的节能模式

nRF905的节能模式包括关机模式和空闲模式。

在关机模式,nRF905的工作电流最小,一般为2.5uA。进入关机模式后,nRF905保持配置字中的内容,但不会接收或发送任何数据。

空闲模式有利于减小工作电流,其从空闲模式到发送模式或接收模式的启动时间也比较短。在空闲模式下,nRF905内部的部分晶体振荡器处于工作状态。nRF905在空闲模式下的工作电流跟外部晶体振荡器的频率有关。

4.4.3 器件配置

所有配置字都是通过SPI接口送给nRF905。SIP接口的工作方式可通过SPI指令进行设置。当nRF905处于空闲模式或关机模式时,SPI接口可以保持在工作状态。

(1)SPI接口配置

SPI接口由状态寄存器、射频配置寄存器、发送地址寄存器、发送数据寄存器和接收数据寄存器5个寄存器组成。状态寄存器包含数据准备好引脚状态信息和地址匹配引脚状态信息;射频配置寄存器包含收发器配置信息,如频率和输出功能等;发送地址寄存器包含接收机的地址和数据的字节数;发送数据寄存器包含待发送的数据包的信息,如字节数等;接收数据寄存器包含要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等信息。

(2)射频配置

射频寄存器的各位的长度是固定的。然而,在ShockBurstTM 收发过程中,TX_PAYLOAD 、RX_PAYLOAD 、TX_ADDRESS 和RX_ADDRESS 4个寄存器使用字节数由配置字决定。nRF905进入关机模式或空闲模式时,寄存器中的内容保持不变。

nRF905通过SPI 接口和微控制器进行数据传送,通过ShockBurstTM 收发模式进行无线数据发送,收发可靠,使用方便。 4.4.4 nRF905供电电源

另外,单片机的工作电压为5V ,本次设计提供的电源也为5V ,而射频芯片nRF905的工作电压在3.3V 到3.6V 之间,因此必须要进行电压转换,需要用一个电压转换芯片AMS1117—3.3。

4

3

G N D

1

Vo u t

2Vin 3U2

AMS1117VC C

3.3V

C847u F

C910u F

图7 电压转换电路

5 接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nRF905接收上位机发射的数据,将其传输至下位机的LCD1602显示温度和湿度,下面将主要介绍nRF905的接收过程和液晶显示电路。

M

无线接收模块 C 温湿度显示 U

图8 接收模块电路框图

5.1 nRF905的接收流程

A. 当TRX_CE为高、TX_EN为低时,nRF905进入ShockBurstTM接收模式;

B. 650us后,nRF905不断监测,等待接收数据;

C. 当nRF905检测到同一频段的载波时,载波检测引脚被置高;

D. 当接收到一个相匹配的地址,地址匹配引脚被置高;

E. 当一个正确的数据包接收完毕,nRF905自动移去字头、地址和CRC 校验位,然后把数据准备好引脚置高;

F. 微控制器把TRX_CE置低,nRF905进入空闲模式;

G. 微控制器通过SPI口,以一定的速率把数据移到微控制器内;

H. 当所有的数据接收完毕,nRF905把数据准备好引脚和地址匹配引脚置低;

I. nRF905此时可以进入ShockBurstTM接收模式、ShockBurstTM发送模式或关机模式。

当正在接收一个数据包时,TRX_CE或TX_EN引脚的状态发生改变,nRF905立即把其工作模式改变,数据包则丢失。当微处理器接到地址匹配引脚的信号之后,其就知道nRF905正在接收数据包,其可以决定是让nRF905继续接收该数据包还是进入另一个工作模式。

5.2 LCD1602液晶显示

本设计可以采用的显示芯片包括:数码管、点阵、LCD1602、

LCD12864,其中数码管价格便宜,但是只能显示数字,点阵显示的精度不够,LCD1602和LCD12864都是既能显示文字又能显示数字,LCD12864的屏幕较大价格也较贵,由于本次设计只要求显示温度和湿度,考虑到成本、精度、美观等方面的因素,本设计采用LCD1602显示,经过无线传输

后,温、湿度数据信息将在1602液晶显示芯片上进行显示,1602液晶显示芯片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

LCD1602采用标准的14脚(无背光)或16脚(带背光)接口,各引脚接口说明如表3所示。

表3 LCD1602引脚说明

编号符号引脚说明编号符号引脚说明

1 VSS 电源地9 D

2 数据

2 VDD 电源正极10 D

3 数据

3 VL 液晶显示偏压11 D

4 数据

4 RS 数据命令选择12 D

5 数据

5 RW 读写选择13 D

6 数据

6 E 使能信号14 D

7 数据

7 D0 数据15 BLA 背光源正极

8 D1 数据16 BLK 背光源负极

第1脚:VSS为地电源。

第2脚: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VL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脚:E 端为使能端,当E 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脚:背光源正极。 第16脚:背光源负极。

4

5

6

标题图号修订

尺寸

B

日期:

11-Ju n -2010第 张 共 张文件:C:\Do cu men ts an d Settin g s\Ad min istrato r\桌面\无线温度湿度数制图人:

P 0.0P 0.1P 0.2P 0.3P 0.4P 0.5P 0.6P 0.7

LCD 1602

G N D 1V C C

2V 0

3R S 4R /

W 5E 6D 0

7D 18D 29D 310

D 411D 512D 613D 714B L

A 15

B L K

16

U7

LCD 1602

VC C VC C

P 1.0P 1.1P 1.2R12POT2

图9 LCD1602模块电路图

为了能够判断无线温湿度传输的数据是否正确,我们在数据采集模块也设计了一个液晶显示电路,通过采集模块和接收模块显示的温湿度数据对比,来判断传输是否准确。

将以上设计的传感器电路,液晶显示电路,无线传输和接收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等各单元电路进行接口连接,构成无线温湿度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电路图。见附录A 和附录B 。

6 软件设计

本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是由采集模块和显示模块构成,程序设计主要有单片微处理器数据采集程序,NRF905发送和接收程序,液晶显示程序构成。

6.1 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首先初始化SHT10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传送至单片机,通过单片机的P1.6和P1.7脚控制SHT10的SCK和DATA。

主机通过SPI接口向905配置寄存器写入信息并通过天线发送,同时将数据显示在LCD1602上。

初始化

测温湿度

判断SHT10 Y

是否出错

N

显示温湿度

无线发射

延时100ms

图10 采集模块主程序

在进行采集模块软件设计时,要将nRF905设置为发送状态,

TRX_CE=0,TX_EN=1,如图12所示。

开始

1602和SHT10初始化

延时0.2S

读取温湿度

读取成功否?SHT10通信重启

线性拟合数据

1602显示数据

延时0.8S

图11 液晶显示流程图

开始

SPI配置寄存器,TRX_CE为低,TX_EN为高

装载数据和对方地址

TRX_CE为高吗?N

Y

进入发送模式

数据发送完成N

DR为高吗?

Y

置低TRX_CE进入空闲状态

图12 nRF905发送流程图

6.2 接收模块软件设计

接收模块主要包括nRF905接收程序和液晶显示程序。

初始化

判断是否

有数据

Y

接收数据

判断数据格N 丢失

式是否正确

Y

显示

图13 接收模块主程序

与发送模块相同,在接收模块软件设计中,同样要先将nRF905设置为接收状态,TRX_CE=1,TX_EN=0,这样主机才能从nRF905读取数据。

开始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1) 1.2 软件开发的策略 (1) 1.3 软件的开发方法 (3) 1.4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取 (4) 第二章系统规划 (7) 2.1 软件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7) 2.2 软件开发目标 (7) 第三章系统分析 (8) 3.1 系统的初步调查 (8) 3.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3.3 对现存软件的研究 (9) 3.4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9) 第四章系统设计 (12) 4.1 目的与任务 (12) 4.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12) 4.3 系统的物理结构设计 (13) 4.4 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14) 4.5数据库设计 (14) 4.6用户界面设计 (17) 第五章系统实现 (19) 5.1 与数据库的连接 (19) 5.2 线程的设计 (21) 5.3具体的功能实现 (22) 5.4 系统测试 (34) 第六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36) 6.1 系统的运行 (36) 6.2 系统的维护 (36) 第七章结论 (37) 7.1本软件的特点 (37) 7.2本软件的缺点 (37) 结束语 (38) 致谢 (38) 参考文献 (39)

第一章绪论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对每个身处其中的分子要求越来越高,懂得一门外语只是基本的要求。而学习外语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一些辅助的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回顾过去背单词的方式,大家都是对着一本厚厚的字典,用笔在纸上反来复去的写,力求用次数来达到记忆的目的。可这种方式太浪费时间,一些单词被背了又背,一些单词却未被问津,自己都不知道哪些是已经记下来的,哪些是还不会的。把时间都白白的浪费掉了,真是得不偿失,因此,改变这种方式势在必行!使用计算机编写的背单词工具就改变了这种状况,使背单词也变得“轻松”起来。面对当前市场上背单词工具质量的良莠不齐,因而提出了设计一个新的,功能更实用,操作更方便,界面更友好的英语背单词工具——“攻破单词”。 通过对此工具的使用,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提高记忆效率,加强学习上的灵活性,使记忆、测试和查单词等各方面都很方便、轻松、快捷,相信它更能满足学习英语的学习者的需要,提高学习的进程,增加学习的兴趣。 1.2 软件开发的策略 将程序看作是按照顺序执行的一系统指令,这通常称为过程编程。过程化程序设计的典型特征是:程序中的数据对于所有过程都是可见的,因此也很容易造成混乱;过程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的,数据并没有要求一定要用那些方法来处理,原则上任何过程都可以对数据进行操作。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中,首先考虑的是程序的功能,即程序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将功能逐步细化,直到每一个小的功能模块都能够用函数或过程来实现。然后设计数据结构,编写功能模块(过程),最后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复杂的程序。换句话说,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采用的是“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的思想,即首先考虑解决问题的算法,然后再设计适合的数据结构使得算法得以有效的实现。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对于小型程序来说是适合的,但是用它来开发大规模的、可重用的应用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与过程编程相对的是面向对象的编程。面向对象编程(OOP)从另外角度看待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

二零一一年六月 目录 1 引言 (1) 2 设计要求 (1) 3 系统总体方案 (1) 4 采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2) 4.1 电源模块设计 (2) 4.2S H T10温湿度传感器 (3) 4.3A T89S52芯片介绍 (4) 4.3.1 时钟电路 (4) 4.3.2 复位电路……………………………………………………………………… 5 4.4n R F905功能的实现 (5) 4.4.1n R F905的接口 (5) 4.4.2 nRF905的工作模式………………………………………………………… 6 4.4.3 器件配置 (7) 4.4.4n R F905供电电源 (8) 5 接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8) 5.1n R F905的接收流程 (8) 5.2L C D1602液晶显示 (9) 6 软件设计………………………………………………………………………… 10 6.1 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10 6.2 接收模块软件设计…………………………………………………………… 1 2 6.3 nRF905通过SPI口与单片机通讯 (13) 7 系统调试与性能分析…………………………………………………………… 1 4

结论 (15)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A 发射模块电路图……………………………………………………………18附录B 接收模块电路图…………………………………………………………… 19 附录C n R F905原理图 (20) 附录D 实物图……………………………………………………………………… 2 1 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 摘要:温湿度测量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要实现温湿度测量和自动控制,监控室与现场之间必须敷设大量的电缆,这是一个麻烦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无线温湿度测量的方案,不必敷设电缆,可以节省费用和时间。该采集系统是以AT89S52芯片为主要,利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10进行收集,将收集数据传给单片机AT89S52,经过处理从无线发送模块nRF905发射出去,单片机通过模拟SPI口实现与nRF905之间的通信,因为nRF905兼具发射和接收功能,经过一定距离的通信,接受模块通过NRF905将数据传给 AT89S52,单片机经处理后,将数据传给显示屏LCD1602.完成无线数据采集与发送。 关键词:nRF905 AT89S52 AHT10

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年春季学期 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践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传感网络是多学科的高度交叉,知识的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它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不需要较高的传输带宽,而要求较低的传输延时和极低的功率消耗。IEEES02.15.4/ZigBee 技术是近年来通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低复杂度的特点和高可靠性、组网简单、灵活等优势,逐渐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此次课设设计并实现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构成的分布式温度湿度监控系统。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采集、SHT10、串口通信

正文: (4) 一、前言 (4) 二、基本原理 (5) 2.1 SHT10引脚特性 (5) 2.2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8) 2.3 CC2530串口通信原理 (9) 2.4 Zig Bee 简介 (10) 三、系统分析 (16) 四、详细设计 (18) 4.1硬件设计 (18) 4.2 软件设计 (21) 4.3 设计结构图 (21) 4.4 代码 (22) 总结 (33) 参考文献 (34)

正文: 一、前言 物联网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定制,适用于不同应用场合,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人类对环境信息的感知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某些特殊工业生产领域和室内存储场合对环境要求显得特别苛刻;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环境环境检测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保障。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三个层面;传输层常见的有温湿度、烟感、一氧化碳、压力等物联网传感器模块,传输层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部分,应用层包括各种终端。 在室内环境监测领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结合ZigBee 技术可以实现、准确、完整、可靠的反应环境信息,做到实时监控。 基本原理: 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数据后,通过给RS232串口增加ZigBee功能,替代设备电缆线进行无线传输,串口传输设计为双向全双工,无硬件流控制,强制允许OTA(多条)时间和丢包重传。本次课设采用的senser节点中烧写EndDeviceEB程序,

温度数据采集系统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和接收显示硬件电路主要包含温度数据采集、发送、接收和显示等模块,温度数据采集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采用无线数据收发模块PTR2000,整个系统采用单片机STC89C52进行各模块的协调控制,下面对各个模块进行介绍。 3.1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3.1.1 DS18B20 的性能特点 DS18B20 是由DALLAS 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单线型智能数字温度传感器,是新一代适配微处理器的智能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具有体积小、接口方便和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在一根通信线上可以挂很多个DS18B20,很方便。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独特的1-Wire 接口,只需要一个端口引脚就可以进行通信; (2)具备多节点能力,能够简化分布式温度检测应用中的设计; (3)不需要外部元件; (4)可以直接从数据线供电,电源电压范围在3~5.5V; (5)在待机状态下可以不消耗电源电量; (6)测量温度范围在-55~+125℃; (7)在-10~+85℃时测量精度在±0.5℃; (8)可以用程序设定9~12 位分辨率; (9)用户可根据需要定义温度的上下限报警设置。 DS18B203 脚封装的管脚排列图如图3.1.1 所示。

图 3.1.1 DS18B20 管脚排列图 DS18B20 只有三个引脚。其中,引脚1 和3 分别是GND 和VDD,引脚2 是DQ 端,是用于数据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当给DS18B20 加电后,单片机可以通过DQ 端写入命令,并可以读出含有温度信息的数字量。在使用寄生电源情况下,可以向DS18B20 提供电源。 3.1.2 DS18B20 的内部结构 DS18B20的内部框图如图3.1.2所示。 图3.1.2 DS18B20的内部框图 DS18B20主要由64位ROM、温度传感器、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及暂存器四部分组成。64位ROM存储器具有独一无二的序列号,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系列号,是在出厂前就被光刻好的。暂存器各字节具有不同的意义,0和1字节是用于存储温度传感器数字输出的温度寄存器;2字节和3字节分别是非易失性上限报警触发寄存器(TH)和下限报警触发寄存器(TL);4字节的配置寄存器能够用来设置温度转换的精度; 5、6和7字节作为内部保留使用。DS18B20有两种供电方式,可以使用寄生电源供电,也可以使用外部电源。在使用寄生电源的时候,不用外部电源,而是在总线为高时由DQ端提供电源,同时向内部电容充电,以求在总线拉低时为DS18B20提供电量。上电后,DS18B20进入空闲状态;当MCU向DS18B20发出Convert T [44h]的命令后,DS18B20 向MCU传送转换状态,开始温度测量和A/D转换。温度数据以带符号位的补码形式存储在温度寄存器中,温度寄存器格式如图3.1.3所示。 图3.1.3 DS18B20温度寄存器格式 温度的正负值是由符号为来说明的,正为0,负为1。表3.1给出一部分数字数据与温度的对应关系。 表3.1 DS18B20温度与数据对应关系

基于单片机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徐州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住宅小区煤气 泄露实时报警器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所在学院: 专业名称: 徐州工程学院 20 年月3日

说明 1.根据《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 课题类型填:工程设计类;理论研究类;应用(实验)研究类;软件设计类;其它。 6、课题来源填:教师科研;社会生产实践;教学;其它

课题 名称 基于单片机的住宅小区煤气泄露实时报警器设计 课题 来源 社会生产实践课题类型工程设计类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煤气和罐装煤气已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但由于使用不当或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的煤气泄漏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煤气泄漏而大量产生的一氧化碳是煤气中毒事件的根源,如采用煤气泄漏报警器就能得到及时的警示。单片机在日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为了防止中毒事件再次发生,提出利用单片机系统进行有效的预防对策。为此设计出家用煤气泄漏报警控制器。 煤气泄漏的危害 一氧化碳的浓度与健康成年人中毒的可能症状 50ppm 健康成年人在八小时内可以承受的最大浓度 200ppm 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 400ppm 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 800ppm 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2-3小时内死亡1600ppm 2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小时内死亡 3200ppm 5-1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25-30分钟内死亡 6400ppm 1-2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0-15分钟死亡 12800ppm 1-3分钟内死亡

计算机软件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目录 (1) 摘要 (1) 前言 (3) 第一章绪论 (4) 1.1研究背景 (4) 1.2设计目标 (4) 1.3本文结构 (5) 第二章系统开发环境与技术 (6) 2.1系统开发环境 (6) 2.1.1 MyEclipse插件介绍 (6) 2.1.2 Tomcat服务器介绍 (6) 2.2系统开发技术 (7) 2.2.1 JSP与Servlet技术 (7) 2.2.2 JavaScript简介 (10) 2.2.3 MVC模式 (11) 2.2.4 Struts框架 (11) 2.2.5 Spring框架 (13) 2.2.6 Hibernate框架 (15) 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与前台设计 (17) 3.1需求分析 (17) 3.1.1 系统前台简要设计概述 (17) 3.1.2 系统用例图 (18) 3.2系统设计 (18) 3.2.1 系统层次划分 (18) 3.2.2 数据库设计 (19) 3.2.3 成本管理模块时序图 (22) 第四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功能实现 (27) 4.1系统项目的文件夹结构 (27) 4.2成本管理模块的具体实现 (28) 4.2.1 查询成本信息列表功能的实现 (28)

4.2.3 修改成本信息功能的实现 (36) 4.2.4 删除成本信息功能的实现 (39) 4.2.5 查看成本明细信息功能的实现 (41)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43) 5.1课题总结 (43) 5.2进一步开发的展望 (43)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5)

摘要 服饰企业生产状况联络表是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设计、开发的,而成本管理模块则是为了保持产品的成本信息及时的保存、更新。利用JSP技术和SSH框架以及相应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基于Web的系统。该框架可以减少模块之间的耦合性,让开发人员减轻重新建立解决复杂问题方案的负担,并且可以被扩展以进行内部的定制化。通过使用JSP技术建设动态网站,充分发挥了Java语言所独有的易用性、跨平台性和安全性,从而构建了一个运行高效、安全可靠、适用性广的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信息资源的网上管理,满足了公司业务处理的需要,使企业适应了网络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些研究与应用背景,其次介绍了该网站系统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平台以及开发环境。在此基础上,论文详尽描述了成本管理系统情况。 关键词:JSP,SSH框架,成本管理 作者:XX 指导老师:XX

51单片机毕业设计论文

1.1核心芯片8051单片机 (2) 1.2 ADC0809转换芯片 (5) 1.2.1 ADC0809的逻辑结构 (5) 1.2.2 ADC0809 的通道选择 (6) 1.2.3 ADC0809的引脚图及各引脚作用 (6) 1.3 MC14499芯片 (8) 1.3.1.MC14499的结构及功能介绍 (8) 1.3.2 MC14499在单片机中的应用 (10) 1.4 74LS373芯片 (13) 1.5 LED数码管 (15) 1.5.1 LED数码管显示器的结构 (15) 1.5.2 LED数码管显示器的显示段码 (17) 1.5.3 LED显示器的参数 (18) 1.6 X25045 (18) 2 系统硬件设计 (20) 2.1系统设计原理和系统框图 (21) 2.1.1设计原理 (21) 2.1.2系统框图 (21) 2.2液位传感器设计 (22) 2.2.1 传感器原理 (22) 2.2.2 传感器的组成 (22) 2.2.3 测量原理 (23) 2.2.4 将电容转化成电信号部分 (24) 2.2.5 电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25) 2.3 A/D0809模数转换 (25) 2.4 显示电路的设计 (27) 2.5 键盘电路 (29) 2.5.1矩阵式键盘的工作原理 (30) 2.5.2 硬件电路设计及电路图 (30) 2.6 继电器控制水泵加水电路 (31) 2.7 报警电路 (32) 2.8 电源电路 (33) 2.8.1 直流电源电路 (33) 2.8.2 备用电源切换电路 (34) 2.9看门狗电路 (35) 3 系统软件的设计 (38) 3.1 软件设计流程图 (38) 3.2矩阵键盘程序设计 (40) 3.2.1 程序设计内容 (40) 3.2.2系统程序 (40) 3.3 ADC0809模数转换流程图 (42) 4 结论 (45) 附录A (46)

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南宁地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姓名文艳 学号2009108014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班别09计算机 指导教师周秀梅 提交日期2011年12月30日

摘要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其开发工作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Powersoft的powerbuilder为用户提供了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POWERBUILDER是图形用户界面的c/s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powerbuilder具有强大的多个数据库描述连接功能和数据库检索力。利用其前端的用户界面开发功能完备,易使用的应用程序。而后台的数据库连接由POWERBUILDER完成,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 (3) 第三章关键的技术 (4)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7) 第五章需求分析 (11) 第六章总体设计 (13) 第一节程序设计 (13) (1)输入功能模块 (13) (2)查询,修改模块 (14) (3)退出系统模块 (14) 第二节总体设计小结 (14) 第七章详细设计 (15) 第八章体会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一章绪论 Sybase power Builder9.0是一个企业级的,面向对象的快速应用开发工具,它易于使用的,可伸缩的,并经实践证明的快速集成开发环境,在给用户提供一条转移到下一代平台的途径的同时,使用户仍能够保护和扩展现有的技术和应用上的投资。多年来,用户一直赞赏Power Builder用于客户/服务器应用开发的快捷性,简便性以及先进性。现在,用户可以在他熟悉的相同的Power Builder环境中使用相同的技术来创建同样功能强大的Wed和分布式应用。Power Builder9.0是美国著名的Power soft公司开发的可视化数据库编称语言,它是完全按照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设计的,特别是其提供了用于创建和管理不同对象的众多画板,具有强大的数据库操作功能,是一款极其优秀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开发工具。使用它将会使应用程序的开发速度更快,成本更底,质量更高,功能更强,使开发人员从枯燥复杂的编程中解放出来,令开发应用系统这一让人头痛的工作变成了真正的享受。它提供了对面向对象编程的全面支持,集成强大并易于使用的编程语言。 使用Power Builder可以快速地开发出当今最流行的各种商业应用,如客户/服务器应用,分布式应用,基于组件的应用和wed应用。在Power Builder强大功能和友好的集成开发环境支持下,开发人员的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使程序设计与开发工作变的更加有趣,仿佛是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一件艺术品,因此它深受国内外广大开发人员的喜欢。 Power Builder9.0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率的应用开发 Power Builder通过提供大量新的功能和特征继续扩展其快速应用开发和无比卓越的生产率传统,显著地加快了应用的周期。 2.紧密集成Sybase EAServer 当运行于EAServer中时,Power Builder应用的功能非常强大。 EAServer是Sybase公司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应用服务器,它融合了组件事务处理服务器和动态页面服务器的功能。 3.强大的Wed应用开发能力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实现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a3703541.html,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实现分析 作者:李佩张红李新娥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01期 摘要: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为中心的无线数据采集方法和VB系统的计算机端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实现过程。温度数据的无线传输模块采用Nordic公司的nRF905作为控制核心,实验开发板采用的是DD-900,PC通过VB的串口通信控件与无线模块进行通信,以达到实时数据采集的目的。 关键词:无线温度采集 VB DD-900 nRF905 中图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1-0068-02 Abstract:Introduces a method of wireless tempreture acquisition by single-chip,and the achieve process of tempreture acquisition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C teminal by VB. Wireless transmisson unit adopt nRF905 produced by Nordic as control centre, and DD-900 as expriment unit.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C and wireless unit use Serial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in VB,in order to achievement tempreture acquisition real-time. Key words:Wireless tempreture acquisition Visual Basic DD-900 nRF905 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温度参数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等领域。针对恶劣环境的工业现场以及高科技的农业现场,布线困难,浪费资源,占用空间,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做出的一个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利用51单片机采集实时外界的温度,利用无线传输实现在VB上位机显示温度采集的结果,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对比和处理。 1、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1.1 无线温度采集的原理 无线温度采集的原理如下:温度传感器将被测点的温度采集后输出的模拟信号逐步送往信号放大电路、低通滤波器以及A/D转换器(即信号调理电路),然后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将 A/D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传送到无线收发芯片中,并通过芯片的调制处理后由芯片内部的天线发送到上位机,在上位机模块中,发送来的数据由单片机控制的无线收发芯片接收并解调,最后通过接口芯片发送到PC机中进行显示和处理。 1.2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采集管理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采集管理系统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1) 1.1 系统开发背景 (1) 1.2 课题设计目的和意义 (2) 1.3 课题研究内容 (2) 第2章无线温湿度采集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3) 2.1 系统的总体设计 (3) 2.2 系统设计的功能 (4) 第3章无线温湿度传输系统硬件设计 (4) 3.1 nRF905高频头通信模块 (5) 3.1.1 nRF905概述 (5) 3.1.2 nRF905无线模块硬件结构 (5) 3.1.3 nRF905天线 (6) 3.1.4 nRF905频率调制 (6) 3.1.5 nRF905输出频率 (6) 3.1.6 高频头输出接口电路 (7) 3.2 AT89S52单片机 (8) 3.2.1 单片机与nRF905通信 (9) 3.2.2 单片机与主机通信 (11) 3.2.3 单片机程序下载模块 (12)

3.3 DS18B20温度传感器 (12) 3.3.1 温度传感器概述 (12) 3.3.2 温度传感器构成及原理 (12) 3.3.3 温度传感器寄生电源 (13) 3.3.4 传感器温度测量 (14) 3.4 DHT11传感器 (14) 3.4.1 DHT11温湿度传感器概述 (14) 3.4.2DHT11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15) 3.4.3 测量分辨率 (16) 3.5 系统电源模块 (16) 第4章无线温湿度传输系统软件(下位机)设计 (16) 4.1 无线温湿度传输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17) 4.2 单片机串口通信 (18) 4.2.1 SBUF数据缓冲寄存器 (19) 4.2.2 SCON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19) 4.2.3 PCON特殊功能寄存器 (20) 4.2.4 串口通信波特率选择 (20) 4.2.5 IE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 (21) 4.3 nRF905与单片机通信 (21) 4.3.1 nRF905的数据发送 (21) 4.3.2 nRF905的数据接收 (22) 4.3.3 掉电模式 (24)

单片机毕业设计论文_ 基于单片机肺活量测量仪

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单片机肺活量测量仪

目录 引言 (1) 1. 绪论 (2)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 1.2 本课题的发展现状 (2) 1.2.1电子类肺活量测量仪 (2) 1.2.2非电子类肺活量测量仪 (2) 1.3 本课题的发展趋势 (2) 1.4 智能肺活量测量仪研究目的及其可行性 (2)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各章内容安排 (3) 2. 相关技术和基础理论介绍 (3) 2.1 肺活量测量相关概述 (3) 2.1.1肺活量 (3) 2.1.2气压传感器 (3) 2.2 通过气压传感器测量肺活量的原理 (4) 2.3 数据采集 (4) 2.3.1A/D转换器 (4) 2.3.2A/D转换的基本原理 (5) 2.4 串口通信 (6) 2.5 主要器件功能说明 (10) 2.5.1 AT89S5单片机 (10) 2.5.2 MAX232串行通信芯片 (12) 2.5.3 AD620 (12) 2.5.4 气体压力传感器ATP015G (13) 3. 系统设计方案及原理 (15) 3.1 总体方案 (15) 3.2 系统原理 (15) 4. 硬件原理与设计 (16) 4.1 输入部分电路 (16) 4.2 A/D转换部分电路 (17) 4.3 液晶显示电路 (17) 4.4 串口通信部分电路 (18)

4.5 电源部分电路 (18) 4.6 电路布线,调试及故障分析 (19) 4.6.1 PCB设计一般步骤 (20) 4.6.2 PCB布线工艺要求 (21) 4.6.3 电路的故障及调试分析 (22) 5.软件设计 (23) 5.1 下位机程序流程图 (23) 5.2 A/D转换程序及TLC549工作时序 (24) 5.3 上位机显示界面 (25) 6. 误差与干扰分析 (26) 6.1 测量仪器的影响 (26) 6.2 测量的随机性 (26) 7. 实现功能与结论 (26) 8. 总结 (28) 谢辞 (28) 参考文献 (29) 附录 (30) 附录1:系统PCB图 (30) 附录2:系统源程序 (31)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写作方法指导(仅供参考)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与从事科研开发工作一样,必须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地阅读文献资料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防止重复研究,而且可为毕业设计做好技术准备,还可以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对启发思维,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很有帮助。 论文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下面仅对论文中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意见。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作为标题,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 首先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等。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 前言部分常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研究或开发的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 二、综述部分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 综述部分能反映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学生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

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说明

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 作者:xx 指导老师:xx 农业大学工学院 xx级电子信息工程 230036 摘要:温湿度测量广泛应用于工农业领域,为了避免传统布线安装的测量不便,以及所引起的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达到对温湿度的精确测量,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是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利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10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单片机AT89S52,经过处理从无线发送模块nRF905发射出去,单片机通过模拟SPI口实现与nRF905之间的通信,因为nRF905兼具发射和接收功能,经过一定距离的传输,无线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送单片机串口,进行数据识别以及通过LCD1602显示温湿度,成功地实现了无线温湿度的数据采集。 关键词:nRF905 AT89S52 AHT10 1 引言 温度、湿度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参数,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进行适时准确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温湿度传感器需通过较复杂的电路才能将温度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且远距离传输会引起较大的误差。本系统采用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0,直接将温湿度变为数字信号,配合单片机及无线通信模块nRF905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达到实时采集的目的。利用单片机对温、湿度控制具有控温、湿精度高、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简单灵活等优点,很好的满足了工艺要求。本文介绍了利用AT89S52单片机进行温度和湿度检测的智能化方法。 2 设计要求 无线温度、湿度采集系统是家庭信息智能化的一个部分,也独立应用于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控。传统的布线安装给使用带来很大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设计需要设计一款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通过无线的方式实现主机对各采样点的温度、湿度信息进行监控。 本设计是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和实时监控,通过单片机(AT89C52)直接连接SHT10,将测量得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上位机的数据经过无线传输及显示后再被传输至接受端的89S52单片机中,然后再由单片机将数据转化为可以由液晶显示板1602显示的数据。 3 系统总体方案 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无线湿温度检测装置。本系统由

温度数据采集系统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和接收显示硬件电路主要包含温度数据采集、发送、接收和显示等模块,温度数据采集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DS18B20,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采用无线数据收 发模块PTR2000,整个系统采用单片机STC89C52进行各模块的协调控制,下面对各个模块进行介绍。 3.1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3.1.1 DS18B20 的性能特点 DS18B20 是由 DALLAS 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单线型智能数字温度传感器,是新一代适配微处理器的智能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具有体积小、接口方便和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在一根通信线上可以挂很多个 DS18B20,很方便。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独特的 1-Wire 接口,只需要一个端口引脚就可以进行通信;(2)具备多节点能力,能够简化分布式温度检测应用中的设计;(3)不需要外部元件; (4)可以直接从数据线供电,电源电压范围在 3~5.5V ;(5)在待机状态下可以不消耗电源电量;(6)测量温度范围在-55~+125℃;(7)在-10~+85℃时测量精度在±0.5℃;(8)可以用程序设定 9~12 位分辨率;(9)用户可根据需要定义温度的上下限报警设置。DS18B203 脚封装的管脚排列图如图 3.1.1 所示。、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基于51单片机多功能电子时钟设计论文报告-毕设论文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多功能电子数字钟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3 二电路设计--------------------------------------- 4 三程序总体设计思路概述------------------- 5 四各模块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6 五程序及程序说明见附录------------------- ** 六课程设计心得及体会---------------------- 11 七参考资料--------------------------------------- 12

一题目及要求 本次单片机课程设计在Proteus软件仿真平台下实现,完成电路设计连接,编程、调试,仿真出实验结果。具体要如下:用8051单片机设计扩展6位数码管的静态或动态显示电路,再连接几个按键和一个蜂鸣器报警电路,设计出一个多功能电子钟,实现以下功能: (1)走时(能实现时分秒,年月日的计时) (2)显示(分屏切换显示时分秒和年月日,修改时能定位闪 烁显示) (3)校时(能用按键修改和校准时钟) (4)定时报警(能定点报时)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每个学生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独立设计制作出电路图、完成程序设计和系统仿真调试,验收时能操作演示。最后验收检查 结果,评定成绩分为: (1)完成“走时+显示+秒闪”功能----及格 (2)完成“校时修改”功能----中等 (3)完成“校时修改位闪”----良好 (4)完成“定点报警”功能,且使用资源少----优秀

计算机软件毕业设计论文

┊┊┊┊┊┊┊┊┊┊┊┊┊装┊┊┊┊┊订┊┊┊┊┊线┊┊┊┊┊┊┊┊┊┊┊┊┊ 1引言 1.1背景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和单机方式管理科研、办公、会议记录等信息。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成本高和存储量小,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冗余文件和数据,要从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获取需要的信息时,查找工作十分繁重;单机管理方式虽然克服了人工管理方式的一些缺陷,如可以按时间、内容、关键字等进行检索,但该方式还存在一些其它方面的缺点,如灵活性差、数据库安全性受到限制、应用程序不能分布式使用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办公已经走入各行各业各阶层,传统的人工或单机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办公现代化的要求。为了树立高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应对日益加快的科技工作节奏,使高校信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自主开发一个旨在实现高校在校园网上提供办公信息管理服务,开展网上信息管理活动,推行新的管理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网上信息的共享和协同管理。 1.2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同时将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及各级管理人员融为一体,最终为某个组织整体的管理与决策服务,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在21世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预测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即利用现代管理的决策和支持。 1.2.2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信息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为适应数据处理需求的迅速提高,满足各类信息系统对数据管理的要求,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方法针对事物处理中大量数据管理需求。我国自从80年代上半期,国家计委统计局计算中心在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中使用了数据库管理技术以来,随着微机管理系统的推广,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逐渐展露头脚,但是由于起步晚的原因以及当代技术的占有独享性质,导致我国虽然在这方面发展迅速但是发展规模普遍都是中小型方向而且运作机制还很不完善。 2. 需求分析 2.1系统概述

基于ZigBee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

基于ZigBee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 摘要:针对传统温湿度检测存在的问题,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ZigBee 技术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采用CC2530 射频芯片及SHT11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在ZigBee 协议栈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开发。阐述了ZigBee技术,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软硬件设计等内容,并通过实验测试表明,该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并且具有组网简单、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十分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关键字:ZigBee,温湿度,CC2530,协议栈 Wireles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etecting of traditional ways,combining with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echnology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design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 The design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ZigBee protocol, adopting CC2530 RF chip and digital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sensor SHT11. Paper introduces ZigBee technology,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nodes and so forth. Finally, the experimental tests have proved that the wireles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quisition system was stable and credible ,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networking , low cost and low power, and it has a very good practical value and economic benefits . Keywords: ZigBe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C2530, Protoc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