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北语18秋《课程理论》作业_1(满分)

网院北语18秋《课程理论》作业_1(满分)
网院北语18秋《课程理论》作业_1(满分)

------------------------------------------------------------------------------------------------------------------------------ 单选题

1(4分) : ()目标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一定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普遍的、一般的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课程目标。

A: 表现性

B: 展开性

C: 普遍性

D: 行为

2(4分) : 影响课程实施操作层面的主体有:学校领导、教师、()。

A: 教育行政部门

B: 社会集团

C: 课程专家

D: 学生

3(4分) : ()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文化变革是课程实施的内在要求。

A: 教学

B: 教学工具

C: 教学方式

D: 教学原则

4(4分) :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课程标准

C: 教学目标

D: 教学任务

5(4分) : 教案的核心部分是()。

A: 教学方法

B: 教学步骤

C: 教学目的要求

D: 课的类型

6(4分) : ()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

A: 教学目的、教学任务

B: 教学目标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的

7(4分) : ()教学策略就是以教学中师生活动方式为中心,展开其教学策略。

A: 方法型

B: 综合型

C: 内容型

D: 方式型

8(4分) : 以()为主教学方法有讨论法、谈话法。

A: 传递语言信息

B: 以直接感知

C: 以直接训练

------------------------------------------------------------------------------------------------------------------------------ D: 以欣赏活动

9(4分) : 以学科知识分化程度为标准,课程可分为()。

A: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B: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D: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0(4分) : 根据评价()分类,可将课程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A: 客体

B: 关注的焦点

C: 目的

D: 主体

多选题

1(4分) : 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研究多样化态势初现端倪。课程理论著作主要有()等等。

A: 美国坦纳夫妇著的《课程编制的理论与实践》

B: 英国劳顿著的《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C: 前苏联克拉耶夫斯基等主编的《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理论基础》

D: 派纳主编的《理解课程》

2(4分) : 根据评价关注的焦点分类,课程评价分为()。

A: 决策性评价

B: 研究性评价

C: 内在评价

D: 效果评价

3(4分) : 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有()等。

A: 知识性与教育性统一

B: 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

C: 实用性与趣味性统一

D: 常规性与多样性统一

4(4分) : 学期/学年计划内容包括:()。

A: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B: 教学目的、要求

C: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D: 每节课或单元的教学时效和起止日期

5(4分) :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表现在()。

A: 在课程与教学目标上强调行为目标,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

B: 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方面强调由简至繁的累积和单元教学,主张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按照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一步一步地通过刺激和强化手段,使学生逐步掌握教材内容

C: 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上,主张采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个别教学,提倡教学设计,开发各种教学技术如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视听教学等

D: 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上,强调对行为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注重行为结果而非认知过程

判断题

1(4分) :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某种程度上可以

------------------------------------------------------------------------------------------------------------------------------ 看做是对一种或几种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A: 对

B: 错

2(4分) : 我国现阶段的基础课程改革要突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特征。

A: 对

B: 错

3(4分) : 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师必然以各种课程为中介,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A: 对

B: 错

4(4分) : 班级授课制是由英国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提出,他总结和吸收了当时个别进步学校的集中教学经验,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新的探讨和并在理论上给予首次系统论证,进而确立的一种教学形式。

A: 对

B: 错

5(4分) : 分析哲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重要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等。A: 对

B: 错

6(4分) : 开座谈会必须事先设计好问题,做到目标明确。

A: 对

B: 错

7(4分) : 最常见的教学内容是各种知识。

A: 对

B: 错

8(4分) : 以具体的课程为评价对象的是教学评价。

A: 对

B: 错

9(4分) : 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学校自主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一些课程。

A: 对

B: 错

10(4分) : 课程可以一般地定义为: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科目、参与的活动及其目标、范围与进程的总和。

A: 对

B: 错

单选题

1(4分) : ()目标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一定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普遍的、一般的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课程目标。

A: 表现性

B: 展开性

C: 普遍性

D: 行为

2(4分) : 影响课程实施操作层面的主体有:学校领导、教师、()。

------------------------------------------------------------------------------------------------------------------------------ A: 教育行政部门

B: 社会集团

C: 课程专家

D: 学生

3(4分) : ()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文化变革是课程实施的内在要求。

A: 教学

B: 教学工具

C: 教学方式

D: 教学原则

4(4分) :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课程标准

C: 教学目标

D: 教学任务

5(4分) : 教案的核心部分是()。

A: 教学方法

B: 教学步骤

C: 教学目的要求

D: 课的类型

6(4分) : ()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

A: 教学目的、教学任务

B: 教学目标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的

7(4分) : ()教学策略就是以教学中师生活动方式为中心,展开其教学策略。

A: 方法型

B: 综合型

C: 内容型

D: 方式型

8(4分) : 以()为主教学方法有讨论法、谈话法。

A: 传递语言信息

B: 以直接感知

C: 以直接训练

D: 以欣赏活动

9(4分) : 以学科知识分化程度为标准,课程可分为()。

A: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B: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D: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0(4分) : 根据评价()分类,可将课程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A: 客体

B: 关注的焦点

------------------------------------------------------------------------------------------------------------------------------ C: 目的

D: 主体

多选题

1(4分) : 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研究多样化态势初现端倪。课程理论著作主要有()等等。

A: 美国坦纳夫妇著的《课程编制的理论与实践》

B: 英国劳顿著的《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C: 前苏联克拉耶夫斯基等主编的《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理论基础》

D: 派纳主编的《理解课程》

2(4分) : 根据评价关注的焦点分类,课程评价分为()。

A: 决策性评价

B: 研究性评价

C: 内在评价

D: 效果评价

3(4分) : 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有()等。

A: 知识性与教育性统一

B: 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

C: 实用性与趣味性统一

D: 常规性与多样性统一

4(4分) : 学期/学年计划内容包括:()。

A: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B: 教学目的、要求

C: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D: 每节课或单元的教学时效和起止日期

5(4分) :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表现在()。

A: 在课程与教学目标上强调行为目标,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

B: 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方面强调由简至繁的累积和单元教学,主张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按照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一步一步地通过刺激和强化手段,使学生逐步掌握教材内容

C: 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上,主张采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个别教学,提倡教学设计,开发各种教学技术如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视听教学等

D: 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上,强调对行为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注重行为结果而非认知过程

判断题

1(4分) :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对一种或几种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A: 对

B: 错

2(4分) : 我国现阶段的基础课程改革要突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特征。

A: 对

B: 错

3(4分) : 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师必然以各种课程为中介,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A: 对

------------------------------------------------------------------------------------------------------------------------------ B: 错

4(4分) : 班级授课制是由英国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提出,他总结和吸收了当时个别进步学校的集中教学经验,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新的探讨和并在理论上给予首次系统论证,进而确立的一种教学形式。

A: 对

B: 错

5(4分) : 分析哲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重要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等。A: 对

B: 错

6(4分) : 开座谈会必须事先设计好问题,做到目标明确。

A: 对

B: 错

7(4分) : 最常见的教学内容是各种知识。

A: 对

B: 错

8(4分) : 以具体的课程为评价对象的是教学评价。

A: 对

B: 错

9(4分) : 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学校自主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一些课程。

A: 对

B: 错

10(4分) : 课程可以一般地定义为: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科目、参与的活动及其目标、范围与进程的总和。

A: 对

B: 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