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棉被生产线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和研究

热熔棉被生产线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和研究
热熔棉被生产线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和研究

关于热熔棉被生产线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的探索和研究

摘要:热熔工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纤维加工技术,它是以棉花、化纤和低熔点热熔纤维等为主要原材料,经过纤维梳理、铺网、热熔等关键工序加工之后,使混弹纤维在低熔点热熔纤维加热熔合的情况下,发生相互交联而形成的一种既柔软保暖又挺括防潮的新型热熔絮片生产工艺。由于其兼有棉花的柔软保暖、化纤的防潮蓬松等特点而受到广大消费人群的亲睐。本文主要就热熔絮片和棉被生产线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情况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热熔絮片和棉被生产工艺设备改造体会思考

中图分类号:t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1)12(b)-0074-02

随着以热熔、热轧为主要手段的无胶棉技术的逐渐成熟,一些特殊行业开始大面积配备新式棉被,它是以棉花、涤纶和低熔点纤维按一定配比经过一定工艺流程之后,形成的一种既柔软保暖又挺括防潮的新式热熔絮片和棉被。热熔絮片与热熔棉被与传统棉花网纱被胎相比,具有成型均匀平整,蓬松柔软,挺括防潮,抗压缩弹性强,保暖性好,抗拉强力大,易洗快干,不滚絮,不出破洞,耐洗耐用等特点。

1 热熔絮片和热熔棉被生产的工艺原理

所谓热熔絮片和热熔棉被就是把熔点较低的化纤粘接纤维掺在纯棉花或化纤棉的棉片里面,经加热使低熔点粘接纤维熔化后与其

松香加工工艺

课程综合实习报告 1、松脂的采集和鉴别的方法 1.1、松脂的采集 松脂由松类树干分泌出的树脂,在空气中呈粘滞液或块状固体,含松香和松节油。也称松香、松膏、松胶、松液、松肪。割开松树树体后流出来的含油树脂。树木生理活动的产物,主要由萜类化合物组成。刚流出的松脂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后随萜烃化后物的逐渐挥发而变稠,最后成为白色或黄色的固态物质——毛松香。松脂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采脂”是一个笼统的叫法。松脂采割是指在松树的树干上定期的有规律的开割割口,并收集从割口流出来的送至的操作。开割侧沟或割沟作业是单指采割割口。收脂是单指收脂的操作。割沟、收脂、再加上松脂的储运工作,称为松脂采集。采脂作业是指采割松脂的全过程。有时也包括采割松脂的准备工作和松脂储运。 松脂的采集 最古老的松脂采集方法是洞式采脂法,在松树树干上砍一洞式割口以取得松脂。这种方法采脂中松脂的含油量少(10%左右),杂质多(5%左右),因此,虽然我国马尾松、云南松等松脂质量很好,但却很少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松香。 1951年采用下降式采脂法进行采脂试验,所得松脂中松节油的含量一般在18%以上,杂质在0.5%以下。因此,在南方采脂区进行了推广和应用。经过几十年来的采脂实践,目前,下降式采脂法已经成为我国常法采脂的主要方法。此外,为了充分利用树木,获得更多的松脂,在伐前还可采用强度采脂法或硫酸软

膏化学采脂法。 下降式采脂法 下降式采脂法是在准备好的割面上,第一对侧沟开在割面的顶部,第二对侧沟开在第一对侧沟的下方,从上往下开沟,这种作业方式称为下降式。每个采脂季节的新割面位于旧割面之下。 上升式采脂法 上升式采脂法第一对侧沟开在割面的下部,以后开割的侧沟都在前一对侧沟的上方,割面是由下而上,一个个向树干上部延伸。 上升式采脂法的工艺过程与下降式采脂法大致相同,只是不开中沟,侧沟的夹角较小,一般为60度,便于松脂下流。侧沟间留有不带树皮的小鱼骨,步距较下降式采脂法稍大些。割沟时由割面边缘向割面中部开割,开沟比较容易。我国自推广下降式采脂法以来,较少采用上升式采脂法采脂。 两种采脂法的割沟平均产脂量差不多。下降式割沟处于供水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因水分沿边材的管胞由下向上输送。而上升式割沟处于营养物质较丰富的条件下,因养分由树冠沿着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输送。 国外采脂方法除了苏联以外都用上升式采脂法。苏联过去采用下降式采脂法,认为它采得的松脂产量高、质量好、松节油含量高。但最近有报道,经过试验,第一年的产脂量上升式较下降式低,以后逐年高于下降式。按5—6年计算,总产量可以高出10—14%。较多的研究者认为,如果采脂10年,在开始3年用下降式采脂法,以后在第一年的正上方用上升式采脂法采脂至第10年。用亚硫酸盐酒糟醪液化学采脂时,上升式采脂法的产脂量较下降式采脂法提高34%。苏联近几年来研究双层割面轮流割沟法,较之单独采用一种方式(上升式或下降式)割沟对产脂量更为有利。 10年和15年的采脂工艺。不同的割面设置和采割方法产脂量不同。10年采脂工艺,方案(2)的前5年采用双割面上升式、下降式轮割法,后5年采用上升式,其产脂量较方案(1)可提高11%。15年采脂工艺方案(4)较之方案(3)产脂量提高7%。割沟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10%和20%。保加利亚的试验证明,无论是常法采脂和化学采脂,上升式都优于下降式。美国化学采脂全部采用上升式。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汇总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 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对于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的要进行色差排料。(3)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绺顺直以及衣片的丝缕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于起绒面料(例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可倒顺排料,否则会影响服装颜色的深浅。(4)对于条格纹的面料,拖料时要注意各层中条格对准并定位,以保证服装上条格的连贯和对称。(5)裁剪要求下刀准确,线条顺直流畅。铺型不得过厚,面料上下层不偏刀。(6)根据样板对位记号剪切刀口。(7)采用锥孔标记时应注意不要影响成衣的外观。裁剪后要进行清点

松脂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松脂为什么要加工?有哪几种加工方法?连续蒸汽法松脂加工工艺流程怎样? 松脂是固体树脂酸,即松香溶解在萜烯类液体即松节油中所形成的混合溶液。这种混合溶液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所以松脂必须通过加工,用蒸馏方法将松脂中含有的松香和松节油分离开来,生产出符合国家规定质量标准的松香和松节油。松香和松节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许多工业部门都要使用它。进行松脂加工,不但可向国家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还可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繁荣山区经济。 松脂加工方法有多种,各地可根据资源情况,掌握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生产方法。 1、直接火法 直接火法就是把松脂直接装于蒸馏锅内,锅底用直接烧火进行加热,故称为直接火法。由于本法在蒸馏过程中,当加热到规定温度时,必须滴入适量清水,产生出水蒸汽,降低蒸馏温度,蒸出松节油,所以直接火法又称为滴水法。 2、蒸汽法 蒸汽法是用蒸汽作加工热源,并用过热蒸汽作活汽,即蒸汽从蒸汽管的小孔喷出,以降低蒸馏温度,蒸出松节油。 松脂的蒸汽法加工分三个工序进行:即松脂熔解、熔解脂液净制和净制液蒸馏。若三个工序都连续进行,称为连续法;若三个工序全部间歇进行,则称为间歇法。但也有些工厂,某些工序采用连续法而另一些工序采用间歇法的生产方式。 连续蒸汽法松脂加工分三个工序进行,其工艺流程如下: 1、松脂熔解工序 松脂用螺旋输送机由贮脂池打入进料斗,经螺旋给料器进入连续熔解器,松脂一般是粘稠而带有一定水分和杂质的半流体,为了便于除去杂质的输送,在熔解时需加入一定份量的松节油和水分。松脂熔解时通入开口蒸汽,温度控制在90~95℃,熔解过程中蒸发出来的松节油和水蒸气由熔解器上部的冷凝器回收。熔解脂液经熔解器内的过滤装置除去粗大的杂质后进入连续澄清槽。 2、熔解脂液净制工序 熔解脂液的组分包括:松香47~49%,松节油27~30%,水分20~30%,杂质0.1%左右。熔解脂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细小杂质,我国采用澄清法除去。熔解脂液在澄清槽进行澄清,澄清槽的容积较大,一般能使脂液在其中停留6~8小时,使脂液和水自行分层,澄清后的净制脂液送往蒸馏工序。 澄清槽逸出的水和松节油的蒸汽进入冷凝器回收,下部的渣水混合物,通过稳定罐排出。水分、细小杂质和少量暗色松脂形成的中间层送入中层脂液澄清槽,回收其中的脂液。 3、净制脂液的蒸馏工序 蒸馏工序是在连续蒸馏塔中进行。澄清的脂液由过渡罐经转子流量计测定流量后进入加热器预热至140℃左右,送入蒸馏塔。塔分二段,上塔段塔顶蒸出优级松节油,优级松节油的蒸汽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由塔顶引出进入冷凝器,冷凝和冷却后经优油的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水分,优级松节油再经盐滤器去除微量水分后送入油库即为成品。下塔段塔顶蒸出重油,塔底放出松香。重油经泠凝器、油水分离器分离水分后送往油库。松香放出后送至包装场装桶。

松节油工艺过程说明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淮安万邦香料有限公司 7kt/a松节油分离装置工程 精馏系统工艺设计说明书 南京凯怡化工有限公司 二年七月

淮安万邦香料有限公司 7kt/a松节油分离装置精馏系统工艺技术说明书 1精馏工艺的设计依据 1. 1淮安万邦香料有限公司提供的松节油组成及产品指标要求。 2?精馏工艺的设计原则 2. 1精馏工艺设计的基本要求: 淮安万邦香料有限公司根据市场的变化,计划对松节油中的a和B蒎烯进行精馏分离,拟采用2台连续精馏塔,包括ST塔二台(ST-101、ST-102),以满足连续操作方式下7000 吨/年松节油分离能力的需求。整体精馏工段均采用本公司提供的连续精馏技术工艺。 2. 2松节油原料质量组成 2. 3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处理能力:7kt/a 松节油 分离要求:a -蒎烯产品质量含量》97%,收率为》99%; B -蒎烯产品质量含量》97%,收率为》98%。 3?设计范围 3. 1本设计主项为7kt/a松节油分离装置技改工程。

3. 2本设计工艺部分工程图号为A108-01-02-01-1图纸序号。 4.精馏工段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4.1 基本内容 松节油a和B蒎烯分离精制装置拟采用两台连续精馏塔,即ST-101和ST-102,以满 足连续操作方式下7000吨/年松节油分离能力的需求, 控制方式为DCS。 4.1.1 产品说明 本项目经过新的分离装置,可使a和B蒎烯纯度均达到97%本分离过程的精馏工艺采用连续精馏技术和DCS自动控制,实现过程的连续式操作和精确控制,同时保持各种物耗和能耗处于低水平状态。4.1.2产品指标: a -蒎烯纯度》97 wt. % ,收率》99% ; B -蒎烯纯度>9 7%wt. %,收率>98%0 4.1.3产量指标: 7kt/a 松节油0 4.2 精馏装置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1)原料松节油由罐区原料罐经原料泵(Pl-209,210)经流量计(FICQ-210)计量调节后送入预热器( E-201) , 经过调节阀(TIC-201) 调节进入预热器的蒸汽量, 将松节油预热到操作温度后进入a -蒎烯精馏塔(ST-201)进料口。被汽化的物料蒸气从塔顶引出进入塔顶冷凝器 ( E-203) , 用循环水经调节阀( TIC-209) 控温冷凝后进入塔顶冷凝器( E-203) 的受槽, 经过调节阀(LICA-202)控制受槽的液位。经过a -蒎烯成品泵(Pl-213,214) 将冷凝液受槽中 的部分液体作为a -蒎烯成品经流量计(FICQ-203)调节计量、冷却器(E-205)冷却后送至 a - 蒎烯成品暂储罐( V-208) , 不合格产物则送回湿地松节油原料罐0冷凝液受槽中的另一部分液体经(FICQ-203)和(FI-202)进行比值调节后送回a -蒎烯精馏塔(ST-201)。出塔顶冷凝器( E-203) 的不凝气经不凝气冷却器( E-204) 用循环水冷却后, 冷凝液回塔顶冷凝器

工业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复习资料讲解

工业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缝纫机的发明和发展带动服装工业化生产 19世纪初英国人托马斯.逊发明了手摇链式线迹缝纫++ 机。 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迪摩尼耶发明了单线缝纫机。 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艾利亚斯.豪发明了用两根线进行缝纫的缝纫机器。 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辛格发明了更为先进的缝纫机,并开始大批量生产。 胜家牌全金属手摇锁式线迹缝纫机 3.现代服装工业的特点 (1)设计裁剪电脑化(2)缝制设备专业化(3)熨烫粘合设备自动化(4)生产科学化4.我国服装工业的特点 (1)服装工业机械化起步晚(2)自动化程度不高(3)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影响服装生产工艺发展的因素 (1)加工工具的发展(2)服装材料的发展(3)服装品种的增多(4)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工业化服装的要求 一、使用要求 (一)美学要求(二)操作要求(三)卫生要求 二、工业要求 (一)经济要求(二)加工要求 第三节服装工业生产概况 一、服装生产工序的组成 1. 生产准备 2. 裁剪工艺 3. 缝纫工艺 4. 整烫塑型工艺 5. 成品控制 6. 后整理工艺 7. 生产技术文件的制定 二、服装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生产节拍设计 2. 工作地的设计 3. 工序同步化设计 4. 工作地平面布局设计 三、合理地设计生产工艺流程 第三节服装工业发展趋势 1. 服装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2.服装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3.服装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4.服装CIMS (Computer IntegratedManufacturing System) 第二章生产准备 第一节材料准备 本节主要内容: ◇材料的准备原则◇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配伍◇材料的耗用预算 一、材料的准备原则 1.现货生产类的进料必须慎重,要考虑实际生产能力,满足产品的特点和要求。 2.来料、来样加工生产类的进料要严格根据客户的要求。 3.注意生产节奏和市场动向。 4.对进仓入库的原材料必须严格检验材料的规格和数量。 5.材料必须按照其特性和要求存放。 二、材料的选择 (一)面料的选择面料的选择 我们在选择面料时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松节油工艺过程说明

淮安万邦香料有限公司 7kt/a松节油分离装置工程精馏系统工艺设计说明书 南京凯怡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七月

淮安万邦香料有限公司 7kt/a松节油分离装置精馏系统工艺技术说明书 1.精馏工艺的设计依据 1.1 淮安万邦香料有限公司提供的松节油组成及产品指标要求。 2.精馏工艺的设计原则 2.1精馏工艺设计的基本要求: 淮安万邦香料有限公司根据市场的变化,计划对松节油中的α和β蒎烯进行精馏分离,拟采用2台连续精馏塔,包括ST塔二台(ST-101、ST-102),以满足连续操作方式下7000吨/年松节油分离能力的需求。整体精馏工段均采用本公司提供的连续精馏技术工艺。 2.2松节油原料质量组成: 2.3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处理能力:7kt/a松节油 分离要求:α-蒎烯产品质量含量≥97%,收率为≥ 99%; β-蒎烯产品质量含量≥97%,收率为≥ 98%。 3.设计范围 3.1 本设计主项为7kt/a松节油分离装置技改工程。 3.2 本设计工艺部分工程图号为A108-01-02-01-1图纸序号。 4.精馏工段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4.1 基本内容 松节油α和β蒎烯分离精制装置拟采用两台连续精馏塔,即ST-101和ST-102,以满足连续操作方式下7000吨/年松节油分离能力的需求,控制方式为DCS。 4.1.1产品说明 本项目通过新的分离装置,可使α和β蒎烯纯度均达到97%。本分离过程的精馏工艺采用连续精馏技术和DCS自动控制,实现过程的连续式操作和精确控制,同时保持各种物耗和能耗处于低水平状态。 4.1.2产品指标: α-蒎烯纯度≥97 wt.%,收率≥99%; β-蒎烯纯度≥97%wt.%, 收率≥98%。 4.1.3产量指标: 7kt/a松节油。 4.2精馏装置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1)原料松节油由罐区原料罐经原料泵(PI-209,210)经流量计(FICQ-210)计量调节后送入预热器(E-201),通过调节阀(TIC-201)调节进入预热器的蒸汽量,将松节油预热到操作温度后进入α-蒎烯精馏塔(ST-201)进料口。被汽化的物料蒸气从塔顶引出进入塔顶冷凝器(E-203),用循环水经调节阀(TIC-209)控温冷凝后进入塔顶冷凝器(E-203)的受槽,通过调节阀(LICA-202)控制受槽的液位。通过α-蒎烯成品泵(PI-213,214)将冷凝液受槽中的部分液体作为α-蒎烯成品经流量计(FICQ-203) 调节计量、冷却器(E-205)冷却后送至α-蒎烯成品暂储罐(V-208),不合格产物则送回湿地松节油原料罐。冷凝液受槽中的另一部分液体经(FICQ-203)和(FI-202)进行比值调节后送回α-蒎烯精馏塔(ST-201)。出塔顶冷凝器(E-203)的不凝气经不凝气冷却器(E-204)用循环水冷却后,冷凝液回塔顶冷凝器(E-203)的受槽,不凝气则进入不凝气冷阱(E-212)用循环水进一步冷凝,冷凝液进入深冷物储罐(V-201)收集。出冷阱(E-212)的不凝气进入真空缓冲罐(V-203);通过调节阀调节补入真空缓冲罐的空气量进行调节α-蒎烯精馏塔(ST-201)的真空度。出真空缓冲罐(V-203)的混合气引至真空泵房。

服装生产工艺

一、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大致分为两类:第一是成衣设计。根据大多数人的号型比例设计一套有规律的尺码进行大规模生产(效果图设计);设计时还要考虑到选择的面料、辅料及考虑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人的技术;第二是时装设计。 根据市场流行趋势和潮流设计各款服装 二、纸样设计 当服装的设计效果图被客户确认后,下一步就是由打板人员根据原形来进行样品所需的纸样设计。打板人员按照客户的要求绘制不同尺码的纸样。将标准纸样(基准尺码,及预计要生产的服装的中档尺码)进行放大或缩小的绘图称为“纸样放码”,又称“推档”。目前服装企业多采用电脑来完成纸样的放码工作,在不同尺码纸样的基础上还要制作生产用纸样,并画出排料图。 三、生产准备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很多,例如对生产前所需要的面料、辅料、缝纫线等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测试,材料的预缩和处理、样品、样衣的缝制加工等。 四、裁剪工艺 裁剪是服装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其内容是把面料、里料及其他材料按排料、划样要求剪切成衣片,还包括排料(排料方案越价越能节省面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铺料、算料、坯布疵点的借裁、套裁、裁剪、验布、编号、捆扎等。 五、缝制工艺 缝制是整个服装加工过程中技术性较强,也较为重要的成衣加工工序。他是按不同的款式要求,通过合理的缝合,把各衣片组合成服装的一个工艺处理过程。所以如何合理地组织缝制工序,选择缝迹、缝型、机器设备及工具等都十分重要。 六、熨烫工艺 成衣制成后经过熨烫处理,达到理想的外形,使其造型美观。熨烫一般分为生产前熨烫、粘合熨烫、生产中的熨烫(中烫)和成衣熨烫(大烫)四大类。产前熨烫时指在裁剪之前对面料、辅料进行的预处理,其目的是使面料、辅料通过熨烫除去褶皱,获得热湿回缩,以保证裁片尺寸的稳定性;粘合熨烫时对需要粘合衬的衣片进行粘合处理;中间熨烫时在缝纫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熨烫,包括部件熨烫、分缝熨烫、归拔熨烫。部件熨烫时对服装各部件进行的熨烫;分缝熨烫是将缝头烫平,烫开;归拔熨烫是使平面衣片通过归拢和拔开塑形成三维立体。成衣熨烫是对缝制完成的服装做最后的定型与保形处理,他的技术要求是整件服装线条流畅,外观丰满平服,有较好的服用性能。 七、成衣质量控制 成衣质量控制是使产品质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得到保证的一项必要的措施。是研究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和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并且制定必要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法规。 八、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包装和储运等内容,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操作工按包装工艺要求,将每一件制成并整烫好的服装整理、折叠好,放在包装袋中,然后按装箱单上的数量分配装箱,有时候服装业会吊装发运。 为了使工厂按时交货,在分析服装产品的造型结构、工艺加工等特点后,对纸样、样板设计、工艺规格、裁剪工艺、缝制加工、整烫、包装等各个生产环节制定出标准的技术文件,才能制作出保质保量、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服装。 排料解读 工业样板制作完成后,便可用于排料。 一、排料的目的。1是为了合理用料,2是为了铺料、剪裁等工序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排料的原则。 (一)保证设计质量及工艺要求 排料是,既要省料,又必须保证设计质量和工艺的要求,违背了设计质量和工艺要求,省料是好没有意义的。 因此在排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丝缕线(分清纬向、经向、斜向)。面料的直丝、横丝、斜丝的特性各不相同,直丝正挺、斜丝稍有伸缩、 斜丝易变形,因此形成的服装效果也各不相同,特别是条格面料,还有不同的外观效果。工业样板上标 有标有经向丝缕线,排料时,样板丝缕线要对准面料直丝。高档服装,特别是印花、条格面料,不允许

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

目录 一:款式说明 款式说明 (3) 款式图 (3) 规格尺寸 (3) 二:缝制方法 缝型示意图 (4) 缝制方法说明 (4) 工艺流程图 (5) 工艺卡 (6)

一:款式说明 1:款式说明 这是一款典型的合体衬衫造型,立翻分体式衬衫领,明贴边门襟,左胸贴袋,一片宽松袖,宝剑头袖叉,圆角袖克夫,后肩约克,后中单褶。整体呈H型造型。 2:款式图 3:规格尺寸 二:缝制方法

1:缝型示意图 2:缝制方法说明 (1)扣烫袋布与右前片贴边,并在贴边的边缘缉明线。 (2)缝制前片在左侧门襟的反面按净样粘一层无妨衬,然后与左前片缉合,把门襟翻向正面烫好,两边各缉明线,再将扣烫好的贴袋缉 在相应的位置,袋口要封牢固。 (3)合过肩把后片夹在两层过肩之间,三层缝合在一起,然后将过肩的外层 正面朝上,缉明线。 (4)合肩缝把前片夹在两层过肩之间,三层缝合在一起。另一侧方法相同,但因为是掏着缝合,难度稍大。之后缉明线 (5)做领子 a 翻出领外层的反面,按领子净样粘树脂衬,两领头再粘一层加强衬。 b 缉领子;翻领面的反面朝上,翻领里的反面朝下, 里比面少~cm,两层缉在一起时,将面多出的量吃进,线迹 距离衬边cm。修剪缝份至~cm。领尖部位可更小一点。 c 烫缝份 d 翻出领面,熨烫,不能倒吐。缉明线cm。 e 领 座的反面按领子净样粘树脂衬。f 扣烫领座下口,缉明线。g 缝 合翻领与领座。把翻领夹在两层领座之间,三层缝合在一起, h 在翻领与领座的接缝处辑的明线。 (6)緔领子 a 将粘有树纸衬的领座下口与领口缝合在一起。 b 将未粘衬的 领座下口的缝份折进,缉的明线至领嘴。 (7)做袖开衩 a将位于袖子后侧的袖衩开口剪开。b扣烫袖衩条。c将袖衩直 条缉在开口的一侧。d将带有宝剑头的袖衩条缉在开口的另一 侧。e将整个袖衩部位摆平,缉宝剑头处的明线。 (8).缉袖褶袖口有两个活褶 (9)緔袖子袖片放在上、一片放在下,缝合袖窿,然后用包缝机锁边。锁边

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doc

绪论 服装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对材料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早已不再是以个体裁缝的单件缝制作为唯一的形式,工业化批量生产是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加工完成,服装各基本衣片和辅料经过预先确定的工序,最终加工为成衣。 工业化服装是按照一定的工艺标准,通过规定的工序流程,将成批的面料生产为消费者买后即可穿用的服装成品。 成批生产的“工业化”服装,具有以下特点: 1、利用专业科学知识进行标准化连续生产; 2、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及各种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程 度较高的设备,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及质量; 3、服装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适中。 一、成批生产的服装应满足消费者的使用要求、包括美学 要求、操作要求、卫生要求三个方面 服装工业要求包括经济要求、加工要求两个方面 经济要求: (1)合理利用材料 (2)减少服装制作的劳动量 加工要求: (1)成衣系列化

(2)成衣规格化 (3)适合批量生产 解析: (1)成衣企业通过市场预测,在产品定位的基础上,使一批或几批产品具有相近或相似的外观特征,同时注重成衣的整体搭配方式,并在销售环节中,注重这种成衣要素的组成配套关系,从而形成一品多种,互有关联的产品格局和市场格局。成衣系列化在增强企业活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销售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2)投入市场的服装成品尺寸应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使消费者购买成衣时“有据可依”,且穿在身上合适,在生产成衣时,依据“号型标准”制定相应的服装规格系列,从而使较多的消费者可购买到适合自己体型和尺寸的成衣。 (3)企业技术人员设计的服装款式,打出的样板尽可能结构简单、使批量加工方便,降低生产成本。 二、服装工业生产概述 服装工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分析: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 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很多,它是服装制作的重要依据。我们把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分为三大类,即生产文件、技术文件与质量文件。 生产文件重要包括:原辅材料耗料明细、原辅材料实物色卡、原辅材料备料明细、原辅材料清点明细、生产通知单、生产计划、装箱单,以及各种生产进度报表(如裁剪日报、缝制日报、包装日报)等等。生产文件的核心为生产通知单。 技术文件主要包括:服装尺码单、样品确认意见、缝制工艺(缝纫指示书)、工艺更改意见、流水首件确认意见、缝制工序分解图、工时定额等等。其核心文件为缝制工艺。 质量文件主要包括:服装质检报告、返修率报告表、质量分析报告、样品质量确认报告、首件产品质量确认报告等等。 上述各种生产技术文件可根据工厂实际需要进行制定,掌握各种生产数字、进行表格化生产技术管理并根据需要制作各种表格是服装生产技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对其中的一些文件已经做了介绍,这里我们主要对缝纫指示书的编写与基本格式做些较详细的说明。 一、缝制工艺的编制 缝制工艺是根据工艺方案和有关技术资料编写的。构成缝纫工艺依据的主要资料有:确认样品、产品订货要求、效果图及结构图、相关技术标准;机器设备明细;生产计划和投入本批生产计划;工人技术水平;原辅材料供应情况;新技术、新工艺项目的实施和鉴定情况;已经达到和计划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其它有关技术文件等。其核心依据是确认样品。 (一)编写缝纫工艺的依据和要求 1、编制缝纫工艺的依据 ①根据客供样品及有关文字说明或本企业试制的确认样; ②根据定单指定的款式、规格、型号及生产批量;

逻辑严禁,紧紧围绕工艺要求、目的和范围撰写;术语统一准确规范,要执行服装术语标准规定的统一用语,有时为了照顾方言,可以配注解同时使用。有关服装的名词术语的国家标准如下: ZBY75001-85 服装成品名词术语 ZBY75001-85 服装成品部位部件名词术语 ZBY75001-85 服装设计制图名词术语 ZBY75001-85 服装工艺操作名词术语 ZBY75001-85 服装成品缺陷名词术语 ZBY75001-85 服装工具名词术语 相关资料还有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1986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服装工业名词术语》。 (3)工艺文件的适应性 制定工艺文件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及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脱离实际的工艺文件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适应性的内容有: ①工艺文件要与我国技术政策及国家颁布的服装标准的要求相适应; ②工艺文件要与产品的销售地区的风土人情及生活习惯相适应; ③工艺文件要与本产品的繁简程度、批量大小、交货日期、现有的专用与通用设备、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生产场地、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能力相适应。 (4)工艺文件的可操作性 工艺文件的制定必须以确认样的生产工艺及最后鉴定意见为生产工艺的依据。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先进性,未经实验的原辅材料及操作方法不可轻易列入工艺文件。 (二)编制工艺文件的内容与方法 服装工艺文件,根据其必须具备的完整性、准确性、适应性及可操作性的要求,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如下: 1、工艺文件适用范围

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精华版)

第一章服裝廠概述 二. 服装厂的特点 1.投资少、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 2.占地面积少 3.劳动力密集 4.耗能少,无污染 5.培训容易 三. 服装生产流程 1.服装设计 2.纸样设计 1)标准纸样 2)系列样板 3.生产准备 1)材料准备 2)样品试制 4.裁剪工艺 1)分床分码(裁床计划) 指的是对订单进行计算,求出每张唛架的件数及尺码,确定铺布的床数以及每床 各颜色的铺布层数。 2)唛架制作(排料)(唛架概念) 根据分床分码,将所需尺码的纸样按照要求以最省布的形式排列在唛架纸上。 第二章生產計劃與控制 二.服装生产能力分析 1.能力工时数 = 作业人员数×日工作时间 2.负荷工时数 = 计划生产数量×单件标准时间 3.余力工时数 = 能力工时数―负荷工时数 举例:某厂有作业人员有56名,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A款生产数量为5000件,其中裁剪计划日产量3300件,缝制1300件,整烫1300件;裁剪标准时间82秒/件,缝制885秒/件,整烫115秒/件。 那么有: 1. 能力工时数=(8×60×60)×56 = 1612800秒 2. 负荷工时数=270600+1159500+149500=1570600秒 其中: 裁剪负荷工时 = 3300×82 = 270600秒 缝制负荷工时 = 1300×885 = 1150500秒 整烫负荷工时 = 1300×115 =149500秒 3. 余力工时数=1612800-1570600=42200秒 4. 各部门人员需求计算如下: 裁剪人员=270600÷(8×60×60)≈9.4→10名 缝制人员=1150500÷(8×60×60)≈39.9→40名 整烫人员=149500÷(8×60×60)≈5.2→6名 2.计划制定考虑的因素

服装生产工艺设计与管理

《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 某服装厂要购买一些面料,加工成服装,你怎样安排生产?(包括购买什么面、辅料,怎样进行生产准备,成本核算和生产线排列、生产计划的制定、交货时间等。) 第八组: 1、男双面穿夹克衫(化纤织物) 2、女连衣针织衫(针织物) 3、女多省春秋衫(机织物) 要求:1.衣服规格自己设定(至少一个规

格,批量不少于200件)。 2.字数不少于3000字。 3.条理清晰,文字简练,但不能省 略的地必须写实,写充分。 目录 一、概述 二、生产计划的设计与控制 三、成本核算 四、生产准备车间工作 五、裁剪车间工作 六、缝纫车间工作

七、后整理车间工作 八、交货时间 一概述 化纤织物数量=(68+59.2+10)cm×200×2=550m 针织物数量=(60+53.5+10) cm×200=247m 机织物数量=(6o+54.5+10)cm×200=249m 3 衬料 男双面穿夹克衫需用衬的部位:口袋前门襟 女多省春秋衫需用衬的部位:领子前门襟 大约需用0.5男双面穿夹克衫400=200m 4 缝线 根据实际经验大约需用110×200×3=66000m 多买1000米备用 5 扣拉链 一件男双面穿夹克衫需用3个拉链,一件女多省春秋衫需要4个扣 总需3 ×200=600个拉链+备用100个4×200=800个扣子+备用100个=700个=900个

二、生产计划的设计与控制 1款式图 工序分析图 2 人员 生产准备车间12人,裁剪车间10人,缝纫车间60人,后整理车间30人,后勤(包括设计、营销、办公室等)人员60人。

服装工艺与设备

多元化的服装加工途径的操作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的加工途径不再单调,趋向了多元化。出现了家庭制作,定做,工业化服装,半定做。 家庭制作即自己购料、量体、裁剪及制作服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采用这种形式获得服装的需求比例越来越低。 1、购料,到布料市场选购衣服面料,要根据所做衣服的款式及个人喜好的舒适性选,重要的还有颜色。 2、量体,测量身体各个部位的围度。比如腰围、胸围、臀围、臂围、肩宽等等,在裁剪时最好比实际的大点,防止过小不合体。 3、裁剪,购完料接下来就要裁剪,裁剪的长度及宽度要根据量体得出的数据,在布料上作上记号后,要留下缝缝。 4、制作衣服,包括缝、手缝、打扣眼,加装饰品等。 5、缝好后,进行检查一下线头,接着要熨烫平整衣服。熨烫时要注意面料的最佳熨烫温度。最后是试穿了。 定做也就是服装高级定制,其实在服装业中,可以算是一个最古老的制作方法。 从开始有裁缝的历史起,服装都是根据个人量体裁衣,然后由裁缝根据尺寸定做,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做法,因此,一般来说,每件都是个性化。 不过,自从上个世纪中叶出现“成衣”这个词语,裁缝店也就慢慢淡出了服装的制做舞台,虽然没有消失,但在服装的比重中已经大大不如了。 但现在,服装量身定做又开始在城市中出现,并重新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跟以前不同,现在的他主要服务于都市白领、城市新贵,讲究品味和个性的人物,这些人有钱有闲有能力,也有地位。 服装定做已经作为提升自身形象的一种方法,也成为区别他人的一种标致。 高级服装定定制一般流程: 一、寻找到合适的设计师或裁缝———找错了人你可能浪费钱财,找对了人你可以物超所值。 二、与设计师充分地沟通———互相了解、调动情绪、激发灵感。 三、跟设计师提出你的想法———比如你想要什么风格的服装,或指出你心中的偶像;另外说出你的具体事情———比如什么场合需要,你的身份、角色等,设计师会帮你综合考虑。 四、为你量身。

服装生产与工艺设备

工业化服装:按一定的工艺标准、通过规定的工序流程、将成批的面料由专用的机械设备生产为消费者买后即可穿用的服装成品。 分床:成批布料在裁剪之前要制定如何进行裁剪的实施方案。 服装号:指人体的身高以厘米为单位表示,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 型:指人体的胸围或腰围以厘米为单位表示,是设计和选购服装肥瘦的依据。 伸缩性给穿着及其加工的影响:①在粘合加工时,若粘合衬与面料的伸缩率差异较大。 则会出现衣片不整或衣片收缩。 ②蒸汽熨烫加工时,面料伸缩会引起衣片尺寸的改变。 ③洗涤后,面料伸缩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纬斜:纬纱与经纱不垂直叫纬斜。 缝纫线选用原则:①线的性能与面料特性相匹配。 ②根据线迹的种类。 ③考虑加工条件。 ④根据成衣的穿用条件选用。 ⑤考虑缝纫线价格。 工序分析:指对基本材料加工使之成为成品这一过程的所有作业进行分解,明确各加工步骤的作业性质,先后顺序所用设备以及所需耗费的时间等。 排料工艺要求:①正确使用样板。 ②正确掌握面料的方向性。 ③保证工艺要求。 ④保证设计要求。 ⑤减少色差。 ⑥节约面料。 划样方法:①纸皮划样。②面料划样。③漏板划样。④计算机划样。 铺料方法:①单面铺料法。②往返折叠铺料法。③阶梯剪叠法。④阶梯折叠法⑤对合铺料法 打号:将裁好的衣片按铺料的层次由第一层至最后一层按某一固定的规律顺序打上数字编号。 缝型:缝口的组成形式及特点。分八大类 烫整 作用:①保证缝制加工的顺利进行及定型。 分类:①中间烫整。②成品烫整;③粘合熨烫。 熨烫的三个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时间 验色差定义:两匹面料之间或一匹面料不同部位之间颜色的深浅、明暗、色相的差异,叫色差,包括匹间色差,段色差和边色差.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

服装生产技术工艺文件 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很多,它是服装制作的重要依据。我们把服装生产技术文件分为三大类,即生产文件、技术文件与质量文件。 生产文件重要包括:原辅材料耗料明细、原辅材料实物色卡、原辅材料备料明细、原辅材料清点明细、生产通知单、生产计划、装箱单,以及各种生产进度报表(如裁剪日报、缝制日报、包装日报)等等。生产文件的核心为生产通知单。 技术文件主要包括:服装尺码单、样品确认意见、缝制工艺(缝纫指示书)、工艺更改意见、流水首件确认意见、缝制工序分解图、工时定额等等。其核心文件为缝制工艺。 质量文件主要包括:服装质检报告、返修率报告表、质量分析报告、样品质量确认报告、首件产品质量确认报告等等。 上述各种生产技术文件可根据工厂实际需要进行制定,掌握各种生产数字、进行表格化生产技术管理并根据需要制作各种表格是服装生产技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对其中的一些文件已经做了介绍,这里我们主要对缝纫指示书的编写与基本格式做些较详细的说明。 一、缝制工艺的编制 缝制工艺是根据工艺方案和有关技术资料编写的。构成缝纫工艺依据的主要资料有:确认样品、产品订货要求、效果图及结构图、相关技术标准;机器设备明细;生产计划和投入本批生产计划;工人技术水平;原辅材料供应情况;新技术、新工艺项目的实施和鉴定情况;已经达到和计划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其它有关技术文件等。其核心依据是确认样品。 (一)编写缝纫工艺的依据和要求 1、编制缝纫工艺的依据 ①根据客供样品及有关文字说明或本企业试制的确认样; ②根据定单指定的款式、规格、型号及生产批量; ③根据本企业现有的设备配备与缝纫附件及可能使用的专用设备与缝纫附件;

服装生产工艺课程设计

服装生产工艺课程设

计 班级:商学7班 姓名:李轶鹏 学号:41206010804 目录 一.前言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 三.产品工艺方案 1.款式图 2.工艺流程 3.工艺过程 4.产品质量 四.缝制工艺编制 1.服装缝制工序编制原则 2.缝制工序的划分方法 3.服装缝制工序编制注意事项

4.衬衣工序编制 五.缝制设备配置与排列 1.服装设备分类 2.机械设备配置 3.机械设备配置原则 4.缝制工艺设备布局形式 5.车间布置与机器排列说明六.全场劳动定员编制 1.劳动定员编制的作用 2.定员的原则和方法 3.有关人员配置 七.全厂总平面布局 1.工厂总平面布置依据 2.工厂总平面布置原则 3.工厂总平面布置方法 4. 服装厂形式和车间布局 5. 平面图 八.技术经济指标 1.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的意义 2.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内容九.结束语

一、前言 此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服装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全面分析,阐述了衬衫服装厂的产品工艺方案、缝制工艺编制、缝制设备配置与排列、全场劳动定员编制、全场总平面布局与技术经济指标,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尝试。我们作为未来的服装行业接班人就不能仅仅只满足于目前所掌握的知识,而是要将所学所得通过实际的演练得到提高,这次的课题设计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作为正在理论中学习的我们来说,课程设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课程设计,也确实是大学三年以来遇到的最难解决的课题,我努力查找资料,不断的完成我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尽管如此这次的课程设计肯定有许多不严谨和欠缺考虑的地方,希望老师能给予指正。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 已知条件:年工作时间250天×7.5小时/天 浮余率25% 出勤率95% 缝制编制效率85%以上 目标任务:设计衬衫服装厂

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

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

《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 某服装厂要购买一些面料,加工成服装,你怎样安排生产?(包括购买什么面、辅料,怎样进行生产准备,成本核算和生产线排列、生产计划的制定、交货时间等。) 第八组: 1、男双面穿夹克衫(化纤织物) 2、女连衣针织衫(针织物) 3、女多省春秋衫(机织物) 要求:1.衣服规格自己设定(至少一个规

格,批量不少于200件)。 2.字数不少于3000字。 3.条理清晰,文字简练,但不能省 略的地方必须写实,写充分。 目录 一、概述 二、生产计划的设计与控制 三、成本核算 四、生产准备车间工作 五、裁剪车间工作 六、缝纫车间工作

七、后整理车间工作 八、交货时间 一概述 1 规格 2 面料(设定面幅宽1.4米) 化纤织物数量=(68+59.2+10)cm×200×2=550m 针织物数量=(60+53.5+10) cm×200=247m 机织物数量=(6o+54.5+10)cm×200=249m 3 衬料 男双面穿夹克衫需用衬的部位:口袋前门襟

女多省春秋衫需用衬的部位 :领子前门襟 大约需用0.5男双面穿夹克衫400=200m 4 缝线 根据实际经验大约需用110×200×3=66000m 多买1000米备用 5 扣拉链 一件男双面穿夹克衫需用3个拉链,一件女多省春秋衫需要4个扣 总需 3 ×200=600个拉链 +备用100个 4×200=800个扣子 +备用100个 =700个 =900个 二、生产计划的设计与控制 1款式图 工序分析图 2 人员 生产准备车间12人,裁剪车间10人,缝纫车间60人,后整理车间30人,后勤(包括设计、营销、办公室等)人员60人。

服装生产工艺

第一章服装厂概述 第一节服装厂分类及生产流程 一. 服装厂的分类 1. 按产品品种不同分类 衬衫厂、西服厂、时装厂、童装厂、内衣厂、运动服厂、羽绒服厂、戏剧服装厂、功能服装厂 2. 按加工方式不同分类品牌生产接单加工 3. 按规模大小不同分类大型服装厂中型服装厂小型服装厂 二. 服装厂的特点 1.投资少、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 2.占地面积少 3.劳动力密集 4.耗能少,无污染 5.培训容易 三. 服装生产流程 1.服装设计 2.纸样设计1)标准纸样 2)系列样板 3.生产准备1)材料准备2)样品试制 4.裁剪工艺 1)分床分码(裁床计划)指的是对订单进行计算,求出每张唛架的件数及尺码,确定铺布的床数以及每床各颜色的铺布层数。 2)唛架制作(排料)根据分床分码,将所需尺码的纸样按照要求以最省布的形式排列在唛架纸上。 3)铺布根据唛架的尺寸和分床分码的要求进行放置布料的工序。? 4)割布用裁刀或切布机将布料按照唛架的线条进行切割。 5)验片、打号查验裁片,并按照顺序在每个裁片上打出编号 6)工票与捆扎用印有件数、床号、款号等资料的工票将裁片进行捆扎。 5.缝制工艺将裁好的衣片缝制成服装并合理地组织缝制工序 6.整烫工艺 1) 熨烫将半成品或成品熨烫成方便车缝或外形美观的效果。 2) 整理服装制成后作线头及污迹清理等。 7.成衣品质控制研究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并制订必要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法规。 8.包装将成品按照装箱要求进行包装和装箱。 第二节服装厂结构及技术管理内容 一.服装厂的结构 生产: 与成衣制造有直接关系的活动。如:仓库、裁床、车间、烫部、包装、洗水 管理及服务: 主要任务提供所有制造需要的物件及服务,以便生产程序能畅通无阻。如:市场部(营业部)、供应(采购)部、人事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会计部、质管部( QC或QA)、计划部(生产控制部)、原动部等 二.服装厂技术管理的内容 1.生产工艺管理 1)样品试制 2)主辅料的性能测试 3)出纸样和排唛 4)制定工艺技术标准 5)对车间进行技术指导 6)技术档案的管理 2.产品质量管理 1)制定产品质量检查和管理制度 2)对主辅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并对各部门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对产生疵品的原因、责任进行判断、分析,找出改进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3.生产计划管理 1)制定企业经营计划和生产计划 2)对生产进行调度 4.设备管理 1)编制设备年度、季度、大、中、维修计划 2)制定设备采购、保管和领用规定 3)制定设备使用及保养规定 三.服装工业发展趋势 1.服装 CAD的应用 2.全自动化裁剪 3.柔性生产系统 4.自动化操作 5.服装 CIMS的兴起 第二章生产计划及控制 第一节生产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