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2006~2011年碘缺乏病防治监测评估报告论文

登封市2006~2011年碘缺乏病防治监测评估报告论文
登封市2006~2011年碘缺乏病防治监测评估报告论文

登封市2006~2011年碘缺乏病防治监测评估报告摘要目的:对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进行监测评估,指导今后防治工作。方法:对全市东南西北中5个乡镇中心校8~10岁儿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甲状腺检查,尿碘监测;对乡镇所在地居民户检测食用盐含碘情况。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5%或以下,尿碘平均数170~350μg/l,未发现低于50μg/l。结论:登封市已实现并保持着消除碘缺乏病状态,食盐加碘为防治碘缺乏病重要策略要加以坚持。

关键词碘缺乏病监测效果评价

登封市辖6乡、6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区和一个矿区管委会,298个行政村,20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48730

面积1220平方公里,自然环境中(水、土、粮、菜)缺碘。登封市历史上属于碘缺乏病的重病区,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克病以前在该市是一种常见疾病,流行广、病情重。通过大面积口服碘油丸治疗,1982年基本控制无新发患者。该市自1978年开始坚持以食盐加碘(浓度1/2万)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至1982年,经过省考核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之后,3次调整碘盐浓度,2000年、2006年经过上级考核均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为巩固防治成果,登封市坚持了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经过2006~2011年连续监测,目前登封市各项指标均

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21年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活动方案

2021年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活动方案 2021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科学补碘,健康一生。为做好今年的宣传活动,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2021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21年5月14、15、16日。 二、活动地点 13个县(市、区)及所辖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三、参加单位 各县(市、区)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盐务主管部门、盐业公司及各乡镇卫生院。 四、活动形式 (一) 面向所有人群的宣传活动 1、现场宣传活动:我市碘缺乏病主要分布于老、边、山、穷的农村地区,也是非碘盐冲击的地方,因此,本次宣传活动要求各县(市、区)将宣传现场尽量设在病区乡镇。各县(市、区)分别选择1~2个乡镇,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卫生、盐业部门联合,出动宣传车辆,展示宣传横幅和宣传展板;设置宣传咨询点,张贴统一印制的宣传海报,散发统一印制的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盐业部门提供真假碘盐供群众鉴别,向群众讲解鉴别知识。其它乡镇卫生院也要张贴宣传海报,因地制宜地开展现场宣传活动。 2、大众媒体宣传活动:在宣传日前后,由市、县卫生部门出面,取得各级广电部门、新闻出版部门的配合。在市、县有关报刊、卫生网站和主流网站刊登公

益广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新闻报道,发表政府领导、专家著文,宣传我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及普及碘盐对于保护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性。 3、其他宣传活动:有条件的县(市、区)还可以争取移动、联通支持,利用手机短信群发,向各手机用户群发本届碘缺乏病日宣传主题、宣传口号,及相关碘缺乏病知识。 (二)面向目标人群的宣传活动 1、面向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宣传工作:印制相关宣传材料分及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介绍当地的碘缺乏病病情和防治现状,使其了解碘缺乏影响人口素质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必须长期坚持,做好碘缺乏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等。 2、面向教师和小学生的学校开展宣传活动:各县选择2所以上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较低的小学校,由县级卫生专业人员为5年级学生讲授一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课,指导学生办一期宣传消除碘缺乏病知识黑板报或写一篇碘缺乏病与碘盐的作文或日记(作业),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一次现场碘盐半定量鉴别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社会这一有效的宣传链作用,提高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进当地居民行为模式的转变。 3、面向各级医务人员及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妇女开展宣传活动:在当地各级医疗机构及计生部门,有针对性地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妇女展开宣传。通过本次活动与各级医疗机构妇产科尤其是产前门诊建立长期联系,形成对孕妇等重点人群有效宣传的长效机制。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教案

2009学年九江镇中心小学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教案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教学器具: 教材宣传挂图合格碘盐样品(有碘盐标志的包装袋)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解 碘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化学营养物质,人体缺碘会造成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受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而且病情较重。合格的碘盐里含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碘,我们每天必须吃入一定量的碘盐才能够维持正常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才能够保证正常的学习、工作、劳动和生活,就象我们每天必须吃饭一样重要。学生不吃碘盐,个子长不高,学习学不好,还会得甲状腺肿大(粗脖子病)。 一、缺碘有什么危害? 缺碘能引起大家熟知的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粗脖根),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还能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聋哑,更重要的是胚胎期和婴幼儿缺碘会引起大脑发育障碍。 综上所述,缺碘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而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因此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防治碘缺乏病的重点对象。 二、如何防治碘缺乏? 1.全民使用碘盐。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但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防止碘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三、如何积极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国家将每年5月15日确定为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家掌握防治碘缺乏的科学知识。学校的老师、学生要把碘缺乏的防治知识告诉家长,传播给社会,督促家长购买碘盐,使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长期坚持食用碘盐,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碘缺乏病消除评价内容及判定标准

碘缺乏病消除评价内容及判定标准 一、评价内容 (一)自评。 1.资料准备。 整理防治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收集组织管理、碘盐生产供应、市场监管等相关资料。 2.现场评价。在每个县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病区乡(镇)(不足5个时全部抽取),调查、检测以下指标。 (1)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在所抽取的每个乡(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在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15户居民家中食盐样品,定量检测盐碘含量,计算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如评价当年已开展碘盐监测,可直接采用碘盐监测数据计算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 (2)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和甲状腺肿大率。在所抽取的每个乡(镇)各随机抽取1所村小学(无村小学时,抽取乡中心小学);在所抽取小学各随机抽检40名8-10周岁儿童(男、女各半)的尿样(每个县尿样不低于200份,对于不足5个乡镇的县,每所小学适当增加样本量),并用触诊法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计算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和尿碘低于50μg/L的比例。

(3)孕妇尿碘水平及其家中盐碘含量。在所抽取的每个乡(镇)各随机抽检20名孕妇的尿样(每个县尿样不低于100份),计算尿碘中位数。同时采集孕妇家中食盐样品,定量检测盐碘含量。 (4)健康教育状况。在所抽取的每个乡(镇)开展尿碘含量检测的孕妇中,各随机抽取1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孕妇健康教育知晓情况。 (二)复查/抽查。 1.资料审核。 (1)自评报告。内容包括碘缺乏病防治的基本情况、防治历程、主要防治策略、自评方法、自评结果、主要经验、存在问题、自评结论、今后工作计划等。 (2)工作资料。查阅防治规划或计划、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病情调查资料和数据、疾病监测报告等防治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原件,重点了解、核对近3年组织管理(包括组织领导、部门履行职责、经费保障和专业队伍建设等)、碘盐生产供应、市场监管,碘缺乏病监测与实验室质量控制、健康教育等情况。 2.现场评价。 在每个县随机抽取2个乡(镇);从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调查、检测以下指标。

陕西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陕西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2016版) 我省是全国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30多年来,我省通过实施以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为进一步了解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国卫办疾控函〔2016〕35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以县级为单位观察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率等情况,及时掌握县级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人群 监测点居民户及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岁儿童、孕妇和新生儿。 三、监测项目 (一)必测项目 1、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

2、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 4、地方性克汀病搜索(高危地区县、市、区)。 (二)选择项目 1、收集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 2、收集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3、收集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四、抽样方法与监测内容 (一)抽样方法。每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至少包括1个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2人(不足42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如果抽取乡镇小学为寄宿小学,碘盐监测按照抽取寄宿小学食堂盐2份,同时在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在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10户居民食用盐进行。每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每乡抽取21名孕妇(人数不足可在邻近乡镇补齐)。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基本情况。收集监测县、乡的人口、上一年度经济收入情况等信息,填写表1。 2、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检测和甲状腺检查。在上述每个监测乡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2名8-10岁非寄

碘缺乏病监测工作汇报

---------------------------------------------------------------范文最新推荐------------------------------------------------------ 碘缺乏病监测工作汇报 我局根据《2014年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现将各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开展碘盐监测按照《2014年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2014年4—6月我局在全县开展碘盐监测随机抽样监测和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全县共检测居民户食用盐300份,其中合格碘盐283份,不合格碘盐17份,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4.3%(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90%以上),碘盐合格率94.3%。二、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1、育龄妇女尿碘监测在开展碘盐监测随机抽样监测的同时开展孕妇哺乳期妇女尿碘监测,全县共抽取妇女尿样100份,监测结果尿碘中位数为80.05ug/L(要求150ug/L—499ug/L),尿碘值低于50ug/L的为(27份)27%。(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2、8—10岁儿童碘营养监测(1)抽取1所小学40名学生家中食盐检测均为碘盐,不合格碘盐5份。(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2)采用触诊方法调查203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触诊法评价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名)0.5%。(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5.0%以下)(3)儿童尿碘。203名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63.9ug/L(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大于100ug/L),小于50ug/L 为(1份)0.5%。(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不大于20%)(4)儿童智商。203名儿童智商采用天津医科大学出版的联合型瑞文测验手册进行测验平均智商为104分。(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5)健康教育。5个乡镇5所小学共调查150名五年级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 1 / 2

碘缺乏病培训总结

篇一: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为有效预防和消除碘缺乏病在我镇的流行,提高我镇人口素质,促进和谐社会的防治进步,按照《界首市卫生局》文件精神的要求,为了广泛深进、科学的宣传国家碘缺少病防治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和关注碘缺少病的防治工作,进步居民科学公道的使用碘盐,我中心于2015年4月21日在中心三楼会议室举办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参会人员有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及全体村卫生室医护人员。 会上,首先由中心主任段主任为了把宣传活动做好,领导高度重视,针对 5.15宣传活动,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从宣传版面、资料预备、人力抽调等方面着手,做了很多工作,为扎实展开宣传培训日各项活动奠定了基础。中心副主任王主任介绍了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甚么是碘缺少病、碘缺少病的症状、如何防治、如何科学补碘,碘盐知识的介绍等预防碘缺乏病行动的背景及意义,强调了开展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重要性。中心副主任陈主任结合我镇实际详细情况解读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碘缺乏病概述、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做了详细的讲解。 培训内容丰富,不仅包括碘缺乏病基础知识、检测技术,还重点培训了消除碘缺乏病技术方案、防治工作信息报告管理要求、中央补助碘缺乏病防治项目方案,在培训班上还讲解了2015年即将开展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还讲解了我市碘缺乏病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及碘缺乏病病例采集复核上报要求、报告,实验室检查,基本预防知识,如何指导群众和患者碘缺乏病的护理和预防常识作了进一步部署。要求村医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指导,并认真开展可疑病例的监测报告。 本次培训全镇5个村室、2个服务站的医护、中心医护人员25人。本次培训班学员普遍反映收获较大,对课程安排、教材以及授课均表示满意。本次培训考试合格率100%。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全镇医护人员对碘缺乏病疟疾的综合防控能力,增强了对碘缺乏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具体任务和防治措施,对促进我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篇二:碘缺乏病知识讲座小结 5月15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知识讲座 活动小结 2013年5月15日是全国第二十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我卫生院 到因远一中开展 了以“全社会共 同努力,持续消 除碘缺乏病”为 主题的知识讲 座,倡导“坚持 食用碘盐,享受 健康生活”的健 康理念,进行了 形式多样的碘缺乏病宣传工作。 我卫生院通过上一堂碘缺乏 病防治知识课(有教案),进行 一次培训;一次讲座;向学生和 教师进行科学补碘,消除碘缺乏 病健康教育宣传,强化中学生食 用碘盐,会用碘盐的意识,广泛 动员社会共同防治碘缺乏病的

防治碘缺乏病健康知识讲座内容

防治碘缺乏病健康知识讲座内容 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病区人口达4.25亿,约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亚洲病人口的60%.目前,我国仍有700万地方性甲状腺重病人和19万汀病人,14岁以下的智力残疾儿童有539万人.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1017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如不采取防治措施,每年还将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智残儿出生. 碘缺乏和碘缺乏。 一、碘缺乏病及其原因: 改变自然环境中的缺碘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奥妙无穷的自然界确实有一种能对碘的分布起到调节作用的现象,即碘在自然界的循环.海水是自然界含碘最丰富的地方,是大自然的“碘库”.海水通过蒸发,使得一部分碘进入空气,每年有约40万吨碘进入大气,这些碘以雨水形式降到陆地上,大陆雨水每升含碘1-2微克.大自然以这种形式进行“补碘”,所补充的碘量与原来已经损失的碘量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补碘”量极少,过程极为缓慢.据科学计划,通过雨水把土壤的碘补足到原有的水平大约需1-2万年以上.而且.自然和人为因素(洪水、雨水冲刷和植被破坏)还在造成地壤的持续性缺五一长假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辅导补习美容养颜家庭家务加班须知碘.因此,碘在自然界的循环并不会使土壤的碘缺乏现象得到“自然纠正”.自然环境一旦有碘缺乏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我们知道,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因此碘缺乏病农村和城市都可能发病.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饮料的各种动物(如羊、牛、狗和兔等),也会碘营养不足.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物,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2016 版)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广泛国家之一,多年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营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进一步了解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以县级区划为单位观察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率等情况,及时掌握县级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人群 监测点居民户及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 岁儿童、孕妇和新生儿。 三、监测项目 (一)必测项目 1.8-10 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 2.8-10 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

4.地方性克汀病搜索(高危地区县、市、区、旗) (二)选择项目 1.收集新生儿甲低筛查TSH 结果; 2.收集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3.收集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四、抽样方法与监测内容 (一)抽样方法。每个监测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 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至少包括1 个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 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 岁非寄宿学生40人(不足40 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 个乡中每乡抽取20名孕妇(人数不足可 在邻近乡镇补齐)。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基本情况。收集监测县、乡的人口、上一年度经济收入情况等信息,填写表1。 2.8-10 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检测和甲状腺检查。在上述每个监测乡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 岁非寄宿学生(年龄均衡、男女各半),采集尿样和学生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每县3年检测一次),填写表2。 3. 孕妇尿碘、盐碘含量检测。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

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自评报告

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自评报告 碘缺乏病是危害我县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地方病之一。根据《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卫办疾控发〔2015〕65号)文件精神。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总目标,在彭水自治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制定了有关“防治管理目标”,逐步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各级部门的重视特别是教育、盐业、工商、质检、妇联、残联和广电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消除碘缺乏病”防治阶段性成果。我县于2015年3月至6月进行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情况自我考核和自查评估工作,现将我县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和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乌江流经南北,垮东经107度48分—108度35分,北纬27度24分—28度57分,国道319线、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东西贯通,距主城3小时车程,有较为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也是重庆的出海通道之一。北接湖北,南连贵州,与市内武隆、黔江等区县为邻。全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71人/平方公里。全县最高海拔1859m、最低海拔194m。彭水全境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形。地貌类型复杂,“两山夹一槽”是彭水地貌的主要特征。彭水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50℃,常年平均降雨量1104.20毫米,年均蒸发量950.40毫米,年均气压978.60百帕毫巴,无 第 1 页共14 页 1

霜期311天。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集中,光照偏少云雾多,春来较早多夜雨,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季凉爽多绵雨,冬无严寒少霜雪。无霜期长,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境内居住着苗、土家、蒙古、回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5%,其中苗族27万余人,土家族9万余人。全县辖12镇27乡,300个村(社区),1979个村居民小组;全县总人口68.30万,常住人口55.90万人。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包括1个县人民医院、1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结核病防治所、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个乡镇卫生院和4个私营医院。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设一个慢性病地方病防治科,科室专业技术人员3名,1名专门从事地方病防治与管理工作。 二、防治历程 碘缺乏病(IDD)是危害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地方病之一,多年来防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有关部门包括教育、盐业、工商、质检、妇联、残联和广电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各负其责,全县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2003年通过市级“基本消除”和2009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评估达标验收的基础上,近几年来根据重庆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部署的“碘缺乏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碘盐监测方案”要求对我县的病情和现状进一步调查显示,我县8至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进一步下降,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等达到较高水平。 2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座

武乡居委会卫生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座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碘缺乏病是指自然环境缺碘而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可表种疾病形式,地方性甲状腺;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早产产,先天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 碘缺乏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碘,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引起一系伤。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的缺碘,会造成种种不同的危害。 胎儿期,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严重碘缺乏可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其严重后果就是克汀病(傻子、呆小病); 儿童期和青春期,会出现甲状腺肿(粗脖子)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体格发育落后(朱儒成人期,出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肿俗称“大脖子”严重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影和吞咽。

为什么说确保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的碘营养最要? ???? ??? 孕妇缺碘将影响胎儿发育,可导致死胎、流产、先天畸形。胎儿及出生后0-2岁是大脑发要时期,此时碘营养不良,脑发育将受到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智力低下,呆傻、聋哑轻的也可能使智力发育达不到最佳状态。缺碘最大危害是对下一代智力的损伤。因此,保障孕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的碘营养充足最为重要。 ???居民食用加碘盐后碘性甲亢病人是否会增多? ?? ??? 近年来,有些临床医生发现医院看病的病人中,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多了。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认为,这些甲亢患者并非都是碘性甲亢,碘性甲亢只占很少部分。全民食实施后1-5年内碘性甲亢的发病率增高只是暂时的,一过性的,它最终会下降到食盐加碘以平。在补碘防治碘缺乏病的各国中,也曾出现类似情况。而缺碘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影代的脑发育而事关民族素质和社会进步,因此,碘缺乏病防治仍是当前的重点,全民食盐加碘治的主要策略。对碘性甲亢的特别关注,不应延误,放弃或停止碘盐防治计划。少数一过性碘不能与食盐加碘带来的巨大公共卫生效益相比。 ???哪些人不宜吃碘盐哪里能买到非碘盐? ?? ??? 甲亢患者甲状腺炎症患者等极少数人不宜食用碘盐。各县(市、区)都有无碘盐销售点。???怎样才能预防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南王村小学防治碘缺乏计划碘缺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病。为切实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我校按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配合卫生院,扎实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教育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校对碘缺乏病预防,虽然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成效,但人们 对碘缺乏病的防治意识还比较薄弱,对“食盐加碘”在碘缺乏病防治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是很充分,还需要从学校抓起,从小学生抓起,进一步强化防治认识,最终消除碘缺乏病。因此,我们要从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入手,落实专人负责学校“碘缺乏病防治”教育工作。 南王村小学预防碘缺乏病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于文志(校长全面负责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教育的领导工作) 副组长:王海亮(具体负责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教育的组织工作)成员:各班主任(具体负责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教育的指导工作)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在我校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对师生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防治意识;为此,我们重点抓 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坚持把碘缺乏病防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作用,坚持把碘缺乏病有关知识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课堂教学,在上好“碘缺乏病防治教育课”方面,做到四个“专门”即:学校有专门的教师、有专门的教学内容、有专门的教学时间、有专门的教学方案(即教案),“碘缺乏病防治教育课”开课面达100%,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晓率达到95%以上。 3、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教育宣传。除了课 堂教学之外,还要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 4、结合每年5月15日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采取 “小手拉大手” 形式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动员家长购买碘盐,正确识别合格典盐,拒绝伪劣典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师生食堂正确食用碘盐。 三、专业指导,正确防治。积极与卫生院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健康课教师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好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使全校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 1 00%、正确行为形成率达95%。广泛宣传动员,逐步形成教师--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2016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 (2016版)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广泛国家之一,多年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营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进一步了解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以县级区划为单位观察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率等情况,及时掌握县级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人群 监测点居民户及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岁儿童、孕妇和新生儿。 三、监测项目 (一)必测项目 1.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 2.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

4.地方性克汀病搜索(高危地区县、市、区、旗)。 (二)选择项目 1.收集新生儿甲低筛查TSH结果; 2.收集甲低筛查复检的新生儿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3.收集孕妇甲功和抗体检测结果。 四、抽样方法与监测内容 (一)抽样方法。每个监测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至少包括1个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不足40人可在邻近的学校补齐)。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每乡抽取20名孕妇(人数不足可在邻近乡镇补齐)。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基本情况。收集监测县、乡的人口、上一年度经济收入情况等信息,填写表1。 2.8-10岁儿童尿碘、盐碘含量检测和甲状腺检查。在上述每个监测乡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非寄宿学生(年龄均衡、男女各半),采集尿样和学生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每县3年检测一次),填写表2。 3.孕妇尿碘、盐碘含量检测。每个监测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以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 教学难点:知道碘缺乏会出现的状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碘: 碘——人体的微量元素。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正常新陈代谢,保证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虽然在人体的含量极低,但作用却很重要,绝对不能少了它,一旦人体缺少了碘,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病态,也就是所谓的“碘缺乏病”。碘—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胎儿和青少年的发育与成长,尤其是它对神经系统及智力正常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 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重要原料的碘,如果缺乏,则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量就减少或不足,进而影响新陈代谢、阻滞机体发育生长、使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异常。首当其冲的则是对神经系统与智力发育的影响,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弱智或智力残疾。 2、人为什么会缺碘? 人体需要的碘绝大部分来自日常生活的饮食之中。然而,世界上很多地区,尤其我们中国的大片国土上的土壤、江河、湖泊及空气中的碘含量都很低。这些地方出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其他植物的碘含量也很少;饲养出来的的家畜、家禽乃至野生动物,体内的碘含量也不多。 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缺碘环境,又只吃当地产的饮食,当然就不能得到足够碘供应。如果3——6个月内又得不到足够量 碘的补充,就会出现碘缺乏的症状,继而导致碘缺乏病。 3、什么是碘缺乏病(IDD)?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至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在五大洲的154个国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市七中全国防治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座 1、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摄入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造成病区人口的智能损害。缺碘也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影响优生优育、人口素质的最广泛、最实质的问题。我国卫生部就确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1994年5月5日为第1届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 2、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 (1)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出现颈部变粗,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2)地方性克汀病:智力低下、聋哑、生长落后,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下肢痉挛瘫痪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粘液水肿、反应迟钝、嗜睡、无精神、怕冷、食欲低)等。 (3)亚临床型汀病:轻度智力落后,轻度听力及语言障碍,轻度神经运动障碍,轻度体格发育落后,激素性甲低。 3、为什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不可缺的重要原料,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如果缺乏,则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量就减少或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不足,进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首当其冲的遇又是对神经系统与智力发育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碘缺乏病区儿童平均智商比不缺碘地区儿童低10?D15个百分点。 4、一般人每日需要多少碘? 人体摄入的碘,一般都是从粮食、蔬菜、饮水、动物性食品中获得,碘的地区性差异明显,从而影响人的摄入水平。为保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每日需要的碘量微克;2?D6岁90微克;7?D12岁120微克;12岁以上150微克;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00微克。正常情况下,人摄入的碘大约有80%由尿排出。人一昼夜从尿排出碘可以反映人体内碘的高低及是否缺碘。 6、碘缺乏病主要有哪几种补碘方法? 由于碘缺乏病是环境缺碘所致,因此补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补碘的方法是食盐加碘、口服碘油丸、饮水加碘、含碘药物、碘茶、碘化食品、富碘食物(海产品)。 7、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办法:

东营市2013—2014年居民食用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的情况分析

东营市2013—2014年居民食用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的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探究在2013—2014年东营市居民的食用碘盐进行碘缺乏病的防治情况。方法在2013—2014年间,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和山东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实施细则要求,对该市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以监测居民食用碘盐情况,进一步分析探究食盐加碘来消除碘缺乏病的成果。结果在3000份食用盐抽样样品中,碘盐包含2948份,不合格的52份,另外非碘盐的52份。其碘盐食用覆盖率为98.27%,合格率为98.24%,符合国家的碘盐食用普及标准。结论该市在2013—2014年期间食用碘盐的覆盖率和合格率均符合国家的碘缺乏病防治标准,符合新标准碘盐要求,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国家要求。虽然近年来有部分非碘食用盐的非正规途径供应,但是在我市的广泛宣传以及对市场的严格控制下,有效的保证了居民食用碘盐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有效预防碘缺乏病的侵袭。 标签:碘缺乏病;食用碘盐;覆盖率;监测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of exploration in dongying city from 2013 to 2014 in residents’ consumption of iodized salt for id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situation. Methods From 2013 to 2014,according to “national idd surveillance programme and idd monitoring scheme implementation rules requirements,in shandong provi nce to monitor the sampling survey to the our city residents’ consumption of iodized salt,furth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salt iodine to the result of eliminating idd. Results Among the 3000 samples of edible salt sampling,iodized salt containing 2948,52 of unqualified,52 of the other non iodized salt. The iodized salt consumption of coverage was 98.27%,the percent of pass is 98.24%,accord with national standard of iodized salt consumption of popular. Conclusion Our city during 2013 of 2014 edible iodized salt coverage rate and pass rate is in line with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standard iodized salt,iodized salt coverage,qualified rate of iodized salt and rate of qualified iodized salt consumption of all meet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some informal way of the iodine salt supplies,but in the our city wide publicity and strict control of the market,the effective guarantee the quality o f the residents’ consumption of iodized salt,on this basis,can effectively prevent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Key words]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Consumption of iodized salt;Coverage;Monitoring 碘作为一种人体必须的元素在人体的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孕妇怀孕期间膳食中缺碘,可能导致早产、流产、死产,生下的孩子可能患有先天畸形、先天聋哑等病症。孕妇严重缺碘,会导致胎儿大脑发育障碍,孩子出生后会聋、哑、傻、矮小、肢体痉挛瘫痪、生长发育迟缓,呈现特殊丑陋面容,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医学上称之为地方性克汀病。我国作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方案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的 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增强病区人群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通过对各类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广大病区群众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促进健康素养的提高,自觉接受或采取预防措施,使碘缺乏地区广大群众主动购买和正确使用合格碘盐,以达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的。 二、范围与目标人群 1. 范围:选择时庄、吴村、尼山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每个镇街在中心小学校4~6年级的班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每个镇街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2. 目标人群:目标人群为4~6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 三、干预内容与方法 1. 基线调查。在每个项目镇街中心小学随机抽取5年级1个班的30名学生,完成附表1答卷调查(人数不足时,可从邻近班级或上年级学生中补足);并在每所项目学校所在地随机抽取15名家庭主妇,完成附表2问卷调查。将基线调查答(问)卷统计结果填入附表3。 2.健康教育材料制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设计制作健康教育传播资料及模板在邮箱中(qgmbgl@https://www.360docs.net/doc/9a5948605.html,)。 3.活动形式。积极协调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播放有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科普片和公益广告3次;制作墙体广告

及展板广告;并可根据模板适量制作部分健康教育材料。宣传报道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策略和措施等信息2次以上;协调和配合教育部门在项目镇街小学校4~6年级的班级上好1节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要求目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写1篇作文,并把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成员;由村医组织项目村的家庭主妇开展1~2次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在每个项目镇街政府、村委会所在地张贴或悬挂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标语2幅,在镇街卫生院开设2~3期专题宣传栏,在村卫生所(室)张贴宣传画;利用“赶集日”在项目乡(镇)开展2~3次健康咨询活动。将上述健康教育活动情况填入附表。 四. 项目评估 1.评估方法。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在每所项目小学校随机抽取5年级1个班的30名学生进行答卷调查(人数不足可从邻近班级或上年级补足),在每所项目小学校所在地抽取15名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将效果评价答(问)卷统计结果填入附表5。 2.控制指标。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要在基线调查基础上提高10%以上;小学4年级以上学生知晓率要达到80%以上。 五、时间安排 2015年4月份各镇街实施,经过宣传教育后评估问卷于5月底前完成。电子版调查问卷及纸质版(盖章)及时交疾控中心慢病科。

《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2018版)》

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 (2018版) 为贯彻落实《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GB/T19380-2016)标准的有关要求,加强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监测工作机制,指导病情监测与防治措施有机结合,保护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及时掌握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户未加碘食盐普及情况,动态评价内外环境碘含量变化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二、内容与方法 (一)监测范围。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和陕西及其他省(区、市)按照《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GB/T19380-2016)划定的高碘地区。 (二)监测点的选择。监测省份以县为单位开展监测工作,在划定的高碘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确定监测点。各监测县将水碘中位数大于100μg/L的行政村按照水碘值进行排序,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每个县抽取5个行政村,如果少于5个行政村则全部抽取(如果有水碘中位数在300μg/L以上的行政村,保证至少抽取一个),结果填入表1。

(三)监测方法和内容。 1. 必测指标。 (1)生活饮用水水碘。如监测村已改水,则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并采集2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碘含量(计算平均值);如监测村尚未改水,采用10%抽样法,将每个村分成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在多于50口水井的村,从每个方位中各随机抽取10%的井(某方位不足10口井时则抽取饮用人口最多的1口井);少于50口井的村,每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口井;少于5口井的村全部抽取,测定水碘含量。同时,调查监测村的人口学资料,结果填入表2。 (2)儿童甲状腺容积、尿碘和盐碘。在每个监测点所在村小学或所在乡镇中心小学,抽取监测点所在村的40名8—10岁非寄宿学生(年龄均衡、男女各半)检测甲状腺容积(不足40名时年龄扩大到6—12岁),结果填入表3。同时采集儿童尿样和儿童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含量并半定量检测食用盐碘,结果填入表4。 (3)孕妇尿碘和盐碘检测。在每个监测点所在村,抽取20名孕妇(人数不足时,全部抽取),记录孕期,采集孕妇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含量并半定量检测食用盐碘,结果填入表5。 2. 选测指标。 (1)孕妇甲状腺容积。在每个监测点所在村,对上述进行尿碘和盐碘检测的20名孕妇,检测甲状腺容积,结果填入表6。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篇一: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教案 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教学器具: 教材宣传挂图合格碘盐样品(有碘盐标志的包装袋)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解 碘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化学营养物质,人体缺碘会造成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受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而且病情较重。合格的碘盐里含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碘,我们每天必须吃入一定量的碘盐才能够维持正常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才能够保证正常的学习、工作、劳动和生活,就象我们每天必须吃饭一样重要。学生不吃碘盐,个子长不高,学习学不好,还会得甲状

腺肿大(粗脖子病)。 一、缺碘有什么危害? 缺碘能引起大家熟知的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粗脖根),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还能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聋哑,更重要的是胚胎期和婴幼儿缺碘会引起大脑发育障碍。综上所述,缺碘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而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因此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防治碘缺乏病的重点对象。 二、如何防治碘缺乏? 1.全民使用碘盐。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但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防止碘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 三、如何积极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国家将每年5 月15 日确定为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家掌握防治碘缺乏的科学知识。 学校 的老师、学生要把碘缺乏的防治知识告诉家长,传播给社会,督促家长购买碘盐,使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长期坚持食用碘盐,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

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 一、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坚持普及碘盐是持续纠正人群碘营养缺乏的唯一有效途径。10多年来,我国通过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使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但是,一些原盐产区、西部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群仍在遭受缺碘危害,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强化碘缺乏病监测与防治干预措施的有机结合,确保各省(区、市)及95%以上的县(市、区、旗)按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根据《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行动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的 及时掌握缺碘地区居民户碘盐普及情况,动态评价人群碘营 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 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三、内容与方法 (一)碘盐监测。 1.监测内容。居民户食用盐。 2.监测时限。各省(区、市)以县(市、区、旗)为单位开 展监测。每年4月1日至6月15日,完成随机抽样监测及数据传报;

每年6月1日至8月15日,完成重点抽样监测及数据传报。 3.监测方法。 (1)随机抽样监测。 ①所辖有9个以上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县(市、区、旗)。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东、西、南、北片区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在中部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共抽取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在每个被抽中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不足4个行政村(居委会)时全选(下同),填写表1;在每个被抽中的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8户居民食用盐,填写表2。 ②所辖有9个或不足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县(市、区、旗)。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辖有5个或不足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县(市、区、旗),抽取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在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填写表1;在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15户居民食用盐,填写表2。 ③辖区内均为高碘乡的县(市、区、旗),按照抽样方法①或②抽检居民户食用盐;辖区内有部分高碘乡的县(市、区、旗),先将该县划分为高碘和非高碘两个抽样片区,再分别按照抽样方法①或②抽检居民户食用盐。 (2)重点抽样监测。 重点抽样原则:首选位于或邻近原盐产区,碘盐监测“盲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