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袍服构型特征及其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袍服构型特征及其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袍服构型特征及其发展演变

目录

中国古代袍服构型特征及其发展演变 (3)

从20世纪初汉族女装袍服看华服结构的合理性 (3)

蟒袍霞帔流光溢彩海上京剧服饰 (3)

浅析元代棉袍的艺术特色 (4)

辽代盘球纹绫绵袍的修复 (4)

清代龙袍的制作费折合人民币十几万 (4)

龙袍为何是黄色 (4)

长袍与短衫 (5)

清代皇袍有玄机 (5)

北宋“灵鹫纹锦袍”的仿制与探讨 (5)

皇家风范——破解清皇龙袍“密码”2007年2期 (5)

中国古代袍服构型特征及其发展演变 (5)

蒙元龙袍的类型及地位 (6)

清代龙袍上龙纹眉眼的演变和辨识 (6)

宋代文人袍衫浅谈 (6)

明代藩王命妇霞帔、坠子的探索 (6)

古代霞帔探源 (6)

大衫与霞帔 (7)

中华襦裙的美学内涵 (7)

唐代的襦、半臂与裲裆考 (7)

中国传统服饰中深衣的民族文化 (7)

《礼记》的深衣制度与设计 (7)

中国传统服饰中深衣的民族文化涵义和美学意蕴 (8)

论汉代深衣的礼教色彩和实用功能 (8)

关于“深衣”之探索 (8)

蟒衣考源兼谈明宫廷演剧的武将装扮 (8)

对胡服骑射进程的认识 (9)

唐代胡服——唐代敦煌壁画维摩诘经变中的胡服考证 (9)

胡服的发展特质及文化内涵 (9)

唐装胡服色彩略论 (9)

走进西域看胡服——西域女子的服饰美 (10)

“胡服”与维吾尔族服饰图案考(上)(中)(下) (10)

禅衣曲裳——中国戏曲学院专场造型秀 (10)

此衣非“禅衣” (10)

龙袍与袈裟 (10)

敦煌莫高窟北朝时期佛陀造像袈裟色彩分析 (10)

关于袈裟 (11)

袈裟与权杖 (11)

唐代官员的袴褶服 (11)

唐人袴褶服演变的文化美学解析 (11)

唐代士人服饰文化解析 (11)

唐代妇女日常服饰与对外文化交流 (12)

敦煌石窟中回鹘、西夏供养人服饰辨析 (12)

敦煌石窟中回鹘天公主服饰研究 (12)

万历百子衣中的古代玩具 (12)

中国古代袍服构型特征及其发展演变

2006年12期《丝绸》

Silk Monthly 页码:50-52国际标准刊号:1001-7003国内统一刊号:33-1122栏目:历史与文化

祖倚丹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石家庄050031

摘要:袍服是中国古代服装中的一种基本样式.它被作为中国古代服装的象征,蕴涵了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典型袍服的构型特点,总结出我国古代袍服构型的整体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关键词:中国古代袍服构型特征演变

从20世纪初汉族女装袍服看华服结构的合理性

2006年10期《装饰》

Art & Design 页码:17-18国际标准刊号:0412-3662国内统一刊号:11-1392栏目:艺术设计史论

刘瑞璞李洪蕊万岚北京服装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20世纪初汉民族典型女装袍服实物结构的考据与复原,分析华服十字型整一性平面体传统结构的合理性,对我们从结构和技术上继承、保护和利用服装传统文化遗产,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是至关重要。

关键词:汉民族袍服平面体结构文化遗产

蟒袍霞帔流光溢彩海上京剧服饰

2006年11期《收藏》

Collections 页码:112-113栏目:当代海派收藏专号

收藏家包畹蓉顾惠康杜开乐(摄影)上海当历史进入新各年后,上海著名京剧服饰收藏家包畹蓉好运连连。2002年,他于十几年前创立的服饰收藏博物馆应邀落户奉贤海湾旅游区,“包畹蓉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正式挂牌,成为沪上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京剧服饰博物馆。2003年,博物馆新馆落成,气派而有规模,成为海湾旅游区的地标性景观。2004年,上海市文管会批准其京剧服饰博物馆为正式登记的个人收藏博物馆,并入选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排行榜。2005年,包畹蓉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京剧节京剧服饰文化收藏展,由他提供的京剧服饰博得了社会和新闻媒体的一致赞誉。

关键词:中国京剧服饰文化收藏家民间博物馆海上个人收藏新闻媒体旅游区

浅析元代棉袍的艺术特色

辽代盘球纹绫绵袍的修复

清代龙袍的制作费折合人民币十几万

2008年3期《法制博览》

Legality Vision 页码:27-27国内统一刊号:14-1188栏目:掌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服饰制度最为繁缛的一个朝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皇帝的服饰,其严密性和复杂度让人吃惊。“服色品章,昭一代之典则,皇袍的颜色、款式以及其上细微的纹样,无不具有深刻的含义。”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

关键词:清代人民币制作龙袍服饰制度中国历史复杂度严密性

龙袍为何是黄色

2008年4期《百科知识》

Encyclopedic Knowledge 页码:54-54国际标准刊号:1002-9567国内统一刊号:11-1059/Z 栏目:社科文摘

中国人尚黄的这种风习是西汉中期确立的。在此之前,中国人并不尚黄。殷商尚白,周尚赤,秦朝始尚黑。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变革。董仲舒对邹衍的五行说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按照这种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每一个朝代都代表了五行中的一德。在金、木、水、火、土五德中,木居东,尚青;火居南,尚赤;金居西,尚白;水居北,尚黑;土居中央,尚黄。在董仲舒看来,改朝换代,必须在礼仪、制度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

关键词:黄色五行说相生相克中国人汉武帝学说

长袍与短衫

2007年12S期《中国服装(北京)》

China Garment 页码:36-37国际标准刊号:1003-1030国内统一刊号:11-2379栏目:中国服装观察

奕一 orange(图)伊朗警察7月23日在全国展开了一项特殊行动——针对衣着不整的男女采取强制措施,来纠正他们穿衣过于暴露或者松垮的形象。德黑兰警方表示.些与伊斯兰教义相违背的着装方式都将被查处,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因此遭受牢狱之灾。德黑兰警察局局长阿赫马德·莱扎·拉丹对媒体称:“警方将对那些裤子穿得太短、着紧身服装和印有西方图案的T恤衫及留有西方发型的人采取行动。”

关键词:强制措施伊斯兰教紧身服装德黑兰警察局T恤衫警方西方

清代皇袍有玄机

2007年8期

《知识窗》页码:24-24国际标准刊号:1006-2432国内统一刊号:36-1072栏目:史海回眸

季振宝清代皇帝的服装并不只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自黄帝及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冠服就超越了蔽体御寒的实用功能,而具有了“严内外,明等级,辨尊卑”的社会属性。关键词:清代玄机实用功能社会属性

北宋“灵鹫纹锦袍”的仿制与探讨

2007年7期《丝绸》

Silk Monthly 页码:54-55国际标准刊号:1001-7003国内统一刊号:33-1122栏目:历史与文化

王国和[1] 沈惠[2][1]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2]苏州丝绸博物馆,江苏苏州215001摘要:在宋代“灵鹫纹锦袍”的图片和资料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锦织物设计,制定研制技术路线,仿制出“灵鹫纹锦袍”,以达到继承和弘扬丝绸文明的目的。

关键词:灵鹫纹锦袍织物设计锦宋代

皇家风范——破解清皇龙袍“密码”2007年2期

《国学》页码:55-56国际标准刊号:1672-0401国内统一刊号:22-1221/C栏目:闲话:于无声处听惊雷

一提到清代龙袍,多数人会立刻联想到“清宫戏”中皇上的穿着:一袭明黄的长袍,上面有龙盘绕。殊不知,皇袍其实有着繁复的种类和式样,皇帝在不同的场合穿着都会有所不同。关键词:密码风范清宫戏穿着

中国古代袍服构型特征及其发展演变

2006年12期《丝绸》Silk Monthly 页码:50-52国际标准刊号:1001-7003国内统一刊号:33-1122栏目:历史与文化

祖倚丹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石家庄050031

摘要:袍服是中国古代服装中的一种基本样式.它被作为中国古代服装的象征,蕴涵了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典型袍服的构型特点,总结出我国古代袍服构型的整体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关键词:中国古代袍服构型特征演变

蒙元龙袍的类型及地位

2006年8期《文物》Cultural Relics 页码:85-96国际标准刊号:0511-4772国内统一刊号:11-1532栏目:文物600期纪念专稿

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龙袍一直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但目前对龙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明清两代,只有黄能馥先生写过《龙袍探源》一文,讨论过早期龙袍的起源问题。笔者也曾经对辽代的龙袍以及龙袍的类型作过局部研究。除此之外,明代以前的龙袍基本是个空白。

清代龙袍上龙纹眉眼的演变和辨识

2006年32卷4期《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页码:133-137国际标准刊号:1671-0444国内统一刊号:31-1865栏目:科研简报

包铭新李晓君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上海 200051

摘要:龙纹是龙袍上最受关注的纹样,清代龙袍上的龙纹特征明显,容易识别,而且其细节的演变过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里分析了清代各个时期龙袍上龙纹眉眼的时代特征,以作为龙袍和龙纹断代的一个指标。

关键词:龙龙纹眉眼龙袍清代

宋代文人袍衫浅谈

2006年5期《中国服装(北京)》China Garment 页码:82-83国际标准刊号:1003-1030国内统一刊号:11-2379栏目:专业讲坛

黄竹兰宋代以着衫为尚,有紫衫,凉衫,白衫及对襟大袖的直裰等多种色彩与样式,士庶百姓多用作常服,文开官吏则作为更服,宋代服饰的主要特点是清新、朴实、自然、雅致,这不仅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关,更重要是由当时的政治文化决定的。

关键词:宋代文人袍衫服饰

明代藩王命妇霞帔、坠子的探索

2008年1期《南方文物》Relics From South 页码:87-92国际标准刊号:1004-6275国内统一刊号:36-1170/K栏目:名物新证

于长英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霞帔和霞帔坠子作为礼仪服饰,在宋、明时期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霞帔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颜色、质地、纹样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命妇有不同的服用要求,在文献中有详细的记载(见附表)。上世纪下半叶以来,霞帔以及霞帔坠子陆续发现,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已经出土的部分藩王墓葬的有关资料,就使用和纹样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坠子藩王明代政治生活学术界纹样文献

古代霞帔探源

2007年2期《华夏文化》

Chinese Culture 页码:40-41国际标准刊号:1007-7901国内统一刊号:61-1274栏目:文化百花园

于长英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中文系,330031

霞帔在宋明时期作为一项重要的命服制度,对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和服饰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当时其形制由两条罗带构成,两条罗带在一端裁成斜边缝合,使之呈尖状,并在尖上坠有霞帔坠子,另一端则短且平直。这一形制自宋代沿用至明代,从此与“凤冠”齐名,成为古代妇女权力和身份的象征。

关键词:中国古代宋明时期服饰文化礼仪制度古代妇女形制服制坠子

大衫与霞帔

2005年2期《文物》Cultural Relics 页码:75-85国际标准刊号:0511-4772国内统一刊号:11-1532栏目:研究与探索

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摘要:《明会典》中多处提到“大衫霞帔”为明代贵族女性的礼服。如皇后冠服:大衫霞帔,衫用黄色,纻丝纱罗随用。霞帔深青为质,织金云霞龙文,或绣,或铺翠,圈金饰以珠,纻丝纱罗随用。皇妃与亲王妃冠服:大衫霞帔,衫用红色,纻丝纱罗随用。霞帔深青为质,织金云霞凤文.或绣,或铺翠,圈金,饰以珠,纻丝纱罗随用。郡王妃冠服:大衫霞帔,

关键词:大衫霞帔明代贵族女性礼服服饰制度古代礼制形制出土文物

中华襦裙的美学内涵

2005年6期《装饰》Art & Design 页码:11-11国际标准刊号:0412-3662国内统一刊号:11-1392栏目:艺术设计史论论

熊玛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华襦裙在历代的服饰特征,揭示出襦裙和其它服装形制不同的美学内涵,最终阐述了襦裙装饰人体功能的魅力和襦裙体现传统文化的社会内涵,进而阐明了襦裙在现代女装中的美学生命力。

关键词:襦裙黄金分割装饰美学内涵

唐代的襦、半臂与裲裆考

2005年1期《浙江学刊》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页码:215-217国际标准刊号:1003-420X 国内统一刊号:33-1005栏目:社科新论

徐颂列浙江教育学院教授,杭州310012摘要:唐代是经济、文化相当兴盛的一个朝代,反映在人们的服饰上,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服饰文化的同时,对外来的衣冠服饰采取兼容并取的态度,使这个时期的服饰体现出与其它时期不同的特点:雍容华美,异彩纷呈。本文选取唐代上衣中的襦、半臂和裲裆作粗浅的考释。

关键词:唐代裲裆半臂襦面料

中国传统服饰中深衣的民族文化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西安71049)

深衣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服装的代变性毅式,它在中国服装史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从周代起,在中国民族服装教式墓本定型之后,深衣几乎影响了中国服饰发展的整个脉络。而且深衣作为袍(衫)服的特别形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同类服装(比如日本的和服、朝鲜的裙服、阿拉伯民族的长衣等)具有深层的相似性联系,它本身羞藏看人类社会文化学、历史文化学、地城文化学和民族文化学等诸多的美学意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人类服饰发展与演变的更

多文化学和美学方面的思考。

【关健词】中国传统服饰;深衣;社会文化学意义;历史考证;美学意盆

《礼记》的深衣制度与设计

2007年4期《东南文化》Southeast Culture 页码:81-85国际标准刊号:1001-179X国内统一刊号:32-1096栏目:十竹斋艺谭

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要:深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受众最广的一种日常服饰,其最古老的形制被简略地记载于《礼记》中。后人出于遵循古礼的愿望,对于《礼记》深衣的制度问题有诸多探寻,因观点不同形成许多争议。考校了历史上诸家观点,梳理出《礼记》深衣的大体制度,并从设计思维的角度阐明为何深衣能不断因时而变。

关键词:《礼记》深衣制度设计价值时变

中国传统服饰中深衣的民族文化涵义和美学意蕴

2007年6期《理论导刊》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页码:110-112,106国际标准刊号:1002-7408国内统一刊号:61-1002栏目:文史纵横兰宇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西安710049摘要:深衣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服装的代变性款式,它在中国服装史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从周代起,在中国民族服装款式基本定型之后,深衣几乎影响了中国服饰发展的整个脉络。而且深衣作为袍(衫)服的特别形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同类服装(比如日本的和服、朝鲜的裙服、阿拉伯民族的长衣等)具有深层的相似性联系,它本身蕴藏着人类社会文化学、历史文化学、地域文化学和民族文化学等诸多的美学意蕴,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人类服饰发展与演变的更多文化学和美学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深衣社会文化学意义历史考证美学意蕴民族文化

论汉代深衣的礼教色彩和实用功能

2004年21卷6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页码:132-134国际标准刊号:1672-867X国内统一刊号:53-1191/C栏目:文学艺术

尹浩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01164摘要:汉代深衣有其特殊的礼教色彩和实用、装饰功用。服饰文化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汉代深衣对后代的服饰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关键词:汉代深衣礼教装饰功能实用功能服饰文化

关于“深衣”之探索

2003年22卷6期《天津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页码:72-76国际标准刊号:1671-024X国内统一刊号:12-1341

万棣中国民航学院管理学院,天津300300

摘要:深衣是我国服装史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针对深衣的发展演变、形制款式、栽制特点、色彩纹样和材质等进行古文献研究,并分析其历史源流和文化底蕴,说明其儒学思想与服装造型的融合性,并探索深衣现代演变的方向。

关键词:深衣古代服装中国服装史

蟒衣考源兼谈明宫廷演剧的武将装扮

2001年41卷4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页码:56-62国际标准刊号:1000-9639国内统一刊号:44-1158

宋俊华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摘要:《脉望馆钞本古今杂剧》中的“穿关”是研究明代宫廷演剧的重要材料。作者考察这些“穿关”时发现:尽管剧本描绘的武将往往是“披甲戴铠”的“武扮”,但武将的“穿关”却主要采用蟒衣等“文扮”。通过对蟒衣渊源和形制的考

察,作者认为明宫廷演剧中武将的蟒衣装扮,主要和明代的赐蟒衣及宦官演剧有关。

关键词:《脉望馆钞本古今杂剧》蟒衣赐蟒宫廷演剧宦官武将装扮穿关渊源形制戏剧

对胡服骑射进程的认识

2007年20卷4期《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ndan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页码:4-6,11国际标准刊号:1009-5462国内统一刊号:13-1284栏目:赵文化暨邯郸历史

孟光耀[1] 赵建朝[2][1]邯郸市博物馆,河北邯郸056002 [2]赵王陵文物管理处,河北邯郸056002摘要:针对战国时期赵国迁都邯郸后,第四代国君武灵王(赵雍)继位后,为增强国力,推行的服饰、军事改革,着重分阶段分析了武灵王实施改革的全过程。

关键词:胡服骑射进程

唐代胡服——唐代敦煌壁画维摩诘经变中的胡服考证

2007年3期《丝绸》Silk Monthly 页码:44-47国际标准刊号:1001-7003国内统一刊号:33-1122栏目:历史与文化

曹喆[1,2][1]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06 [2]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上海200051摘要:唐代敦煌壁画维摩诘经变中有十多个不同民族人物的图像,考证这些人物的服饰有助于了解唐代的胡服样式和民族关系。唐代是胡服流行的朝代,唐代的胡服概念宽泛而模糊。由于考古资料不够充分,维摩诘经变中的胡人身份多难以确认,文章使用图像比较和文献参考考证了唐代的波斯、高丽、吐蕃、回鹘、龟兹等民族的服饰。

关键词:胡服维摩诘经变高丽吐蕃回鹘龟兹

胡服的发展特质及文化内涵

2004年9期《装饰》Art & Design 页码:13-13国际标准刊号:0412-3662国内统一刊号:11-1392栏目:民艺之窗

石历丽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教师沈从文先生认为:胡服是西北地域性服装的代表。胡服是古代中原对西北及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泛称,主要特征为短衣窄袖、左衽束腰,下着裤装、革靴,以毛、皮革为主要材料,有短小精悍、保暖防晒的特点,其强烈的地域性特色惟西北独有。唐代张守节在《史记赵世家》的《正义》中称胡服是“今时服也”,指唐人日常所穿之服。

关键词:胡服文化内涵少数民族服装地域性西北沈从文裤装皮革靴

唐装胡服色彩略论

2002年4期《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west Minoritie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页码:122-126国际标准刊号:1001-5140国内统一刊号:62-1023 王淑芳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唐代最善于博采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和世界性。唐代既善于归纳和发展前期中国文化的成果,又主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进而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化。服饰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服饰的共赏性、直观性,有完全呈外共睹的特点,便于更直接,形象地交流学习。唐装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服饰中最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饰,是因其融入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胡服。胡服的流行极大地丰富了唐代服饰的内容,进而使唐装成为中国古代服饰史上最有特色的服饰之一,以至于从总体来看,历代服饰都难以逾越这座高峰。

关键词:唐装胡服色彩

走进西域看胡服——西域女子的服饰美

2000年11期《服装科技》页码:22-25

张瑶蕖新疆工学院纺织工程系关键词:中国服装史民族服饰胡服回鹘女装

“胡服”与维吾尔族服饰图案考(上)(中)(下)

1998年6期

《服装科技》页码:17-20

关键词:胡服维吾尔族服饰图案服装设计

禅衣曲裳——中国戏曲学院专场造型秀

2006年10期《北京服装纺织》页码:142-142国际标准刊号:1673-5226国内统一刊号:11-5444/TS

10月20日上午,禅衣曲裳——中国戏曲学院专场造型秀在北京展览馆上演。此次造型秀体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设计者肖燕老师带着她的学生们,将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特征与现代造型审美倾向巧妙地结合,中国传统戏曲人物造型特色与时尚相结合,经过学院派的专业构思和设计,用30分钟的时间,把中国的特色风情和西方现代美学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戏曲文化中国戏服

此衣非“禅衣”

2006年9期《咬文嚼字》页码:10-10国际标准刊号:1009-2390国内统一刊号:31-1801栏目:众矢之的

蔡玫本人爱好服饰文化,山东卫视《收藏天下》播出的《天下服饰》很合我的胃口。5月20日的一集中在介绍秦汉的服饰文化时,屏幕上出现一张西汉前期的服装(仿制品)照片,旁边的提示文字为:“直裾禅衣”,解说员念的也是“直裾chán衣”。笔者不由嘀咕道:西汉前期有“禅衣”吗?

关键词:禅服饰文化《收藏天下》西汉前期山东卫视仿制品解说员文字

龙袍与袈裟

2007年3期《东方养生》页码:46-48国际标准刊号:1004-5058国内统一刊号:46-1022栏目:文化

马未都个人崇信的强大推动力,使乾隆时期成为清代藏传佛教发展最盛的时期

敦煌莫高窟北朝时期佛陀造像袈裟色彩分析

2006年1期《敦煌研究》Dunhuang Research 页码:62-66国际标准刊号:1000-4106国内统一刊号:62-1007栏目:石窟考古与石窟艺术

余明泾集美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对莫高窟佛陀造像的衣着色彩进行整理分析,首先将莫高窟内北朝时期佛陀造像的袈裟色彩进行了统计,将其划分为绛(绛赤)、青、缁/黑、木兰几种基本色彩;再从色彩学的角度对所出现的袈裟色彩进行分析。通过与佛教典籍中所记载的关于袈裟用色的仪轨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判断其佛陀造像衣着色彩与现实僧伽服装色彩的相关性。

关键词:敦煌北朝佛陀造像袈裟色彩

关于袈裟

2004年1期

《广东佛教》页码:23-23 法正

关键词:袈裟佛教文化千佛衣弥勒佛

袈裟与权杖

2003年8期《读书》

Readings 页码:45-51国际标准刊号:0257-0270国内统一刊号:11-1073

张鸣

关键词:书评《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喇嘛邢肃芝藏传佛教

唐代官员的袴褶服

2003年2期《西北美术》Northwest Fine Arts 页码:40-41国际标准刊号:1002-1833国内统一刊号:61-1042栏目:服饰研究

李怡官员

服饰是唐代服饰中最具时代特色的一种,而袴褶服在唐前期占有重要地位。《旧唐书·舆服志》:“衣裳有常有服,公服、朝服、祭服四等之制。”各品级官员官员参加大朝会所著之礼服即为朝服,“其服各准正品,(其流外官,亦依正品流外之例。)参朝则服之。”(《旧唐书》卷4、5《舆服志》)由于朝服礼节繁琐,

关键词:官员唐代《旧唐书》流外官服饰礼节

唐人袴褶服演变的文化美学解析

李怡

(200 7年3月第23卷第1期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 "ScienceSciencesand Technology BeijingEdition)Mar. 2007V ol. 23 No. 1

北京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 ) 唐代官员袴摺服原为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传入中原后,隋唐时期一度抬升至官员礼服。初、盛唐时期作为朝服、公服的替代品,至代宗朝后渐废,可谓命运多片。挎摺服在唐代的演变经历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即自然美服从于伦理美。服饰,尤其是官员服饰,不仅具有御寒、遮体的墓本功能,同时还体现着极强的等级性和礼仪性,是伦理政治物化形态。

(关键词 ) 唐代;官员;袴摺服

唐代士人服饰文化解析

2005年10月第21卷第4期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ournalo fU nivers ityo fS ciencea ndT echnologyB eiiing(Social Sciences Edition)O ct.2 005V ol. 21 Nc

李怡

〔北京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北京1 00 083 )

〔摘要〕唐代士人服饰颇具特色,大多头戴摸头或席帽,身著圆领初衫,有时外加半臂,系腰带,足着履。文章一方面考辨了其具体形制,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士人服饰所体现的文化特质,即它是大唐皇室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调整的特色服装;它是汉族传统服饰与来自西域胡服的完美结合;它是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时代特色的集中反映

〔关键词〕唐代;士人;服饰;文化

唐代妇女日常服饰与对外文化交流

第21卷第1期200 8年1月浙江万里学院学报Jounralof Z hejiangW anliU niversityV ol. 21Jan.No. 1 2008

王巧玲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

摘要:文章拟从唐代妇女主要日常服饰如衫、糯、裙、半臂、披帛等来入手,分析唐代女装独特时代特色,揭示出它与唐代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密切关系,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对唐代服饰变化的重大影响,说明唐代女装所表现出来的丰美华丽、豪放大气的风格与胡服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唐代妇女服饰;对外文化交流;胡服

敦煌石窟中回鹘、西夏供养人服饰辨析

2007年4期《敦煌研究》Dunhuang Research 页码:80-85,122-123国际标准刊号:1000-4106国内统一刊号:62-1007栏目:敦煌石窟供养人研究

谢静[1] 谢生保[2][1]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2]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大多数服饰论著和论文中都把沙州回鹘供养人服饰当作西夏供养人服饰研究。本文通过探讨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沙州回鹘政权建立、沙州回鹘与高昌回鹘供养人服饰的对比、西夏服饰与回鹘服饰的对比等问题,进一步阐明了沙州回鹘和西夏供养人服饰的区别。

关键词:敦煌石窟回鹘西夏服饰

敦煌石窟中回鹘天公主服饰研究

2007年3期《西北民族研究》North West Minorities Research 页码:12-17,206国际标准刊号:1001-5558国内统一刊号:62-1035栏目:敦煌研究

谢静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兰州 730030

摘要:由于五代曹氏归义军祖孙三世与回鹘联姻,在曹氏归义军时期所营建的敦煌洞窟中出现了大量穿回鹘服饰的天公主供养画像.这些回鹘天公主供养像给我们留下了研究唐五代时期回鹘贵族妇女服饰的珍贵资料,而回汉混合装也成了敦煌五代时期上层贵族妇女的时尚服饰.

关键词:敦煌石窟回鹘天公主服饰

万历百子衣中的古代玩具

2004年1期《文艺研究》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页码:107-117国际标准刊号:0257-5876国内统一刊号:11-1672

王连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图书馆,100020

摘要:明定陵出土的万历刺绣百子衣,距今已三百八十余年。百子衣上绣满形态生动的童子嬉戏图案,图案中出现的多种儿童玩具,真实地记录着明代玩具的基本特征。本文从百子衣中选取了风筝、捻转、陀螺、傀儡、毽子、花灯、拨浪鼓、空竹、风车等23种玩具,结合文献资料与古代绘画资料,分析每一品种的结构、功能以及演变的进程,探讨每一品种的发展脉络,并与当代玩具相联系,寻求玩具自身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出土文物万历百子衣古代儿童玩具明代宋代童子嬉戏图案结构功能演变过程发展规律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 汉代继秦,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又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西晋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处于西北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 原始社会服饰起源 原始人的衣服 材料:兽皮 装饰:兽齿、鱼骨、石珠、海贝 旧石器时代 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 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 新石器时代 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建立时期,也对后代有深远影响。 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 不是裤。 右衽窄袖 周代始创深衣制 上衣下裳分开剪裁再在腰部缝合的长袍,称深衣制袍服。 根据衣襟的曲直,有曲裾袍喝直裾袍之分。通常作为礼服 穿着。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时期 中国 印花 技术 发明

于战国。 战国楚简上出现 了“绮”字。尔 后各朝都有织 造,规格和花样 愈益丰富。锦绮,向被视作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 服用对象作了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 条间花对龙对凤纹等。 战国曲裾深衣 直裾单衣 出现上衣下裳缝制在一起的袍(深衣:1后 领下凹,前为三角交领。2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 筒。3长垂袖,袖摆宽大。)纹样以:菱形,方棋 纹,几何,草龙草凤纹为主,礼服用色以:青, 赤,黄,白,黑为正色(象征高贵)。平民服装 以浅色系为间色。秦以玄(黑)色为主正色,并 制做了冕(政物礼服)。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 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 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 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 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 裙式。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 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 帔 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 裤褶 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下身着裤。史称“裤褶服”。 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也被汉族军队所用,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缚裤”,方便利落。男女皆服,可作日常服用。 隋唐时期 出现了衮冕(短于深衣式的冕)。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多穿着宴服的演变团(圆)领袍 衫,领袖襟处略有装饰,左右开叉,文官衣长,武官略短,平常戴软帽或扎头巾脑后两飘带。女子主要披帛(纱),多穿低胸裙套半臂衫饰飘带,并配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

中国古代服饰得变迁 服饰就是人类特有得文化现象。中华民族得服饰文化就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丰富积淀﹑绚丽多彩得艺术宝库。中国服饰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华夏先民得以生存得条件之一,在人类发展得历史长河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曾经就是享誉世界得衣冠大国,在漫长而浩瀚无垠得世界服饰文化长河中,它也曾经辉煌过,它所闪亮得光辉,曾经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因此,中国古代服饰得变迁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不可或缺得重要一页。 遥远得古代,人类穴居野处,过着原始生活。那时,人们只知道用树叶草葛遮挡烈日,防止虫蛇得啃咬,风雨得侵袭,保护身体。或者就是为了猎获野兽,把自己伪装成猎物得模样,提高狩猎效果。 约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得母系氏族步入繁荣阶段,原始得农业与手工业开始形成。麻衣得出现就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得开端,也就是人类社会进步得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发明饲养蚕与纺织丝绸就是相当早得。到了殷商时期,人们已熟练掌握了丝织技术。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我国服饰同社会得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审美观念等得关系越来越密切。它得发展与变迁,总要受到各种社会条件得影响与制约。 中国得冠服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初步确立,至周代趋于完善。夏商周时期,冠服制度已成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分别等级尊卑得东西,标志着权力与等级得冕服与官服以及各种饰品逐渐成为服饰发展得主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冠服制度进一步纳入“礼治”范围,成为礼仪得表现形式,充分反映着封建得等级制度。 战国时期,穿着胡服一时相沿成风,以致形成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一次得大变革。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个各项制度,其中包括衣冠制度。汉代秦之初,大体上沿袭了秦制,但现成了佩绶制度。

中国建筑史发展脉络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 ?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 ?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 <1>城市——“镐京” ?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东周(前770——前476称为春秋,475——前280称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战争 ?天子失学,学在四夷——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 ?老子将人还给自然,孔子将人还给社会——伦理理性的社会 ?色彩寓意“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3.建筑特征: ? <1>防御性强 ? <2>礼制 ? <3>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1.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2. 秦始皇修长城、修驰道。 3.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古代发式上的演变 2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中国古代发式上的演变 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拍摄古装剧提供了丰富的拍摄题材,古装剧中大致可分为武侠剧,历史剧,神话剧,魔幻剧,宫斗剧,穿越剧,宫廷戏,传记题材等。从远古到明清,纵观中国发式文化发展史,发式的造型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各种发式无不深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及不同地域的影响,使得发式文化不断演变和发展。发式的历史沿革及其演变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发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始终都反映出社会的交替、进步与繁荣。了解中国发式文化发展史,对我们从事影视化妆师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发式上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一、远古先民的“披发”时期;二、纺织技术发明后至春秋战国的“辫发”时期;三、战国至明清的“发髻”时期。历史发髻虽然款式众多,但依人而定,髻的部位不同,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位于颈背的垂髻,另一类是结于头顶的高髻。垂髻流行的时期较早,以战国、秦汉时代为主。高髻则以东汉、魏晋开始流行,至唐宋达到巅峰,变化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从宋末到明清,发髻的高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摆脱华丽炫耀的外衣,逐渐走向清丽、典雅、庄重的造型。汉代、唐代、清代是发式文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发式位置从低到高,再由高到底的审美变化过程。

汉代宫廷大多流行梳平髻,通常将顶发向左右分梳二环、二角,发髻的高度趋于平缓。当时仅限于少数贵族女子选用发式,称为“仙髻”,在当时被奉为高贵华丽的发式。 这是一款正髻,发髻高耸,两边对称。以粗线条组合层次结构,外形轮廓呈塔形。搭配上宝石镶嵌的佩饰,象征着在宫廷处于绝对的地位。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 (2)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 服饰就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就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丰富积淀﹑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中国服饰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华夏先民得以生存的条件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曾经就是享誉世界的衣冠大国,在漫长而浩瀚无垠的世界服饰文化长河中,它也曾经辉煌过,它所闪亮的光辉,曾经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因此,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 遥远的古代,人类穴居野处,过着原始生活。那时,人们只知道用树叶草葛遮挡烈日,防止虫蛇的啃咬,风雨的侵袭,保护身体。或者就是为了猎获野兽,把自己伪装成猎物的模样,提高狩猎效果。 约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步入繁荣阶段,原始的农业与手工业开始形成。麻衣的出现就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开端,也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发明饲养蚕与纺织丝绸就是相当早的。到了殷商时期,人们已熟练掌握了丝织技术。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我国服饰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审美观念等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的发展与变迁,总要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中国的冠服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初步确立,至周代趋于完善。夏商周时期,冠服制度已成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分别等级尊卑的东西,标志着权力与等级的冕服与官服以及各种饰品逐渐成为服饰发展的主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冠服制度进一步纳入“礼治”范围,成为礼仪的表现形式,充分反映着封建的等级制度。 战国时期,穿着胡服一时相沿成风,以致形成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一次的大变革。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个各项制度,其中包括衣冠制度。汉代秦之初,大体上沿袭了秦制,但现成了佩绶制度。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建筑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一)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二)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三)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 (四)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五)宋、辽、金时期建筑的发展与《营造法式》的颁行这部书的颁行,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六)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其间除了元末、明末短时割据战乱外,大体上保持着中国统一的局面。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神内涵特征有三:其一,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其二,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三,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往往动用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成一个整体形象,从空间组合到色彩装饰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抽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具体表现为:(一)重视环境整体经营。(二)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三)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四)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五)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六)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涵义。

中国历代发型演变

中国历代发型演变 先秦这一时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形成、发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过程。人类发式在这一时期,已经从原始时期的披头散发,逐步演变到梳辫、挽髻的阶段。发式的妆饰品也随即出现。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众多出土文物中所显示的资料,足以说明这一切。春秋战国时期所流传至今的有玉雕人形所展示的垂髻。湖南长沙陈山大队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中描绘了梳椎髻的楚国妇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玉人,塑造了结发至顶、脑后垂辫的商代人物。洛阳金村出土的弄雀青铜女孩则梳理着分垂两边的双辫。还有安阳殷墟出土的石人,蓄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后而盘至头顶,再戴上帽箍。这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较为流行的一种发石妆饰,且商代以后的部分史料亦反映出当时所流行的帽箍已经出现了装饰品和装饰纹样。这就足以说明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并进一步侧重于装饰性,成为一种发式妆饰品。据考证:远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发器”来梳理头发,其功能与当今所用的木梳相等同。氏族社会的披发氏(据甘肃、青海出土彩陶绘)殷商戴帽箍男子发氏(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殷商剪发梳辫男子发式“总发至顶,脑后垂辫”(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殷商双丫角童发(传河南安阳出土玉雕)

殷商辫发盘顶男子发式(河南安阳小屯出土)西周双笄发式(河南洛阳东郊出土玉人)西周披发式(玉雕)战国梳双辫女孩头形(传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铜人) 战国梳垂髻发式(玉雕)战国舞女发式(玉雕) 战国梳垂髻舞女发式(传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玉人)战国士兵头形(故宫博物院雕像) 战国爵弁头形战国时期楚国男子(左二人)女子长辫双鬟(右二人)发式(据战国楚墓彩俑绘制)战国爵弁头形(塑像) 秦、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历经战乱,终于达到了“六王毕而四海一”的目的,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综合各国文化,化异为同,为今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汉承秦后,基本沿袭了秦代的体制,废除了秦末的苛政,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中国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得景象,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发展和提高。汉王朝的政治进步、经济繁荣又促进了与外国和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流,社会风尚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

第一讲_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一、原始社会的建筑 1、原始人群的居住方式: 我国在大约六七千年前逐渐进入氏族社会,房屋遗址已大量出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 (1)黄河流域:木骨泥墙天然洞穴→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2)长江流域:干阑式建筑 (3)河姆渡文化 干阑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距今大约有六七千年。 (4)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时期,由于过着定居生活,出现了房屋和部落,最具代表性的遗迹是西安半坡村遗址。 仰韶文化时期房屋的平面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房屋墙体和屋顶多采用木骨架经扎结后涂泥的做法,为了承托屋顶中部的重量,常在室内用木柱支撑。 仰韶文化聚落,常选择河流两岸,地势较高处;由初步的区划布局;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以壕沟隔开。 (5)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陕西龙山文化的10座半地穴式房址,以吕字形的双间房子最具特色。前、后室有过道相连,屋内为平整的硬土地面。 二、奴隶社会的建筑 1、夏时期的建筑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诞生。附录: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朝活动的区域主要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统治中心位于嵩山附近的豫西一带,夏朝已开始使用铜器,修建城郭、沟池和宫室。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经考古认定为夏朝的都城遗址。 2、商时期的建筑 公元前16世纪建立的商朝是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奴隶制国家,以河南中部及北部的黄河两岸一带为中心。商代中期的城址已发现了两座。 殷墟博物苑郑州商城遗址武汉盘龙城遗址 3、夏、商时期的建筑材料、技术 夏、商时期的宫室建筑中已开始使用人工材料。这一时期陶质材料和青铜制品在建筑上经常使用。在二里头遗址和殷墟中已发现用作排水的陶管,殷墟宫殿的青铜擎檐柱既起取平、防护作用,又具装饰效果。 夯土技术逐步应用到建筑中去,它不仅在功能上解决了地面防潮问题,而且在形式上使宫室显得高大威严。 4、西周时期的建筑 西周时期,曾掀起城市建设高潮,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来建造,王城位于城中心,城市总体布局上已形成了理论和制度,规划井井有条。 工记·匠人营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西周的都城丰、镐、洛邑,遗址已无存,代表性建筑遗址主要发现于周原地区,如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 岐山宫殿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这一方面证明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悠久,另一方面似乎也说明了当时封建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建筑组合的变化体现着当时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化。 5、春秋时期的建筑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頻繁,于是夯土筑城成为当时各国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国防工程,逐渐形成一套筑墙的标准方法。 武进淹城遗址 6、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材料、技术 西周已出现板瓦、筒瓦、人字形断面的脊瓦和圆柱形瓦钉。到西周中期,瓦的使用日渐增多,并且出现了半瓦当。在凤雏的建筑遗址中还发现了在夯土墙或坯墙上用的三合土(石灰+细砂+黄土)抹面,表面平整光洁。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考古发现了大量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 春秋时期筑城活动十分频繁,技术已十分完善,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方法。在建筑色彩上,西周十分丰富,但却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如木构设色:“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黈黄色也。” 春秋时,建筑雕饰上出现了木雕和石雕,木构架建筑施彩画。还发现春秋时期的金釭,釭在西周时曾是加固木构节点的构件,发展至春秋时期巳蜕变为壁柱、门窗上的装饰品。

中国古代建筑三大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建筑三大发展阶段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以汉族为主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了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几个大的发展段落,如商周(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到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8年)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盛唐(618-907年)至北宋(960-1127年)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1368-1644年)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安定和文化交流等社会背景。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统一后享国短促,但建筑工程规模为前所未有。曾用数十万人,修筑驰道、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秦始皇扩建咸阳宫殿,集中仿建六国宫室,使战国时各国建筑艺术和技术得以交流,为形成统一的中国建筑风格开创先声。 从盛唐(8世纪)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已稳定下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残破,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却保持相对安定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今天所见到的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这两个朝代的。明清两代的建筑较之于唐宋时代的建筑缺少创造力,趋向程式化和装饰化。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仍体现在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之中。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但根据所在的朝代不同,每个朝代的审美时尚也有区别,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呈现明显的特征。

中国古代女性服饰演变史.

中国古代女性服饰演变 摘要:中国历经朝代更迭,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而历朝历代的衣着服饰均各具特色,女性服饰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各个朝代大放光彩。历史长河中,服饰由最初的抵风御寒到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款式颜色的多样,显示出不同文化融合下,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女性、服饰、演变 先秦时期,动荡的社会局面和活跃的思想状态使服饰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发展。华夏族衣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此时人们常说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为衣,下为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不是裤。深衣,是将上衣下裳连接在一起,腰带系扎的衣服。褶,就是指穿在外面的的上衣,特点是短小而具有宽广的袖子;或者是指一种左袖的短袍。左袖是胡人衣式的特点,广秀则是从胡服的窄袖演变而来。女子所穿的内衣又称“亵衣”,当时的男女老少为了保暖和及时吸汗均有穿亵衣的习惯。 秦汉时期的女子服装:身穿大袖宽衣,下着长裙,脚穿高头丝屐,服色尚黑。女子服饰有变化,“上短下长”上衣之裙只到胸部并且窄小,袖子仍宽大,即所谓“窄衣大袖”。下裙拖曳及地,贵族女子的裙更长,甚至走路时要用两名婢女提携。到了汉朝,女性衣裙最著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汉朝女子每层衣服的领子必须露出,层层叠叠可以超过三层,名曰三重衣。女子所着贴身

之衣是抱腹与心衣,抱腹:上下有带,包裹腹部,背后和上面没有遮挡的东西;而心衣则是在抱腹的基础上用细带钩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服装:从服式来说,受胡服的影响比较大,衣袍外为左襟,特点是上短下长,裙长至足,腰系长带,长裙飘逸给人以视觉跳跃感。此时女子的内衣前后均有布料覆盖,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俗称“两当”。 隋唐时期经济,政治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使得当时的思想较为开明,女子和男子都穿“背子”款式是对襟式,也有少数是“套衫”式的领口宽大,显袒冲状,短袖式者没有袖子。但是贵族妇女,尤其是后宫嫔妃的服饰有严格的等级规格。隋唐的妇女的服饰可以说是花样繁多,具有艳丽、华美、自由、潇洒的艺术风格。通过这些服饰把隋唐美人秀美丰满的风姿显露得淋漓尽致。唐代宫中女子多穿半露胸式裙装,唐末出现了无肩带的内衣---“诃子”,女子穿诃子以掩胸。 宋元离地长裙受追捧,宋代受程朱理学影响,服饰较为保守,衣服颜色多淡雅,除了北宋时曾一度流行的大袖衫襦,肥阔的裙裤外,窄、瘦、长、奇是这一时期妇女服装的主要特征。当时许多服饰别出心裁,花样百出,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而劳动妇女或婢仆仍穿窄袖衫襦。衫是一种最普通的衣式,大多是圆领、交领、直领、对襟,腰身清秀苗条,下摆多,有较长的开气,衣料一般是用罗、纱、等轻软的料子。襦与袄是

中国传统服饰变迁啊

一、传统服饰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同时也具有美化的功能。 服饰,即平时所说的“衣”有着广狭两义,狭义的衣仅指身上所穿的,而广义的衣则指的是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中国古代的先民从服饰起源之始,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融于日常生活的服饰穿戴之中,构成了服饰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内涵,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璀璨华美,丰富多彩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是一个时期的审美倾向、审美意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的。 首先,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其次是“等级性”。这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它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这种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历史上“白衣”、“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第三,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影响到了服装的审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多种的审美主张。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

中国女性服装的变迁史

中国女性服装的变迁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援华女专家成了时尚风向标 流行裙装:布拉吉 流行背景:当时的中国女性服装除了原始的美化功能之外,还兼具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容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意识形态使命。 款式特点: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际系一条布带。但由于布拉吉宽松肥大,布料颜色、花样比较单调(主要是碎花、格子和条纹),质地粗糙,对女性风采的体现有限。 街头效果:是中青年女性的最爱,是文教界女性夏季的必备服装。在近期热播的各类同时代影视剧中,《金婚》里的小学教员文丽,便以一身布拉吉引领了厂区家属的着衣时尚。 流行插曲:当时,因为大量制作布拉吉连衣裙,小花布或大花布进入中国。为了完成销售任务,还发生过要求共青团员等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带头穿的事儿。一时间,甚至街头的三轮车夫也穿起了花布衣服。 流行起因:与先进者保持一致 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此阶段,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大众,身穿“布拉吉”的援华女专家则成了大众直接模仿的对象。后来,由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布拉吉的名称不用了,但“连衣裙”即布拉吉的意译名一直沿用下来。 上世纪70年代 行政铸造不了流行 流行裙装:江青裙 流行背景:“文革”时期,中国与国际文化和经济组织不再发生联系,国家或民间的文化交往少之又少。在服装界,中国重新回到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旧的时代;一个与国际服饰时尚主流相脱离、相平行的自行发展的阶段中。 款式特点:小和尚领,领内有个白衬领,领子和前襟的边缘镶布边,腰间抽褶,并配上一条本色腰带,腰下是半长裙,裙子的下摆在小腿中部。 街头效果:女领导干部带头穿。无论体形什么样,都必须穿这种只适合瘦人穿的款式。 流行插曲:当各大商场开始出售“江青裙”时,有些单位就以穿不穿江青裙作为评定一个人政治态度的标准。 流行起因:行政命令式的推广,最终没有形成事实上的流行。 上世纪80年代 报道、电影均成流行诱因 流行裙装:红裙子、黄裙子

中国古代发型发展史

中国古代发型发展史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妇女的发型与发饰都异常丰富而精美,成为中国文化中特殊而绚烂之一笔。中国的发文化与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是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对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发文化之重要内涵,也是推动中国发文化发展的特殊动力。发置于人首,是为人体美的关键之处,从所使用的发饰来看,朝廷所禁用的材质几乎全部存在。这充分说明,朝廷的禁令也不能泯灭人们对美的追求,而正是人们对美的不懈的追求使得中国发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人类发文化中的瑰宝。 1.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尚不存在审美观念,同时也缺乏美化自我的能力。故而,男女老幼都披散着头发,任凭其自然生长,还未萌发修饰头发的念头,发型与发饰就更无从谈起了。直至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才渐渐萌发了追求美的意识,修饰头发的实践使得各种发型与发饰被创造出来。头发由自然披散演变到束发盘起,并用小树枝固定,这树枝便成为簪子的起源。 传说炎帝时,男女分工已经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这为妇女追求美观的发型创造了物质条件。当时,妇女的发型主要有三种,即披发、椎髻和编发。 披发。披发亦称“散发”,是我国最古老的发型之一。我国青海柳湾出土了一个彩绘人像陶壶,壶上描绘了一个赤裸的妇女,其头发呈披散状,是典型的披发发型。披发这种古老的发型在时间和空间上皆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就时间上而言,直至建国以前,我国独龙族妇女仍然披发,前额齐于眉毛,左右齐于耳朵,后面披散在肩上,长则以刀截之。就空间上而言,披发在我国许多地方皆存在。如云南出土了一件西汉的青铜器,上面就有滇族妇女披发的图象。 椎髻。椎髻又称“椎结”,意为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也是我国古老的发式之一。《汉书?陆贾传》后颜师古注曰:“椎髻者,一撮之髻,其形如椎。”魏学洢《核舟记》亦有关于“椎髻”的记载,曰:“居右者椎髻仰面。” 髻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发型,它的出现是中国发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为挽发成髻,头发自行缠绕,没有束发的头饰。《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载:“燧人氏时为髻,但以发相缠,而无物束缚。”二为以绳束发成髻。《事物纪原》载:“至女娲之女,以羊毛为绳,向后系之,后世易之,以丝及采绢、名头巾,绳之遗状也。”三为以笄贯发成髻。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国山西襄汾出土了一座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有一具35岁左右的女性骨架,头顶即插有一根骨笄,是为以笄贯发成髻之明证。 伴随着发髻的发展,原始的发饰出现了,束发的羊毛绳、丝、采绢、名头巾以及贯发的骨笄即为此类。传说舜帝为妇女创造了钗,有两只脚,可将多余的发尾叉住。《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载:“燧人始为髻,女娲之女以荆杖及竹为笈以贯发,至尧以铜为之,且横贯焉。舜杂以象牙、玳瑁,此钗之始也。”这段记载描述了我国原始发饰的发展过程,虽为后世之人的追述,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中国原始发饰的模糊的图画。 编发。所谓编发,即为将头发编成发辫。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编发。

中国古代各朝女子服饰的演变

中国古代各朝女子服饰的演变 【摘要】一部人类服饰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从三皇五帝到清朝的几千年间,中华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自己博大精深的独特的完备的服装体系,其中又以女子服饰也最为多变。【关键词】中国各朝代女子服饰特点 前言: 中国民族服饰以色彩鲜明、技艺精巧、风格独特而著称。各民族的服饰,风格款式迥然不同,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审美情趣,这可以从人们日常的穿戴和习俗禁忌中表现出来。概括来说,汉族服饰细致中体现着传统礼教;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表现出浑厚质朴,威武粗犷;西北少数民族却奔放潇洒,凝重简约;西南少数民族则秀丽多姿,丰富多彩。每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和艺术传统等特点,无不体现在衣冠服饰上。一、中国各朝各代女子服饰发展的原因 1、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2、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就如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在中国,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3、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影响到了服装的审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多种的审美主张。譬如在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魏晋,文人意欲进贤又不得,只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之外,就是在服饰上寻找宣泄,以傲世为荣,故而宽衣大袖,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二、中国古代各朝女子服饰的特点 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从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制开始建立,对以后各个历史朝代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不是裤。春秋战国时期的女子服饰以深衣为主。深衣是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上衣和下裳连属在一起,上衣下裳分开来裁并在腰节处缝和为一体,它的下摆不开衩口,而且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然后用腰带系扎,其襟裾随身体缠绕称为曲裾,所以这种深衣叫做曲裾式深衣。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秦汉女子仍以深衣为尚,只是衣襟缠绕层数增加,衣摆宽度增加,穿此种深衣,腰身要裹得很紧,用带子束住。深衣以后出现了一种上下连裁的服装—袍。到汉代袍服可以穿在外面,演变成一种宽袖外衣。汉代妇女还喜欢穿襦(一种短衣,常与长裙配穿)裙,上襦下裙,上孺较短仅到腰际,裙较长。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这时候的女子服饰大体上还是承袭秦汉旧制,以襦、衫、裙为主,也以大袖衫为尚,流行上襦对襟(开衫),裙一般是裙腰高,上衣短,衣袖窄,下裙长。 4、隋唐时期(581-907年):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一致,由战乱而波动,经济文明昌盛,服饰的开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出现出一派绝后绚烂的现象。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归纳)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归纳)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 近水。 •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 洞口背寒风¡ª¡ª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ª¡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中国古代发饰的发展与流行分析报告

中国古代发饰的发展与流行分析 发饰设计师必备 全文分二个部分1.发(式)饰古今发展2.现代发饰的流行趋势 (一)发(式)饰古今发展 自盘古开天劈地,上古之神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类文明,发饰就是女娲按自己身上的头发装饰品给人类的一个修饰。人类的文明就在这时候开始延续,发展至今。由传说中的神话得知,发饰的发展由来已久。 女娲

(人类从神话中塑造的形象) 女娲(拼音:nǚ wā),中华神话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来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用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从现代的科学考古发现,(发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这里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多年,可是我们知道中国的史前时代,就有许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蓝田人,他们的年代距今约有四五十万年,按人类的体质和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远在茹毛饮血的猿人时期,人们用树叶、兽皮等物品保护身体,无意之中发现一些兽牙、骨头、石珠、叶子等物品在身上有修饰作用,以及是一种特别的感觉(例如:可以保护自己,狩猎更顺利生活会更好等等,比如现在的信仰、寄托等)。从这时候开始,人们就慢慢有了一些装饰品。这时候的装饰品也是我们现代发饰品的原始材料及设计元素,还是我们现代品牌发饰所主要挖掘的,“大自然的奥妙”。

古猿人的兽皮衣服及装饰物 古猿人装饰的兽牙 山顶洞人在制作装饰物品。骨头、兽牙、石珠、等都是制作的原始材料

据考古资料研究可知: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不分男女一般都将长发散披在肩上。以后,随着劳动生产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加,感到长发散乱颇有不便,就用绳带系束,以骨簪插别。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后期,以至现代,人们还是保留如此梳理头发。 考古发现证明,头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在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中,就有圆形的骨簪出土。在中国黄河中下游、北中原等地区,鼠束发施笄沿习悠久。说明梳妆打扮、束发施,已成为当时人们起居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现代仿新石器时代的饰物)(新石器时代的玉笄) 古人非常重视头发的修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类似现在“童花

唐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我唐都长安,那时是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当时有位从西方来华学习的“梵僧”写诗道:“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其总体格局,也是在隋唐时期完成的。唐文化对东亚各国,尤其是对日本的影响更为突出,例如今天在日本被尊为“正统”的“和样”建筑,即是唐代风格。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1 中国建筑脉络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完整保留了其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几个大的段落,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历魏晋经隋唐到宋,是成熟与高潮阶段;唐宋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高潮,可以认为是中国建筑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剧交流等社会背景。例如秦汉的统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隋唐的统一增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以及中国内部南北文化的交流;明清的统一又加强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并开始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与其他艺术例如诗歌常于乱世而更见其盛的情况不同,可以认为,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和文化交流,正是建筑艺术得以发展的内在契机。 2 唐代建筑发展概况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成熟时期,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时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唐代前期,经过一百多年的稳定发展,于开元年间(714~741年)达到鼎盛时期。在首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继续修建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在全国,出现了许多着名地方城、商业和手工业城,如广陵、泉州、洪州、广州等。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这些城市的布局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由于隋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佛教盛行,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镇兴建了大量寺塔、道观,并继承前代续凿石窟佛寺,此期间,建筑技术更有新的发展,建筑设计中已知运用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使构件比例形式逐步走向定型化。建筑材料方面除了木、土、石、竹、砖、瓦外琉璃的烧制技术的提高也增加了它的使用率。统治阶级营造的华美宅第和园林艺术意境十分高超。唐中叶爆发“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日渐衰落,但唐代的建筑深远的影响了之后存在的各朝各代。 3 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长安城原是在隋代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高颖和宇文恺经相地卜卦之后在长安六坡之上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汉长安城的倍,明清北京城的倍,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城中“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qi2)”,宫苑相连,街坊纵横,规整方正,布局合理。全城由外郭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