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学校德育过于关注制度化的方案,而忽视了日常生活对人格的孕育作用。刚性的制度化努力固然重要,柔性的日常生活也有其特定的功能。只有“刚柔相济”的整体性德育,才是完善的德育。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儿童天性的裸露

赫勒及我国学者衣俊卿都认为非日常生活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但“自为”也可能“为”错了方向,也可能妨碍了人性的实现。比如,制度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被创造出来的制度有时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可以屏蔽、遮盖甚至扭曲人性。科学世界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展开的领地,是人的创造性开辟的天地,但在这一领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遗忘。而一般情况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裸露,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是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现代物质与制度环境中得以喘息、静思的家。

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裸露,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性行为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与道德时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鲍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为者不是面对另外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联系发生在行为者和规则之间,而另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仅仅是权利和义务的棋盘上活动的棋子”。[1]也就是说,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与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与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陌生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如果说陌生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

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经变成了熟人,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关系。一个儿童对另外一些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儿童的关心、牵挂、体贴对自己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方式,对对方也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过程。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是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里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无痕性与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联系。日常性所附带的教育性是“无意为之”的,是按理所当然的生活要求所获得的效果,这对受教育的一方不构成额外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教育滋养的,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有意识的影响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的影响或者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能够清楚意识到其目的和动机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逆反与抗拒”。没有逆反和抗拒,影响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无意间完成的,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所以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们可以说通过这种过程所形成的品质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当然,必须承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是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体人格呈现出一种多种成分共存的张力结构。

二、学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发挥的障碍

作为日常性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作为一个“软”区,很少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学校的教育实践却知道如何削弱、损害其作用。

制度无限膨胀,试图把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边界的,这一点是再“霸王”的制度也无法突破的极限。但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制度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极大地压缩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间。比如,课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学校制度已经不满足于在课间时间的隐形存在,而是将课间时间据为己有。可怜的课间十分钟被学校做眼保健操的规定给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学生戏称为“眼保气”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讨厌,而是其占用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本可以自己由着性子游戏玩耍。成年人出于儿童健康的考虑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学生心里还不如厕所里的臭气受欢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证实在课间做眼保健操比儿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儿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证。

我们到小学去调研,常遇到小学生眼睛都不看你却把手举过头顶行队礼,嘴里还嘟囔一句:“老师好!”还没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经跑远了。这是制度化的规定对儿童日常行为的过度干预。“见到老师要行队礼”这项干预学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有时让学生无所适从。比如,一些小学生对在厕所遇到老师要不要行队礼感到矛盾和困惑。[4]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动道德教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学校主动的教育活动不应该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自觉的教育活动“所不为”的方面。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2.有所为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但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发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门被车撞死,洗脸被水淹死,吃面条被噎死,喝水被呛死,看笑话笑死”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儿童的这种看似是玩笑,但却流露出潜意识中的冷漠与不正常心态。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儿童所喜欢的儿童方式来进行,借助儿童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儿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有时,一个游戏比一箩筐的语言教导和苦口婆心的规劝更有效。比如,对学校的归属感教育,一个校徽或学校吉祥物设计游戏,可以比得上校长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长篇大论。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方式,学校教育的很多任务,如果能用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使儿童没有疏离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概念: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 等级性: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的; 神秘性:指在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宗教或类宗教特性(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完全从属于宗教组织); 经验性:第一,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规模的师徒授受方式,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第二,道德教育思想不分化、非专门化,缺乏“科学”的证明。 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 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二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三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第二章 1、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教育探索表现: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育准则,那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到的财富里生活;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 最后,他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在他的教育艺术中显示德育更多地隐性化了。 2、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以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阶段(以他人期望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二,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阶段(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二,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4、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 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

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文学可以塑造人,改造人,象通过琢磨把普通的玉石制成玉器一样,通过文学教育,可以把庸人变成知名之士。《论衡》记载: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子路,未入孔门时,是“勇猛无礼”的,经过孔子的教育,“卒能政事”。针对文学的教育功用和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大纲还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如何做到文道的最佳结合,已有众多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悉心钻研并有诸多的专论散见于报端。笔者做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语文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的话时刻不敢忘:“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就有关文道结合的方式方法等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予阐述,见笑于方家。 一、掌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树立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谋求文道结合的最佳方式。 1.语文教学中有两种倾向必须禁止:一是单纯的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字课,只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而不顾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及目的。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不是强加给语文的一个政治任务,它应该是同听、说、读、写等同起来的一项语文内容。入选语文教材的篇目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从宏观来讲,为了达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教材总是系统的选择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是非善恶正义感的教育、献身精神的教育、勤奋求学的教育、尊老敬师的教育等内容;就每篇课文来说,都有其侧重点,而且思想教育的内容也已经融在课文的主题中,不能孤立的把它列出来,从这个角度讲,语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把握这一点,领会教材的德育体系,并制订学期德育计划。具体的落实到每一节课上,则要求尽其自然,贯彻德育教育应不存有斧凿痕迹痕迹,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语文老师要上政治课的感觉。教师中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如导课时渗透,了解背景时渗透,辨词析句时渗透,把握情节时渗透,分析人物时渗透,探讨主题时渗透等等,环节很多,手法也因人而异。但在哪个环节进行思想教育的时机最好,重要的衡量手段就是看你是在“渗透”,还是在“硬套”。领会大纲精神,重点也在“渗透”上。《辞海》解释“渗透”时说:渗透是指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理解词义,似有一种“暗渡陈仓”的意味。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时所要贯彻的也正是这一点。比如我在上《驿路梨花》一文时,完全没有向学生提出要学习雷锋精神等问题。只在导课时,概括出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问:解放军、梨花姐妹、瑶族老人、老余和我都

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讲义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学员专用讲义《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资料

第一章德育概述 【真题再现】 1.狭义的德育是指()。 A.社会德育 B.社区德育 C.学校德育 D.家庭德育 2.德育对青少年学 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A.导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 积极作用 D.影响作用 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 A. 数量标准 B.质量标准 C.形式标准 D.内容标准 4.【多选题】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艺术教育 D.道德教育 5.【多选题】制定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D.受教育者思 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6.【判断题】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 形式和方法。() 【内容梳理】 一、德育的含义 (一)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 (二)品德的含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三)德育的内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 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 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 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论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论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 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研究宏观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对道德教育所包含的经济意义认识不深,尤其在前一阶段,有一种理论似乎认为:在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道德的沦丧是不可避免的事,也就是说,经济起飞阶段,不得不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这种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尤其学校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道德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重新探讨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研究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从研究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本身的辩证关系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也是辩证统一的,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物质的前提。作为精神生产的道德的发展,一种新的、

进步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形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总要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而物质生产的落后和贫困,文化生活的空虚和贫乏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承认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不是唯物主义者。另外,唯物主义认为,在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生产力,一定要通过其他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其中首先要通过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制度来作用于道德的发展;其次,还要通过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设施等等,才能促进道德的发展,这种“折光”关系是唯物主义者所必须承认的,否则也将陷于庸俗唯物主义的窠臼。 道德是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社会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工协作关系又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因此,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它在物质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这种“折光”,正是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只有从历史形式来考察社会分工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进而正确分析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 物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唯物主义者是把它作为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来看待的。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

德育的主要功能

德育的主要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1)对德育社会性功能理解的注意点: 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观; 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 例子:公交车上让座。 ㈡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则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⑴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例子: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到的标准,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没有了诚信,这个人不能与其他人好好的相处,会被人疏远,在社会也不能立足。⑵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例子:最美妈妈吴菊萍本能之下的伸手,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坠楼女孩的生命;最美护士情急之下对老人进行的口对口人工呼吸,体现的不仅仅是善良投射的关爱;最美女孩在暴雨中为残疾乞丐撑起的那把伞,遮挡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风雨;最美电力工跳进污水里抢修电路的举动,在炎炎烈日里送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有能吹到空气的清凉,这些人为我们树立了道德的标杆,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德,让我

们看到了只有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才容易被他人更好接纳,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⑶德育的个体享受功能 ①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a、个体发展功能发挥中必须充分尊重道德学习个体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b、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 ②个体享用性的实质是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因而具有审美的性质,同时践行道德从这一角度看亦可谓道德人生的立美创造。 例子:鞍钢职工郭明义从90年起53次义务献血,从一开始献血的紧张到现在他乐于献血,因为他在献血中、帮助他人中找到了无比的乐趣。他20年献血6万毫升,这真的很让我佩服,因为在我身边有人这样说:“我都想补血,我才不把血献出去。郭明义是伟大的,他乐于奉献;郭明义是幸福的,他在奉献中找到了乐趣,他实现了德育个体享受性。 ㈢德育的教育性功能:(1)含义:①是德育的“教育”获价值属性;②是指德育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2)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看主要有三点:

浅谈书法教育的德育功能

浅谈书法教育的德育功能 峰峰矿区实验小学苗嘉丽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藏着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精华,在书法教学中传授祖国文字的演变和欣赏书法艺术,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民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艺术的源远流长,从“永”字八法,到“颜赵柳欧”,书法传递的不仅是汉字的形,更传递了汉字的神。书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及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发掘书法教育中的德育素材,恰当地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从而把书法教育作为德育的有效阵地,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会大有裨益。 1、以中国书法的艺术地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和斗争中,创造了极其丰富又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书法汉字艺术就是其中之一。汉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汉语书面工具,几千年来,这种表意文字为人类保存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各民族之间;汉字是从绘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甲骨文、大篆、小篆,又由隶到楷、行、草、大草、狂草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而又独立门类的书法汉字艺术;汉字艺术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是以点线为这种艺术的造型基础;汉字在长期的书写过程中产

生了自己的一整套艺术规律;汉字起于 点画用笔,系于单字结构,成于整幅章法;美于风神气韵,寄情于点画线条之间,法度森严而又变化无穷,汉字哺育了古往今来各民族无数书法艺术家。同时,那些璀璨群星的书法家们为汉字书法汉字艺术又注入了难以估量的血和汗;汉字艺术书法史记载了我国社会演变与革新的历史。源远流长,载籍浩繁;汉字代代相传,推陈出新,汇成了浩若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中国书法把线条曲直适宜、纵横有度,结构间架疏密自如、整散天然的形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到中国是书法艺术的发源地,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享有极高的声誉。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香港著名人士陈焦桐所说:“热爱中国必热爱书法,因为中国字是代表中国的徽号,有中国字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学生在书法艺术实践中升腾起对中华文明的无比崇拜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无比自豪。 2、以古代书家的高风亮节提高学生人品修养 我国书法界有一个好传统,就是强调书品与人品的统一,学书先学做人。早在西汉时扬雄就提出了“书为心画”的著名观点,认为书法艺术作品是书家思想意识、德行、品藻的直接反映。“书字不过一技耳,而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 北宋朱长文曾说:“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 体严法务,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

德育的概念

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 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2、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大学》——我国最早的德育专著 《论道德教育》涂尔干——标志着教育学的诞生 《品格概念与品德教育》凯兴斯泰纳——最早研究品格的专著 《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形成 3、德育的功能(简):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政治、经济、文化) (1)、德育的政治功能 a、德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意识的人,维护与巩固政治 b、德育通过学校这一阵地,传播思想制造舆论 c、德育直接培养政治人才 (2)、德育的经济功能(生产——流通——消费) a、生产领域:提高劳动者素质 b、流通领域:诚信体系 c、消费领域:树立健康积极的消费观 (3)、德育的文化功能 a、保存传递文化; b、选择文化; c、融合创新文化; d、引领文化 2、德育的个性化功能 (1)、德育的个体发展性功能:为个体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对个 体的品的结构(政治、道德、思想品质)的发展起作用 (2)、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满足人超越的需要,满足精神追求 的需要,使人从中获得精神的快乐、愉悦 4、德育的地位的认识(结合实际谈) 德育首位论、五育并列论、完全寓它论、以智代德伦、德育唯一论 5、德育目的的概念: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 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格规格。 6、德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激励、评价,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7、确定德育目的的依据(简) (1)、客观依据 a、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 b、不同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c、各级各类学校不同阶段的特点 (2)、理论依据 a、德育目的的直接来源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该理论既确定了人的全 面发展观又展现了人的未来发展方向) b、各种流派围绕的根本问题就是教育目的、教育取向的不同 个体本位论:主要考虑人的发展、人的需要来确定德育目的(代表人物:杜威、 卢梭) 社会本位论:在遭人与造公民之间选择造公民(代表人物:涂尔干) 科学主义:社会瞬息万变,教育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强调教育的功利性、适应性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要按人性化的需要来设计 8、我国小学德育目标(1993年《小学德育大纲》)

道德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道德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引言:道德是人长期形成的、靠内心善恶观做标准来约束行为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 关键词:道德、人生观、意义 正文:一、道德的意义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构成人们价值观念的对人类具体行为进行是非判定、评价的行为规范体系。人生是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是生命的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前者在人类文明前进的路上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人类从野蛮粗暴走向文明,从纯粹发自本能的行动变为有社会性意义的行动。 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现在社会倡导的是德才兼备,我们才学智慧已具有,道德修养需完备,而幸福是人所勾连着的对象或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与过程,它具有超越性、单元性、分维性、差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等特点。就道德规范与人的幸福一致的具体情况来看,它是人幸福的必要条件,是人获得幸福的公共资源。虽然就特殊情况来看,道德规范与人的幸福之间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但总的趋势来看,它与人的幸福是一致的,这种一致与道德规范的可普遍化程度正相关。 所以,道德教育对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人生的意义 1:1、有助于人们的幸福生活 从道德修养的产生来看,道德修养是人类幸福的必要条件。道德规范的存在与人们的追求幸福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可以说道德的存在本身就是以人们在追求幸福的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互冲突为前提,如果人们所追求幸福的活动本身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彼此天然地相安无事,那么,道德的存在就是无意义的。对于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道德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他追求幸福的活动的环境的构成部分。社会成员总是在一定的道德规范等制约因素之中从事自己追求幸福的活动,他如果要追求不合于道德、不合于法律的幸福,往往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与阻挠,这对于他自己来说就已经是一种痛苦了,因此他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所以,道德教育有助于人们的幸福生活的实现。 2、有助于大学生的素养发展 对于接受道德教育的人来说,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基础,成长为有用的人,还可以帮助人正确认识“德”和“才”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两者的关系,避免走入:“重智轻德”的误区,从各方面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 进行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育原理超级完整版

德育原理 1.“守一”意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转化理论”。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2.德育的内含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4.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这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5.德育的现代化特征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的德育①学校德育的民主化②学校德育的世俗化③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6.德育理论的形态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7.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往往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8.德育的本质三种人性①是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是本原性的人性②是与兽性相对的人性—这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性③现实存在的人的综合属性(现实性人性或者德性)—它是前述两种人性综合与运动的结果。 9.对道德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第一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本质。第二是从本质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本质。最后,道德教育本质讨论还有一个在教育内部与其他教育形态相比较的本质探讨唯度,这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等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质的不同。德育功能的含义;德育的效果有高有低,因具体的德育实践而定,但德育功能却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规定。故客观效果和能量只能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德育在生活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德育在(品德),一是道德主体的品质。二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者德行生活。 10.正确德育观的意义首先,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立。其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最后,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1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12.认识德育的社会性功能要注意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观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 13,。德育的个体功能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14.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15.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落实要注意首先是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其次是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 16. 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①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认为,人格中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口唇阶段(1岁前),肛门阶段(2~3岁),男性生殖器官崇拜阶段(3~5岁),潜伏阶段(6~12岁),生殖阶段(成人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动欲区与之相联系。解决的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人格。②社会学习

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学校德育过于关注制度化的方案,而忽视了日常生活对人格的孕育作用。刚性的制度化努力固然重要,柔性的日常生活也有其特定的功能。只有“刚柔相济”的整体性德育,才是完善的德育。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儿童天性的裸露 赫勒及我国学者衣俊卿都认为非日常生活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但“自为”也可能“为”错了方向,也可能妨碍了人性的实现。比如,制度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被创造出来的制度有时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可以屏蔽、遮盖甚至扭曲人性。科学世界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展开的领地,是人的创造性开辟的天地,但在这一领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遗忘。而一般情况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裸露,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是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现代物质与制度环境中得以喘息、静思的家。 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裸露,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性行为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与道德时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鲍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为者不是面对另外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联系发生在行为者和规则之间,而另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仅仅是权利和义务的棋盘上活动的棋子”。[1]也就是说,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与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与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陌生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如果说陌生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

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本质,正确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的关系,领会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的内涵与意义。 教学难点重点 德育的本质,德育功能的概念,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个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 德育的本质和功能问题是德育理论的基本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不同德育观的内核。 第一节德育的本质 一、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 道德在生活中有两种存在状态:一是表现为道德主体的品质,称之为“德性”;二是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称之为“德行”。(或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德性生活)。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问题因此就是道德在人性、德行在生活中的存在问题。 关于人性,在中国古代就有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性有善有恶、性三品说等不同的解释,矛盾的焦点在于对善与恶两个端点的认识上。 西方人则有另一种解释“人是半人半兽的动物(即神性与兽性的统一)。 德性即具体人的具体人性,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水平:这个人的人格中多大程度上赋有人的精神含量,他多大程度上领会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本质,多大程度上通过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实现其价值目标。因而,德性既可以理解为人的生物性和精神性的综合,又可理解为基于生物性求索精神人格的中介环节。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

所以,有三种人性存在: ①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自然属性(本原性的人性) ②与兽性相联系的人性(本质性的人性) ③现实存在的人的综合属性(现实性人性) 人性表现于人的生活。人性中既有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双重性质,人的生活亦可分为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意义生活)。人追求物欲的满足,但又不甘于物欲的满足;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有意义地活着;活得有质量。人为活着而生活,同时人更为有质量或更有价值的生存而活着。着正反映了人类及其生活的本质,因此,人的生活也是二重的,即物质生活和意义生活的二重性。 物质生活和意义生活彼此内在地对立统一,即“德性”生活。人的“德性” 生活也因其物质生活和意义生活的含量不同而水平不一。由此可见,德性生活实际上是物质生活、意义生活的综合,也可以说是由物质生活到意义生活的中介环节。 人性中的动物性不足以使人区别于动物,而精神性使人从动物中超越出来成为真正的“万物之灵”,因而精神性或神性更本质地表达了人性。物质生活是德性生活的基础,但人的生活的本质不是物质生活,人的物质生活总是服从于一定的生活目的(或意义)。 关于人性与道德生活、道德教育本质可以做这样的概括:人性固然是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但人的本质却是对于生命质量或生活意义等精神性的企求。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本质或本质功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二、对德育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 关于德育本质的讨论一直是中外德育理论谈论的焦点之一。每一位德育理论家或教育家豆油自己的观点。 一种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的本质。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

太极拳的道德教育功能

太极拳的道德教育功能 太极拳的道德教育功能 太极拳对现代人有特殊的意义,每个人练习的目的不同,练出来的效果也不同,但是太极拳对现代人都有教育的功能。 太极拳的道德教育功能一、虚静之于审美 练习太极拳,讲究一个“静”字。太极拳名家冯志强认为“练拳要从无极始,虚实开合认真求。练拳的时候,没有太极、没有阴阳的时候就是无极,这就是‘静’”。 首先是“心静”,心不静则不专,要求练习者凝耳韵,“忘声返听”,不为外界声音所吸引,和周围环境脱开,心静神宁、摒除杂念、进入到一心练拳的状态。也就是达到一种对外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太极状态。 其次是身“竟”,初学者要以慢为主,将气沉于丹田,大脑中枢神经要保持兴奋与抑制,达到动静结合。 静,可以使人从急躁与功利、多欲与多思中超脱出来,进入精纯不二的境界,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快感。 特别是当太极拳的练习者达到第三阶段即神明阶段时,人就从以前的“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调进入忘身、忘息、忘心这三忘,达到所谓神遇、心听和形无意、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 这种快感与老子美学中的“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

很相似,是一种审美的愉悦,即美感。 美感是一种不计较利害得失的快感,美感不涉及人的自私欲望,在审美中人必定会超出自己狭隘的自私目的,也不会被使用目的所迷惑。 在达到一定境界的太极拳大师那里,打一套拳就像创作一件艺术作品一样令人舒心畅神。 其实,这就是太极拳的超越世俗的美感状态。在太极拳的演练中,能达到审美状态,就是潇洒出尘、超然物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演练者能体味到精神的清高与内在精神的感召。 “正是这种感召把人提升到普遍尘世的存在处境之上,使人觉察到自己的崇高精神与人格力量。美的光辉是照耀人们心灵的灯塔。” 进入审美状态的太极拳演练者可以唤醒自己心中积蓄的伟大力量,所以,当他们进入脱俗的审美状态,成为审美的人时,他们也行走在道德的道路上。 太极拳的道德教育功能二、中正之于无私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练习者应遵循的原则之一。《论初学太极拳易犯的毛病(上)》一文中写道:“传统杨式太极拳,自陈长兴以下经历杨氏三代,在流传至今的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了“立身中正”的独特风格。 其它如陈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太极拳,凡是经久流传不衰各学派,尽管架有大小,势有不同,却也无不遵循清初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的基本要求。” “立身中正”是使人体运动时下盘稳固的基本条件之一。如

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本质,正确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的关系,领会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的内涵与意义。 教学难点重点 德育的本质,德育功能的概念,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个性功能、德育 的教育性功能。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 德育的本质和功能问题是德育理论的基本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不同德育观的内核。 第一节德育的本质 一、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 道德在生活中有两种存在状态:一是表现为道德主体的品质,称之为“德性”;二是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称之为“德行”。(或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德性生活)。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问题因此就是道德在人性、德行在生活中的存在问题。 关于人性,在中国古代就有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性有善有恶、性三品说等不同的解释,矛盾的焦点在于对善与恶两个端点的认识上。西方人则有另一种解释”人是半人半兽的动物(即神性与兽性的统一)。 德性即具体人的具体人性,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水平:这个人的人格中多大程度上赋有人的精神含量,他多大程度上领会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本质,多大程度上通过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实现其价值目标。因而,德性既可以理解为人的生物性和精神性的综合,又可理解为基于生物性求索精神人格的中介环节。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 所以,有三种人性存在: ①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自然属性(本原性的人性)②与兽性相联系的人性(本质性

的人性)③现实存在的人的综合属性(现实性人性) 人性表现于人的生活。人性中既有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双重性质,人的生活亦可分为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意义生活)。人追求物欲的满足,但又不甘于物欲的满足;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有意义地活着;活得有质量。人为活着而生活,同时人更为有质量或更有价值的生存而活着。着正反映了人类及其生活的本质,因此,人的生活也是二重的,即物质生活和意义生活的二重性。物质生活和意义生活彼此内在地对立统一,即“德性”生活。人的“德性”生活也因其物质生活和意义生活的含量不同而水平不一。由此可见,德性生活实际上是物质生活、意义生活的综合,也可以说是由物质生活到意义生活的中介环节。 人性中的动物性不足以使人区别于动物,而精神性使人从动物中超越出来成为真正的“万物之灵”,因而精神性或神性更本质地表达了人性。物质生活是德性生活的基础,但人的生活的本质不是物质生活,人的物质生活总是服从于一定的生活目的(或意义)。 关于人性与道德生活、道德教育本质可以做这样的概括:人性固然是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但人的本质却是对于生命质量或生活意义等精神性的企求。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本质或本质功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二、对德育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 关于德育本质的讨论一直是中外德育理论谈论的焦点之一。每一位德育理论家或教育家豆油自己的观点。 一种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的本质。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 一种是从本质的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的本质,认为本质是在实践中通过活动不断形成的,道德的本质是在不断形成中的、需要有所构想的。 第二节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功能的概念及其认识 正确地理解德育功能有助于理解德育的重要性,也有助于理解德育概念本身。 德育目的——想要德育干什么 德育功能——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德育效果——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具体解释以上三者的关系)

德育的意义

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 2、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了基础 3、德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德育是“大德育”,包含了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和心理教育 我国大德育出现的原因 1、中国有着政治、道德、法律等不分的传统 2、受前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3、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使然 4、实践发展的需要 我国德育的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精神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总目标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笼统性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特征 1、强调基础性 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相统一 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 4、更趋完整性 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德育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学校德育中最重要的内容 1、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相对区分开 祖国:地理、历史、文化概念国家:政治概念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爱祖国 2、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 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培养能够正视祖国危机,敢于揭露祖国的缺陷与不足的个体 3、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 4、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层次性 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有层次的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二、集体主义教育 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应注意 1、要从理论上明确集体主义教育中的“集体”是“真集体”,而非“假集体” 2、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3、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肯定个人主义的价值

三、道德品格教育 开展道德品格教育应注意 1、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景中,赋予德目不同的含义 2、要提升学生的德行动机和意图 四、民主法制教育 进行民主与法制教育要注意 1、要反对极端民主化与无政府主义 2、要发展学生的民主反思与批判意识及能力 3、要重视学校的纪律教育 五、理想教育 加强理想化教育应注意 1、避免对三大理想作分裂式教育: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是不可分离的 2、理想教育要注重理想的层次性 六、心理品质教育 * 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1、在教育原则上,心理品质教育要考虑尊重学生的隐私 2、在教育方法上,心理品质教育主要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来进行 德育的功能 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生存性功能发展性功能享用性功能 * 2、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①德育的政治功能* A、德育对现存的社会政治制度具有继承作用 B、德育对于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C、德育具有培养政治人才的功效 ②德育的经济功能* A、宏观:通过德育能够变革或形成某种社会意识形态,这其中包括变革或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产生形塑作用 B、微观:德育通过发展和完善个体的某些道德素质,从而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③德育的文化功能 A、德育具有传递与选择文化的功能 B、德育具有更新与创造文化的 德育目标的内容分层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

德育的功能有哪些 新时期如何改进

德育的功能有哪些?在新时期如何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 一 1、德育具有社会功能。包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影响作用。 2、德育具有个体功能。包括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的影响作用。 3、德育具有教育功能。包括德育本身的价值教育属性和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智 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 二 1、在理解德育的社会功能时,要注意其社会功能实现的间接性,德育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功 利主义倾向,要通过对德育对象个体的塑造去实现社会功能,通过文化功能的实现去达成其他社会功能的目标。 2、要认识到德育除社会功能外,也具有重要的个体功能,因此,只讲片面的牺牲与奉献是 德育的病态,真正的德育赋予个体生存的基本原则,促进个体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进程,最终使个体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获得精神上的美好享受。可见,要产生真正的德育功效,必须将社会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统一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规律,发挥他们道德学习的主体性。 3、德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不充分是中国德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德育个体功能的发挥:1)要 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2)品德发展的实质是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因此,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个体一定的品德,是发挥个体功能的重要内容。4、落实德育的教育功能,必须注意:(1)要确立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 教师须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其奠定为人的根本。同时,教师应将道德动机与学习动机的激发、道德践行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等环节联系起来,避免片面和虚幻的道德人格的发生。(2)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于统一。应当努力提高教师的人师性质,即提高其道德和精神品位。在塑造学生时,始终追求实现学习目标和品德修养目标的统一。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德育:德育是指教育与工作者组织适合的与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德育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学校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 德育目的: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的规格。 德育内容: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道德教育学科课程:以专门介绍道德价值,规则的原理与知识体系,提供学生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简答题: 1 何为道德发展上的“年龄歧视论” 答:所谓的道德发展上的“年龄歧视论”(也称进步偏见,年龄主义)主要是指这样一种假定:道德发展有一个逐步上升的等级性的顺序,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不断进步,每一个高一级的阶段都代表一种较高的能力。这一假定实际上是说,在道德水平上,年长者可能高于或低于年轻人。“年龄歧视论”对道德发展解释的缺陷不仅在于它的不公正,而且在于他的简单化和宿命论倾向。这一缺陷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至少有两个:第一,优越感或居高临下的关系会恶化年长者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德育的效果。第二,由于假定某一年龄段的儿童不能胜任某种道德义务,我们往往会非常主观地抑制或放弃了某些重要的道德教育的机会。 2反对讲道德教育作为专门的课程去开设的原因。 答:1道德教育作为专门的学科课程容易导致道德灌输,容易忽视道德理性,道德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等。开设专门的德育学科进行德育,效果不如利用其他学科中进行的间接德育。 2德育课程作为专门学科课程区开设,就会出现一些与一般课程概念相抵触的东西。 3特定学科课程一旦设置,就应该有专门的教师,而真正合格的道德教育的教师很难找到。 3赞成将道德教育作为专门学科去开设的原因 答:1道德教育有自身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程序 2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不能作为其不能独立存在的理由,而只能作为被看作是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应当考虑更多的问题。 3如果不将道德教育作为专门的学科开设,道德教育可能成为一种“边缘性学科”。 4, 活动的德育意义或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