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初2016级13-14学年(下)半期试题——语文

重庆一中初2016级13—14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春·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7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潺.潺(cán)丑陋.(l?u)磐.石(pán)潜.心贯注(qiǎn)

B.讪.笑(xiàn)骊.歌(lí)赫.然(ha)气冲斗.牛(d?u)

C.污秽.(huì)归省.(xǐng)嗥.鸣(háo)慷慨.淋漓(kǎi)

D.炽.痛(zhì)亘.古(gan)凫.水(fú)肆.无忌惮(shì)

2.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踱步臃肿镐头沥尽心血 B.飘缈哺育深邃心汇神凝

C.筹画默锲蝉蜕一反即往 D.狂澜祈祷屏嶂可歌可泣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语境义解释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闻一多先生作品中的文字整齐排列。)

B.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

....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军人战死于战场)

C.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

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两人相见后,先拍手,再开始合作。)

D.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这片荒园少有人涉足)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初春,群芳吐艳,点点暖意点缀着一中校园,这与深冬时的校园景致迥乎不同

....。

B.雷锋,短短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妇孺皆知

....的重要人物。

C.西安某幼儿园在未告知家长的情况下,长期给园内幼儿集体服用处方药品“病毒灵”,导致孩

子出现头晕、腿疼、肚疼等症状的新闻一播出,家长们义愤填膺

....,要求严惩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还孩子一个说法。

D.重庆一中初2016级诗歌朗诵会上,同学们博学多识

....,以深情的朗诵,赢得满堂喝彩。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组是()(3分)多少花开不知名,一枝一叶总关情。春天,适合歌咏的季节,妖娆的诗情总在此时蓬勃。万里春风浩荡,正像“”,生命在她的怀里苏醒;千树春红翩跹,正如“”,柔柔馨香酝酿春之花宴;百丈春流泛滥,正似“”,汹涌春的活力;密密春雨斜织,正是“”,笼就一片璀璨艳丽。春,就是这样夺人眼目,撩拨春心,就是这样铺天盖地的美。

①“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②“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夭桃薄薄红。”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④“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6.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是一场美的享受。请选出下面对各种书法的“春”的欣赏不准确

...的一项()(3分)

A.草书之“春”,笔画连绵、流畅,狂放不羁,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笔画之间描绘春的潇洒、自由。

B.楷书之“春”,方正、端庄、儒雅,笔画之间距离匀称、笔笔分明,春之流畅、自然淋漓尽致。

C.隶书之“春”,笔画略显宽扁,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一展春的庄重。

D.篆书之“春”,如行走在春天的女子,娟秀婉约,用笔婉转之间,春之美秀尽情舒展。

第二部分春·祭

7.综合性学习。(9分)

清明,不管是“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的祭祀扫墓,还是“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的踏青迎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习俗。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传统习俗,重庆一中初2016级的师生们准备进行如下活动,特邀请你参加。

(1)今又清明,慎终追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概括

..中国人采取了哪些方式纪念清明。(3分)材料一:“天蕴浩气,其精为星;地含灵秀,其晶为人。巍巍黄帝,人文始宗。”2014年(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祭祀典礼在彰显“庄严、肃穆、宏丽、高雅”的同时,将黄陵县传承已久的公祭仪仗礼仪融入其中,体现“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理念和浓浓的民风民俗,展示中华祭祀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当今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的精神风貌。

材料二:2014年4月4日上午10时,江南殡仪馆广场,哀乐低回。我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实现者家属和市民共3000余人手捧菊花,静静伫立在重庆市遗体捐献纪念碑前,为遗体捐献者敬献花圈,许多受益于遗体捐献者的市民,无论长幼,都泣不成声,心中深情怀念。

材料三:重庆上千群众4月5日来到歌乐山烈士陵园,在庄严的乐曲中,祭奠红岩英烈。“每年清明都会自发来为烈士扫墓,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每次来到这里都能感到一种肃穆,为英烈们的事迹和精神感动。”重庆医科大学的学生们说。每年清明,祭祀先烈成为了中国人缅怀先烈,感受伟大民族精神的最好时机。

(2)“代客扫墓”成为今年网上走红的清明生意。清明节,一些上班族因为没时间回家祭祖,于是网上兴起了清明节代客哭坟。在墓前嚎啕大哭的人,可能和墓地里面的人毫无瓜葛,他们只是“代理扫墓”的业务员。对这一现象,各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虽然请人扫墓不值得推广,也比根本就不去扫墓的人强。现代都市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为了生活,有很多不能自已的时间。如果没有时间,请人代为扫墓也未尝不可,请人扫墓的那些人,同样是出于对死者的哀思。

请你结合文段观点

....,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3分)

....和生活实际

(3)清明扫墓是对逝者的尊重。据师生反映,有不少群众扫墓祭祀时仍存在诸多的陋习:燃放易引起山火的烟花爆竹,乱丢冥钱,乱烧如“手机”、“别墅”、“汽车”等祭祀用品,迷信,铺张浪费,等等。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众扫墓的文明意识,学校特请你拟写一条以“文明扫墓”为主题的标语。要

第三部分春·赏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8分)

(一)8.古诗文积累。(13分,每空1分)

(1)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

(2)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3)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4),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5)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6),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7)苍苍竹林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8)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诗句是:

,。

(9)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以北方的寒气和寒冷的月光衬托边塞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的诗句是:,。

(10)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展现了战争旷日持久之残酷的诗句是: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5分)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吴下阿蒙⑷即更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劝诫是一门艺术,吕蒙从“但有武略”的战将变成“学识渊博”的帅才,得力于孙权的巧言劝导。请结合文章,说说孙权是如何进行劝导的?(3分)

12.本文的详略安排很有特点。请说说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4分)

第四部分春·悦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雨儿龙应台

我每天打一通电话,不管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电话接通,第一句话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儿。”如果是越洋长途,讲完我就等,等那六个字穿越渺渺大气层进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点时间。然后她说,“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

“对,那就是我。”

“喔,雨儿你在哪里?”

“我在香港。”

“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

“我昨天才去看你,今早刚离开你。”

“真的?我不记得啊。那你什么时候来看我?”

“再过一个礼拜。”

“你是哪一位?”

“我是你的女儿。”

“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啊。你现在在哪里?”

“我在香港。”

“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

到潮州看她时,习惯独睡的我就陪她睡。像带孩子一样把被子裹好她的身体,放周璇的《天涯歌女》,把灯关掉,只留下洗手间的小灯,然后在她身边躺下。等她睡着,再起来工作。

天微微亮,她轻轻走到我身边,没声没息地坐下来。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身子愈来愈瘦,脚步愈来愈轻,声音愈来愈弱,神情愈来愈退缩,也就是说,人逐渐逐渐退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

我一边写,一边说:“干嘛那么早起?给你弄杯热牛奶好吗?”

她不说话,无声地觑了我好一阵子,然后轻轻说:“你好像我的雨儿。”

我抬起头,摸摸她灰白色稀疏的头发,说:“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

真的是你。说起来古怪,昨天晚上有个人躺在我床上,态度很友善,她也说她是我的雨儿,实在太奇怪了。”

“昨晚那个人就是我啊。”我把冰牛奶倒进玻璃杯中,然后把杯子放进微波炉。远处隐隐传来公鸡的啼声。

“那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她一脸困惑。

“我从台北来看你。”

“你怎么会从台北来呢?”她努力地想把事情弄清楚,接过热牛奶,继续探询,“如果你是我的雨儿,你怎么会不在我身边呢?你是不是我养大的?是什么人把你养大的呢?”

中,我竟分不清那究竟是她年轻时的锋芒余光,还是一层盈盈的泪光。于是我从头说起:“你有五个儿女,一个留在大陆,四个在台湾长大。你不但亲自把每一个都养大,而且四个里头三个是博士,没博士的那个很会赚钱。他们全是你一手栽培的。”

眼里满是惊奇,她说:“这么好?那……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今年几岁?结婚了没有?”

我们从盘古开天谈起,谈着谈着,天,一点一点亮起,阳光就从大武山那边照了进来。

有时候,女佣带着她到阳明山来找我,我就把时间整个调慢,带她“台北一日游”。第一站,洗温泉。泡在热气缭绕的汤里,她好奇地瞪着满堂裸身的女人目不转睛,然后开始品头论足。我快动作抓住她的手,才能阻止她伸手去指着一个女人,大声笑着说:“哈,不好意思啊,那个雨人好──肥喔。”

第二站,搭公交车,红五号,从白云山庄上车。一路上樱花照眼,她静静看着窗外流荡过去的风景,窗玻璃映出她自己的颜容,和窗外的粉色樱花明灭掩映;她的眼神迷离,时空飘忽。

到了士林站。我说:“妈,这是你生平第一次搭捷运,坐在这里,给你拍一张照片。”

她娴静地坐下,两手放在膝上。刚好后面有一丛浓绿的树,旁边坐着一个孤单的老人。

“你的雨儿要看见你笑,妈妈。”

(选自龙应台《目送》)

13.文章主要记录“我”与母亲的对话,作者反复说着“我是你的女儿”,请分析这简单的一句话中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情感?(3分)

14.本文写了一对母女之间的多次对话。有人觉得可以把题目换成“我和母亲的对话”,你觉得可好?说说你的理由。(4分)

15.试品析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6分)

(1)她极惊奇地看着我,大大

..地开心。

..地惊讶,大大

(2)她的眼睛还是那样亮

...,那样亮

...。

16.文章最后写道:“我这才注意到,她穿着黑衣白领,像一个中学的女生”,这样结尾有何作用?(4分)

17.“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面对父母渐渐的老去,我们慨叹时间的匆匆,

生命的无奈。阅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想对父母说的吗?请用优美的语言

.....写下你对父母的真情告白。(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清澈心李丹崖

①合肥有许多条路,我最喜欢的要数清溪路。

②喜欢清溪路,不因别的,只因这样一个澄澈的名字,淳朴、安宁,有禅意,总能让人联想到一

③尽管现实中的清溪路并非这个样子,因为这样一个好名字,我想,住在那里的人应该是幸福的。

④我喜欢一切“清”字开头的词组。甚至我曾想过,若我再有女儿,定会为她取名“清澈”。

⑤“清澈”真是一个好词,每每想到它,我总想到茫茫苍苍的群山,山谷里,一泓泉,有归浣的女子在泉水边濯足;或是一望无垠的春野里,农人在溪水边清洗他的农具。

⑥一份清澈的心境应该在清晨养成,在一个阳光初升的早间,露珠丰满莹润,我们趟遍了宽阔的

草木和土地去散步,气息里呈现野草的芳香,肌肤里灌满微风的和暖。这样的一天,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开始,怎能不拥有一份清澈的心境?

⑦我去茶乡遇见一位女子,她是茶道表演的冠军,我问她,怎能保证自己冲泡出来的茶不熟不涩,青叶如翡?茶道冠军说:“很简单,抛去技巧,还须拥有一份清澈心。技巧易学,清澈心难得。”

⑧原来如此。

⑩后来,出于工作关系,我在古城深处租住了房子,才发现在古城深处生活的人们,安逸而富足,幸福感极强,极易满足,极懂感恩。他们心里装着的是澄澈的春水,怎能生养不出这样清新扑面的女子?

⑾在合肥上学的时候,认识一位给浴池烧水的师傅。他嗜睡如命,经常烧着锅炉也会打盹儿。有人打他的小报告到老板那里,老板要辞退他。得知了这件事,他敲开了老板房间的门,他说:“我烧水的时候并不是打盹儿,而是在静心。”

⑿老板问,“你一个烧锅炉的,又不参禅悟道,静哪门子心?”

⒀你知道锅炉师傅是怎么说的吗?他说:“我这是在安心烧好水,而有些人在往你的耳根里倒浑水,你说谁该被辞?”

⒁老板木然。

意,浅浅的安宁,些小的知足和恬淡,生活的鱼塘虾蚌嬉戏,我们只要保持一份悠然的心境,相信清澈就距离你我不远!

(有删节)18.阅读文章,说说“清澈心”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19.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7分)

(1)请品析

..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那是一条路的婉约

..。

(2)请按要求品析

..文中画线句子。

故乡的古城深处,常有春茶一般的女子穿梭其间,仪态端庄,束着马尾辫,几乎要撅到矮墙的上

方,一身白色的长裙,或是牛仔装,很是清爽。(请从人物描写

....的角度品析)(4分)

20.文中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故乡城墙根的描写,这有何作用?联系全文,请做具体分析。(4分)

21.阅读第⒂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什么“我真心佩服这个烧锅炉师傅”?(3分)

22.阅读了本文,你是否对“清澈”一词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文章中,作者用柔情的语句抒写了“清澈”,请仿照作者的描写,也抒写一句对清澈的自我认识。(3分)

“清澈”真是一个好词,每每想到它,我总想到茫茫苍苍的群山,山谷里,一泓泉,有归浣的女子在泉水边濯足。

第五部分春·绘

四、作文(55分)

写作导航

同学们,每部作品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有赖于精湛的人物描写,恰当的人物描写也是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必要环节。人物描写包括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还有涵盖于它们之上的细节描写,而从描写的角度我们有正面和侧面的描写,还不能缺失精彩的环境烘托。当然,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们忌面面俱到,抓住人物特点,有针对的描写,选择合适的人物描写方法,才能做到形象凸出。

同学们,赶紧拿起你的妙笔,描绘自己心中的精彩人物吧!

23.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⑴命题作文

垂柳依依,靡雨霏霏,枕着清明又一年思念的薄凉,抑郁着经年清明那不能尘封的伤感。近日,中央电视台启动了“清明说吧”,很多市民走进说吧,倾诉自己对逝者的思念,怀念一段段美好时光。清明,是否也让你重拾了与那个逝去的人的记忆碎片,让你拼凑了与他的那些细碎的时光?

请以“清明的思念”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⑵半命题作文

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点缀那个快乐春天;点点稚嫩凌乱的脚印,描画那个无邪的春天;翩翩舞动的风筝,绚烂那个浪漫的春天;缕缕曼妙的歌声,唤醒那个回忆里的春天。仿佛一场梦,童年就悄然离去,那些春天里童年的记忆,却总在心底翻涌,难割难舍。

请以“的春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重庆一中初2016级七下语文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一、1.(3分)C(A.潺chán、潜qián;B.讪shàn、斗d?u;D.炽chì、肆sì)

2.(3分)B(A项全对;B.飘渺、心会神凝;C.筹划、默契、一反既往;D.屏障)

3.(3分)C(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4.(3分)D(博学多识:学问很多,见识广。)

5.(3分)A(①根据上下文内容衔接;②判定写春水、春雨的诗句即可正确排序)

6.(3分)D(想象失当)

7.(1)(3分)①祭祀先祖,传承文化;②纪念遗体捐献者,深情怀念;③纪念先烈,感动民族精神;(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3分)我不赞成“代客扫墓”。祭祀先人、追宗认祖是中华孝文化的延伸,是中国人维系家庭观念和代系稳定的方式,需要亲力亲为。代客祭扫是在对“孝心”明码标价,这个新兴行业本质上其实是对死者的亵渎。忙,每个人都忙,一年只有一天清明,我相信这一天的时间绝对能挤出,事在人为。我们都应本着一颗真诚之心,善待自己仙逝的亲人。(亮观点1分,阐述2分。能针对“代客扫墓”进行针对性批驳即可。仅有观点无阐述不得分。)

(3)(3分)符合要求即可,示例:①清明涕泪诉衷肠,文明祭扫敬先人。②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标语围绕“文明清明”1分,修辞手法得1分,字数符合要求得1分。)

二、8.(每空一分,共13分)(1)竹中窥落日;(2)思君不见下渝州;(3)凭君传语报平安;(4)独怜幽草涧边生;(5)闲敲棋子落灯花;(6)江山代有才人出;(7)杳杳钟声晚;(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9)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每空1分)(1)当涂:当道、当权;(2)及:到了……的时候;(3)非复:不再是;(4)更:重新。

10.(每句2分)(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2)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评分标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必须翻译呈现,同时做到意思准确,语言表达通顺。

11.(3分)先向吕蒙道出了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1分),接着讲述了学习的目标(目的)(1分),最后再现身说法,道出了读书的益处(1分),成功劝服吕蒙读书学习。(答道要点即可)

评分标准:答案必须是理解人物说话内容后的概括提炼,如果照抄原文,不得分。

12.(4分)①详写:孙权劝学、鲁肃赞学;略写:吕蒙就学。(2分)②好处:结构上简洁紧凑,剪裁得当;内容上详写“孙权劝学”,紧扣“劝”的主题,突出“善劝”;详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出“孙权劝学”的成效。(2分)

三、(一)13.①母亲养育自己的感恩之情;②能拥有这样伟大的母亲的骄傲与自豪;③对唤醒老年痴呆的母亲的一分执着。(每点1分)

14.表明观点,阐述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原文题目更好(1分),“雨儿”是“女儿”的谐音,是痴呆的母亲在口齿不灵的情况下对女儿的呼唤(1分),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和作者对母亲的爱与感恩(1分),而修改后的标题虽然概括了本文的记叙内容,但却无法让我们感知到作者的深情(1分)。所以原文的标题更好。(仅有观点无阐述不得分)

15.(1)“大大”意指非常、极度(或万分)(1分),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听到“我”是她的女儿时的万分惊奇和确认后的极度高兴的心情(1分),表现了母亲对女儿强烈的思念和关爱。(1分)(2)“那么亮”重复使用,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突出强调了母亲眼睛的分外明亮(1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与热爱。(1分)

16.①与前文对母亲年迈的模样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时光匆匆(衰老)的喟叹(惋惜);

②由对母亲年轻时代的描写,说明母亲在女儿心中永远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恒的爱和赞美;(4分,言之成理即可)

17.符合题意即可,答案略。(评分要求:对象明确,语言优美,情感真诚)

(二)18.心底淡淡的善意,浅浅的安宁,些小的知足和恬淡。(3分,摘抄原文或者用自己的话总结都可得分)

19.(1)“婉约”是委婉含蓄之意。在本文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由名字联想到的美丽的场景(1分),表现了“清溪路”带给作者内心的清澈美好(1分),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1分)。

(2)本句是人物的外貌(肖像)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乡女子穿着的清丽(1分),表现了故乡人内心的清澈(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人的赞美之情(1分)。

20.文中对城墙根一带的描写,展现了城墙根一带的老朽(1分),与故乡人的清爽、清丽形成对比(1分),突出强调了故乡人正是因为有一颗清澈的心,才能在如此老朽的环境中保持这样清爽的外形(1分),表达了作者对清澈心的赞美与热爱之情(1分)。

21.因为烧锅炉的师傅有“清澈心”,能安心踏实地做着本职工作,将自己的一份小职业完成,也绝没有害人之心。(3分,意合即可)

22.“清澈”真是一个好词,每每想到他,我总嗅到丝丝缕缕芳香,在柔柔的细雨里荡漾,花香跌落在泥土里,跌落在湖上,也跌落在农夫归家的脚步里。(语言优美得1分,能描写一幅表现“清澈”的意境,有画面感得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